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954900000009

第9章 西三旗

引子

北京德胜门外有个小镇叫西三旗。与它对称的地名叫东三旗。外来的客人还以为这里有三面什么旗子。其实,这是三百年前满族入主中原的时候,旗人在京郊“跑马占荒”般圈占地的“旗地”。清华大学所在地的名称是蓝旗营,也许清华毕业的万千学子只记得母校清华园却不知道那里也是驻过八旗兵丁的营盘。这是历史。什么旗呀、营呀,在北方多得很……也许不仅仅是个地名儿。

如今的西三旗,是个工厂、机关、部队、学校和商店拥挤着的十字路口。由北京去长城八达岭的大公路穿镇而过。去十三陵,去军事重镇南口和出居庸关,也是这条路。外来游客要了解北京的名胜,大都要走这条路。所以车如流水马如龙,整天价熙熙攘攘,西三旗也沾了光,建设发展很快,变化很大,日新月异。这也是历史。

在这一日千里的巨大变革中,很难得,佟二爷老公母俩在西三旗还维持着一座老式平房四合院。青砖灰瓦房,榆檩柳椽松木门窗,少说也有百十年了,础石不陷,山墙不裂,梁柱未朽,还很结实。几番扩展公路,新建厂房,征地拆迁,都没碰着它,只是临近的大高楼有点欺光挡亮儿。“阿弥陀佛……”佟二奶奶常念叨,“挡亮儿不怕,咱屋有电灯!”

老公母俩——您千万别按广播员的标准口音来念,那有失恭敬,人还能说公说母?只能用地道的北京话,念成老“姑”俩,这就是尊称了。此时他俩又在北屋里盘算着过一天喜庆的日子。这日子就是每年二月初八。

“二月是双月,八日是双日,双月双日,为一喜!”

“敢情!二加八得十。十全十美,又是一喜!”

“逢八则发,发财发迹。第三喜!”

老公母俩盘腿坐在炕上,屁股底下热乎乎,脸对着脸儿,一递一句地大声聊天儿。有人问:“没隔山,没隔海,为啥大声聊天儿?”这问话的必定是不懂礼儿的年轻人,体会不到老年人的苦楚,凡是耳朵有点聋有点背的人都习惯大声说话——自己听不真亮也就认定了对方听不见。又有人问:“非年非节,为啥要过这二月初八?”老公母俩的回答还是这一套理儿——上述“三喜”。

老两口儿年年如此,提前好几天就这样大声聊上啦。

今年二月初八,阳历是几月几!能不凑上四喜?佟二爷下了炕,小心翼翼地翻开月份牌儿;佟二奶奶不识字,跟在一旁默诵着“阿弥陀佛……”哈!巧极了啦:这天是公元一九八六年三月十七日。佟二爷笑睐着眼,屈着手指头,算给老伴听:“八六是双数儿,没说的。一九相加得十!三加十七得二十!妙哉,原来全是吉祥数儿,啧啧啧,真是天赐的黄道吉日啊!”

“敢情!这日子一定得好生过一过!”佟二奶奶兴奋得差没掉泪儿。

“这日子怎么过?您说!”佟二爷跃跃欲试了。

“照老规矩过呗!今儿个就筹办……”二奶奶乐呵呵。

阳历三月十二是植树节,许多学生和机关干部一大早就赶到西三旗的路边上刨坑、栽树、浇水,还唱歌儿,真热闹。佟二爷见这个机会,跑前跑后问了一大遭儿,好不容易才抓住一辆运树秧的拖拉机,不花钱坐蹭车,蹭到了德胜门脸儿。拖拉机不准进城。他又去挤公共汽车,没买票,白坐到北海公园。“我可不是逛公园的!我找人……”跟把门的对付了半天,又没买票,进了门,找到白塔根底下的老字号“仿膳”。这是一家仿照御膳坊的烹饪法制作佳肴的餐馆。佟二爷大摇大摆走进去,找到一位满族老厨师,预订一桌宫廷糕点。

“您可着劲儿往好了做,不怕贵!”佟二爷很气派。

“二哥,别提不怕贵。中等的,一桌一百二。”

“什么?”佟二爷被这个数目差点儿噎个跟头,“去,去年,上等的酒席才八十呀!”

老厨师也叹气:“唉,您当我愿意涨价儿?这海参、对虾……”

“您耳朵背!我没要海味儿,光要点心……”

“点心也不贱。这么着吧,我给您拆兑着来,三等席面儿往二等上做。八十块钱。再少了,我也没法跟会计说。”

“一桌点心,八十?……”佟二爷还是不信耳朵。

“对呀,您不是要一桌嘛!便宜的,食品店有,您上街去采购十样八样儿,也得三四十吧?那可就成了茶话会啦。您也甭打我们‘仿膳’的旗号!”

这“仿膳”旗号非打不可。否则对不起二月初八,也对不起这天请来的贵客!好,佟二爷挺挺胸脯,露个笑脸儿:“有道哩!就瞧您的手艺啦!”

离开“仿膳”往外走,回头看看白塔,也变成灰不溜丢的了……他算不清,这八十块钱是多少个两分的钢蹦儿。

然而,那宫廷糕点也就是他从小就尝过的人间美味。小孩子记吃不记打。几个孩子在一块,馋嘴争食儿,庆爷的烟袋锅子敲脑袋的事儿,早已忘到爪哇国去了;但这青丝玫瑰、萨其玛、蜜供、蜜三刀、京八件、奶饽饽、茯苓夹饼,特别是手指肚儿大小的栗子面窝窝头,却一直记到五十岁。五十岁以前,佟二年轻,不敢称“爷”;加上“查三代”和“脱胎换骨”什么的种种把戏,搞得胆子越来越小,他这个“太监的儿子”更不敢进“仿膳”啦!街上的蜜麻花、驴打滚,倒也是常偷着买来尝尝,却是不对味儿。五十岁这年,更惨,开始了史无前例的“革命”,他这馋嘴的坏毛病自然也就革除啦。那十年,他当真没想过栗子面的小窝头,只为一天两顿棒子面的小窝头犯愁。

回西三旗的路上,佟二爷心里渐渐舒坦了。白塔还是白塔,大概刚才也没变成灰不溜丢儿。八十块就是八十块,管它是几千几百个钢蹦儿哩。馋嘴就是馋嘴,谁不馋?老佛爷不馋嘴干嘛一顿儿摆四十个菜?尼克松不馋嘴干嘛一下飞机就到人民大会堂吃国宴?可见想点儿好吃的,是人的本性!山河易改,本性难移嘛。

有人说,进入新时期之后,佟二爷馋嘴的老毛病又犯啦。他听了之后也不生气,因为这是真的。宫廷糕点的美味确实使他没齿难忘——已经换上了半口假牙,每逢二月初八,还是要变着法儿大嚼一顿。

佟二奶奶也是个馋嘴的,喜甜食,在这一点上与老佛爷慈禧太后完全一致。十年****吃尽了苦头,现在当然应该多吃甜食。她是位七十有三的胖老太太,比佟二爷还大三岁哩。当年是媒婆子鼓吹着“女大三,抱金砖”的高调儿把她吹来的。可惜过门之后也没发财。媒婆子还说过,“佟家是旗人,好客,最讲究吃!天天过年。”可惜过门之后经常吃窝头就咸菜,沦陷八年吃杂合面,三年困难吃野菜,十年****吃两顿儿……如今日子好过点儿啦,儿孙们却不知礼儿,常用什么胆固醇呀、高血糖呀、冠心病呀之类的洋话儿来吓唬她;用“七十三,八十四”的关坎儿来咒她;用“节食减肥”的黑心招儿限制她,她全然不信,反而极力支持老头子“过好这个二月初八!您快进城去包席,多花点儿也值。这几年我好不容易才吃富态了,又想把我饿瘦了哇?没门儿!您想想,咱老公母俩今生今世还能痛痛快快吃几回?”

植树节这天是旧历二月初三,佟二爷在二奶奶的支持下,提前五天进城去预订了一桌宫廷糕点,正在高高兴兴回家转;与此同时,佟二奶奶也在本镇里物色了四名小厮。小厮是什么?说难听点儿就是奴才、奴仆,说好听点儿是佣人、下人,再说客气点就是听差、帮工。由于这六种叫法都有不妥之处,老公母俩绞尽脑汁才想出了这个俗称:小厮。一开始,二奶奶也不懂得小厮是个啥,就请识文断字的丈夫给讲讲。佟二爷当过三十多年教员,解放前教高中,解放后教初中,“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之后教小学,十年****当中再次降级当了小学的勤杂工。由于家庭出身是太监,谁也不知道太监属于什么阶级,可谁都知道太监不会生儿子,他这个“太监的儿子”一定是孽种,所以他走了一辈子下坡路。走下坡路是很省劲儿的,有了空儿他就看闲书,还学会了下围棋。小厮这个词儿就是他从《红楼梦》里学得的,他告诉老伴儿“小厮就是使唤小子!”好在西三旗的年轻人不读《红楼梦》,压根儿就不懂小厮是个啥。还以为是“小四”哩?——每年二月初八,佟家都要雇用四个眉清目秀的小伙子干一天杂活儿,可不就是小四么。

小厮的杂差可不少,样样都有老规矩:初八这天大清早儿,先往佟家院门外挑八担水,清水泼街;再往院里挑八担土,黄土漫道。然后是伺候老公母俩洗脸、漱口、更衣、喝早茶、吃早点(自然是宫廷糕点)、抽烟(决非鸦片)、喂鸟儿、浇花儿。十点来钟接待宾客,小厮们要身穿干净衣裤鞋袜,在屋里院里垂手肃立,随时听侯主子使唤。……最后客人走了,小厮们便可来到下房——就是南屋,也叫南倒座的屋里歇歇腿儿,脚踩板凳(决不准坐着)吃一顿喷香的芝麻烧饼夹肉末儿——这也是宫廷食品。不等吃完,佟二奶奶便笑眯眯地走过来,发给每人一个红纸包的赏钱,就是一张“大团结”;道个谢,小厮们也就可以回家去了。因为这个差事挺有趣,挺新鲜——陈旧的新鲜,所以西三旗的小伙子们并不反对去当这么一天小厮。当过之后,还在年轻人中间当笑话儿传说。

初八这天终于盼到了。幸好又是艳阳天。佟二爷老公母俩鼓足了当主子的精神气儿,由小厮们伺候着洗漱更衣,喝茶抽烟,大声聊天儿,整整摆了两个钟头的谱儿。

“咳咳!”佟二爷咳嗽两声,清清喉咙,“庆大爷回省(念醒)的时候,也是清水泼街,黄土漫道吧!”

“敢情!”二奶奶答话儿,“连净室(厕所)还撒上一层白灰哩!”

“庆大爷真辛苦!在大内(皇宫)伺候老佛爷,一年忙到头儿,过了新年过初五,过了元宵佳节,二月二龙抬头,直等到二月初八这放假的日子,才放归乡里省亲一日,啧啧啧,一年才放一天假呀!”

“敢情!掌灯以前还得坐上骡车赶回宫去请安谢恩嘛……还不如咱平民百姓自在。”

“嗯哪,好比咱们那几年的早请示晚汇报……”

他们所说的庆大爷,是佟二的亲大伯,十一岁的时候就“净了身”,领进宫去当了小太监。渐渐的,得宠了,有了点儿积蓄,便在老家西三旗买了这座四合院,并且收了佟二作继子。他每年二月初八回家一趟倒是真的,带回来一桌宫廷糕点分赏全家也是真的;是不是真敢清水泼街、黄土漫道?却无据可考。那是黄带子(皇室宗族)出巡时候的规格,量他也不敢。辛亥革命以后,黄带子也不敢如此排场。等到一九二四年,冯玉祥的大兵把废帝溥仪轰出故宫,这位庆大爷也无踪无影了,再没回过西三旗,连骨头也没回来。当时佟二才十二岁,佟二奶奶未过门,所以他俩压根儿没见什么清水泼街、黄土漫道的阵仗;今天硬要这么说,而且还要雇四名小厮这么做,究竟图个啥?只有天知道,好在此事也没人干涉——你花钱雇人往大马路上泼清水,人家只当是五讲四美搞卫生,谁管你。

佟二爷倒是有一群儿孙,只可惜他们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初八这天又是个星期一,谁肯请假回家来瞧老爷子老太太摆谱儿呢。其实,儿孙们,特别是那现代派的儿媳妇,宁愿躲得远远的,也不吃那宫廷糕点;否则,这一天呀,讲起旗人老规矩来,早晚请安,说句话也得直溜溜地站起来,大气儿也不敢出一声,谁受得了!

“世道坏了,孩子们全都变了狼,吃够了爹娘,立马就心眼儿朝外……”二奶奶忿忿地说。

“没错儿。我看了一篇洋小说,描写大活人变成了小甲虫。唉,咱家的孩子也变了形,骨头关节错了位,******胳膊肘儿朝外拐!”

“别骂了,今儿个是二月初八……”

老公母俩常为此事叹气。这气主要叹在经济上——几个小家庭都是挣工资的,都强调工资追不上物价,甚至故意把涨价儿说得蝎虎些,以便比赛着不给爹妈钱。老两口儿全靠自己挣嚼谷。佟二爷有一笔退休金,可是小学教员的工资原本是最低的,当了勤杂工也没加分毫,这几年倒是纷纷调资,可是他早已退休了。把西厢房租出去,每月只能收一张“大团结”,想多收也不行,北京市有明文规定,房租不准涨价,“唉,什么都涨,唯独不准房租涨,多不公道!”此外,就是老两口儿替换着到西三旗大马路的道口去卖大碗茶。你看摊儿,我烧水;我看摊儿,你做饭,一碗茶水两分钱,赚不了几厘。夏天生意好点儿,冬天简直没人喝。因此,老公母俩为了过好这二月初八,也是省吃俭用啊,攒一年,花一天。

上午十点钟,客人们像是约好了,同时来到。全是退休了的老年旗人,一共六位,比过去少两位——那两位已作古,永远来不了啦。小厮们跑前跑后,接过六份小小的礼物,又规规矩矩地敬烟献茶。

礼物摆在擦得明光锃亮的方桌上,请佟二奶奶一一过目。原来是四朵绢花,一对儿绒鸡,一枚假玉石扇坠儿,一柄竹质挠痒痒的老头乐,一对儿不绣钢的保定健身球,还有四包郑州出的大前门香烟。

“真对不住,”客人说,“买不着上海大前门。”

“瞧您说的,甭论(念吝)哪儿出的,也是大前门!”

“好歹咱北京这前门箭楼子没拆了,所以这大前门香烟呀,瞧上一眼就喜性!”

“敢拆前门!他敢不敢拆天安门?量他也不敢!”

“唉,咱北京城啊,九城十八门,还剩了几个城门楼子?要是压根不拆,完完整整,如今也是天下第一的旅游城!”

“敢情!哪个敢比北京城!”

“……还剩了个德胜门,刚翻修过。”

“甭提啦,连城墙都扒平啦,还算什么门?”

“扒了城墙建地铁,天知道是地铁值钱还是城墙值钱全?真比老农民还近视眼!”

“他总不敢拆了故宫种白薯吧!”

“种过!中山公园里就种过萝卜,还浇大粪……”

“那是大革文化命。这几年好啦,又保护文化啦!”

老人们会面,先发点儿牢骚,顺顺气,也是一种享受和需要。把气憋在肚里,胀肚,还得吃顺气丸哩。

“来来来,动真招儿,您那副云子哪?摆上摆上!”

这才是二月初八的主要活动,小厮们连忙撤下礼物,搬过一块沉甸甸的枣木板围棋盘。这时,佟二奶奶才恭恭敬敬地亲手捧上两匣云子来。

说也凑巧,不知是哪个多事者,把佟二爷家过初八的消息泄露出去,传到了外事部门。此时便有一名不知礼儿的青年外事干部,通过了西三旗的有关干部(却没有通知佟二爷),直接把一面包车的外宾领来了。这真是一群不速之客,打算到这儿参观一下,然后就顺路去长城八达岭。谁知一进屋,就被这场面吸引住了。

外宾是日本人,而且多数是老年旅游者。日本人看见了下围棋,就像中国人看见了茅台酒,美国人看见了橄榄球,立刻忘乎所以,围了上来。

佟二爷没有思想准备。不过,他毕竟是七十岁的“老北京”啦,什么阵仗没见过哩!坐在西三旗道口看摊儿卖大碗茶的时候,也瞧够了成千上万过路的大鼻子,蓝眼珠嘛。不稀罕。何况今儿个是我家过二月初八,是我一年一度当主子摆谱儿时刻哩!来了外宾更好,给我助兴添彩。所以他仅仅欠欠屁股,漫不经心地朝几位老年外宾点点头,仍然按照老规矩,照例向棋友们夸了一遍云子。

“……这云子,还是庆大爷从宫里请出来、传下来的哪!真正的贡品。大理石研磨而成。白子儿润如玉,黑子儿沉如铁。特别是这匣黑子儿,全黑!没一丁点儿杂色,比和由墨玉都贵重啊!”

凭心而论,佟二爷不知道这些老年日本人大都到过中国,懂中国话;而他夸耀自家的云子,更不是说给日本人听的。但是,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日本客人立刻被他这几句大话镇住啦。一个个屏气静听,眼珠瞪得也像那黑黑白白的云子……倒让年轻的外事干部掉进了五里云雾之中,直担心佟二爷向外宾兜售这副围棋,有失国格。

棋友们见主人泰然自若,与往年一般,也就照例恭维一番,什么“云子出在云南省,万里迢迢来进贡”啦,“没准皇上和西太后还用过哩,有灵气儿”啦,“十年****埋在地下,一粒神子也没走,它也通人性、恋主人”啦!

棋友们互相谦让一番,便开始了一年一度的佟家围棋擂台赛。佟二爷自然是台主,棋友们轮番上阵弈搏。没上阵或者败下阵来的,则有小厮们殷勤伺候,有好烟好茶招待,当然更有“仿膳”的各式宫廷糕点可供品尝喽。

佟二奶奶此时也摸准丈夫的脉搏,加上旗人好客的天性,便指使小厮们同样招待日本客人,大大方方,一视同仁,礼貌周全,事事得体,连那年轻的外事干部都怀疑佟二奶奶是否经过礼宾司的专门培训。

人们都知道酒喝多了会醉,广东人和福建人还知道,那种功夫茶喝多了也会醉,而且醉茶者更难醒。其实,球迷看球,戏迷听戏,棋迷下棋,进入了极致境界也会醉,若干天之后还是如醉如痴。现在,参加佟家围棋擂台赛的棋友们还没有醉,仅仅有一丁点儿狂了。所以,棋桌旁,已经发生了纵情评论与喝彩,而不管是否有外宾在场。

“好棋!一子定乾坤,二爷中盘取胜啦!”

“高手对弈,多看一着。这真是高着儿呀!”

“甭泄气,棋盘太得很,您占角,我占边儿……”

“不妨借用毛主席一句话:大路朝天,各走一边。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毛主席怎样解放北京城的?就是这几步棋呀:断而不围,围而不杀。傅作义将军就和平起义了。”

“陈老总也是围棋高手,所以常打漂亮仗。”

“胸怀全局,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是不是?”

“也是也不是。萝卜白菜,各有一爱。棋无定法!”

“段祺瑞输棋,就是器量太小,为一子半子,死死纠缠……”

“所以吴清源十一岁就能取胜段祺瑞。”

“后来姓吴的跑到日本,写了十几本棋书,《白布局》,《黑布局》,讲气势,成了日本国的棋圣。”

“现在咱北京的聂卫平,能超过吴清源吧?”

“谁知道。他俩可不是同代人。”

“高!真是妙招儿。佟兄这盘又是必胜无疑了。是将才?还是帅才?”

下棋的没醉,只是有点儿狂,在桌旁聆听棋论的日本客人倒是醉了。他们既没想到解放北京城与围棋有什么关系,更没想到小镇西三旗的老式农舍里能聚集这多棋手,如此吃喝讲排场,也敢大发宏论……因此,他们改变了日程表,全天观棋,明日再去八达岭。

也有几个不懂围棋的日本姑娘,同样乐于留在佟家院子里玩一整天。原来她们到中国旅游已经十天了,每天的日程都由官方安排得满满的,死死的,都是去参观那些训练有素的所谓“开放点”;主人说官话,客人听官腔,甚感疲倦。今天属于“突然袭击”,主人毫无准备,却比早作准备的地方更有趣。特别是这位心宽体胖的佟二奶奶,通过翻译给她们讲解宫廷糕点的来龙去脉,以及吃法、做法。吃栗子面的小窝头为什么要细嚼慢咽?吃大窝头为什么必须就着老咸菜狼吞虎咽?这里面简直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和伟大的哲理!而且,跟这位七十三岁的胖老太太在一起,日本小姐也开始怀疑来自欧美的“节食减肥”理论了。为什么想吃而不敢吃?那不等于自己跟自己摔跤吗?法国人说“瘦就是长寿”,这话简直岂有此理!难道只有中国人馋嘴?小姐们心里明白,日本人同样馋嘴……

家庭围棋擂台赛已接近尾声。佟二爷总是不会输的。棋友们心里明白,这是主人家的二月初八嘛!攒一年,花一天。管吃管喝,佟家老公母俩图个啥?图个吉祥,喜庆,气派!

六位对手,却无须对杀六个钟头,其中三位中盘就认输了,以便抓紧时间去吃栗子面的小窝头。待到红日偏西,佟二爷大获全胜,气血上涌,脸红脑胀,喊一声“送客”的时候,老公母俩一年当一天主子的瘾头也就算过去啦!

小厮们谢过赏钱,辞去之后,老公母俩为了节省电费,又黑着灯对脸坐在炕上大声聊天儿,回忆着遥远的往事和刚刚结束的这一天的往事……往事就是历史。

历史也有小插曲、开小玩笑。不久,那位年轻的外事干部和西三旗的干部又登门议事来了。

“日本客人想出高价,买您那副云子。”

“高价?您告诉他:黄金有价,云子无价!”

“唔……那,那就不勉强啦。另外,我们有个建议:把您家列为开放点,就是接待外宾的参观点儿。一切费用由我们旅行社开支,包括今天的糕点烟茶,实报实销!”

“为什么?”佟二爷忽然感到受了侮辱,大嗓门儿嚷道,“您别看我穷!我攒一年,玩一天,图个痛快自在!我决不让您花钱,买走了我的自在!”

第二天,春寒料峭,老公像俩又把茶摊儿摆在了西三旗的道口。

1986.5.10

同类推荐
  • 沉默

    沉默

    《回族当代文学典藏丛书:沉默》是对回族优秀文明及其精神信仰之依赖与传承,也是对当下时代的某种浮躁之风的抵阻。《回族当代文学典藏丛书:沉默》因为昨天的文化自觉,回族作家开始了对自我的审视与书写;因为今天这些作品的呈现,使我们对未来的回族文学充满更多的文化自信与美学期待。
  • 我心久安

    我心久安

    她是祝久安,被扒手大叔当物品抵给当铺,逾期成为流当品,身为孤儿的她背负着身世的秘密,却没心没肺地笑着与这个世界握手言和。他是段赫濯,是看似无所不能的商业巨子,但冷漠矜贵的他怕就怕,知道世界上有这么一个人,却永远找不到。而那个记忆中的女孩,既是恶魔也是天使。命运的游戏,让他们在最不懂事的年纪初遇。此后,一个费劲全力寻找;一个选择性遗忘悲惨往事。兜兜转转十几年后,他们再次相遇,却已沦为一部悲伤的电影。在他走近她之后,命运的游戏令她狼狈逃离……但真爱只会让对的人越靠越近。她原本将他视为一场灾难,却不料变成最长久的心安。
  • 最后一课

    最后一课

    《最后一课》描写普法战争后被割让给普鲁士的一所乡村小学,向祖国语言告别的最后一堂法语课。通过一个童稚无知的小学生的自叙,生动地表现了法国人民遭受异国统治的痛苦和对自己祖国的热爱。作品题材虽小,但精心剪裁,详略得当,有着都德一贯的委婉、曲折、富于暗示性的风格,主题开掘很深。小学生小弗郎兹的心理活动,写得细腻动人。教师阿梅尔先生作为一个爱国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栩栩如生。
  • 故事新编

    故事新编

    "曾经在陈丹青先生《鲁迅是谁?》的演讲中听到一个别致的观点,他说“鲁迅的被扭曲,是现代中国一桩超级公案”,对鲁迅以“政治上的正确”给予他的作品褒扬、抬高,不可怀疑、不可反对,致使鲁迅作品的层次和人格魅力被过度简化,他本身丰富优美的用字,以及风趣幽默的行文,后人常常视而不见,也许我们真的不小心错过了一个可爱的鲁迅。的确,鲁迅是爱憎分明的,但不等于说鲁迅没有情感,没有他温和、慈爱、狡黠的那一面,他也对人、对动物、对乡土、对自然有着特别的情怀。若是仅仅从某一些方面去解读鲁迅作品内涵的全部,这对他是非常不公平的。
  • 包法利夫人

    包法利夫人

    每个女人心里都住着一个包法利夫人,充满着对浪漫爱情的向往。面对平庸的丈夫,寡淡的婚姻,包法利夫人沦为绝望的主妇,只是心里还保留着爱情的火苗。当心动男人出现时,她不顾世俗道德的约束,纵身奔向心中的美好,然而假象并没维持多久,她所谓的爱情也仅仅停留在肉欲的纠缠、浮华的语言之上。爱情没能给她想要的上流社会的生活,反而掠取了她的性命。包法利夫人更像是女人世界里的堂吉诃德,她的生活因幻想而美丽,又因幻想而沉没。
热门推荐
  • 我是钢筋工能手

    我是钢筋工能手

    本书为“金阳光新农村丛书”之一。本书以钢筋工常用技术介绍为主体,突出钢筋工的操作方法与技巧。主要介绍建筑工程钢筋识图,钢筋材料的基本性能,钢筋的代换,钢筋的配料、成型与绑扎,钢筋的焊接及新型连接技术等内容。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
  • 处好人际关系小窍门(最实用的居家小书)

    处好人际关系小窍门(最实用的居家小书)

    我们每天都会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包括同事、上司、顾客、陌生人、朋友等等,尽管有时候,这些交往转瞬即逝,似乎不留一丝痕迹,但聪明的人都明白,一切事情的结果,都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结果,他们利用人际关系来建设成功的基石,从不利用“人”来作为实现自己目的的手段。因为他们深知,牢固的人际关系是拍档和团队协作的基础,是忠诚的保障。本书教读者一些处好人际关系的小窍门,助您营造自己的人脉网。
  • 废柴攻略:跪下,本尊要休夫

    废柴攻略:跪下,本尊要休夫

    沈家大小姐沈燕秋,废材灵脉,性格懦弱,遭遇未婚夫劈腿也只能忍气吞声,为世人所不齿。不料被小三打伤后,沈燕秋再醒来时内里已换了个芯,从此小三靠边站,渣男未婚夫一脚踢飞!总有人慧眼识珠,变废为宝!不过,咱能不能好好说话不要抢?师尊魔尊都太熟,到底该支持哪一边?算了!我中立,你们打够了再谈!
  • 抗日之英雄本色

    抗日之英雄本色

    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不务正业但有一身绝活的混小子,如何在波澜壮阔地抗日战争中淬炼成长,扬中华利剑,壮我军威的战斗历程。
  • 女主天下:睿敏皇贵妃

    女主天下:睿敏皇贵妃

    天下七分,裕阳王无子,王妃为其聘娶大将军之女易轻颜为侧妃。易轻颜自幼随师在外学艺,已是南王境内义军领袖,于是他们共谋天下。他本想以感情控制她,却不料赔进一颗真心。她对他唯一的要求:除我之外,不再有别的女人。他对她的承诺:一生一世一双人。她化身鬼面修罗为他开疆拓土,他对她的信任始终如一。她征途产女,他亲自接生,为巩固她的地位对外宣称她产下世子;当他领军在外陷入重围,她不惜催产生子,随即带兵驰援;得知她再不能生育,他对外宣称自己受伤导致不育……天下一统,为弥补对王妃的愧疚,她主动让出皇后之位,然而他对她的承诺从未曾改变,六宫形同虚设。她参政,见君不拜仪制同帝王,这个天下,是他们一同打下的天下。
  • 沉香志

    沉香志

    什么?二郎神是我舅舅!什么?三圣母是我亲娘!那眼前这俊秀书生莫不是宝莲灯里的软饭王刘彦昌……沉香很郁闷的低头看看自己瘦小胳膊,眼神渐渐迷离……
  • 经典故事丛书(世界经典历史故事下)

    经典故事丛书(世界经典历史故事下)

    本套丛书包括十四册:《佛教·佛经故事》、《希腊神话》、《中国神话》、《一千零一夜》、《圣经故事》、《中国经典历史故事(上中下册)》、《伊索寓言》、《成语故事》《世界经典历史故事(上中下册)》、《安徒生童话》。
  • 威镇诸天

    威镇诸天

    要么极尽璀璨!要么刹那永恒!要么魂飞魄散!要么牧野南山!
  • 让灵魂躲躲雨

    让灵魂躲躲雨

    一杯清茶,一缕光线,一本好书……轻轻抚慰,阅读是一种生命的享受。智慧、美丽、梦幻、快乐……慢慢品味,人生永远在书香里跳跃。
  • 绝版宠溺男神攻略法则

    绝版宠溺男神攻略法则

    简介:12岁的沈安陌和云瑾有过一面之缘,却让云瑾深刻地记住了沈安陌,5年后的相遇……某只炸毛的沈安陌:"啊啊啊,男神你放过我吧!"某男神:"上次是谁说要抢我来着?"某只沉思的沈安陌:"不是我就对了……"某只沈安陌的男神:"上次是谁……"话未说完,沈安陌霸气打断。"停!我不想成为学校女生的公敌!"某只云瑾腹黑一笑:"你已经是了。"论扑倒男神的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