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761100000010

第10章

校长说:“我给你讲个故事吧。小男孩艾克经常与家人一起打扑克牌。有天晚上,他连续几把都抓到烂牌,就不高兴了,开始抱怨起来。母亲正色说道:‘如果你要玩,就必须把手上的牌玩下去。发牌的是上帝,你能做的,就是把手中的牌玩得最好。生活就是这样。’后来,艾克在遇到生活困境时,总是会想起母亲的话,尽力调整心态去适应环境,面对挑战。他从一个平民家庭走出,从士官而成为上校,后来成为二战时的盟军总司令,最终成为美国总统。他就是艾森豪威尔。”

杨略说:“我明白你的意思,我们面临的现状,就是这样的高考方式,为了能走向更宽广的世界,我们只能选择适应,学好各门学科,并且在高考中取得佳绩。对吧?”

校长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不错,要积极适应,除了应对考试,还要强调个性化。我听说,你父亲曾给你讲过人生规划,对吗?我想,人生规划其实就是个性化教育,发现个体特长,是真正的因材施教,能让学生拥有属于自己的目标,真正焕发强大的学习动力。”

“嘿,我爸也这么说。”

“我也听说了你爸的主张,其实,我也想在学校里推行生涯规划的课程呢。”

杨略从校长室出来,如释重负,一路跳跃而归,感念着宋校长真是通情达理。他原本是准备接受处分的,但校长根本没一句批评,倒是充分理解他的心理,进而条分缕析,说明高考利害,让他自己去领会,进而选择。

回到教室,同学们纷纷围过来闻讯,他大手一挥:“没事了,没事了!”并把校长的意思简要说了一下,同学们也都纷纷感叹,回到座位上,各自陷入思考。

当晚,杨略情绪极佳,学习效率也很高。晚自修后,他在月光之下独自骑车,不由心潮澎湃,一路挥扬着手臂,唱着汪峰的《怒放的生命》,声音高亢激昂。回到家后,欢快地吃完妈妈准备的营养加餐,回到房间,一打开电脑,就收到了爸爸的来信。

他诧异的是,爸爸竟然这么快就知道了他的事情。

第三课发掘内心的使命感

亲爱的杨略:

见字如面。

从新闻里看到了你的事迹,虽然有点年少冲动,但爸爸为你骄傲。因为在你身上,我看到可贵的使命感,面对现实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就算这声音很稚嫩,但却能说破皇帝新衣的真相,因此难能可贵。顺着你的事迹,今天我们谈使命感。

你可能会奇怪了,我们不是在讲自控力吗,怎么又和使命感扯上了?其实这两者大有关系。

对自己的人生有使命感,就会积极上进,不让人生虚度,毕竟我们是如此难得才到世上走一遭,谁会忍心浑浑噩噩地过呢?其次,对家庭有使命感,就会用感恩之心,催发自己前进。尤其是一些寒门子弟,一想到父母谋生之艰难,期望之殷切,就不敢松懈。除此之外,对社会和世界的使命感更会带来源源不竭的自控力。

可以这样说,使命感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与格局。你的心有多大,舞台就将有多大。

你在自我设限吗?

我有过不少学生,天资聪颖,学什么都快,但一旦略有成就,他就沾沾自喜,停留在原有的成绩上,做一些不费力的事情,从不去挑战自我,勇攀高峰,于是自我设限,水平停滞不前,成就也非常有限。

为什么会这样呢?

对此,心理学家斯坦利·库帕史密斯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

一群中学生去投篮,每人允许投六下,位置任选。

有人站在篮框底下,基本上百发百中。

有人站在罚球线上,他们有机会投进,但需要技巧。

有人站在三分线外,大力扔球,但能否投进,全凭运气。

看到这里,请你思考两个问题:

第一,你会选择站在哪个位置投篮?

第二,你觉得选择哪个位置投篮的学生最有进取心?

有人这样回答:“第三类人最有进取心,他们有勇气,有魄力,敢于突破自己。而第一类人显然是窝囊废,最不思进取了。”

其实这两类人一样,都非常害怕失败。这么一说,你肯定觉得不可思议:“怎么会呢?他敢站得那么远扔球,还会怕失败吗?”

那么,我们来分析一下他们的心理。第三类人站在三分线外,学生如果走运,球扔进去了,当然是个奇迹,他们一跃而成为天才。如果扔不进呢,他们会若无其事地摇摇头,说:“你瞧,我站得这么远,扔不进是正常的,这不是我的真实水平。”你看,他们用这个策略,回避了挑战,保全了自己的面子。

第一类人不可能失败,风险最低,成功是理所当然,但也毫无价值。这说明他们只愿意成功,不愿意失败,所以永远做着能力范围内的事情,不思进取。

而只有站在罚球线上的学生,认真地投篮,努力争取成功,每一次投掷都有非凡的意义。因为他们在训练自己,挑战自己。而唯有这样,他们才会提高球技,才会成长。

在后期的追踪观察中,库柏史密斯发现,站在篮下和三分线外的学生自我评价都很低。成功没有意义,失败又会影响自我评价,让他们感觉越来越糟,所以他们逃避挑战,躲进龟壳里。

对此,心理学家罗洛梅总结说:“许多人觉得,在命运面前,自己的力量微不足道,打破现有的框架需要非凡的勇气,因而许多人最终还是选择了安于现状,这样似乎更舒适些。所以,在当今社会,勇敢的反义词已不是怯懦,而是因循守旧。”

那么,到底是什么局限了我们的潜能?

为什么有人自轻自贱,不思进取,生了翅膀,却飞不起来?

为什么曾经取得小小成功的人沉醉于昔日的荣光,固步自封,在人生的长跑中逐渐变得落后?

为什么经历小小失败的人从此封闭雄心,在抱怨和自卑中消磨岁月,不敢去尝试着锻炼并发挥自己的才能?

听起来,这就是一个“失败魔咒”。那么,如何才能破解这个“魔咒”?

提高自我效能,激发强大的自控力

所谓自我效能感,由心理学家班杜拉所提出,是指人们对实现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说白了,就是:“我可以!我能胜任!”这种心态,对学习具有巨大的影响。

1983年,贝聿铭和女儿贝莲走在巴黎的大街上,一个法国女人看到他们,擦肩而过时,朝贝聿铭的脚边吐了口浓痰,然后扬长而去。贝莲十分惊讶,半晌无语。贝聿铭却淡淡一笑:真有意思。

他知道接下改建卢浮宫的工程后,自己成了过街老鼠。

卢浮宫是气势宏伟的皇家宫殿。但到了近代,卢浮宫成了一个破旧不堪的博物馆,灯光昏暗,积满灰尘,卢浮宫入口处标志不清,让游客晕头转向。

密特朗出任总统后说,挑中美籍华人贝聿铭来改建卢浮宫。整个巴黎都大吃一惊,尽管此时贝聿铭已名满天下,但这项任命引起了法国各界的强烈不满,许多人还恼羞成怒,纷纷在报刊上撰文怒骂:“怎么叫一个华人来修建我们最重要的建筑?他会毁了卢浮宫。”

贝聿铭毫不在意,开始紧锣密鼓的勘察与设计,而最具代表性的设计,是他准备在拿破仑广场修建一座玻璃金字塔,旁边三座“小金字塔”侍立,还有三个水池,三角形,池水清冽,涌出喷泉。

这样大胆的想法又引起了轩然大波。法国舆论开始尖叫:“怎么可以在拿破仑广场盖东西?你们会毁了全世界最重要的都市景观!”

强大的批判阵势,几乎让贝聿铭难以承受。但他顶住了万千压力,1988年,卢浮宫终于改建全部竣工。当大家走进灯火通明的金字塔,原本阴森漆黑的卢浮宫被六百盏聚光灯照得闪闪发光。金字塔晶莹剔透,堪称奇景,让人叹为观止。法国人曾经极力反对的金字塔,一跃成为他们的骄傲,巴黎人倾城而出,来卢浮宫欣赏最新的“纪念碑”。

贝聿铭是如何坚持下来的呢?在回忆往事时,他由衷地感叹:“做事情最重要的是维持十足的信心,你必须对自己说,如果我相信我是对的,就不必在乎我是谁。旁人接受不接受对于我并不是最重要的。我自己接受不接受比较重要一点。总而言之,觉得应该做的,觉得是对的,那就应坚持。客观怎么说,这个我不知道,要等历史来评判,再过几十年再看旁人怎么批评。”

从他的坚持,我们可以看到,他具有很强的自我效能感。

心理学家戴尔·申克发现,学习自我效能低的学生会逃避很多学习任务,尤其是那些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而自我效能高的学生渴望解决这些具有挑战的学习任务。与自我效能低的学生相比,自我效能高的学生更有可能把学习任务坚持到底。

那么,自我效能感到底是怎样影响着我们的自控力呢?

首先,自我效能感影响我们的选择。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面临着许多选择,比如考什么层次的大学,今天完成什么难度的习题,怎样去行动以及努力多久。积极的自我效能感,能让我们做出积极的承诺,并为之付出努力。

其次,自我效能感能决定耐挫力。遇到障碍时,自我效能感越强,其努力越具有力度,越能够坚持下去,而对自我效能感低的人容易放松努力,或完全放弃。

爱迪生发明电灯做了一千五百多次实验都没有找到适合做电灯灯丝的材料,有人嘲笑他说:“爱迪生先生,你已经失败了一千五百多次了。”爱迪生回答说:“不,我没有失败,我的成就是发现一千五百多种材料不适合做电灯的灯丝。”他显然是个自我效能感很强的人。

第三,自我效能感影响心态。自我效能感低的人接受任务时,眼睛盯着自身不足,夸大潜在困难,容易想到失败,而不是如何实现目标;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关注于目标本身,遇到障碍时会想办法解决,而非畏惧退缩。

所以,自我效能感强的人深知自身能力,拥有积极心态,选择合适的目标,相信自己可以改变命运,而不是让命运来主宰自己,并以韧性促进自己前进,所以他们勇于挑战,最终可以不断超越自我。

而这种自我效能感如何培养呢?

第一,精心选择自己的长期目标,总是想有所作为。

马克·吐温讲过一个故事:一个往生者在天堂遇到了圣彼得,便问:“我一直对军事很感兴趣。请问,谁是史上最伟大的将军呢?”圣彼得指着角落里的一个人,说:“你瞧,历史上最伟大的将军就是他。”往生者疑惑地说:“真的吗?这、这怎么可能呢?……这个人我可熟悉得很。他只是再普通不过的商人啊。”圣彼得说:“没错,他的确是个普通商人。不过,他曾经有机会成为伟大的将军。哪怕他试上一试呢,历史上最伟大的将军就非他莫属了。”

故事有点荒诞,对吗?但没有良好的自我期许,的确容易浪费天赋,光阴虚度。孟子曾豪气冲天地说:“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我们未必一定要平治天下,但通过人生规划,每个人都将选择一个行业。那这个行业的佼佼者,凭什么就得是别人,为什么不能是我?

第二,选择中等难度的短期目标。

正如库帕史密斯的实验显示,真正有效的目标既不能唾手可得没有一点成就感,也不能难度很大只能凭运气,而是要通过奋斗可以达到,并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因此,我们不要脑子一热,就不顾实力如何,就选择申请美国常青藤院校,而是要选择比自己目前实力稍高一点的学校作为奋斗的目标。

第三,得到及时反馈。

我们要定期获得成就感,才能促使我们继续努力。正因如此,每个阶段的考试,都是我们自我检测的极佳机会,从而了解自己是否有所进步。良好的自我效能感源于一次次迎接挑战,逐渐获得进步,对自己的能力有进一步了解,并且接受更高的挑战,并努力获得成功,以此形成良性循环。

当个人使命与社会目标一致

作为中学生,每天埋头做题,以分数为追求目标,这无可厚非,但我们在追求分数的同时,还要强调目标的崇高化。在规划人生目标时,应该考虑一个问题:个人目标是在社会中实现的,个人目标与社会目标一致时,才会产生重大的意义和价值。如果一个人感觉不到自己属于更伟大更长久的事物,他就无法过上真正出色的生活。

而且,当我们与世界融为一体,从事一项为之自豪,为之激动流泪的事业,那么我们将具备强大的动力,以及矢志不渝的自控力。

著名心理学家罗伊·鲍迈斯特在《意志力》一书中讲到一个事例:

美国海军海豹突击队遴选队员时,要经历魔鬼训练周,其残酷程度令人发指:每天睡眠不足5小时,其余时间不停地跑步、游泳、攀爬,并接受教官的凌辱。由于身心备受煎熬,一般而言,每个海豹班至少有3/4的人完成不了训练。教官们发现,最后通过考验的人,不一定是肌肉最强壮的,而是那些能够超过个人痛苦,思考怎么帮助队友的人。他们不仅有勇气和体力,还有一颗博爱之心。

这个结论是让人惊讶,也让人振奋的。历史上大凡意志如钢者,都不是蝇营狗苟谋求私利之人,而是那些胸怀天下,心系民生的伟丈夫。因为他们在事业中找到价值,充满了崇高的使命感,鞭策自己孜孜以求,表现出强大的自控力。

同类推荐
  • 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

    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

    在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信中,读者不仅可以看到洛克菲勒优良的品德、卓越的经商才能,还可窥见这位商业巨擘创造财富的谋略与秘密。我们译取了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并将书信中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延展,让读者深刻了解书信里的精华。
  • 停顿十秒

    停顿十秒

    本书通过大量经典故事和哲理,告诉人们应该怎样应对各种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你在绝望中走向希望,让失败转变为成功。
  • 人生的理想与成就

    人生的理想与成就

    这本《培根人生的理想与成就》,可以说是培根一生经典的智慧。我们在编译的过程中,为了符合读者的要求,对本书的后半部分内容,在原稿的基础上添加了部分标题,使读者更易于理解。
  • 你的生活可以很禅(上)

    你的生活可以很禅(上)

    无杂念,内心不乱才能禅定。禅定者,能放弃外界色相诱惑,超然物外,保持一颗安定的心,才找到真实的自我。一个人只要心里平静、安定,就能运用自己的智慧,去解决生活的问题。因为禅定给智慧提供了孕育的空间。
  • 李嘉诚白手起家的八字箴言

    李嘉诚白手起家的八字箴言

    李嘉诚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杰出的商人之一,连续六年荣膺世界华人首富,连续八年雄居港商首席。他作为香港巨商和财富化身,在创业之初完全是白手起家、以小搏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财富神话。八字箴言是李嘉诚纵横商场几十年的心得,更是他做人与经商完美结合的深悟见解。八字箴言,字字渗透着李嘉诚经营谋略与文化的精华。
热门推荐
  • TFBOYS之十年之约

    TFBOYS之十年之约

    她,一枚守候十年的四叶草,一直认为自己只能做一个默默看着他们的透明人,可当她遇到了梦中的他们,不知是对还是错,是一场悲欢离合的开始,还是幸福美好的邂逅。她的出现,会改变TFBOYS的生活吗?“一直想有一天站在你们的面前,可当变为现实的时候,真的招架不住,我爱的三位少年,对不起,或许我真的不该出现在你们的生活中的,我想我该离开了。”“沐小熙,我们在一起吧!”
  • 祸水公主

    祸水公主

    叶晓落,安乐公主,她能让活人消失,她却有凤凰蛊,让死人复活。她积一生爱恨,一生痴迷,于一生BUFF,若要问起时:她的顽劣,不亚于任何人。话中,她风华天下,古灵精怪,某日,“这汤有股怪怪气味?”“是蝎子和蜈蚣熬成的。”“......”“听说迷晕你,可以得到你!”慕容思城愕然。话中,她独酌高楼,“晓落愿嫁西瑜,为求放过慕容思城!”他嘴角轻裂,“发配慕容思城南鲛,抗敌!”话中,“在你心中只能选择一个。”慕容思城淡然,“谁?”“晓落和你,你选择一个。”一只手指着地上山水画。“晓落......”轰然,他吐血倒下……简介是几个片段,有点模糊,想看明白就来戳文文吧!
  • 感悟母爱——绵绵情长的116个动人时刻

    感悟母爱——绵绵情长的116个动人时刻

    她是平凡的,是伟大的、是怯懦的、是勇敢的……她似乎生来就是矛盾的集合体,却是普天下最伟大的存在,给予我们最质朴,最纯粹的情感。她便是母亲。从来没有一种文字能写尽母爱,文章尚有长短尽头,而母爱,却是无痕的岁月,贯穿着我们生命的全部。母爱没有固定的模式,是为我们洗手羹汤的身影、是关爱的喃喃之语,是悲伤时的轻轻拥抱,是危险时的生命守护……这些都永恒的刻在我们的记忆里。让我们一起去感悟这些动人的片段,体悟母爱的每一个感动瞬间吧!
  • 妃常富有

    妃常富有

    不败的神话还有自己的生命结束在一个白痴手上,问千娆是怎么个感受?答:憋屈!发现自己没死,有了第二次生命,可是一醒来问候她的是一支匕首,问千娆是怎么个感受?答:很憋屈!原主营养不良,家世不凡,却遭遇灭门,一时间无路可去,问千娆怎么个感受?答:十分的憋屈!好吧,既然事已至此,那原主的仇就是她的仇,只不过在报仇之前,她还是好好的养好身体,养精蓄锐的好,不然仇都没报呢,自己就又去了可不好。只不过原主逃跑也不选个好路线,偏往没什么人荒凉的地方跑,好吧,看这里这么荒凉,她就动动手改造一下吧,顺势赚些钱,报仇之后好过逍遥日子不是。只是钱赚到了,仇也报了,可是为什么那谁要拉着她一起去参加‘冒险活动’?虽然是她自愿的,可没说还要宅斗什么的啊,可以临时退出吗?某人答曰:孩子都有了,想退出去哪里?本文一对一,种田,赚钱,后期有轻微宅斗。简介无能,就这么着吧!
  • 弑天邪少

    弑天邪少

    三年前,我是被逐出家门的落魄少年。三年后,我是让天下人刮目相看的弑天邪少。当初是你们看走了眼。我说过,我失去的,我会靠自己一点点拿回来,谁都没办法阻挡住我。
  • 至尊杀手:废材要翻天

    至尊杀手:废材要翻天

    作为一名顶级杀手,更是杀手界的传奇,医界的神话,死后穿越到一名废材小姐身上,洛陌表示很能理解,毕竟能力越大,要遭遇的事儿就越多越离奇,不过这一大家子看笑话的人是哪来的?好吧是她能力太强了,没有对原主疼宠爱的爸妈,还带着个拖油瓶的妹妹,没事,姐有强大金手指,吊打渣渣,闯出一片恣意天。只是,姐的人生规划里好像并没有面前这个妖孽吧!不过就是,犯了点小错,让他差点魂归西天,最后不是也救回来了嘛,至于这么缠着?
  • 随身空间之莲耀末世

    随身空间之莲耀末世

    她上一次初遇末世,却悲催地死于朋友之手,蒙受上天眷顾,她幸运地重生回了最初,并得到了一个神奇的上古修真空间,莲斋,这一次,她下定决心要重新改写自己的结局,圣母神马的,都去死吧,这个世界,谁狠谁活的漂亮,看她莲斋在手,末世不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南昭传奇:只因遇见你

    南昭传奇:只因遇见你

    她,苏子蕊,因为一场离奇的车祸穿越到了南昭国,成为了最受宠的苏府三小姐。他,南昭国最受人尊崇爱戴的轩王殿下,自小才华横溢。他和她的遇见上演了一段令人艳羡的南昭传奇。
  • 星空的迷茫

    星空的迷茫

    文笔不好,为的是寻找当初第一次看小说的感情。营造不一样的精彩。从与世界脱节的小镇走向整片大陆,主角没有走向巅峰却也让每个人深刻记忆。
  • 极品至尊神医

    极品至尊神医

    “我是神医,什么病都能治……什么?女人!哎呀!我一天怪忙的,既然你说了,当然要给你面子,让她晚上过来吧!”“来来来!把这套制服换上,这样有利于治病,什么!你……你再说一遍!什么都不穿!这样不好吧!好吧!好吧!随你。”“美女,你长的这么漂亮,我掐指一算,你肯定有病,我来给你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