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741700000006

第6章

地瓜

郑小群拉着坠琴,迎来了南乡人道善送的地瓜。道善挑着担子而来,进门时微微地低一下头,好像致意,门框其实碰不着他。自从来南乡淘金,淘金人就吃南乡人供应的地瓜。他们当然不是白吃,而是交换,用他们带来的粉丝。三河县的特产一黄一白,黄的是金子,白的就是粉丝。金子藏在地下,不是寻常眼睛能够看到的,粉丝用绿豆加工出来,也不是什么人都会做。

公元前五世纪,孙膑和庞涓共师学艺,老师让他们就一个共同的题目,各自发明一样东西,以定二人才艺的优劣,题目是“水里来水里去”。庞涓发明了豆腐,孙膑发明了粉丝。粉丝比豆腐坚韧,庞涓把孙膑的膝盖骨割掉,抽去了脚上的大筋,还是被孙膑打败了,万箭攒身。下肢瘫痪的孙膑打败庞涓之后,顿悟到,人生下来并不是为了打仗的,也不是就一个共同的题目发明出吃物,争强斗胜,而是各人按各人想好的题目吃饭和睡觉。于是他坐轮椅走进大山,结庵静修,写出兵法,专供不愿打仗的将军研究停战方略。制作粉丝的技艺没有写进兵书里,就此失传。再过两千三百年,有一个叫贾宝玉的人,结交戏子做朋友,唱戏的人不说自己肮脏,倒说人家府上只有门口的石狮子是干净的。贾宝玉忿忿不平,想起了“水里来水里去”的古老题目,发明出最干净的尤物,就是女儿,用水做了女儿的骨头。贾宝玉一经手发明,就接续了宇宙间最原始的灵性,开辟鸿蒙,让打仗的将军惭愧,庆幸没把做粉丝的技艺写进书里流传,让后代嗤笑。差不多与此同时,三河腹地最平川的地方,有人痛感水做的女儿一结婚就变脏了,污浊不堪,还是不如水里来水里去像鱼一样的粉丝更干净,更爽利,于是重新发明出粉丝,清清爽爽,满足人的口腹之欲,男女皆宜。有一年他们拿了试一试外国人的口味,无论毛发和皮肤什么颜色,入口都滑,软硬适中。于是从龙口港出口外洋,全走水路。

有了外洋跟本土争食,三河人要想吃到绿豆粉丝,就不那么容易了。标明“龙口”的粉丝大包装上马车,哒哒外运,当地人只能到晒粉的沙滩上拣碎粉,碎粉丝像理发屋的头发渣,混在沙里。新的发明应运而生,原料就是地瓜。地瓜粉丝比绿豆粉丝粗,不必大火熬煮,容易消化。道理自然由原料的品质决定,地瓜就是比绿豆大,绿豆却比地瓜硬嘛。东顶大队******思想宣传队跨过中流河,到西山根下的小村子演《江姐》,小村子就用地瓜粉丝招待,热情质朴,全不管粉丝软浓浓滑溜溜的,江姐是否受用。

南乡人连地瓜粉丝都做不出来,难怪他们地底下有金子,也要在露天底下开会,盖不起开会的大屋子。达成联营淘金的协议同时,吃食的协议也达成了:南乡人供东顶来的淘金人吃地瓜,东顶人就供南乡人粉丝。这是个互惠互利的协议,东顶人从家里带粉丝,比带地瓜苞米轻松得多,南乡人也可以免去学习粉丝制作工艺的困难。东顶来的淘金人喜得便利,大吃地瓜。郑小群从一开始就决定,只要南乡人的地瓜窑里还有地瓜,他就不从家里带一粒苞米,省下的苞米,可以在旱天的暑季,父亲和家里人开会的时候食用。淘金刚刚开始,开会的大屋子要盖起来,还需要等待一些时日,吃苞米的日子抗饿,能听完革命委员会主任念下最长的文件,只要天不下雨,就可以放心。南乡的地瓜性质也已改变,不是“胜利百号”刚刚传过来的那几年,又大又硬了。地瓜皮倒照样红,不分南北,都是一个颜色,就是红通通的革命色彩,跟投井泡白的小秋云绝不一样。大家一个锅里做饭,分而食之,每一顿,炊事员康保都用杆秤称地瓜,在本子上记账。上一顿吃不了的地瓜不退,仍属个人,下一顿放锅里熥一熥再吃。谁也估不透自己的肚子,到底一顿能装多少地瓜,剩下的要熥的地瓜容易相混,圆形锅里的方位,炊事员康保并不能记准,他让大家各人记住。秀才杜炳成把吃剩的地瓜往锅里一放,高兴地宣布说:

“这一来好了,我的错不了啦!”

没有人能猜到,他想出什么办法记住了他的地瓜,让他如此高兴。

他喜滋滋解释说:“我捅了一个眼儿。”

他是会计,用数目字记账自然是他的专长。不料老两却指着锅里说:“我也捅了一个眼儿。”

杜炳成一点儿也没有着慌,抓起自己的地瓜,又用一根筷子捅一下:“不要紧,我捅两个。”紧接着又对老两说,“你捅两个好了。”

老两不明白他的话。

杜炳成把眼睛瞪大,好像要跟人打架,说:“你是老两嘛!”

老两气呼呼地问他:“那么老三来了呢?”

杜炳成的眼睛瞪得更大,放射白光,反问他:“你说老三捅几个?”

老两扑哧一笑,老老实实回答:“三个。”

老两像在课堂上回答老师的一道算术题,简简单单没有答错。吃饭的问题却比小学生念书复杂,要解决,非有秀才的脑子、会计的知识不可。淘金人要是都在吃剩的地瓜上捅眼,排到最后,即便是下台的党支部书记老大杜邦,一个地瓜捅十几筷子,也捅烂乎了,不可收拾。最要命的是,往往连自己也会忘了该捅几个眼。要是剩下的地瓜不止一个,麻烦就更大,老两不知道,他应该在一个地瓜上捅两个眼,还是两个地瓜加起来捅两个眼。他接受杜炳成的指教,已经认定,自己就是两个眼无疑了。永远都不会弄错的,只有杜炳成自己,他把剩下的两个地瓜用一只手拿着,另一只手拿菜刀,一刀剁断一根筷子,把两个地瓜用半截筷子穿起来,一个眼不捅,放进锅里,胸有成竹满怀自信地说:

“我的不会错。”

杜炳成的智慧无人能及,令人钦佩。只有炊事员老康保,对他的心机不以为然,表示了不满,说:

“下顿吃饭,你就使一根筷子。”

杜炳成倒算不过账来了。

老康保一针见血说:“集体的筷子,你剁起来倒不心疼。”

杜炳成瞪大眼睛,举起一只手来,五根指头全部张开,说:“我用两双半,行了吧?”

真的再到了吃饭的时候,杜炳成却并不用手抓咸菜。他的咸菜用一只泥碗蒸,放了他自己带来的花生油。离开东顶南下的时候,杜炳成的行李中,比大家多了一个玻璃瓶子,瓶子里装了花生油,天气寒冷,花生油已经凝固,堵了瓶盖,洒不出来,跟杜炳成一起坐上了汽车。大队革命委员会规定,南下淘金的人,每人每天补贴两毛钱生活费,每月补贴一块五毛钱乘车费。一瓶花生油,跟着杜炳成公费旅行八十里,从三河腹地的中流河边,走到了三河的边界上,蒸咸菜放上一点儿,单单滋润杜炳成装了一肚子文化的胃肠。在南乡的锅灶里,燃起第一把做饭柴火那一天,老康保曾经建议大家,“均摊老米伙吃饭”,就是大家在一个锅里吃饭,不分彼此,无论肚子大小,都一样算账。这样做,连最算不过账来的老两,也觉得不能吃亏,满口赞成,他有自己的肚子为准。正当盛年的杜炳成却反对,他遍视众人,一眼看透,他装满了墨水的肚子并不是最大的。他反对的意见刚一出口,就得到了美人儿朱萍儿的支持,朱萍儿咄咄逼人地质问老康保:

“女人的肚子跟男人一样吗?”

老康保一双老眼从美人儿的脸上往下看,看到的女人肚子藏在衣服里,难辨大小,他老脸通红,答不上来。

跟朱萍儿站在一起的女伴朱桂美替他回答,不容置疑:“一样就没有公母了。”

这就是淘金人吃饭问题复杂起来的根本症结,男女混杂,肚子难辨,大吃地瓜,剩下的捅眼,各人吃自己的咸菜,想放点油自己从家里带。中流河的花生油,也是油匠们在油坊里榨出来的。油匠们白天榨油,只在裆间兜一溜布,裆布流油,直接滴进花生坯里,让人喜欢。黑夜榨油,油匠们摘下裆间的一溜布,一只手抓住房梁上垂下的一节绳子头,用脚丫子踩坯垛,丢丢荡荡,让女人看了害羞,吃油倒很香,不忍拒绝。有些女人吃着花生油,想念豆油的滋味,也不就是因为豆油比花生油更香,而是人人都会有的一种得陇望蜀的毛病,像有了一个大院把人圈起来,还想盖起个大屋子开会一样。

金瓜

使命重大,淘金人岂敢懈怠。早就知道金瓜山底下有金子,盖个开会的大屋子绰绰有余,要把破碎的金瓜从大山的肚子里收拾起来,却需要比摔碎更多的时间,让等着开会的革命委员会主任等得心焦。

比孙膑发明出“水里来水里去”的粉丝还要早六百年,有一个老头在山上种瓜。有一棵只长了一个瓜,瓜像撒尿的罐子那么大,青铮铮的,就是不熟。这一天来了一个南方人,比南乡人离夏天的太阳更近,晒得脸黑眼凹,说话常常带“啦”,装腔作势不好接受,不像南乡人张口“日”闭口还“日”,直截了当,质朴可爱。种瓜老头一开始就不喜欢南方人,还不是因为南方人“啦啦”的讨厌,而是南方人做买卖太工于心计。南方人看中了不熟的大瓜像撒尿的罐子那么大,要花二十两银子买下来。老头看南方人舍得花钱,一个瓜二十两银子,价格不菲,就爽快地答应了。南方人却又提出一个条件,要老头给他好好看瓜,长熟了,他才来摘。老头问他,买瓜是为了吃的,还是为了用的?他说是用的。老头便不满意了,老头说要是为了吃的,等熟了也无妨,要是为了用的,除非是割个口撒尿,否则不必成熟,****妈。

南方人倒不生气,他再给老头五两银子,要老头用心看管,等待成熟。南方人自恃他比南乡人更加往南,会做买卖,未免小看了老头的心智。老头一看南方人主动加价,就知道大瓜是个宝物了。宝瓜要是吃的,就会有长生不老之功效;要是用的,就会撒尿变成金水。老头看看瓜已成熟,不等南方人来,就动手摘下。南方人来时,老头还没有想明白,宝瓜到底是用的,还是吃的,没有动口,也没有动手。他当然不会把宝瓜轻易交给南方人,他抱瓜在怀,叫南方人说明宝瓜的用处。南方人叫他先交瓜,交了瓜就会知道用法。老头冷笑,说小孩子玩的把戏,休想骗过一大把胡子。他问南方人是不是有咒语。南方人承认有咒语。老头于是叫南方人用咒语换瓜,说出咒语,他就把宝瓜交出去。南方人要求用宝瓜换咒语,老头交出瓜,他就说出咒语。老头比三千多年以后的乡亲强多了,他可不随便上南方人的当,不管南方人背了什么样的提包做买卖,他都能一指头戳穿纸做的提包挂了黑油漆的表皮。南方人不说出咒语,他就不交出宝瓜。两个人相持不下,老头被南方人“啦啦”的拿捏声腔惹火了,举起瓜来摔到田边的石头上。宝瓜轰隆破碎了,一万道金光闪射,钻进了大山的肚子里。

南方人嚎啕大哭,泪流成河,眼窝更凹。老头看着他泪流不断,问他,是不是一念咒语,宝瓜就会裂开个口子,撒尿变成金水。南方人流着眼泪说:“不是的啦——”宝瓜已经破碎,钻进了大山的肚子里,南方人擦干眼泪,不惜念出不管用的咒语。咒语像皇宫里妃子跳舞领头的妃子唱的歌。南方人守住最后的秘密,不告诉咒语的来历。那真的是一个叫西施的妃子最初唱出来的。西施妃舞步婀娜,把贪色皇帝的江山跳碎,就跟着深谋远虑的宰相做买卖去了。做了商人妇的西施,有时候还到河里洗衣服。做买卖的男人乘船外出,不如潮头有信,不回家,西施想男人想得熬不住,思念皇宫里跳舞的日子,随口乱唱些宫里跳舞的歌,让得不到西施美貌的男人听去,做了持宝的咒语,西施的真心思,他们倒猜不透。三千年以后,商海大潮从西施洗衣服的河流发源,浩浩荡荡往北流,持宝的咒语,南方人一直独自掌握,不肯传向北方。种瓜老头见宝瓜已碎,会了咒语也没用了,所以没有用心记下。南方人泪痕不干,给老头详细描摹宝瓜的用处,它不是裂开个口子让人撒尿,而是放到山石上,一念咒语,把大山支开,大山的肚子里,有小金驴拉着金碾磙碾金豆子,有一个金媳妇拿着金鞭子赶驴,转一圈,在金驴腚上抽一鞭,金驴一撅屁股,屙下一堆金粪蛋。

三河县藏金丰富,好多故事与金子有关。在国营大矿打锣山的肚子里,也有个小金驴拉着金碾磙碾金豆子,那里倒没有金媳妇拿着金鞭子赶驴,只有一头小金驴,蒙了金子做的蒙眼,自己转圈,没有尽头。打锣山的肚子里要是有金媳妇,日本鬼子占领的那些年,就很危险了。如狼似虎的日本鬼子,眼瞅着金媳妇坚如磐石,****不成,就会从碾磙子上拉下驴来轮奸,碾不成金子。由于宝瓜破碎,支不开大山,种瓜老头看不见金媳妇,此后,本地的女人就不值钱了。她们自己也不觉得宝贵,结了婚的女人在院子里,用木杈挑着晒草,光裸上身,像油坊里榨油的男人一样,丢丢荡荡。她们还会拿着杈走到街上,旁若无人,翻晒青草,害男人们为不相干的胸脯着急,担心晒黑。

都是因为南方人不教给咒语,金瓜山底下的金媳妇才不走出来,把阔大的胸怀变成个大屋子,让人在里面坐着开会。三河流域好多美好的前景,往往都是被南方人破坏了。中流河两岸的许多好风水,就曾经被南方人屡屡破坏过。好多故事说,如果不是南方人过来,给坏了风水,此地就会出一担芝麻粒官。芝麻粒表示的是数量,还是官职,难道其详。如果是那么多的县官,那么,天下就应该全部变成三河县,种瓜老头遍地种瓜,求取咒语。

同类推荐
  • 心理医生在吗

    心理医生在吗

    一个四十五岁的中国女人,操着蹩脚英语,向一名美国心理医生娓娓倾诉自己的过往。她对父亲的朋友“贺叔叔”长达三十九年的爱恋、父亲与贺叔叔在大饥荒和文革前后的恩怨情仇、自己远渡美国后与教授间的情爱纠葛……最终,治疗无果而终,女人继续远走他乡。本书(原名《人寰》)是严歌苓的代表作,曾在20世纪90年代末获得华语地区令人瞩目的台湾时报百万大奖,成为继朱天文之后女性作家获此殊荣的第二人,轰动一时,使作者在十多年前,一跃成为华语地区备受关注的女作家。本书结构在当时看来是大胆的,其题材在今天看来仍旧是时髦的。这就是经典文艺作品的共性--永不过时。
  • 血色辛亥

    血色辛亥

    本书讲述1911年山东诸城叶福清一家三个子女的复杂人生,长子叶登高是同盟会会员,积极宣传革命;次子叶登科作为一名残忍的清廷鹰犬,走上了大哥的对立面;小女叶知秋,在大哥牺牲后,从顽劣懵懂之中觉醒,在胡汉民的帮助下,成为一名坚定的革命战士。面对二哥被处死的命运,知秋开始了痛苦而无奈的抉择。全书描述了革命即将来临之际青年人的不同抉择和爱恨情仇,在恢宏的时代背景中展现了一段壮烈的革命历史。
  • 见闻札记

    见闻札记

    此书是美国文学之父华盛顿·欧文的传世佳作,被誉为美国富有想象力的第一部真正杰作,“组成了它所属的那个民族文学的新时代”。它以高超的艺术技巧,把浪漫主义奇想与日常生活场景的真实描写以幽默的笔触结合在一起,情真意切,引人启迪,动人心魄。
  • 为她准备的好躯壳

    为她准备的好躯壳

    民国三十五年盛夏,上海市郊发生了一起卧轨自杀事件。第二天的上海小姐选美大赛,热门女选手陈海默神秘失踪。与陈海默有一面之缘的上海黄浦警官王克飞顶住名门旺族的压力,私下一探究竟。不曾想,却掀起了一个完美年轻女子背后叵测黑暗的一生……
  • 况味

    况味

    黑夜是睡眠的时候,做梦很正常;白天睡眠就不正常,做梦当然更不正常。然而只有在不正常中,才发生这些故事。梦已经逝去,只留下一些淡淡的记忆。
热门推荐
  • 辰星大界

    辰星大界

    身世神秘的弃儿景云,身负绝顶资质,一度让众人惊羡,却始终未能开启修炼之路,逐渐沦为笑谈,成为落山城中人人口中的“废材”。在一次机缘巧合中,他终于开启了一条与众不同的修炼之路,却殊不知一个天大的阴谋正在向他靠近。若有朝一日,一边是分形同气的父母,一边是心中所爱的女子,他将何去何从?是否终将辜负一方情深……
  • 飞扬吧岁月

    飞扬吧岁月

    《飞扬吧》内容简介:回忆是一个人的世界一群人的演绎。那一年,小子们做的恶作剧,把屁放在老师的热水壶里,把酱油倒在可乐瓶里,把石头扔进茅坑里溅起黄色的水花……那一年,他打了他,他进了监狱,当他再见到母亲的时候双膝跪地抱头痛哭,一场意外诠释了最伟大的母爱。那一年,我们聚在一起,我喝醉了酒,在酒店脱下裤子当众上厕所。那一年,父母离开了这个世界,你一个人躺在空荡荡的房间里,头破血流。那一年……有太多的回忆,太多的回忆被微风吹起。我呆呆伫立,看着这些逝去的岁月演绎出的斑斓的纪录片。因为不平淡所以有色彩。
  • 木珠之赤子心

    木珠之赤子心

    小小少年,无意中获得了一颗木珠,而拥有了让自身改变的力量,且看这少年该如何迎接那未来不可捉摸的冷暖人生,如何演绎出属于自己的传奇。
  • 公牛传奇

    公牛传奇

    “哎呀!罗斯痛苦的捂着膝盖,他没有事情吧,完了罗斯被扶下场了,这次公牛队的季后赛悬了!”电视机里面解说如是的说道。“哎,重新看这场比赛还真是难受啊!要是我能到那个时候的公牛一定会不一样!真希望能去公牛啊,算了还是打2K吧。”一个男子郁闷的说道——————————————“便士,明天你首发!”锡伯杜对一白人球员说道。“我?便士?!公牛队?怎么会这样?!”一白人球员大叫道。
  • 情路漫漫,失心前妻不好追

    情路漫漫,失心前妻不好追

    从小最牵挂的人,重逢却形同陌路。为了医治白梦妮的白血病,傅延笙不惜连续两次让苏晴暖进行骨髓移植。一场契约婚姻,争吵,误会,爱恨交织。分离几年之后的再遇,这次傅延笙是否做好觉悟将曾经伤心欲绝的妻子的爱重新追回来。
  • 炮灰逆袭:小白怎么办

    炮灰逆袭:小白怎么办

    霖云死翘翘了,投胎的时候遭遇了意外,遇见了她人生之敌——系统小白!虫大处女作,不造广大人民稀不稀罕这一类型~~
  • 遇邪记

    遇邪记

    灞驿镇,一个由古代好几个驿站合并而成的关中小镇,交通四通八达,地处关中要塞,文化源远流长,无论古今,无论神鬼,柔情,铁血,这里都是各类故事发生的集聚点。
  • 裁决与审判

    裁决与审判

    天之高,地之广,任吾行天下。路之遥,山之险,笑谈逍遥乐。上可直捣天界,下可玩转冥府。吾即为那审判之雷,吾即为那裁决之电。茫茫幻灵世界,吾踏破轮回!广广灵界八州,吾道破红尘。吾名,江浩灵!
  • 与邪魅少爷的注定

    与邪魅少爷的注定

    “吴小无,我们试着交往吧!”他头也不抬的说。“什么?试着交往?”她的嘴角无限放大着笑,好像这是她听过最好笑的笑话了。“我们试着交往,你舔你的伤口,我修复我的痛。你要清楚和我交往只有好处。”他瞥了她一眼。“为什么是我?”她突然觉得,不错!“不讨厌,也还...还蛮有趣!”他试着回答。
  • 赠别

    赠别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