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749000000034

第34章 特别关注——特殊人群心理调适(2)

更年期心理调适

廖女士今年47岁,最近她总是怀疑丈夫周某有外遇,好几次跟踪丈夫,观察他与另外一位女性的往来。每次周某回家后,廖某要做的第一件事再也不是递给周某拖鞋,并接下他手里的皮包,而是检查丈夫的衣服上有没有香水味,并且不停地询问丈夫这一整天的行踪。周某火了:“我受不了了,离婚!”廖某一听丈夫提出离婚,吓傻了,她倒在床上大哭,认定周某肯定是有外遇了,不然不会这么大岁数了居然还要和自己离婚。

这件事情之后,廖某打电话给在外地工作的女儿,她很委屈地向女儿讲一些烦心的琐事,包括周某的离婚要求。女儿询问廖某这段时间都有哪些情绪表现,并问她跟踪父亲后都发现了什么。廖某支支吾吾:“其实我也没发现什么,你爸白天在单位工作确实很累,我打听过,那个女的其实就是他们公司最近新合作的商家代表。”

“就是啊,您先别着急了,爸爸肯定是一时气话。”女儿安慰完了廖某,就给周某拨通了电话。在电话里,她确认了事实情况,并提醒父亲带廖某去看看心理医生,因为她觉得母亲是因为更年期到了,所以才会胡思乱想。

周某当天下午就带着廖某去看了心理医生。医生根据廖某的自述,再向周某了解情况,在确定周某确实不存在外遇问题之后,心理医生说廖某现在正是更年期,比较敏感多疑,情绪难以自控。加上本人并不知道自己的情况,就把外界的各种因素放大处理,导致情绪失控,一反常态。心理医生还介绍了更年期容易出现的症状,建议廖某不要过分自责,要注意心理调节,及时消除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只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加强锻炼,坚持一段时间就会过去了。

同时,医生还不忘叮嘱周某,要理解妻子的情绪变化,因为廖某所表现出来的“怀疑”,是属于更年期的病症反应,即妒忌心理,身为丈夫要关心其身心健康,尽量让廖某处在一种愉悦的家庭氛围里,对其表现出来的不同于以往的言行要体谅和理解,不要在意,帮助妻子一起渡过难关。而针对廖某的妒忌心理,心理医生建议,在病情较轻的情况下,可以服用镇静剂、雌性激素等药物,需要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否则会向精神病转化,产生严重后果。两个月后,廖某感觉到自己的情绪渐趋稳定,也不会胡乱猜疑了,生活又开始恢复到了之前的平静。

更年期是一个人由成年向老年过渡的一个阶段,女性一般在45岁到55岁就步入更年期了,男性通常在50岁到60岁。也就是说,更年期是每个人都需要经历的一段时期,男女都有,只不过在女性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变化要明显一点。不管是从心理或生理上来说,还是站在社会功能的角度上,处在该阶段的人一般都比较成熟、干练,但体内内分泌已经出现改变、其他生理功能也逐渐走向衰老,进而由生理突变引发一系列心理突变,因而更年期也被称为人生中的第二个“多事之秋”,需要更多的护理和保健方能顺利度过该阶段。

首先,要科学地认识更年期是人类生命的必然转折时期。该时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属于一种自然规律,身为人类只有接受并想办法帮助自己或家人共同渡过难关。当然,每个人在这一时期的表现都不一样,病症的轻重程度,时间长短等都存在差别。即将进入更年期的或者已经进入更年期的人,特别是女性,需要给自己一个心理缓冲的过程,做好准备去接受,要尽力提高自我控制的能力,既要认识更年期比较常见的一些症状在自己身上的具体体现,又要有意识地去控制这些症状,如果内心烦恼、情绪低落,要懂得安慰自己,进行适当的调理,切忌盲目怀疑、猜忌,不要总是有意识地去寻找缺陷,避免影响到自己的情绪。

其次,要正确看待这一时期出现的所有症状,发现问题要及早调理和诊治。有些人在更年期不会有较大的情绪和心理反差,而有的人却非常明显,但不管有没有发现症状,都应该主动去做健康体检,及早做好自我调节工作。

最后,处于更年期的人还需要有家人的关爱和理解。站在一个家庭的角度上分析,妻子和丈夫中的任意一个人处在更年期时,另外一方都要做出积极的理解和体谅,对个人、家庭、社会等都要有一个正确的积极的评价和认知,一方面自己要认识到自身状况,尽力克制,另一方面家人成员也要努力适应和配合,多包容。子女在此时也要多与父母沟通,特别是母亲,假如他们出现烦躁、易怒等情绪时,一定要给予理解、宽容与照顾,帮助他们渡过这一关。

关注失独者心理创伤

陈女士原本有一个很幸福的三口之家,丈夫在外忙事业,乖巧听话的儿子陪在自己的身边,但这幸福却在2005年11月1日彻底结束了。当天,陈女士18岁的儿子姜某突发脑溢血,经抢救无效死亡。从此之后,陈女士便成为了众多失独者中的一员。

儿子离开后,陈女士也与丈夫办理了离婚手续。事实上,陈女士和丈夫的关系并不好,每次儿子问她,她都会谎称是因为父亲在外面忙工作,所以很少有时间回家。陈女士在离开丈夫时,没有提出任何财产要求,只带走了儿子生前睡过的大床和床前的一张照片,还有儿子小时候玩的玩具。

此后的三年,陈女士换掉了手机号码,只身一人躲进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小山村里,与外界断绝了一切往来。而三年后,她重新回来,经人介绍重新组建了一个家庭,但失去儿子的创伤还依旧时时刺痛她的心。一个偶然的机会,陈女士在网络上结识了一群与自己有着类似经历的人,他们在网络上主要通过一个群互动,在这个由137个人组成的“失独者”QQ群中,有接近一半的人和陈女士一样,先是失独,然后就是离婚。大家似乎很有默契,不提失独之痛,但会彼此安慰,相互鼓励。

失独者是指那些失去独生子女的父母们,他们大多都在五十岁以上,女性一般都是在失去生育能力之后。家中都只有一个孩子,但这唯一的心肝宝贝却因为意外事故或天灾人祸而先白发人而去,这些失去了独生子女的父母们在此后的无尽岁月中,既没有了再次生育的能力,也永远无法摆脱丧子的悲痛。

调查显示,2012年中国至少有100万户失独家庭并正在以每年7.6万的速度增长。失独者是一个正日益庞大的社会群体,也是长期被人忽视的群体。当唯一的孩子离他们而去,他们的幸福生活也在瞬间戛然而止,悲痛永远都会盘踞在他们的生活中,无法消除。他们选择继续活着,但又要如何去安置自己的后半生呢?如何将痛苦化解?周围的人又该给予他们什么样的帮助呢?

陈女士在失独后断绝了与以往所有亲戚朋友的联系,她觉得哪怕是亲戚们只是向她问好,都会令她感到万分痛苦,不由自主地想起伤心的往事,而在与那些跟自己有着相同经历的失独者们在一起时,她才会感到温暖,才会从中得到想要的安慰。心理学家认为,这是因为过于伤痛的经历存在于他们极为敏感的神经内部,一点点关于过去的人或物的出现都会牵动他们的整个神经,导致其再次陷入悲痛。这其实也是失独者的创伤心理在起作用。

这又让我们想起了2008年的汶川地震。在那次地震中丧生的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任凭父母如何声嘶力竭地呼喊,也不能改变这残酷的现实,而这群失去了独生子女的父母们从此就成为了失独者。研究发现,在地震中丧失亲人的失独者群体的心理创伤是最严重的,那一场汶川地震至少让4万余家长失独,而失独者这个群体也渐渐走进大家的视野,成为心理学家关注与研究的对象。

灾难之后,曾有心理学研究者对69位丧子母亲做了调查,主要观察她们是否出现以下几种症状:一是紧张、焦虑,难以摆脱恐惧情绪的困扰;二是回避谈及地震的话题,甚至不愿意与人交流,把自己完全封闭起来;三是因心灵受到重创而出现失忆;四是连续不断地做一些与地震相关的噩梦,并经常从梦中惊醒。调查的结果显示,接受访问的人中有87%都出现了以上症状,当被问到将来有何打算时,有90%以上的人都说不知道。失独的母亲已经被这一悲痛击垮,不仅难过,而且对未来的生活也感到异常迷茫和担忧。

在失独者中,父亲们的悲痛其实也不亚于母亲们,但他们在失独之后却更倾向于接受现实,用忙碌的工作去掩盖自己内心的悲痛,因此很多父亲都选择外出打工。

此外,夫妻之间的心理互动也对他们的心理状况产生一定影响,如果一方还处在“寻找责任”的阶段,出现敌对情绪,那另外一方势必也会受其影响而表现出敌对,双方相互影响、相互强化,失独的心理创伤将一直滞留在受伤早期,难以愈合。如果失独的父母亲们目睹了现场的惨状,就很容易受到噩梦的困扰,他们往往因为未能见到子女的最后一面而深深自责和愧疚。

同类推荐
  • 做自己的心理医生

    做自己的心理医生

    本书介绍心理学常识,教授心理问题的应对策略,使每名读者都能够科学调适身心,保持心理健康,成为自己的心理医生。
  • 心理学与微表情

    心理学与微表情

    在生活中,我们每天都在运用身体语言,挥挥手,露出微笑,皱下眉头,这些都是基本的身体语言。当你与熟悉的人交流,或者与陌生人擦肩而过的时候,都会下意识地留意对方的身体语言——表情、身体姿势、手势、腿脚动作等,这是我们获取信息的可靠渠道。当你能够轻松地看懂身体语言,娴熟地运用身体语言的时候,就可以向别人展现一个更丰富、更有魅力的自我,同时更加准确和透彻地理解对方的心理,减少工作和生活中的摩擦和误解,提高人际交往的效率。一个身体语言高手自然也是一个沟通的能手,掌握并熟练运用身体语言会让你事半功倍,游刃有余。
  • 执行的效力

    执行的效力

    本书以心理学原理为基础,介绍如何进行人本主义管理,推进管理变革的实践。
  • 超越平凡:自我的力量

    超越平凡:自我的力量

    安东尼·莫里斯·尼克编著的这本《超越平凡:自我的力量》介绍了心智的力量以及如何释放出心智的潜能以获取成功。它为自我帮助和自我发展指明了基本方向,实施为了成功而必须采取的行为,从而有所作为。它描述了无意识惊人的力量,展示了大脑的工作机理以及它是如何释放其巨大的力量并利用它在生活中获得成功。
  • 这才是心理学

    这才是心理学

    本人心理学生一枚,学完四年心理学课程,不得不感慨一句:万万没想到,这才是心理学。进入心理学的世界,就像钻进了旋转的万花筒。生理心理学展示了身体和心理之间的秘密;实验心理学再次确认,心理学是一门采用实证研究方法的科学;人格心理学帮我结束“不知道自己是谁”的阶段;社会心理学拓宽视野,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到整个社会、人类发展的历程……除此之外,本书还介绍了心理学学生的课余生活、学术生活、实习生活以及职业选择。想了解神奇的心理学,神秘的心理学学生,请赶紧翻开本书吧!
热门推荐
  • 天鸿魔道

    天鸿魔道

    这是一部背景庞大,气势恢宏的奇幻修真小说,来自天鸿大陆的少年林风,为了使命,接受了家族的考验,这个故事,就是从他得到一件不起眼的魔神器残件开始……,修魔,修仙不过在于其心罢了。一个复仇的少年,一场交织的爱恨情仇,演绎着怎么样的惊心动魄,09年,小羽最新奇幻修真作品《天鸿魔道》敬请收藏!!!
  • 卡片之胜者为王

    卡片之胜者为王

    一款火爆的游戏,造就了一个竞技场。一场又一场的战斗,造就了无数的英雄,讲诉了无数令人热血沸腾的故事。说到底竞技还是铭刻在人类的血液之中的……
  • 999次拘捕:契约宠妻

    999次拘捕:契约宠妻

    林斐童不过是偷了他一方不算太值钱的砚台,就被这个男人抓在了手中折腾一夜,为了拿回祖传的玉扳指,林斐童没时间和这个男人算旧账,可是这个男人竟然抓着她不放!“唐一!你到底怎样才肯放过我……“林斐童愤怒得抓着身上的浴袍。唐一唇角上扬,喉头滑动:“话已至此你还不明白,那我就只好用心动表示……””混蛋……“
  • 雨沫茗泪

    雨沫茗泪

    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相知相遇,又在对的时间对的地点擦肩而过,爱上你,是我一生的劫难。你是否是我的良人?如果……从没见过该有多好。
  • 春季里那个百花香

    春季里那个百花香

    侯波最新中篇小说集,包括《上访》《春季里那个百花香》《2012年冬天的爱情》《贵人相助》《埋坑》。《上访》写一个乡长“灭火”的故事,有点艰辛,有点委屈,有点无奈,有点关怀。《春季里那个百花香》写底层百姓不可控的命运。《2012年冬天的爱情》写两个“村官”令人难忘、欲哭无泪的一段经历。《贵人相助》写面对纷乱世事,好人怎么坚守做人本分。《埋坑》不是案情小说胜似案情小说,写一个可怜女人怎么让一群公安人员围着她团团转,派出所所长怎么因她而改写了命运。
  • 独尊武神

    独尊武神

    一代神皇龙渊,重生幻星大陆同名少年,开启逆天崛起之途。武道之神,天地独尊!
  • 游龙惊凰

    游龙惊凰

    大哥,您别跟着我“阿猪”、“阿猪”的叫好么?我是胖了点儿,您不能这么损人的不是?啥?你说你叫“乔峰”?你是疯子吧?我是瞧见了一个疯子吧?您当这是排天龙八部哪?您别总跟着我成不?人家有男朋友啦!天哪!谁来救救我?这儿有个精神病啊!
  • 道合阴阳

    道合阴阳

    岂慕红尘富贵堂,虚花顿悟问灵光。情缘聚散原因果,天道轮回本无常。舍弃纤华破名利,蹉跎岁月合阴阳。悠然惊梦忽千载,回首世间已苍茫。修道伊始,必先神意合一,方能静心敛性,是为神觉!徒儿,为师整整悟了十五年未能领会···。人性不泯,天道不灭,虚实人生,阴阳合道。喜怒哀乐铸就一生异志,悲欢离合写成修道传奇,仇恨情爱炼出人性赤诚。完整的修道理论,奇幻的背景设定,蚀骨的仇恨满腔,凄绝的情缘纠葛,请看《道合阴阳》。P.S.因为背景设定复杂,且为了保证书的质量,展现修道人人性的一面,前二十回希望就当是一本生活小说来看。希望读者能有耐心看到修道开始。最后希望觉的本书好的,走过路过的人能多点点,投上一票,往书架里在加一本书。欢迎加入讨论群:殤氲阁(155649020)
  • 看见你的曾经

    看见你的曾经

    某天,顾疏雨忙完手头的所有工作,要跟齐者希告别的时候,听到他说:“你头发好像有点长。”“……”什么意思。“明天我有空,陪你去剪头发。”大哥,我没空!……
  • 云萝姑娘——庐隐作品精选

    云萝姑娘——庐隐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