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009900000004

第4章

偈曰。前五现尘故。释曰。眼等五根缘现在尘。是故先说。意根境界不定。有意根缘现在尘有缘三世及非三世尘。偈曰。四所造尘故。释曰。前言流至此五中。四在前说。所造色为尘故。身尘不定。或身缘四大。或缘所造。或复俱缘。偈曰。余远急明事。释曰。余者谓前四根。此次第前说。由远急明事故眼耳缘远境。于后二前说。于前二中。眼事最远。远见江河。不闻声故。故眼在前。后有急缓事。如先见人击鼓后方闻声。鼻舌无远事。鼻事急故前说。如饮食未到舌。鼻已知香故。又鼻事明了。能缘味细香故。舌则不尔。偈曰。复随处次第。释曰。复次于身中。眼根依止在上。耳根次下。鼻又下耳。舌又下鼻。身多下舌。意根依止其中。无有的处。故如处所。立彼次第。复次何因十入皆色阴所摄。于中唯一入名色入。一切入皆法为自性。于中唯一入名法入。偈曰。为简别胜故。摄多胜法故。唯一入名色。及一入名法。释曰。云何为简别欲令知。如此十法。各得入名。由成立为根尘故。不须聚集更由眼等差别。是色不得眼等名。亦是色性。应知是色入故。不立此别名。复次色入于中胜故。何以故。有碍强故。若手等物触。即便变坏。复次体相显现于此彼处。易指示故。有似影故。复次世间同知说此入为色。非知余入。为简别故。说一入名法入。不说余入。复次于法入中。摄受等多法。为说多法故立通名。又涅槃是最胜法入此中摄。非于余入。故偏受法名。复有余师说。二十种品类。多余色故。肉天圣慧三眼境故。复有余法阴入界同名。于余经中已显。由此三门摄。彼皆尽为不尽。由此摄尽无余。此中偈曰。如来说法阴。其数八十千。此但言及名。色行阴所摄。释曰。有诸师执。佛正教言音为性。于彼师入色阴摄。复有诸师执。文句为性。于彼师入行阴摄。此法阴数量云何。偈曰。说如法阴量。释曰。有诸师说。有一分阿毗达磨名法阴。其量有六千偈。八十千中一一法阴。其量皆尔。复有诸师说。偈曰。阴等一一教。释曰。阴入界缘生谛食定无量无色解脱制入遍入觉助通解愿智无争等正教随一一皆名法阴。偈曰。实判行对治。随释法阴尔。释曰。诸师实判如此。众生有八万烦恼行类。谓欲嗔痴慢等差别故。为对治此行。世尊正说八万法阴。如八万法阴。于五阴中入色行二阴摄。偈曰。如此余应理。阴入及界等。于前说中摄。熟思彼性类。释曰。若有余阴入界等。于余经中说。是彼如前所说。阴入界中随彼性类。此论中所说。应善简择摄入其中。此中有别五阴。谓戒阴定慧解脱解脱知见阴。界阴入色阴摄。余四入行阴摄。复有十遍入。前八遍入。无贪为自性故。法入所摄。若共伴类。五阴为性故。意法二入所摄。制入亦尔。空遍入识遍入及空等四无边入。四阴为性故。意法二入所摄。复有五解脱入。智慧为性故。法入所摄。若共伴类。声意法三入所摄。复有二入。谓无想入非想非非想入。第一入即无想天。十入所摄。除香味入故。第二入意法二入所摄。如此于多界经中。佛说有六十二界。此等诸界。如理应知。入十八界中摄。彼中所说六界。谓地界水火风空识界。六中二界未说其相。此无为空。为应知即是空界耶。一切识为应知即是识界耶。彼说非。云何非。门风窍鼻口内等。偈曰。窍穴名空界。释曰。若说窍穴。应知是何法。偈曰。彼言谓光闇。释曰。何以故。无有窍穴离光闇可见故。是故彼言空界。唯光闇为性。昼夜为位。此空界说名邻碍色。彼说碍色者。谓聚集中色最易变坏故。光闇与碍色相邻故。名邻碍色。复有余师释。此亦是碍他。于此无碍故。与余色相邻。偈曰。识界即是识。有流。释曰。云何不说无流。由佛许六界。偈曰。生所依。释曰。此六界从初托生心。乃至死堕心生所依止。若无流法不得如此。如此六界中。前四触界摄。第五****摄。第六七识界摄。说摄义已。是前所说十八界。于中几有显几无显。偈曰。于中一有显。谓色。释曰。此色易可显。如言此色彼色。由此言故。应知义至所余非显。几是有碍几是无碍。偈曰。十有碍有色。释曰。此十界色阴所摄是有碍。碍是何法。相障故名碍。此碍有三种。一障碍。二尘碍。三缘缘碍。此中障碍者。于自处对障他生。如手于手自相对障。石于石亦尔。尘碍者。眼等诸根。于色等尘。如假名论说。有眼于水有碍非于陆地。如鱼等眼。有眼于陆地有碍。非于水中。从多如人等眼。有眼二处有碍。谓于水陆。如龟鼍虾蟆鬼捕鱼人等眼。有眼二处无碍。除前三句。有眼于夜有碍。非于昼时。如蝙蝠鸲鹆等眼。有眼于昼有碍。非于夜时。从多如人等眼。有眼于昼夜有碍。如狗野干马豹猫狸等眼。有眼于二时无碍除前三句。尘碍相如此。缘缘碍者。心及心法。于自缘缘境有碍。尘碍与缘缘碍。异相云何。此法于碍处有功能。说是处为此法尘。名为尘碍。心及心法所取之尘。名缘缘碍。云何此根于自境相续生。及识于缘缘生。说名有碍。过此于彼不生故。复次此中碍者。以到义。谓于自境生。此中由障碍。应知十界有碍。互相障故。若法由尘碍有碍。亦由障碍有碍不。有四句。第一句谓七心界及法界一分相应心法。第二句谓五尘。第三句谓五根。第四句谓法界一分心不相应法。若法由尘碍有碍。亦由缘缘碍有碍不。除后二句若法由缘缘碍有碍。必由尘碍有碍。有法由尘碍有碍。不由缘缘碍有碍。如五根。大德鸠摩罗罗多说。

是处心欲生  他碍令不起

应知是有碍  异此非有碍

说有碍已。十八界中几善几恶几无记。偈曰。八无记。释曰。何者为八。前所说十种有碍中。偈曰。是诸除色声。释曰。五根香味触界。是八由善恶差别不可记故。故说无记。有余师说。约果报不可记。故名无记。若尔于无流则成反质难。偈曰。余三性。释曰。余十种界具善恶无记性。此中七识界。与无贪等相应是善性。若与贪等相应是恶性。所余是无记性。法界与无贪等善相应。及发起择灭。皆是善性。与贪等恶相应。及发起是恶性。所余是无记性。****声界善恶心发起。是善恶性。身口业所摄故。若异此是无记性。说诸界善等性已。十八界中几于欲界相应。几于****无色界相应。偈曰。欲界。一切有。释曰。相应是有义。不相离义。于欲界中具足十八。偈曰。****。十四。释曰。于****中不具。但有十四。何者十四。偈曰。除香味。及鼻舌识故。释曰。于****中无香味。此二是段食类故。由离欲段食。于彼受生故。由无此尘。鼻舌二识亦不得生。无缘缘故。若尔于彼不应立有触界。触亦是段食类故。实尔。若触非段食类。于彼可有。若尔香味亦应然。是义不然。何以故。离食无别用香味如触。触有别用。谓能成根。能为依持。及成衣服等故。彼处众生离欲段食。是故香味无用。触则不尔。有余师说。依止定及三摩跋提。或见色。闻声与轻安相应。有触胜类能益彼身。是故此三。于定生处得相随生。香味不尔。若尔于彼不应有鼻舌二根。是义不然。何以故。此二有用。若离此二身。则丑陋。无二根故。又言说不成。若用如此。但须鼻舌依止。为庄严身。及以言说。不须鼻舌二根。是义不然。无但依止非根。如男根依止于彼。此不生可然。以无用故。鼻舌依止。于彼有用。是故若离根于彼此生则应理。若有诸根无用亦生。如于胎中定死众生。无用可生。非无因可生。此诸根从何因生。于根有爱。所有胜业。若人离欲。于尘于根决定离欲。彼人若已离欲香味二尘。鼻舌二根于彼不应得生。若生鼻舌二根。男根云何不生。由生丑陋故。若根藏如象王阴。云何丑陋。不必由有用故生。云何生。必由因故生。虽复丑陋。若有因必应生。因既无此不生。彼云何生是义不然。与经相违故。经言彼人具足根无阙少。是义不然。随彼所有根说无阙少。有何相违。若不尔。于彼亦应有男根。彼说如此。于彼有鼻舌二根。但无香味。彼由内依门。于六根生贪爱。不由外尘门。于男根生爱。必由淫触门起。是故此义得成。故于****有十四界。偈曰。无色界相应。意法意识界。释曰。已离欲****。于彼受生十界色为性。及五识界用彼为依境。是故于无色界不得有。几界有流几界无流。意法识三界。前所说。偈曰。诸有流无流。是三。释曰。若是三界中。道谛无为所摄是无流。异此是有流。偈曰。余有流。释曰。所余十五界。一向定有流几界有觉有观。几界无觉有观。几界无觉无观。偈曰。有觉亦有观。定是五识界。释曰。是五识界恒与觉观相应故言定。为简异余界故。偈曰。后三有三义。释曰。意界法界意识界。是十八中最后故言后。此具三品。意界意识界与心相应法界。除觉观。于欲界及初定有觉有观。于中间定无觉唯有观。从第二定以上。乃至有顶无觉无观。一切心不相应法界。及中间定观。是觉恒无觉唯有观。无第二觉故。唯与观相应故。于欲界及初定观。不入三品中。说其名应云何。无观唯有觉。无第二观故。与觉相应故。故说如此。有觉观地。有四品法。一有觉有观。谓除觉观所余心相应法。二无觉有观。谓唯是觉。三无觉无观。谓心不相应法。四无观有觉。谓唯是观。偈曰。余界二所离。释曰。十有色界名余。此十界恒无觉观。与心不相应故。若五识聚有觉观。云何说无分别。偈曰。显示及忆念。由二无分别。释曰。彼说分别有三。一自性分别。二显示分别。三忆念分别。五识唯有自性分别。无余二分别。故说无分别。如马一足说言无足。此中自性分别。即是觉观。此后明心法中当说。后二分别。其相云何次第。偈曰。二是散心智。诸念唯心地。释曰。此智与意识相应。故名心智。非寂定故名散。此智即是显示分别。一切忆念与意识相应。若定若散。名忆念分别。几界有缘缘。几界无缘缘。偈曰。七识有缘缘。释曰。谓眼耳鼻舌身识意根意识。此七识界有缘缘。能取尘故。偈曰。法界中有半。释曰。此亦有缘缘。以心法为体故。余十有色界。及法界一分。与心不相应法。应知无缘缘。几有执几无执。偈曰。九界非所执。释曰。何者为九。七有缘缘界。并第八中半。偈曰。八声。释曰。此九是非所执。谓七识界法界声界。偈曰。余有二。释曰。余有二。谓或有执或无执。此中眼耳鼻舌身。若现在则有执。色香味触现在若与根不相离。亦有执。所余则无执。如除根发毛爪齿屎尿涕唾血等中。及于地水等中。有执无执。此言何义。心及心法摄彼为自依止。由彼损益互相随故。是世间说有觉此名有执故。执以觉义。所余名无执。几界四大为性。几界四大所造为性。偈曰。触界有二种。释曰。触有四大及四大所造。坚等四触是四大。软滑等七触是四大所造。依四大生故名所造。偈曰。九有色所造。释曰。五根界四尘界。此九但是所造。偈曰。及法界一分。释曰。法界中无教色。彼说亦是所造。所余七识界法界中除无教。非二种。佛陀提婆说。十入唯四大。此执不然。于经中由决了说四大及坚等四相故。此四大唯是触故。此坚等四相非眼等所见。色等四尘非身根所觉。是故此执不如经中。佛世尊说。比丘。眼根者是内入依四大。是四大所造净色。有色无显有碍。乃至身根亦尔。比丘。色者是外入依四大。是四大所造。有色有显有碍。比丘。声者是外入依四大。是四大所造。有色无显有碍。乃至味亦尔。比丘。触者是外入是四大。或依四大。是四大所造。有色无显有碍。如此经中。由触一分摄四大皆尽。所余非四大。此义明了可知。复次经中说。眼谓肉丸。于中是坚是坚类。如此等经。但说肉丸与眼根不相离。不说眼根。于入胎经中说。比丘。入者谓唯六界。此说为显成就众生根本。复于此经由佛说六种触入故。若不尔。于汝亦应无受等心法。若汝言心法即是心。是义不然。想受是心法依心生。由此经言及说心为本故。故此执不如由说心与欲相应。是故如前说。诸界有四大及四大所造。是义得成。几界微聚成。几界非微聚成。偈曰。十有色微聚。释曰。是五根界及五尘界。微聚所成。邻虚众所成故。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末世护法

    末世护法

    梦境也好,幻城也罢。法本不灭,人心灭法。天魔也好,护法也罢。念念众生,即名释迦。本书别名:《论脑子进水后的治疗和护理》,主要讲的是一个精分少女凭借一颗蕴涵宇宙的水晶穿越天上人间,于末法一世带领天龙八部破魔护佛,最后竟盖了个寺庙,把亲生老公送进去当和尚的狗血智障故事。书友群:552189499
  • 歼击机科技知识(上)

    歼击机科技知识(上)

    本书介绍了歼击机的研制、发展、型号、性能、用途等情况。内容包括:中国歼-8、美国F-14战斗机、苏联苏-27战斗机、欧洲EF-2000战斗机、英国“海盗”攻击机、法国美洲虎战斗机、日本天雷式战斗机、印度LCA战斗机等。
  • 家庭医生参照书

    家庭医生参照书

    现代医疗预防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而飞速发展,但各种疾病也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涌现,本书《家庭医疗宝典》就是在综合国内外最新疾病发展情况和最新医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有关权威专家指导下编撰而成,其目的就是为了用现代的医疗预防保健知识指导现代家庭的健康生活。
  • 龙起宇内

    龙起宇内

    叫布凡的人生不一定不凡,但王布凡的人生就是不凡。谁说作为杀手就一定要摒弃感情,且看王者归来,龙腾宇内。
  • 金钟传正明集

    金钟传正明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苏千狐

    苏千狐

    一些小故事,希望能感动大家,每一篇都有单独的故事内容,我是想让大家领略一下不同的小说风格。
  • 历史故事与趣味

    历史故事与趣味

    为了引导中小学生培养对各门学科的兴趣,我们特地选编了这套“中小学生趣味阅读”丛书,包括《语文故事与趣味》《作文故事与趣味》《文学故事与趣味》《数学故事与趣味》《科学故事与趣味》《军事故事与趣味》《历史故事与趣味》《动物故事与趣味》《植物故事与趣味》《艺术故事与趣味》共10册。这套丛书从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角度介绍了培养兴趣的重要性和培养这些兴趣的方式方法,并详细讲解了各个学科的名人成才故事,涉及少年儿童必须知道的许多知识领域,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用性和现代性,是一套小小的百科全书,非常适合少年儿童阅读和收藏。
  • 银丝三千之悲雪赋

    银丝三千之悲雪赋

    一眼成痴,半生悲;半生等待,尽黄泉。君之玉容自难弃,佳人待兮,香魂陨。自花开矣心恋君,只叹你我未有缘。时光荏苒几春秋,却步止息再回首,只叹繁华已成空。
  • 赫神者

    赫神者

    赫神大陆!天才辈出!一身赫甲!一对赫翼!魂赫降世!扭转乾坤!
  • 铁骨少年

    铁骨少年

    作为一个烂好人,让我举目无亲。作为一个低调党,让我受尽屈辱。人活着就要有自己的理由,我找到了自己的理由。只要是阻挡我的,我都要以雷霆手段革除。只要是冒犯我的,我都要一铁血大军荡平。且看一群来自地狱的少年如何走上铁血征途,热血不归,只为对得起自己的本心。【花旦是新人,跪求推荐票,跪求收藏,花旦会努力写好故事,望大家看的开心,拜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