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130000000007

第7章

【標】咸亨中。有一居士。姓盧。名慧能。自新州來參謁。祖問曰。汝自何來。盧曰嶺南。祖曰。欲須何事。盧曰。唯求作佛。祖曰。嶺南人無佛性。若為得佛。盧曰。人即有南北。佛性豈然。祖知是異人。乃訶曰。著槽廠去。【標】盧禮足而退。便入碓坊服勞於杵臼之間。晝夜不息。經八月。祖知付授時至。遂告眾曰。正法難解。不可徒記吾言。持為己任。汝等各自隨意述一偈。若語意冥符。則衣法皆付。時會下七百餘僧。上座神秀者。學通內外。眾所宗仰。咸推稱曰。若非尊秀。疇敢當之。【標】神秀竊聆眾譽。不復思惟。乃於廓壁書一偈曰。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祖因經行。忽見此偈。知是神秀所述。乃讚歎曰。後代依此修行。亦得勝果。各令念誦。盧在碓坊。忽聆誦偈。乃問同學。是何章句。同學曰。汝不知。和尚求法嗣。令各述心偈。此則秀上座所述。和尚深加歎賞。必將付法傳衣也。盧曰。其偈云何。同學為誦。盧良久曰。美則美矣。了則未了。同學訶曰。庸流何知。勿發狂言。盧曰。子不信邪。願以一偈和之。同學不答。相視而笑。【標】盧至夜。密告一童子。引至廊下。盧自秉燭。請別駕張日用。於秀偈之側。寫一偈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祖後見此偈。曰。此是誰作。亦未見性。眾聞斯語。遂不之顧。【標】逮夜。祖潛詣碓坊。問曰。米白也未。盧曰。白也。未有篩。祖於碓。以杖三擊之。盧即以三鼓入室祖告曰。諸佛出世為一大事故。隨機大小而引導之。遂有十地三乘頓漸等旨。以為教門。然以無上微妙祕密圓明真實正法眼藏。付于上首大迦葉尊者。展轉傳授。二十八世至達磨。屆于此土。得可大師承襲。以至于今。以法寶及所傳袈裟。用付於汝。善自保護。無令斷絕。聽吾偈曰。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無情既無種。無性亦無生。【標】盧行者。跪受衣法。啟曰。法則既受。衣付何人。祖曰。昔達磨初至。人未之信。故傳衣以明得法。今信心已熟。衣乃爭端。止於汝身。不復傳也。且當遠隱。俟時行化。所謂受衣之人。命如懸絲也。盧曰。當隱何所。祖曰。逢懷即止。遇會且藏。盧禮足已。捧衣而出。是夜南邁。大眾莫知。

【標】慧能大師

造黃梅之東山。忍大師一見。默而識之。

【頌】後傳衣法。令隱于懷。集四會之間。【標】屆南海。遇印宗法師。於法性寺講涅槃經。祖寓止廊廡間。暮夜風颺剎旛。聞二僧對論。一曰旛動。一曰風動。往復酬答。曾未契理。祖曰。可容俗流。輒預高論否。直以風旛非動。動自心耳。印宗竊聆此語。竦然異之。明日邀祖入室。徵風旛之義。祖具以理告。印宗不覺起立曰。行者定非常人。師為是誰。祖更無所隱。直敘得法因由。於是印宗執弟子之禮。請授禪要。乃告四眾曰。印宗具足凡夫。今遇肉身菩薩。乃指座下盧居士曰。即此是也。因請出所傳信衣。悉令瞻禮。會諸名德。為之剃髮。就法性寺智光律師。授滿分戒。後返曹谿。雨大法雨。學者不下千數。

【標】中宗神龍元年。降詔云。朕請安秀二師。宮中供養。萬機之暇。每究一乘。二師並推讓曰。南方有能禪師密受忍大師衣法。可就彼問。令遣內侍薛簡。馳詔迎請。願師慈念。速赴上京。祖上表。辭疾。願終林麓。【標】簡曰。京城禪德。皆云欲得會道。必須坐禪習定。若不因禪定而得解脫者。未之有也。未審師所說法如何。祖曰。道由心悟。豈在坐也。經云。若見如來。若坐若臥。是行邪道。何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若無生滅。是如來清淨禪。諸法空寂。是如來清淨坐。究竟無證。豈況坐邪。簡曰。弟子回主上必問。願和尚慈悲。指示心要。祖曰。道無明暗。明暗是代謝之義。明暗無盡。亦是有盡。相待立名。故經云。法無有比。無相待故。簡曰。明喻智慧。暗況煩惱。修道之人。儻不以智慧照破煩惱。無始生死。憑何出離。【標】祖曰。煩惱即是菩提。無二無別。若以智慧照煩惱者。此是二乘小見。羊鹿等機。大智上根。悉不如是。簡曰。如何是大乘見解。祖曰。明與無明。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實性。實性者。處凡愚而不減。在賢聖而不增。住煩惱而不亂。居禪定而不寂。不斷不常。不來不去。不在中間。及其內外。不生不滅。性相如如。常住不遷。名之曰道。簡曰。師說不生不滅。何異外道。祖曰。外道所說不生不滅者。將滅止生。以生顯滅。滅猶不滅。生說無生。我說不生不滅者。本自無生。今亦無滅。所以不同外道。汝若欲知心要。但一切善惡。都莫思量。自然得入清淨心體。湛然常寂。妙用恒沙。簡蒙指教。豁然大悟。禮辭歸闕。

祖一日謂眾曰。【標】汝等諸人。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外無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萬種法。故經云。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若欲成就種智。須達一相三昧。一行三昧。【標】若於一切處。而不住相。彼相中不生憎愛。亦無取捨。不念利益成壞等事。安閒恬靜。虗融澹泊。此名一相三昧。【標】若於一切處。行住坐臥。純一直心。不動道場。真成淨土。名一行三昧。若人具二三昧。如地有種。能含藏長養成就其實。一相一行。亦復如是。我今說法。猶如時雨。溥潤大地。汝等佛性。譬諸種子。遇茲霑洽。悉得發生。承吾旨者。決獲菩提。依吾行者。定證妙果。

【標】先天元年。告諸四眾曰。吾忝受忍大師衣法。今為汝等說法。不付其衣。蓋汝等信根淳熟。決定不疑。堪任大事。聽吾偈曰。心地含諸種。普雨悉皆生。頓悟華情已。菩提果自成。【標】說偈已。復曰。其法無二。其心亦然。其道清淨。亦無諸相。汝等慎勿觀淨。及空其心。此心本淨。無可取捨。各自努力。隨緣好去。甞有僧舉臥輪禪師偈曰。臥輪有伎倆。能斷百思想。對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長。祖聞之曰。此偈未明心要。若依而行之。是加繫縛。因示偈曰。慧能沒伎倆。不斷百思想。對境心數起。菩提作麼長。祖說法利生。經四十載(門人記錄目為壇經。盛行于世)。

旁出

【標】牛頭山法融禪師

年十九。學通經史。尋閱大部般若。曉達真空。忽一日歎曰。儒道世典。非究竟法。般若正觀。出世舟航。遂隱茅山。投師落髮。

【頌】【標】後入牛頭山。幽棲寺北巖之石室。有百鳥銜花之異。【標】唐貞觀中。四祖遙觀氣象。知彼山有奇異之人。乃躬自尋訪。問寺僧。此間有道人否。曰。出家兒。那箇不是道人。祖曰。阿那箇是道人。僧無對。別僧曰。此去山中十里許。有一懶融。見人不起。亦不合掌。莫是道人麼。祖遂入山。見師端坐自若。曾無所顧。祖問曰。在此作甚麼。師曰觀心。祖曰。觀是何人。心是何物。師無對。便起作禮曰。大德高棲何所。祖曰。貧道不決所止。或東或西。師曰。還識道信禪師否。祖曰。何以問他。師曰。嚮德滋久。冀欲禮謁。祖曰。道信禪師。貧道是也。師曰。因何降此。祖曰。特來相訪。莫更有宴息之處否。師指後面曰。別有小庵。遂引祖至庵所。遶庵唯見虎狼之類。祖乃舉兩手作怖勢。師曰。猶有這箇在。祖曰。這箇是甚麼。師無語。少選。【標】祖却於師宴坐石上。書一佛字。師覩之。竦然。祖曰。猶有這箇在。【標】師未曉。乃稽首請說真要。祖曰。夫百千法門。同歸方寸。河沙妙德。總在心源。一切戒門定門慧門。神通變化。悉自具足。不離汝心。一切煩惱業障。本來空寂一切因果。皆如夢幻。無三界可出。無菩提可求。人與非人。性相平等。大道虗曠。絕思絕慮。如是之法。汝今已得。更無闕少。與佛何殊。更無別法。【標】汝但任心自在。莫作觀行。亦莫澄心。莫起貪嗔。莫懷愁慮。蕩蕩無礙。任意縱橫。不作諸善。不作諸惡。行住坐臥。觸目遇緣。總是佛之妙用。快樂無憂。故名為佛。師曰。心既具足。何者是佛。何者是心。祖曰。非心不問佛。問佛非不心。【標】師曰。既不許作觀行。於境起時。心如何對治。祖曰。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心若不強名。妄情從何起。妄情既不起。真心任徧知。汝但隨心自在。無復對治。即名常住法身。無有變異。吾受璨大師頓教法門。今付於汝。汝今諦受吾言。只住此山。向後當有五人達者。紹汝緣化。祖付法訖。遂返雙峰終老。師自是法席大盛。

唐永徽中。徒眾乏糧。師往丹陽緣化。去山八十里。躬負米一石八斗。朝往暮還。供僧三百。二時不闕。三年。

【標】牛頭智巖禪師

一日宴坐。覩異僧。身長丈餘。神姿爽拔。詞氣清朗。謂師曰。卿八十生出家。宜加精進。言訖不見。甞在谷中入定。山水暴漲。師怡然不動。其水自退。師後謁融禪師。發明大事。融謂師曰。吾受信大師真訣。所得都亡。設有一法勝過涅槃。吾說亦如夢幻。夫一塵飛而翳天。一芥墮而覆地。汝今已過此見。吾復何云。

【標】鍾山曇璀禪師

初謁融禪師。融目而奇之。乃告之曰。色聲為無生之鴆毒。受想是至人之坑穽。子知之乎。師默而審之。大悟玄旨。尋晦迹鍾山。多歷年所。茅庵瓦缶。以終老焉。

【標】牛頭智威禪師

謁法持禪師。傳授正法。自爾江左學徒。皆奔走門下。有慧忠者。目為法器。師甞有偈示曰。余本性虗無。緣妄生人我。如何息妄情。還歸空處坐。忠答曰。虗妄是實體。人我何所存。妄情不須息。即汎般若船。師知其了悟。乃付以院事。隨緣化導。

【標】牛頭慧忠禪師

平生一衲不易。器用唯一鐺。甞有供僧穀兩廩。盜者窺伺。虎為守之。縣令張遜者。至山頂謁。問師有何徒弟。師曰。有三五人。遜曰。如何得見。師敲禪牀。有三虎哮吼而出。遜驚怖而退。師有安心偈曰。人法雙淨。善惡兩忘。直心真實。菩提道場。

【標】安國玄挺禪師

初參威禪師。侍立次。有講華嚴僧問。真性緣起其義云何。威良久。師遽答曰。大德。正興一念問時。是真性中緣起。其僧言下大悟。

【標】天柱崇慧禪師

僧問。達磨未來此土時。還有佛法也無。師曰。未來且置。即今事作麼生。曰某甲不會。乞師指示。師曰。萬古長空。一朝風月。僧無語。師復曰。闍黎會麼。曰不會。師曰。自己分上作麼生。****達磨來與未來作麼。他家來。大似賣卜漢。見汝不會。為汝錐破卦文。纔生吉凶。若作汝分上。一切自看。僧曰。如何是解卜底人。師曰。汝自出門時。便不中也。

問亡僧遷化。向甚麼處去也。師曰。隔嶽峯高長積翠。舒江明月色光輝。

問如何是大通智勝佛。師曰。曠大劫來。未曾壅滯。不是大通智勝佛。是甚麼。曰為甚麼佛法不現前。師曰。只為汝不會。所以佛不現前。汝若會去亦無佛可成。

問如何是西來意。師曰。白猿抱子來青嶂。蜂蝶銜花綠蕋間。

【標】鶴林玄素禪師

一日有屠者禮謁。願就所居辦供。師欣然而往。眾皆見訝。師曰。佛法平等。賢愚一致。但可度者。吾就度之。復何差別之有。

【頌】有僧扣門。師問是甚麼人。曰是僧。師曰。非但是僧。佛來亦不著。曰為甚麼不著。師曰。無汝棲泊處。

【標】佛國惟則禪師

初謁忠禪師大悟玄旨。乃曰。天地無物也。是我無物也。雖無物也。而未甞無物也。如此。則聖人如夢。百姓如夢。孰為死生哉。至人以是能獨照。能為萬物主。吾知之矣。

【標】徑山道欽禪師

初服膺儒教。年二十八。遇素禪師。謂之曰。觀子神氣溫粹。真法寶也。師感悟。因求為弟子。素。躬與落髮。乃戒之曰。汝乘流而行。逢徑即止。師遂南邁。抵臨安。見東北一山。因問樵者。樵曰。此徑山也。乃駐錫焉。

僧問如何是道。師曰。山上有鯉魚。海底有蓬塵。

【頌】馬祖令人送書到。書中作一圓相。師發緘。於圓相中著一點。却封回(忠國師聞乃云。欽師猶被馬師惑)。

崔趙公問。弟子今欲出家得否。師曰。出家乃大丈夫事。非將相之所能為。公於是有省。

【頌】【標】唐大曆三年。代宗詔至闕下。親加瞻禮。一日同忠國師在內庭坐次。見帝駕來。師起立。帝曰。師何以起。師曰。檀越何得向四威儀中見貧道。帝悅。謂國師曰。欲錫欽師一名。國師欣然奉詔。乃賜號國一焉。

【標】雲居智禪師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企业是你成功的平台

    企业是你成功的平台

    本书通过详实的案例、周密的剖析,阐述员工与企业的亲密关系,让读者看到企业在其员工职业生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懂得了要想自己的事业成功、企业又有所发展该如何去做。
  • 魔法通行证

    魔法通行证

    一个普通大学生楚歌,因为偶尔打开了通向魔法世界的通道,开始学习魔法,一方面他用地球上的道具帮助自己在魔法世界里的朋友,另外一方面,他从魔法世界学习魔法,在现代社会里出风头,出人头地。并且因为些阴差阳错的巧合,逐渐拥有了财富、权利、地位。基本上双线并行,当主角在地球上风生水起时,他在魔法世界的朋友也在异世界里呼风唤雨,争霸天下。
  • 六十种曲紫钗记

    六十种曲紫钗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工科女的文艺重生

    工科女的文艺重生

    前世,被众人羡慕着的“别人家的孩子”,不过是按父母、老师期望活着的牵线傀儡。后知后觉,仍守不住最爱。终于在一场实验事故中销生殒命。重来一次,不求显达于世,只求顺应本心。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这一世,岳问荆只想知道早一点明白自己的追求,并竭尽全力,她能走到哪一步?
  • 高冷校花驾到

    高冷校花驾到

    安冰璃从国外回来没想到却不知怎么的,惹了校草凌熠辰,两个人一见面就争锋相对,他们会不会擦出不一样的火花呢?
  • 重生之绝代帝后

    重生之绝代帝后

    她是重生而来的魔女他是前世未曾出现的帝王之材……
  • 夫君为我成帝王

    夫君为我成帝王

    一部虐心的爱情和奋斗史最终随着琴静人散一切如初!
  • 秦风.流云醉

    秦风.流云醉

    现下已是大秦帝国,天下一统,无限的荣耀。身为帝国最受宠爱的公主,却身陷仇恨的泥潭,万劫不复。你的恨是什么?你的仇是什么?为什么不肯向我明言?我是一无所有的白丁,却愿为你,不惜一切,只要能助你冲破樊篱!
  • 兽王·血色要塞

    兽王·血色要塞

    血色要塞的能量光塔庇护着驻扎在要塞中的各星球的强者们。来自不同星球的强者有的是为了在生死之间磨砺自己的战技寻求一线晋升的机会,有的强者是无缘晋升想在有生之年为家族赚取丰厚的报酬,有的强者则是带着自己的家族勇士要在这里积累战功博取一个前程。
  • 大唐公主出墙记

    大唐公主出墙记

    她勉强找了个好“相公”,以为自此可以过着自由、幸福的生活……可老天居然让她……她和他可是血脉相连的“亲兄妹”啊!可他却明知故犯,不仅亲了她,还罔顾她的意愿、违逆天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