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热者阳气多,阴气少,病气胜,阳遭阴,故为痹热。
【注 人之阳气多而阴气少,邪得人之阳盛而病气胜矣。人之阳气盛而遇天之阴邪,则邪随气化而为痹热矣。】
其多汗而濡者,此其逢湿甚也。阳气少,阴气盛,两气相感,故汗出而濡也。
【注 湿者,天之阴邪也,感天地之阴寒而吾身阴气又盛,两气相感,故汗出而濡也。】
帝曰:夫痹之为病,不痛何也?岐伯曰:痹在于骨则重,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在于筋则屈不伸,在于肉则不仁,在于皮则寒,故具此五者,则不痛也。
【注 邪痹经脉骨肉之有形而不伤其气者,则不痛也。夫骨有骨气,脉有脉气,筋有筋气,肌有肌气,皮有皮气,皆五脏之气而外合于形身。如病形而不伤其气,则止见骨痹之身重,脉痹之血凝不行,筋痹之屈而不伸,肉痹之肌肉不仁,皮痹之皮毛寒冷,故具此五者之形证而不痛也。】
凡痹之类,逢寒则虫,逢热则纵。帝曰:善!
【注 凡此五痹之类,如逢吾身之阴寒,则如虫行皮肤之中;逢吾身之阳热,则筋骨并皆放纵。又非若病气之有寒则痛,阳气多则为痹热。】
皮部论
阳明之阳,名曰害蜚。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阳明之络也。其色多青则痛,多黑则痹,黄赤则热,多白则寒,五色皆见则寒热也。络盛则入客于经。阳主外,阴主内。
【注 阳明为阳盛之时,如万物之飞动。阳盛而阴气加之,有害于蜚,故名曰害蜚。视其皮部之浮络,多青则痛,多黑则痹,黄赤则热,多白则寒,五色皆见则为寒热。络盛而不泄其邪,则入客于经矣。在阳明之部分,则为阳明之病;在少阳之部分,则为少阳之病;在三阴之部分,则为三阴之病。故见于皮肤间者,为络为阳而主外;络于筋骨间者,为经为阴而主内。盖在阳者可从外解,在阴者则内入而舍于脏腑矣。】
气穴论
积寒留舍,荣卫不居,卷肉缩筋,肋肘不得伸,内为骨痹,外为不仁,命曰不足,大寒流于溪谷也。
【注 积寒留舍,致荣卫不能居其间,寒邪凝滞,又不得正气以和之,以致肉卷而筋缩也。肋肘乃筋骨之机关,故不得伸舒;邪闭于外,故内为骨痹;荣卫内逆,故外为不仁。命曰不足,盖热邪淫溢是属有余,寒性凝濇故为不足。此大寒之邪流于溪谷之间,以致筋骨皆为病也。】
四时刺逆从论
厥阴有余病阴痹,不足病生热痹。少阴有余病皮痹隐轸,不足病肺痹。太阴有余病肉痹寒中,不足病脾痹。阳明有余病脉痹身时热,不足病心痹。太阳有余病骨痹身重,不足病肾痹。少阳有余病筋痹胁满,不足病肝痹。
【注 有余者多气少血,不足者血气皆少。此三阴三阳所主之血气,各有太过不及之为病也。】
气交变大论
岁火不及,寒乃大行,痿痹,足不任身。
【注 痿痹足不任身,皆寒湿之证。】
至真要大论
太阴司天,肘肿骨痛阴痹。除痹者,按之不得。
【注 太阴司天,丑未岁也。胕肿阴痹,皆感寒湿之气。病在阴者,名曰痹,故按之不得也。】
少阴在泉,主胜则厥气上行,心痛发热,膈中,众痹皆作。
【注 终之主气,乃太阳寒水。主胜则厥气上行心痛发热者,乃寒水之主气上乘于在泉之君火也。五之主气乃阳明燥金,客于乃厥阴风木;众痹者各在其处,更发更止,更居更起,以右应左,以左应右,膈中众痹皆作。】
灵枢经
邪气脏腑病形篇
心脉微大为心痹,引背,善泪出。
【注 心气微盛,则逆于心下而为心痹。引背行于上,则心精随气上凑于目而泪出矣。】
肺脉微大为肺痹,引胸背,起恶日光。
【注 肺气微盛于上,则为肺痹。引胸背,盖气从下而上也。阴血少,故恶日光,金畏火也。】
肝脉微大为肝痹,除缩,咳引小腹。
【注 阴缩,肝气逆于下也。肝脉抵少腹,上注肺。咳引小腹者,经气逆于上下也。】
寿夭刚柔篇
病在阳者名曰风,病在阴者名曰痹,阴阳俱病名曰风痹。病有而不痛者,阳之类也;无形而痛者,阴之类也。无形而痛者,其阳完而阴伤之也,急治其阴,无攻其阳。有形而不痛者,其阴完而阳伤之也,急治其阳,无攻其阴。阴阳俱动,乍有形,乍无形,加以烦心,命曰阴胜其阳,此谓不表不里,其形不久。
【注 风者天之阳气,痹者人之阴邪,阴阳俱病名曰风痹,外内之相合也。皮肉筋骨乃有形,脏腑之气为无形。病有形而不痛者,病在外之阳也。病无形而痛者,气伤痛也。阴完阳完,乃脏腑阴阳之气不伤。阴阳俱动,乍有形乍无形,乃阴阳之不表不里。心为阳而主火,水为阴而居下,加以烦心,此阴胜其阳矣。阴阳外内不交,水火上下相克。此天地阴阳之气不调,故其形不久,形气之相应也。】
厥病篇
风痹淫泺,病不可已者,足如履冰,肘如入汤中,股胫淫泺,烦心头痛,时呕时闷,眩已汗出,久则目眩,悲以喜恐,短气不乐,不出三年死也。
【注 风痹淫泺,乃痹逆之风邪淫泺于上下,盖风之善行而数变也。风邪淫泺于上下,故病不可已;盖寒之则伤心主之火,热之则伤肾脏之阴,病不可治,故不可已也。淫泺于下,故足如履冰,感寒水之气也。时或淫泺于上,则如入汤中,感火热之气也。股胫淫泺,淫及于下之足胫;烦心头痛,淫及于上之头首也。时呕时闷,有时而逆于中也。诸脉皆会于目,眩者淫于经脉之血分也。毛腠疏则汗出者,淫于毛腠之气分也。水之精为志,火之精为神,志与心精共腠于目,故久则目眩也。悲以喜恐者,心之神志伤而悲泣也。肾为生气之风,短气者伤其肾气也。不乐者,伤其心气也。不出三年死者,不过尽水火阴阳之数周而终也。】
五变篇
黄帝曰:何以候人之善病痹者?少俞答曰:粗理而肉不坚者,善病痹。黄帝曰:痹之高下有处乎?少俞答曰:欲知其高下者,各视其部。
【注 各视其部,则知痹之高下。盖心肺之痹在高,肝肾脾之痹在下也。】
五色篇
雷公曰:小子闻风者百病之始也,厥逆者寒湿之起也,别之奈何?黄帝曰:常候阙中,薄泽为风,冲浊为痹,在地为厥,此其常也,各以其色言其病。
【注 地即面之地阁。风乃天气,故常候于阙庭。寒湿者地气,故候在地部。风乃阳邪,故其色薄泽。寒湿者阴邪,故其色冲浊。】
阴阳二十五人篇
足阳明之下,血少气多则肉而善瘃;血气皆少则无毛,有则稀枯悴,善痿厥足痹。
【注 瘃乃冻疮。血少则肉善瘃者,血所以温肤热肉者也。痿厥足痹者,血气少而不能荣养筋骨也。】
足少阳之上,血气皆少则无须,感于寒湿则善痹,骨痛爪枯也。
【注 爪者筋之余,血气皆少,不能荣养筋骨,以致寒湿之邪留痹,而为骨痛爪枯也。】
邪客篇
脉大以濇者,为痛痹。
论疾诊尺篇
尺肤濇者,风痹也。
【注 病在阴者名曰痹。如尺肤濇者,此风痹于筋骨间也。】
诊血脉者,多黑为久痹。
【注 此以皮部之色,而知血脉之为痹也。】
九针篇
邪入于阴则为血痹。
【注 痹者闭也,痛也。邪入于阴,闭而不行,则留着而为痹痛矣。】
金匮要略 【汉 张机】
痹证
间曰:血痹病从何得之?师曰: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重,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但以脉自微濇,在寸囗关上小紧。宜针引阳气,令脉和紧去则愈。
血痹,阴阳俱微,寸囗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
人年五六十,其病脉大者,痹侠背行。若肠鸣马刀侠瘿者,皆为劳得之。
寸囗脉浮而缓,浮则为风,缓则为痹。痹非中风,四肢苦烦,脾色黄,瘀热以行。
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痹。湿痹之候,其人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
中藏经 【汉 华佗】
五痹
痹者,风寒暑湿之气,中于脏腑之为也。入腑则病浅易治,入脏则病深难治。而有风痹、寒痹、湿痹、热痹、气痹,又有筋骨血肉气之五痹也。大凡风寒暑湿之邪,入于心则名血痹,入于脾则名肉痹,入于肝则名筋痹,入于肺则名气痹,入于肾则名骨痹。感病则一,其治乃异。痹者闭也,五脏六腑感于邪气,乱于真气,闭而不仁,故曰痹也。又痹病或痛痒,或麻,或急,或缓而不能收持,或拳而不能舒张,或行立艰难,或言语蹇濇,或半身不遂,或四肢拳缩,或囗眼偏斜,或手足欹侧,或能行步而不能言语,或能言语而不能行步,或左偏枯,或右壅滞,或上不通于下,或下不通于上,或大腑闭塞,或左右手疼痛,或得疾而即死,或感邪而未亡,或喘满而不寐,或昏昧而不醒,种种诸证,皆出于痹也。痹者,风寒暑湿之气中于人,则使之然。其于脉候、形证、治疗之法,亦各不同焉。
气痹者,愁思喜怒过多则气结于上,久而不消则伤肺,肺伤则生气渐衰而邪气愈胜,留于上则胸腹痹而不能食,注于下则腰脚重而不能行,攻于左则左不遂,冲于右则右不仁,贯于舌则不能言,遗于肠中则不能溺,壅而不散则痛,留而不聚则麻。真经既损,难以医治;邪气不胜,易为痊愈。其脉右手寸囗沉而迟濇者是也。宜节忧思以养气,慎喜怒以全真,最为良矣。
血痹者,饮酒过多,怀热太盛,或寒折于经络,或湿犯于荣卫,因而血搏,遂成其咎。故使人血不能荣外,气不能养内,内外已失,渐渐消削。左先枯则右不能举,右先枯则左不能伸,上先枯则上不能制下,下先枯则下不能克上,中先枯则不能通疏,百证千状,皆失血也。其脉左寸囗脉结而不流利,或如断绝者是也。
肉痹者,饮食不节,膏粱肥美之所为也。脾者肉之本,脾气已失则肉不荣,肉不荣则肌肤不滑泽,肌肤不滑泽则纹理疏。凡风寒暑湿之邪易为入,故久不治则为肉痹也。肉痹之状,其先能食而不能充悦,四肢缓而不收持者是也。其右关脉按举皆无力,而往来濇者是也。宜节饮食以调其脏,常起居以安其脾,然后依经补泻以求其愈也。
筋痹者,由怒叫无时,行步奔急,淫邪伤肝,肝失其气,因而寒热,所客久而不去,流入筋会,则使人筋急而不能行步舒缓也,故名曰筋痹。宜活血以补肝,温气以养肾,然后服饵汤丸。治得其理,合自瘳已。不然,则害人矣。其脉左关中弦急而数,浮沉而有力者是也。
骨痹者,乃嗜欲不节,伤于肾也。肾气内消则不能关禁,不能关禁则中上俱乱,中上俱乱则三焦之气痞而不通,三焦痞则饮食不糟粕,饮食不糟粕则精气日衰,精气日衰则邪气妄入,邪气妄入则上冲心舌,上冲心舌则为不语,中犯脾胃则为不充,下流腰膝则为不遂,旁攻四肢则为不仁;寒在中则脉迟,热在中则脉数,风在中则脉浮,湿在中则脉濡,虚在中则脉滑。其证不一,要在详明。
济生方 【宋 严用和】
五痹历节
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皆因体虚,腠理空疏,受风寒湿气而成痹也。痹之为病,寒多则痛,风多则行,湿多则着;在骨则重而不举,在脉则血凝而不流,在筋则屈而不伸,在肉则不仁,在皮则寒;逢寒则急,逢热则纵。此皆随所受邪气而生证也。大率痹病,总而言之,凡有五种,筋痹、脉痹、皮痹、骨痹、肌痹是也。筋痹之为病应乎肝,其状夜卧则惊,饮食多,小便数。脉痹之为病应乎心,其状血脉不流,令人痿黄,心下鼓气,卒然逆喘不通,嗌干善噫。肌痹之为病应乎脾,其状四肢懈怠,发咳呕吐。皮痹之为病应乎肺,其状皮肤无所知觉,气奔喘满。骨痹之为病应乎肾,其状骨重不可举,不遂而痛,喜胀。诊其脉大而濇为痹,来急者亦为痹,濇而紧者亦为痹。又有风血痹,阴邪入于血经故也。外有支饮,亦令人痹。当随证施治。白虎历节,由体虚之人将理失宜,受风寒湿毒之气,使筋脉凝滞,血气不流,蕴于骨节之间,或在四肢,肉色不变,其病昼轻夜剧,其痛彻骨,如虎之嚙,故名白虎也。痛如掣者为寒多,肿满如脱者为湿多,汗出者为风多。巢氏云:饮酒当风,汗出入水,遂成斯疾。久而不愈,令人骨节蹉跌为癫病者,诚有此理也。
河间六书 【金 刘完素】
诸痹
身非衣寒中,非受寒气。痹者血气不行,如从水中出,不必寒伤而作也。附子丸主之。
身寒,大衣不能热,肾脂枯涸不行,髓少筋弱冻栗,故挛急。附子汤主之。
近衣絮肉苛,荣气虚则不仁,其证(疒帬)重,为肉苛也。以前胡散主之。
风寒湿三气合而为痹,风气胜者为行痹,上下左右无常留,随所至而作。防风汤主之。
寒胜者为痛痹,大宜宣通。阴寒为痛,宜通气温经而愈。茯苓汤加减主之。
湿气胜者为着痹,湿地水气甚重,着而不去,多汗而濡者。茯苓川芎汤主之。
周痹,《黄帝针经》云:在血脉之中,随上下,本痹不痛,今能上下周身,故以名之。大豆糵散主之。
胞痹者,小腹膀胱之内痛,若沃以汤,濇于小便,上为清涕;太阳直行从巅入,循于脑气,下灌于鼻,时出清涕不止。肾着汤主之。
肠痹者,虽多饮不得溲,不成大便,使糟粕不化,故气喘急而飧泄。木香丸主之。
热痹者,阳气多,阴气少,阳热搏其阴寒故痹,脏腑热熻然而闷也。升麻汤主之。
风寒湿三气合而为痹,当汗恶风,目瞤胁痛,或走注四肢,皮肤不仁,屈伸不便。升麻前胡汤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