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743300000036

第36章 脆生生的麻渠大糖

麻渠大糖,是一种产源于莱州市平里店镇麻渠一村、麻渠二村及麻后村的极为独特、传统制作工艺复杂的糖制品。麻渠大糖以其脆生好吃、香甜可口而闻名于世,也曾漂洋过海。凡尝过大糖的人,提起麻渠大糖,往往情不自禁而馋涎欲滴。初夏的一个清晨,我们驱车专门赶到平里店镇麻渠大糖产源地,立马联想到每年秋后的城市乡村中,不时传来的阵阵甜润地叫

卖声:“麻渠大糖,麻渠大糖,真好吃,快来买。”在麻渠村,我们访问了麻渠大糖的传人和制作师74岁的王庭松大爷。这是一位十分精明、健谈的老人。瘦瘦的个子,充满沧桑

的面庞,但两只炯炯有神的眼睛,闪烁着干练和睿智。溯源麻渠大糖的历史,王庭松老人感慨万千。随着我们的问讯,他十分自豪而感慨的侃侃而谈:我们麻渠大糖,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我们家制作麻渠大糖还是从我老爷爷的老爷爷那辈上就开始了。做糖是个极复杂的行业,且受时间的制约。一般是阴历九月十五六或十七八开始,庄户人田地里没营生了,就组织打上做糖了,这样一气干到来年的正月十五或到正月二十,晚一点的二月初二,三月初三也做一些,等赶完了这两个农村里觉得十分重要的节日,就全部封炉停产了。老人欣喜地讲述着:这个季节大糖卖得好,也卖得多,从老年人到大姑娘、小媳妇,还有些半大娃娃都喜欢吃麻渠大糖。周边也有一个民谣:“麻渠大糖,馋的小孩喊娘。娘不买,

奶奶买,奶奶买的真好逮。”(逮是方言,指吃的意思),也就是说这个季节是大糖的销售旺季。提起生产规模,老人摇了摇头说:要说麻渠大糖的发源地最早是麻后村,当时,这三个村的名字叫做麻一、麻二、麻中。过去做糖户最多的时候达到25家子。现在,做糖最早的麻后村,已经多少年没有一家干的了。原因在于:制作大糖,不仅工艺复杂,而且费工费时,这个营生还十分缠人。很早的时候,全部用手工做。原来一家做糖户要占用12至14个人,现在尽管改革用电、用半机械化制作,仍掉不下14个人来,整个做糖工序都叫人占去了。做大糖时间也得靠上去,从早晨四点到晚上十点,一直离不开两个人盯着。从傍晚六点到八点这两个钟头,得有十四个人做糖,这两个时辰也是做糖户最忙碌的时候。八点住工后,仍有两个人在忙着打点准备第二天用的原料,材料等等。反正没个空闲时候。王庭松老人又向我们介绍了有关麻渠大糖制作过程。我们制作麻渠大糖,主要原料:过去用小麦,现在改革后,也用玉米代替了。往日故大糖,一般先称好25斤小麦,泡湿,生麦芽子,待麦芽子长出两公分,就取出上石磨上碾轧,现在改用粉碎机粉碎。与此同时,再做上一盆稀饭。(现在用玉米代替)稀饭做好后,把麦芽子粉(麦芽子碾碎后成为麦芽粉)倒上50斤水,然后用木锨在锅里使劲搅动,搅稀裂了,开始发酵,发酵过程做重要,一般最少不能低于四个小时,做多不能超过八个小时,因为此时已是出糖的时期,一旦超过八个小时,就容易变酸,而全部作废了。原因是糖屋里火猛,温度高。接下来,开始人工炒糖,五个人各手持一把小木锨围在锅上搅炒,此工序一天下来可以生产80斤大糖。谈到大糖的品种和经营情况,王庭松老人动情地说:我们这里的麻渠大糖,品种多而全,有板糖、糖瓜、糖葫芦、糖条、糖狮子、糖鱼、大糖寿桃等等。而销售最好、最出名的产品好似圈糖,也叫空心糖,或窟窿糖,这个产品销售不错。二般是每晚八点到九点,大糖加工好了,点上一层芝麻,可以当场批发拿走。过去,做大糖的也要出去销糖,一是出门看市场,二是学习别人家的经验,一取长补短。现在,专门有人进行大糖销售。过去,这25户做糖户,就有销售人员240多人出去销糖了。

第二天天不明,这些卖糖人员有的推着小木轮车、有条件的骑着辆破自行车结着伴出去。所有卖糖者,均带的不多,有的带五六斤,有的带十来斤,多者也没有超过二十斤的。他们东到三元,西到西海,北到三山岛、西由,南到城边。东南山、柞村,夏邱,掖西一带一般不去,一是路远,交通不便,是那些地方也不认,要说麻渠大糖在全县销的最好的地方还是城北的西由、过西。那里的老少爷们、姑娘媳妇都很识货,也很爱吃,卖得也多。

我们关切地询问老人麻渠大糖现在的生产和经营情况,王庭松老人很不乐观地说:“前景不容乐观。现在整个麻渠,三四个自然村一共剩下三两户做大糖的了。究其原因,过去,受交通运输的制约,形成不了规模。现在,我们许多做大糖的艺人到哈尔滨、沈阳、

天津、东营去开发大糖项目,结果全失败了。都悻悻地跑回来了。所以,大糖制作也越来越不景气,甚至到了濒临绝境的地步……”

王庭松老人谈的十分伤感。

是的。他从12岁起跟祖父学习制作大糖,至今已有60多年历史,他在麻渠也是一个正宗的、年年都做的很有名气的大糖制作师。做了一辈子大糖,最终,麻渠村里这项麻渠大糖全市古远而又独特的传统工艺将失去传人,确实会感到惋惜和不安……

“麻渠大糖,麻渠大糖,真好吃,快来买!”每每小城里的莱州人听到这亲切而熟悉的叫卖声,也会情不自禁地想起了一些有关麻渠大糖的传闻和轶趣。

相传,民国初期,山东督军张宗昌得势后,回老家掖县路旺程家村为其父张文福过八十大寿,闻听麻渠大糖做的好吃,专门派员派车到了麻后村订做了80个大糖寿桃。寿宴间,张督军全家老少,亲朋好友品尝了用大糖制作的寿桃,个个笑逐颜开,啧啧称好。据说,张宗昌临回济南前,又派专人、专车、专门到了麻渠,定了500多个大糖寿桃。一下子,使麻渠的各家大糖作坊发了个小财。

麻渠大糖还成为远离家乡游子和移居他乡的莱州老乡的思乡情。许多现已年逾七旬以上的老人,少时在家吃过麻渠大糖之后,客居他乡,六七十岁了,但他们的口中不住地回味着昔日嘴角留下的醇香与甘甜。而这些返乡探亲,或到莱州市出差、办事的孙男弟女们回乡都要在这个做糖的季节专门赶到麻渠,一大包,一大包地装足装满,然后带回去给客居异乡多年的老人们品尝,也大饱了少年时的口福……

同类推荐
  • 礼仪贺词婚庆一本通

    礼仪贺词婚庆一本通

    身在社会,即使你饱读诗书、智商超群,如果不懂“场面”的学问,不作“人情”的文章,也是很难立足的,你的路会越走越窄。懂得一些社交礼仪,熟读一些经典贺词,通晓一些婚庆常识,身心愉悦地融人各种社会交往活动,与人关系处好一些,人脉网络扩大一些,自己活得潇洒一些,成功来得容易一些。中国人应该掌握的场面常识和婚庆礼仪。
  • 古寺之谜

    古寺之谜

    悬空寺作为现存唯一的三教合一的寺庙为什么能悬而不坠?“先有潭柘寺,后有幽州城”的说法古已有之。这种说法是否准确?博大精深的少林武学究竟源自何方?布达拉宫这一世界屋脊上的“白宫”最初是为女人而建?杭州灵隐寺中是否有那位传说中的济公?雍亲王的府邸被乾隆改成了喇嘛庙,是出于孝心还是另有目的?法门寺何以能使整个大唐帝国疯狂,它的地宫中埋藏了怎样的天机?千年古寺,衍生无限传说:匪夷所思的佛像传奇,珍贵无比的佛家法器,趣味浓郁的佛国典故,神奇诡秘的佛教传说。让我们走进奇妙的世界,探索中国二十座著名古寺。
  • 文化创意产业前沿——路径:建构与超越

    文化创意产业前沿——路径:建构与超越

    文化是识别一个民族的基因,创意是发展一个国家的动力。历史进入21世纪,在产业经济的作用下,“文化”和“创意”的结合萌生出了一种新型的产业形态——文化创意产业。2006年9月1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文化创意产业”这一概念也首次正式出现在党和政府的这一重要文件之中。
  • 随便问吧——关于中国文化的108个趣味问题

    随便问吧——关于中国文化的108个趣味问题

    本书参考了大量文献、考古资料,并吸收最新的研究成果,通过“提问+解释+知识拓展”的形式,用轻松活泼而又严谨准确的语言娓娓道来,力求晓畅易懂、准确生动,并注重科学的严谨性和知识的可读性,以符合不同层次读者的阅读需要。
  • 山西抗日女兵连

    山西抗日女兵连

    抗日战争时期,山西的一批杰出知识女性,正是将自己的人生目标定位在民族解放战争的伟大事业中,积极投身抗战,成就了自身,做出了惊天动地的业绩。
热门推荐
  • 魔镜传说:我和龙王谈恋爱

    魔镜传说:我和龙王谈恋爱

    他是传说中已经消失了近千年的龙族首领,而她,只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上班族。她没有倾城的美貌,没有傲人的身材,也没有运筹帷幄的大智慧,她有的只是一张比鸭子还要硬的嘴,视麻烦犹如洪水猛兽一般的性子,以及那颗比菩萨还要善良的内心。只因为救了一名男子,从此以后,她的生活彻底发生了改变!“你是龙族的王,而我只是一个平凡的人类女子,我们不同族,注定无法在一起,就这样吧,从此以后,我们两不相欠,此生再也不要见面的好!”他手中紧紧攥着她留下的信,胸中怒火燃烧,这个该死的女人,谁告诉她不同族就无法在一起的!来人,给我把她抓回来,不生个七八个的龙仔不准放她回人间!
  • 豪门情殇:把爱给你

    豪门情殇:把爱给你

    “男人无所谓忠诚,忠诚是因为背叛的砝码太低;女人无所谓忠贞,忠贞是因为受到的引诱不够。”早已不记得是在何时、何地听到的这句话的鲁冰却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验证了这句话的真伪!是对背叛者的痛恨,还是对亲情的难以割舍?在宁静的时间的流淌中,她的命运齿轮渐渐脱序了,从此踏上了任何人都无法逾越的世界,像是一只蝴蝶在闪着寒光的铁刺中享受着危险的愉悦和刺激。渡过一个个这样的夜晚,而让如此的她无法安眠的是曾经和她共舞的、最初的、那份最最诚挚的情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科技神魔

    科技神魔

    应魔劫而生,拥有能量体杀敌于无形的量法,兼有克隆体进化体质,道场习法,却被道场领袖算计。守卫津核,与机甲战士斗智斗勇------科技造神,科技生魔。科技乃是一把双刃剑,利则长生不老,与天地同在,与日月争辉,有开天辟地之力,有屠灭万恶之功;弊则如魔神降临,行似疾光穿梭,动如戾气陡生,毁灭万物,弹指可及。
  • tfboys命由天定

    tfboys命由天定

    这个世界没有我选择的权利,只有被选择的命运。遇见你们是我的天命,由天主宰的命运,谁能注定。这篇文文跟其他文文不一样哦,是甜文,很少虐,男主追女主,哈哈哈!喜欢甜文滴朋友快来吧!晴晴热烈欢迎!
  • 时光流转或许我们就这样

    时光流转或许我们就这样

    迷离的灯火与往日的情怀,都难以演绎那流转的时光。那时候的天空总是很蓝,我总觉得日子过得很慢,而你却说毕业遥遥无期,转眼恍如昨日,后来的我们都懂了。那时,有一所学校,有一个班级,有那么一群人,怀着同一个信念,做着同一件事。后来,一场考试,四张试卷,离了一段过往,散了一世,一个夏天成为永远的事,到最后却成了我们念念不忘的光辉岁月………………
  • 一个女婿一个儿

    一个女婿一个儿

    丁一和藤小囡自行举办了一场别出心裁的婚礼,既无花车、乐队,也无迎亲队伍如龙,只有新郎背着新娘一路步行30里,朋友们陪伴他们一路鲜花一路歌。但,他们的恋情仍不被双方的家长所同意。婚后又继续为自己加码,计划外超前怀孕生子。不幸的是产下双胞胎儿子后的藤小囡突然病逝,接下来的“争孙子”之战使双方老人不得不面对面地坐下来谈……丁一再过上光棍的生活,但他充实了他生活的内容,想着妻子、养着儿子,无怨无悔地承担起替死去的爱妻尽孝的重任……当丁一意外地与一“白富美”姑娘相恋时,藤小囡的孪生妹妹自天而降……
  • 论语一日一读

    论语一日一读

    本书以随笔和札记的形式来解读论语,针对当前在人们的生活中普遍存在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为人处世、工作求学、人与人的关系、生命的目标和价值等等,提出了源自中国古典文化精髓的解决方法和参考思路。
  • 清宫游记

    清宫游记

    穿越到清朝?还好啦,还活着得到药仙的空间和传承,中大奖了!看都市小白领在清朝如何低调且真实的活着。
  • 重生正妻

    重生正妻

    重生不再做小妖精,振臂高呼我要做正妻。姐姐智商高,人品好,想跟我斗?姐姐长得漂亮,人见人爱,偶尔卖萌,偶尔淑女,问你受得了吗?姐姐凶残,有仇必报。姐姐我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挡我者死。其实姐姐也有善良的一面,只是你不知道而已。重生后,一切尽在我掌握之中啊。
  • 名家雅谈:文化名家谈情感

    名家雅谈:文化名家谈情感

    本书选辑了30多位散文名家的作品,包括《初恋》、《恋歌》、《假如你想结婚的话》、《一切有命,莫勉强》、《拾玉镯》、《角落》、《情是根》、《爱的履历》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