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765500000022

第22章 高推预研和中推核心机(3)

1990年8月31日,中央军委刘华清副主席在省委、省军区和航空航天工业部等各级领导陪同下来所视察,因王所长出国,由刘俊波(注10)书记和我全程陪同。刘副主席先考察了高空台,又参观了高推预研成果展,由我全程向他做汇报和讲解。在接见全所中层以上干部和职工代表的大会上,刘副主席发表了热情洋溢的重要讲话,他说:“航空发动机预研非常重要,看了你们发动机预研成果展,感到很高兴,很满意,很有希望。党中央、******、中央军委非常关心航空工业发展问题,关心航空发动机的发展。中等推力涡扇发动机你们必须解决,5年解决不了,10年你们一定要解决。搞航空发动机,自力更生是根本,这是国策,是毛主席制定的。希望航空战线的同志们上下一股劲、一条心,以无私奉献的精神把航空发动机预研搞上去,把航空工业推向一个新阶段,攀登新高峰,取得很好的结果。”

刘副主席还说:“你们624所的同志,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为航空事业奉献了一辈子,很多人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你们对中国的飞机和航空事业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史册上,在建立我们强大的国防科研试验力量,发展高科技的尖端武器,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应该给你们立一块碑,刻上你们的名字,你们这一代人是光荣的,子孙万代都会佩服你们这一辈人的奉献精神。你们获得了最高的价值,最有意义的价值,历史上最光荣的一页,包括你们的子孙。”

讲话结束时,刘副主席站起来向大家挥挥手,激动地说:“中推发动机一定要靠自力更生,靠你们624所把它搞出来!越快越好!”

此后,******副主席一直关心中推发动机的研制工作,做了许多重要指示。给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让我们拥有了创新的动力。1995年4月,在624所成立30周年所庆的前夕,还给624所亲笔题词:加速中推研制,振兴航空工业。给624所全体职工以巨大的鼓舞。

1991年10月8日,空军林虎副司令员在葛文墉副参谋长和王昂副部长陪同下来所视察。他说:“中推我们太需要了,一般的飞机应该装两台发动机,这样要更安全一些,欧洲大部分都是中推发动机,只有美国和俄罗斯才搞大推力级的,一定要下决心把中推发动机搞出来。”后来,我与林虎副司令员就非常熟,成了好朋友,至今仍有往来。

领导的视察和重要讲活,给我们全所职工以巨大鼓舞,看到了所的前途和希望,同时也感受到巨大的历史责任,大家决心要用我们自己的双手,把中推发动机搞出来,去攀登中国航空发展历史上的新高峰!

全所沸腾了。所党委召开中推研制誓师动员大会,7月6日所党委代表全所职工向部党组发出《关于承担中推发动机高低压系统匹配技术预研的请战报告》。群众中蕴藏着的极大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人人都有点儿热血沸腾的感觉。几位已经调走的科技人员又主动申请返回所内工作获领导批准,就连幼儿园的阿姨晚上也主动加班,并贴出“任务交给您,孩子交给我”的大幅标语;小车班司机随叫随到,保证行车安全;炊事班保证加班人员吃上可口的热菜热饭,人人都想为中推做一点儿力所能及的贡献。这种局面连我们几位所领导都没有想到会来得这么快速,这么猛烈!

一次冒风险的决策

七级高压压气机攻关,是三大高压性能部件的关键,也是中推核心机预研能否成功的关键。我国发动机行业研制的几个型号,都是因为高压压气机性能未达到设计指标而延误了研制进程。所以,高压压气机被认为是发动机研制中的第一大关键部件。

为了早日上台试验,林部长派刚从120厂调到部里准备当副总工程师的张洪飚同志(注11),在他尚未正式上任之前就先到624所连续“蹲点儿”70天,坐镇督战,现场指挥;又派全国知名的压气机专家、部科技委张池副主任来所指导设计工作约30天。洪飚同志不愧为工厂出来的老总,对生产组织非常内行。一天他从斯永华那里要去零级网络图,认真研究后约我去招待所面谈一次,提出我们的网络图中还有潜力可挖,进度还可以再快一点儿。第二天我们一起上观雾山,与工厂领导和工艺员共同讨论,采取几条并行工程的措施,将我们原来预留的一点点余地都“挤”了出来,最终结果是提前50天完成后三级的加工,并与前四级组装成一台七级高压压气机试验件。

七级高压压气机试验已成为部领导和全行业关注的焦点。初战必胜,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否则就会动摇所有人的信心和决心,我们每个参试人员身上的担子和压力有多大就可想而知了。1990年9月23日晚上零点,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的七级高压压气机首次上台运转。所有的人都屏住呼吸,瞪大双眼“盯”着它,生怕出现一点点异常。结果还好,这个初生的“天之骄子”还比较争气,安全地运转到10500转/分,顺利地通过了“机械磨合”运转状态,停车检查一切正常,大家松了一口气儿,试验现场开始有人小声地有说有笑了,我到室外去放松一下情绪,呼吸一点儿新鲜空气。1小时后开始当晚的第二个状态点试验,大家似乎没有刚才那么紧张了。但推到80%设计转速(大约13500转/分)时,我们最担心的问题终于出现了,最高振动值瞬间达到13g,远超出安全规定值,只好将转速降下来,以保护试验件的安全。当晚试验就这样结束了,大家回去休息,只留下少数人进行检查和分析。经多次分析决定第三天继续进行试验,结果与第一天差不多,试验只好暂时停下来。

我们组织了一个攻关小组,由周拜豪同志负责,研究排除振动过大的措施,每次会议我都去参加。经过近2个月的种种努力,转子下台分解4次,仍未完全排除振动过大的故障。振动大是非常危险的,应力会成倍增长,搞不好转子会“飞”出去。

我记得是在北京亚运会开幕的时候,七级高压压气机就开始上台试验,亚运会结束时还没有达到最大转速状态。我们采用了多种方法,先是把原来的刚性支承改成采用挤压油膜轴承的弹性支承,后又改为用尼龙绳把两个盘固定的柔性连接方式。对台架设备也翻来覆去做了大量工作。但是很遗憾,多次试验都没有成功。

1990年11月23日晚上试验,洪飚老总和王所长亲自上台“督战”,第一遍开车下来还是不行,振动值还是偏大。我们就在现场开会研究怎么办?试验进行了两个月,各种办法都想到了,能上的措施都用了,但转速还是推不上去,试验遇到了“拦路虎”,大家都很焦急,讨论中提出多种不同的看法和建议,可以说百花齐放,众说纷纭。最后王所长说:“大响,你是总设计师,这件事你来下决心拿主意,你说怎么办就怎么办!”也就是说现场总指挥给我下达了指令,把这个难题交给我了。在讨论时我注意到有几位同志都提出这可能是“临界转速”问题,只要想办法冲过去就好了。我请搞振动测量的同志把所有振动数据分析一下,发现只要接近这个转速振动值就增大,偏离这个转速振动值就明显减小。说明转子的******是合格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快速通过“临界转速”,但这要冒非常大的风险,弄不好,整个转子可能会“飞”掉,设备也会被打坏。

那天晚上,我面临着我国第一台七级高压压气机“飞”出去的巨大风险。

这两个月的每次试验我几乎都参加了,我发现负责试验指挥的张富存同志非常小心谨慎。这位同志是一位中专生,但工作认真负责,搞试验很有经验,所里“破格”把他提拔为三室主管试验的副主任。因为1986年底在这个设备上,曾经发生过一次因振动值偏大而导致试验件“飞”出去并打坏了设备的大事故,所以他指挥这次试验十分“小心谨慎”是无可非议的。问题在于如果是“临界转速”的话,慢推油门就是很危险的。但要想快速冲过“临界转速”,风险又很大,一旦出事,必须有人来承担这个责任。

根据大家对数据的分析,我也判断振动大很可能是“临界转速”问题,这是发动机研制中经常碰到的头痛问题。“临界转速”试验最大的特点是转速不能停留在那个值上,一停留就可能出现重大事故。解决的办法,一个是把“临界转速”降到很低,在低转速时快速通过,危险性就会大大减小。再一个就是把“临界转速”提高到工作转速之上,在到达工作转速之前都不会出现二阶临界转速,压气机试验都会是很平稳的。但这些都需要在设计上做大量的结构修改工作,设计、加工和装配的周期会很长。

在这个基本判断的前提下,我提出采取一个冒险的办法,就是快推油门使转子快速通过“临界转速”,使振动值减下来,先将试验做下去,而且,判断这是不是“临界转速”也必须要做这个试验。而如何解决“临界转速”问题,只有在完成这个试验之后的结构设计修改中,再研究采取什么样的方案和措施。当时,我们大家都意识到快速通过“临界转速”一定要冒巨大的风险。如果不冒这个风险,七级压气机试验就很难有大的进展。

当时洪飚总师、王所长都在现场,他们两人表示同意我的判断,也同意冲一下看看。因为方案是我提出来的,我说:“如果出现了转子‘飞’掉的情况,我是第一责任人,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他们两位领导当即表示:就按你提出的办法试验,如果出了问题,我们一起共同承担责任。

我对张富存同志说:“试验还是由你来指挥,但快接近振动值增大时要猛推操纵杆,快速通过。如果转子‘飞’了,由我承担责任。如果确实是‘临界转速’,我估计振动值就会马上掉下来。”

开始试车了,大家都很紧张,我当然最紧张了。随着转速的增加,我的心脏也在“嘣嘣”地加速跳动着。

当转速快到“临界转速”前而振动值尚未达到最大值时,我忍不住轻轻地喊了一声“快推”,操作员一下子就推了上去,这一推,振动值马上就掉到了3g。

振动值在5g以下试车是安全的,一下子掉到3g。哎哟!当时全场沸腾了,大家高兴得直鼓掌!我也很激动。说实在的,下指令快推油门的那一瞬间,我的“心”都快要跳到嗓子眼儿了,全身都在冒着冷汗。

1990年11月23日,是我前半生中为了航空发动机事业做出冒巨大风险决策的一天,一辈子都忘不了这一天的晚上。我相信洪飚老总、王所长和在场的所有同志,恐怕也是难以忘记的。

七级高压压气机终于推到100%设计转速值(16800转/分)。按照这种试验方法,到1991年底共进行了9次开车试验,累计运转13小时,共录取了5条压气机转速特性曲线。为了安全起见,那次没有安排录取喘振边界点的试验。

11月26日,林宗棠部长和部发动机总公司发来贺电,祝贺七级高压压气机试验成功,首战告捷!

此后,经过认真准备,从1991年2月7日开始七级高压压气机喘振边界测定试验,接着又陆续完成了设计安装角条件下的总性能试验、重复性试验、最佳安装角性能调整试验和低转速下的调整试验,累计开车37次,共运行435小时,其主要性能指标均达到当时美国F404和CFM56发动机高压压气机的先进水平。

1991年6月5日,陈浚总经理致函林宗棠部长,建议对中推七级高压压气机开展立功授奖活动。林部长批示:“这是一项重大突破,对发展我国涡扇发动机具有重要意义,应予特殊鼓励,部可发特别嘉奖令。”

1991年7月部发动机总公司在沈阳召开中推预研汇报会,林宗棠部长指出:“中推七级高压压气机的研究,完全是自力更生,依靠自己的力量,从理论计算到试验,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说明中国人并不笨,只要认真地干,完全可以干出和国外差不多水平的事情。”

设计是龙头,人才是关键

在******副主席的亲切关怀和国防科工委、航空航天工业部的直接领导下,三大高压性能部件和中推核心机都已完成了立项程序,并积极地开展研究工作。但是,如何才能保证又好又快地完成研制工作任务呢?我认为在发动机研制工作中,设计是龙头,是第一道关。设计搞好了才能得到好的三大高压部件,也才能完成先进的中推核心机研制任务。如果设计搞错了,后面的加工和试验也都错了,不但造成人力、物力和资金的巨大浪费,也会耽误整个研制周期。

设计工作要搞好,人才最关键,要有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一批能打硬仗的人才队伍,并且要很好地有效地组织起来,沿着同一个目标,形成合力,才能奋勇向前。但624所原有的设计人员,不少人已经转去搞民品开发了,留下的也散落在各个试验研究室中,很难集中精力和组织协调,很难建立起技术责任制,也很难保证设计工作的高水平、高质量。因此,我向王所长提出尽快建立中推核心机设计室是当务之急,并建议取名为一室。实际上就是要恢复原来在甘溪的老一室。王所长当过老一室主任,他很理解和支持这一建议。当时我还向所长提出,组建这个室,人要我来点。有一些人已经是民品开发的骨干力量了,可能要把他们抽回来,不知所长能否同意?王所长说:“当然可以啊,我们必须尽快把一室组建起来。要什么人你就点吧,点完后我们再商量一起下决心,共同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

同类推荐
  • 梁启超家书

    梁启超家书

    本书选摘了1898—1928年间梁启超写给子女的上百封书信,信中梁启超“笔端饱含感情”,没有严厉的呵斥,也不做居高临下的姿态,而是喷薄而出的慈父之爱。这种爱完全是一位父亲情感的宣泄,赤裸奔放、情真意切。在孩子们面前,梁启超既是一位父亲,又是一位导师,还是一个知心朋友。他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让他们全面发展,同他们谈人生理想,国家大事,婚姻感情。他这种趣味式陪伴式的教育理念,对当下父母的家庭教育,仍有弥足珍贵的借鉴意义。
  • 花木兰精神

    花木兰精神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心中也会有一千个花木兰。花木兰精神在不同的时代里,在不同的语境中,在不同人的心目中,都会得到不同的解读。但是,高贵的品质总会有恒定的价值,时代的变迁、环境的变化并不会阻止优秀的女性在花木兰身上找到自己所需要的那种精神。花木兰,也许就是她们心中的另一个自己。《花木兰精神》的作者是曹荣。
  • 三十万言三十年

    三十万言三十年

    本书是一本研究介绍胡风的专著。作者以第三人称的手法,客观地蓦写介绍胡风案从1955年发生至1988年彻底平反的全过程。它通过翔实的资料,客观的叙述,展示了一个丰富、复杂的胡风。介绍了胡风从左翼文艺活动开始,逐步形成的现实主义文艺思想,亦给读者展示了上世纪特定历史年代,极左思潮对正常文学、文化生活的冲击与戕害。木书为研究现当代思想史及胡风文艺思想,提供了很好的文献史料。
  • 静静的山

    静静的山

    她是被誉为:“高山雪莲”的奇女子,登顶过7座8000米雪山,足迹到地球三极。她曾遭遇雪崩,经历12级风,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她出生在一个小山村,却是上市公司“探路者”的联合创始人。登山、创业之外,她更热衷于环保并从事公益事业。她是王静,飞雪静静。
  • 史玉柱的坎

    史玉柱的坎

    坎坷、困境,可能每个人都会遇到。不过,史玉柱所经历的坎坷之多、困境之险恐怕不是一般人能够想象的,他以4000元的投资,在短短4个月就赚回100万,又因巨人大厦资金匮乏而在一夜之间从中国首富沦落为负债2亿多的中国“首负”。即便这样,史玉柱并未气馁,而是举债进攻保健品市场,黄金搭档一炮而红,而他马不停蹄地进军网游领域的举动更是将他推向了风口浪尖。史玉柱,他曾被无数创业者誉为创业天才,是许多企业家眼里引以为戒的失败者,更是众人眼里的“逆袭英雄”。他抛开“负翁”的阴影,再次创业,抢占保健业市场、进军网游领域,成为身价百亿的商业奇才。他这一路走来,到底经历了哪些辛酸、坎坷,就让我们一起细细品读。
热门推荐
  • 枫轩道

    枫轩道

    枫轩道——讲述了从地球穿越到傲光大陆的少年程楠和少女顾祺二人在这个世界的故事。程楠[霍宇浩]还一步步地走向了魂帝,最后,程楠打开了通向异界的大门枫轩道,两人一同离开傲光大陆的故事。
  • 邪王的失宠小妾

    邪王的失宠小妾

    他,是权倾朝野的王爷,俊美且风流;而她,只是一个平凡贫家女。无意间得罪了邪佞的王爷,竟厄运不断:摊子被砸、做侍女、被绑架,还要做他小妾?不料新婚夜就被打入冷宫,还受尽折磨!悲伤逃离,再相见,她是名满京城的头牌歌女!他想挽回她?她却说:“对不起,请问你是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魑魅人间

    魑魅人间

    虽说“一失足成千古恨”,但齐峰的代价也太大了,亲人、朋友都因他无辜地陷入万劫不复。况且当初他毫无恶意,他只是秉着良心做了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到底有何孽缘?他又该怎么办?
  • 愿来生不见

    愿来生不见

    楔子他倾尽所有,只为他君临天下,他许他一世天涯,怕亦只是痴人梦话。天下与他,他终究是选了天下,弃了他。一世情结,三生孽缘,谁对谁错,又有谁能来说?“澈清。”那人颤抖的双手抱起了早已冰冷的尸体,苦笑着对着尸体喃喃自语,谁也没听清。那人的脸紧紧地贴着他的脸。下一世再遇见我,记得要躲地远远的,别再靠近了。
  • 绝盗霸尊盗

    绝盗霸尊盗

    各位广大书友,我是新手。神界牛逼神尊重生位面,拥有逆天的四生武魂,整个世界暴走了
  • 胖子求生记

    胖子求生记

    【起点第二编辑组签约作品】【保证完本,放心阅读】十年的风雨飘摇,百年的人世沧桑;千年的山河破碎,万年的浮华褪尽。如今人类和兽人之间脆弱的协议早已荡然无存,震天的战鼓再一次响起。绚丽的史诗,将从一个胆小猥琐胖子的逃亡开始......(胖子的成长之路群号91115124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加)本书以轻松、诙谐、猥琐为主,力图打造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异界,敬请期待。如果各位兄弟看完之后,觉得好看的话,恳请推荐票支持,请顺手丢上几张推荐票吧,花生谢谢各位!!
  • 异世之风凌天地

    异世之风凌天地

    华夏小子因意外来到异世,开始了他那龙翔九天,凌驾天地的征程,却因轮回之力而获得了极界的最强体修一脉的传承,一本上古最强的体修功法逆天改命,但也因此肩负着最强体修一脉的使命,征战天地,执掌天地,打破天地的束缚,永世不灭!一本上古最强功法华夏神龙诀。逆转天地修为,重启体修修炼之路,力战群雄,开启不朽神话。上古华夏神龙血脉的融合成就了史上最逆天的混沌血脉。以此获得了极界的进入资格···
  • 总裁的极品娃娃亲

    总裁的极品娃娃亲

    冷夫人带小冷漠来医院看刚刚出生的小慕雪,见到小慕雪那一刻,注定小冷漠这一生要受这个小丫头牵绊!
  • 双魂者之迈上征程

    双魂者之迈上征程

    神鬼五次千战(千年战争)结束,预言的宿命化作现实,在死神击败第四神王卡尔亚西的那一刻,毁灭成为现实,神与魔顷刻消逝。命运似乎只会开玩笑,神鬼的意志化为灵魂,在人界开始了诅咒,为了将诅咒终结,一些人将部分鬼神封印了起来,其余鬼神便寄宿在了一些人的身上。封印鬼神与被鬼神寄宿的人被鬼神诅咒着,终有人坚持不住了,他们要复活鬼神,结束自己的诅咒,由此双魂者的争斗开始了……
  • EXO灿白之强者

    EXO灿白之强者

    付出那么多,终会有收获,不管前方怎样,我永会陪伴你.你若不离.我定不弃.你若安好.便是晴天.陪我走入强者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