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741800000016

第16章 历史精英(10)

他一生的主要贡献在教育上,历任武昌大学、北京大学、燕京大学、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清华大学教务长、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教授。任青岛大学校长多年,推行“兼收并蓄、网罗人才、民主办学”的方针,令青岛大学很快成为国内师资力量雄厚、硕果累累的著名学府。

峻青

海阳人,当代著名作家、画家。

五十年代以短篇小说《黎明的河边》、《党员登记表》享誉文坛,成为大中学校的传统教材,教育了几代人。七十年代写出了长篇小说《海啸》,立即被各种媒体二度创作。他的小说以革命英雄主义的崇高品格而跨越时空,有着巨大的艺术感染力,塑造的英雄形象感人至深,所以很多的人称道他的小说。

其实,他的散文成绩更其辉煌,自60年代出版了散文集《秋色赋》、《欧行书简》之后,又在八十年代之后写出了《雄关赋》、《沧海赋》、《三峡赋》和《梅魂》等散文集,成为当代屈指可数的散文大家。他的散文雄浑壮美,格调高远而又瑰丽多彩,寓意深刻,堪称“范本”。

直至八十高龄仍笔耕不辍有序跋问世,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峻青文集》,六卷,400余万字,仍未能收尽他的全部作品。

他还是出色的画家,在国外数次个人画展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人们赞扬他的画是“画中有诗、诗中有画”。他的题画诗都写得异常隽永,对世人有巨大的警策作用。

杨朔

蓬莱人,当代著名作家。

其父为清末秀才,有家学渊源,十几岁时就在哈尔滨的报纸上发表旧体诗词。抗日战争爆发,投身救亡宣传,写了中篇小说《帕米尔高原的流脉》和《征尘》、《铁骑兵》等一些反映抗日斗争的通讯报道,以及不少短篇小说。结集为《潼关之夜》和《月黑夜》中。

解放后他投身抗美援朝斗争,创作了反映抗美援朝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三千里江山》,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颁发的二级国旗勋章。

杨朔对当代文坛的最大贡献是“诗体散文”的创作。《香山红叶》、《荔枝蜜》、《雪浪花》、《茶花赋》等抒情性很强的散文,感情浓郁,构思精巧,语言清新,他自己说是“当诗来写的”,确实是艺术精品,脍炙人口。

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三卷本的《杨朔文集》,囊括了他的全部作品。

海默

黄县(今龙口市)人。当代著名作家。

1941年在华北联大学习,后去冀中火线剧团当演员,不久去延安,转为鲁艺之工团团员,与洛丁合作发表了处女作——剧本《粮食》。

解放战争中他创作了歌剧《十五的月亮》。

在朝鲜前线受了重伤后,在医院里写了中篇小说《突破临津江》。

五十年代开始,他先后创作出版了话剧《矿山的主人》、《火》、《弃暗投明》、《团占搞生产》、《同心协力治黄河》、《故乡》,歌剧《秋收歌舞》、《米》。作为北京电影制片厂的专业编剧,他创作、改编了电影剧本《草原上的人们》、《母亲》、《红旗雪》、《洞箫横吹》、《春城无处不飞花》、《早霞》、《早霞之歌》、《深山里的菊花》、《粮食》、《小伙伴》、《路》、《春风吹到诺敏河》、《血染的哈达》等。确实是“一把快手”,“多产作家”。

他的《洞箫横吹》曾遭到全国性的“口诛笔伐”,“文革”中自然被打成“黑帮”。1968年被残害致死,1978年彻底平反昭雪。

马少波

莱州人,当代著名戏剧家。

战争年代,他为胶东抗战文艺做出过很大的贡献,主编过《胶东戏剧》,话刷

《指挥》荣获1942年胶东文艺评奖戏剧第一名;《闯王进京》拉开了京剧改革的序幕,在京剧发展史上揭开了重要的一页。

他才华横溢,著作等身。只需看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前三年就可窥豹一斑,见其在中国戏坛上的地位和影响了。这三年,中国南北舞台上同时演出他创作、改编的六台戏:

1980年,中国儿童艺术剧院恢复演出,首选剧目是《岳云》;

1981年,北京实验京剧团首演《正气歌》,河南越调剧团首演《明镜记》;

1982年,首都剧场联袂演出了他创作的历史题材京剧《宝烛记》,改编的现代题材京剧《宝剑出鞘》和昆曲《西厢记》。

出版有《马少波剧作选》、《马少波新剧作》;还有《戏曲艺术论集》、《戏曲改革论集》、《戏曲改革散论》、《戏曲艺术新论》等大批戏曲理论著作。

曲波

龙口市人,小说家。

1938年仅15岁就参军,在胶东主力部队十三团做文化教员,后来转战于胶东半岛和东北战场。

1957年出版处女作、长篇小说《林海雪原》带来了巨大的轰动效应,成为我国当代文学史上印数最多的长篇小说之一。

小说以“传奇性”而为人称道,传奇式的英雄,如杨子荣孤身闯匪巢;传奇性的情节,如百鸡宴智杀小炉匠;还有传奇性的语言。这种艺术特色在《智取威虎山》中都有充分的表现。

粉碎“四人帮”后,出版了上下两册的《山呼海啸》;还有《戎萼碑》。反响平平,接着出版的《桥隆飙》保留了传奇特色,反映十分强烈。

他还写过短篇小说《热处理》和一些散文,如《东风浩荡友谊长》、《观画思人祭》等,未能结集。

虞棘

莱州人,著名戏剧家。

1938年参加革命,担任部队剧团团长。后来一直穿着军装,却担任着文化领导工作。

自幼爱好文艺,在掖县九中读书时即创作了话剧《新旧家庭》。

他积极倡导京剧现代戏,1940年创作了第一个京剧现代戏《骂汪反顽》,并担纲主演。

他一生著作甚丰,战争年代有话剧《雨过天晴》、《群策群力》、《气壮山河》、《投降派的末日》、《炮火之晨》等;报导剧《活捉鬼子》、《买粮丢了口袋》、《活神仙》等;歌剧《三世仇》、《改邪归正》、《解放之路》、《解放》(合作)等;京剧《骂汪反顽》、《冒雪寻夫》、《戚继光》、《虎头牌》等。

由于种种原因,解放以后他反而中断了剧本的写作。仅在1958年思想解放了,写了小说《桃花峪》。

慕湘

蓬莱人,当代著名作家。

早年即投身革命,1964年晋升为少将。

其作品有长篇小说《新波旧潮》系列,其一为《晋阳秋》,赢得过广大的读者;其二为《满山红》;其三为《汾水寒》;其四为《自由花》,共约130万字。1979年校点了清末民初太原刘大鹏所著《晋祠志》、《柳子峪志》、《明仙峪志》,共约110万字。临终前还完成了90万字的《华北战史》。

他一生嗜书如命,收藏了数万卷图书,其中有相当数量的明版珍本、善本、孤本,均属国家珍宝。临终留下遗嘱,全部捐献国家,均运回了故乡蓬莱。

15.其他杰出人物

烟台真出人物呀!从穷乡僻壤可以走出德配天地的体育教师,也可以从通衢大都请出来德艺双馨的音乐学院院长。康乾盛世这里仍然可以出现高举造反大旗的农民起义领袖;战乱频仍,此间也有热衷民众教育的商界知名人士……烟台人物,真的是群星灿烂,各自在默默地闪亮发光。

这也许是一种耐人寻味“地域文化”!是一种“宿命的地域选择”。这之间有没有规律可寻?不得而知。

周安吉

烟台市芝罘区黄务镇南车门联中一个普通的体育教师。他没有走南闯北、东征西讨的不凡经历,足迹甚至没出过出生成长的黄务镇,也没有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勋业,有的只是吹哨上课、稍息立正、年复一年的呕心呖血。十几年,他兢兢业业、忘我工作在体育教学条件十分简陋的情况下,开拓进取,奋力拼搏,先后为国家培养出53名优秀运动员(这些运动员在重大比赛中荣获四次全国冠军、四次全国亚军和两个全国第三名),为我国的体育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1993年10月11日,因操劳过度,积劳成疾,献出了仅35岁的生命。

山村的体育教学是从零开始的,他利用星期天和零零碎碎的业余时间,一锨一锨地挖沙坑,一铲一铲地修跑道,拉着碾子修操场,握着钳子自制体育器材,为培养体育人才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

他一生清贫,与妻子加在一起的月工资不足150元,只有狭小的住房,可是为了培养运动员,他让四个女学生住在家里,一住就是两年,不收一分钱,还买奶粉和麦乳精给她们喝。

他的体重从140斤降到了不足一百斤。这时被“勒令”到黄山休养,可他只呆了四天就私自买票回来了,连家都没进就到了学校运动场。

许许多多平凡的小事都是可歌可泣的,他确实象春蚕,吐丝到最后一刻。

赵丹

原籍莱西,在莱阳一中、莱阳九中任教一生,是山东省优秀教师。

他一生大起大落,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转折点,之前,1955年因一封信被株连为胡风分子,仅仅因为他给母校的老师、山东大学教授吕荧通过一封信,吕荧耿直为素不相识的胡风鸣冤,于是吕荧蒙受不白之冤,而赵丹也不能幸免;之后,1957年又被打成右派分子;“文革”期间又成“黑帮”,成为“宽严大会”上的“可怜虫”。1979年之后,“错划”改正,右派摘帽,他也荣升莱阳九中副校长;胡风平反,受牵连的问题也予以纠正,光荣加入共产党,加上了若干荣誉称号。

他一生勤勤恳恳“舌耕”,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一套“大单元总体设计教学法”;总结出一套语文复习课“点、读、练、议、结”的五字教学法。曾在省内及全国语文教学刊物上发表教学论文十多篇。

高英

高英、高英!名符其实。高洁灵魂,英俊才华,口碑高树仙境,胶东为之敬仰。他只是一个普通的教师,终生任教,晚年当了蓬莱师范的教导主任,还是个“副”的。然而他却一丝不苟,兢兢业业地在三尺讲台上辛勤舌耕。几十年过去,听过他课的莘莘学子数以千计,赞扬他课讲得好的善学后生遍布祖国各地,甚至从蓬莱师范返回雅鲁藏布江畔的藏族教师,也以他为终生的楷模。高英的师德真是有口皆碑。

高英多才多艺,尤善书法篆刻,他的书法雄浑自如而不乏灵秀之气,表现了很高的造诣,而尤其难得的是他的“书品”,从不知让自己的翰墨来换几斗酒喝,真的是有求必应。甚至,在春节前夕,有的部门与之商议,给每位离退休的老同志都送一幅对联,他也欣然命笔。累得手脖子发酸他也任劳任怨。长此以往,人人都觉得他“该写”,无偿地占有他的劳动而心安理得。他的篆刻承上启下,具有填补空白的造诣,更为业内同行所推崇。

晚年,他兼任了蓬莱市政协副主席,一生淡泊名利无意仕途的高英却十分认真地对待了这个社会兼职。他为蓬莱的文史工作做了扎扎实实的工作,留下了精神财富。1964年春,他在告别人间时,强忍病魔的折磨在病榻上积极“建言”,为蓬莱阁的建设提出了战略性的建议。确实是一个知识分子崇高精神境界的集中体现。一息尚存,奉献不止,耿耿丹心,跃然纸上。

林秋圃

福山芝阳人。教育家。

出生于小康之家,幼年丧父,8岁入私塾,后考进烟台海军学堂,不久两年哥哥谢世,只好到烟台英美烟草公司供职。22岁创办寰海公司而渐成富翁。

20年代末,接办养正小学。购置三太爷庙旧址创建养正男校,建国女校和幼稚园,招收学生500多人;并先后任芝罘中学、育才中学、益文学校、省立八中、信义小学、志孚中学附小董事或董事长等职,同时还是养正小学校长。在他主政养正小学期间,扩建了教学楼,学生增至800余人。林秋圃治学严谨,教学方针严明,择师非常严格,因而使养正小学很快成为全国小学校中的佼佼者。

于七

于七是清初康熙年间的农民起义领袖。在民间传说中他是当之无愧的传奇英雄;可是正史上留下的史料极少。据林竹岗《于七抗清记》“自序”中可得如下认识:

“清代于七之乱,轰动一时,迄今胶东各县,犹争道其轶事弗衰。而专家记载则少概见;栖霞邑乘亦略而不详。”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专制朝廷的淫威”,栖霞的官吏对当地出了这样一个“作奸犯上”的人,“不敢奋笔直书”。仅仅在《聊斋志异》中的《公孙九娘》一则有“于七之乱,杀人如麻”之语。“内叙莱(阳),(栖)霞之荒凉,阴雨青磷惨苦之状隐现纸上”。林竹岗说,蒲松龄是临淄人,“彼时亦闻其事,则当日之事实远播,几通国皆知,而惜其称兵始末,未之一见”。他生长在栖霞,得到了许多“乡里传闻”,“遗老谈说”,很熟悉当时的情节,所以写了《于七抗清记》。

他称于七为英雄。“未尝不寓民族革命之思想”,使得“官军丧师,羽檄纷驰,调兵遣将,上闻殿阙”。而对莱阳、栖霞人民“遭杀戮者尸积山谷;避祸乱者,荡析流离,直至十室九空,村落为墟”,表现了很大的愤慨。

林竹岗的家乡距“于氏当关雄之锯齿山,于途仅四十里有奇,其人其事,虽未见详细记载,而乡里传闻,故老谈说历历如绘”。因而是书的记载是可信的。

《兄妹开荒》与安波

《兄妹开荒》是标志着延安“秧歌运动”里程碑式的作品。其曲作者是牟平人安波。

安波1937年10月奔赴延安,在陕北公学即开始革命文艺工作,先后任热河军区胜利剧社社长、冀热辽军区文工团总团长、东北文工团团长、东北人民艺术剧院院长等职务。

1964年任中国音乐学院院长,他在鲁艺时期就被称为“小调大王”,因为学校开展以采集民歌为中心的学习民间艺术活动,他在1938年一年的时间,就收集到200余首民歌。以后他根据陕北民歌填词创作了《夜摸营》等歌曲;根据道情、山西民歌填写了《参军曲》等,多达300余首。

同类推荐
  • 纵横兰州

    纵横兰州

    苍茫的高原,巍峨的群山,滚滚的河水,豪迈的皇天后土,孕育着从远古走进新时代的一辈辈兰州人,奋发图强,昂扬奋进,使兰州从小到大,由弱变强。走近兰州的山山水水,穿越历史的深邃,那些山野的花香,那些挂满枝头的果实,那些车水马龙,那些耸入云天的大厦高楼,那些英雄,那些庙宇,那些大佛与菩萨,承载着历史,书写着人文,让兰州魅力四射,奔涌着激情,洋溢着青春,展现着丰采与活力。大山大水的兰州,脚步紧踏着时代的鼓点,心儿紧贴着母亲的胸怀,正在继往开来,开拓进取,创造着一个又一个新的奇迹。
  • 诞辰与丧葬习俗(上)

    诞辰与丧葬习俗(上)

    由竭宝峰、刘心莲、邢春如、李穆南编著的历史之谜系列丛书共32分册,用来阐述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并揭示古代历史长河角落中最为隐秘的部分。
  • 山西民间舞蹈

    山西民间舞蹈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

    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历代盛衰,根源何在。本书收录了雷海宗先生关于“中国文化”和“中国的兵”的珍贵学术论文,全书分为两编。本书最为独特之处是,通过对于中国兵制的梳理,研究兵的精神,兵的文化。作者以侧锋破题,从“兵文化”入手,试图解答中国文化何以造成千年积弱,堂堂中华何以一再遭人欺凌。今天读来,仍发人深省。
  •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希腊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希腊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写作内容与语言的重要来源。写作的素材、语言的积累、习作的技巧唯有通过大量阅读才能获取。主题阅读为学生进行习作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因为主题阅读与随意读、泛泛而读效果是不一样的,有主题的阅读首先是主体的提炼与确立,在一个主题的统领下,让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章,积累了大量的语言,丰富了情感体验,并从中习得方法,是解决学生作文时不再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的有效途径。
热门推荐
  • 察言观色识人术:教你透视人心的132招

    察言观色识人术:教你透视人心的132招

    古人云:“心者,行之端,审心而善恶自见;行者,心之表,观行而福祸自知。”本书旨在引导人们通过感知他人的动作、体态、服饰、目光等“身体语言”隐藏的玄机,达到洞察他人内心之目的。阅读本书,既可防止上当受骗,也可避免误解他人,还能准确领悟他人意图,走进他人内心:事业上会助你一臂之力,商海中会助你一路顺风,日常生活、工作中让你受益无穷。
  • 盏青灯

    盏青灯

    如果说没有接触到深深的恐惧,就不会对生命如此的热衷。重生了一次的秦澈,对自己的生命便非常的热爱。(不喜勿喷,谢谢合作)
  • 傲世雪莲:倾城绝色

    傲世雪莲:倾城绝色

    封印!一届天才变废材?转修,解封!女主重登世界巅峰!
  • 魔霸九洲

    魔霸九洲

    主角脱线,思维跳跃,却也是很辣之人,平时跟个脱现狂魔似得,但要是把他惹到了,嘿嘿……
  • 重写雅致生活

    重写雅致生活

    生性散漫的平凡主人遇上天真可爱的卖萌仙灵宝宝。有空间,懒得只想去种种花花草草菜菜;有法决,慢悠悠修炼不急不急;有美男,呃,介个能种到地里多长几个吗?本来梦想着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悠闲雅致人生,奈何实力微弱总是倍感不安于危机,那么努力奋斗改变现状吧。在成功让自己变得霸气无比之前,美男帅哥们可以调调情解解乏,至于真心嘛,小绿绿,雅雅主人还是最耐你滴哟~~~可是可是,小绿绿你肿么升级成长这么麻烦?竟然还要让实力还不够看的雅雅陪着你辗转九世异界时空,寻找失落的记忆?玉帝王母观音上帝保佑,雅雅能够有惊无险,陪伴你到九叶连华、极致绽放!(新书需要动力啦,各位亲觉得有点意思的话,麻烦给个推荐或收藏哦,小绿绿摇晃着小叶瓣给你鞠躬、拜谢啦!(*^__^*))
  • 妞,快到碗里来

    妞,快到碗里来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年纪的她嫁进了豪门,谁能想到福没享成,却开启了悲催的人生。
  • 废土的王者

    废土的王者

    纯手工打造的枪支,提炼工艺低劣的药品,满天的风沙,被污染的水源,还有杀之不绝的变异生物和匪帮。欢迎来到废土的世界。
  • The Lost House

    The Lost Hous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捡个圣女做老婆

    捡个圣女做老婆

    当你举起屠刀的那一刻,你就该有这样的觉悟:不管抱着怎样的信念与理由,杀戮终究是杀戮!——陈锋都市的繁华之下,是狩猎师们的战场厮杀,这一次,谁又将扮演猎物的角色?
  • 青春欠我一个吻

    青春欠我一个吻

    天很蓝,阳光洒在地上,风轻轻的吹动着裙摆。她压抑着心中的悸动走向嘈杂的人群,走向那个少年。也许那时她还不知,站到这个少年身旁的那一刻,一切都在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