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779600000054

第54章 为政之道(1)

居官以耐烦为第一要义

【原典】

昔耿恭简公谓居官以耐烦为第一要义,带勇亦然。兄之短处在此,屡次谆谆教弟亦在此。二十七日来书,有云“仰鼻息于傀儡膻腥之辈,又岂吾心之所乐”,此已露出不耐烦之端倪,将来恐不免于龃龉。去岁握别时,曾以惩余之短相箴,乞无忘也。

【译文】

昔日耿恭简公说做官以忍耐烦恼为第一要义,带兵也是这样。我的缺点在这里,多次教导弟,讲的道理也是这个。二十七日来信中说:“仰鼻息于傀儡膻腥之辈,又岂吾心之所乐”,已流露出不耐烦的苗头,将来恐怕难免出现摩擦。去年告别时,曾以我的缺点告诫你,希望你不要忘记。

处事不烦、不急不躁

曾国藩在家书中写道:耿恭简公谓居宫以耐烦为第一要义,带勇亦然。又曾经写道:阁下若遇棘手之际,请从“耐烦”二字痛下功夫。

在不经意的时候惹上祸端,最为恼人。曾国藩认为避祸是人生大事,也是官场重头戏。做官都会遇到很多麻烦事,也必须要处理很多麻烦事,有的人处理一件麻烦事可以,处理两件麻烦事也还能行,但遇到三件或三件以上的麻烦事就耐不住了;有的人遇到一件小的麻烦事还可以,一旦遇到大的麻烦事就挺不住了;有的人处理别人的麻烦事还可以,一旦自己遇到麻烦事就受不了了。

当官之所以烦人,就是因为麻烦事往往一件跟着一件,推也推不脱,躲也躲不掉,难得清静,难得自在,难得潇洒,为什么说“无官一身轻”呢?就因为没有那么多的麻烦事。所以做官修养心性第一件事就是训练自己处事不烦、不急不躁,保持清醒的头脑。头脑清醒才能保持安静,保持安静才能稳住部下,稳住部下才能作出决断。

同治三年(1864年),曾国藩率部队追击捻军。一天夜晚,兵驻周家口(今江西万载县),湘军护卫仅千余人,捻军突然来袭,湘军惊恐不已。幕府文书钱应溥急忙对曾国藩说:“现已半夜,力战肯定不行,突围恐怕危险重重。但若我们按兵不动,佯为不知,彼必生疑,或许不战自退。”曾国藩于是高卧不起,钱应溥也很镇静,守护曾国藩的卫兵见主帅若无其事,于是也都平静下来,恢复常态。捻军见状,果然怀疑曾国藩布有疑兵,徘徊不定,不敢冒进,最终匆匆撤退。

曾国藩一生,顺境时少,逆境时多,经历了官场内部的无数忌恨、猜疑与攻击。耿恭简的“居官以耐烦为第一要义”,曾国藩深以为然,说“遇棘手之际,须从‘耐烦’二字痛下工夫”,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不能耐烦者必不能成大事。曾国藩前后耐烦精神不一样,前期重在身居高位、敢于直谏的耐烦劲儿,后期重在居家修身、修炼心智的耐烦劲儿。曾国藩说,“我愧居高位,也想忠贞报国,不敢唯唯诺诺,阿谀奉承,以求容身,唯恐这样做会玷污宗族,辜负了大家的一片期望,故需要耐烦工夫!”

在晚清大臣中,曾国藩的直谏是出了名的。他并不想出风头,甚至觉得这样做十分危险,但作为臣子,他认为这就是忠诚,就是尽自己的本分。荀子说,忠诚有三个等级,大忠、次忠和下忠,无论是哪一种忠诚,都要有利于君主。但忠诚并不是一味地随声附和,如果君主的政策和行为发生错误,就应该大胆陈言,加以规劝。

大胆进言具有很大危险性,一语不慎,轻则导致皇上疏远,重则招致杀身之祸。历史上由于大胆直言而触犯龙颜,招来杀身之祸的人和事太多了,所以曾国藩每次出于忠心上谏,仍心有余悸。

咸丰元年(1851年)五月二十六日,曾国藩上一谏疏,敬陈皇上预防流弊。事后曾国藩谈了自己的感受:“我谏疏的言辞非常激动,而皇上气量如海,尚能容纳,这难道是汉唐以来的君主所能比拟的吗?我想,自己受恩深重,官至二品,不为不尊;父母被皇上诰封三代,儿子也荫任六品,不为不荣。如果这种情况还不能尽忠直言,那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谏言呢?皇上的美德乃自然天禀,满朝文武竟然不敢有一句逆耳之言。将来万一皇上一念之差,产生了骄傲自满的思想,并且逐渐发展到只喜欢听奉承话,而厌恶听任何逆耳忠言,那么满朝文武大臣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今趁皇上元年新政伊始之时,把这骄傲自满的机关说破,以便使皇上兢兢业业,断绝骄傲自满的苗头。这是我的区区本意。”

“现在人才缺乏,民心不振,大家都在小事上谨慎,在大事上却马虎,每个人都习惯了唯唯诺诺、阿谀奉承的风气。我想用这篇谏疏稍稍挽救一下江河日下的风气。希望朝中的大臣们能耿直起来,遇事谁也不推脱。这是我想表达的另外一个意思。”

“折子递上去时,我恐怕会冒犯皇上的不测之威,因而早已将福祸置之度外。不料皇上慈颜含容,不仅不治我的罪,而且还赏赐了我。从此以后,我应更加尽忠报国,不再顾及自己和家人的私利了。不过以后奏折虽多,但断不会再有现在这样激切直率的奏折了。”

曾国藩的上谏,恰如《晏子春秋》所说:“忠臣不避死,谏不违罪。”至于他的因祸得福,那是意料之外的事情。在曾国藩看来,做官要修养心性,要训练自己不急不躁、头脑清醒的耐烦性情。

要想做到耐烦容人,必须有一个豁达的心胸。曾国藩曾经在日记中写道:“静中细思古今亿万年无有穷期,人生其间,数十寒暑,仅须臾耳;大地数万里无有纪极,人于其中,寝处游息,昼仅一室耳,夜仅一榻耳;古人书籍,近人着述,浩如烟海,人生目光之所能及者,不过九牛之一毛耳;事变万端,美名百途,人生才力之能办者,不过太仓之一粒耳。”

由此他说:“知天之长而吾所历者短,则遇忧患横逆之来,当少忍以待其定;知地之大而吾所居者小,则遇荣利争夺之境,当退让以守其雌;知书籍之多而吾所见者寡,则不敢以一得自喜,而当思择善而约守之;知事变之多而吾所办者少,则不敢以功名自矜,而当恩举贤而共图之。夫如是,则自私自满之见可渐渐蠲除矣。”

曾国藩认为古往今来的失败者包括那些英雄,大都败在气度不够开阔、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上,这是应当引以为戒的。他在给曾国荃的信中说:“我一天天老了,也还经常有控制不了自己肝火的时候。但是我总是提醒自己要抑制住怒气,这也就是佛家所讲的降龙伏虎,龙就是火,虎就是肝气。自古以来,有多少英雄豪杰没有过去这两关啊,也不仅是你我兄弟这样。关键要抑制自己的情绪,不能让它随便发作。儒家、佛家理论不同,然而在节制血气方面,没有什么不同。总而言之,不能情绪化,否则对身体是非常有害的。”

“老弟你近年来在我愤怒和激动的时候,总是坦言相劝,在自己愤怒和激动的时候,也常常能马上收敛。由此看来,老弟你以后的成就是不可限量的,后福也是不可限量的。担任国家大事的人必须有气度,忧虑之气积于心中就变成了负担,所以说倔强到了极点,就不能不流露为情绪。以后我们兄弟动气的时候,彼此之间应该互相劝诫,保留住倔强的品质,除去愤怒激动的情绪,也就可以了。”

存其倔强,去其愤怒激动,就是要在保持进取之心的同时,保持一颗清醒冷静的头脑,而不要做出情绪化的反应来。

谨慎的迟疑是审慎的表现

【原典】

沅弟左右:

至安庆之围不可撤,兄与希庵之意皆是如此。弟只管安庆战守事宜,外间之事不可放言高论毫无忌惮。孔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弟之闻本不多,而疑则全不阙,言则尤不慎。捕风捉影,扣盘扪烛,遂欲硬断天下之事。天下事果如是之易了乎?大抵欲言兵事者,须默揣本军之人才,能坚守者几人,能陷阵者几人;欲言经济,须默揣天下之人才,可保为督抚者几人,可保为将帅者几人。试令弟开一保单,未必不窘也。弟如此骄矜,深恐援贼来扑或有疏失。此次复信,责弟甚切。嗣后弟若再有荒唐之信如初五者,兄即不复信耳。

【译文】

沅弟左右:

至于安庆城绝不可撤围,我与希庵的意见都是这样。你只管处理好安庆的战守事务,其余的事不要肆无忌惮乱发议论。孔圣人说“多闻阙疑,慎言其余”。你的听闻本来就不多,而疑却全不阙,至于言谈尤其不谨慎。捕风捉影,扣盘扪烛,便要主观武断地论天下之事。天下的事情当真这样容易了解吗?大体上讲,凡是用兵打仗的人,对本军的人才必须心中有数,擅长坚守有几个人,善于冲锋陷阵的有几个人;如果要定国安邦,必须对天下的人才做到心中有数,可以保举做督抚的人有几个,可以保举做将帅的有几个人。如果让你开列一个保举奏单,恐怕你未必不感到为难。你这样骄狂,我担心援敌前来进攻,可能你会有疏失。这次复信,对你的批评很恳切。今后你若再有像五日那样的荒唐信来,我就不再给你回信了。

谨言慎行方可办大事

对于一个人来说,只有具备了严谨的性格,才能走得稳,走得远。否则,大部分的时间都可能花在摔跤上了。假如一路上总是摸爬滚打,能走得快,走得远吗?不要看不上那些简单的事情,不要忽略那些被他人认为很容易的细节和细致的工夫。一个人能够把简单的事情做到位,这就是不简单。大家都认为很容易的事,假如你能认真严谨地做好,这就是不容易。

谨慎并非美德,却是成大事必备的素质。《诗经》中说,做事应当“惴惴小心,如临于谷;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管子》中说“其所谨者小,则其所立亦小;其所谨者大,则其所立亦大”。曾国藩说:“做官之人,终身涉危蹈险,如履薄冰。”

俗语说,“诸葛一生唯谨慎”。朱熹说,古今大英雄豪杰,做事只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才能成大事,他在给陈亮的书信中说:“真正大英雄人,却从战战兢兢、临深履薄处,做将出来。若是血气粗豪,却一点使不着也。”明代大儒薛碹也说:“圣贤成大事业者,从战战兢兢中来。”

吕坤的《呻吟语》、洪应明的《菜根谭》、石成金的《传家宝》是明清处世三大奇书,也都把谨慎作为待人办事的秘方。吕坤说:“世间事各有恰好处,慎一分者得一分,忽一分者失一分,全慎全得,全忽全失。小事多忽,忽小则失大;易事多忽,忽易则失难。”洪应明说:“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从薄冰上履过。”意思是,要想做成惊天动地的事业,就要有如在薄冰上行走一样的谨慎才行。

谨慎方可办大事,可以说是古代贤哲经历无数磨难后总结出来的道理。为人如此,自修如此,做官更须如此。因此,为官三箴——清、慎、勤中,“慎”字被列为第二,仅次于“清”字,比“勤”字还重要一些。

同类推荐
  • 富兰克林揭示科学奥秘的故事

    富兰克林揭示科学奥秘的故事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发明家、财富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林海音:城南依稀梦寻

    林海音:城南依稀梦寻

    本书以林海音的一生为背景,来扫描、透视人们最感兴趣,也最能凸现人物性格和命运的某些片断,有传主的自述、他人的评点、图片说明。
  • 绝艺芳华:女武生俞鉴

    绝艺芳华:女武生俞鉴

    本书分上、下两篇介绍了京剧界一度硕果仅存的女武生俞鉴的人生历程。
  • 陈奕迅十年

    陈奕迅十年

    你会觉得他好像一直在玩乐,或许吧,或许因为那些所谓的艰难困苦,他都不以为苦。《南方周末》曾形容陈奕迅身上有“小王子”的性格,在土星上唱歌,诠释着这个时代。“他的纯真和成熟似乎有着两面性,使他成为香港主流歌坛上少有的性情中人”。
  • 朴槿惠传:绝望中寻找希望

    朴槿惠传:绝望中寻找希望

    在绝望中坚强,在希望中前行!用弱小诠释什么叫真正的强大,用柔韧阐释什么叫真正的坚强。在绝望中不断寻找希望,用钢铁意志站在男权社会的权力巅峰,这就是本书介绍给读者的韩国第一任女总统——朴槿惠,一位木槿花般的女子。
热门推荐
  • 湘西蛊事

    湘西蛊事

    赶尸、放蛊、辰州符乃湘西三大古谜,然而比之玄之又玄、秘之又秘的便是巫傩,原住民族中的生老、饮食、出入、婚嫁、祈福、传说、等等都与这两个字有关,身为湘西大巫傩仅剩的唯一传人,我想带你进入一个无法用科学解释的奇妙世界。
  • 格列佛游记(彩插版)

    格列佛游记(彩插版)

    小说描写了一位外科医生在海外航行的奇遇:在小人国做英雄,在巨人国被当成宠物,在漂浮国被视为另类,在慧国是一个奴隶。外科医生每次都能平安的回来,但不久后还会一意孤行地出去,这似乎就是他如此命运的原因。
  • 至尊逃兵

    至尊逃兵

    一名最优秀的龙魂战士,却是普通人眼中的逃兵。褪去龙魂的荣耀,他回归平民。背负一个最强杀手的全部记忆,一门神秘的惑天决。在生存的战场上是王者,在生活之中也是大赢家!即便我是逃兵,也要做你们仰望不到的至尊逃兵!——李超。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 神奇宝贝之冥游天下

    神奇宝贝之冥游天下

    简介什么的果然最麻烦了。简介无需多言,一切自在书中。本书女主为柯南中的灰原哀,不喜勿入。本书作者是准小白。若有错误请谅解并指出。
  • 那些年一起疯过的时光

    那些年一起疯过的时光

    那些年,在操场上的奔跑,在教室里的打闹,在走廊上的笑声,许多年后,我们依然记得曾经在校园的美好。
  • 穿越之冷艳神皇

    穿越之冷艳神皇

    無殇,为何你偏偏是神呢?神与魔真的不能相爱吗?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那就让我修炼成神来找你吧!我爱你!所以,你一定是我的!
  • 飞不出沧海的蝴蝶

    飞不出沧海的蝴蝶

    虽然被大帅哥喜欢吧也是一件非常不错的事情吧,但是我知道不喜欢他啊,这不,穿越也是因为他,嘻嘻,其实也不是啦,不过我为什么变成了小孩子呢?为什么看见他的时候心里空空的呢,为什么救下我又要伤害我,究竟为什么。
  • 流年流年轻且浅

    流年流年轻且浅

    傍晚我行与市中心的街边,耳机里播放着我最喜欢的音乐歌曲,看着街道两旁红火的餐馆和歌厅,望着灯红酒绿的城市夜景,伴着吹拂于我脸庞的清阵阵风,不禁让我想起了那些流年,微微清浅…
  • 第六部门

    第六部门

    正如同前些年网络上出来的一本小说一样,华夏乃至这个地球上所有的国家他都有着自己的秘密组织,而我恰恰就是华夏秘密组织中的一员。其实,我自己都不知道我怎么混进这个组织的,反正,自我懂事开始就在这个该死的组织之中了。据说,我那无缘见面的父母就是这个组织中的一员,生下我之后他们就去执行一件秘密任务。结果,很不幸的是,他们从那次就没有在回来过。而我,就是由组织之中的一个老家伙带大的,这就是我倒霉且悲催的童年。
  • 国家力量与艺人再造——吴桥杂技学童群体研究

    国家力量与艺人再造——吴桥杂技学童群体研究

    本书在田野调查和口述史采集的基础上,利用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和民俗学等相关学科的方法,对杂技之乡河北省吴桥县的杂技学童群体进行系统研究。当今吴桥杂技学艺、从艺行为是当地人对地方文化传统的现代性借用。历史上在生存压力下形成的杂技文化传统,在当代语境中,被国家、地方和个人加以利用,使杂技成为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职业选择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