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15600000015

第15章 关于机会 (2)

管理层还是非常犹豫。我也明白他们:一方面相信如果我去的话,在新闻采访方面不会有任何担心,另一方面却又从心底里不舍得。但是就在这个时候,我同事的签证已经到期,公司面临是否派人补上的选择。而这个时候,手头已经有签证的只有我和我的两名摄影师。为什么两名摄影师,因为我觉得需要以防万一,结果证明我是正确的,因为之后在约旦发生车祸,我的摄影师陈汉祥受了伤,结果另外一名摄影师蔡晓江马上能够补上。

在这样的情况下,公司通知我说,希望我马上出发,前往伊拉克。

在香港,我订好了从约旦首都安曼到巴格达的机票。但是就在飞机从香港抵达阿联酋的迪拜等候转机的时候,我的手机响了,是中国驻伊拉克大使打来的,他说,知道我准备进入伊拉克,希望我不要这样做,因为所有的中国人正在准备撤离。我说,好吧大使,只要你在伊拉克,我们就不会进入。

我这样说,是为了给自己留一条后路,因为只要大使撤离,那我之后再进去的话,就不算违背我对他的承诺了。

到了安曼,终于等到了美国最后通牒的那天。我想我应该做的,就是到最靠近伊拉克的地方,那就是伊拉克和约旦的边境。边境小镇已经被外国媒体住满,而我们只带着被褥干粮,因为我们不知道要在边境守多长时间。

到了边境,发现在边境通宵等候的只有我们。心里面有点忐忑,为什么别人都不来,难道我的决定不太明智?不过既来之,则安之。几个小时之后,香港总部的电话打来,美国向巴格达丢炸弹了。

我知道我要准备工作了。几个小时之后,我迎来了第一辆从伊拉克开过来的车,车窗玻璃被炸弹炸碎。车上的人告诉我们,在从巴格达到约旦的路上,美军在不断地轰炸。他们就是受害者之一。

天渐渐亮了。边界上面出现了一批人。我的直觉告诉我,这些人应该是从巴格达撤出的。结果我的判断没有错,虽然他们不是伊拉克人,但是却是第一次从巴格达撤离的人。就这样,我成为第一个采访到这批难民的人。就在我收起话筒,准备去传送的时候,其它的外国媒体人员陆续到达。看着他们争先恐后地采访,我的心里面还是有点得意的。

接下来,我面临着是不是要进入巴格达,或者说到底什么时候进去的问题。我找好了司机,了解了当地的情况,并且准备好了进入的日子。但是就在这个时候,我们出了车祸。还好,我在事先多预备了一名摄影师,就在受伤的摄影师飞回香港的同时,蔡晓江从香港飞往约旦。

机会就是这样,一不小心就会从你的眼前掠过,如果你的准备不够充分的话。如果公司同意我去伊拉克替换我的同事,但我却从那个时候才开始申请签证的话,我想还没有把签证办下来,可能战争就已经打响了,那么我就错过了去伊拉克的时机。如果我没有做多一手准备,预备多一名摄影师的话,当车祸发生之后,我所能够做的,可能就是和摄影师一起打道回府。如果没有进行尝试的话,我就不可能成为全球第一个采访到第一批难民的记者。所有的这些,都让我更加相信,机会总是在那里,但是只是给那些有准备的人。

很多时候,争取到了机会对于自己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如果对于自己的能力没有充分了解的话。

作为一个中层管理人员,我从来不赞同机会应该平均分配给手下的做法,越是重要的事情,我越是会把这个机会给我信得过的同事。因为电视媒体是一个非常残酷的行业,每个人的行为会在荧屏上被人一览无遗。

曾经有这样一件事情,我的一个同事,她曾经是一个资深报纸记者,但是做电视新闻却是刚刚开始。我一直觉得,她的工作习惯不太适合电视新闻这个行业。结果,出于让每个人都有机会承担重任的想法,我让她承担了一项非常重要的海外采访任务。结果,她的片子没有实时传送回来,特别要命的是,她在做电话联机报导的时候,不停地吃螺丝,也就是口齿不伶俐,而这又给管理层看到了。结果管理层问新闻部,为什么这样一个表达能力也成为问题的人,却去承担这样重要的采访任务。

说实话,以她平时的工作能力,表现不应该这样糟糕,但是正是因为她的能力还没有达到能够应对任何场合,她没有把握住这样的机会。

所以,当一个人面对一个机会,或者争取一个机会的时候,很重要的是要想一想,自己到底能不能够胜任。因为表现得好,机会可能会从此源源不断,但是如果失败的话,那就可能把自己的路从此堵上。

很多人总是觉得自己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有些人更是老是觉得自己怀才不遇。觉得只要给自己一个机会,就能够证明给大家看。但是其实事情不是这样简单,有的时候真的要经常地反省一下,当机会出现的时候,为什么总是别人而不是自己,自己还有什么地方需要提高的地方。

中国人喜欢说,是金子总会发光。我想在现实生活当中,并不是所有的金子都能够发光,必须承认,有很多金子的光芒被遮盖了,没有人能够看到。但是有一点确是不容质疑的,那就是,发光的,一定是金子。

七年之后

我常常在想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我现在刚刚大学毕业,我是不是能够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当然,这个问题还有一个前提,如果我晚出生二十年,我是不是有机会上名牌大学?

我读小学的时候,虽然和上海的那些名牌小学相比,我读的学校名不见经传,只不过那个时候都是就近上学,所以也很公平。不过我还记得,每次经过马路对面的那所小学,家里人会告诉我,还好,没有住在对面,因为对面来自外乡人家庭的孩子太多,学校的校风不是太好。

这当然有地域歧视,不过反映的也是一种现实,因为对面的小学,就近吸收的,有不少棚户区里面的学生,在当时歧视外地人心态相当严重的上海,这些外来家庭的孩子,自然素质没有本地人的孩子高。至于根据,就是对面那家小学升初中考试,能够考上重点中学的比例没有我在的那所学校高。当然,和名牌小学比,那就更比不上了。

也许我要感谢我的运气,住在了马路的这一边,不过说老实话,虽然生源在成年人看来区别很大,但是记得他们从来没有说过那家学校的老师不好,事实上,那个时候,还没有师资的概念,除了名校,其他的小学,大家都会觉得,老师的水准都差不多。也因为这样,只要自己努力,加上天资聪颖一些,读哪家小学问题都不大,只要考中学的时候发挥正常,自然可以进入重点中学,我就是这样。

但是如果我现在是一名小学生,事情就没有那样简单,按照我父母的收入,要进好的小学,赞助费肯定是交不起的,如果进不了好的小学,距离好的初中就有了一段距离,而进不了好的初中,那么名牌高中就更没有希望,名牌大学,那就更不用想了。

当然,就算进了名校又怎样,意味着机会更多吗?我不知道。1992年大学毕业的时候,之所以没有选择进入媒体,而是去了外资公司工作,就是因为家里面没有关系,还好,外资企业当时还是不需要讲关系,而是讲能力的,而现在,连外资企业都已经沦陷给了家庭背景了。而且,那些有着优越家庭背景的年轻人,本身的教育履历非常出色,他们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开始,就已经把别人甩在了起跑线之外。

所以,说到机会,时代很重要。看到别人的成功,不要忽略了时代的因素。在二十年前,一个穷困山区的孩子,只要努力读书,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可以上名牌大学,可以拿到奖学金出国留学,可以在跨国公司担任重要职位,可以创业,但是现在,这样的机会真的很少了。

我一直觉得,自己是时代的受益者。我无法想象,如果换到现在,我可以拥有怎样的机会。也因为这样,看到现在的年轻人,看到这个社会越来越缺乏上升的渠道,我很想告诉大家:

如果大家已经很努力,却还是看不到机会,不要过多地责怪自己,那不是自己的错,那是社会的错。年轻人自己可以做的,只有做好自己,等待机会的来临,更重要的是我们这些既得利益者,能够意识到,为现在的年轻人创造机会,是我们的责任。

那自己可以做些什么?

同类推荐
  • 读《金瓶梅》品明朝社会

    读《金瓶梅》品明朝社会

    《金瓶梅》问世以来,围绕着它是不是“黄”书的争论,一直是个无法避免的论题。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这种现象虽有些改观,但仍然没有停止过。值得欣慰的是,这已经不是研究《金瓶梅》的主要问题了。大多数人越来越接受《金瓶梅》,关键是书中涉及,借古讽今、针砭时弊、世俗风情、人文地理以及人性、思想、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等众生百态的明朝社会风貌。研究《金瓶梅》不仅仅是研究它的文学性,关键是能够从书中找到明朝社会的缩影,这就赋予了它社会性。
  • 卧底记者:我的正义之旅

    卧底记者:我的正义之旅

    本书讲述一位从海军陆战队走出来的政法记者,第一卧底记者为正义而战的真实记录。作者以冷静的笔端将自己经历的一次次卧底暗访的历险过程真实地记录了下来,包括“从民工到流浪记者”、“广东最大谋杀案的新闻背后”等15章。
  • 名家散文:我心飞扬

    名家散文:我心飞扬

    本书属文学类,散文、随笔作品集。通过作者本人对美国社会各方面的深切观察和体会,主要从两个角度娓娓道来作者在海外的所见,所闻,所思。全书分两辑,上辑通过作者儿子在美国上初中高中大学的经历,对美国的教育制度,教育环境,和小留学生的生存状况以及他们和家长及社会的相互互动进行了细致,生动,引人入胜的描绘。作品的第二辑题名为美国风情录,作者用短小精干的篇幅对美国的方方面面进行了展示和分析,读来清新可喜,生动有趣。书中通过留意生活中平凡的点点滴滴,刻画出令人难以忘怀的人生轨迹,给读者带来感动和启示,值得读者细细体会。
  • 读破金瓶梅

    读破金瓶梅

    《金瓶梅》是一部传世杰作,被称为“第一奇书”。《金瓶梅》主要描写了西门庆的一生及其家庭从发迹到败落的兴衰史,并以西门庆为中心,一方面辐射市井,一方面反映官场社会,展现了一个时代的广阔图景和政治与社会的众生相,刻画了西门庆这一典型的人物形象和以潘金莲、李瓶儿等诸多女性。徐景洲的这本《读破金瓶梅》以札记形式笑谈《金瓶梅》这部奇书里的奇人奇事,点评人物性格,品味艺术技巧,阅读注重细节,行文亲切有味。
  • 草家族的绿袖子:原野童话

    草家族的绿袖子:原野童话

    本书收录了作者创作的《闻香》、《柳美人》、《种子》、《鸽子在天空流浪》、《发现》、《月光手帕》、《小女趣事》等八十余篇随笔。
热门推荐
  • 白三少的契约前妻

    白三少的契约前妻

    一觉醒来,安心玉整个世界度变了,被一个恶魔大少纠缠不休,这二人将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 TFBOYS的恋爱季

    TFBOYS的恋爱季

    “哥哥,你是谁?”雪儿歪着头奇怪地说。“雪儿,我是王俊凯啊!你的小凯!”小凯着急地说。“我的,小凯!啊,头好痛!”雪儿抱着头痛苦地说。“算了,雪儿,别想了,我不想让你痛苦!”小凯心痛地说……
  • 终破城

    终破城

    “铠金合成”实验引发灾难44个月后,地球与太阳系最后一条通信线中断,地球陷入死寂......落入“围城”的伊甸园,尔虞我诈,逃脱者企图归乡寻忆,被弃者只为求得生机。自此,宁沧海强植“钎金内铠”,十四年沧海陵谷,龙血玄黄,谋中谋,计中计,终!破!城!
  • 正常校园生活

    正常校园生活

    从小学三年级一直到工作,这群人一直是同学(同事)
  • 阴女回坟

    阴女回坟

    前女友要结婚了,我受邀连夜赶了过去,结果到了第二天,却发现她早已死了多时……
  • 蔓芜红尘

    蔓芜红尘

    一夕之间,惨遭灭门。只剩下她与姐姐,在追杀途中,姐姐为保自己平安,只身诱敌。眼睁睁的看着姐姐被捕,母亲自刎……再次归来,当年年仅五岁的小女孩已是江湖上闻风丧胆的女魔头,一只玉笛,驭人驭鬼,横扫中原武林。
  • 神兽志之凤凰志

    神兽志之凤凰志

    凤凰,本是神兽,凤为雄,凰为雌。传说,想要成为真正的凤凰,必须找到自己的另一半。从小,我便因为两只眼睛的颜色不一样而被村里所有人嘲笑……更奇怪的是,每个月的二十五日,我便会丢失前一天的记忆……这是我的哥哥——烟告诉我的。活了这么久,我深刻知道自己是个累赘,可是哥哥和光却不觉得。他们是待我好的人,是照顾我的人,我却找不到任何理由让他们放下心来,让我自生自灭。
  • 亲吻一只猫

    亲吻一只猫

    这部作品有关我自己的生活,很想把它写下来,当成一个纪念吧。嗯,可能会更得比较慢。。这是个青梅竹马的故事。苏末和秦语,这是两个纠缠了十多年的名字,他们爱着,也痛着。温暖过,也悲伤过。可是,仍然在一起,彼此陪伴,这就足够了,不是吗?
  • 心尖上的吴亦凡之四季

    心尖上的吴亦凡之四季

    七年,是多少年,多少天。当那年,她从你身边选择离开的时候,多少个四季都是她一个人度过。七年前,可爱灵动的她缠着他,七年后,她转身袭来,拥有罕见的美貌,却偏偏恨着他,他是宇宙级的大明星,却偏偏对她钟情。“吴亦凡,你知道我有多恨你吗?”“吴亦凡,我愿意倾尽一切换你我永不相识!”“吴亦凡,你懂爱情吗?”当误会一一揭开,她才发现,吴亦凡已经刻在心尖上了。。
  • 庶女翻身:本姑娘来自天朝

    庶女翻身:本姑娘来自天朝

    她本是21世纪绝色神偷,亚州赌霸,身怀绝技,容色夺目,只因出了那么一点小小的“意外”,轮为穿越大军中的一员,很悲催的穿成豪门庶女,死爹死娘死爷爷的她,在府中众人的打压之下,将如何绽放光茫,锋芒展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