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751900000004

第4章 踏入官场,干劲十足(2)

第二次做议郎,曹操做了两件很有名、很牛气的事情,第一件事就是上书皇帝要为陈蕃、窦武平反。陈蕃和窦武在曹操14岁的时候被宦官杀害,他们本来想杀宦官,解除党禁,没想到因为做事犹豫,最后反被宦官杀死,从而引起了更大的党禁和流血事件。天下的名士和儒生被杀了100多人,而且还颁布了一个杀人令,这个命令一直持续了15年。

曹操想为陈蕃、窦武平反,就是要从根本上否定党禁和屠杀,否定宦官的行为,肯定清议派,这是一个相当有正义感的行动,也是需要很大的勇气才能做出来的。曹操之所以会这样去做,是因为陈蕃和窦武反对宦官的行动是得到天下名士和党人的肯定和赞赏的,上书为他们平反就可以得到名士和党人的支持和肯定,再者在曹操的内心之中也是十分赞赏陈蕃和窦武的,他心里十分地厌恶宦官。他这样做和他长久以来坚持的政治路线也是一致的。

可惜的是这个建议并没有被皇帝采纳。因为他将矛头直接指向了宦官集团,还隐隐地指责了汉灵帝,处处针砭时弊,所以在当时是根本不会被采纳的。一直到了公元189年,董卓入朝掌权的时候,陈蕃和窦武才被恢复了名誉。

这次上书虽然没有成功,但是却为曹操赢得了很高的声望,天下人都认为他是一个正直的人。所以,这次上书为他赢得了丰厚的政治资本,为他即将点燃的第二把火做了一次演习。

曹操第二次做议郎的时候,还曾经向皇帝上书指责政府高官举荐和任用的官员都不胜任,而且还贪赃枉法,还指责这些政府高官糊弄皇帝,颠倒黑白。因为当时有很多地方的行政长官在地方上祸害百姓,胡作非为,老百姓实在拿他们没什么办法,只好把他们的恶行编成歌谣传唱,以此来讽刺他们。人民的力量是伟大的,这些歌谣慢慢就传入了汉灵帝耳中,迫于民众的压力,汉灵帝只得下诏书让大家检举那些在地方上没有政绩,胡作非为的官员,以平息民怨。这本来是一件好事,却生生地让一些政府高官给办成了一件坏事。

原来东汉政府的太尉许戫(yù)、司空张济等人一方面投靠得势的宦官,另一方面大肆接受那些不法官员送来的美女、金银珠宝等。迫于整个东汉腐败官僚集团的压力,他们对那些激起了很大民愤的宦官子弟、亲戚、朋友、宾客根本不予起诉,他们也真的不敢管,而是把那些真正为人民谋幸福的好官、没有什么实力的官员,总共26个人揪出来做可怜的替罪羊,这些被诬陷的清官们当然不干了,纷纷上书鸣冤。

东汉政府的另一位高官——司徒陈耽先生实在是看不惯许戫、张济等人的所作所为,毅然上书汉灵帝,揭发他们的不法行为,但是昏庸的汉灵帝是非不分,对陈耽的上书根本就是不屑一顾。结果不仅许戫、张济等人依然逍遥自在,而且由于宦官的忌恨和诬陷,陈耽反在这一年的三月被罢官,两年之后失去官位的他又被诬陷而冤死在监狱里。

就在陈耽上书的上半年(公元182年),自然灾害在全国各地频频发生:二月份的时候瘟疫到处横行,四月份全国多个地方大旱,五月份太后居住的永乐宫发生大火。十分迷信的汉灵帝觉得这是天怒人怨的结果,认为这是上天在惩罚自己。于是就下诏求直言,就是向天下臣民广泛地征询对政府工作得失的意见,曹操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上书言事的。因为曹操对许戫、张济等人的行为早就看不惯了,借着这个机会不顾自己人微言轻,毅然上书。

灵帝这次或许是因为灾祸频繁发生,怕老天爷再次惩罚自己,于是他就把曹操的奏章发给了一些政府高官,他还严词指责许戫、张济等人,原来被诬陷的官员得到了平反,许戫还在稍后的十月被罢官。曹操因为抓准了时机,在这一个回合赢得了圆满的胜利。

这次上书又为曹操赢得了广泛的声誉,这是他点燃第二把火之前先放的一把小火。

此后,政府的工作越来越混乱,贪赃枉法的人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猖狂,政治一天比一天黑暗,东汉王朝的形势一天比一天坏了。看到这种情况,曹操心里知道形势已经无法挽回,再上书也没有用了,也就不再上书了,慢慢沉默下来。

难道曹操就只能这样默默地待下去,直到自己的生命在无所作为中终结吗?如果真是这样,曹操就不是曹****。那个时代不同意曹操就这样沉默下去,历史的车轮疯狂地向前进,根本没有人能够阻挡。时代要让曹操成为一个英雄,要把他身上的潜力全部逼出来。这不,震撼东汉王朝统治的黄巾大起义爆发了。曹操生命中的第二把大火即将点燃。

仇人送他上战场

本来沉闷的官场生涯已经逐渐消磨了曹操的锐气。如果就这么发展下去,曹操很可能成为一个碌碌无为的官僚,在官场上混迹终老。但一场突然的变故改变了这一切,把曹操推上了战场。黄巾起义让无数豪杰在动荡的时局中脱颖而出,其中就包括曹操。战火点燃了曹操的生命之火,让他重新振作起来,把握机会,建功立业。

公元184年,冀州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人张角先生瞅准了一个在中国历史上留下自己名字的绝佳机会,带领一帮兄弟起义了,和东汉政府干起来了。

为什么会爆发大起义呢?因为人民实在是活不下去了,和历史上任何一个王朝的末代一样,东汉末年的政治实在是太黑暗了,各级官员疯狂地压榨人民,抢夺人民的血汗钱,各种徭役租税多如牛毛,统治者更是穷奢极欲,想尽办法去享乐。土地兼并严重,老百姓没有了土地,纷纷流离失所,没有吃的,已经发展到易子而食的地步。走到哪里都是个死,大家的心中充满了仇恨和愤怒,整个中华大地就像一大堆干柴,随时都有可能被点燃,演变成熊熊大火。张角就是看准了这样的形势和机会,毅然带头发动了起义。

历史给了张角这样一个机会,那么张角是个怎样的人呢?他其实是个江湖郎中,以自创太平教起家,称自己是“大贤良师”,办培训班广招学生,向这些学生传播自己的思想。潜心经营了十几年,到了公元184年已发展成为了一个非常庞大的政治及军事组织,在当时的青、徐、幽、冀、荆、扬、兖、豫等八州的广大区域,总共分布着数十万信徒,并且还十分严密地组织为三十六个方,一个大方一万多人,一个小方也有六七千之多,每一方都设立一个负责人,追随他们的人有百万之众。

张角早就在策划起义的事情,不料他们的筹划活动被内部的人无意之中给泄露了,无奈之下,张角只好决定提前起义。因为是提前起义,所以很多准备工作都没做好,为以后的失败埋下了伏笔。起义军全部头裹黄巾,所以又被称为黄巾军,这次起义就被后人称为“黄巾起义”。

就这样,起义军这团烈火直接烧到了原来就已经是干柴的民众身上,顿时中华大地风起云涌,大火趁风势,大风助火威,滚滚烈焰刹那间席卷天下。

张角的黄巾军大起义拉开序幕后,是一呼百应、应者如云,起义大军取得了无数的胜利,所经州县纷纷投降。起义军的主力全部集中在冀州、颍川和南阳这三个地区,冀州地区的起义军由张角兄弟直接进行指挥;颍川地区的起义军由波才指挥;南阳地区的起义军则由张曼成指挥,把矛头直接指向东汉的都城洛阳。一时之间朝廷上下震动。

起义军如此大的声势,可是这时候汉灵帝却一点都不知道。他正在宫内玩得高兴,猛然之间听说了黄巾起义的消息,害怕极了,但是害怕是没有一点用的,还得硬着头皮去面对。他首先停止了自己的娱乐活动,因为如果人家造反成功,自己就再也没法娱乐了。然后他马上召集平日里什么都不干、白领工资的政府高官都到朝堂商量对策,问他们怎么办?

一时之间群臣无语,后来还是北地市市长皇甫嵩提出了一个比较靠谱的主意:首先,马上调兵遣将,先加强洛阳周围的防卫力量,有力保证都城的安全;其次,加强各地重要关隘的防守力量,把国库里的钱都拿出来犒赏军队,把皇宫西园里的那些马都发给军队做战马。再次,解除加在党人身上的禁令,号召天下有才能的人都出来为国家效力,都去从军,讨伐黄巾军。第三条办法实施后,许多潜伏在民间的英雄豪杰开始踊跃参军,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后来在桃园结义的刘关张三兄弟。

只有办法是不够的,还得真刀真枪地去打。于是朝廷作出决定,派北中郎将卢植先生率军去冀州镇压张角,左中郎将皇甫嵩先生、右中郎将朱俊先生一起去颍川镇压波才。这时候曹操也经大宦官蹇硕推荐,被皇帝任命为骑都尉,也就是骑兵司令,从一个文官变成了一个武官。当然,官升了,工资也相应地涨了,由现在的年俸600石变成了2000石,率领军队和皇甫嵩、朱俊一起到颍川去攻打黄巾军。

说到这里,又出现了一个问题:那个蹇硕和曹操不是大仇人吗?蹇硕的叔叔不就是死在了曹操手里吗,他怎么还会推荐曹操呢?他是变成好人了,还是吃错药变傻了?其实蹇硕之所以会推荐曹操,就是想借黄巾军的刀杀掉曹操,因为他觉得黄巾军很厉害,曹操根本就不是黄巾军的对手。因为曹操本来就是个文职干部,突然被发配到前线,做战地指挥官,打胜仗和生还的几率不大。

然而历史证明他做错了,他给了曹操一个扬名于军界的机会,给了曹操一个证明自己军事才能的机会。

一战成名

这一年曹操30岁,他第一次穿上了军装,可惜当时没有照相机,没有能够留下非常有纪念意义的那一幕。曹操人生之中的第一仗打得很漂亮,当时曹操和皇甫嵩、朱俊这支军队面对的敌人是黄巾起义军中最厉害的一支军队,由波才和彭脱率领,异常剽悍,是一群亡命之徒。这时候他们已经进军到距离洛阳还不到300里的地方。

开始时右中郎将朱俊的3万铁骑并没有把这群泥腿子放在眼里,贸然发动进攻,想不到这3万铁骑却抵挡不住这群泥腿子的攻击。为什么正规军还打不过没有经过任何军事训练的泥腿子呢?因为当时是赤地千里,遍地白骨,黄巾军起义的目的就是要让全家老少吃饱饭,所以打仗的时候不太可能把全家老幼丢在后方,当时都是随军作战的。这样一来,黄巾军打仗都是很拼命的,如果不拼命就没饭吃,打不赢全家老少就得死,所以不得不拼命。

同类推荐
  • 郑成功

    郑成功

    本书是一部描写郑成功辉煌人生的传记小说。它刻画了民族英雄郑成功这位特殊历史人物形象,反映了明清两个朝代的政权更迭和纷繁复杂的时代风云。
  • 宠辱一身的历代皇后(上册)

    宠辱一身的历代皇后(上册)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史、又充满着生机与活力的泱泱大国。中华民族早就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前仆后继,绵延百代。著名科学史家贝尔纳曾说:“中国在许多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和科学的巨大中心之一。”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曾创造了无数的文明奇迹。
  • 哲学超人——尼采

    哲学超人——尼采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追念蕲王

    追念蕲王

    《追念蕲王》旨在帮助读者重新认知蕲王一生之可歌亦可泣,尽快让绥德汉韩世忠走下神坛,回归民间!因为,时至今日,酷爱故乡热土,矢志忠心报国、心怀大爱至善、恪守平民本份的绥德汉韩世忠的精神,不单三十数万余绥德父老需要,十数亿国人亦依然需要!
  • 民国高官私人档案

    民国高官私人档案

    本书叙述的人物是:孙中山与宋庆龄蒋介石与宋美龄孔祥熙与宋霭龄蒋经国与芳娜张学良与赵四戴笠与蝴蝶。这六对民国高官和伴侣的感情都很超前,放在如今也会让人津津乐道。然而这些故事却因其当事人的特殊身份,被湮没在历史的尘土中太久。
热门推荐
  • 追寻你的脚步tfboys

    追寻你的脚步tfboys

    成长之路,有烦恼,有快乐,但这一条路,我们来陪你们走下去,记住别跑太快,我跟不上你的步伐,别跑太远,我怕我找不到你!
  • 腹黑王爷刁蛮妻

    腹黑王爷刁蛮妻

    钟家遭难,钟凝双被迫参加选秀,与皇族中最窝囊的九皇子走在一起。两人一个好耍小聪明,一个腹黑过头,偏执的个性大碰撞,让两人的爱情之路走得一路坎坷。不时出现的男配、女配考验着两人对爱情的忠贞。真爱无敌!
  • 绝帝传说

    绝帝传说

    20亿年前,绝帝带领人类走向胜利。20亿年后,魔皇苏醒,且看绝帝转世,傲视宇宙!!
  • 造化传说

    造化传说

    黄泉碧落三千道,混沌鸿蒙始气生。上清下浊开天地,一日一月分阴阳。首尾相连始亦终,龙蛇同种本一样。谁人生来富贵命,燕雀鸿鹄皆不详。我望苍穹云中歌,一字提笔划千行。谣传天有三三数,凌霄金座朝玉皇。
  • 读心狂医

    读心狂医

    拥有一枚魔力戒指的小鲜肉,既能读懂女人的芳心,又能治疗女人的暗疾,温情如水又铁骨铮铮,且看少年狂医如何在现代都市里演绎一段战魔除妖荡、儿女情长、荡气回肠的至爱故事。
  • 天才萌宝:绵羊王爷精明妃

    天才萌宝:绵羊王爷精明妃

    她,惊才绝艳,一代女神偷,狡诈腹黑。他,百里国七王爷,外人眼中的残废懦弱王爷,实则惊才绝艳,隐忍深沉。他,宠她入骨,唯妻命是从。只认一句至理名言:顺妻者昌,逆妻者亡!她,眯眯眼一笑,点头赞同:果然是名言!三个小奶包凑上前,又补一句:顺娘者昌,逆爹者盛!她:……笑颜如花。他:逆子!看我怎么收拾你们!三个小奶包狡诈腹黑一笑:爹爹,洗洗睡吧,打狗尚且看主人,你看看我娘亲,再说这话吧!他:……青青,走,儿子让咱们睡去!
  • 大道鸿途

    大道鸿途

    天下八荒,万族林立,以神、仙、妖、灵、魔、僵尸六族为尊,而人族,始一出生,便被万族打压,沦为血食,可悲!可叹!尽管崛起之路千劫万难,须以血肉铸就,人族,从未屈服!天命在人,一切压在头顶的“高山”,都将被粉碎!
  • 肖凤文集散文卷

    肖凤文集散文卷

    肖凤本名赵凤翔,1937年11月生于北京,195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在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任教50余年。2000年被评为北京市“十佳老电视艺术家”,2008年被授予“中国新闻教育贡献人物”称号。
  • 花酿七社

    花酿七社

    我是衾姽婳,生于万紫千红的春天,泗水浪间。听说我出生那一夜,百花齐放,一片花雨锻造了整个人间。———————————————————————巷子口新开了一家花店,装修不怎么显眼,主色系是碧蓝。没有人知道,里面的花,都是有灵性的。它们在千百年的流转中拾起了爱与勇气,酿造了整个青春。在这个盛夏,和姽婳一起,摘下一束花,就摘下了一个故事。希望这些故事,也酿过曾经的你的年华。
  • 儿童益智补脑食谱

    儿童益智补脑食谱

    《吃出聪明智慧丛书》针对不同年龄婴幼儿生理特点,系统地介绍了成长发育期婴幼儿食谱的制作方法和营养搭配知识,科学地解决了婴幼儿吃什么、吃多少、怎么吃等营养进食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