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743100000030

第30章 薛宝琴——曹颟(曹頓)的身份回归意识

钰报道:整部小说的解读,目前有很多学者提出作者的具有清晰的反清复明的政治理想。请问先生,这部作品是这样安排的吗?

先生道:呵呵!这个说法我知道,也很重视。对这种说法不能一句话说死到底对不对,我的安排是复杂的,其实主要的是表现了我对南国汉族政权的向往,渴望自己汉民族身份的回归。请让我一步一步细细说与你听。

要明确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金人的身份问题和我们家的身份问题。我们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国家。自古以来就是走过了一个不断融合的过程。在远古时期是以姓和氏进行族群区分,用华夏和蛮夷区分群类,即统治族群和在野族群。随着生产工艺的增强,人类管控能力的提升,郡县制的实施,以及民族融合的加深和姓氏复杂化,到秦汉以来,姓氏已经不能代表族群的分布情况。开始了明确的地域为标志的族群分类。自周以来,特别秦汉以来,统治区域以外的远古时期传说中的四野边地居民被排除在中央民族之外。后世子孙便以曾经强大的汉地域生民划界文明。对于中原大地,四野少数族群时刻也想人主承启功业。事实上,元清两代统治者,从来也都自认中华文明正统。特别是清代统治者,他们对中华文明的肯定和继承态度是十分明确的。从中华大族群出发,他们承认自己是轩辕之后裔。但是,历史地看,金人作为中原文明以外的边地居民被称作鞑虏,长期和中原文明割裂,文化和文明迥异与中原。他们政权的取得是通过了血腥的屠杀和残酷的奴役,在政权巩固过程中更加加强了文化控制和思想禁锢。以至于后来中原“万马齐喑”,中华文明的脚步沉重,终于陷入落后挨打的局面,这是后话。面对明汉政权的灭亡和满清残酷的统治,明汉遗民,心情十分沉重,“崖山之后无中国,明朝之后无华夏”,这是他们血泪的慨叹!康乾时期,********渐渐融合。但是,满清政权给予明汉遗民的压迫依然存在,他们把汉民放在次等民族之列,但是他们具有完整的民族尊严。我们家作为包衣奴才,身份十分尴尬;是旗人里的下等人。他们对汉族政权的渴望,对自己汉民族身份的确认和正统的回归依然十分强烈。在这些人心目当中,满清民族依然是少数族裔统治华夏。作为我们家,比普通人家感受更为深切。我祖曹玺,在满清军队的侵袭中,幸被高祖曹振彦收养,幸免于难。但是从此成了满清包衣奴才。自我祖曹玺就不断做着摆脱包衣奴才的努力。很多汉民包衣也以努力改变包衣身份为目标。但那是徒劳的。我自小就感受到作为一个包衣奴隶的下贱,虽然身为皇家奴才,也享受到一些特权,但那走狗奴才的身份和命运,如梦靥一般挥之不去。对南国汉政权十分渴望。特别是我在承袭伯父曹寅织造之职后,更加感受到自己作为奴才的无奈和可怜。巨大的债务,来自于满清统治者的命令,却让我们汉人奴才代代深受其罪,不得翻身。我渴望满清政权灭亡,渴望汉明政权回归,还我真正汉民身份。我的家族的破败让我重新认识世事风和月。我认真研读了古代历史,这才明确了封建家天下政权,一定会如我的家庭和明政权一样,历经三世而亡,必将经过斩蛇起义的创业到满床笏的虚荣,走向破败消亡。所谓三春之后诸芳尽,落得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必将蛛丝儿结满雕梁,而纱窗还会重新糊上。我认定了满清政权三世必亡的必然结局。(这就是《********》的真正意义。)为此,我下定了弃官出走的决心,下定了到南国去的决心。我的切身感受也使我产生了主奴同尊、兼爱天下的思想,这在小说中贾宝玉的兼爱思想就是具体表现。没有切身的感受,怎么会有这些思想的产生呢?满清末年,统治力量江河日下,子孙腐败,内外袭扰,由内乱加之外侵,满清政权终于走上了丧亡之路。当那个时节,汉民志士因应时代需要,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口号,反清复明成为当时主体。志士仁人从中发现了我的反清思汉的思想。这是对的,是和我的思想切合的。但是,这些思想不是洪升或者其他什么反满人士的东西,是一个包衣下贱的经历与反思,是一个奴隶的呐喊。这个呐喊是民族平等,人来大同的呐喊。当今天下,昌明盛世,一定要摒弃狭隘地域和种群的观念,兼相爱,互相同,加快团结和融合,永远远离屠杀和压迫,使华夏万民永享太平。

所以我在书中清晰地鲜明的塑造了一个来自南汉女子的形象。且看:

薛宝琴长得什么样子?“披着凫靥裘站在山坡上遥等,身后一个丫环抱着一瓶红梅”“就象老太太屋里挂的仇十洲画的双****。”她分明穿着仇十洲所画明朝汉人的衣裳。她住在哪儿?“琉璃世界”,就是那“明”的世界。“琉璃世界白雪红梅”,她是完全不同于水清之色的汉人“红”梅。她通诗书,明事理,没有一点瑕疵,是比大观园所有女子都完美的形象。这个形象,就是我心目中日思夜想的南国汉民。

薛宝琴的结局什么样子?第七十回放风筝时为什么宝琴的风筝是“大红蝙蝠”,“蝙蝠”是吉祥的象征,乃“偏福”之意。薛宝琴虽然现在偏居南国,但是她是唯一幸福的。有人说她当人“金陵十二钗”。为薛宝琴未进名册愤愤不平。难道宝琴反不如“懦小姐”迎春?反不如“矢孤介”的惜春?连钗、黛、湘、探尚且不如她,她怎么不会是册中人呢?这正是薛宝琴的特殊安排决定的,她是代表了新生力量的南汉子民,她必将战胜腐败的水清金人,建立崭新政权。她怎么会是薄命司里的人呢?这也充分反证薛宝琴的汉民身份。薛宝琴所说真真国女儿诗什么意思?《红楼梦》的第五十二回。小说中,薛宝琴说自己八岁时曾跟父亲到西海边上买洋货,见到一个真真国里的很漂亮的女孩子,十五岁,会讲“五经”,能作中国诗词。这首五律,据薛宝琴说就是那位“外国美人”所作的。

昨夜朱楼梦,今宵水国吟。

岛云蒸大海,岚气接丛林。

月本无今古,情缘自浅深。

汉南春历历,焉得不关心。

这首诗的大意就是,昨天我们生活在明朝天下,今天我们在清国统治下苦苦呻吟。我相信,现在依然存在的汉明政权正在南汉国的岛上,那儿有气势磅礴的大海,有云蒸雾绕的茂密丛林。月儿依然挂在天上,不为尧王,不为纣存,但是我对待汉明的无限思念之情却是满清水国所无法比拟的。汉国的春天这么美好,我这么能不关心呢?整首诗表达的就是曹颗(曹頓)对南国无限的怀念之情。所以,我的叙述曹寅家事的十首怀古诗,只能出自薛宝琴之手,才不会玷污我身为汉人的理想。

薛宝琴映射了谁?我在书中塑造的薛宝琴的形象,就是我的理想的表达,表现的就是我曹颗(曹頓)的形象,是我整部书结构的一个方面,是解析了我本人的一个侧面—怀念南汉的形象表达。你可以看到书中,她和贾宝玉的相同点,特别是年龄上的相同点,梅花的想通点等等。有人问:第五十三回写宁国府除夕祭宗祠,按说薛宝琴是外姓女子,又没有嫁到贾家为媳,她是不该在场的;倘若她可以在场,那么为什么薛宝钗、邢岫烟等不去参观?但书中却写到偏只有她一个外姓女子随着贾氏诸人进人了祠堂,从容旁观。早在清代就有评家指出这样的描写不合当时的风俗礼仪。曹雪芹为什么要这样处理?是不是至少在他早期的构思里,薛宝琴是一个贯穿到底的贾府由盛到衰的旁观者?这其实正是我专门安排的包褓,你从这儿一路找去就会找到答案。薛宝琴的形象就是曹家人,可以参加祭祀的人。这个人是应该一个男人,是贾府子侄。就原形来讲,就是我本人了。

关于薛宝琴的结局。大家还对薛宝琴的结局也给与了无限的猜测。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在书中明确提及的,那就是我的结局。

请看薛宝琴所写的柳絮词:

汉苑零星有限,隋堤点缀无穷。三春事业付东风,明月梅花一梦。

几处落红庭院,谁家香雪帘栊?江南江北一般同,偏是离人恨重!

其实五首柳絮词其实都是每个人未来的自况。如果把薛宝琴这首小令与她以前所作的《赋得红梅花》诗、她口述的《真真国女儿诗》对照起来看,就不难相信朱楼梦残、“离人恨重”正是她未来的命运。就连异乡思亲,月夜伤感,在词中也可以找到暗示。“三春事业付东风,明月梅花一梦。”这是宝琴的惆怅,同时正是作者的叹息,是作者对明朝政权灭亡的慨叹。不过在这首词里,是结合薛宝琴南汉子民的身份感慨的,所用的都是汉人典故。所叙述的不仅仅是曹家三代事业,也对汉明政权的失败给与了哀悼。后一阕是叙述我自己,离家出走,流落南国后的切身感受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这儿,明确说出我是离家出走的“离人”。所以,也有人认为从文本之中可看出薛宝琴最后也是离家出走的“离人”,为什么不进薄命司呢?正是由于薛宝琴代表的是我的南汉民族回归的理想,她才不可以是薄命司里的人,她是“偏福”之人。

有的先生说,书中多处语言也表达了对满清的不满和鄙视。这是的,比如耶律熊奴的塑造等等。这不过是戏虐嘲讽罢了。有思想表达的则是秦姓和夏姓的使用。凡秦代表汉政权,夏代表鞑虏政权。秦钟、秦玉被抱养,就是汉政权的丧失。夏金桂残害香菱就是满清政权对汉民的残害的表达。

好了,就讲到这儿。大家通过这些叙述,希望对这本书中反清思汉的思想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对清政权必然灭亡的判断有一个正确认识。对薛宝琴的形象有一个正确认识。对作者是谁的问题有一个正确认识。

同类推荐
  • 我的人生笔记:你是穷人还是富人

    我的人生笔记:你是穷人还是富人

    毋庸讳言,一般人都不愿意老。不然为什么有相当多的人怕退休?甚至为延缓退休而涂改年龄,所谓五十九岁现象即是退休恐惧症的一种反应。所以,国人把正常退休形容为安全着陆,退休居然成了很不安全的事情,就如同有一架老掉牙的飞机,能够平安降落就是万幸。这时候就看出来,还是当作家好。退休不仅不会影响写作,还意味着有更充裕的时间用于写作。
  • 讲书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讲书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本套丛书《民国大学与大师》,以详实而生动的史料、全面而独到的视角,邀你一起走进晚清与民国时期国学与科学大师们富有个性、既伟大又平凡、传奇而精彩的世界,包括他们的上学、留学、教书、长校……其内容丰富,情节曲折,语言通俗,可读性强。丛书分为名家上学记、名家留学记、大师讲书记、大学校长记4卷。由青年学者朔之北、青年作家许毕基等人撰稿。
  • 记忆深处

    记忆深处

    一本好书能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一部好的影片能使人记忆犹新,一件触动心灵的往事能激起人们美好的回忆。一个人的一生中有太多事情值得去记忆和回顾,大至一次伟大的革命、一场开天劈地的事件,小至一件衣物、一张书桌、一个泡泡糖,都能隐藏在记忆的深处……
  • 中国散文精典·当代卷

    中国散文精典·当代卷

    大自然的神奇,往往出乎人类的想象。一个园林艺术的杰作,却伴了民族的耻辱。
  • 致一百年以后的你:茨维塔耶娃诗选

    致一百年以后的你:茨维塔耶娃诗选

    《致一百年以后的你:茨维塔耶娃诗选》是二十世纪俄罗斯诗人茨维塔耶娃的诗歌选集。译者苏杭先生精选了一百来首茨维塔耶娃脍炙人口的短诗,并首次译出长诗《山之诗》。作为主要以诗歌创作名世的诗人,茨维塔耶娃在创作手法上有相当的创新,她披露感情时更热烈、更大胆、更横放杰出。
热门推荐
  • 大君主

    大君主

    大君主,完全凌驾于天地之上的至高存在,万道争雄,风云色变,天下万物,皆握于我手!出身在一个小王朝的少年,锋芒暗蕴,凭借坚毅的性格,不服天不服地的品性,一步一步的攀上那天之主宰之境!妖邪撕裂位面空间降临剑尘大陆,世间命运尽数系在一个少年身上。天下万道,谁与争锋,手握轮回,掌动乾坤,世间吾为大君主!
  • 横行霸道

    横行霸道

    六道翻腾神鬼怒,九天震荡风雷激。我持本心,不忧、不惑、不惧。横行九天,雄霸六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完本《网游之神经过敏》、《无限杀路》、《仗剑高歌》三本书,人品保证,请大家放心阅读。横行霸道铁杆群:236209069横行霸道2群97239623
  • 谁的嫁衣捻落成殇

    谁的嫁衣捻落成殇

    一直在背后独自品尝思念的城,陪在她身边给她寂静生活的临,决绝的她该如何选择……当洁白的嫁衣捧在手上,她还来不及留下幸福的眼泪,就看到那个疯狂的女人拿着剪刀将她的未来裁成碎片,只留下一地未及凝固的鲜血……苏子,那个一直以来孤独的锦衣夜行的女子终是抵不过命运的年轮,穿不起女孩子一生中最漂亮的那件嫁衣……
  • 天鹅回眸:彼界少爷吻媚殇

    天鹅回眸:彼界少爷吻媚殇

    穿越而来的帅比少爷,玩世不恭的诡媚小姐。谁先遇到的谁,谁先恋念的谁。生死镯的秘密,相思相守的爱恋,魑魅魍的恐惧,黑修罗的微笑,寻找父亲复仇,暖暖心意的他,将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最后一片土地

    最后一片土地

    世界只剩下最后一片土地,人类是否能够生存下去。这次不再是为了利益,只有一个目标“生存”
  • 穿空之恋

    穿空之恋

    林俊生的力作《穿空之恋》杨华,一个现实中的普通人,却有着神一般的奇遇。遇到了女鬼若兰,为了去救李娜娜,被捅了一刀,生死一线的杨华,若兰牺牲自己救了杨华,得知娜娜的死,杨华报了仇,接着被抓,被关进黑狱,在黑狱遇到逆转九星,得知逆转九星能带来穿梭过去和未来,带着对娜娜的思念,杨华决定试试看能不能回到过去,娜娜就不会死了,糊里糊涂地穿越到古代,也是因为如此能够结实生死相交的好兄弟,和几个爱着自己的女孩,从此辉煌的人生开始了......
  • 乌女袍葬

    乌女袍葬

    闵周大地上建成的不过三五个小国,且这五国之间那是隔着天南地北,要说有战争纷乱恐怕也是无事起头。可乱就乱在这中间出现的一位红衣女子,她操控着世间最无杀伤力却能令所有人俯首称臣的邪恶幻术------虚影。据后人的转述中,这位红衣女子最后在灭尽崖死的那一刻,极其让人感到惊心动魄。尤其是崖底那一片碧蓝色的离花林,花瓣层层叠叠飘零一地,俨然是为了给女子殉葬。
  • 元始道主

    元始道主

    长生,机缘重要,心性更不能少,否则任你天资纵横,也未必走得远!且看一个天资聪颖的坚毅少年,如何凭着手中残玉的上古传承寻道长生,成就一代道主!本书境界:锻体通脉--先天筑基--金丹真人--元神真仙--洞天三境(剩下的后续添加)PS:书友群596129881,欢迎喜欢本书的朋友进来!
  • 咳嗽门

    咳嗽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魔女降临

    魔女降临

    魔法世界魔士城继承人魔女星言,为寻找相爱的天使而降临人类世界。十七岁的少女缪希,有着丑陋的相貌,卑微的身世,被人欺辱至死。当魔女降临,少女的眼睛再次睁开时,紫色的眸子,自信张扬的眸子,让人再不敢轻视。这是一个讲述魔女和她的朋友们穿梭在魔法界和人类世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