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009900000002

第2章

释论中分别界品

一切种智灭诸冥  拔出众生生死泥

顶礼大师如理教  对法俱舍我当说

释曰。若人欲正造论。当令他知大师不共功德。故说众德为先。后顶礼大师。此偈但依佛世尊说。偈曰。一切种智灭诸暝。释曰。灭一切暝。由一切种智。于一切法无明者。能障见真实义。故称为暝。此无明于佛世尊。由得究竟通对治故。一切种于一切法。永不生为法故。故称为灭。独觉及声闻。于一切法虽除无明。由有染污无明极不生故。不由一切种。何以故。诸余圣人。于如来不共法。及于余境。最久远时处无边差别。有无染污无明。显自利行究竟。赞叹佛已。次以利他行圆满。赞叹世尊。偈曰。拔出众生生死泥。释曰。生死是世间沉着处故。难可度故。故以譬泥。众生于中沉着无救接者。唯佛世尊欲怜愍度脱。授说正法手应理拔济。是人与自他利益行相应。偈曰。顶礼大师如理教。释曰。头面接足名顶礼。立教不虚称大师。无倒称如理。得善离恶言称教。说此如理教为利他方便。由如理教。从生死泥拔济众生。不由通慧施恩威德等。顶礼如理教师已。欲何所作。偈曰。对法俱舍我当说。释曰。此法通名灭济教。别名云何。阿毗达磨俱舍。何法名阿毗达磨。偈曰。净智助伴名对法。释曰。智谓。择法。净谓无垢。即无流智助伴。谓因缘资粮。若尔则说无流五阴。名阿毗达磨。此即真实阿毗达磨。若说假名阿毗达磨。偈曰。能得此法诸智论。释曰。即是有流思慧闻慧生得慧及助伴论。谓能传生无流智。是无流智资粮故。亦名阿毗达磨。因何义立此名。能持自体相故称达磨。或一切法中真实法涅槃为相。故称达磨。此智对诸法。于法现前故。称阿毗达磨。此论云何名阿毗达磨俱舍。偈曰。由义对法入此摄。释曰。彼文句名阿毗达磨。由随胜义入此论摄。是故此论于彼得称为藏。复次偈曰。论依对法名俱舍。释曰。阿毗达磨是此论依止。何以故。从彼法中引生此论故。彼于此论亦受藏名。以是义故此论名为阿毗达磨俱舍。复次此法其用云何。何人先说此法。而法师恭敬欲解说之。偈曰。离简择法更不有。为寂静惑别方便。世间由惑转有海。为此传佛说对法。释曰。若离择法觉分。无别方便能除灭诸惑。诸惑能轮转世间于生死海。由此正因。欲令弟子得简择法。故大师佛世尊先说阿毗达磨。若离此正诸说。弟子不能如理简择真法故。佛世尊处处散说此法。大德迦旃延子等诸弟子。撰集安置。犹如大德达磨多罗多撰集优陀那伽他部类。闻毗婆沙师传说如此。何者诸法是所简择。为令他简择彼法。佛世尊说阿毗达磨。偈曰。有流无流法。释曰。略说一切法。谓有流无流。此中何者有流。偈曰。有为除圣道。有流释曰。除道圣谛。所余有为法说。名有流。何以故。偈曰。于中流。由随增眠故。释曰。若有如此义。诸流缘灭道二谛为境起。于中不眠。无随增故。是故于中不可立有流为反质难。是不眠义。后分别惑品中当广说。说有流法已。何者无流法。偈曰。无流法圣道及三种无为。释曰。何者三无为。偈曰。虚空及二灭。释曰何者二灭。择灭非择灭。如此空等三无为及圣道。说为无流法。何以故。于中诸流不能眠故略说。三无为中何者为空。偈曰。此中空无碍。释曰。空以无障无碍为性故色于中行。偈曰。择灭谓永离。释曰。与有流法永相离说名择灭。各数简择苦等圣谛名择。即智胜因。此所得己利名为择灭。具足应言择所得灭。以略说故但称择灭。如车与牛相应名为牛车。一切有流为一择灭为不一。不一云何偈曰。各各对诸结。释曰。如结数量。择灭亦尔。若不尔。由证见苦所断惑择灭。则应一时俱证一切惑择灭。若尔修余对治道则空无果。佛经言择灭无同类。此言何义。择灭无同类因。亦非他同类。因此是经义。非无与其同类。说择灭已。偈曰。恒遮欲生生。别有非择灭释曰。能永遮未来诸法生。异于择灭有别灭。说名非择灭。不由简择得故。云何得。因缘不具故。譬如有人意识及眼根缘一色尘起。是时余色声香味触等。悉有即谢。五识聚不能缘彼为境界更生。何以故。五识无有功能缘过去尘为。境是故识等有非择灭。由因缘不具故。得依二灭立四句。有诸法唯有择灭。谓过去现在定生为法。皆是有流有诸法唯有非择灭。谓不生为法无流有为。有诸法具有二灭。谓有流定不生为法。有诸法无有二灭。谓过去现在定生为法。皆是无流。说三无为已。前说有为法除圣道名有流。何者是有为。偈曰。又诸有为法。谓色等。五阴。释曰。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此五阴摄一切有为。已至聚集因缘所作。故名有为。何以故。无有法无缘及一缘。所生故。是彼种类故。于未来无妨。譬如独陀。偈曰。说世路言依。有离及有类。释曰。是诸有为法。有已正当行故名世路。复次无常所食故。言谓方言。是言所应义名言依。由执有义言故。佛经说有为法名言依。若不尔。则违分别道理二论。彼论云。言依入十八界摄。永出名离。所谓涅槃。一切有为。涅槃永出离故。有为法有离涅槃无离故。有为法名有离。有因故名有类。类以因义。毗婆沙师作此说。如是等是有为别名。复次是有为法。偈曰。有流名取阴。释曰。此何所显。是有取可说名阴有。但阴非取。谓无流有为。此中以惑为取。阴从取生故名取阴。譬如草木糠火。复次随逐取故。譬如王人。复次诸取从彼生故名取阴。譬如花树果树。是有流诸法。偈曰。或说有斗争。释曰。诸惑名斗争。能动诸善法。及损害自他。故斗争所随眠故。故说有斗争。譬如有流。复次偈曰。苦集谛世间。释曰。违圣人意故名苦。苦从诸见生故名集。破坏故名世间。有对治故。偈曰。见处及三有。释曰。诸见依中住。由随顺增长故。故是见处。但有令有故名有。如此说有流法。如义别名已前已说。色等五阴。此中偈曰。色阴谓五根。五尘及无教。释曰。五根谓眼耳鼻舌身。五尘是眼等五根境。谓色声香味触及无教。如此量名色阴。此中是前说色等五尘。偈曰。此识依净色。说名眼等根。释曰。色声香味触识所依止五种净色类。次第应知。是眼耳鼻舌身根。如佛世尊言。比丘眼是内入。合四大成。是净色性类。如此广说。复次前已说眼等五根。此识依净色说名眼等根。眼根等识依止。其义如此。若立此义。则顺分别道理论。彼论云。何者为眼根。谓眼识依止清净色。说五根已。次应说五尘。此中偈曰。色二。释曰。一显色。二形色。显色有四种。谓青黄赤白。余色是此四色未异。形色有八种。谓长等耶。对是重说色入。偈曰。或二十。释曰。谓青黄赤白长短方圆高下正邪云烟尘雾影光明闇。有余师说。空为一色故。有二十一色。此中形平等为正。不平等名邪。地气名雾。日焰名光。月星火药宝珠电焰名明。于中若色显现名影。翻此名闇。余色易解故今不释。有色入有显无形。谓青黄赤白影光明闇。有色入有形无显。谓有长等一分。即有教身业为相。有色入有显有形。谓所余诸色。有余师说。有色入无形无显。谓无教色。有余师说。唯光及明有显无形。何以故。恒见青等诸色有长等差别。云何一物二知所缘。此二色于一尘中现故。是义不然。于有教身业。则成反质难故。说色入已。偈曰。声尘有八种。释曰。有执依非执依四大为因。有众生名非众生名。是名四声。此声由可爱非可爱差别。故成八种。此中有执依为因者。谓言手等声。非执依为因者。谓风树浪等声。有众生名者。谓有义言声。异此为非众生名。有余师说。有别声有执依非执依四大为因。谓手鼓合生。譬如一显色邻虚不许依二四大生。此声亦应尔。说声已。偈曰。味六。释曰。谓甜酢醎辛苦淡差别故。偈曰。香有四。释曰。谓香臭平等不平等差别故。阿毗达磨中说香有三种。谓香臭平等。偈曰。触尘十一种。释曰。触有十一种应知。谓四大滑涩重轻冷饥渴。此中四大后当说。柔软名滑。粗燥为涩。可称名重。翻此为轻。热爱为冷。食爱为饥。饮爱为渴。于因立果名故说如此。如佛伽陀中说。

诸佛生现乐  说正法亦乐

大众和合乐  聚集出家乐

于****中无饥渴触。有所余诸触。于中彼衣若不可各称。四大聚集所造故。亦可得称。于彼无能损冷触。有能益冷触。他说如此。前已说色有多种。此中有时由一物眼识得生。若是时中分别一类。有时由多物眼识得生若是时中无。所分别。譬如军众。有无量显形色。及远见众宝应知。耳等识亦尔。身识若极多。由五触生。谓四大触。诸触中滑等随一。有师作如此执。复有余师说。具足十一触生身识。若尔则总缘尘。通境为尘。五识应成不但缘别境。五识对入别相为境故。许彼以别相为境。非对物别相。斯有何失。应思此义。身舌二根。一时尘至。何识先生。随强尘先发识。若平等尘至。舌识先生。食欲所引相续故。如此说五根五尘及如取尘已。今当说无教色。偈曰。乱心无心耶。随流净不净。依止于四大。何无教色说。释曰。异缘名乱心。入无想定及灭心定名无心。显非乱心及有心故言耶。是似相续或俱或后故名随流善名净。恶名不净。至得相续亦尔。为简此异彼故。说依止于四大。毗婆沙师说。依止以因为义四大为无教。生等五因故。欲显立名因故言何。此法虽以有色业为性。不如有教色可令他知。故名无教。显是余师说故言说。若略说。有教色。三摩提所生善恶性色名无教。前说依止四大。何者四大。偈曰。诸大谓地界。及水火风界。释曰。如此四大。能持自相及所造色故名界。云何四界名大。一切余色依止故。于彼成粗故。故名为大。复次极遍满起。地水火风聚中形量大故。复次能增广一切有色物生。及于世间能作大事故名大。复次此地等界。于何业中成。何为自性。偈曰。于持等业成。释曰。胜持和摄成熟引长。于四业中。次第成就。地水火风界。转移增益。故名引长是名四大业自性者次第。偈曰。坚湿热动性。释曰。地界以坚为性。水界以湿为性。火界以热为性。风界以动为性。引诸大相续令生异处。如吹灯光名动。分别道理论云。何者风界。所谓轻触。经说亦尔。或说轻触为所造色。此法以动为定性故。说动为风界。即以业显风自性。复次地等及地界等。异义云何。偈曰。说地显形色。由世立名想。水火亦复然。释曰。若世人示现他地大。但示显形色。如示现地大。示现水火大亦尔。但示显形色故依世假名想。说色入为地等三大。偈曰。唯风界。释曰。是风界世人说为风。偈曰。亦尔。释曰。如世人假说显形色为地。说风亦尔。或说黑风。或说团风。云何说无教为后此阴名色。显现变坏故。佛世尊说。比丘由此法变坏。变坏故说色取阴。何法能变坏。由手等触故变坏。广说如经。有对碍故可变坏。复次义部经中说。

求得欲尘人  爱渴所染著

若所求不遂  喜彼如被刺

同类推荐
  • 水族无鳞单

    水族无鳞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心目论

    心目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一枕奇

    一枕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More Hunting Wasps

    More Hunting Wasp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书谱

    书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盗墓之尸鼎

    盗墓之尸鼎

    我是一名长沙土夫子,本职盗墓,兼职作道,捉鬼,下葬。当然,我的终极目的是要找到千古奇物——尸鼎。
  • 仰望星空魏书生

    仰望星空魏书生

    本书分为七大章,作者对魏书生丰富深刻,多姿多彩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以及他丰富深刻的哲学思想进行全面地研究、总结、评论,对他的巨大贡献和他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地位予以评价。
  • 凌季

    凌季

    一片凌气大陆,一片凌力与属性结合的世界以天赋定将来,以属性定一生。弱肉强食无人改变.战五渣,异属性,可笑我命由我不由天.出家门,修凌力,只为踏上巅峰...等级制度:凌者.凌师.大凌师.凌王.凌皇.凌君.凌尊.凌宗.凌帝.凌神
  • 虫族霸世

    虫族霸世

    在意外获得虫族文明的遗传卵后,林战也来到了一个他完全陌生的世界。这是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有着绚丽多彩的魔法,也有些勇猛不敌的肉体。看林战如何在这个与众不同的世界里生存下去,这个世界将因为他和他的虫族而颤抖!随便写写,写自己喜欢的。写的可能不太好,大家就当减肥书看吧。
  • XO最后的宁静

    XO最后的宁静

    如果有一天,抬头看见的不再是太阳;如果有一天,听见的不再是挚友的声音……在这场惨无人道的游戏中,昔日恋人,友人为了生存,必须被迫杀掉。同样的厄运,降临在了April一行人上……
  • tfboys之凯源玺的青春

    tfboys之凯源玺的青春

    第一次见面,他对她一见钟情。第二次见面,她成了他同桌,
  • 狂少的下等小妻

    狂少的下等小妻

    他,S市最年轻的中校参谋长,军政世家眼中的良婿人选,她,服刑两年刚刚释放,是社会上最下等的三无女,出狱的第一天,男人强行的掳她上车,并在三天后强行把自己的姓氏,冠在她名字的前面。
  • 改命—御剑术

    改命—御剑术

    执剑之手,为何而举?执心之剑,为何而立?
  • 秦时明月之君临天下

    秦时明月之君临天下

    诸子百家群雄并起,霸气回归。墨家天明、兵家少羽、蜀山石兰、阴阳家姬如千泷、纵横盖聂、流沙卫庄、儒家张良、道家逍遥子,在这风起云涌的战场上,他们手持兵刃,激战一触即发……在秦始皇统领的千军万马和东皇太一的势力压迫下,这场生死对决将空前激烈。最后谁能一展王图霸业,再显王者之风?谁能傲视群雄,写尽侠者之道?围绕他们两侧燃起的点点星火,仿佛一场惊涛骇浪即将袭来,新的征途才刚刚开始……注:【本文只是同人文,与秦时明月君临天下有些不同】
  • 剑元世界

    剑元世界

    学霸雷恒在高考考场上穿越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高考穿?”雷恒很无奈。但是这个有着元气的精彩世界立马将他吸引,在他兴致勃勃地准备开始修炼,云游天下,探索未知的时候却发现:“这个世界的修炼体系,只有剑修?”荒兽遮天毁城,吞云铄金;宗师削山填海,仗剑万里……活生生一幅让人热血沸腾的玄幻画卷,在雷恒眼里却有另一番解读。两个世界的知识与观念,会碰撞出怎样的思维火花和……人生哲理?“强者恒强,强在心态,强在思维,强在意志。所以我不管在哪个世界,都是当之无愧的强者。”看思维独特的学霸,如何在剑道的世界,登上巅峰!“巅峰有什么,那是自然而然会路过的地方。我的目标,是真理,是未知,是无尽的世界,是那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