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743100000001

第1章 代序

我在临沂大学学习期间接触了《红楼梦》,1991年以来到乡镇从事农村工作,早晚不见日头的辛苦劳动,一度使我把曾经坚持的文化研究搁置。2009年参加了一个工作组,从事这项工作期间使我得以在允许的时间内,龄听了刘心武先生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所做的关于《红楼梦》的讲座。刘先生循循善诱的讲解,声情并茂的语言,深深打动了我。自那时起,我会千方百计挤出时间认真地听刘先生的讲座,我一度熄灭了的对《红楼梦》的热情重新点燃。对刘心武先生非常佩服,是他再次引领我进入《红楼梦》的殿堂。我开始大量阅读关于《红楼梦》解读、论证、探轶之类的文章,广泛搜寻资料。通过细心的研读,我感觉到:原来刘先生的观点的全部都在周汝昌先生的本子里。于是,我转身大量搜集周汝昌先生的著作,也做认真的研读。我发现,周汝昌先生和刘心武先生的最大特点是大量使用了“我觉得”、“我认为”之类的话。心里开始很不舒服,觉得这与“证”字班的文风似乎不对路子。但是,总是说不出他们到底哪儿不对路,说不出明晰的结论。沿着周汝昌先生的思路,我来到了胡适先生的领地。我突然发现,胡适先生说《红楼梦》是现实主义的自然主义小说,价值还不如《儒林外史》;仿佛看到了胡适先生一边拿着《红楼梦》阅读,一边凝神摇头叹息的模样。我忽然想到脂砚斋的话“开卷一篇立意,真打破历来小说窠臼;阅其笔,则是庄子离骚之亚”,脂砚斋明说《石头记》是和《庄子》、《离骚》一类的浪漫主义的文章啊!怎么会说是自然主义的东西呢!这应该是错误的定位。这么看来周先生的大量“我觉得”是来自于这里啊!胡适先生奠基于错误的方法定位,致使自己、周汝昌以及再传弟子刘心武先生、陈林先生都走上了一条自己不能证明自己的道路。要用自然主义的方法“证”浪漫主义的具有魔幻色彩的“《庄子》、《离骚》之亚”的《石头记》显然不可能找到满意的结论。譬如,我们用自然主义写实论无法证明《庄子》文中“北冥有鱼”是鲸鱼呢?还是虎鲨?刘心武先生干脆不再称自己为“证”字班传人,自称探轶一派了。探轶者,无据之说也。巨大的责任感使我再不能放下对《红楼梦》探讨和研究,2011年我申请回城从事了相对轻松一些的工作,以潜心研究它。大量的研究使我发现,胡适先生、周汝昌先生确实为《红楼梦》的研究、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做出了卓越贡献,但是他们的确走上了一条错误的道路,产生了一些巨大的误读。他们的错误直接导致了《红楼梦》“三死结”之说的产生。“三死结”并不死,只是我们在错误的方法指导下进入了不可知论的怪圈而已。

转变认识角度,重构《红楼梦》认识体系十分重要,而且迫在眉睫。

一、《红楼梦》不是自然主义的现实主义作品,她是《庄子》、《离骚》之类中华特色的浪漫主义作品,或者说是中华特色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品。否则,不可以解释“宝玉为什么衔玉而生”。为此疑问,胡适先生一直困惑到离开这个世界。周汝昌先生干脆不谈这些东西,满清朝寻找曹寅家的子孙和贾宝玉“对象”,刘心武更是干脆猜想秦可卿去了。这些猜想只能是“我觉得”,不可能找到“非此不可”的结论。不可能实现自圆其说的目的。我们自不必说胡适、周汝昌先生的论证存在多少不足,我们只要从这个最基础的地方——方法论那儿看看,就会知道胡适先生和周汝昌先生的错误之处了。当然,我们不是无端地诋毁大师的贡献,我们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做一些最新的探讨。

胡适奠基的“证”字班,把自然主义写实论作为基本方法论,只能使“证字班”走向不能自圆其说的歧途。司马迁在谈论《庄子》时的认识,恰恰和胡适先生是一致的。这种方法论不可能得到《红楼梦》要旨,只会在曹寅家里打转,在臆测之中采用“我觉着”、“我以为”之类作结。

科学的“证字”类的方法什么样?脂砚斋说的很清楚,作品是《庄子》、《离骚》一类,用了“髯苏《赤壁赋》之幻笔”,借物说事,借景喻理,魔幻玄冥,汪洋恣肆,不可面上实证的。脂砚斋还说“悉借《推背图》之法”,明确的讲是在第四回判词梦曲借用了“推背图”的方法。“推背图”之法是什么方法?结构主义方法。以此言语的图示和演绎,构造出此外的合乎逻辑的语言。内在逻辑的“合理性”、“唯一性”是基本原则和特征,而不是字面和具象的相似性。《红楼梦》不仅在第四回使用了这种方法,全书也是使用了这种方法。中华特色的结构主义方法,虽然中华古代文学理论没有给出说法,但是“推背图之法”就是这种方法。《红楼梦》就是在汪洋恣肆的大胆想象和奇妙的结构里,结构出独特的“红楼”言语,表达了隐秘的“红楼”语言和深邃的哲学思想。表面的都是“甄士隐”,内在的才是“隐真事”。透过现象看本质是科学的“证字”类研究方法。大观园是魔幻的殿堂,是狐仙一夜之间盖成的,只有在“梦境”之中才能进来,鸡叫天明后那儿什么也不会有,你遵循实证的道路永远找不到《红楼梦》的大门。你要实证“北冥叫做鲲的鱼”是什么鱼,那是荒唐得可笑的事情,你要证明“宝玉为什么衔玉而生”那也是天真到可爱的举动。当然,探佚、索隐之类乱联系的办法更是无稽之谈,科学的研究不是“相似于”或者“想当然”之类,应该遵循基本的逻辑规律,要求证出“合理性”和“唯一性”结论。

二、《红楼梦》有好多名字,这些名字是从此书的性质和功能分解的,不是从阶段和过程解析的。第一,《红楼梦》是本书的名字之一,作为书名并固定起来的是高鹗他们。《石头记》是从作者“自譬”说起的,作者是曾经被家人和官家当成承家继业的“宝玉”,但作者从来具有木石之志,自认为不是为官作宰的宝玉而是隐居山林的草木石头。这部书就是作者自譬为石头写的“自传”。惟其如此,《石头记》的作者必须是曾经历经“太虚幻境”,历经“红楼一梦”的官宦人。所以说《石头记》是自传不是传他的书籍。胡适和周汝昌先生只注意到了要作者必须经历繁华,却没有注意到必须经历“仕宦”。这是严重的“忽视”,是他们结论错误的根本原因之一。没有经历“南柯一梦”(红楼一梦)的人不是《石头记》的作者,认为晚辈改写长辈之作那也是与全书不符的妄言。当然,这个“传”不是《史记》、《左传》一类的自然主义手法;是《庄子》手法,是魔幻主义手法,寄真实于荒诞之中。第二、所谓《********》者,是从此书的劝世功能上说的。风月是指风物与岁月,不是肤浅的风花与雪月;《********》是指人生宝鉴,历史宝鉴;是借《资治通鉴》之类劝世之说的史籍类所起的名字。全书所揭示的就是封建家国兴亡的原因和规律。和史书具备相同的功能,这个名字就是告诉读者这部书不仅仅是作者个人的兴衰际遇,更是历史的兴衰际遇。这部书其实还是一部历史书。所以作者被命为东鲁孔梅溪之名,就是借指孔子和史梅溪,归结为《春秋》和《史记》之类,用以提示此书的“春秋”功能。同时,“梅溪”还有暗示作者身份的功能。这儿,戚寥生看的很清楚,说的很明白。所以,我说自那时以来戚寥生是看懂红楼第一人。认为《********》是曹雪芹早期作品和认为作品的目的是记述了一些男女淫邪报应故事的看法肤浅而且滑稽。第三,所谓《金陵十二钗》者,是就小说结构说的。此书的结构是借鉴了李渔戏剧的结构,创设了十二个人物,分别代表某一类人物以及一个人物的不同侧面以及世事道理,让她们在故事里展示她们的命运,从而达到涵盖所有历史和事理的目的。整部小说几十万字,但是主线却是十二个人物的命运,段落就是每一个人物的故事逐步延展。线条清楚,结构明晰,写下来不会混沌和重复。书中几易其稿之说,是烟云模糊法。这么大部的著作,从下笔开始就已经结构清楚了,不是“一边一边”,也不是“一遍一遍”的故事。绝不会是那样的故事,没有写过大部头小说的人才会相信这种诳人之谈。此处作者所命曹雪芹之名,是唯一揭示与曹寅挂钩的暗示。就地名而言,“金陵曹”应对“吴玉峰”,锲合“东鲁孔”;雪芹,意就是雪樵的儿子。或者“吴玉峰山”、“东鲁孔”自然铺垫出“金陵曹”。这是作者明确的铺排和暗示。芹,意为辛勤的儿子,好学的儿子。但是,不可以指代孙子。第四,至于《红楼梦》,作者说了是“宗其全部之名也”。作者就是那个经历了浮华的官僚者切身经历的做官之梦,最后走向离家出走做和尚的人。他的一生,就如《邯郸梦》里的卢生一般;“红楼”也就是“朱门”,官家之地;红楼一梦就如邯郸一梦,作者的做官经历就是红楼一梦。同时,书中十分重要的是,“红楼”还代表了封建皇宫,“红楼梦”不仅仅是写了作者个人的邯郸一梦,还映射了封建皇权必然“三春过后”走向衰亡的邯郸一梦,揭示了清贵族统治必然走向衰亡的科学结论。这个名字本身就如“临川四梦”一般,具有魔幻现实主义色彩,具有浪漫主义特色。这个名字还揭示了从梦开始到梦醒结束的结构意义;这个名字还揭示了“做官入世浮梦一场”的主题意义,揭示了封建家天下的皇权也是“浮梦一场”的判断,具备了揭示功能的作用。这才是为什么《红楼梦》是“宗其全部之名”的原因。书中作者的名字都有所指。吴玉峰就是借指朱希周,提示作者就是朱希周一般曾经历幻最后归隐之人,用以切合“红楼一梦”的主题意义。朱希周,吴地昆山人,自以本地名山玉峰为号,曾任礼部右侍郎,晚年乞休归,林居三十年,不复起。这四个名字是对大家解读此书的默然提示,不是叙述什么成书过程!你如果相信是成书过程那就傻了,傻得可爱了。所以,这部书叫这四个名字之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只是角度不同而已。就写作此书的缘起和角度还是《石头记》,就功能而言就是《********》,就结构而言莫如《金陵十二钗》,就风格、目的、结构、功能来讲就是类似《临川四梦》的《红楼梦》便可以全部概括。为什么诸多作者的名字中,唯独曹雪芹是真的,其他名字都是模糊眼呢?原因即在此。

三、《红楼梦》是一部双线结构的隐尾书,八十回就是全部故事,后四十回完全不是原来的作品。作为双线结构,凡铺陈故事都是主副线对开。纵横交错,明暗相应。册有主副,贾家有宁荣,宝玉有贾甄。宁侧重皇权,荣偏于人生。荣府还有赦政。宝钗有袭人,黛玉有晴雯。香菱对着贾宝玉。整个故事就在袭人改嫁、晴雯死亡、甄宝玉家被抄、香菱罹祸这些副线的展开中,映射了主人公的结局和故事的结束。到八十回,所有读者都知道了故事的结束和人物的命运,这就是结尾。脂砚斋的批语不是象金圣叹批三国一样的书外之批,而是全书的结构部分;脂批是借鉴金圣叹批三国一类的模式,逗漏“真实故事”,揭秘隐含内情,提示读书方法的作用,结合故事叙述完成整部著作。剔除了批语就破坏了全书的结构,就不再是这部书了;谁也就不会明白这部书写了些什么?大家可以想象,写了晴雯之死之后怎么还会再写黛玉之死呢?晴雯就是黛玉的影子啊。袭人得到了汗巾子之后还有再写宝钗结局的必要吗?薛宝钗是应贾宝玉之命再嫁与贾宝玉的朋友了。甄宝玉家被抄家了还要怎么样?是不是要重写一遍贾宝玉家被抄家的过程呢?所谓的后四十回,宝钗嫁宝玉,黛玉焚稿断痴情,贾宝玉雪地别父,看似美丽,其实驴头不对马嘴啊!

四、《红楼梦》的作者是曹峡,生于太阴历1686年4月15日,这一天是芒种节。曹峡于康熙五十年堂弟曹顒死后,以曹顒之名过继曹寅,曹寅死后以曹顒之名继承江宁织造,完成“金玉良缘”,“木石之愿”死亡。原本木石之命的曹寅侄子曹峡承继了金玉之职,他的木石之心始终未忘;终于在“三春”之后假死出家。曹峡的真实身份以及故事都藏在了小说文本里边。胡适先生和周汝昌先生认为曹雪芹是曹霑以及其他说法都是错误的。脂砚斋是作者曹峡自己的化名。曹雪芹是曹峡的儿子(麒麟子一史湘云的儿子)代曹峡现世的化名,在世间行走的曹雪芹只是曹峡的《红楼梦》的传书者。

五、《红楼梦》中作者把自己解析成薛宝钗、林黛玉、秦可卿、妙玉、薛宝琴、贾探春等进行表达,并以甄宝玉为影,香菱为副进行结构。薛宝钗的身份完成了曹峡承继“金玉良缘”的历史故事,林黛玉代表了作者出世归隐的平民赤子之心,秦可卿叙写了康熙引梦曹峡进入浮世邯郸一梦的真实,妙玉映射了曹峡假死出家之后的生活,薛宝琴揭示的是曹峡向往南汉的政治理想,贾探春是曹峡治家理政的法家理想。甄英莲和甄宝玉就是现实曹家曹頓兄弟的化身。贾珍一面映射康熙一面映射曹寅,元春就是映射了康熙。故事如果不像看“推背图”一样看,读书不像读《庄子》一样读,就如胡适的自然主义写实论一般读下去;那将越读越糊涂,越看越朦胧,把个曹峡的真实意图引入邪路歧途。辨明真事,讲解《红楼》这份责任使我寝食难安。

六、《红楼梦》作者经历了天真烂漫的童年生活,童年的曹峡生活在普通包衣之家,喜欢诗画文章,成年的曹峡也没有如其他包衣孩子一样入宫当差,具有中国传统文人之中一类隐者的情怀。堂弟曹顒的意外死亡改变了曹峡的命运。曹峡比曹顒大三岁,康熙五十年时曹顒正在宫中当差,和其一同到宫中当差的还有曹顒堂弟曹欣,因为一次事故曹顒身亡。为此,曹寅悲痛欲绝,大呼“我家从此绝灭无人了”(贾珍语的来历),悲痛之中把跟随自己生活的曹峡冒充曹顒抚养,对外宣称曹峡死亡(珍儿殇)。康熙五十一年曹峡在曹寅死后,由康熙指派接替曹寅做江宁织造兼盐运使。这看似康熙恩宠的肥差,其实是康熙要曹家和李煦继续偿还自己南巡遗留下的巨大债务。在艰难的还债生涯之中,曹峡深深体会了皇家的“恩情”实在是轻弊和残酷的。在盐运使十年之期届满之时,康熙决然断绝了曹峡和李煦的继任一年盐运使力争还完欠款的请求。巨大的债务已经压的年轻的曹頓喘不过气来,抄家破败的危险时刻萦绕在身边,宫廷争斗的故事不断传来,“树倒猢狲散”的声音不时在耳边响起。在巨大的危险面前,曹峡不时的追问自己“我是谁”,我曹峡是曹顒还是曹峡呢?“假作真时真亦假”,不如还如过去一样瞒天过海假死出家!复杂和独特的切身经历,使曹峡产生了独特的生命体验,对封建皇权内部争斗最后走向灭亡有了清晰的认识,他看清楚了封建皇权“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好就是了”的周期律,看到了清贵族统治必将灭亡,曾经失散的南汉政权必将回归。对自由本真的人性产生了无比热切的向往,对人生的终极目的在追问中产生了哲学级别的深层次思考。在书中,第一次在中华文化里擎起了人性自由、兼爱无类和革命的大旗,第一次用中华文化演绎出“四个世界”的理论,第一次提出了封建家天下政权“三春”而亡“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周期律”。《红楼梦》不仅仅是小说,她是中华文明自己演绎的伟大哲学著作。她的高度超越了同时代的世界任何哲学巨匠的思想。******先生以伟大的革命家的敏锐眼光,感觉到了《红楼梦》的革命性,这使这位伟人站在了研究《红楼梦》的高端和前列。这是胡适先生们永远达不到的高度。“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第一个“空”就是“自在界”,“色”就是“自然界”(现象界),“情”就是“自为界”(意识界),第二个“空”就是“自由界”(自由王国)。曹峡这个完全不同于《易经》和佛家理论的色空论,是深刻的生命存在的顿悟,是中华特色的“存在主义”。把“空”看做绝对的无是错误的,“空”的概念其实是“我”不在的“自在的世界的存在态”。“色”也不仅仅是皮相,而是因“我”的此在,是“自在的世界”现象化而已。最后“传情入色”的“空”那是高级的存在,是“我”和“自在的存在交融”的存在,是“我”的自由王国。这个思想已经超越了任何一位伟大的哲学家,甚至超过了康德、海德格尔、尼采。这来源于曹峡独特的人生经历,来源于曹峡独特的“我是谁”的追问和思考。

七、史湘云是曹峡妻子的形象,是薛宝钗和林黛玉的“兼美”形象。她既有薛宝钗的德行之美又具有林黛玉的知己之美,“史湘云”是曹峡假死出家全家之计的知情者、支持者、实践者,曹家败落后“史湘云”依计“因麒麟”改嫁“卫若兰”,在儿子长大成人之后,“兰儿”一如“丁郎认父”(脂砚斋语)一般“因麒麟”父子相认,曹峡与“史湘云”团圆,这时已经是“云散高塘、水枯湘江”的老人(宝钗、湘云一干人)。曹峡已是“死亡”之人,不可以“回原籍”(妙玉师傅语),《红楼梦》从天界传入人间的责任只有自己的儿子可以承担。这个任务就由史湘云和贾宝玉的儿子化用曹雪芹之名传抄于世。就这个意义来说,曹雪芹只是曹峡的笔名,而不是现世并于敦诚他们交往的那个人;和敦诚他们交往的“曹雪芹”只是曹霑而已。

《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中华文化的宝库,可惜的是在今天作为中华儿女仍然不得其门而入,空守着宝山“空手而归”,实在令人痛心。更为可惜的是还有一批所谓智者,因为私心之故,胡说八道,戕害红楼大意。可悲!可叹!让我们用真诚的心,以作者的曾经的痛苦作为自己的痛苦去感受《红楼梦》的伟大艺术,用曹峡曾经的伟大爱心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明。

真心红樓

千红本事千红苦

万艳需悼泪万觞

今辈或说知红楼

自心如心莫唐哭

同类推荐
  • 诺贝尔文学奖名著全编(中部)

    诺贝尔文学奖名著全编(中部)

    本书包括获奖理由、名人小记、内容梗概、精彩赏析、名家点评五个栏目。对1936-197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者的经典作品进行了评论。
  •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梁启超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梁启超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系列丛书包括:韩愈、司汤达、歌德、显克微支、陀思妥耶夫斯基、德莱塞、王安石、梁启超、屈原、狄更斯、萧红、泰戈尔、孔子、哈代、朱自清、茨威格、林徽因、李白、莎士比亚、李商隐、白居易、徐志摩、郁达夫、托尔斯泰、高尔基、萧伯纳等大师的名篇名句赏读。
  • 生死瞬间

    生死瞬间

    早晨起来,石开就觉得老天一点不讲情面,如此“重大决战”,还不作美些?真是的,干吗大学考试每年都非得放在这又热又燥的几天?不行不行,管这些做啥,别影响了考前的情绪。
  • 红楼谈梦:红楼梦中人访谈录

    红楼谈梦:红楼梦中人访谈录

    《红楼读梦:红楼梦中人访谈录》以一名记者在荣、宁国府和大观园中采访的口吻,借着与红楼梦中主要人物的访谈对话,让她们自己说出关于其自身的一些争议和未解之谜。在交谈中,还使她们道出对红楼梦的认识,对社会生活,世事人情的感悟等,其中更包含了为人处世、经营管理、官场权谋、道学伦理、爱情真谛、生活艺术、饮食文化等方面的智慧精华,可谓是自《红楼梦》成书以来,独具风格与才情的一本好书。
  • 大伟品水浒

    大伟品水浒

    本书由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明星警察王大伟编著。从现代法律的视角品读古典名著《水浒传》,解析《水浒传》中的相关法律问题,破解犯罪密码,是一部预防犯罪的宝典,加强个人防范的手册,为人处事的百科全书。
热门推荐
  • 七界成神

    七界成神

    身怀家传《八荒破天决》不仅融合武修、炼丹、煅器、凝阵为一体的无上功法,竟然还能够吸收其他功法!是本来拥有的能力,还是从未开发过的新功能?无意中闯进另一个七域世界又将面临什么挑战?身处以武为尊的异界,身怀神功,体兼异能,七个神域犹如另外七个空间,其中蕴含着什么秘密,而他的到来会引起怎样的风暴?!
  • 我是朱寿

    我是朱寿

    现代人朱寿因老板出卖,带着若有下辈子一定为自己活的怨念,而重生为明孝宗末年饥寒交迫的破落王孙,也名朱寿。重生的朱寿为保命和果腹而从军,因身份和机智讨巧得保安卫指挥佥事江彬赏识,成为朱小旗。在北直隶边镇小堡子的朱小旗官巧治兵痞,智斗蒋百户,强抢鞑子,也活得有滋有味……直到巧遇与自己长得一模一样的正德皇帝,并得到正德赏识。正德趁他为保江彬进京打点之际,巧妙安排,多次试探后,授予他天子杀人之权,从此小旗官风生水起。建私军,吞晋商,挟蒙古,通欧洲商路;掌江南财富,开海禁,以贸易和移民以及随后而来的强大海陆军,开疆扩土……至此,大明一明一暗两个天子的时代就这么诡异离奇的出现在了历史舞台上。然而正德朝只有十六年,朱寿面临着能否安然享受这十六年以及十六年后该何去何从的选择,另一场人生的抉择又摆在了朱寿面前……书友群248416793
  • 穿越之茗汐千骨

    穿越之茗汐千骨

    “我不相信正,也不相信邪,我只相信你……”“这世上我最怕两样东西:鬼,和师傅。”“我不负长留,不负六界,不负天地,可是终归还是负了她负了自己。”“骨头,不要死,听我的话不要死!就算这世上没有人爱你,你也要好好爱自己。”“……”花千骨,江茗汐,相隔千万年的她们相聚在一起……
  • 《古今故事报》十年作品精华

    《古今故事报》十年作品精华

    《古今故事报》将“精编古今故事,记录事间百态,描摹民间风情,弘扬民族文化,陶冶读者情操,折射多彩人生”作为办刊宗旨,以刊发原创新故事为主,突出“大众口味、百姓情怀”,坚持独具特色的“大故事”发展方向和办刊思路,不断地扩大影响,倾力打造“中国故事第一报”。
  • 一世不长世世可好

    一世不长世世可好

    五年前,他们两个无话不说,五年后,他们两个路远殊途。是什么改变了呢?爱与被爱的角色的转换而已。
  • 狐王诱宠:逆天狂妄九小姐

    狐王诱宠:逆天狂妄九小姐

    逆天重生,忽发现被当作废材揪出爱好藏身的伴生物,学习修真世界常识看不起我的家族,闪一边去包子脾气的老娘,给我挺起来哎呀,腹黑的狐王。好吧,跟你斗智斗勇,看谁赢!怎么斗着斗着姿势就变了,喂~那里,不能摸
  • 台海见闻录

    台海见闻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宠物小精灵之夜零

    宠物小精灵之夜零

    新的开始,在宠物小精灵世界,夜的冒险与旅行。
  • 我的世界里有过你

    我的世界里有过你

    高冷校草被蠢萌(傻白甜)女主的穷追不舍下无奈接受了“恋爱52天计划”发生了一系列甜掉牙的事情后走到一起这时男主家里却发生了一件大事改变了原来的走向究竟他们的命运如何又会不会走到一起呢?
  • QQ爱

    QQ爱

    这部书的灵感源自我三哥和三嫂之间发生的真实爱情故事,并把这本书献给我最亲爱的三哥和三嫂,愿他们在天之灵能够安息。故事围绕男孩何瑞君、纯情女孩杨心仪、花心女孩刘美美、花花公子李煜灿四人展开,看现实人生,社会百态,忠诚希望众生快乐,祈求世界多一点爱!展示人性的美与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