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009900000037

第37章

由摄彼粗品。故说十业道。如理谓善恶。释曰。前所说恶行及善行中。由摄明了易知善恶二业。是故经中说十业道。如理应知。若善从善行出。若恶从恶行出。于中何恶行及善行非所摄。于恶业道中。是身恶行一分非所摄。谓前分后分。所余染污亦尔。此非粗显故。若身恶行。能令他失离寿命财物妻妾。说名业道。欲令他分别离此故。于恶行别立意恶行一分名故意。于善业道中。是身善行一分非所摄。谓前后分。及离饮酒等。布施供养等。口善行如爱语等。意善行如故。意如此业道中。偈曰。六恶有无教。释曰。唯六不善业道。定以无教为性。谓杀盗妾语两舌恶口无义语。若教他作。无根本有教故。偈曰。一二种。释曰。邪淫恒以有教无教为性。何以故。此自身所成就故。若令他作欢喜。不如自作故。偈曰。身作。释曰。是六种业道。若自作亦各二种。谓有教无教。若正起有教时彼即死。则具有教无教。若起有教后方死。但是无教。若善业道。偈曰。七二种唯善。释曰。善有色七业道。必定二种。谓有教无教。受所得戒依属有教故。偈曰。无教从定生。释曰。定所生定无流所摄诸护。说名定生。彼唯无教。但依属心故。偈曰。近方便有教。释曰。业道前方便。必有教为性。偈曰。无教或有无。释曰。若最重上心惑所污惑。蜜味心清净。作方便加行。则有无教。若异此则无。偈曰。后分则翻此。前分三根生。释曰。翻前分方便义。应如是业道后分。何以故。此后分必无教为性。有教或有或无。若人已作业道。后更起同类法。则有有教。异此悉无。复次此业道前分。根本后分。从何位可得安立。譬如有人欲杀禽兽。从床起捉直行往彼所。揣触其身即买牵还。将入屠所欲就杀之。即便捉仗与一下手或再下手。乃至未令命断。名杀前分。是事能令命断。此中是有教无教身业。共一刹那起。是名根本业道。何以故。由二种因缘。是人为杀生罪所触。由作加行及果究竟故。从此刹那后无教刹那。悉是业道后分。乃至治洗贩卖。或煮自食称赞其美。如此等有教刹那。悉成后分。如此于余六业道中。前分根本后分义。如理应知。不平贪等三无前后分。由现前起即成业道。汝今应说此为是众生正在死有有教无教成业道。为已死成业道。若尔何有。若所杀众生正在死有。能杀及令杀人。若共一时死。应有犯杀生罪。悉檀义不尔。若已死成业道。是悉檀所说。谓若由此害事。能令彼离寿命。是有教身业。及共一刹那起无教。是名业道。此言不应说。复次于阿毗达磨藏中说。为有如此义不。是众生已被杀。是人未离杀生事。有。譬如已令此众生离命根。能杀加行未舍未息。此中后分由前分名说。此文句与毗婆沙义相违。是根本此时中未灭故。是故如无失道理。应许如此。云何无失。此中用前分名说根本。此则无失。若尔如此相有教。云何成根本业道。云何不成。无能故。若尔无教云何成业道。是故加行果成就时。此二成业道。业道者。有时是余业道前分。或是余业道后分。是杀生事位。有时成业道。有时成前分。譬如有人欲杀怨家。作恶方术杀禽兽祠鬼神。或由偷他物。或于彼妇作邪淫。共彼人欲杀怨家。或说妄语两舌恶口软语。破彼亲友随多少能为救护者。或于彼起不平贪。或于彼生嗔。或为杀彼增长邪见。如此于余业道。如理应思。贪等不应成前分。何以故。若由唯发起心。是人正行前分。无如此义。若离行事经中说。比丘杀生有三种。一从贪欲生。二从嗔恚生。三从无明生。乃至邪见亦尔。此经中如此杀生相云何。杀从贪生者。若为得彼身分。为得物。为戏乐等事。令他失命。或为救济自身及自眷属。从嗔生者如为报怨。从痴生者。如大祠舍施人。由行善法意故。又如诸王。随法文句量故。行重罚怨家及恶人。诸王得生大福德。又波尸国人杀业亦从痴生。何以故。彼说如此言。若二亲老困。及有重疾。必应为舍命。有频那柯外道说。蛇蜈蚣啮毒等。恒能伤害人。此必应杀鹿羊鸟牛等。为供人庖厨故受生。若杀无失。若杀生从邪见生。亦是从痴生。盗从贪生者。随其所求不与而取。或为得别利养爱重好名。为救济自身及自眷属。从嗔生者。如为报怨。从痴生者。如诸王由随法文句量。为罚恶人故夺其物。又如婆罗门言。一切物梵王已舍与婆罗门。由婆罗门力弱。诸蛮谩取受用。是故若婆罗门夺取夺取自物。若食食自物。若衣衣自物。若施施自物。于彼无非他财想。若盗从邪见生。亦是从痴生。邪淫从贪生者。于他妻妾先起贪爱方行邪淫。及为得利养爱重。为救济自身及自眷属。从嗔生者。如为报怨。从痴生者。如波尸国人娶母等事。又如于瞿娑婆祠中。有余女吸水啮草。是人行著其亲。或著姑姨姊妹同姓等。又如频那柯外道说。女人如臼花果熟食水渚道路等。妄语等从贪嗔生如前。妄语从痴生者。如皮陀言。

戏笑及女人  娶妇并救命

救财故妄语  梵王说无害

若妄语从邪见生。亦是从痴生。两舌等若从邪见生。亦是从痴生。一切从四皮陀所出邪论言。皆是无义语。不平贪等。云何从贪等生。偈曰。从彼次第生。贪等三根生。释曰。从贪次第生故。说彼从贪生。从嗔次第生故。说彼从嗔生。从痴次第生故。说彼从痴生。说恶业道已。善业道云何。偈曰。善业道前后。无贪嗔痴生。释曰。共前分后分。一切善业道。从无贪无嗔无痴生。善故意所生故。此善故意。必定与无贪等三善根相应故。前分等三其相云何。此中若远离恶业道前分。即是善业道前分。若远离根本即是根本。若远离后分即是后分。譬如沙弥欲受大戒。入不共住礼拜比丘。请优波陀诃。乃至说一羯磨。及第二羯磨。此名前分。第三羯磨竟时。是有教业共一刹那无教。是根本业道从此后。乃至说四依。依此根本所有有教业及无教业。乃至相续未断。是名后分。是所说言。非一切业道由贪等究竟。此中何业道。由何恶根得究竟。偈曰。杀生嗔恶口。成就皆由嗔。释曰。杀生嗔恚恶口。必由嗔得究竟。舍心涩心现前。此三得成故。偈曰。邪淫贪欲盗。由贪故究竟。释曰。由贪欲现前故。邪淫贪欲偷盗得成就。偈曰。邪见由无明。释曰。若人起最重品痴。能成就邪见。偈曰。许所余由三。释曰。何者为余。谓妄语两舌无义语。此三由三恶根。随一成就。或由贪或由嗔或由痴。是业道约四节所说。谓三三一三。如此次第应知。偈曰。众生受用依。名色及名聚。释曰。杀等依止众生起。邪淫等依止受用物起。邪见依止名色起。妄语等依止名聚起。若人起定心。为杀彼人。或与彼同时死。或在彼前死。为有根本业道不。偈曰。俱死及前死。无根。释曰。是故显此问。若人行杀生事。果亦究竟。不犯杀生罪。有如此义不有。若能杀人。或在前死。或同时死。若尔何因所杀人犹活未死。杀者与杀生罪不相应。若杀者同时死亦不相应。云何不相应。偈曰。别依生。释曰。由此依止。于彼行杀事。此依止已断灭。有别依止生。异先聚同分。此依止不行杀事故。是故无与业道相应义。复次若为杀他故。集众为军。或掘坑或猎或偷破。多人聚集同为此事。于中一人若行杀生事。何人得杀生罪。偈曰。军等同事故。悉得如作者。释曰。如作者犯罪。如此一切人同犯一罪。共一事故。若由义此彼更互相杀。若人由他势力所逼引令入中。是人亦与此罪相应。若人依此誓去。谓随有命为救自命。我亦不杀。唯除此人。若人自作杀生事。此行几量成业道。乃至邪见。成业道此相应说。偈曰。杀生有故意。他想不乱杀。释曰。若人有故意。我必应杀彼。于彼有彼想。唯杀彼不漫杀余。由此三义杀生成业道。若尔有人。心疑不决而杀生。谓此为是众生。为非众生。为是彼为非彼。此人于杀已决方杀。谓若是若非我必须杀。此人已作舍心。若杀生得杀生罪。于刹那刹那灭五阴中。云何断波罗那。此名有何义。以风为义。此风依身依心起。若人断此风。譬如风灭灯光手灭铃声。断此风亦尔。是名断波罗那。或以命根为义。是一刹那命根。正欲生。若遮碍此。即犯杀生罪。异此不犯。此命属何人。由命断彼死。说此命属彼人。何物为彼。此义于破说我中当共思量。佛世尊说。

命根暖及识  若三弃舍身

彼舍即永眠  如枯木无觉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神棍媒狐:魔君您命中缺我

    神棍媒狐:魔君您命中缺我

    霉运当头,诸事不顺。厄运缠身,连走背字。九卦宝鉴,玄术之宗。驱恶改运,时来运转。这是一个故事,一只被厄运缠身的倒霉狐狸为了驱恶改运而坑蒙拐骗的故事。神马,想要破除厄运体,须和那位煞名响彻三界的魔君双修?哼哼,她可是一只很有节操的倒霉狐狸!“魔君大人,我观您面相,掐指一算,您这命中缺……我呀!”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六辑——烽火岛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六辑——烽火岛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湮灭之天

    湮灭之天

    【本书世界观较大,请做好心理准备】被宙斯欺骗后被杀的混沌之神,其苟延残喘的灵魂被冥王救下,为防止被发现,将其倾倒在最低级最低阶的世界中。且看正文混沌神如何才能再次走上巅峰!突破极限!解开束缚!最终碰到那不可触及的天!!!
  • 汉末之袁绍新传

    汉末之袁绍新传

    穿汉末,圆一心中英雄梦;洒热血,统一泱泱华夏国;细数三国风流人物;详叙每段虚幻史事。干戚舞,扬华汉威;驱外族,踏阴山破;华夏屈辱,从三国开始终止!
  • 天下本无仙

    天下本无仙

    一个小山村的孩子一个富家子弟两人同时闯入了修真界逐渐揭开了仙的奥秘
  • 鸟人杀

    鸟人杀

    一块洁净无上的美玉引起了一场血腥的谋杀,是为了江湖利益还是为了分手时的一箭之仇?只是用一生的时光来完成一道没有任何结果的命题,只是与过往相遇,我们还能哼唱出年青的旋律。就像夜风中的罂粟花一样,一样徘徊在悲欢离合茫茫之上;——
  • 霸都启示录

    霸都启示录

    当世和平繁荣的表象下暗流涌动,有一种力量欲将当世变回人妖混战的上古。我无意中捡到一只猫妖,被莫名其妙冠上兽师之名,卷入时代交替的漩涡中。这一切到底是机缘巧合?还是机关算尽?或许只有我失踪已经的父亲知道其中缘由。可是,他在哪??
  • 卿莫长独

    卿莫长独

    一个冰冷(?)师傅无意间被两个徒弟缠上(?),却不想引出一系列的事情
  • 潜龙升天

    潜龙升天

    杜若非生于名门世家,但他在家中的地位却没有表面那么光鲜,一直以来他都不知道住在那个破落拐角处的女人,竟然是自己的亲生母亲,可那女人已离开人世。当他知道这些真相后,会有怎样的突破?又该怎样让自己在这个家族中生存下去?
  • 打往天堂的电话

    打往天堂的电话

    他走了,我还活着,我想念着他;如果我走了,你还活着,你是否会想念我?我的心,被他带走了一半,又被你伤了一半;残破的心,在滴血;茫然的眼,在流泪。是谁,是谁,让我受尽了委曲?爱情,是个美好的字眼。这美好的字眼,却不能带给每个人一份美好的感情。雪儿的爱情,有喜、有悲、有痛。她的爱夫刘涛,因车祸不幸身亡。这打击,似天塌地陷,让这个娇弱的女子难以承受,一段时间,她陷入极度的悲痛之中不能自拔。这时候,小她三岁的未婚青年曹磊闯进她的生活,用真爱把她从悲痛中解救出来,给了她一份新的感情。而这份感情,享受起来又是那么艰难。因为门第的悬殊和雪儿的再婚,曹母极力反对。从而他们演绎了一场炽烈、凄苦、悲壮的爱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