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763800000019

第19章 控制系统的研制(6)

对探月卫星系统来讲,最重要的是“叶尼塞”成像系统,它由列宁格勒第380科研所26研制。这不仅仅是简单的照相设备,还是显像设备,并将处理后的影像通过无线电传输。该设备有2 个目镜,焦距分别为200毫米和500 毫米,目的是用两种不同的尺度同时对两个坐标点目标成像。系统中装配了两套电视成像设备(可替换目镜) ,在之后研究太阳系射线的航天器上多次使用。焦距为200毫米的目镜对月球的全貌进行了成像,并完全记录到盘上。而更高分辨率的月球影像已经超出了盘的容量,但依然提供了更高的精度。在这两种情况下都产生了相应的电视影像,在数据盘上有1500行的分辨率,每行像素数不低于1000个。

在研制过程中考虑了2 个不同的电视成像设备,最终选择了E—2A所采用的系统。后续的型号也采用了该系统。

E—2A航天器的姿态控制系统包括由8 个太阳敏感器组成的系统、月球位置敏感器、角速度传感器、执行机构(含小推力发动机,工作介质选用压缩氮气),以及将接收到的信号转换成指令的计算模块。这也是第一个包含了主动定向系统的航天器。其总体研究、制造和试验等工作由航空工业部第一科研所27在劳申巴赫28的领导下完成的。

“月球3号”卫星的星载“叶尼塞”电视成像系统

还有一样不同寻常的是太阳能电池板的形状。因为在全程飞行的过程中,除了照相阶段,其他时间都不要求对日定向,但同时,在完成全程的飞行任务过程中蓄电池却需要稳定充电。经过复杂的计算之后,研究人员选择了后来的太阳能电池板形状,使卫星相对于太阳不论以何种姿态飞行,都能获得几乎相同的太阳能。

由于星载带转发功能的相机能够工作在两个状态——“快速”状态和“慢速”状态,因此地面的接收系统也相应地配备了两种解码体系的接收设备“叶尼塞—1”和“叶尼塞—2”。接收系统有固定的模式,也有移动模式,移动模式的接收系统也安装在了汽车的“通用车体”上面。接收系统在生产出来并经过调试后,被运往6号测控站和41 E临时测控站。

1959年8月,1号E—1 A探月卫星运抵秋拉塔姆基地,但是对该系统进行完备的检查并修正各种错误还需要整整一个月。直到9月25日,工作人员才宣告卫星已经准备就绪,可以发射了。

由运载火箭P —7A(编号为8К72,“月球东方号”的编号为Л1—8)携带E—2 A探月飞行的发射于1959年10月4日进行,苏联的新闻报道称发射了“月球3号”。科罗廖夫亲自同其他工作人员一道飞抵位于克里米亚的测控站,因为他也想成为首批看到月球背面是什么的人。

“月球3号”进入了远地点48万千米、近地点4.75万千米的大椭圆轨道。在轨道设计时主要考虑到在接近月球时(6200 千米) ,卫星位于其南面,这样获得的成像里有足够多的已知目标,便于之后利用已有的天文图片进行“匹配”联系。

10月7日,当太阳光照射到月球背面大约70%的面积时,探测卫星执行了成像操作。“月球3号”对月球的几乎一半表面进行了成像,而其中的2/3是从地球无法看到的表面。在成像结束后,“叶尼塞”系统自动进行了胶片显影,并再次卷起放回到专门的盒子里。传回的遥测信号显示,“叶尼塞”成像系统已经工作完毕。但是胶片上有没有获得什么信息,最初人们并不清楚。在地面发出指令后,卫星的成像信号传输系统开始工作。开始是测试行,测试行在地面时已经记录到了胶片上。受到鼓舞的项目指挥者们决定打开胶片伸展装置。这样在下一次与“月球3号”进行通信联系时,显示器的屏幕就开始一行一行地出现紫色的小点,首次描绘出月球表面的影像。尽管这次以及后续若干幅从太空获得的影像都夹杂了很多“噪声”,但它们带给学者们和航天人的依旧是无尽的喜悦。

当卫星逐渐接近地球时,信噪比变得更好,影像的质量也提高了。当卫星进入地影后,部分专家得到允许撤离了测控站,但是基本成员依然坚守岗位,计划在卫星飞出地影后继续工作。预计离开地影的时间是10月19日至20日。然而,在预定的时间,“月球3号”却没有显示出任何活着的迹象——不仅没有传输电视图像信号,甚至连遥测信号都没有传回来。这种静默最可能的原因是转发器或者电源系统出现了故障。

“月球3号”沿着自己的飞行轨道又转了几个月,运行了11圈,最后于1960年4月在地球的大气层坠毁。

今天,由该探测器获得的这幅照片依然是最好的,虽然它是人类获得的首幅月球背面的影像!对它进行解码后,天文学家们获得了独特的科学研究素材。例如,与面向地球的一面相比,月球背面的“月海”很少,“山区”占据了更多面积。

1959年12月31日,科罗廖夫与身边最亲近的第一特种设计局的工作人员一起庆祝新年。所有参与了E—2A发射的人都获得了他赠送的一份礼物,即刚刚印制的“第一幅月球背面影像图”。

正像最初计划的一样,E—2A卫星只获得了月球背面的2/3 区域的影像。学者们坚持继续开展新的发射计划,以填补“空白”的信息。这项任务最后由E—2Ф行星际卫星承担; 发射前,卫星获得了E—3的编号。它应当沿着向上的轨道,在倾斜的太阳光照射下获得月球的侧面成像,以反映月球表面的地貌。影像的接收部分则计划采用“冥王星”无线电雷达系统的АДУ—1000大天线,该系统是在叶夫帕托里亚城的深空测控中心组装完成的(位于克里米亚的16号测控站)。该系统将地面接收机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增强了10 倍,相应地,获得的图像质量也大幅提高。为了应对可能的失败,1959年底,第一特种设计局直接生产了2颗E—3型卫星,并于1960年3月运抵秋拉塔姆。

1960年4月15日,1号E—3型卫星由P—7 A运载火箭(“月球东方号”,编号 Л1—9) 发射。前两级火箭工作正常,但是第三级火箭(“E模块”) 却比预定的时间提前了3秒钟关机。后来的研究显示,这一级的煤油燃料储箱未能加满油。由于这个原因,末速与设计速度相比小了130 米/秒,第三级火箭带着卫星只上升到20 万千米高度,在5月份进入大气层时,在非洲中部上空烧毁。

1960年4 月16 日29 ,2 号 E —3 卫星(运载火箭“月球东方号”,编号Л1—9A) 发射。点火后,助推模块 Д 没有产生主推力,因此在点火后几秒钟,中心发动机发生爆炸,并直接导致火箭在瞬间爆炸。旁边的装配试验楼受到波及,建筑物遭到损坏,也吓坏了参观火箭发射的人们。

研制好用于继续完成对月成像的星载“叶尼塞”系统被炸毁了。苏联的航天人决定暂停。直到1965年7 月20 日,月球背面的“空白”区域才由行星际飞行器“探测器3号”填补完成。

所有这些成就对于苏联航天的进一步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火箭航天领域变得更加强大,能够解决更加复杂的任务并克服任何的困难。新研制出的地面控制系统也展示了自己的能力。人们首次验证了三级运载火箭、控制设备、航天器在空间的定向,以及接收从卫星获得的影像等技术。这些技术在载人飞船的研制过程中获得了更加耀眼的应用。

注 释

[1].通用车体——不密封的箱式通用尺寸车体。

[2].译者注:原文为B—2A,包括后续两个图的图注,均为 B —2A。 但正文中只此一处,后面都是P—2A。疑有误,译者更改。

[3].1 英里=1.609 千米。

[4].译者注:对照后文,应为Б1 —1。

[5].译者注:被昵称为 “小七”。

[6].1 毫米汞柱=133.322Pa。

同类推荐
  • 世界在变小与现代交通

    世界在变小与现代交通

    在21世纪到来之际,科学家们预测了未来汽车技术发展的新的突破点。从汽车工业诞生的那一天起,就率先采用各科学领域发明的新技术,并使这些技术更加完美。
  • 我跟师傅学工程管理

    我跟师傅学工程管理

    全书共分4章,旨在让工人了解装修的重要行业知识,为工人们提升自己,独立接恰装修项目提供知识储备。第一章,工程预算报价,介绍工程预算的基本方法;第二章,合同的拟定,介绍怎样拟定合同,并详细讲解工程中的甲乙双方各自承担的责任;第三章,施工现场流程管理,主要涉及装修工程中的成本、进度、质量和安全管理;第四章,装修中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是国家对装修行业的强制性法律法规,如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人身安全问题、合同纠纷问题等。并附录一套家装施工合同,以供参考。
  • 美国海军飞行员的成长历程

    美国海军飞行员的成长历程

    本书介绍了从一名普通的美国公民如何成长为海军飞行员的过程,包括对身体素质的要求、飞行前的航空教育、初级训练、在T-45教练机上的训练、直升机飞行员的训练、驾驶多发飞机飞行员的训练以及获得飞行证章等。同时介绍了各种培训课程和培训l器材,包括救生设备、各型教练机和模拟器,对不同阶段的培训内容和培训要求也有描述。
  • 科技与发展

    科技与发展

    信息技术自人类社会形成以来就存在,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变革。语言、文字是人类传达信息的初步方式,烽火台则是远距离传达信息的最简单手段,纸张和印刷术使信息流通范围大大扩展。自19世纪中期以后,人类学会利用电和电磁波,信息技术的变革开始大大加快。
  • 米格飞机的传奇:米格风云

    米格飞机的传奇:米格风云

    米格系列战斗机是苏联/俄罗斯战斗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著名的战斗机,本书主要从型号入手,讲述了米格设计局从诞生至今的基本情况。从型号的研制背景、型号的使用情况等进行介绍,在讲述型号研制生产的同时,还侧面讲述了世界政治和社会的演变,是了解米格战斗机较为理想的参考读物。本书适合军事和航空爱好者阅读,也可以作为从事飞机设计、生产和使用的专业人员的参考读物。
热门推荐
  • 身后有鬼

    身后有鬼

    我叫孙天,半夜接了个神秘红包,却给莫名其妙卷进一场场神秘命案中……“小玉女鬼事件”“楼盘死亡事件”“诡异人头事件”……游走在这些危险事件之间,虽然不知道哪天会死,但为了世界和平,我还是决定豁出去了!
  • 无敌兵王

    无敌兵王

    传奇兵王追风隐归故里,奈何现实逼迫想着平静生活的他一再出手。看他从小保安做起,如何坐拥白富美,傲视群豪,成为无敌王者!无敌是多么、多么的寂寞啊!—李风站在巅峰忍不住感叹。
  • 幻想天使协奏曲

    幻想天使协奏曲

    这是一个天才少年成长的故事,神话由他创造,史诗由他谱写。古典文学,小说故事,幻想童话,全都不缺。奏响心中的音乐,绘画梦中的人物,塑造梦想的双手,一直没有停歇。文武两道,并驾齐驱,游戏现实,虚拟人生。
  • 罪恶的遗嘱

    罪恶的遗嘱

    为了试探花心的丈夫家伟,张曼如跟青春靓丽的艺校大学生诗雅秘密定下的一纸契约,让诗雅主动接近自己的丈夫,没料到诗雅和家伟弄假成真,家伟爱上了诗雅坚决跟曼如离婚,曼如掉进了自己为丈夫布下的美丽陷阱,最终在悔恨交加中自杀。家伟和诗雅结婚那天,曼如的鬼魂突然出现,新娘子不知所踪,紧接在张家待了二十多年的刘妈被杀,张家伟夜间撞鬼进了精神病院,张家的豪华别墅成了一座鬼楼……一纸荒唐的契约,引出了一连串的阴谋,一份魔鬼的遗嘱,隐藏着数不尽的罪恶,谁会想到,家伟和曼如的结合本身就是一个美丽的陷阱……究竟是谁为谁布下陷阱,美丽的表象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阴谋?美丽的陷阱,埋下的是深不可测的人心,隐藏在世间的鬼,只不过是人心中的魔!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留足悬念,同样精彩!
  • 冯梦龙民间传说

    冯梦龙民间传说

    寿宁在挖掘传统文化遗存过程中,刘春民同志又带领一批文学工作者,搜集、整理、编纂《冯梦龙寿宁民间传说》一书,这是为研究冯梦龙知寿宁吏治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横断面。书中作品对习总书记褒奖冯梦龙为官清廉积极响应,希望借此让更多的人了解冯梦龙其人、其事,让更多人认知、效学他写书为人民、做官为人民的高尚情操。愿更多的文学工作者能学习冯梦龙“作而行之”的人格魅力,唯有这样,其作品才能成为经典的传世佳作。
  • 朋友们,能不能先把手机放一旁(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朋友们,能不能先把手机放一旁(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这部作品包含三个短篇小说:《朋友们,能不能先把手机放一旁》延续了作者关于夫妻情感话题的探讨。《崔先生溺亡始末》讲的是一个普通人独自走向死亡的故事。《外国专家大厦》则是以快递员的视角审视整个都市生活。慢三的小说看了使人郁闷却异常真实,作者在传达某种共通情感的同时,也在揭示一种现实真相。他笔下的人物都是卑微的都市小人物,面对庞杂的生活,有着作为个体的孤独、困惑和彷徨。
  • 呵护你的梦想(上)

    呵护你的梦想(上)

    生活就是一个自己动手的项目。谁能比这个说的更明白?你今天的生活就是你过去的生活态度和所选择的结果。你明天的生活就是你今天的生活态度和选择的结果。
  • 夏弥之殇

    夏弥之殇

    他本是水神世家,她却是万物所生的雪灵,本就是命中所克,却被命运戏弄走到了一起,他为她死,她也去寻他,就这样在一个新的世界里,一段新的爱恋席卷而来,到底他和她还能否走到一起。。。。
  • The Great Controversy

    The Great Controvers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地府梦想师

    地府梦想师

    后台有多大,权利就有多大。应届大学生云麟,毕业半年一直没有找到工作,某一天忽然梦到他早已逝世多年的爷爷为他介绍了一份来自地府的工作。推销地府梦想,引诱人家客户。云麟靠着得自地府的恐怖背后力量,游走于显贵名流、富商巨贾、明星学者之间,打脸权贵,泡妞绝色,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你问我为什么永远这么嚣张狂妄?很简单,因为我背后站的是我强大的靠山——天庭地府!”他如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