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755700000007

第7章 风尚

家具的种类到今天已经数不胜数,不同样式、不同风格的家具反映着与它相适应的社会生活和时代风尚。人口的流动性、财富的急速变化、便捷的资讯交流都影响着家具的形式。

古典家具许多式样非常地大胆和前卫。那么中国的传统家具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而成为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呢?了解这些式样的变化,也许能让今天的人们看到不同时代的生活方式和古人们的精神追求。

箱型结构的家具

在久远的商周时期,最重要的社会活动就是祭祀。与祭祀活动有关的礼器制作非常发达。当时有一种放置酒器的青铜禁,被认为是箱型结构家具的雏形。

最早提出这一观点的是德国人古斯塔夫—艾克,他是研究中国古家具的学者。20世纪20年代,艾克来到中国,开始研究中国的传统建筑,后来他迷上了中国家具,并开始收集、收藏中国古典家具。

1944年,艾克出版了《中国花梨家具图考》一书。这本书,采用了西方绘图的手法,把中国的明式家具的结点、结构、比例关系,都用绘图的方式描绘了出来。

《中国花梨家具图考》可以说是中国古典家具的开山之作,是我们研究、收藏古典家具的这些专家和爱好者们必读的一本书。

现如今,艾克先生收藏的部分家具,赠给了北京恭王府。

在恭王府入藏的艾克先生的收藏中,有一把明代黄花梨的圈椅,这把圈椅可以说是中国黄花梨家具的标准器。

艾克的《中国花梨家具图考》梳理了中国传统家具的演变过程,其学术观点一直沿用至今。艾克认为,箱型结构是中国家具的主要形式之一。

这种箱形结构的青铜器,或许是为了减轻重量,或许也有美观的考虑,侧面做成了一些镂空的样式,后来,这种造型慢慢的引入到了其他的器物上。

有学者认为,箱型结构本身也是源于中亚。

由于早期的家具并无固定的摆放位置,常常为了活动的需要搬来搬去,因此,减轻重量是非常必要的。从汉代到唐宋,历经半个多世纪,箱型结构的榻床和台座经历了一个漫长的简化过程。

根据史书记载,公元621年,李世民于宫城开文学馆,招贤纳士,共有房玄龄、虞世南等十八学士。并且,令阎立本将这些人聚会的场景绘制出来。此后,各代都有画家以此为题作画。

在被认为是唐代周 画的《内人双陆图》中,为了便于高坐起来的两位女士下棋,箱型做成了双层,这应该是专门订制的棋盘了。因为那时还没有桌子,就是有也不会普及。另外,这个棋盘的形式仍然保留了当时床榻的样式。

带托泥的供桌

到了宋代的时候,心板的下部边框消失了,两侧底部被装饰成翘起的卷叶和云头,与立柱相连。

到了明代早期,装饰性的轮廓与支撑作用的立柱融合为一体。底框之上的板足,也渐渐弱化成简单的勾尖形,这种形制被称作马蹄。至此,唯一保留下来的是底框,以便来保持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以及不受地面潮气的侵蚀,这个底框,被人们称为托泥。

和托泥对着的上部装饰,现在一般称之为 (kǔn)门,是中式家具的要素之一。按照古籍《营造法式》中的记载,建筑上有壶门造型一说。或许,壶门的叫法也有道理,因为从字形上看,壶字更形象,不过我们还是按照大多数人的叫法,称它为门。而门的造型也带有了浓厚的中亚印度色彩。

造型艺术的审美

其实,传统中国建筑与传统家具的联系非常密切。它是影响中国家具形式的一个重要因素,传统家具的束腰,就直接来自于建筑。

束腰指的是建筑或家具中上下宽中间窄的一种造型,它很像女性服装收腰的感觉。明式家具研究者王世襄先生认为,中国古典家具大体上可以分成有束腰和无束腰两种。有束腰的家具大多是方腿,一般带马蹄和托泥;无束腰的家具多为圆腿或外圆内方的腿,没有马蹄。

从这件香几上可以看出,束腰是为了从造型上实现直线型面板,到弧形牙板之间的过渡,避免视觉上的唐突和生硬,同时替代牙板起到支撑的作用。包括王世襄等许多学者认为,家具上的束腰,是来源于须弥座。

须弥座常见于佛塔、建筑、雕塑的台座。中国最早的须弥座,是北魏时期的云冈石窟浮雕塔基。塔基的上下各有渐进的台阶,上下宽而中间窄,如同收紧的腰部,因此被形象地称之为束腰。

佛教文化的盛行,安置于莲花座上的佛像雕塑从印度传入。从唐宋到明清,须弥座的造型和纹饰不断完善丰富,在民间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直到今天。

除了须弥座的造型,传统建筑的收分与侧脚,也影响着家具的造型。所谓收分,指的是房子的立柱越往上越细,而侧脚指的是立柱顶端稍微向内倾斜。

这样的设计有助于建筑的稳定性。传统家具完全借鉴了这一特点,椅子、桌案,甚至是柜子的腿足,都设计成略带侧脚和收分的形式,使家具看上去更加稳健而挺拔。

观复博物馆马未都说,家具之所以美,它都美在细处,比如它的腿是有角度的,所谓收分是指在一定的角度下你看着它是正的,但是你仔细观察的时候,会发现它是有角度的,因为人的视点是偏高的。我们一般看到的桌子腿都是叉着的,叫四腿八(zhà)。

侧脚的运用,甚至影响到椅子后背板的造型。背板也是上窄下宽的形状,通常下方比上方宽出1.5厘米左右,同样合乎视觉上的习惯。倘若背板上下是同样的宽度,人们站着看它的时候,由于视觉上的误差,背板看上去会显得上大下小,有头重脚轻的错觉。

同样道理,椅面下方的 门轮廓,总体上也呈现出梯形。甚至腿足,上下会有不同的粗细变化。尤其是明式的案子,时常可以看到这样的造型,只不过这种细微的变化,常常被我们忽略了。

观复博物馆马未都说,过去工匠修理家具的时候,如果修坏了,工匠会说这桌子修斗了。什么叫斗?斗字按照我们今天的理解,意思就是两条腿往一块碰了。

古人其实是经过了上千年的实践,在不断地试错中找到了视觉上的规律。于是,这些留存很久的精品才能深受人们的钟爱。

文人的香几

在众多的明清时期家具中,香几的造型尤为突出。这件理石面托泥长方香几,几面略微向外突出,一块陈年的大理石板当作面板,流露出了主人对自然的钟爱。素雅的腰身、简洁的腿足,整体给人以恬静舒适的感觉。

自20世纪30年代初,诗人、古文字学家陈梦家先生陆续购得明式家具五十余件,他当时不是作为收藏,而是用于日常生活所需。

当年陈梦家夫妇居家所用的这批家具,而今已是国家级的文物,被陈列在上海博物馆。这件黄花梨的五足圆香几,就是其中之一。

无定斋的张德祥说,在传世的明式家具中,桌椅板凳多,香几就特别少。比如说,在一个大院子里生活,可能会有很多床和桌椅,而香几往往是在庙堂上用,或者是在书斋里用。由于它的礼仪性很强,精神的含量特别大,其实用性往往又低,所以香几的存世量特别少。

在明式家具造型中,尽管我们看到很多直线,而曲线的应用更加成熟。这件香几的五足,曲线的设计近乎完美,五条腿弧度顺畅而强劲。倘若弧度过大,会显得疲软肥厚;弧度太小,则不够饱满,没有张力。弧度的把握是体现传统家具制作水平的关键。

叙和堂张金华说,这件长方形香几表面上看它是直的,因为最高点和最低点是在一条直线上的。但它的中段和肩部,尤其是在收尾的地方,它的变化比较多,每一个线条的拿捏都是要反复的推敲的。古代的文人会经常反复地推敲,直到它的视觉完美。在中国家具里,香几最能代表文人的空灵,展现了文人对极简主义的追求。

明式家具崇尚简洁,除了要考虑唯美,木材的贵重也制约着形式的自由度。不过,为了显示简约中的奢华,有些设计却是故意将大料小用,尤其是在曲线的造型上。比如一张圈椅上的联邦棍,纤细到了极致,但它所用的材料却并不少。

古典家具除了在造型上追求美观以外,还要求它具有许多精神方面的特质,比如它需要端庄、稳重、大气、内敛,桌案椅柜等家具,尤其如此。只有这样,当使用它时,也会自然受到它的约束,受到它的影响。不过所有这些都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没有人在制作家具时提出如此明确的要求。

在传统家具当中,唯一实用性不是很强的家具就是香几,它的确是件可有可无的家具。正因为此,它的形制才更加艺术化,因为在一定意义上,它的实用性就是为了美!

这件长方形香几采用了四面平的形式,所谓四面平,就是家具的每一面都是平的,没有突出和凹进。香几的边抹和腿足,以粽角榫汇集在一起,显得大方素雅。直腿向下延伸时收窄,至底部翻出马蹄,落在托泥上。渐收的腿足,视觉上有类似侧脚收分的效果,露出稳健之态。马蹄足与托泥格角相交,外观呈倒置的四面平形式,与几面相呼应。

这样的长方体结构设计,把明式家具的简约发挥到了极致;它省略了所有的附件,仅保留了结构件“霸王”。看似随意的婉转,不仅破除了长方体的单调,也带给香几意想不到的韵味。

带音箱的琴桌

除了香几之外,古代还有一种家具今天也不多见,那就是带音箱的琴桌。不过这个音箱是用砖制成的,它叫郭公砖。郭公砖是一种古代的空心砖,出现于西周,至西汉在中原关中一代大量流行,到了东汉时期即告绝迹。

烧制空心砖的主要原因还在于,它能够节省大量的原料。制作空心砖的工匠中,郑州砖匠郭公最为出名,因此被称为郭公砖。

眼前这件长方形的空心砖,表面均匀规则地磨印着菱形象眼纹,击之有铿锵之声。木质底座的座面周围有一圈宽厚的立墙,恰巧能容纳固定空心砖,显然是为其量身定做的。底座为夹头榫案式,牙条沿边线起阳线,表面残存的黑漆透露着岁月的流逝。

家具形制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让我们看到了各种文化交流的痕迹,特别是佛教对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影响。这些不同时期家具样式的变化,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古代家具的演进过程,而古代的家具则为我们清楚地保留了这些变化的例证。

同类推荐
  •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生活文化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生活文化

    此系列书籍介绍了中国历史文化百科的知识,内容包括字谜,中医学,武术,政体,哲学,战争,天文学,诗歌,服饰等。
  • 人的价值及其实现

    人的价值及其实现

    本部论著虽然从始至终贯彻着人学三大定理或定律的研究,贯彻着人学第三定理或定律对前两大定理或定律新的综合,但从本质上讲,本部论著不是那种从概念到概念、从范畴到范畴的推理式研究,而是在贯彻着人学第三定理或定律并对前两大定理或定律实行新的综合时,直接面对社会人生,以价值实现中的社会历史逻辑和人生逻辑为中心内容而展开理论叙事。这只要读一读“价值实现与主体间意向性结构”、“价值实现的广泛因果论”、“文化逻辑及其辩证法的运动”、“知识结构与价值实现”、“深层价值实现的悟性”等章节,就可以看得出来。
  • 脱下和服的大和抚子

    脱下和服的大和抚子

    日本女性正从之前唯美的大和抚子形象,向现代女性渐渐转变。本书讲述了转变之后的日本女性的各种故事,比如日本的美少女文化、女性家庭角色的变异、女性社会角色的困境、女性角色转变带来的社会问题、女性与政治、情色服务中的女性问题,等等。“说不尽的日本女性那些事,道不完的日本女性那些情。”作者正是以这种笔触,书写了他对日本女性的格外关注。
  •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俗语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俗语

    此系列书籍介绍了中国历史文化百科的知识,内容包括字谜,中医学,武术,政体,哲学,战争,天文学,诗歌,服饰等。
  • 问学余秋雨——与北大学生谈中国文化

    问学余秋雨——与北大学生谈中国文化

    本书是余秋雨“封笔”5年来出版的首部新书。在书中余秋雨一改以前学者身份,以老师的角色和十余名北大学子“课堂互动”来对话中国文化,并对中华文明发展历程的进行了新型的解读。业内人士称,该书也开启了中国文坛“散文式”文化通史的先河。
热门推荐
  • 混沌情事

    混沌情事

    小山村里的美丽女孩空灵一直幻想着能够走出山区,不甘心嫁给村里的山海而逃婚,之后,她爱上了战士章雨,而章雨却在一次执行任务中突然失踪,她近乎绝望,就在这时,山海为了得到她,不惜使出卑鄙的手段,骗得她回心转意,就在她打算和山海好好过日子时,哪料,失踪的章雨却突然出现了……人的灵魂是缺失的,无论感情纷繁复杂,混沌虚空,只要找到心中所爱,便可以完整。--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一城江水

    一城江水

    这日,他俩相对而坐。窗外是滚滚江水,夕阳打在江面上,像是铺上了一层金辉。“要是你不同意嫁给我,那么我们便一起跳入这城边江水,与这一城江水永存!”“好啊,如果你愿意在阴曹地府与我结亲的话。”
  • 恶魔法令

    恶魔法令

    若时间就是生命,你会做什么?是安静的等待,度过最后的时光,还是放手一搏?浩瀚的大千世界,有着时间广场作为枢纽,被恶魔选中的契约者,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做一次随机任务,传送到广大无边的未知领域之中,都经历怎样的曲折与故事?
  • 保级专家

    保级专家

    他曾经是城市的英雄,现在,已经颓废得不成人样的他,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可是,上帝拒绝了他.于是,重新回到人生转折点的他,会发生什么了?也许只有上帝才知道.
  • 骄阳下:你好兵哥哥

    骄阳下:你好兵哥哥

    军训期间,同学们都以为他们遇到了一个魔鬼教官,真的是这样吗,或许,七天之后,没有人会舍得他离开吧。
  • 灵金

    灵金

    科学家从铸剑大师欧冶子所用过的金属中发现了一种“灵金”,推测出灵金就是古代制作“仙剑”所含的稀有金属。并仿制灵金制造了智能金属,由此出现了驾驭智能金属,拥有毁天灭地能力的智金武者。出生在木环星的张灵武具备身体素质的优势,在他努力修炼下,逐渐成为智金武者,继而驾驭灵金,成为星空强者……。科技促成古武复兴,冷热兵器、变异生物争锋较量,全新的视角尽在本书。
  • 契约100天,薄总的秘密情人

    契约100天,薄总的秘密情人

    他们曾经缱绻相爱,她却因一个不能说的真相,被逼与他分手,远赴美国。五年后,她因为父亲即将破产的公司回国见他。他脸庞坚毅,冰凉的手指浅挑起她的下巴,“让我放过黎氏可以,我正缺一个听话懂事的人!”她想也不想的拒绝,可惜薄先生想要的,谁都在劫难逃。在他眼里,她依然干净如初,却在亲眼见到一个五岁的混血小男孩扑进她怀里喊她妈妈的时候……那天,他将想要逃跑的她逮回,骨节分明的手指捏着她的下巴,“说,孩子的父亲是谁?”她紧闭着双眼,咬着唇一言不发。他冷笑,“黎曼,你还真是下贱!”那一夜,他的狠戾,她终生难忘……
  • 人迹之金系

    人迹之金系

    回到北宋初年,本以为自己以成大事,但事实却是什么都不能左右,被狗咬,掉粪堆,被女人整,人生就是苦的,但无奈中还得坚持下去。
  • 完美生活

    完美生活

    2016,失业失恋的双失青年秦奋,获门神传承。轻迈一步,自由横跨城乡之间。既享小桥流水人家,无污染无噪音无雾霾。又赏都市繁华似锦,有机会有舞台有精彩。做一个快乐的快递哥,一步送达:你好,谢谢,不客气;做一个幸福的种田人,面朝大湖:打渔,摘果,还来啊!完美生活,就在城乡结合,两全其美。
  • 辛巳泣蕲录

    辛巳泣蕲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