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950000000007

第7章 诗(1)(5)

三高祠歌

三高祠:在江苏吴江县。三高指春秋时期的越国范蠡、晋代张翰、唐代陆龟蒙。宋代龚明之《中吴纪闻》:“越上将军范蠡,江东步兵张翰,赠右补阙陆龟蒙,各有画像在吴江鲈乡亭。苏轼尝有吴江三贤画像诗。后易其名曰三高。”

君不见洛阳记室双鬓皤,不忍荆棘埋铜驼。

西风忽忆鲈鱼多,归来江上眠秋波。

又不见甫里先生心更苦,河朔生灵半黄土。

夕阳蓑笠二顷田,口诵羲皇思太古。

二生隐沦岂得已,一生不及鸱夷子。

吴宫鹿走越山高,脱缨竟濯沧浪水。

丈夫此身系乾坤,岂甘便老菰蒲根?

古今得失一卮酒,我亦起酹沙鸥魂。

君不见洛阳记室双鬓皤,不忍荆棘埋铜驼——这两句是说:西晋张翰两鬓斑白,不忍看见世事巨变,生灵涂炭。洛阳记室:指张翰。皤(pó):白色。荆棘埋铜驼:比喻世事巨变。铜驼,宫门外铜做的骆驼。典出《晋书·索靖传》:“(靖)知天下将乱,指洛阳宫门铜驼,叹曰:‘会见汝在荆棘中耳。’”

西风忽忆鲈鱼多,归来江上眠秋波——这两句是说:张翰在江上因见秋风起而思念故乡的美食,回到家乡,在秋日的江波中优悠度日。《晋书·张翰传》载,张翰,字季鹰,吴郡吴(今苏州)人。西晋末年在洛阳的司马冏齐王府中任职。晋惠帝太安元年(302)秋天,正是司马冏权势高涨,独揽朝政的时候。张翰清醒地认识到若继续追随齐王,必将不能善终,为避祸患,急欲南归,“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邀)名爵乎!’遂命驾而归”。后不久,司马冏果然遭祸,人皆谓张翰有先见之明。

又不见甫里先生心更苦,河朔生灵半黄土——这两句是说:唐代陆龟蒙更是用心良苦,河朔一带的老百姓大都因苦难而死。甫里先生:唐代诗人陆龟蒙。陆龟蒙,姑苏人,字鲁望,自号江湖散人,又号天随子,曾任湖、苏二州从事,后隐居松江甫里(今江苏吴县),故又号甫里先生。

夕阳蓑笠二顷田,口诵羲皇思太古——这两句是说:陆龟蒙在风雨中耕作自己的田地,口中默念着先圣伏羲氏,心中追思着那个民风淳朴的上古时代。蓑笠:雨具,指蓑衣和笠帽。羲皇:即伏羲氏。太古:远古,上古。陆龟蒙有《甫里先生传》,写到自己耕作的情况,因有此语。

二生隐沦岂得已,一生不及鸱夷子——这两句是说:张翰和陆龟蒙的隐居都是不得已而为之,他们的一生都比不上范蠡活得洒落自在。鸱夷子:指春秋时期越国名臣范蠡。时人称:“在越为范蠡,在齐为鸱夷子皮,在陶为朱公。”

吴宫鹿走越山高,脱缨竟濯沧浪水——这两句是说:他们的国家当时已呈现出破败之象,张翰和陆龟蒙只能无奈地选择了隐居。“脱缨竟濯沧浪水”句出自楚地流传久远的《孺子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此句中“鹿走”、“山高”均暗指政权旁落,国将不国。

丈夫此身系乾坤,岂甘便老菰蒲根——这两句是说:大丈夫这一辈子,是为了天下兴亡而生的,怎么可能甘愿平庸到老呢?乾坤:天下。菰(ɡū)蒲根:指微小的地位。菰蒲,菰和蒲。两种野草。

古今得失一卮酒,我亦起酹沙鸥魂——这两句是说:在杯酒之间讨论古往今来的得与失,我也站起来为这些看似渺小,实则始终心怀天下的伟大人物祭奠一番。卮(zhī):古代一种盛酒器,圆形。酹(lèi):将酒倒在地上,表示祭奠。沙鸥:栖息于沙滩、沙洲上的鸥鸟。这里象征着那些貌似隐居而心怀天下的人。

这篇作品用语雅正,高古清逸。因见三高祠,因而作品紧紧围绕着历史上的范蠡、张翰和陆龟蒙。全诗可分为两大部分来理解。第一部分使用与三人有关的典故对三人的基本情况做了简要介绍。第二部分对三人做了总体评价,并提出自己的人生见解。歌颂了三位貌似隐居,实则心系天下的大丈夫。

登法华寺山顶

这是一首诗人后期的作品。法华寺:位于浙江湖州,原名石斗山,又名白雀寺,山因寺名,湖州四大名刹之一。法华寺缘起于南朝齐尼道迹,始建于南朝梁代梁大同元年(535)。齐尼道迹号总持,系禅宗东士初祖达摩的弟子。曾在弁山昼夜诵读《法华经》二十年不下山。“诵经时,有白雀旋绕,若听法状”。梁初,道迹圆寂于石斗山。梁大同元年(535),藏道迹灵骨的宝龛忽生出青莲花,梁武帝萧衍于是下诏,敕建法华寺。

昔登铜井望法华,葱茏螺黛浮蒹葭。

今登法华望铜井,湖水迷茫烟色暝。

法华铜井咫尺间,今昔登临隔五年。

湖山依旧齿发落,五年一睫浑如昨。

城中离山半日程,予辈好事多友生。

耳闻二山眼未识,欲谋一行不可得。

我于二山有宿缘,彼此登临尽偶然。

法华看梅借僧屐,洞庭游山随相国。

两山俯仰迹成陈,得来反羡未来人。

来游固难去不易,未拟重来酒深酹。

昔登铜井望法华,葱茏螺黛浮蒹葭——这两句是说:以前我登上铜井山眺望法华山,山上植物葱茏茂密,山中生长着片片芦苇。铜井:山名。明隐客徐枋《铜井山记》云:“石磴盘行,拾级而上,陟其顶,有巨峰横偃,大如十间屋,其高几丈,嵌空嶙峋,作势其妙。下有泉二,俱在石缝中,石皆碧色,其质细润如古铜器,而泉深如井。一云泉底有铜,故水味常涩。”螺黛:喻指高耸盘旋的青山。蒹葭:水边的芦苇。

今登法华望铜井,湖水迷茫烟色暝——这两句是说:现在我登上法华山远望铜井山,极目所见只有迷茫的湖水和杳暗的天色。暝:天色昏暗。

法华铜井咫尺间,今昔登临隔五年——这两句是说:法华山和铜井山相距不远,但我在登铜井之后的第五年才得以登临法华山。

湖山依旧齿发落,五年一睫浑如昨——这两句是说:五年之隔,湖山没有什么大的变化,而我的头发牙齿却都落了,五年时间只是一眨眼,好像还是昨天的事情。睫:睫毛,这里指眨眼。

城中离山半日程,予辈好事多友生——这两句是说:城中离山大约有半天的路程,我们这些喜欢游玩的人不只我一个。友生:朋友。

耳闻二山眼未识,欲谋一行不可得——这两句是说:朋友们只是听说了这两座山但是还没有亲眼看过,想要和我一起登山,人却总凑不齐。

我于二山有宿缘,彼此登临尽偶然——这两句是说:我和这两座山似乎是有前生注定的缘分,能登上这两座山都是偶然的机缘巧合。宿缘:佛教谓前生的因缘。

法华看梅借僧屐,洞庭游山随相国——这两句是说:去法华寺看梅花因为天气不好还借了僧人的木鞋,到太湖这边来爬铜井山是跟随着丞相来的。屐(jī):木头鞋,泛指鞋。相国:宰相的尊称。

两山俯仰迹成陈,得来反羡未来人——这两句是说:爬这两座山的事情很快就会成为往事了,到现在反而羡慕那些没有来过的人。俯仰:低头和抬头,指时间短暂。语出王羲之《兰亭集序》:“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来游固难去不易,未拟重来酒深酹——这两句是说:到这里来游玩固然不易,要离开了同样依依不舍,我还没有打算要再来,因此还是把酒洒在地上祭奠一番吧。酹(lèi):把酒洒在地上表示祭奠或起誓。

在这首作品中作者更多地表达了世事无常、光阴难留的思想,有极深的人生感慨包含其中。诗歌主要采用了对比的手法,以山水的永恒与人生之多变做比较,诗人“湖山依旧齿发落,五年一睫浑如昨”的感叹恰似北宋大文学家苏轼《前赤壁赋》中“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哲思。

世寿堂诗

此为唐伯虎年轻时期的作品。唐伯虎绘有《贞寿堂图》,此诗当与此图作于同一时期。温肇桐著《明代四大画家》载:吴一鹏题《贞寿堂图卷》为周母致祝题云:“岁丙午(1486),子畏年止十七,而山石树枝如篆籀,人物衣褶如发丝,少诣若是,岂非天授?”

长山大谷出寿木,雨露沾濡元气足。

大枝为天立四极,小枝为君作重屋。

太平熙出寿人,皇风蒸煦寿城春。

鸡窠小儿是鼻祖,鸠枝老子为耳孙。

我朝列圣传仁义,仁覆义载同天地。

六合捻归寿域中,寿木寿人同出世。

木为明堂坐轩虞,人为老聃歌康衢。

固然圣德陶甄就,亦是君家积庆馀。

周君四世为人瑞,曾元耆耋祖百岁。

从此堂将世寿名,庞眉皓发宜图绘。

愿人同德复同心,同心同德助当今。

天下同归仁寿域,方显君王德泽深。

长山大谷出寿木,雨露沾濡元气足——这两句是说:在绵延的群山和幽深的山谷中长着一棵古老的参天大树。它接受雨露的浸润,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寿木:传说中的仙木,生长年岁长久的树木。沾濡:浸湿。元气:指人的精神,精气。

大枝为天立四极,小枝为君作重屋——这两句是说:大的枝可以立起做擎天之柱。小的枝丫也可以为你盖建高楼大厦。四极:古代神话传说中四方的擎天柱。重屋:指高楼。

太平熙出寿人,皇风蒸煦寿城春——这两句是说:太平盛世,民生和乐,容易出长寿之人。皇风浩荡,普泽万物,使小城如沐春风。熙(hào):和乐,怡然自得。同“皞”。蒸煦:熏蒸和煦。

鸡窠小儿是鼻祖,鸠枝老子为耳孙——这两句是说:鸡窠小儿可以说是在历史上有记载的长寿之人的祖先,后来的老子,也可谓是长寿的典范。鸡窠小儿:据《洞微志》记载:琼州杨遐举父叔连,百二十岁,祖宗卿,百九十五岁,九世祖居鸡窠中,形如小儿,不知其年。鼻祖:祖先,创始人。鸠枝老子:拄着拐杖的老子,亦指长寿之人。老子,即老聃,名耳,字伯阳,世称老子,春秋时期陈国人。耳孙:指远代子孙。

我朝列圣传仁义,仁覆义载同天地——这两句是说:我朝历位皇帝皆以仁义传天下,他们的仁德和道义与天地一般布德天下苍生。列圣:指诸皇帝。

六合捻归寿域中,寿木寿人同出世——这两句是说:天下之德同归此处,因此不但有长寿之木,也有长寿之人。六合:东、南、西、北、天和地,意指天下。捻归:同处。

木为明堂坐轩虞,人为老聃歌康衢——这两句是说:寿木如果用来搭建明堂,就可以出像轩辕和虞舜那样贤明的人。如果出了一个像老子那样长寿的人那一定是天下太平,政通人和了。轩虞:传说中的古代帝王轩辕和虞舜的并称。康衢:宽阔平坦的大路。比喻政通人和。

固然圣德陶甄就,亦是君家积庆馀——这两句是说:这固然是皇上至高无上的德行所然,同时也显示了你的先世那泽被后世的德行和善举。圣德:至高无上的道德。多用于古之圣人及帝王。陶甄(zhēn):比喻陶冶、教化。庆馀:谓先世积善的遗泽。语出《周易》:“积善之家,必有馀庆。”

周君四世为人瑞,曾元耆耋祖百岁——这两句是说:周君家中四代均为长寿之人,曾元在年老的时候他的祖先都已经一百多岁了,还仍然活着。人瑞:人事方面的吉祥征兆。亦指有德行的人或年寿特高者。耆耋(qídié):指老人。

从此堂将世寿名,庞眉皓发宜图绘——这两句是说:从此以后就把这里叫做“世寿堂”,应该把这位老者阔眉白发的样子画下来。庞眉:阔眉。

愿人同德复同心,同心同德助当今——这两句是说:希望大家都努力培养自己的仁德之心,成为长寿之人。同心同德:指思想统一,信念一致。同德,为同一目的而努力。

天下同归仁寿域,方显君王德泽深——这两句是说:只有天下的人都成为仁德长寿之人,才能够显示出君王那深广的恩德泽被。

诗作把咏颂长寿与歌颂仁德的主题合而为一,巧妙灵活。以“长山大谷出寿木,雨露沾濡元气足”句入题,采用比兴手法,引出歌颂长寿的主题。接着寻求寿木寿人出现的原因,一方面在于皇恩浩荡,一方面在于世积善德。最后诗人号召大家一起培养仁德之心,安居乐业,尽显皇上的恩泽。诗歌中也列举了部分历史上有名的长寿者,如鸡窠小儿、鸠枝老子、周君、曾元等,这些人物的出现突显了诗歌的主题,也增加了诗歌神异的色彩。

短歌行

这是一首乐府旧题诗,有三国时期曹操《短歌行》的韵味。是诗人中年时期的作品,诗人在作品中表达了时不我待的感伤情绪。短歌行:乐府古题。

樽酒前陈,欲举不能。感念畴昔,气结心冤。

日月悠悠,我生告遒。民言无欺,秉烛夜游。

昏期在房,蟋蟀登堂。伐丝比簧,庶永忧伤。

忧来如丝,纷不可治。纶山布谷,欲出无歧。

若穴,荧荧莫绝。无言不疾,鼠思泣血。

霜落飘,鸦栖无巢。毛羽单薄,雌伏雄号。

缘子素缨,洒扫中庭。踯踯躅躅,仰见华星。

来日苦少,去日苦多。民生安乐,焉知其它。

樽酒前陈,欲举不能——这两句是说:虽然面前放着斟满美酒的杯子,我却没有心思举起酒杯饮酒。这里的两句是从前人诗句中化用而来。南朝宋鲍照《拟行路难》其五有“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唐代李白《行路难三首(其一)》中有“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的诗句,感念畴昔,气结心冤——这两句是说:怀想起已经逝去的岁月,内心郁结着忧伤的情感。畴昔:过去,以前。结:郁结。

日月悠悠,我生告遒——这两句是说:岁月不知不觉地流逝,我的生命也即将完结。悠悠:自由自在,这里指岁月逝去貌。遒:终竟,完结。

民言无欺,秉烛夜游——这两句是说:人们说得没错,珍惜时光就应该及时行乐。秉烛夜游:谓执烛照亮,夜间游玩,形容人生苦短,应及时行乐。《古诗十九首》:“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昏期在房,蟋蟀登堂——这两句是说:黄昏时分我呆在房中,蟋蟀也爬上厅堂。昏期:傍晚时分。

伐丝比簧,庶永忧伤——这两句是说:我弹奏丝簧,以此消解内心的忧伤,无奈忧伤郁积于心,不可消解。伐:弹奏。

忧来如丝,纷不可治——这两句是说:忧郁笼罩心头,千头万绪,如丝线一般凌乱得无法整理。治:理。

纶山布谷,欲出无歧——这两句是说:思绪混乱,布满高山深谷,找不到一条排遣的路径。歧:路。

若穴,荧荧莫绝——这两句是说:烦恼的时候心头似乎有一把火,它或亮或暗,没有熄灭的时候。(jiǒnɡ音“炯”),火光明亮的样子。荧荧:火光微弱的样子。这两句形容烦恼的样子。

无言不疾,鼠思泣血——这两句是说:没有哪句话不让人嫉恨,忧郁地哭出血来。鼠,通“癙”,忧。鼠思,忧思。《诗经·小雅·雨无正》:“鼠思泣血,无言不疾。”

霜落飘,鸦栖无巢——这两句是说:霜花随风飘落,乌鸦没有栖息的地方。飘:同“飘摇”,随风摆动。

毛羽单薄,雌伏雄号——这两句是说:寒风中的乌鸦羽毛单薄,雌鸟伏在树枝上,雄鸟盘旋鸣叫。

缘子素缨,洒扫中庭——这两句是说:穿上简朴的衣服,打扫院落。这两句由物写到人。

踯踯躅躅,仰见华星——这两句是说:我徘徊不前,仰头看见满天明亮的星斗。踯躅:徘徊不前的样子。

来日苦少,去日苦多——这两句是说:往后的日子越来越少,逝去的岁月实在太多。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民生安乐,焉知其它——这两句是说:人们的生活只要安定快乐就好,不要去理会那些烦心的事情。这是总结全诗的句子。

古来文人墨客多慨叹时光飞逝之作,孔子慨叹“逝者如斯夫”,曹操《短歌行》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李白高歌:“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唐伯虎这首作品也是一首伤时的作品,诗人以深细委婉的笔法,描绘了深秋时节,自己从黄昏到深夜,内心因为感叹时光流逝而产生的愁痛。诗作一开始便慷慨而多气,引出慨叹年华老去的主题,接着诗人以蟋蟀的声音、乌雀的飞动渲染自己内心的烦忧,并以乱丝、忧愁之火来使自己的愁绪具体化,再加上对时令的渲染,使整首作品情绪低沉浓重。但在诗歌的最后,作者笔锋一转,情绪有所回升,让自己从痛苦的感情中解脱了出来。作品以四言出之,颇具古风。

同类推荐
  •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本书收入曾国藩家书126封,都是他在为官从政、操持防务,或奔走于驿道水路上的亲笔所书。既阐述伦理纲常,又慨叹人生艰辛,还劝勉后人精进,表达心事衷曲,言之凿凿,情意绵绵,实为后辈修身育人、捧读不倦之佳作。
  • 白话容斋随笔精选

    白话容斋随笔精选

    《白话容斋随笔精选》是一部关于历史、文化、艺术、哲学、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笔记小说,以考证、评论、记事为主要写作内容,书中既有夏商周三代以来的一些历史事实、政治杂谈和文坛轶事,更有对宋代典章制度、官场见闻、社会风尚的记述。本书的特点是内容丰富、评论精彩、考证严谨,其价值远远超过同类书籍,被《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推为南宋笔记小说之冠。该书通俗易懂,作者从小处入笔,写出人间沧桑,喻道理于点滴之中。阅读《白话容斋随笔精选》,可以让人消除疑虑,明白事理;可以让人心存感恩,摒弃丑恶;更可以让人增长见识,澄清谬误。
  • 曾国藩家书(中华国学经典)

    曾国藩家书(中华国学经典)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成书于清19世纪中叶。该书信集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到,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蕴育真知良言,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尽管曾氏留传下来的著作太少,但仅就一部家书中可以体现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曾国藩作为清代著名的理学家、文学家,对书信格式极为讲究,显示了他恭肃、严谨的作风。
  • 二十四史-汉书

    二十四史-汉书

    24部史书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精华篇章编译为白话,汇集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等多所科研院校的知名专家之力,十年磨一剑,倾力打造,是年轻一代走向智慧成熟的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全书打破了传统正史读物的条条框框,版式设计新颖别致,书中插配了近千幅与史书内容相关的绘画、书法、建筑、陶瓷、金银器等精美图片,通过这些元素的完美结合,将读者带进一个真实而多彩的历史空间,让读者全方位、多角度地去感受中华文明和华夏民族智慧之所在。
  • 国语

    国语

    《国语》以记述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各国贵族言论为主,通过各有风格、各有特色的语言来塑造人物性格,表述不同人物的思想及命运,记载波澜壮阔的历史大事。
热门推荐
  • 神棍帝姬

    神棍帝姬

    本是高贵的神魔帝姬,奈何变作了一个小神棍。没事算算命,经经商。本以为自己救下他,只当日行一善,谁知却甩不脱了。情丝被封,一见免钟情,二见不倾心,三见始相识。日久生情,红妆相许。这位少将,吾观汝之面色,姻缘天定。古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现天为父,地为母,佳人已至,娶我可好?
  • 缘鉴心

    缘鉴心

    人、妖、仙、魔、神、冥,无论哪一界,终究逃不过一个“情”字。“我,千石花暖,承蒙女娲娘娘厚爱,此生此世,守人界太平,护天下安宁。即日起为第139代传人,游历人间,降妖除魔惩奸除恶,滴血为证。”珑银山巅,芙蓉殿上,她立下誓言。兜兜转转,终究逃不过“情”字,她为情所困,弃天下于不顾,受啃心噬骨之痛......
  • 阴阳神探奇录

    阴阳神探奇录

    我叫李渊,今年18岁,一个不平凡的名字却过着平凡的生活,可能有很多人都不相信这个世界有鬼的存在,毕竟都没用亲生经历,但是我知道这个世界的确有鬼,当然其中有百分之八十是骗人的,但却有百分之二十则是真真实实的,因此就因为这少数的百分之二十我的生活变得不平凡。
  • 武印觉醒

    武印觉醒

    五百年后天宫第一神聂玄将带着‘邪武神印’重生,当武印觉醒,聂玄发誓,这一世定要打上天宫,闹个天翻地覆,将女帝踩在脚下,夺回曾经属于自己的荣耀!
  • 骑马与砍杀之潘德的预言

    骑马与砍杀之潘德的预言

    本书以潘德的预言为蓝本,以骑士为题材。在战火纷飞的潘德大路上,雷诺用手中的战剑打造出一片属于他自己的天地。从猎人到佣兵,又从佣兵到领主,直至最后被小人诬陷不得不自立为王,一系列动人心弦的故事即将展开。是什么让互相交战的五国紧紧相扣,是何方神圣使得厌恶人类的诺多精灵对人类出手相助?敬请关注《骑马与砍杀之潘德的预言》无论你玩没玩过骑砍,无论你玩没玩过潘德都可以过来一看。
  • 明兽

    明兽

    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女人。书名是女人的脸,简介是女人的胸!而内容则是女人的胴体!脸蛋再漂亮,酥胸再耸美,倘若没有纤细的腰肢和挺翘的屁股,就算不上是一个极品女人!所以“帝尧”只给了“她”一张模糊的俏脸和一个若隐若现的酥胸。至于“她”的胴体是否完美无暇,晶莹如玉,就只有留待诸位去评说了。
  • 伤疤之后的爱祭奠谁

    伤疤之后的爱祭奠谁

    15岁的女生苏钥汐,刚刚进入天中高中部,她选天中有个秘密。只因为天中的天字是她曾经爱过的人,那个想忘却像影子似跟着自己的人。在遇到萧清然后一点点欣赏上这个干净透明,纯净的拥有阳光般笑容的男生。而浩这个男生喜欢上了汐,努力付出。但是一切因为汐的好友棋的死亡蒙上了阴影,一尸两命,而棋的男友,那个痞子式的帅帅的楚赫也因失意醉酒出了车祸死了。青春,就是一群疯狂的人陪你度过疯狂的岁月,纵使有眼泪有遗憾,也是往后温柔岁月无法抹去的惊鸿。请大家支持
  • 重生之墨色

    重生之墨色

    我肆意的在蓝色的海洋里徜徉,终于游的力竭了的我任自己在此慢慢坠落。海水争先恐后的窜入我的身体,我睁大眼睛轻轻启唇,暖暖的笑了,我终于解脱了!我此生孤苦无依,尘世万千繁华终究不过是过眼云烟,我有家财万贯又如何?我有男伴无数又如何?我没有家!没有彼此相爱相知的爱人。如若有来生,我宁愿千金散尽只求有人能够伴我一生,宁愿屋舍平平能够栖身便可。
  • 给人生加点包容

    给人生加点包容

    《给人生加点包容》是一部难得的修养身心之作,可以放置于枕边案头、随时翻阅体味其精华,也可以在休闲旅游、奔波劳碌之佘信手取之、聊以自娱。
  • 重生之废妻难为

    重生之废妻难为

    新婚夜,她等来的竟是丈夫的一尺白绫?!逆天重生,她戴上“贤妻”面具,从狼君,顺小妾,她腹黑隐忍只为百倍奉还!不料,如此“完美妻子”却引来妖孽男侧目!闯她房,占她床,还厚颜无耻说“床太凉!”她怒问:“滚!我对你没兴趣!”男人长臂一勾,搂过女人,笑道“但你,很对本王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