登陆注册
23741100000045

第45章 弟弟的厄运(9)

但“屁股”毕竟不是全身,看“屁股”更调动起了我要看“全身”的欲望。我下决心要看一个名角的演出。决心下了以后,我吃饭更节约了。当时的菜有1角一份的,有5分一份的,最便宜的3分钱。要是不吃菜吃咸菜,只1分钱就够了。那段时间我大部分是吃咸菜,有时吃菜,也只吃3分的。终于腰里有块儿8角的闲钱了,我等待着时机的到来。

时机终于来了,全国四大须生奚派创始人奚啸伯来人民剧院演出了。街上贴着报子,橱窗里挂着他的剧照,实在诱人。那天,我义无反顾地花8角钱买了一张20多排的票。最贵的票我忘了是3元还是5元了,我买的是倒数第二档的,幸亏我当时还是1.5的视力,人看着小点,却能看清。

那天唱的戏是《将相和》,奚啸伯饰蔺相如,那个饰廉颇的好像是景荣庆。以后我看到介绍奚啸伯的文章,说他知识渊博,多才多艺,在历史、文学、书法诸方面都有很高的修养。腹有诗书气自华,表演气质脱俗,清新典雅,文静深沉,唱腔委婉细腻,韵味醇厚,有“洞箫之美”。而他开创的“奚派”,总的艺术风格是“委婉细腻,清新雅致”。这些特点,我那时当然说不上来,今天对照文章上说的,再回想当年看戏的印象,觉得的确是那么回事。

过了一两天,课外活动时间,奚啸伯领着他剧团的人来我们学校与我们教职工篮球队赛球来了。奚是1910年出生,那年45岁,他一身运动服上了场。他这年纪唱戏是正当年,打球就不行了,只打了一会儿就下来了。他那些队员却都是跟头一翻老高的小伙子,我校球队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我到跟前看了看这位名角,见他脸色黑黑的,面皮还有点高洼不平,全没有在舞台上那么清秀俊逸。

当时潍坊有条很繁华的商业小街叫“坝崖”,出了城里东门,顺“若飞桥”西头向南倾斜的路向下走,就来到了这条小街上。街西侧紧临高大的城墙,倚城而建的是一溜店铺,南头稍宽的地方是“大同戏院”;街东侧是临河而建一个挨一个的门头。我在城里上学时,每次回家都要经过这街,到新校后回家若走西路也得走这里。在我印象中,这条街好像不卖别的,光卖与唱戏有关的东西。好多橱窗里张挂着蟒袍玉带、凤冠霞帔,金线银丝,闪闪发光。有的挂着各种髯口:张飞戴的黑扎、蒋干戴的吊搭、窦尔敦戴的红髯、孙权戴的紫髯,各种样式、各种颜色都有。有的橱窗摆放着刀、枪、剑、戟,斧、锤、鞭、锏,十八般兵器样样都有。有的店铺则专卖文场武场各种乐器,京胡、二胡、月琴、中阮,锣、鼓、铙、钹,件件不少。我每次走到那里,都要在橱窗前驻足观看,我看到的不是挂在那里摆在那里的东西,而是穿戴着这些东西的舞台上的人物,耳朵里响着那些乐器,像坐在戏院子里看戏似的。

有一个店铺专卖京剧唱片,门口摆着那种有个大喇叭的老式留声机。在奚啸伯来潍坊唱戏的那些天,我走到那里,留声机里正在放奚啸伯的一个段子。那几个喝着茶水抽着烟斗的老者坐在那里以手击节摇头晃脑地听着。

“你听听!这口儿二黄原板和夜来后晌奚老板唱的一个味。”

“不如他唱的那段西皮慢三眼,听着真过瘾!”

“今后晌是《白帝城》,那可是奚啸伯的拿手!”

这么些年了,这些“道听途说”的话不可能记得这样清楚,大意是这样。“夜来后晌”是家乡土话,“夜来”指昨天,“后晌”是晚上的意思。

潍坊最早的戏园子是1929年建起的“永乐戏院”,在东关的下河街上。1953年因院子早过了保险期成了危房而拆掉,到南关建了“和平剧院”,随后又在东关叶挺街南紧靠城墙的地方支起了一座简易剧院,也以“永乐”名之。这剧院不光简易,而且十分简陋,屋顶片瓦无有,是以苇席覆顶,大家都叫它“席棚子剧院”。正因为简陋,所以租金低,一般的剧团愿在里面演出,倒也好戏连台。租金低,剧团档次低,票价也就低,正是我这穷学生过戏瘾的好去处。记得我曾在里面看过潍坊“底包”名角徐韵声的戏。徐是位女老生,眼微有点斜,都叫她“斜眼生”,扮相、唱功都不错。另外还看过青岛、烟台、莱阳的戏,什么角什么戏都忘了,倒是在席棚子里面看的一场并非京剧的演出,至今印象清晰。

有一天齐国恩说,有个“北京实验话剧团”在“席棚子”里演出曹禺的3个名剧《雷雨》、《日出》、《北京人》,话剧是世界通行的戏剧形式,咱得去看看。于是我们几个人就去了。看的是《日出》,那上海永安大厦逼真的布景,那陈白露的精彩表演,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可惜那演员名字忘了,倒是从戏报上知道有个演员叫“王刚”,不知道是不是当今在影视圈里大红大紫的那个王刚。

我们去买门票的时候,老齐说:不用买贵票就有好座,我还不信,入场后一看,全场子里就二三百人,一小撮都集中在甲等座的位置上。我们花两毛钱买的最差的票,却坐在了最好的位子上。这么点人聚在前排,偌大一个场子显得冷冷清清,可演员演起来还是一丝不苟,很卖力的,我们这些捏着差票坐好座的人,心里觉得不好意思起来。

这次看演出是我第一次看话剧,第一次接触曹禺的作品。但我也有一点感慨:潍坊人光认得京戏,名角来了不用说,就是县级京剧团来了,戏院子里也是座无虚席,而这么好的话剧、这么好的剧团、这么好的剧目、这么便宜的票价,看的人竟寥寥无几。钟爱传统艺术无可厚非,而且是一种文化档次高的表现,可一到了只认京剧别的一概排斥的程度,就未必不是一种阿Q式的偏执了。

说当年潍坊的京剧盛况,一个没看几场戏的穷学生当然说不出多少史实史料,我只是说我初中时对潍坊京剧氛围的感受,说那几年“母城”潍坊是如何把我熏陶成了一个京剧爱好者。爱好是有了,但以后这种爱好就进入了“潜伏期”,再无法给这种爱好寻找到落脚地了。进入高中,新校建起了宿舍,再不用下了晚自习到郭宅街住宿了,就很少进城,再不能每天看到戏报,连看“戏屁股”的机会也没有了,兴趣就渐趋淡化。以后到外面上了几年学,也没有接触京剧的机会。参加工作之后,先是在乡下近20年,后进一座县城工作,更远离了京剧的环境。幸好,“****”期间兴起了京剧“样板戏”,我这才让自己的爱好借尸还魂式地有了个释放口。《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中的大小唱段我差不多都会唱,我还指导学生宣传队排过“赴宴斗鸠山”、“小常宝痛诉家仇”、“盼水妈盼水”等片段,学校晚会上我还登台清唱过《海港》、《沙家浜》上的一些段子。样板戏虽是京剧,但始终觉得不地道,对我的兴趣来说,聊胜于无罢了。改革开放后,在县城里倒是看过李丽芳的《法门寺》、迟小秋的《锁麟囊》,算是看到了正经的京剧,也算看到了名角,着实滋润了一下我久渴的兴趣。但像给小孩子吃好东西又只给一点点一样,没把“馋虫”打下去,反而把“馋虫”勾出来了,以后就任凭这虫子抓挠自己,再没有把它打下去的机会了。直到退休以后来北京,才有机会在长安大戏院里看了于魁智、邓沫伟、杨赤的《打金砖》,孟广禄、赵葆秀的《遇皇后》,李胜素、郑岩的《女起解》,谭孝曾、闫桂祥、谭正岩的《四郎探母》,这才差强人意地使当年在“母城”培养起的京剧爱好有了一点着落。

“母城”把我熏陶成了美术爱好者

潍坊自古以来书画气氛就非常浓厚,是个出产书画家养育书画家的地方。

书画的爱好,一方面来自母校给我的教育,一方面也来自“母城”对我的熏陶。

前边说过,我们的美术老师侯卓如先生是位画家。画家可以是美术老师,但美术老师并不一定是画家,而且绝大多数不是画家。画家自有画家的素养、画家的风范。我们学校美术氛围浓厚,与有位画家老师是绝对有关系的。而我直接受教于一位画家,形成美术爱好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初中生还具备一些儿童的心理。一是“老师崇拜效应”,对哪位老师崇拜,就格外爱学他教的课。二是“爱好与进步的互动循环”,因为画了一张好一点的画受到老师表扬,就对画画更加爱好了;因为兴趣更浓,就会画出更好的画来——这就是个循环,一个良性循环。我就在这循环中对画画兴趣愈来愈浓,画也就画得越来越好了。记得在一次学校举行的画展上,我画的水彩画《苏联姑娘》得了二等奖。那时我正借了苏联小说《海鸥》来读,那书封面上画着一个苏联女子,色彩协调,形象可爱,我就随手画了下来。征集展品了,来不及现画,就把它交上去了,没想到居然得了奖。记得当时我还画过斯大林抱着个扎蝴蝶结的小女孩的那张画,也是临摹。当时都是临摹,还达不到搞创作的水平。

学校是这座城市的一部分,学校浓厚的美术气氛与整个城市的美术氛围是分不开的。好像“母城”比母校给我的美术熏陶更重一些。当时虽还没有展览馆,可经常在多处地方举行书画展,我是只要有机会看展是绝不错过的。记得在邓发街东段路南我看过一个美展,至今还留在记忆里的是潍坊老画家徐培基的国画《云门献寿》,把青州云门山画得很有气势。过了多少年去青州看云门山的时候,还想起当年看的徐培基那幅画,在实景与艺术作品的结合中更好地领略了那山的美。徐培基是早年毕业于上海美专的高才生,是在省内外颇有影响的一位画家。他的儿子徐金堤和我是一时的同学,不过他在二中就读。有一次我到二中去玩,见他正在作画,当时就知道他是要继承其父衣钵的未来画家。上世纪90年代初,我应朋友之邀去编一本名《齐鲁英才》的画报,其中有一篇介绍徐金堤的专稿,收有他的三四幅山水画作,那画已有相当的水平,那稿子也说他是一位全国知名的山水画家。我一边编着那稿,一边回想着当年见他画画的情景以及他父亲那幅《云门献寿》,有种阔别多年重又见面的感觉。近在老同学葛伟堂家叙旧,谈起徐氏画家父子,葛拿出徐金堤给他画的山水画,我俩展玩良久,面对旧人旧物,给忆旧的话题平添了许多兴味。

我还在一个画展上观赏过郭兰村的《水浒一百单八将绣像》。郭兰村也是潍坊的一位很有知名度的老画家。

记得是在博古街南首城里南门那地方,我看过一个画展,在那批展品中我看到了潍坊画家郭味蕖和于希宁的作品。郭味蕖时任中央美术学院花鸟系主任,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大画家。以后我买了一本《郭味蕖画集》,当年看的展品都收在画集里,的确是一些花鸟精品。那画集中还有一些画小麦谷子、铁锨粪杈一类东西的作品,那是“****”期间把大画家撵来潍坊老家逼他学习工农留下的作品。于希宁是山东美院的教授,也是国家水平的大画家。他的代表作有《咬住青山不放松》,画一棵老松树,虬枝盘扭,苍翠遒劲,树根如扭曲的蟠龙,倔强地抓住山岩,伟岸地挺立在山巅上,画面与画题做到了巧妙的结合,有一种看一眼终生不忘的效果。

在这种美术气氛中,我渐渐成了个画迷,爱看画,也爱画画,居然在我们同学中还有了一点小小的名气。

在母校的教学资料档案中,我估计至今还能找到我的一幅画。

你道是何作品?说来可笑,是幅画不错,却不是什么美术作品,而是一幅生物教学挂图。当时还在分院里上课。一天,班主任老师叫我课外活动时间到前院西厢老师办公室去一趟,说动物老师找我有事。我们那时不叫“生物”课,叫“动物”、“植物”课。教“植物”课的老师我们称作“植物老师”,这还好听点;教“动物”的称“动物老师”,太难听了,可也没有别的叫法。我去了,见“动物老师”在那里等我。这位老师大概是姓李,教我们初十二级,但不给我们班上课。原来这位老师是叫我画一幅动物教学挂图。他大概是问了班主任们,谁班里有画画得好的,结果找到了我。

李老师从一本书上翻出来一幅河蚌内部结构图,叫我照着画在一张对开的大板纸上。“蚌”就是“鹬蚌相争”的“蚌”,别看那东西外壳硬硬的,却是“软体动物”,蚌壳里边是它的柔软的身体,有肉足、外套、鳃等器官。记得我用淡粉加一点豆青把各部分画得准确而又有点质感,自己看了,觉得尚可。李老师给我布置了任务,就出去了,到第二节课外活动刚上一会儿,老师回来,一看我画完了,说:

“这么快啊!”他端详了一下,又说,“不错!写上名字。”

我急忙说:“不用写名字!不用……”

老师一愣,接着脸上显出一点尴尬的颜色,无语。

我话刚出口,顿悟,更是大尴其尬,无语。

原来老师是说要写上各个部位的名字,我领会成要写上画此画者的名字了。

彼此也没有解释,我就说了声“老师再见”,匆匆走了。

那画我们动物课上用过,无人知是我画的。

同类推荐
  • 小戏小品小乐胃

    小戏小品小乐胃

    本书包括七篇内容:小戏,小品,宁波走书,相声、独角戏,表演唱,说唱和快板。
  • 指尖上的中国:山水旧城谙

    指尖上的中国:山水旧城谙

    《指尖上的中国:山水旧城谙》在对诸如北京的四合院和胡同、上海的十里洋场、杭州的西湖和灵隐寺等各城市代表建筑和名胜的回忆中,我们不得不感叹民国城市都有着其独特的魅力和氛围,尤其是在沧桑的历史轮转中,每一座历史名城都演绎过精彩的故事,留下过无数动人的传说。
  • 诗人的春天-法国当代诗人十四家2005-2010

    诗人的春天-法国当代诗人十四家2005-2010

    本诗集是为了纪念中法文化交流活动“诗人的春天在中国”举办五周年而特别推出的,由诗歌的摆渡者—树才、孟强和余中先先生翻译,收录了法国当代诗人雅克·达拉斯等十四位诗人的优秀作品。诗集展现了法国诗歌的现代性音调,使读者在聆听、阅读和分享中传播诗歌在文字理解之外的美妙旋律。
  • 乡韵沃土(彭阳)

    乡韵沃土(彭阳)

    这本书内容详细、文字易懂、通过阅读,将带给读者不一样的体验。
  • 大山里的人生

    大山里的人生

    本书从作者浩繁的著述中,选取有关人生的纪实和思考的部分散文,以展示一个平凡而伟大的人在凤凰的石板路上,在湘西的大山深处,在都市的街头巷口留下的深深足迹;展示一个以小学毕业的学历而成为作家、学者,在短暂而又漫长的人生旅途上的奋斗与挣扎,辛酸与欢乐,失败与成功;展示一个普普通通的灵魂的苏醒与叛逆、磨炼与裂变……
热门推荐
  • 天平与杠杆:欧盟的司法制度

    天平与杠杆:欧盟的司法制度

    本书介绍了欧盟司法制度的特征与功能,以及司法结构、司法程序、审查制度等。
  • 三夫四妾之绝色萌妃

    三夫四妾之绝色萌妃

    “既然你不喜欢我,那我就成全你!”她,是敌国的草包郡主。从小爱慕三王爷,大婚当夜,绝望之下,她选择了自杀……醒来后的她,性情大变。火烧王府,大闹后宫,炸青楼,挖墓盗尸,杀淑妃……看她白媚如何玩转天下……
  • 狩猎星云

    狩猎星云

    星际时代,人类在星空四处征战,门阀林立。他挂着废柴的身体,身怀神秘种子,如何屹立星空而不倒。
  • 废材特工妖孽王

    废材特工妖孽王

    真真切切的体会到他的冷淡,我起身准备怎么几句,抬头却正好忘记你他的琥珀色的瞳孔里
  • 琉星大陆

    琉星大陆

    在伟大的琉星世界上,横空出世了一位强大的法师,十大神兵和十大魔兵,又与这个法师有什么关系?神兵与魔兵,正义与邪恶,正气与邪气,同时出现在这片土地上。。。。。
  • 曼珠沙华与满天星

    曼珠沙华与满天星

    为守护曼珠沙华与满天星,阴阳联盟不复存在。转世的他们,会再续前缘吗?
  • 仰望星空仰望你

    仰望星空仰望你

    南风轻本是一个不愿与任何人交谈的18岁女孩,遇见了高冷的明星宫熙铭彻底改变了她,她该选择谁,是高高在上的宫熙铭还是安静温柔的凌默,成为全校女生的公敌,不要哭,被别人骂做野孩子的时候很坚强,为什么现在会忍不住泪水,她的命运会就此改变吗
  • 赤夜杀手集团

    赤夜杀手集团

    命运总是在折磨人,做好人不行,做坏人不行。想哭的时候总是找不到肩膀,想笑的时候却没人能陪你。一直一直都是一个人。
  • 一眼回梦万年

    一眼回梦万年

    被一个从小就没看过几次的父亲给弄进宫去,只为了可以再皇上面前给那给所谓的长姐说几句好话。无奈自己从大到小自己的命从没自己做过主。这次进宫只求能在这勾心斗角的后宫活下去。。。。。。。。。
  • 魔法行者

    魔法行者

    16岁的花季少年,中考表白失败后,与兄弟喝了一晚啤酒醒来后竟然发现已经过了两个月更奇怪的是世界竟然变成了魔法大陆而这个魔法大陆,由七个国家分配领土,分别是雷电之国、寒冰之都、天火之城、狼人族、血魔宗、蟒蛇府和鬼王都男孩会在这个魔法世界发生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