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751100000019

第19章 封建社会卷(8)

司马伦来到洛阳后,将朝廷内部的情势看得一清二楚,随着自己的权势越来越大,便自然而然地萌生了“自立为帝”的念头。他先设计让贾后斩杀太子,然后又联合齐王司马冏,以“替太子报仇”为由,发兵诛杀贾后及其党羽。扫除了贾后这一最大障碍,司马伦更加嚣张跋扈。公元301年,他凭借手中掌握的兵权,逼迫惠帝退位做太上皇,自立为皇帝。这引得齐王司马冏、河间王司马颙、成都王司马颖三王甚为恼怒,于是他们三人联合长沙王司马乂一起兴兵讨伐司马伦。这场大战整整持续了六十日,死亡近十万人,最终以司马伦兵败被杀结束。

司马伦被杀后,惠帝复位。此后,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等,皆复制“前人模式”,为争夺最高权力而反复残杀。战争规模越来越大,战场一度从洛阳、长安延展至黄河南北。诸王军队到处烧杀劫掠,破坏力巨大,人民生活苦不堪言。

公元306年,东海王司马越进驻洛阳,杀死成都王司马颖和河间王司马颙,然后将惠帝毒死,独揽朝权。至此,八王之乱才宣告结束。

八王之乱前后共计十六年。在这十六年中,人民死于战乱者无数;历史名城洛阳、长安被夷为废墟;广大农村生产凋敝,生灵涂炭。此外,八王之乱还激化了阶级矛盾和********,更直接导致了数百年的南北分裂的局面。

趣味链接 流民起义

晋末的“八王之乱”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而此时全国各地又几乎都发生了旱、涝、虫、霜等严重的自然灾害,随之而来的即是******、大瘟疫。这三大灾难造成了西晋末年人民的大迁徙。开始时,政府试图控制,如制定流向区域、限定归期等,后来随着灾害日益严重,官僚腐败,迁徙之势无法抑制,终酿成了暴乱。公元301年,巴氏人李特在绵竹起义,屡败官军;后长江一带的流民也纷纷起义;之后全国各地起义频发,共延续了十几年。这有力地打击了西晋的统治,史称流民起义。

永嘉之乱──匈奴灭西晋

汉朝以来,汉族统治者为了强化对各少数民族的控制,补充内地劳动力和加强军事实力等,经常招引和强制原居住在西北、东北边疆的少数民族入居内地。当时内迁的民族主要有匈奴、鲜卑、羯、氐这四个少数民族,人们通常将其称为“胡人”。至西晋时期,这些胡人已入居关中以及泾水、渭水流域,对晋国首都洛阳形成了包围之势。

八王之乱后,西晋王室分裂,国力空虚,民生凋敝,军力迅速衰退。而就在各地流民不断起义时,内迁的胡人也趁机起兵反晋,其中尤以匈奴首领刘渊起兵最早。

公元304年,刘渊在匈奴贵族的支持下,于离石(今山西西部)建“汉”,自称汉王,举兵反晋。胡、汉各族很多人都愿意归附他,遂刘渊兵力激增迅速,很快就攻占了太原、平阳等地。

随着刘渊势力的扩大,鲜卑酋长陆逐延、氐族酋长单征以及羯族小帅石勒等人都纷纷归附刘渊。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威望,公元308年,刘渊在蒲子正式称帝,立长子刘和为太子,任命四子刘聪为车骑大将军,侄子刘曜为龙骧大将军。

刘渊称帝后,加快了对西晋的进攻步伐。公元309年夏天,刘渊派刘聪率军进攻洛阳。刘聪长驱直入,击败了西晋平北将军曹武率领的大军,进抵离洛阳只有100里的弘农郡宜阳城(今属河南)。获胜的刘聪有点骄傲轻敌,被弘农太守垣延夜袭得手。匈奴人伤亡惨重,刘聪不得不撤军回都。同年11月,刘聪再次率领大军进攻洛阳,又遭到了晋军的拼死反击,被迫再次撤退。

公元310年7月,刘渊病死,太子刘和继承帝位。刘和生性猜忌,继位没多久就打算对手握兵权的刘聪等人下手。刘聪自不会坐以待毙,他携十万大军挥师反叛,一举攻入平阳,杀死了刘和,自立为帝。

当时西晋在位的皇帝是晋怀帝,而真正掌握大权的是司马越。司马越不但没有抓住匈奴内乱的时机整顿军务,夺取失地,反而带着洛阳城中仅有的四万精兵奔逃而出,把晋怀帝丢在了洛阳。刘聪得知司马越出逃的消息后,立即派大将石勒千里追击,彻底消灭了这支西晋最后的武装力量。

公元311年,刘聪派刘曜率军向洛阳发起了最后攻击。当时洛阳城中守军不过千人,且城中缺粮,百官逃亡者十之八九。刘曜率领的匈奴大军很快就将其攻陷,晋怀帝被俘。当时的洛阳简直成了人间地狱,刘曜带着凶暴的匈奴士兵焚烧宫庙,奸污嫔妃,大肆屠杀官吏。西晋至此灭亡。

因为这次惨绝人寰的变乱发生在永嘉年间,所以历史上将其称为“永嘉之乱”。

趣味链接 东晋十六国

西晋灭亡后,司马氏在江南重建政权,史称“东晋”。而在北方,从刘渊建国到北魏统一北方的一百三十多年间的时间内,各少数民族的上层阶级和汉族官僚地主,在混战格局中先后建立起了十六个政权,它们分别是:汉、前赵、后赵、前凉、前燕、前秦、后燕、后秦、西秦、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南燕、北燕及胡夏,史称“十六国”。由于北方的“十六国”与南方的“东晋”在这一百多年的历史中长期对峙,互有攻伐,遂历史上将这段时期称为“东晋十六国”。

淝水之战——前秦伐晋,企图统一全国

东晋十六国时期,南方政权主要由东晋一国把持,而北方则相继出现了多个政权,其中尤以前秦的实力最为强大。

公元352年,少数民族将领苻坚于长安称帝,国号“秦”。从公元357年起,苻坚统军作战,先后灭掉了前燕、前凉及代国,统一了北方,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北方的非汉民族政权。其后,苻坚便开始计划南征东晋,企图统一全国。

公元383年,苻坚强征各族兵力组成九十万大军,兵分三路挥师南下。他一路所向披靡,连夺东晋数座城池。在兵临城下之际,东晋统治阶层内部“各弃成见,一致对敌”。

宰相谢安令谢石、谢玄等募集八万府兵,开赴淮水一线抗击。在摸清秦军前锋虚实后,谢玄遣部将刘牢之率精兵五千,夜渡洛涧(今安徽淮南市东淮河支流洛河),大破秦军前哨。晋以劣势兵力首战告捷,士气大振。于是水陆兼程,奔赴淝水(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东岸,正面迎战前秦中军。

苻坚听说晋军已到淝水,便和弟弟苻融登上寿阳城楼观察动静。只见晋军阵容严整,旗帜鲜明,苻坚顿感惊慌。此时他远望对岸的八公山,又错把山上密密麻麻的草木当成了晋兵,于是更加害怕。便下令将士严守淝水防线,不要贸然出击。

如此一来,晋军亦不敢进逼,他们只能与秦军相持于淝水。而拖得越久对晋就越不利,于是谢石、谢玄二人在情急之下使出“激将法”。他们派人发函于苻坚说:“苻秦军力九十万,竟避而不战,怕是虚晃。如若是真,不如向后撤出阵地,与我晋决一死战。”苻坚果然受不得激,震怒之余下令将士后撤,结果正中谢石和谢玄之下怀。谢石、谢玄二人趁秦军后撤阵乱之际,发兵猛攻,大败秦军。而苻坚也身中流矢,单骑而逃。

淝水一战后,前秦一蹶不振,一代英主苻坚不久也被部将姚苌杀害。统一的北方再次陷入战乱,少数民族贵族纷纷建立多个割据政权,并互相征战。公元386年,鲜卑族将领拓跋珪重建政权,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北方的战乱才得以平息。而东晋王朝则满足于偏安的局面,不思进取,逐渐衰落。后因“孙恩、卢循起义”,元气大伤,再无复兴的可能。公元420年,刘裕废东晋恭帝司马德文,自立为帝,是为宋武帝,国号宋,立国103年的东晋自此灭亡。

趣味链接 投鞭断流

前秦苻坚统一北方后,苻坚召集群臣商议“消灭东晋,统一全国”之事,而朝中大臣劝其考虑星象和天险,谨慎出兵。苻坚不顾大臣反对,认为自己九十万大军光是把马鞭投进长江,就足以截断江流,遂执意出兵伐晋。结果在淝水被晋军八万精兵打败,从此前秦一蹶不振。而“投鞭断流”这句成语,就是由这段历史而来。

元嘉之战——南北对峙的拐点

自东晋覆亡,南北分裂后,中国历史进入了“南北朝”阶段。这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代,也是优秀人物前仆后继出现的英雄时代。

刘裕代晋后,在南方建立了刘宋政权。而北方的拓跋氏亦通过一系列征战,统一了北方,建立了北魏。因此,这两个新兴政权在国家初立的几十年里,皆致力于“扫清周边敌族,巩固中央集权”的大业中,无暇顾及彼此。而两国关系的转折点,至各自第三代帝王统治时期才出现。

公元423年11月,未满16岁的拓跋焘继位,是为北魏太武帝。而次年,宋国少帝刘义符病故,其子刘义隆继位,是为宋文帝。这两位皇帝皆是中国历史上的着名的豪杰人物,南北大地在两位皇帝的治理下,均出现国富兵强、百姓安乐的盛景。俗话说得好,一山不容二虎,当“定国安邦”的大业完成之后,“统一战争”就不可避免地要爆发了。这场一决雌雄的战争就是历史上着名的“永嘉之战”。

公元450年2月,魏先派十万大军攻宋之悬瓠(今河南汝南),同时魏太武帝给宋文帝写了一封侮辱性的信,此事成为元嘉之战的序幕。7月,宋文帝派两路大军北伐。西路军主帅是当时名将柳元景,他经湖北北部的熊耳山,打到了弘农、撞关,进展顺利;东路军由王玄漠率领,也渡过了黄河,围攻滑台(今河南精县)。

双方战至此时,宋军完全可以乘势北上,大举进攻北魏,但是由于王玄漠骄傲自满,军纪败坏,又虐待部下,大失人心,遂使得宋军内部出现了矛盾,北伐不能顺利进行。而此时北魏大军抓住机会,大举反扑,致使宋军节节失利,被迫南撤。由于东路主力受挫后撤,西路军兵力有限,不能单独北伐,也只好南撤。

魏军见状,士气大振,大举南下,一直打到长江北岸之瓜步(今江苏六合)。宋朝大惊,急调各地军民沿江六百里布防。此时已至深冬,天寒地冻,魏军粮草不济,加之宋军布防严密,无隙可乘,于是魏军决定休战退军。但退军时魏兵屠杀掳掠,使宋损失不计其数。刘宋由此大受打击,军队士气低落,国力走向衰微。次年春天,魏军再次南下,而宋军已不复当年之勇,防线渐次由河北退至淮北,最后退守淮南。从此,中华大地上的“南北对峙”局面转向了“北强南弱”。

因宋文帝的年号为元嘉,故这场大规模的战争被称为元嘉之战。虽然刘宋政权在战争中得以保存,但国家元气大伤,根本不用北魏劳师动众地兴兵南下,它自会走向败亡。

趣味链接 萧道成灭宋建齐

宋文帝于元嘉之战后第三年被太子刘劭所杀。之后刘宋政治日坏,阶级矛盾越来越尖锐,小规模农民起义不断发生。与此同时,统治阶级为了争权夺利,相互残杀。自孝武帝起,凡新皇帝继位,都对掌握州镇兵权的兄弟叔侄们心怀猜忌而大开杀戒。这种大规模的自相残杀,极大地削弱了刘宋的统治力量。公元479年,宋国禁军萧道成拥兵自立,建立了齐朝,史称“南齐”。刘宋天下不复存焉。

南齐、南梁——战乱年代中的短暂王朝

南朝包括宋、齐、梁、陈四个连续的政权,它们都建都于建康(今江苏南京)。而在这四个朝代中,齐朝是存在时间最短的,仅有二十三年,共历七帝。

萧道成称帝不足四年即死去。临终前,他嘱咐太子萧赜继位后不要像刘宋那样骨肉相残。萧赜遵照了父亲的遗命。但他死后,他的堂弟萧鸾却用阴谋夺得帝位,之后又大开杀戒。而他最不该杀的,就是帮他登上帝位的雍州刺史萧懿。

公元501年,萧懿之弟萧衍以“为兄报仇”之名,在襄阳举兵,攻进建康。次年萧衍篡位,建国梁,史称“南梁”。

南梁从建国到亡国共五十五年,但仅梁武帝一人就做了四十七年的皇帝。梁武帝在位期间,北魏已经衰落,无力大举南下,所以南梁得到了短暂的发展。

梁武帝为人节俭,勤政爱民,致使梁朝前期的国力,大有赶超北魏之势。鉴于宋、齐宗室的屠杀,梁武帝对其宗室十分宽容,即使犯罪也不追究。

然而在梁武帝后期,因听信谗言,梁武帝开始信仰佛教。他不仅下诏免征僧侣赋税,还大兴土木,广建寺院,而宗室及官员又借此贪污腐败,致使国室亏空,民怨四起。

公元547年,东魏大将侯景因与权臣发生矛盾,表示愿意将所据河南十三州之地献给南梁,以归附。梁武帝因其反复无常,桀骜难制,并不赞成,但梁武帝又寄希望于侯景,希望侯景能帮助他实现统一梦想,遂接受侯景的投降,并封以河南王、大将军等要职。

岂料侯景第一次兴兵伐魏就惨败而归。而东魏亦抓住时机,南下攻梁。梁武帝意图送还侯景以求和,结果走投无路的侯景于公元548年8月举兵叛变。他率兵南攻建康,俘获梁武帝,并将其饿死狱中。

建康沦陷后,侯景即篡位建汉,继而又屠杀江南世族及萧梁子孙。南梁政权至此土崩瓦解。

公元552年,广州太守陈霸与湘东王萧绎派遣的王僧辩联合攻下建康,侯景企图逃跑,却被自己的部下砍死在船中。

之后,梁武帝子孙为争夺皇位,纷纷自立。湘东王萧绎于江陵称帝,是为梁元帝。武陵王萧纪称帝于蜀,后派兵攻打江陵。梁元帝向西魏求救,萧纪被西魏攻灭,益州亦被夺走。次年,萧詧引西魏军趁机攻陷江陵,梁元帝被杀。西魏立萧詧为傀儡,史称西梁。

同类推荐
  • 历史不忍细看

    历史不忍细看

    历史是一座宏伟的建筑,由诸多的史实碎片构筑而成,但是由于客观、人为等种种原因,它本来的面目也许已经模糊或者改变,笔者试图通过种种手段,深入追寻历史最初的模样,引人回味,引人深思。
  • 历史的B面

    历史的B面

    962年,这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代即将结束的黎明。涌动的黑潮里,那些几乎就要忍受不住的人们终于看到了一丝熹微的亮光。自唐末以来近百年的战乱就要结束了。或者说,已经有人正在考虑并着手实施如何拉上这百年暗夜的帷幕。
  • 开国战将:让尘封的历史成为新闻

    开国战将:让尘封的历史成为新闻

    《开国战将》提供了许多经作者之手发掘的重要史料。其中较为珍贵的,有辽沈战役中和“文革”中有关林彪的史实(本书被访问者多为“四野”的老人),有诸多将领庐山会议后被卷入批判彭德怀、黄克诚“军事俱乐部”的激流旋涡的情况,有的文章还涉及了1958年对刘伯承的所谓“教条主义”的批判,涉及了一些将领在“文革”中忽浮忽沉的人世跌宕。这样的将军命运在中国不是个别。他们不是西方意义上的职业军人,他们每个人都有一条“政治生命”,他们每个人都是政治的密切参加者,旋涡裹挟,身不由己。他们举手投足,皆受制于那个控制力巨大的历史氛围。
  • 皇的棋子之三国传

    皇的棋子之三国传

    楚灵棋的出生是多少人羡慕的,家族和睦,却在不久被人截走,五年后,携华归来,爹娘宠着,哥哥护着,王爷。。。片段一:“等等,王爷,您不是有欢喜的人么?”楚灵棋一脸慌张,步步后退看着面前温柔的可以溺出水的某人“本王突然发现,王妃好像也不错”某王爷奸笑,慢慢靠近。。。片段二:“谁叫你跳下去的?”某王爷一脸黑沉紧紧抓住楚灵棋的肩膀“我看。。”楚灵棋一脸无辜“看什么看”某王爷怒吼‘我还没坠涯死,倒是被你吓死了’楚灵棋双眼雾蒙蒙的,都要哭了
  • 国士风起

    国士风起

    《国士风起》,又一个光辉灿烂的大时代。我相信在那个年代,有太多的故事去写,太多被历史遗忘和不被记载的人物,他们所经历的事情,对于现在的我们而言,或许就是一段传奇。我只能慢慢的摸索着去书写那段可歌可泣的国仇家恨。
热门推荐
  • 落魄贵族的信仰之战

    落魄贵族的信仰之战

    中世纪的法国小镇上,瓦尔特虽然是一个贵族,但是因为瓦尔特不是自己家中的长子,自然也就没有继承权。所以在瓦尔特的父亲亚尔弗列得死去之后,全部的家产都会由家中的长子阿尔杰来继承。而瓦尔特这个出身在贵族家庭的年轻人除了得到一个爵士的封号之外,什么都得不到。一次意外的听到演讲,瓦尔特决定出门参加远征,路上遇到风风雨雨,最终回到家乡。
  • 庶女本色

    庶女本色

    前世她付错情,嫁错人,最后落得个幼子惨死,挖心而亡的下场。弃情绝爱,她换回一次重生的机会,只为毁去昔日所有践踏过她的人。她是恨海归来的一缕孤魂,他是威震诸国的一代战王。再活一世,她心黑手狠,只为一人在坠情劫,游戏人间,他风流不羁,征战天下只为护卿。一度临朝,她定江山,主沉浮,挥手间掀起阵阵血雨腥风。二度回朝,她护仁主,斗权臣,大权独揽无人能出左右。尘埃落定,他立于皇城之上,霸气轻柔的问:“萱儿,可愿陪朕共绘一幅乾坤盛世。”一身凤袍,她笑望山河,温婉淡然的说:“君之所愿,我为汝谋。”
  • 一夏盛景

    一夏盛景

    2014.8.1他们第一次见面,她14岁,他15岁。从那年的夏末,他便成为了她一生的盛景。让他们的一夏盛景,带你重回那些曾今流逝在身边的美好吧!本文轻松治愈ww主打校园青春风(??ω??)?微甜文请放心食用!
  • 噬帝魔神

    噬帝魔神

    叹呼,弹指十万年,摆脱了六道轮回,却难逃神罚之怒;万载轮回,星河帝陨,机缘巧合之下,得大帝之躯,真我再生;剑斩苍穹,看我以帝魔之剑,傲世诸天万神!王者不灭,君临天下,苍穹永在,覆手焚天!地若挡我,我便踏平一方疆域;天敢阻我,我便破灭环宇苍穹;断阴阳,掌生死,我乃掌控者!
  • 八识规矩通说

    八识规矩通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珏山

    珏山

    本书图文并茂地介绍了珏山道教文化、美丽夜景、佛国胜境青莲寺、节日习俗、传奇故事等,最后提供诗、联、赋供读者欣赏。
  • 篡改天地

    篡改天地

    天地有星盘,七星陨落,星盘碎片降临。苍天已老,从世界源头开始湮灭。程易,一个小小的荒城少年,带着诡异融合的星盘碎片,以及一颗万年方能孵化出来的古妖蛋,穿行于各方世界。系统?我所拥有的,已经不是系统。敌人很凶猛,未来很缥缈。终将有一人站在巅峰,重塑天地。另有(异界傲视无双)150W完本作品
  • 爱情伤心梦

    爱情伤心梦

    随着时光的流逝,许多人、许多往事都随着岁月的风尘渐渐淡化成梦中依稀的风景,但有人却不会因为岁月的蹉跎退出我们的记忆。风景的转瞬即逝令人伤怀,然而这是人生的常态……我常常怀念那已逝的、不可重现的昨日之景,尤其是青春年少时期那美丽动人的爱情!也许风景还在更迭、变幻,它引领着我一路观光、一路困惑、一路思索,痛并快乐着……
  • 综漫之成神全能系统

    综漫之成神全能系统

    顾莫言意外填上了异界轮回通知单,获得系统,穿梭于各个动漫世界,完成自己的理想。死神,火影,刀剑神域,噬血狂袭,终结的炽天使……
  • 一舞寄悠堂

    一舞寄悠堂

    “一个人很寂寞吧。”灰蒙蒙的天空飘落密密麻麻的雨点。雾气弥漫在他周围,他嘴角弯起一道邪魅的弧度。“停车!”“再不停,我就跳下去。”是在挑战她的胆量吗。“兮颜……为什么要走。”黑夜,她看不清他的轮廓,听不清他的话,只知道他的声音很轻柔。“不管发生什么事,我一直都坚强的活下来,可最后它还是剥夺了一切。”雨滂湃而下,伴随着她脸颊上的泪水。初冬的第一场雪,纷纷的飘落,给大地铺上一层棉被。“嘭!”最终,她还是倒在了白雪中。几根散出来的蔬菜,异常的耀眼。“兮颜,我们回家,我们回去……。”她紧闭双眸,没有清澈灵气的眼神,没有呼吸。他哽咽的眼底通红,轻柔的佛去掩盖她脸庞上的雪,缓缓的抱起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