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779600000046

第46章 齐家准则(1)

节俭持家,福泽悠久

【原典】

欧阳夫人左右:

夫人率儿妇辈在家,须事事立个一定章程,居官不过偶然之事,居家乃是长久之计,能从勤俭耕读上做出好规模,虽一旦罢官,尚不失为兴旺气象。若贪图衙门之热闹,不立家乡之基业,则罢官之后,便觉气象萧索。凡有盛必有衰,不可不预为之计。望夫人教训儿孙妇女,常常作家中无官之想,时时有谦恭省俭之意,则福泽悠久,余心大慰矣。

【译文】

欧阳夫人左右:

夫人带着儿子、儿媳住在家里,必须每件事都立个规矩。做官不过是一时的事,住在家里才是长久的事,能在勤俭耕田、勤奋读书上开创一个好局面,即使哪天罢了官,还是一番兴旺的景象。如果贪图衙门里的热闹,不立下家乡的基业,那么罢官之后就会觉得气象萧条了。凡有盛必有衰,不可不预先做个打算。希望夫人教育儿孙晚辈,要当家里没人做官,时刻有谦让、恭敬、节省的想法,那么就会给后代带来永久的幸福,那样我心里就很高兴了。

勤俭治家才是获得幸福的最好方法

曾国藩嘱咐弟弟道:“望弟于‘俭’字加一番工夫,用一番苦心,不特家常用度宜俭,即修造公费,周济人情,亦须有一俭字的意思。”曾国藩又说:“居家之道,只有崇尚俭朴才可以长久,处乱世尤以戒奢侈为要义。”

“俭”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一项美德。《左传·庄公二十四年》中说:“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意思是说,节俭是一切美德的基础和根源,而奢侈则是所有恶行中最为严重的。这部先秦经典将“俭”字提高到无以复加的高度上,充分地展示了节俭的重要意义。

先秦时,墨子提出:“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将“俭”字提到个人和国家成败兴亡的层面上来,从此,“俭”不再仅仅是一种内在的美德,而且是成功学中的一个关键性范畴了。

具体说来,“俭”字的益处有许多方面,因此石成金在《传家宝》中进行了总结,他说:“俭有四益:凡贪淫之过未有不生于奢侈者,俭则不贪不淫,是俭可养德也;人之受用自有剂量,省啬淡泊有长久之理,是俭可养寿也;醉浓饱鲜,昏入神志,若蔬食菜羹,则肠胃清虚,无滓无秽,是俭可养神也;奢者妄取苟求,志气卑辱,一从俭约,则于人无求,于己无愧,是俭又可养心也。”石成金从“养德”“养寿”“养神”“养心”四个方面归纳了“俭”字在个人自我修养方面的作用,可谓精练而深刻。当然,“俭”虽作用于一人,但其作用却不仅仅局限在一个人身上。除了上述四个方面外,“俭”字在治家、为官、治国方面,有着更为显着的作用。

曾国藩在家书中也讲到“俭”的重要性。俭朴持家,是曾家的祖传家风。曾国藩作为同辈长男,从持家之始,就将“俭”字放在头等重要的地位上。他教育子侄说:“‘俭’字工夫,第一莫着华丽衣服,第二莫多用仆婢雇工。”其中的“俭”字,又与“勤”字相关联,所以曾国藩常常将“勤”“俭”并举。不用奴婢和仆役,固然是为了少花钱,但更重要的目的却是为了培养家人亲自劳动、爱惜劳动成果的习惯。曾家的男子都要亲自下地耕田,妇女都要亲自纺织。为儿子娶妻,也选勤俭之家,而不愿与官宦之家联姻,以免养成奢惰之习。曾纪泽刚刚结婚,曾国藩就告诫儿子,要他引导媳妇织布做衣:“新妇始至吾家,教以勤俭,纺绩以事缝纫,下厨以议酒食,此二者,妇职之最要者也。”

曾国藩自己更是一生俭朴。他衣着朴素,布袍鞋袜,都是其夫人、儿媳所做。吃的也是粗茶淡饭。即使是官至大学士,每次吃饭也仅一个荤菜,如果不是有客人来,从不加菜。因此,时人戏称他为“一品宰相”。“一品”指的就是“一荤”。有一件衣服,曾国藩平时舍不得穿,只在庆典或过新年时才穿上。这件衣服穿了三十多年,到他去世时,还像新的一样。对此,他幽默地说:“古人云:‘衣不如新,人不如故。’然以吾视之,衣亦不如故也。试观今日之衣料,有如当年之精者乎?”

曾国藩认为一个家庭,只有崇尚俭朴才可能长久。“与俭朴相反的,是官宦习气。”齐家之道,最忌讳的就是染上官宦人家的习气。为了保持以俭持家的家风,避免染上官宦人家的习气,曾国藩不与官宦习气太重的人家联姻。他在给父母的信中说:“儿女联姻,一定要找勤俭孝友之家,不要与做官的人家联姻,这样才不致助长子弟们奢侈懒惰之习气。”

有一次,一个常姓大家族想跟曾国藩家攀亲。曾国藩得知这件事之后,坚决不同意。倒不是门不当、户不对,而是他认为常家官宦的习气太重。在给弟弟们的信中,他解释说:“听说常家的公子最喜欢依仗父辈的权势作威作福,穿着华丽的衣服,带着一大批仆从。恐怕他们家有官宦人家的骄奢习气,会乱我家的家规,教坏我家的子弟。所以,我家不能跟他们联姻。”因此,在曾纪泽的婚事上,曾国藩专门写信给家里,希望能在乡间选一个普通人家的女儿。

曾国藩的节俭还表现在一些特殊的事情上。他认为,日常持家应当把一些零碎物件,如碎布、小纸片都收集起来,以备使用。如他所言:“务宜细心收拾,即一纸一缕、竹头木屑,皆宜捡拾”,“可珍之物固应爱惜,即寻常器件亦当汇集品分,有条有理:竹头木屑,皆为有用,则随处皆取携不穷也。”积少成多,就会变废为宝。这样家里既显得整齐,又节省了财物,还养成勤动手、办事有条理的好习惯。

曾国藩还教导他的儿女要节俭,说:“家中的男孩子必须走路,不可坐轿骑马;女孩子不要太懒惰,应当早日学习烧菜煮饭。勤快,就是生动之气;节俭,就是收敛之气。一个家庭能做到既勤又俭,那就绝对不可能不兴旺发达。”曾国藩在这里之所以反复强调勤俭的重要性,目的就在于教育子女要懂得生活的艰辛。

曾国藩之所以重视勤俭持家,因为在传统社会中,家是一个人事业的根基,治家与治国相通。不善治家者,必不能治天下。一个人即使再有能力,倘若家庭出了问题,也就如树拔其根,难以立足。曾国藩有这样一种不同寻常的看法,他认为做官不是长久之计,而家庭则与一个人的一生相始终。所以,他认为治家比做官更重要。

在曾国藩的影响下,夫人欧阳也丝毫没有官太太的习气。欧阳夫人早年跟从曾国藩,受了很多的苦。后来曾国藩做了两江总督,欧阳夫人所穿鞋褂等仍然是由女儿们所做的。1863年,欧阳夫人自老家东下,前往南京与丈夫相会,只带了一个乡下的老太太,每个月发给工资八百文。当时两房儿媳没有丫鬟服侍,家中的粗活也由这个老太太来做。后来船到安庆的时候,儿媳们感到堂堂总督夫人连个丫鬟都没有,太不像样,商量了一下,就凑钱给欧阳夫人买了一个。然而,欧阳夫人却把这个丫鬟送给了其他人。

曾国藩的节俭并不是要省几两银子,积少成多,使自己成为一个大富翁。他不爱钱,不敛钱,不聚钱,直到去世时,家中仅有一万多两银子,还不如一般士绅富户。他的真正目的是使自己保持勤俭风气,更主要的是为了儿女们能自尊自立,以免养尊处优,丧失努力进取的动力。他经常说:“居家之道,不可有余财。”有余财则子女必趋于骄奢,只有保持节俭自立,才可成才。“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贵习气,则难望有成。”

勤劳谨慎,兴家之道

【原典】

澄侯、温甫、子植、季洪老弟足下:

儿侄辈总须教之读书,凡事当有收拾,宜令勤慎,无作欠伸懒漫样子。至要至要。吾兄弟中惟澄弟较勤。吾近日亦勉为勤政。即令世运艰屯,而一家之中勤则兴,懒则败,一定之理。

【译文】

澄侯、温甫、子植、季洪老弟足下:

儿侄辈总应该教他们读书,什么事都应当让他们收拾,要让他们勤劳谨慎,不作打呵欠、伸懒腰散漫的样子。至要至要。我的兄弟中只有澄弟比较勤快。我最近也努力做到勤奋恭敬。

即使世道艰难,而对于一个家庭来说还是勤则兴盛,懒则衰败,这是一定不变的道理。

勤者兴家立业,懒者一事无成

曾国藩对于一个人的勤,并不主张立时做到,主张慢慢养成习惯。

曾家可谓勤劳之家的典范。“勤”是曾国藩教导子弟的一个经常性的内容。他的家书、日记、诗文中强调“勤”的内容或次数不下数百次。

曾国藩认为勤劳是修身养性的必修课,是兴家立业的奠基石。不勤则懒,虽说“懒人有懒福”,但懒福不是幸福,懒人也无益于社会。曾国藩不仅时常教育子女勤劳,自己还言传身教,形成了勤劳兴家的好家风。

曾国藩自己工作,他的夫人、儿媳,住在总督署内,也要绩麻纺纱、做针线工作,直至起更后,始能休息。《水窗春呓》所记一个笑话,可以说是曾国藩家庭生活的自白:儿子新婚未久,睡在床上,辗转反侧,心甚焦急,乃大呼曰:“妈,你那不懂事的媳妇,吱吱呀呀纺车不停,闹得我睡不着,请将她那部纺车打碎好了。”作为公公的曾国藩在隔屋听到了儿子的话,也高声说道:“太太,如果要打,最好先将你那部车子打碎,我也睡不着呢!”这一笑话,后来成为曾国藩的幕僚们闲聊话题之一。笑话一出,大家笑得眼泪都掉下来了,可是曾国藩以五指抚摸胡须,一点也不笑。一个勤劳而又其乐融融的家庭油然而生在我们的面前。

曾国藩一方面告诫诸弟在家教子侄,总须有勤敬二字。并说:“无论治世乱世,凡一家之中,能勤能敬,未有不兴,不勤不敬,未有不败者,至切至切,余深悔往日未能实行此二字也,千万叮嘱。澄弟向来本勤,但不敬耳,阅历之后,应知此二字之不可须臾离也。”

曾国藩还发现这样一个可怕的现象:“一代懒,二代淫逸。”他说“四弟、九弟较勤,六弟、季弟较懒。”“以后勤者愈勤,懒者痛改,莫使子侄学得怠惰样子。”

曾国藩要求家中兄弟子侄,总宜以勤敬二字为法:一家能勤能敬,虽乱世亦有兴旺气象;一身能勤能敬,虽愚人亦有贤智风味。吾生平于此二字少工夫,今谆谆以训吾昆弟子侄,务宜刻刻遵守,至要至要。家中若送信来,子侄辈亦可写禀来,并将此二字细细领会,层层写出,使我放心也。曾国藩还一再询问,嘱托子侄辈对勤敬二字有无长进否,“若尽与此二字相反,其家未有不落者;若个个勤而且敬,其家未有不兴者,无论世乱与世治也。诸弟须刻刻留心,为子侄做榜样也。”曾国藩的一生贯彻一个勤字,当直隶总督时,将积压的上万件案子一个月就处理完了,晚年几乎双目失明,仍手不辍书,当他已经成就大事后,仍期望自己成为“立言之人”,并为此而努力,直到病逝。

“勤”是中国家庭的传统美德。而“天道酬勤”“勤能补拙”,勤也确实会给人带来理想的回报。勤会使人增长知识,广博见识,积累经验,会使事业之禾得到充分的浸灌,从而茁壮地生长,获得丰硕的收成。

因此,曾国藩说“千古之圣贤豪杰,即奸雄欲有立于世者,不外一勤字”。勤即是不懈怠、兢兢业业,因此由勤必生“敬”,即对所勤的对象的敬重郑重之态。“敬”则必生“谦”,即小心恭敬之意。所以常见曾国藩把“勤、敬、谦”相提并论。如他说:“勤若文王之不遑,敬若舜禹之不与,谦若汉文之不胜,而勤谦二字,尤为彻始彻终,须臾不可离之道。”

“勤所以儆惰也,谦所以儆傲也,能勤且谦,则大字在其中矣,吾将守此勤敬二字以终身,倘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者乎!”

曾国藩也深谙勤字之道。他大到为官治军、小到治家修身,无不以勤字为重,他说:“人败,离不得个‘逸’字。”又说:“天下百病,生于懒也。”“人不勤则万事俱废。”不懒不逸,就是勤,“勤者,逸之反也。”“勤所以儆惰也。”

如今社会,虽有勤者,但也不乏懒者,懒者成天无所事事,有的还坐公车、拿公款,这样的人是社会的寄生虫。还有些懒人虽然也干点活,但一有空便打麻将,睡大觉,侃大山,白白浪费光阴,他们得过且过,虚度了一生。实际上,勤劳虽说有点苦,但其中又有无穷的乐趣,又有勤劳后的幸福,不勤劳怎能品尝此味呢?作为青少年,应从小培养成爱劳动、勤动手的好习惯,将会终生受用,受益无穷。

言传身教,潜移默化

【原典】

字谕纪泽儿:

我朝列圣相承,总是寅正即起,至今二百年不必。我家高曾祖考相传早起,吾得见竟希公、星冈公皆未明即起,冬寒起坐约一个时辰,始见天亮。吾父竹亭公亦甫黎明即起,有事则不待黎明,每夜必起看一二次不等,此尔所及见者也。余近亦黎明即起,思有以绍先人之家风。尔既冠授室,当以早起为第一先务。自力行之,亦率新妇力行之。

同类推荐
  • 曾国藩的友人与敌人

    曾国藩的友人与敌人

    历史学者张宏杰倾心推出《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实战篇,展现曾国藩为官处世的最高智慧。曾国藩与咸丰皇帝、左宗棠、胡林翼、李鸿章、李元度、沈葆桢等人之间的亦敌亦友、似敌实友的关系独家揭晓。曾国藩是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巨大影响力的人物。《曾国藩的友人与敌人》是在翔实的历史史材的基础上,对事件进行了精确到位的描述,使曾国藩这个人真实地呈现在大家面前。
  • 在宇宙中摇滚:“宇宙之王”霍金传

    在宇宙中摇滚:“宇宙之王”霍金传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从霍金的诞生与成长、获取博士学位、怎样与致命疾病顽强地做斗争、探索宇宙的秘密、与两任妻子的婚姻生活以及著书立说等方面阐述了霍金的人生历程及对宇宙做出的巨大贡献;下篇以“霍金到底知道什么”为主旨,从宇宙的起源和演化、时空的本性、霍金对相对论的推演与深化、量子理论与其他理论的和谐统一等方面,运用理论与图片相结合的方式,详尽地向读者对霍金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 绍兴名人传略

    绍兴名人传略

    选入本书的传主,包括大禹、勾践、文种、谢安、王叔文、李光、沈炼、姚启圣、邵力子、周恩来十位名人,侧重于政治家系列。从洪荒时代的大禹到20世纪的周恩来,均为历史上为中国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青史留名的人物。本书是绍兴市文化精品工程重点项目。
  • 一代谋圣——张良

    一代谋圣——张良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施仲衡自传

    施仲衡自传

    《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施仲衡自传:六十年工作回顾》作者施仲衡院士是中国地铁的开拓者之一,是历史的见证人,阅读此书,如同阅读中国地铁的发展简史,对从事和关注中国地铁发展的人员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热门推荐
  • 大毁灭者

    大毁灭者

    黄河边有一个村子,村子里有一个老人和一个孩子孩子是老人捡来的。老人觉得很高兴,他觉得孩子和自己有缘,而且是大缘分。孩子也很开心,他认为是老人救了他,孩子希望和老人一起活下去。活很长很长的时间。有一天,老人走了,留给孩子一根棍子。孩子捏着棍子,别了村子,离了老人,想去那大千世界闯一闯,顺便闯出点名堂,然后保住自己的命。从此,世上少了一个农民,多了一个。。毁灭者。。
  • 公主的候选幸福

    公主的候选幸福

    传说中,有个贪吃的白雪公主,她吃了巫婆的苹果。为了惩罚她的贪吃,她被恶魔吻醒了。恶魔吻她不是因为他喜欢她,而是他要惩罚她。公主是恶魔的候选未婚妻,但他们俩彼此讨厌对方,所以冷漠的王子和邪恶的骑士轻而易举就混入他们俩中间。公主注定要喜欢王子,可是为了追赶潮流,恶魔和骑士貌似也不错。来来来,恶魔、王子、骑士,都排排站好。今天起,你们便是公主的候选幸福了!谁是公主的正选幸福?我们拭目以待。
  • 我在这里等你很久了

    我在这里等你很久了

    冰湖边上那活了不知多少个年代的树神终究不忍他掏了心脏而成全她的爱恨情仇,渡以他千年之魂,等待她哪怕是一眸的回笑,来修补那个残缺的心……跨过盛唐,穿越明宋,滑翔于清末,来到二十一世纪,他的魂已是气若游丝,过了二十八岁,他要是再找不着她,他将变成一缕青烟随风而散……可是,她到底在哪?每一世的他都认为他的生命只为那一个人而存在,尽管这个命中的人没有清晰而固定的样貌,可是那一弯如明月般透亮的勾玉会知道,谁才是他的她。他寻她千年万年,却终究只是一场空,他嘲笑自己爱得痴缠仍不得,他绝望而又淡然,也许本就不该有爱,哪怕渡以千年不死之魂又如何?没有她,终究也不过是吹散在空气中的一抹伤感而已……
  • 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

    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

    《欧也妮·葛朗台》成于1833年12月,是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外省生活场景》中最重要的一部作品,巴尔扎克自称这部小说为《人间喜剧》中“最出色的画稿之一”。小说描写了葛朗台夫妇、父女、伯父与侄儿等之间的家庭矛盾,深刻揭示了资产阶级家庭中的金钱关系,广泛展开了19世纪前半期法国外省的风俗画面,塑造了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四大吝啬鬼之一葛朗台这一典型的艺术形象。小说充分体现了巴尔扎克丰富的艺术实践和创作特色,标志着他小说创作的一次飞跃。
  • 妖魔劫殇

    妖魔劫殇

    亘古宇宙洪荒天地玄黄三分天下,妖族如同凤凰一样涅槃重生,群妖乱舞而倔起奋斗问鼎苍穷历千劫而不灭,轮回重生融入红尘了无痕迹葬神诛仙扬魔威,问苍蛮天地谁主沉浮,数千万妖魔修炼、飞仙、斩仙灵,剑走轻灵画流殇。
  • 为夫如意

    为夫如意

    不过一不小心捡了个匣子。不过一不小心打开了匣子。不过一不小心想将匣子里的东西占为已有。有必要将她一个21世纪辛勤老作的农民孩子送到这食古不化的荒蛮时代么?话说送就送吧。但真有必要再送她一个便宜男人,外加一便宜孩子么?苍天啊,大地啊!快来将这脑袋缺跟筋的男人送走吧。我要回去呀!
  • 霸道男神却对你失控

    霸道男神却对你失控

    他,是吴家的老二,虽说以前是舞台上耀眼的一颗巨星,可是那时他的哥哥(吴亦凡)却为了一个女人放弃了吴家几千亿的资产,和她私奔了。所以,吴世勋被逼无奈当上了吴家的老大。以前,有许多女人喊着他的艺名——SEHUN,绞尽脑汁想爬上他的床;可现在的他却只想拥有一个微不足道、毫无用处的女人——李紫曦。
  • 仙引

    仙引

    一个拥有五行之体的少年,幼时饱经苦难,在别人都依靠丹田法力施放法术时,偶然间他发现他竟然可以“引”天地之气释放法术。于是他走出了困境,展开了其波澜壮阔的一生!有苦有甜,有风雨也有彩虹!几百年后,蓦然回首,才发现世上已无敌手!
  • 无上掌控

    无上掌控

    渡劫失败的他,降临斗极大陆。一番风云变幻,世间谁主沉浮?揭开惊天之谜,终成无上掌控!
  • 千刀寂

    千刀寂

    青獗,这是一个保留着类似中国古代封建君主帝制的世界,由两种主流力量维持能量与社会的稳定——天之规,此为空间本身的力量;萧姓皇室,掌握社会最高统治权。身负王玉气息,又有天才少年百里彰的身体和好刃为装备,更有诸多绝色佳人相助,看平凡少年齐麟,如何在青獗闯出一番天地,挥出一抹凛冽潇洒的刀光。原名《千刀宴》,笔名绿光津。因账号故障问题不得不再次注册,故而改为《千刀寂》,希望大家能继续支持、理解,逐彰谢过。目前定为晚上八点左右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