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009900000017

第17章

若汝信受自在等为世间一因。有余法以所证见。人功为因。则被弃舍。若汝分别执。自在共余因成因。此执但为爱敬故说。何以故。离众因。自在功能不可见故。诸因必须与余因和合故。能作自在。若尔则非自在。复次若初化作。以自在为因。此不观余因故。应成立如自在无初。于我及胜性等。立及破亦尔。是故世间无一因义。是自所造业。于道于杂能生世间。不学慧人。良足可悲。自受自果报果。及自受功力果。而起邪分别。谓自在等为因。此义已去。前云余法由二生。此言云何。若大于大成因缘。偈曰。二种大大因。释曰。若立四大为四大因。则有二种因。谓同类因。俱有因。偈曰。于所造五种。释曰。若四大是所造色因。则成五种因。云何成。一能生故。二能为依止故。三能持故。四令住故。五令增长故。是随造因。由此义分为五种。一能生因。从此生故。二依止因。已生随逐此故。三持因。为此所持故。譬如画色与壁。四住因。此令彼相续不断故。五增长因。此令彼圆满故。如此四大。于所造色。为生变异持住长因。五义得显。偈曰。所造互三种。释曰。若所造色作所造色。由三种因。谓俱有因。同类因。果报因。随造因平等起故。不恒数之。此中俱有更互因者。随心变身口二业。非余所造色。同类因者。一切前生。于后同类。果报因者。若身口二业。感眼等根为果报。偈曰。所造大因一。释曰。若所造色造四大但一因。谓果报因。若身业口业。以四大为果报。前已总说。心及心法。为次第缘。未说决定。何心为次第缘。何心从次第缘生。今当说此义。此中若略说有十二心。云何十二。偈曰。欲界心善恶。有覆及无覆。释曰。欲界中心有四种。谓善恶。有覆无记。无覆无记。偈曰。于二界除恶。余有。释曰。于****无恶有余三。无色界亦尔。如此十心皆是有流。偈曰。无流二。释曰。谓有学无流。无学无流。由如此心合成十二。此中偈曰。于欲从善九。释曰。次第言后应说。于欲界中所有善心。从此九心次第得生。于自地有四心。色无色界有二心。若正入观是善心。若托生是有覆无记心。无色界但有有覆无记心。谓托生时最远故无善。无色界由四远。于欲界最为远。谓依止取相境界对治远故。及有学无学心。偈曰。此善从八生。释曰。复次此欲界善心。从八心次第生。自地四心。****二心善心。谓出定时。有覆无记心。谓为有染污定所逼。还依下地善心。有学无学心。谓出观时。偈曰。从十恶心生。释曰。除有学无学心。何以故。若人于欲界托生。从一切欲界****无色界心次第得生。恶心偈曰。从此四。释曰。从欲界恶心。但自地四心次第生。如说于欲界恶心。偈曰。覆尔。释曰。欲界有覆无记心。亦从三界十心次第生。从欲界有覆无记心。亦但自地四心次第生。偈曰。从五无覆心。释曰。于欲界所有无覆无记心。从五心次第生。自地四心。****善心。谓生欲界变化心。偈曰。复从此七心。释曰。从欲界无覆无记心。七心次第生。自地四心。****二心善心。谓从变化心次第生染污心。谓托生时。无色界染污心。谓托生时。偈曰。从色善十一。释曰。从****所有善心。十一心次第生。除无色界无覆无记心。偈曰。从九此复生。释曰。****善心。从九心次第生。除欲界二染污心。及无色界无覆无记心。偈曰。从八有覆生。释曰。****有覆无记心。从八心次第生。除欲界二染污心。及有学无学心。偈曰。此六。释曰。从****有覆无记心。六心次第生。自地三心。欲界三心。除无覆无记。偈曰。三无覆。释曰。****无覆无记心。但从自地三心次第生。偈曰。此六。释曰。从****无覆无记心。六心次第生。自地三心。欲界二染污心。无色界染污心。如说于****无覆无记心。于无色界道理亦尔。偈曰。无色如是理。释曰。无色界无覆无记心。于自地亦但从三心次第生。从此六心次第生自地三心。下地三染污心。偈曰。从善九。释曰。从无****善心。九心次第生。除欲界善心及欲界****无覆无记心。所余心得生。偈曰。此从六。释曰。无色界善心。从六心次第生。自地三心。****善心有学无学心。偈曰。有覆七。释曰。从无色界有覆无记心。七心次第生。自地三心。****善心。及染污心。欲界二染污心。偈曰。此尔。释曰。此无色界有覆无记心。从七心次第生。除欲界****染污心及有学无学心。从所余心生。偈曰。从此四。有学。释曰。此有学心。从四心次第生。三界善心及有学心。偈曰。从此五。释曰。从此有学心。五心次第生。即前四及无学心。偈曰。无学亦从五。释曰。此无学心。从如前所说五心次第生。偈曰。从无学四心。释曰。从无学心。四心次第生。三界善心及无学心。说十二心已。今复作偈曰。十二作二十。释曰。云何作。偈曰。加行及生得。分三界善二。释曰。于三界中善心。各分为二心。一加行得。二生得。偈曰。果报及威仪。工巧并变化。欲界四无记。释曰。欲界无覆无记心分为四。一果报生心。二作威仪心。三工巧处心。四变化心。偈曰。****除工巧。释曰。于****无覆无记心分为三。除工巧处心。于彼无工巧故。如此十二心。更分成二十心。善有六心。无覆无记有八心。威仪等心。于无色界中。无威仪等事故。色香味触四尘。是三心境界。工巧心亦以声为境。此四心唯是意识。是五识于威仪工巧处亦加行心所引。余师说有意识威仪所引起。以十二入为境界。如此二十心中。何心为次第缘。何心从次第生。欲界八心中。从加行心。十心次第生。于自地有七心。除变化心。****加行心。及有学无学心。此心从八心次第生。从自地善心染污心。****加行心染污心。有学无学心。从生得心。九心次第生。自地七心。除通果心。色无色界染污心。此心从十一心次第生。从自地七心生如前。****加行心。及染污心。有学无学心。从恶心及有覆无记心。七心次第生。谓自地心如前。此二心从十四心次第生。自地七心。****四心。除加行心及通果心。无色界三心。除加行心。从威仪心果报心。八心次第生。自地六心。除加行心及通果心。色无色界二染污心。此二心从七心次第生。谓自地七心如前。从工巧心。六心次第生。谓自地六。心除加行心及通果心。此心从七心次第生。谓自地七心。除通果心。从变化心。二心次第生。谓自地通果心。及****加行心。此心亦从二心次第生。即前二心。今当约****说六心次第。从****加行心。十二心次第生。欲界二善心通果心。自地六心。无色界加行心。有学无学心。此心从十心次第生。欲界加行心通果心。自地四心。除威仪心果报心。无色界加行心。染污心。有学无学心。从生得心。八心次第生。欲界二染污心自地五心。除通果心。无色界染污心。此心从五心次第生。谓自地五心。除通果心。从染污心。九心次第生。欲界四心。善心染污心。自地五心。除通果心。此心从十一心次第生。欲界生得心。威仪心果报心。自地五心。除通果心。无色界三心。除加行心。从威仪心。七心次第生。欲界二染污心。自地四心。除加行心通果心。无色界染污心。此心从五心次第生。自地五心。除通果心果报心亦尔。从通果心。二心次第生。谓自地加行心通果心。此心亦从二心次第生如前。今当约无色界说四心次第。从无色界加行心。七心次第生。****加行心。自地四心。有学无学心。此心从六心次第生。

****加行心自地三心。除果报心有学无学心从生得心。七心次第生。自地四心。下地染污心。此心从四心次第生。谓自地四心。从染污心。八心次第生。自地四心。****加行心染污心。欲界二染污心。此心从十心次第生。自地四心。欲界****。生得威仪果报心。从果报心六心次第生。自地三心。除加行心。下地染污心。此心从四心次第生。谓自地四心。从有学心。六心次第生。三界加行心。欲界生得心。有学无学心。此心从四心次第生。三界加行心。有学心。从无学心五心次第生。如有学五心。除有学心。此心从五心次第生。三界加行心。有学无学心。复有何因。从加行心。次第生果报威仪工巧心。而此心不从彼生。由加行力能引威仪工巧故。羸弱心相续。不能引将加行故。是故不随从加行心。出观心不由功用起。从加行心后此生可然。若尔从染污心不应得生加行心。无德故。虽然若人厌极。或逼行加行心。能令相离故。从染污心后。得生加行心。欲界生得心。由明了故。从有学无学心。****加行心次第得生。不由功用起故。从此彼心不得生。从****染污心。欲界生得心得生。由明了故。从无色界染污心。****生得心不得生。由不明了故。思惟有三种。一自相思惟。如色以变坏为相。乃至识以了别为相。如是等名自相思惟。二通相思惟。谓四谛十六取相相应思惟。三欲乐思惟。不净观。无量。解脱。制入。遍入等思惟。从三思惟。次第能生圣道令现前。从圣道生思惟亦尔。若尔此言相应不相违。谓观行人。修习念觉分。与不净观相应。余师说。通相思惟现前即是圣道。从此亦得次第生三思惟。若人由不净观调伏心已。从通相思惟。次第生圣道。约此传传故。说此言。修习念觉分与不净观相应。有余师说。从圣道次第但生通相思惟。此义亦可然。若依止非至等三地。入正定聚。从三地圣道。次第生欲界通相思惟。若依止第二定等入正定聚。此义云何。何以故。此欲界心无能应此道。以地最远故。欲界地通相思惟。非第二定地所得。除决择分能。复次圣人更生决择分。能令现前。无有是处。何以故。若人已至得果。更令加行果向现前。此义亦不相应。若尔此言云何相应。有别通相思惟。与彼同类八圣道后之所修习。谓一切有为无常。一切法无我。涅槃寂静。必应令此现前。毗婆沙师不说此义若人依止非至定。得阿罗汉果。后出观心。或以非至定为地。或以欲界为地。若依无所有处为地。得阿罗汉果。后出观心。或以无所有处为地。或以有顶为地。于所余地出观。唯依自地。于欲界有三种思惟。一闻慧思惟。二思慧思惟。三生得慧思惟。于****亦有三种思惟。谓闻修生得。无思慧。何以故。若彼人作功用思惟。即入三摩提。于无色界有二种思惟。谓修得生得。此中从五思惟。得次第生圣道令现前。除三生得。由圣道属加行故。从圣道但得次第生一生得思惟。谓欲界生得。以明了故。前所说十二心。于中何心现前。应得几心。偈曰。三界染心中。得六六二心。释曰。欲界染污心。正起现前。应得六心先与六心不相应。后还得故欲界善心先已相离。由疑惑还接善根故。由退还下界。更得不善心有覆无记心。又得色界染污心。由退还故。复由退定故。又得无色界染污心及退定故。又得有学心。****染污心正起现前。亦得六心。得色界三心。又得欲界无覆无记心。由退还下界故。又得无色界染污心。及有学心。由退定故。无色界染污心。正起现前得二心。由退定故。得染污心及有学心。偈曰。于****善三。释曰。****善心。正起现前得三心。得自地善心。又得欲界****无覆无记心。偈曰。学四。释曰。有学心正起现前得四心。谓有学心。欲界****无覆无记心。无色界善心。由圣道离欲欲界****时。偈曰。余准此。释曰。若有处不说得心。于中应知准得此心。有余师说。不分别得心。如偈言。

染污心起时  说得九种心

于善得六心  于无记准此

此中于善心应说得七心。一得欲界善心。由正见接善根时。得欲界****无覆无记心。由得离欲故。得****无色界善心。由得彼定故。得有学无学心。由入正定聚。及证阿罗汉果时。是所余由此解释。应自思惟。为摄前义故说此偈。

托生入观时  离欲退定时

接善时得心  是非先所得

分别四缘义究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羊驼农庄

    羊驼农庄

    草泥马农庄,是一个快乐的地方,里面住着一个小女孩,从5岁起,爸爸妈妈就死了,但在她的农场里面,有许多的草泥马,給她带来了无穷无尽的东西·························(本书纯属虚构)
  • 哲少:你好坏

    哲少:你好坏

    作者是学生,更新没有时间,有空就会更,谢谢
  • 大乘四法经

    大乘四法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司法工作者的思维技巧

    司法工作者的思维技巧

    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时发表的重要谈话,把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加快了改革开放的步伐,带动了一场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祖国大地繁花似锦,经济建设热气腾腾。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描绘了宏伟的前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平等竞争需要良好的法制环境。市场经济越是发展,越要加强法制建设。司法机关和司法工作者应该成为市场经济的“保护神”。要充分运用法律手段为市场经济清障排淤,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我们的执法工作适应发展变化的新形势。
  • 用人的难点

    用人的难点

    作者通过多个角度讲述怎样用人,应该用什么样的人,对管理中常见问题进行剖析,语言通俗易懂、文字生动有趣。
  • 侵蚀青春

    侵蚀青春

    在一个由朴实转向浮华的年代,一群学生的青春在各自的生活中或熠熠生辉、或空虚无求、或陷入迷惘。慢慢流动的时间里,青春被慢慢侵蚀,而少年少女们正在其中面对自己的困境,一步步寻找青春的意义……
  • 恋爱时不知,出嫁后要懂

    恋爱时不知,出嫁后要懂

    本书内容包括:女人该知道的“秘密”经营得好,又要守得住幸福一时靠美貌,幸福一辈子靠技巧女人学会理财越早越好做人与交友,成功女人的幸福心经等八篇。
  • 初恋忆曲

    初恋忆曲

    “佟小宇,你哪里来的信心?你看看你,要长相没长相,要家世没家世,凭什么追校花。”“呃,这个问题不难回答。首先你也说了,她是我们班校花,但我你注意了没,就是我。在班上你们怎么称呼我的?”“你就一笑话。”“所以说嘛,笑话配校花,这才对嘛。”“*****。”
  • 云上青鸾

    云上青鸾

    九天上云河畔的青鸾这一世过得甚是凄苦。日过须臾的熬了一千年,也不过是个没成型的小仙儿而已。她师从昆仑,本事没学多少,倒是与一帮师兄结下了解不开的渊源。德高望重的宋榛说她是个离经叛道,恣意妄为之徒。儒雅博学的知墨说她毫无资质,实在不是块能捉妖的料,还是早日找个人嫁了算了。就连不学无术的飞廉都说她烂泥扶不上墙,实实是个酒囊饭袋。不过还好有个能说她好的。可到最终也才发现,他对她好,并不是无缘无故的。她以为自己遇上了最好的姻缘,却不知这姻缘原是朵寒月腊梅。非得经历一番暴雪酷寒才能打着骨朵儿开放。就像后来青鸾说的那样,只要最后能让我笑,中间你让我怎么哭都成。可是她不知道,很多时候哭着哭着,就会忘了怎么笑了。
  • 花样学园:王子的女友

    花样学园:王子的女友

    一个类似花样男子F4的D4王子军团碰上了一个左脸脸颊有烧伤痕迹的女孩唯唯展开的故事。但并非是类似花样男子的故事那样去再次塑造一个灰姑娘的故事。而当狂傲的王子真的真心喜欢了她,真心想呵护她的时候,面对她这个如迷一般的女孩,他们真的会坚定心中所想吗?当所有的误会都摆在他们面前,他们真的相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