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892400000012

第12章 天空锃亮

1

天空锃亮,晶莹剔透,纤尘不染。

山脚下,一口水窝在老鹰塘,就像一只垂死的鹰窝在巢里,奄奄一息,苟延残喘。

盘在老鹰塘上的驼子丘,如同一个欲壑难填的旱魃,正贼眼灼灼地看着这只老鹰,打着榨干它最后一滴血的主意。

山坳里,知了扯着喉咙喊“死呀死呀”,整整一个早上了。谁死了呢?风,还是它自己?

这是我初中毕业季看过的天空。日后我再也没有看过这么锃亮的天空了;没有风,没有云,没有飞鸟,只有锃亮。不只我一个。有一次我和我的三弟提起这锃亮的天空,他深有同感。他说,不论中国外国,他是再也没看过这么锃亮的天空了。

当时,三弟端着一个搪瓷脸盆;盆里晃荡着半盆水。脸盆有些年头了。盆壁上那句红色口号——“**********就是好!”——原也完美无缺,伟大光荣正确,早变作“文化大□□就□好□”了。父亲用桐油和着石灰,打了几个补丁,总算保得这脸盆不漏水,仍是我们的当家脸盆。

父亲担着一担大号木桶,从驼子丘下到老鹰塘去。半路上,碰到端着半盆水的三弟。父亲吐掉粘在嘴巴边的烟屁股,骂道:“没发身的,你也把脸盆底盖到啰!”

挑着中号木桶的母亲正在父亲身后,说:“他端得起?他才多大?”

“我是他这么大的时候都到新民中学读书去了。”

“这又不是读书。”

“那你不给桶!”三弟说。他说的是二妹的小胶桶。

父亲扭头招呼我:“老大,把你的铁桶给他。”

三弟把脸盆顿在地上,伸手来接我的铁桶。母亲笑着说:“宝喔,你担得起?压成个驼子,堂客都讨不到呢!”

“驼子是压成的?三日肩膀,四日脚板,哪有这么珍贵?又没呷国家粮!”

“这个绝虾米脚的天,尿都不屙一滴!”母亲不与父亲争辩,骂天。

“有力气骂天,没力气担水?”父亲说,“田不湿,不回去呷饭。”

担了一早晨的水,我们的肚子早已空空荡荡。幸好我们都灌了好几次塘水,连一向爱干净的二妹都灌了三次。塘水在我们的肚子里哐当作响。

“有抽水机就好嗒。”三弟说。

“连车都不准你车,还准你抽?我还不晓得抽水机好?哼!抽水,讲得轻易!只怕马达还没响,脑壳早开破嗒。”父亲这么讲是有道理的——水往低处流。老鹰塘虽坐落在我们生产队,却是脚下隔壁生产队的。丰水的年份,他们倒大方,你抽水也行车水也行;碰到这样干旱的年份,莫说抽水车水,就是担水也要打好商量。原先搞集体的时候,上下两个队为着一口水,打破过好些个脑壳。

“唉!”母亲叹了一口气,说,“还是卫红好啊!”

2

大家都羡慕卫红姐,羡慕她高挑的身材、乌黑的头发、红润的脸蛋、水灵的眼睛和清丽的歌声。大队的文工队演样板戏。大家说,卫红演李铁梅、小白鸽最合适嗒,演白毛女、阿庆嫂就差点火色。你不能叫一个未嫁人的妹子去演她们啊。

卫红姐是我的“老师”。初中升中专的时候,是要面试的。一个项目是唱歌,虽然简单,可也难倒不少人,特别是我们这样一些乡下的孩子。不过,不包括我。面试老师说:“晓得唱歌不,唱几句听听。”我张口就来:“生产队里养了一群小鸭子……”——这还不轻易,卫红在生产队的晒谷坪上教过的。果然,面试老师说:“胆子大,嗓子大,过。”时至今日,我对卫红姐心存感激。

地方人都在打卫红姐的主意,做父母的想她做媳妇,做儿子的想她做堂客。卫红的娘说:“你们莫打我屋妹子的主意,我屋妹子是要呷国家粮的。”

几个“知识青年”插队来了。他们的到来,对于地方那些为对亲讨堂客争破脑壳的男子来说,不异于一大劫数。所以,老家的人们到现在都把“知识青年”叫作“鸡屎青年”,秋收哥、自力哥甚至名之曰“****青年”,把自己打单身的原因归结到这些“****青年”的头上。

知青们喜欢去卫红家,其中两个尤其勤。一个戴副眼镜,一个跛脚。卫红娘对卫红说:“眼睛可要光起哪。”

不久,卫红娘当众宣读了“眼镜”写给卫红姐的一个纸条,最后两个字她念作“勿你”。大家问:“什么是‘勿你’呀?”卫红娘说:“问你屋娘爷去。”我宝里宝气,真去问父亲。父亲说:“‘勿你’,拊你顿拐巴!”

“跛子”仍然隔三岔五去卫红家,甚至比“眼镜”去得还稠,只是卫红常常不在家。卫红娘倒是不两只眼珠看人,依旧泡茶给他呷办饭给他呷。大家对“跛子”说:“都到这个份上了,你还走得起劲!”“跛子”说:“卫红终究是我的,你们看罢。”大家就笑,说:“嘿嘿,贪人家茶饭呷还可以,贪人家妹子呷怕没得这么大的口啊。”“跛子”说:“信不信由你,反正卫红就是我的。”

恢复高考了,“眼镜”走了,到上海读大学去了。“跛子”也走了,不过没“眼镜”走得远,还没走出我们那个地区,只是在市里顶了他屋爷的班。临走前,“跛子”当着许多人的面说,等卫红4年。

于是,我们大家都等了4年。4年后这个故事终于水到渠成、瓜熟蒂落。一切自然而然,没有什么意料之外,不是欧·亨利式的结尾。“眼镜”当然成了陈世美高加林;卫红姐却不是秦湘莲刘巧珍,她闪电般地抓住“跛子”,订婚,扯证,举办婚礼,然后是闪电般地转户口,进城,呷国家粮。

这个结局多少有点遗憾,就是男主人公不那么十全十美。然而,在这个世界上到哪里去找那么好的人呢?“眼镜”就那么十全十美吗?在我们乡下人看来,“眼镜”就是“四眼狗”,就是半瞎子,甚至反不如“跛子”好。

所以,有这个结局就不错了;岂止是不错,简直是圆满。您只要听到像我母亲一样的地方人羡慕嫉妒恨地说上一句“还是卫红好啊”或者“还是卫红福气啊”,您就明白这个结局有多圆满,比多少爱情和婚姻都圆满!

伴龙得雨。生产队分享了卫红呷国家粮带来的实惠。别的不说,卫红姐的责任田就退给了队里,重新分配。直接受益者,此时就在老鹰塘的那头,也就是驼子丘的那头,和我屋里一样,在担水淋禾。他肩上的木桶比我父亲肩上的还大一号。驼子丘一分为二,原来是我屋里和卫红姐屋里共同承包的,现在变成了我屋里和他屋里。他年前成亲的堂客,正腆着越来越凸的肚子在家里养胎。现在堂客的责任田解决了,下一步就轮到堂客肚子里快出生的孩子了。

父亲正在和他打招呼:“新粮!”

3

灌满塘水的肚子哐当作响,使得我们这个担水的队伍像一列行进中的火车,显得有几分威武雄壮。

塘的那一头,新粮哥则要孤单得多。他一身戎装,一担水桶,正从塘干向塘心去。他的解放鞋和军用水壶,齐整地码在塘干上。

“新粮!”父亲在这头喊。

“到!”新粮哥在那头答。

“到到到,到你个头呢!”父亲说:“你帮我把身上的皮脱掉吧,热。”

新粮哥摇摇头,说:“不热不热。”

“你不热我热,看到你身上的皮就热死嗒。”

“满叔,你老实在觉得热,就去树荫底下歇一下啰。”

父亲摇摇头,说:“热蠢嗒,无药可治嗒。”

母亲插言说:“你呀!让新粮穿吧。穿上这身皮,说明他不是个土农民,多少呷过几天国家粮哪。”

父亲说:“既如此,当初就莫回来呀。”

新粮哥说:“满叔满婶子,是我要回来的不?”

30年之后,同样旱得厉害。为了一口水,新粮哥的崽和新粮哥的大哥争执,侄儿打断了伯父3根肋巴。司法一鉴定,伯父轻伤,侄儿要坐牢。大家说:“赶紧赔钱,争取宽大,莫坐牢嗒,三两米难呷。”侄儿说:“就是坐穿牢底,我一分钱都不赔。”大家说:“钱是你的命啊?”侄儿说:“你们不晓得。当初****咯眼红我屋爷就要转志愿兵嗒,就要提干嗒,哄我屋奶奶给部队写信,讲我屋爷爷水米不进就要死嗒,非得我屋爷转业回来才会断气才会闭眼珠,若不是****咯从中作怪,我屋爷提了干呷了国家粮,我今日哪里还会摸泥巴呢?”听侄儿这么一说,伯父很委屈,说:“娘卖拐咯,老子当初不喊他屋爷回来,万一打越南打死嗒,哪里来的他?退一万步讲,就算是打不死,立了功,提了干,他屋爷会讨个农村堂客,会屙他这坨血出来?”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此刻,当新粮哥在老鹰塘担水淋禾的时候,他的孩子——那个日后打断伯父3根肋巴的侄儿——正待在他屋堂客的肚子里;他的大哥——那个日后让侄儿打断3根肋巴的伯父——正在求他屋堂客,让老弟媳妇回娘家去,帮他向她屋娘家一个新寡的堂嫂提亲。

日后伯父终于看在自己堂客的份上走了矮边,原谅了侄儿;侄儿买了一封炮仗,剁了两根排骨,登门向伯父道了一个歉,钱硬是一分都没赔。

4

天空锃亮,活像一面车光的镜子。

终于,父亲说:“我去呷根烟,你们也歇一歇。”

哐当!——这次不是肚子响,是三弟的脸盆砸着塘水响。母亲骂道:“剁脑鬼!”

“我去摸田螺呢。”三弟辩道。

母亲这才没骂了,也去摸田螺。我和二妹都参与进去。摸得一会儿,三弟喊:“鱼!鱼!”

水面上,群鱼结队透气,一溜鱼脑壳、鱼嘴巴。一尾鱼有些特别,肚皮朝天,晾着一块白,毫无动静,活像是死了。三弟盯着看了半天,终于忍不住了,朝这似乎唾手可得的美餐蹭去。鱼,仍然一动不动,似乎对这越迫越近的危险毫无察觉。眼看就要成功,鱼却突地咸鱼翻身,倏忽荡开去;并不远遁,仍然浮在三弟触手可及的地方,闪着一块白。三弟岂肯罢休?再次朝这银光闪闪的诱惑蹭去。

“好啦好啦。过去一点过去一点。唉,可惜可惜,都到手了……”塘干上有人在加油,那是新粮哥。

“新粮哥,你来!捉到手,我们一人一半。”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你最多就是个民兵,早不是解放——”

“军”字还没出口,三弟一脚踩空,水霎时漫过他的头顶。

母亲最先反应过来,喊:“老楚!老楚!”

我和二妹跟着喊:“爹!爹!”

“要死人嗒!喊尸断魂,尿都不让屙完!”父亲正钻在禾田里撒尿,听到喊声,没得好声气。——尿,几好的肥料,父亲和我们是绝不肯乱撒的。

到底是人民子弟兵出身!好个新粮哥!他把肩上的水桶一丢就纵入水中;一纵,就纵到三弟身边;一抓,就抓住了三弟的手。

他们上得岸来,父亲刚从禾田里出来,说:“尿还没屙完呢。”

母亲又哭又骂:“屙脓屙血!”

我和二妹只一个劲地嚎。

父亲终于明白过来,一张脸唰地煞白如纸,骂道:“剁脑鬼,你要鱼救气呀,你不晓得塘里有落沙鬼呀!”

5

父亲邀新粮哥坐到树荫下,给他卷了一支喇叭筒烟。新粮哥是不呷烟的,吧不两口就呛了,把眼泪和鼻涕喷得父亲一脸。

“呷惯就好嗒。”父亲一把抹了脸,说,“满叔头次呷烟,把胆水都咳出来。”

“你老那个落实政策——”新粮哥问。

父亲不说话,猛抽烟。父亲打得一手好算盘,从生产队打到大队,一直打到公社,后来却回来了,新粮哥讲的就是这个事儿。父亲一口气把一支喇叭筒抽完了,说:“讲我是自己回来的,没得政策落实。”

“哼!隔壁生产队彭腊生在公社煮过两天饭都落实嗒,你老反不落实!”新粮哥为父亲打抱不平。

“你不晓得,他是偷菜开除回来的,先晓得我也背个处分回来。”

父亲把烟袋给新粮哥。新粮哥卷了一个喇叭筒,递给父亲。父亲嫌卷得不好,让新粮哥自用;三下五除二,卷好一支,噙在嘴上。

烟雾熏腾之中,还是新粮哥先说话。他说:“不晓得——阿——嚏!——吗时有雨落?”

父亲看了看天,说:“只怕老客菩萨都会晒死!先晓得,就不要驼子丘嗒。”

“你老还可以不要驼子丘,我是除了驼子丘没得地方去呀。”新粮哥说,“担水担水,要担到几时啊?”

新粮哥话音未落,三弟搭言道:“你一个人,不呷不困,要担三天三夜。”

“胡说。”父亲骂道。

“我才不胡说呢。”三弟说,“你听我算算……”

日后,三弟出息了,读完大学又留学,不但呷国家粮还呷世界粮了,新粮哥逢人便讲:“啧啧,那个肚子,半担水都算得出!我当初救他,不是乱救的!……”

当时,新粮哥听三弟一五一十细细算罢,登时目瞪口呆,说:“绝虾米脚的天,你吗不落雨啰,你不是要磨死人哪!”

“不落雨也行,就是一桩——”母亲插言道。

“什么?”

“像卫红那样,呷国家粮啊。”

“是呀,像卫红那样,呷国家粮啊!”新粮哥的声音提高了八度,然而说着说着又慢慢矮下去。他说:“我是没这个福气了。满叔满婶子好福气,大老弟就要呷国家粮了。满老弟日后包在我身上,肯定呷国家粮。满妹这样的人才,明日还愁嫁不了好人家,像卫红——”

“呸呸呸!”母亲脸一虎,说,“我屋里女山不学卫红,要学你屋里学。”

“满……满婶子,我……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说我是说,满妹子明日将来肯定嫁个呷国家粮的,像卫红那样;不是说,不是说,满妹子明日将来像卫红那样嫁个,嫁个——”新粮哥终于把“跛子”两个字咽到肚子里,他说,“我,我,我担水去,担水去,三天三夜啊。”

日后,一个模样周正的乡村教师娶了二妹。为了实现呷国家粮的愿望,他们夫妇凑了8000元钱,作为县城的增容费,替二妹办了农转非。不过,最近听说二妹又在活动非转农,不知活动得怎样了。

当时,就是新粮哥起身去担水的时候,二妹说:“噫,奶奶怎么来了?”

是呀。山坳上那个举着一双老眼俯看我们的不正是我们寡瘦的祖母吗?老人家怎么来了?

6

前天,和初中同学余文武教授通了一通电话。临末,我问:“余老师还好吧?”余老师是余教授的父亲,退休之后就跟着儿子住在省城,快20年了。

余教授沉默有间,说:“老人家在那边还好吧。”继而又说,余老师瘫了快10年了,死对他未尝不是一种解脱。

虽然如此,我的心仍然怅怅的。

余老师教了我3年初中语文。他是父亲的同龄人;高中毕业,务了几年农,然后做民办教师;先小学,继而初中。

余老师教语文,全凭3个字。

一曰“背”。古代的要背,现代的也要背;中国的要背,外国的也要背;规定要背的要背,没规定要背的也要背。他甚至把常用的副词编成顺口溜——“立刻马上才再三,已经曾经便常常……”——让我们背。当然,他也教我们一些背的技巧。比如,背古文一定要边看注释边背,在理解的基础上背,事半功倍。还有形象背诵法,“己缺已半巳全封”,“马克思的诞辰是一巴掌一巴掌打得帝国主义呜呜直哭(1818年5月5日)”,“鲁迅的生年是左边一巴掌右边一巴掌(1881年)”,诸如此类,我记忆犹新。现在自己还能随口背得出几篇古诗文,这都拜余老师所赐。

二曰“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他规定我们每天抄1000字,一个不能少,雷打不动。他有一本书,叫《文苑荟萃》,宝贝得不得了。有一段时间,他一天一篇,抄在黑板上,让我们照着抄。我现在还记得其中一篇谓《虎皮鹦鹉之死》,作者姓甚名谁倒忘了。一个维吾尔族姑娘,一篇作文在一个什么国际笔会上得了大奖。余老师工工整整把它抄在黑板上,叫我们跟着抄。初二的时候,他让我们买书,人手一册《成语小辞典》。辞典到手后,抄:一天一面,从词条到释文,原原本本。哎呀呀,抄死我也。

三曰“改”。对于学生作文,余老师只批不改,让学生自己改。批得也少,多是评;先叫学生当众念自己的作文,然后自评、互评,他再点评。一路评下来,最终你去改;改了之后接着评,评了之后接着改。那是一个文学勃兴的年代。他写了一篇小说——叫《荷花盆》吧。说的是一对高中男女同学,毕业季互赠信物、相约白头,女同学招了工进了城,男同学因家庭出身回了乡务了农,于是阻力来了,最后不得不劳燕分飞,但仍保持着纯真的友谊。我疑心写的就是他自己的初恋,或者是他想象中的爱情。他竟把《荷花盆》给我们读了,自评了,还叫我们评呢。评了之后改,改了之后评,反复多次,搞得他对自己的小说和写小说的才能信心全无,从此述而不作。我参加联合学区组织的作文比赛,得了一等奖,奖品是一套《安徒生童话》和一套《格林童话》。他很高兴,翻开书,把扉页——那上头有手写的授奖词和联合学区的红印章——亮给大家看,说:“一等奖!一等奖!”

余老师虽然在初中教书,从身份上讲却还是个农民。不但家里的老婆孩子有责任田,他本人也有。农忙的时节,我们还去他家帮过工。

大家说,余老师贪小便宜。

因为人们发现,他喜欢挑着一担粪桶,隔三岔五就满满的一担,从学校往十里之外的家里送。

又发现,他喜欢把别人换下来的藕煤球搬去,一个一个地敲,把那些未燃尽的黑颜色选出来、留下来,不放过一丝半点。

又发现,他喜欢家访,有事没事就到学生家里去,家访回来每每醉得跟红虾公一样,本来就胖,就矮,越发显得像个红气球。

于是,大家说,余老师什么都好,就爱贪小便宜。

余老师说:“是的,我贪小便宜。若是我教的公办,呷的国家粮,用得着这么低皮下志吗?”

他给我们抄过一首诗,我还记得几句:“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搜求……鹌鹑嗉里寻豌豆,鹭鸶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内刳脂油,亏老先生下手!”

7

天空越发锃亮,祖母越发寡瘦。

老人家说,她正在绩麻,忽听到路上有人喊。哪个呢?他说他是学堂的余老师。吗事呢?他说他中午到我屋里来。做吗咯呢?他说送通知来。吗咯通知呢?他说道喜呀,伢子呷国家粮了。

“哎呀!”祖母说:“莫不是诓人的吧?矮墩墩咯,挑一担大淤,不像个教书先生呀。”

老人家的话未落音,三弟已经跳起来了,说:“哥,你真伟大真伟大!”

父亲招呼我们收拾行当,回家去。母亲说:“不再担几担?不再担几担?”父亲笑着说:“蠢婆堂客,担什么担,没听见余老师说,伢子都呷国家粮了。”临走,大声招呼新粮哥:“你慢慢担,我们先走嗒!”

路上,祖母还在问:“不会是诓人的吧?矮墩墩咯,挑一担大淤,有这样的教书先生?”

母亲说:“就是要他矮,就是要他壮,就是要他挑大淤;越不矮,越不壮,越不挑大淤,越是诓人。”

祖母说:“什么话?矮墩墩咯,挑担大淤,反是真的了?”

胡乱扒几口饭,父亲就开始派工了。

招呼二妹和三弟去大队小卖部,说:“买瓶酒,西渡白酒,或是飞涟白酒。买包烟,不要‘火炬’‘丰收’,要‘五岭’‘飞鹤’。买封爆竹。哦,看有钱纸线香没……钱?先赊在那里。不赊?今日是哪日?不赊!”

招呼母亲去地里摘菜,说:“茄子班椒,看菜摘菜。我还不晓得干旱吗?我又没有叫你去摘龙肉龙鱼!有甚摘甚……猛婆堂客,苦瓜不要,南瓜不要。今日是哪日呀?又苦又难……”

招呼祖母,说:“你老今日就莫绩麻嗒,帮我在屋里捡捡场,洗洗碗筷。哦,还要逗一只鸡关在屋里头。鸡公鸡婆都要得。今年的新鸡还小。生蛋鸡就生蛋鸡。关好,等我回来杀。我先到各家各户去走走……”

招呼完他们,父亲举脚就走。我拦住父亲,说:“我呢?”

父亲说:“你呀,先去洗个澡,找身清白衣服穿嗒,呷国家粮要有呷国家粮的样子,等下还要陪先生,还要敬祖宗呢。”

我登时觉得自己有一种范进中举的感觉,说:“我不做范进。”

父亲说:“今日是哪日?黄道吉日,百无禁忌。莫说你不犯禁,我们都不犯禁。”

已到晒谷坪上的三弟回头对父亲说:“哥说你是胡屠户呢。”

父亲说:“短命鬼,我糊涂?我糊涂养得出这么有发身的崽?你看看,全生产队考学呷国粮的我屋崽你屋哥哥是不是头一个?”

三弟向我扮了个鬼脸,说:“你还是洗澡吧,范同学。”

我不洗澡。屋子里只剩下我和祖母的时候,我给祖母帮忙。祖母扫地,我就倒灰;祖母抹桌凳,我就摆桌凳;祖母洗碗筷,我就洗杯子调羹;祖母抓一把谷,逗三两只鸡进了房,我马上就关房门。

祖母说:“伢子,你们的先生是不是矮墩墩的,一张国字脸?”

又说:“伢子,难怪昨夜梦到你爷爷,说老婆子道喜呀!”

又说:“伢子,你去洗澡,奶奶奈得何,你不洗澡,你屋爷回来会讲我。”

又说:“伢子,国家粮是个什么粮?这么难呷。这么好呷。你明日要分一口给奶奶呷啊。”

祖孙俩正唠着,新粮哥来了。他一身戎装,提着一条大草鱼,人还在晒谷坪上就喊:“拿盆拿桶子来,还溜活呢。”

祖母问:“新粮,你屋里没包塘吧,哪来的鱼?”

新粮哥说:“都是你老好福气,我在老鹰塘担水淋禾,这鱼它硬要往我脚边钻。”

我说:“新粮哥你捉的鱼你呷啊,再说嫂子正怀毛毛呢。”

新粮哥把鱼往我家水桶里一放,说:“我们哪有这个福气?姜太公伐纣,鲤鱼跳到甲板上。不托你老弟的福,我能轻易抓到这条鱼?再说,满老弟先前就抓到手了……”

鱼弯在水桶里,不安生,跳得一片响。新粮哥招呼我们赶紧往水桶里倒水,说:“有什么要帮忙的,喊一声,我在驼子丘担水。”

日后,我听说新粮哥的堂客为了这鱼和他吵过嘴,新粮哥说:“你晓得根黄瓜。”堂客一气之下跑回娘家。临产的时候,娘屋人才送回来。年底,生产队把我那份责任田转包给他们新出生的孩子。于是,驼子丘就统归新粮哥一家了。新粮哥对堂客说:“看罢,讲你蠢得像只尿眼吧。”堂客说:“到底哪个蠢得屙牛屎?不送他鱼,田还不是照样归你?”

当时,我望着新粮哥远去的戎装,百感交集。我说:“我去洗澡。”

8

家人陆陆续续回来了。

母亲摘回了茄子班椒豆角丝瓜,满满的,一篮子。

二妹三弟买回了烟酒爆竹和几样炒货。钱纸线香呢?没有。三弟偷偷地把我拉到一边,塞给我两粒糖珠子,在我耳朵边轻若蚊蚋地说:“每人两颗。”

父亲的收获最大,有甲家的豆干,乙家的腊肉,丙家的干笋子,丁家的荷折皮……全是干货,没有鲜货。除了菜,还有米烧酒、茶叶、红薯干……

父亲点一样讲一户,点一样讲一户,全生产队25户有十三四户在其中。

父亲对我说:“办个本子记起来,莫瞒嗒别个的人情。”

母亲一旁看我记数,说:“爷也,你吗东西都要啊!”

父亲说:“你先前不是愁没东西待人客吗?这下总不愁了吧?”

母亲说:“要还人情呢。”

父亲说:“肯定要还。又不是还债,到时你怕还不起吗?”

母亲说:“要做道喜酒呢。”

父亲说:“当然要做,崽都呷国家粮嗒能不做酒吗?不过不是今日,今日只敬先生敬祖宗。我栏里有猪,仓里有谷,到时我背江山当土地也要风风光光办台酒!”

父亲说到做到。在我转过户口的次日,他宰了一头猪,卖了800斤谷,摆了18席。我屋里的远亲近戚、生产队里的男女老少,还有我们小学和中学的老师,都来呷喜酒。

那天,大家都敬父亲的酒。父亲乘着酒兴,说:“今日我屋大崽考中专我办酒,明日我屋满崽考大学我还办酒,鸡要全鸡,肉要海碗,烟要过滤嘴……照样不受礼。我背江山当土地……”

9

余老师来的时候,父亲正在杀鸡。

余老师说:“哎哟,鸡就不要杀了,随便呷点就行,又不是别哪个。”

父亲说:“我也想随便,没得‘随便’这道菜。今日是哪日?还要敬祖宗呢。敬祖宗噻,杀鸡公,不杀鸡婆。”

“鸡公好,鸡公好!”余老师说。又吟了几句诗,“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农父具鸡黍,邀我至田家”,“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这才从鼓鼓囊囊的蓝中山装里把那东西捣出来。

东西并无特别,不过是一封挂号信;白色的信封,封口已开。

我正要伸手去接,斜刺里一只粘着鸡血的手抢了去。不用说,是父亲了。父亲把白色的信封放在堂屋的四方桌上,旁边是他刚杀过鸡的菜刀,刀口边一抹红色还未凝结。父亲把粘血的手在衣襟上揩干净了,从白色的信封里拈出一张折叠的蜡光红纸,小心兮兮地展开,双手捧着,凝立在四方桌前。四方桌挨着一面油黑的土砖墙,上头是阁楼,一头搁着打稻机,一头搁着两箩为祖母预备的老灰,中间稀稀地搁着几块木板,戳着两支残烛,残烛守着墙上的毛主席像。——日后,三弟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来时,我的父亲也是凝立在四方桌前,四方桌也靠着墙。不过那墙已换成****壁,壁上有一个神龛,摆着红烛、罄子、爷爷奶奶的遗像等;神龛上方立着红漆的祖宗牌位;毛主席像移在另一面墙上,换了一幅新的。——却说父亲捧着信笺,读道:“……中等专业学校录取通知书……楚图强同学,冒号……凭此通知到当地公安机关办理户口……加盖市教育委员会招生专用章……章呢?啊!在这!溜现!……祖宗啊——”父亲双膝跪地,对着四方桌前的墙壁磕了几个响头。墙上的毛主席慈祥地俯看着。那只刚挨过刀的鸡先前静静地横在桌子脚边,此时却突然扑棱起翅膀来……

余老师说:“快!快拿通知书!弄脏嗒!”

刺啦——

通知书一分为二,一半在我手里,一半在父亲手里。

父子俩目瞪口呆,不知所措。

还是余老师反应快,说:“不破不立,不破不立……”

10

堂屋里剩下我和余老师。

父亲、母亲和二妹往灶屋忙去了;三弟看格林还是安徒生去了;祖母在确证矮墩墩的余老师真是教书先生之后,进灶屋,帮着烧火去了。

破了的录取通知书当然胶好了——几乎天衣无缝——原样折在白色的信封里;此刻,这白信封就像一只白天鹅静泊在有些发黑的四方桌上。

四方桌上摆着一碗炒黄豆,一包拆开的五岭牌香烟。我和余老师就着炒黄豆呷茶。余老师还时不时抽根烟。茶叶是卫红娘送的,可能是在石灰坛子里放得久了,味道淡淡的。

余老师说:“晓得作者不,刚刚那些诗?”

我说:“就是那个烧糊饭不晓得。”

“是雕胡饭。只识弯弓射大雕的雕,胡为胡来哉的胡。”余老师说,“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晓得不?”

这个我晓得,李白。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读笑净胡沙。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余老师且不听我回答,先自吟诗,后来又背起了文章,曰,“白,陇西布衣,流落楚汉;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

“老师,您太有才啦。”

“有才?”余老师苦笑道,“民办的才。”

“你比有些公办老师狠多嗒。早就应该转公办呷国家粮嗒。”

“借你吉言。”余老师说,“晓得全联合学区考了几个中专生不?9个。刚好一桌,加个筛壶的。晓得全校考了几个中专生不?4个。我们班报4个取了3个,其他两个班才1个,差点没打光赤脚……”

余老师抽出一根烟来,我忙帮他点上火。余老师吸了两口,眉头舒展了,说:“快了,快了!”

什么快了?余老师也快有喜事了。他告诉我,联合学区已经把他作为转公办的对象推荐到县里去了,名字排在第一位。

好事啊。我端起茶杯,说:“学生以茶代酒,先给你老道喜啦。”

“不是你们考得好,老师哪有这个机会。到时老师一定摆几桌,专门请你们这些学生。”余老师说,“可惜没有十全十美,4个只取了3个。”

我明白余老师说的是李骆驼。李骆驼是我们班的劳委。搞劳动没得话说,两个字,舍死。读书更没得话说,三个字,最舍死。一本《成语小辞典》,李骆驼一字不落抄了一遍,听说抄一遍不上算又在背,已经背熟了195条。李骆驼没考上中专,大大地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

余老师说:“看来还是方法有问题。”

我安慰余老师说:“他屋爷反正是码头工人,到时有班接,一样呷国家粮。”

余老师说:“嗯。也是。只不过没有十全十美,总是可惜,总是不甘心。”

我说:“当时让文武报中专就好嗒。”

文武是余老师的大儿子,本来高我们一届,为了十拿九稳考上中专,早点呷国家粮,减轻家里的负担,余老师硬是让文武降了一级。岂料人算不如天算,招生章程规定凡报考中专的必须是应届毕业生,文武只得考高中了。

余老师:“他不合条件么。再说他心里不想读中专。不合条件反而遂了他的意。”

我说:“按文武的成绩,明日将来肯定是重点大学,你老莫气,迟早的事。”

余老师说:“牛轭在颈上,龁牙齿也要背。短命鬼,考不上重点大学,看我不扒了他的皮。”

突然,噼里啪啦,一片爆竹声。

我以为是父亲在准备敬祖宗了;一看,却是生产队的人们。——晒谷坪上,男女老少一脸锃亮。

“道喜啊!”

异口同声。

11

前天,我和初中同学余教授通了电话,起因是我看到了李骆驼。

这个李骆驼,初中毕业没考上中专;读了几天普通高中,又回到原来的初中去,跟着余老师,从初一读起;又担劳委,又舍死地劳动,又舍死地“抄”“背”“改”,据说不抄不背《成语小辞典》了,抄背《现代汉语小词典》了;然而,又没考上中专,又只考上普通高中。命运就是这么捉弄人。在李骆驼重读初中行将毕业的时候,他的做码头工人的父亲病退了,他的妹妹顶了班。李骆驼龁紧牙齿读高中,学不成名誓不还,淋了铁水要凭自己的本事呷国家粮,结果又一次事与愿违。当时,自考方热。我正在省城进修,接到他的来信,托我买自考法律本科用书。此后,李骆驼音讯全无,人间蒸发了一般。不晓得寄给他的书收到没有,不晓得他考到文凭没有,也不晓得他现在可好……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焉知二十载,重上……

想不到在这里遭遇李骆驼!——不过,我看到了他,不等于他看到了我。李骆驼是肯定没看到我,他正在和他的妹妹争吵不已。

李骆驼抖着一张字据,说:“是不是你写的?”

他妹妹说:“是。”

“是不是你自觉自愿写的?”

他妹妹点点头。

“还记得怎么写的不?”李骆驼说,“从我接班之日起,到我退休之日止,每月自觉自愿资助哥哥李骆驼人民币伍元整,口说无凭,立字为据。白纸黑字,还押的有手模呐。”

“给你钱没?”

“给嗒。爷死之前,你每个月是给嗒5块钱;爷死之后,我是没拿过你一分钱呷药。”

“你还有脸讲?”他妹妹说,“爷病,你没出一分钱;爷死,你没出一分钱,全是我做女山的负担。”

“我怎么没脸啦?”李骆驼说,“当时爷让你接班呷国家粮,我讲过二话没?你不接爷的班,你能有今日?能转了干买了房?我怎么没脸啦?讲的是话,放的是屁,呕过的血不落蔸,那才是没脸。”

“既然这样说,我就要多说几句啦。”他妹妹说,“当初爷病爷死,你没出一分钱,我做女山的没呕过一句血,还是每个月给你5块钱,胜嗒修阴气一样,是你自己不肯要,嫌少。你唾一口唾丢地上,舔啦,我保证五块钱一个月,一分钱不少,胜嗒修阴气。”

“哼,”李骆驼说,“你****咯是打发叫花子呀?那时五块钱是5块钱,现在5块钱当不得5毛钱。你屋不是没钱,你屋男人当官你当官你屋崽读研,房子2套,车子2部,5块钱!你也讲得出口。你每天用在这块拐脸上还不只5块钱呐!”

“李骆驼,莫骂人哪!”

“我就骂你****咯怎样?我不但要骂你****咯,我还要骂那个老灾死咯,我还要把老灾死咯挖出来,看看老灾死咯圜心偏到哪里去嗒。”

……

说着,说着,两兄妹就换成了肢体语言,互相推搡起来;李骆驼的崽和他妹妹的男人也都掺和进来。旁人拦都拦不住。

李骆驼之所以没有看到我,不是因为他光顾着与自己的妹妹争吵了,而是因为我们之间隔着电视屏幕。说白了吧,我是在一档电视节目里重逢了久违的李骆驼。

看到李骆驼,我第一个想起余文武余教授。余教授曾经给我提起瘫在床上的余老师念叨过李骆驼,要我一有李骆驼的消息就告诉他。于是,我就拨通了余教授的电话。在电话中,我没说李骆驼和他妹妹吵架的事,我说:“李骆驼身体健康,声若洪钟,力大如牛,虽然没呷国家粮,每个月也还有工资,日子过得蛮好!”

同类推荐
  • 幸福像真的一样

    幸福像真的一样

    毕业于三流院校、一无所长的贫二代李文青,在报社找到一份勉强糊口的工作,却遭遇了宣传部派来的女青年白杨。两人由误会到了解,很多事悄然地发生了。她给了他融化冰雪的温暖。桀骜不驯的他,在洒脱的背后却深埋着一颗敏感而自卑的心。他爱她刻骨铭心,却从未表白——是不敢?是不屑?还是另有隐情?小说以诙谐调侃甚至不无猥琐的笔调,讲述了一个悲喜交集的爱情故事。让人捧腹之时,却又时刻感受到主人公那来自生存的无奈与压抑。这就是80后最普遍的爱情现状:经济上一无所有,却被要求的太多,无车无房哪来恋爱的资格?爱情可以不向现实低头,幸福可以勇敢追求,那么面对命运呢?在触手可及的一刹那,幸福就像真的一样--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City Woman①:一见钟情相见欢

    City Woman①:一见钟情相见欢

    她也不晓得自己是发哪一门子的花痴,莫名其妙被电梯内的那个男人煞到,但还没来得及找侦探便已得知他是何方神圣。原来他正是她时常挂在嘴上咒骂的变态老总!这个顽固的恐龙其实与她一点也不搭轧,而且他似乎因前车之鉴对婚姻心生恐惧。她偏要坚持只交老公的原则勉强配合他。超级无敌大散仙经过造形终于有点像淑女,密集训练下煮出来的咖啡连入口都困难,像二次大战后的小套房从来不敢让他进入。却因他看穿她的真实面貌而将她三振出局。她不相信自己耗费心力竟得到这种下场,决定赌一赌他其实对她是真的有感情,亲口向他解释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爱……
  • 直销帝国Ⅰ:雏鹰展翅

    直销帝国Ⅰ:雏鹰展翅

    直销人必读励志大作!她,曾经是一个叫直销团队“百家饭”,到处偷师学艺的直销“犹太人”,寄人篱下,苦苦挣扎,却偏偏挑战宿命,力争上游;她,是一个天生的七星级直销领导人,却身陷爱恨纠葛、商战风云她,跨越了直销难民到财富女王的创业历程,独辟蹊径,打造出极速扩张的神鹰团队;她,进行系统化、企业化运作,在辉煌的直销帝国里,自由翱翔;……路安安——一个普通小白领,踏足别样江湖,与亲人、爱人、朋友,一起演绎一出跌宕起伏、精彩纷呈的直销大战!
  • 血字的研究

    血字的研究

    为英国著名侦探小说作家柯南道尔的一篇中篇小说,讲述了从阿富汗战场受伤退役的华生医生,和福尔摩斯合租了伦敦贝克街221号乙的一套公寓。很快,他发现这个人具有超越常人的缜密观察力和非凡的推理分析能力,同时,时常有一些神秘的访客出入他们的寓所。直到有一天,他们卷入了一起谋杀案之中。本作推理引人入胜,结构起伏跌宕,人物形象鲜明,涉及当时英国的社会现实。
  • 聊斋(当下版)

    聊斋(当下版)

    不是只有古代才有聂小倩和宁采臣的。书生与靓鬼的故事没完没了,不过现代的聂小倩招数更多了,而宁采臣也不是那么懦弱了……
热门推荐
  • 林汉达小传

    林汉达小传

    无论是新中国成立前参加民主运动还是从事教育问题、语言文字问题的研究,或是翻译工作、历史普及工作,其出发点都是为了国家和民族,为了广大工农群众。不了解汉达先生这种光明磊落的人生观,就无法理解为什么他在国民党反动派黑暗统治下能那样冒着掉头的危险奋不顾身地进行斗争,为什么新中国成立后对党交给他的任何行政工作都那样全力以赴,为什么在他被错误地划为“右派”以后依然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那样忠心耿耿,为什么对学生、对朋友总是那样热情爱护、关心备至,为什么他在身患严重心脏病的情况下仍能够那样夜以继日地完成周总理交给的翻译任务。今天我们纪念他,就要学习他的这样一颗纯净、单一的心和对自己信念的赤诚。
  • 末世之雇佣军团

    末世之雇佣军团

    重生前,18岁的余渺从23层高的大厦顶楼一跃而下,脑浆迸裂,鲜血横流。重生后,18岁的余渺该如何躲避警察的追捕?三天后,末世来临,她又该何去何从?(文案无能╮( ̄▽ ̄")╭)
  • 圣雨贵族学院的王子公主们

    圣雨贵族学院的王子公主们

    三位公主的家族给三位公主吗订婚,怕公主们不同意,于是说是让公主们好好学习,但是,公主们十岁就博士了,毕业证都一大堆了,学什么习啊?灵异大陆,一个陌生的地方,女主就是这里的人,回去了,介绍自己原来的地方,再遇见你们,我们还能再次相爱吗?
  • 高冷校草独一无二的宠爱

    高冷校草独一无二的宠爱

    谁能告诉我这是怎么回事“老妈,我才不要和那个混蛋一起同居,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和她水火不容的你怎么……”啪啦啪啦“笑笑,来喝口水你是我的宝贝女儿我怎么会整你呢是吧”……
  • 龙灵帝尊

    龙灵帝尊

    误入神秘祭坛,他被妖女附身。一场持续数年的夺舍之争,致使他的修为停滞不前。靠女人进入宗门,他受尽无数白眼和耻笑。当沉睡在体内的太古圣龙血脉觉醒,世间万物都将臣服在他的脚下!九霄龙吟血脉醒,一朝冲天便化龙!
  • 二六青春

    二六青春

    一个即将跨入婚姻殿堂的新浪,在看着新娘梳妆打扮之时,陷入对自己这二十六年来所经历的点点滴滴的沉思,有过美好、有过痛楚、有过甜蜜、有过逃避、有兄弟两肋插刀,也有兄弟反目,有逃避爱情,也有珍惜感情,有过事业的艰辛,也有过风雨后的彩虹。他生命中出现的几多女生,最后,他能和谁走到一起?
  • 魔道帝君

    魔道帝君

    缘起,魔生。缘灭,魔不死。我入魔道之日,众生皆魔。……杨逸。
  • 穹变苍生

    穹变苍生

    9.8日对于正常人来说是普通的一天,对于主角而是改变命运,从此走上修仙道路,重生在苍穹大陆上,用自己的努力改变苍穹大陆的局面,一路高歌,一路破荆斩棘,揭开大陆不为人知的一面。
  • 至尊无极

    至尊无极

    光明大陆,结界被破,魔兽闯入,自此天下不再太平。而她也要在小小年龄备受火家一家老小的欺凌。坚毅隐忍的她,引来他们的倾慕。她自己也没想到,众男争宠,最后得益的是他这个闷骚腹黑男。
  • 血经启示录——神的禁忌

    血经启示录——神的禁忌

    一万年前的掌控之血神、光明神皇、黑暗冥帝所引发的诸神禁忌之圣战中,血族之祖神所代表血族势力在以光明、黑暗为首的联军中展开的圣战中大获全胜,血族的2个绝对领军人物盖茵斯、艾丽芬先后称霸异界宇宙。但是于此同时,战斗中硬抗神皇、冥帝中的盖茵斯深受绝伤,闭关沉息,修复神体,无暇分心。神的禁忌之圣战中实力同样直追盖茵斯的血后艾丽芬因为3神恶战中拼命插手所引发的战果而实力无损,击退联军后,血族统治着整个异界,艾丽芬等血族巨头为保存实力先后沉睡,血族于此低调隐匿。但是不甘失礼的光明联军神皇阴谋展开,暗流形成,目标盖茵斯的唯一子嗣————大陆旧历刚刚血蛹蜕化而出的米修斯...................阴谋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