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130000000005

第5章

佛祖

【標】釋迦牟尼佛

【頌】初生下。乃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目顧四方。曰天上天下。唯吾獨尊(後雲門云。我當時若見。一棒打殺與狗子喫却。貴圖天下太平)。

【評】【頌】世尊。一日陞座。大眾集定。文殊白椎曰。諦觀法王法。法王法如是。世尊便下座。

【標】世尊昔因文殊至諸佛集處。值諸佛各還本處。唯有一女人。近彼佛坐。入於三昧。文殊乃白佛。云何此人得近佛坐。而我不得。佛告文殊。汝但覺此女。令從三昧起。汝自問之。文殊遶女人三匝。鳴指一下。乃托至梵天。盡其神力而不能出。世尊曰。假使百千文殊。亦出此女人定不得。下方過四十二恒河沙國土。有罔明菩薩。能出此女人定。須臾罔明大士。從地湧出。作禮世尊。世尊勅罔明出。罔明却至女子前。鳴指一下。女子於是從定而出。

【頌】【標】世尊。因波斯匿王。問勝義諦中。有世俗諦否。若言無。智不應二。若言有。智不應一。一二之義。其義云何。佛言大王。汝於過去龍光佛法中。曾問此義。我今無說。汝今無聽。無說無聽。是名為一義二義。

【頌】【標】世尊。因外道問。昨日說何法。曰說定法。外道曰。今日說何法。曰不定法。外道曰。昨日說定法。今日何說不定法。世尊曰。昨日定。今日不定。

【頌】世尊。因五通仙人問。世尊有六通。我有五通。如何是郍一通。佛召五通仙人。五通應諾。佛曰。郍一通。你問我。

【頌】【標】世尊。因普眼菩薩欲見普賢。不可得見。乃至三度入定。徧觀三千大千世界。覔普賢不可得見而來白佛。佛曰。汝但於靜三昧中起一念。便見。普賢。普眼於是纔起一念。便見普賢。向空中乘六牙白象。

【頌】【標】世尊。因自恣日。文殊三處過夏。迦葉。欲白椎擯。出纔拈椎。乃見百千萬億文殊。迦葉盡其神力。椎不能舉。世尊遂問迦葉。汝擬擯郍箇文殊。迦葉無對。

【頌】【標】世尊。因長爪梵志索論義。預約曰。我義若墮。我自斬首。世尊曰。汝義以何為宗。志曰。我以一物不受為宗。世尊曰。是見受否。志拂袖而去。行至中路。乃省謂弟子曰。我當回去。斬首以謝世尊。弟子曰。人天眾前。幸當得勝。何以斬首。志曰。我寧於有智人前斬首。不於無智人前得勝。乃歎曰。我義兩處負墮。是見若受。負門處麤。是見不受。負門處細。一切人天二乘。皆不知我義墮處。唯有世尊。諸大菩薩。知我義墮。回至世尊前曰。我義兩處負墮。故當斬首以謝。世尊曰。我法中無如是事。汝當回心向道。於是同五百徒眾。一時投佛出家。證阿羅漢。

【頌】世尊。因有外道問。不問有言。不問無言。世尊良久。外道讚歎曰。世尊大慈大悲。開我迷雲。令我得入。乃作禮而去。阿難白佛。外道得何道理。稱讚而去。世尊曰。如世良馬。見鞭影而行。

【頌】【標】世尊一日勅阿難。食時將至。汝當入城持鉢。阿難應諾。世尊曰。汝既持鉢。須依過去七佛儀式。阿難便問。如何是過去七佛儀式。世尊召阿難。阿難應諾。世尊曰。持鉢去。

世尊因有比丘問。我於世尊法中。見處即有。證處未是。世尊當何所示。世尊曰。比丘某甲。當何所示。是汝此問。

【頌】【標】世尊因黑氏梵志。運神力。以左右手。擎合歡梧桐花兩株。來供養佛。佛召仙人。梵志應諾。佛曰。放下著。梵志遂放下左手一株花。佛又召仙人。放下著。梵志又放下右手一株花。佛又召仙人。放下著。梵志曰。世尊。我今兩手皆空。更教放下箇甚麼。佛曰。吾非教汝放捨其花。汝當放捨外六塵。內六根。中六識。一時捨却。無可捨處。是汝免生死處。梵志於言下。悟無生忍。

【頌】【標】世尊因靈山會上五百比丘。得四禪定。具五神通。未得法忍。以宿命智通。各各自見過去。殺父害母。及諸重罪。於自心內。各各懷疑。於甚深法。不能證入。於是文殊。承佛神力。遂手握利劒。持逼如來。世尊乃謂文殊曰。住住不應作逆。勿得害吾。吾必被害。為善被害。文殊師利。爾從本已來。無有我人。但以內心。見有我人。內心起時。我必被害。即名為害。於是五百比丘。同讚歎曰。文殊大智士。深達法源底。自手握利劒。持逼如來身。如劒佛亦爾。一相無有二。無相無所生。是中云何殺。

【頌】世尊敲髑髏。問耆婆生何道。曰生人道。又敲一。生何道。曰生天。又敲一。耆罔措。

【頌】【標】世尊因地。布髮掩泥。獻花於然燈。然燈見布髮處。遂約退眾。乃指地曰。此一方地。宜建一梵剎。時眾中有一賢于長者。持標於指處插曰。建梵剎竟。時諸天散花讚曰。庶子有大智矣。

【頌】【標】世尊。因七賢女。遊屍陀林。一女指屍曰。屍在這裏。人向甚處去。一女曰。作麼作麼。諸姊諦觀。各各契悟。感帝釋散花曰。惟願聖姊。有何所須。我當終身供給。女曰。我家四事七珍。悉皆具足。唯要三般物。一要無根樹一株。二要無陰陽地一片。三要呌不響山谷一所。帝釋曰。一切所須。我悉有之。若三般物。我實無得。女曰。汝若無此。爭解濟人。帝釋罔措。遂同往白佛。佛言。憍尸迦。我諸弟子大阿羅漢。不解此義。唯有諸大菩薩。乃解此義。

【頌】【標】城東有一老母。與佛同生。而不欲見佛。每見佛來。即便回避。雖然如此。回顧東西。總皆是佛。遂以手掩面。於十指掌中。亦總是佛。

【頌】殃崛摩羅。因持鉢至一長者門。其家婦人正值產難。子母未分。長者曰。瞿曇弟子。汝為至聖。當有何法。能免產難。殃崛語長者曰。我乍入道。未知此法。待我回問世尊。却來相報。及返。具事白佛。佛告殃崛。汝速去報言。我自從賢聖法來。未曾殺生。殃崛奉佛語。疾往告之。其婦得聞。當時分娩。

【頌】【標】世尊至多子塔前。命摩訶迦葉。分座令坐。以僧伽黎圍之。遂告曰。吾以正法眼藏。密付於汝。汝當護持。傳付將來。

【頌】世尊臨入涅槃。文殊大士。請佛再轉法輪。世尊咄曰。文殊。吾四十九年住世。未曾說一字。汝請吾再轉法輪。是吾曾轉法輪邪。

【頌】世尊於涅槃會上。以手摩胷告眾曰。汝等善觀吾紫磨金色之身。瞻仰取足。勿令後悔。若謂吾滅度。非吾弟子。若謂吾不滅度。亦非吾弟子。時萬億眾。悉皆契悟。

【標】一祖摩訶迦葉尊者

【頌】見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是時眾皆默然。唯迦葉破顏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頌古稍異)。

【標】二祖阿難尊者

【頌】一日問迦葉曰。師兄。世尊傳金襴袈裟外。別傳箇甚麼。迦葉召阿難。阿難應諾。迦葉曰。倒却門前剎竿著。

【標】四祖優波毬多尊者

在世化導。證果最多。每度一人。以一籌置於石室。其室縱十八肘。廣十二肘。充滿其間。最後有一長者子。名曰香眾。來禮尊者。志求出家。尊者問曰。汝身出家。心出家。答曰。我來出家。非為身心。尊者曰。不為身心。復誰出家。答曰。夫出家者。無我我故。無我我故。即心不生滅。心不生滅。即是常道。諸佛亦常。心無形相。其體亦然。尊者曰。汝當大悟。心自通達。宜依佛法僧。紹隆聖種。

【標】八祖佛陀難提尊者

【頌】九祖伏馱密多。問祖曰。父母非我親。誰是最親者。諸佛非我道。誰是最道者。祖以偈答曰。汝言與心親。父母非可比。汝行與道合。諸佛心即是。外求有相佛。與汝不相似。欲識汝本心。非合亦非離。

【標】十祖脇尊者

【頌】至一林中。有富那夜奢。合掌前立。祖問汝從何來。奢曰。我心非往。祖曰。汝何處住。曰我心非止。祖曰。汝不定邪。曰諸佛亦然。祖曰。汝非諸佛。曰諸佛亦非。祖知是法器。即與剃度。付法說偈曰。真體自然真。因真說有理。領得真真法。無行亦無止。

【標】十一祖富郍夜奢尊者

尋詣波羅柰國。有馬鳴大士。迎而作禮。問曰。我欲識佛。何者即是。祖曰。汝欲識佛。不識者是。曰佛既不識。焉知是乎。祖曰。既不識佛。焉知不是。曰此是鋸義。祖曰。彼是木義。祖問鋸義者何。曰與師平出。馬鳴却問。木義者何。祖曰。汝被我解。馬鳴豁然省悟。

【標】十四祖龍樹尊者

【標】至南印度。彼國之人。多信福業。祖為說法。遞相謂曰。人有福業。世間第一。徒言佛性。誰能覩之。祖曰。汝欲見佛性。先須除我慢。彼人曰。佛性大小。祖曰。非大非小。非廣非狹。無福無報。不死不生。彼聞理勝。悉回初心。祖復於座上。現自在身。如滿月輪。一切眾。唯聞法音。不覩祖相。彼眾中。有長者子。名迦郍提婆。謂眾曰。識此相否。眾曰。目所未覩。安敢辨識。提婆曰。此是尊者現佛性體相。以示我等。何以知之。蓋以無相三昧。形如滿月。佛性之義。廓然虗明。言訖。輪相即隱。復居本座。而說偈言。身現圓月相。以表諸佛體。說法無其形。用辨非聲色。彼眾聞偈。頓悟無生。

【標】十五祖迦郍提婆尊者

【頌】謁龍樹大士。將及門。龍樹知是智人。先遣侍者。以滿鉢水。置於座前。尊者覩之。即以一針。投之而進。欣然契會。

【標】祖至迦毗羅國。彼有長者。曰梵摩淨德。一日園樹生耳如菌。味甚美。唯長者與第二子羅睺羅多。取而食之。取已隨長。盡而復生。自餘親屬皆不能見。祖知其宿因。遂至其家。長者迺問其故。祖曰。汝昔曾供養一比丘。然此比丘。道眼未明。以虗霑信施。故報為木菌。唯汝與子。精誠供養。得以享之。餘即否矣。又問長者年多少。答曰。七十有九。祖乃說偈曰。入道不通理。復身還信施。汝年八十一。此樹不生耳。長者聞偈已。彌加歎伏。且曰。弟子衰老。不能事師。願捨次子。隨師出家。

【標】十七祖僧伽難提尊者

行化至摩提國。見山舍一童子。持圓鑑。直造祖前。祖問汝幾歲邪。曰百歲。祖曰。汝年尚幼。何言百歲。童曰。我不會理。正百歲耳。祖曰。汝善機邪。童曰。佛言。若人生百歲。不會諸佛機。未若生一日。而得決了之。祖曰。汝手中者。當何所表。童曰。諸佛大圓鑑。內外無瑕翳。兩人同得見。心眼皆相似。彼父母。聞子語。即捨令出家。祖携至本處。授具戒訖。名伽耶舍多。【標】他時聞風吹殿鈴聲。祖問曰。鈴鳴邪。風鳴邪。舍多曰。非風鈴鳴。我心鳴耳。祖曰。心復誰乎。舍多曰。俱寂靜故。祖曰。善哉善哉。繼吾道者。非子而誰。即付法眼。

【標】十九祖鳩摩羅多尊者

至中天竺國。有大士名闍夜多。問曰。我家父母。素信三寶。而常縈疾瘵。凡所營作。皆不如意。而我隣家。久為旃陀羅行。而身常勇健。所作和合。彼何幸而我何辜。祖曰。【標】何足疑乎。且善惡之報。有三時焉。凡人。但見仁夭暴壽。逆吉義凶。便謂亡因果。虗罪福。殊不知影響相隨。毫釐靡忒。縱經百千萬劫。亦不磨滅。時闍夜多。聞是語已。頓釋所疑。祖曰。【標】汝雖已信三業。而未明業從惑生。惑因識有。識依不覺。不覺依心。心本清淨。無生滅。無造作。無報應。無勝負。寂寂然。靈靈然。汝若入此法門。可與諸佛同矣。一切善惡。有為無為。皆如夢幻。闍夜多。承言領旨。即發宿慧。祖乃付法眼。偈曰。性上本無生。為對求人說。於法既無得。何懷決不決。又云。此是妙音如來見性之句。汝宜傳布後學。

【標】二十祖闍夜多尊者

北天竺國人也。智慧淵沖。化導無量。後至離閱城。敷揚頓教。彼有學眾。唯尚辯論。為之首者。名婆修盤頭。(此云徧行)常一時不臥。六時禮佛。清淨無欲。為眾所歸。祖將欲度之。先問彼眾曰。此徧行頭陀。能脩梵行。可得佛道乎。眾曰。我師精進。何故不可。祖曰。【標】汝師與道遠矣。設苦行歷於塵劫。皆虗妄之本也。眾曰。尊者蘊何德行。而譏我師。祖曰。我不求道。亦不顛倒。我不禮佛。亦不輕慢。我不長坐。亦不懈怠。我不一食。亦不雜食。我不知足。亦不貪欲。心無所希名之曰道。時徧行聞已。發無漏智。歡喜讚歎。祖又語彼眾曰。會吾語否。【標】吾所以然者。為其求道心切。夫絃急即斷。故吾不贊。令其住安樂地。入諸佛智。復告徧行曰。吾適對眾。抑挫仁者。得無惱於衷乎。徧行曰。我憶念七劫前。生常安樂國。師於智者月淨。記我非久。當證斯陀含果。時有大光明菩薩出世。我以老故。策杖禮謁。師叱我曰。重子輕父。一何鄙哉。時我自謂無過。請師示之。師曰。【標】汝禮大光明菩薩。以杖倚壁畫佛面。以此過慢。遂失二果。我責躬悔過以來。聞諸惡言。如風如響。況今獲飲無上甘露。而返生熱惱邪。惟願大慈。以妙道垂誨。祖曰。汝久植眾德。當繼吾宗。聽吾偈曰。言下合無生。同於法界性。若能如是解。通達事理竟。

【標】二十三祖鶴勒尊者

年七歲。遊行聚落。覩民間淫祀。乃入廟叱之曰。汝妄興禍福。幻惑於人。歲費牲牢。傷害斯甚。言訖。廟貌忽然而壞。由是鄉黨謂之聖子。

有師子。歸依尊者而問曰。我欲求道。當用何心。祖曰。汝欲求道。無所用心。曰既無用心。誰作佛事。祖曰。汝若有用。即非功德。汝若無作。即是佛事。經云。我所作功德。而無我所故。師子聞是語已。即入佛慧。

【標】二十四祖師子尊者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出轨游戏:女人让我疼

    出轨游戏:女人让我疼

    “乖,别紧张,这只是个梦……”梦里和某人一夜纠缠。翌日,睁开眼才发现,这一切根本不是梦,而是血淋淋的事实!作为一个酒品极差的已婚少奶奶,她……她竟然把一个极品男人给上了!华丽丽的出轨了!!而且,这个男人,竟然还亲自找上门来。“小丫头,我好像已经迷上了你的味道,不如,你离婚来跟我?”天啦!她一向保守的生活,完全脱离了轨道。可是,两个男人,到底谁才是她真正的真命天子?
  • 谢谢你缤纷了我年少的时光

    谢谢你缤纷了我年少的时光

    高中时的一段陪伴,你来了又走我一直以为你只是一时的兴起,却没想到你已经来了这么久......
  • 再见你时——樱花树下

    再见你时——樱花树下

    微笑并且流泪的日子永远是属于青春的时光请不要拒绝微笑的眼泪,也不要拒绝含泪的微笑因为微笑过且流过泪的“花朵”在青春的季节里是永远不会凋谢的就像李泽皓和周亦晨的恋情,尽管之前周亦晨爱的是欧源,但最后还是和李泽皓在一起了,谁能说这不是属于他俩的缘分呢!
  • 屠狼狼屠

    屠狼狼屠

    为了拍摄狼养了一群狼,本以为狼还是狼,却迷失了本性,训成狗,还是羊?我们是在颂扬狼的精神,还是在屠杀狼的本性。理想中的狼,现实中的狗,这难道不是我们想要的吗?为了做回狼隐忍千般苦,都以为狼不是狼,但身份的烙印,觉醒了,死何妨?我们不甘为世俗的奴仆,渴望自由狂野的思想。只能被宰杀,绝不被同化,这就是狼决心屠掉的世界!
  • 兽种

    兽种

    一个人与野兽的后代少年一个道德沦丧的畸形世界一个满目疮痍的地球家园且看人兽少年如何拯救地球,以凡人的力量做创世之神。----------------------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大明使者之皇朝崛起

    大明使者之皇朝崛起

    凌振明,本是元末明初很一般的京商之子,而他却是一个朝代使者;本是一名体质弱、命不过志学之年的他,去成了诸位时代英豪的梦魇;灭了蒙古百万雄师,加剧了元朝的灭亡的同时也使得蒙古再无能力反扑;帮朱元璋取得了天下的同时也成了他挥之不去的梦魇;高丽君王怕他,倭寇天皇敬他,波斯教主有求于他;是时代的机遇铸就了他,也是他造就了大明皇朝的崛起!
  • 法理学作业集

    法理学作业集

    法理学是法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它涉及法的一般理论,法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以及法的价值、正义与利益等法律最基本的理论问题。万丈高楼平地起,法学的学习必须以此为基础。因此,特编写此作业集,围绕教学课件的内容,按照教学课件章节编写,以便于同学在学习中同步练习。通过练习以达到掌握课程重点、难点,触类旁通,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 家欢

    家欢

    守着一家小小包子铺的顾家生活拮据,一个铜钱恨不得掰成两个花。女主重生成为顾家的小孙女儿,遭遇了算计多多的后祖母,从此踏上了一发不可收拾,斗智斗勇的道路……幸而身边有恩爱父母疼惜,有热血哥哥护航,有明理姐弟相伴,小日子照样欢欢喜喜!一句话简介,市井小人物的奋斗史,温馨种田流。已有五本完结作品,坑品有保证,请跳坑~O(∩_∩)O~
  • 盗墓贼的笔记

    盗墓贼的笔记

    一次小学的春游,将我卷进盗墓的深渊,家中地板下的笔记,又将带领我们,带到怎样的地方?
  • 听灵的虫子

    听灵的虫子

    他是驱魔家族的继承人,他身体里流淌着家族特有的血液,他生而带着“虫子”纹身,当魔鬼降临时,他身上的“虫子”会化作“卡申夫鬼美人凤蝶”,一种美艳与诡异,欣喜与恐惧共存的圣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