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158600000002

第2章

第一章 牟尼离三世 相好悉具足 于住无所住 法界悉清净 因缘故法生 因缘故法灭 如是观如来 究竟离痴或

是故二论各述一义同契至真不相乖也。

论。是故至向佛智故 释曰。下引经证。于中有四。一引经成证。二重释前文。三不觉之失。四觉者之德。此初也。是后三位能观念无皆名觉。故经依此说能观无念。为向佛智。谓因地时虽未离念。而观此念都无念相。能观如是无念道理。说此能观为向佛智。以是证知佛地无念。向佛智者。是证得义。故新论云。若有能观妄念无相。则为证得如来智惠。此是举因望果说也。若约因果通位说者。如金光明第二卷云。依诸伏道起事心灭。依诸断道依根本心灭。依胜拔道根本心尽。诸伏道者。谓三贤位。起事心灭者。即此论中舍粗分别执着相也。诸断道者在法身位。依根本心灭者。犹此论中所舍分别粗念相也。胜拔道者金刚喻定。根本心尽者。犹此论中所言远离微细念也

论。又心起者至即谓无念 释曰。此重释前文也。此释伏疑重举前文。觉心初起故言又心起者。谓前所言觉心初起若谓觉。彼初起之心。则不名觉。有初心故。若无初心。则何所觉。所觉既无。无能觉故。若觉悟心初起名觉。既有觉相。不应名觉。起初觉心是不觉故。如何前言觉心初起。显通此难故举此文。前说觉心初起相者。于所觉相无相可知。而言觉心初起相者。觉彼初心即无念起。如觉迷方知西即东更无西相是可觉知。知西相者谓即东也。觉心之时知初动念即本来静。所觉初心既不可得。能觉初相亦何所存。故云即谓无念。故新论云。心尚无有。何况有初

论。是故一切至无始无明 释曰。此显不觉之失也。文中三节。谓标释结。是故等者乘前标也。是前无念名为觉故。除佛已还不名为觉。以从等者。释所以也。若除佛外不名觉者。何故前言随分觉等。以从无始至成佛来无明之念念念相续未曾离故。新论意同前对四相梦之差别故说渐觉。今约无明眠之无异故说不觉。如仁王经同此义云。始从伏忍至顶三昧照第一义不名为见。所谓见者是萨婆若故。故说无始无明者。结不觉义。谓从无始而有无明。既依无明而起诸念。故有念者说彼皆是无始无明不名觉也。新论无此文义亦足

论。若得无念至无念等故 释曰。此显觉者之德也。此中意说。若妄未息。不知一心本无相念。若至心源得于无念。则能遍知一切众生心妄动故生住异灭心本不动实无生等。故新论言。若妄念息即知心相生住异灭皆无有相。以无念等故者。释通上义。佛得无念众生有念。有无悬隔云何能知。以无念体皆平等故。众生生虽念体即无念。佛无念体与彼平等。故能遍知诸念无念。新论无此文义似阙

论。而实无有至同一觉故 释曰。上寄四相释成义言。此显始觉不异本觉。而实等者。初标不异。虽曰始得无念之觉。而觉四相方名始觉。然所觉相本来无起待。何不觉始觉别耶。以四相下后以释成。以彼四相无别自体可辨前后故言俱时。依于一心粗细之念故说觉时而有前后。言而有即前后也。非谓四相而俱是有。既离心外皆无自性。无有俱时前后可立。是故说言皆无自立。既本离心皆无自性。由此不离本觉真体故。言本来平等同一觉也。此总意云。既觉四相说为始觉。所觉无故能觉亦无。故无始觉异于本觉。或此真显始不异本。谓前所说四种觉相离于本觉皆不可得。故新论云。如是知已则知始觉不可得。以于一心前后同时皆不相应无自性故不异本觉。若作此释于理无违。令新旧论不相乖返。依此义故楞伽经云。十地即十地无所有何以等

论。复次至不相舍离 释曰。上广始觉。下广本觉。于中有二。先明随染。后显性净。初中有三。标别辨相。此初标也。以随动门而显本觉故。言本觉随染分别。既随缘动而言生也。虽曰随染不失性净。故言与彼不相舍离。此所随染既有二种。故随此染生下二相。言二染者。一谓自染。即在因时由无明熏所起诸染。二谓他染。即在果时与生同体诸众生染。随生相者。此中有义。谓随自染生智净相。以说从染得智净故。由随他染生不思业。以化染生起胜业故。有义。俱随自染而起。谓本觉心具有体用。随染显体成智净相。随染显用起不思业。既断自染方能起用。故不思业亦随自染。有义。俱随他染而起。谓诸菩萨修行得果显现法身起诸业用。皆随众生染有此事。若度染机无修无得。唯是真如一味相故。若尔此二应是始觉。答由二义故但名本觉。一约所对染差别故。谓始觉者对所俱染说。今此二相对所随染故。二约本有修生别故。以智净等依本有义说。其始觉者约修生说故。虽曰不一而亦不异。以所对染所俱所随皆依真有无别体故。以本始觉皆有修生本有之义无别异故。谓本来始更无异法。从此义故总名本有。以始契本方名本觉。从此义故总名修生。既以本觉作始觉故。即此本觉亦是本有修生。又以对始得本名故。即此始觉亦名修生本有。此缘起理犹如圆珠随举一门无不收尽故。智净等与彼始觉异不等皆无有妨

论。云何为二至思议业相 释曰。此别名也。略以十门分别此二。一者释名。所言智者谓始觉智。净谓离染。同于本觉。果德作用故名业。非下地测名不思议。二相皆通持业依主。相者状也。本觉随染有此体用当相状故。即相之相二释皆通。二者出体。此二皆以生灭门中随染本觉而为自体。以说随染生二相故。三显体用。初智净相还净时体。不思业相还净时用。本觉有此当本末故。四者染净。此二俱净。以皆返染而显说故。亦可俱染。以皆随染之所成故。五约二利。初一自利。非无利他。谓以自他利为他自利故。六者三身。初通法身及自受用。后通化身他受用。体相粗细二利断故。七者四智。初一镜智亦平等性。普照之智体故。后通三智。由得平等妙察性成化事故。八者二智。初即正体如理之智。后即后得如量之智。返照自体起外用故。九者因缘。初以体相内熏为因。初以体彼用大外熏为缘。后以智净为生起因。众生染机为发起缘。诸法无有非因缘故。十者得果。初以对染同本智净为所生果。后以对机无方大用为所生果。既有因缘必有果故

论。智净相者至方便故 释曰。次依名辨。于中有二。先明智净相。后不思业相。智中有二。初直明净相。后问答释疑。前中亦二。先因。后果。此初也。谓于地前真如教法内外熏力能修资粮加行善根。故言依法力熏习。若登地上契证真如称真起行名如实修行。渐渐修习至金刚位因行既极名满足方便。故新论云。功行满足

论。破和合识至智淳净故 释曰。此显果也。果有二种。所谓体用。由前方便能破和合梨耶识内生灭之相显其本觉不生灭性。此即根本无明尽故以无所念显本觉也。故言破和合识相。显现法身断惑显体即果体也。即于此时灭染心中业转现等相续之相故。今随染本觉之心遂即归源为淳净智。成于应身始觉义也。然此始觉无别始起。即是本觉随染作也。始同本故名淳。染缘尽故名净。断障显用即果用也

论。此义云何 释曰。次问答释疑。于中有二。先问。后答。此初也。此问意云。如上所说动静心体举成生灭。若断生灭。应灭静心。如何但破和合识相灭相续心相显法身等。即执真同妄难也

论。以一切心至非不可坏 释曰。次下简妄异真答。于中有三。谓法喻合。此初也。谓生灭相皆是无明。非是本觉体。有识相。觉与不觉体非一故。此无明相虽非觉体。而亦不离本觉之体。觉与不觉体非异故。由非异故而可坏。故涅盘云。明与无明其性不二。由不一故非不可坏。故下文云。除灭无明见本法身。前然非异可坏义故说离静无别动心。今依非一非不坏义说破识相法身显现。所望义殊不相违故

论。如大海水至湿性不坏 释曰。此举喻也。文中显其四种喻相。如大海等者。真随妄转喻。水相等者。真妄相依喻。而水非动性者。真体不变喻。此显动者。非自性动。不尔动灭湿应灭故。若风止灭等者。息妄显真喻。谓显动者。随他动故动相灭时湿性不坏

论。如是众生至不坏故 释曰。此法合也。于中次第合前四喻。众生净心等。如水随风动。水不自浪。因风起浪。风不自波。依水现波。故动即水。无别体也。心不自起。因无明起。痴不自动。因心有动。生灭即心。无别体也。心与无明等者。如风水相依。以水全动故无水相。以动全湿故无风相。心全作识故无心相。识无非真。无无明相。故梁摄论云。见此不见彼。若见一分性解分性不异。即生死故不见涅盘。即涅盘故不见生死。心非动性者。如水非动性。即显心性本非动念。若无明灭下。如水体不变。无明灭者。根本无明如风灭也。相续灭者。即业识等。如波相灭。智性不坏者。随染本觉。照察之性。如湿性不坏也

论。不思议业至胜妙境界 释曰。次不思议业相。于中有二。初标。后释。此初也。以依智净法身之体起此应身功德之相。与众生六根胜妙境界。故宝性论云。诸佛如来身如虚空无相。为诸胜智者作六根境界。示现微妙色。出于妙音声。令嗅佛戒香。与佛妙法味。使觉三昧触。令知深妙法

论。所谓无量至得利益故 释曰。此辨释也。文有七句。显其四义。初之二句横显业德广多无量。次之一句竖显业根流穷三际。次之二句显业胜能无功应机。后之二句显业胜益利润不虚。即是根作真如大用无始无终相续不绝。故金光明经云。应身者从无始生死相续不断故。一切诸佛不共之法能摄持故。众生不尽用亦不尽故说常住。宝性论云。何者成就自身利益。谓得解脱远离烦恼障智障得无障碍清净法身。是名成就自身利益。何者成就他身利益。既得成就自身利已。无始世来自然依彼二种佛身现世间自在力行。是名成就化身利益。问。始得自利已方起利他业。云何利他说无始耶。答。有二义。有义。如来一念真智遍应三世。所应无前际。能应亦无始。犹如圆智一念遍达极三际境。境无边故智亦无边。无边之智所现之相故得无始亦能无终。不可难言过去众生已入现世无所利应。以众生体遍三际故。三际互融皆具有故。三际时分无定实故。说众生界无增减故。前际若灭乃成减故。后际若生是增见故。故虽前际亦能利益。此非心识思量所测。是故复名不思议业。有义。前说理未圆明。于正理教犹乖疏故。若说众生体遍三际。是则便无利他之义。众生与佛其体同谁。既众生界前际不灭。亦即佛界后际不增。谁起化用无始应耶。若虽同体亦有利者亦可应说众生利佛。以同一体成利他故。更有诸过不能系取。故知此说理未圆显。应言利他说无始者不约所应无始而说。但约佛。佛体同而异。谓利他者即始觉也。始觉同本。其体不殊。本觉之体诸佛无别。觉体同故佛亦无差。前佛所化即今佛利。前既无始。今亦无初。故虽始得法身自利。而起应化利他无始。此既真用不待作意。是故名为不思议业。此与众生心本无二。但为无明用则不现。若有厌求真用渐显。则于彼心称根现起而不作意。我现差别故云随根自体相应。现无不尽尽无不益。故云种种而现得利益故等。此等诸文新论少差。能寻其义不越于此

同类推荐
  • 温病条辨

    温病条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行营杂录

    行营杂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晚眺

    晚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江西诗社宗派图录

    江西诗社宗派图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he Danish History

    The Danish Histor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笑在囧途

    笑在囧途

    春运是回家的囧途,春运列车是雷人的列车,那拥挤的场面让人透不过气来,那一个个雷人之举让我哭笑不得。笑在囧途就是我春运期间坐火车的一段雷事,在一天零一夜的行程中,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不同文化、天南地北的人,一路讲述了许多滑稽搞笑的故事,这些故事似乎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但却从没听到过,而且个个精彩,个个爆笑,听了之后,旅途的疲劳全都抛到了九霄云外。在回家的囧途上笑声不断,爽!【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TFBOYS倾一世烊光

    TFBOYS倾一世烊光

    三个你最爱的少年,曾许下的十年之约,他们会遇到真爱,那个时候,你还会爱他们吗?故事不长,但也用心过。
  • 凛冽修仙路

    凛冽修仙路

    农家小子陈晓宇,因为父求药而得遇修仙者从而踏上修仙之路,在机缘巧合下得到仙界至宝,看资质平平的他如何在弱肉强食的修仙界中不断成长。
  • 战争及灾难自救互救手册

    战争及灾难自救互救手册

    本书是一部增强公民紧急救援意识,帮助公民掌握面对突发事件及灾难情况下的救护知识和技能的知识型普及读物。通过基本现场救治技术、战伤类型及自救互救、突发公共事件种类及自救互救、自然灾害种类及自救互救、常见意外情况的急救五个章节,详细叙述了公民日常生活中可能遇见的各种灾害及突发事件情况下的自救互救,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知识性强,作为公民必备救护知识普及读物,可有效预防灾害及伤害事件的发生,并加强公民的防灾救灾意识、自救互救能力,避免伤亡,减轻伤痛。
  • 地球防卫游戏

    地球防卫游戏

    大四开学后,顾瑾每天清晨都会收到一条预知未来的短信,她想平静的继续生活,可现实总是不尽如人意。被指认为杀人凶手,来自友人的背叛,同学与老师的冷漠,都让她无从适应。有人如此对她说道,和我玩个游戏吧,以这颗蓝色的星球作为赌注。要保护吗,还是和那个人一起,毁了这一切?
  • 成神新世界

    成神新世界

    成神在即,还在等什么?是,我怕死,但是我只是想证明,我究竟到了什么程度?如果我现在死了,那么就证明我的人生,只能在到这个程度。
  • 权势熏天

    权势熏天

    老陈家祖传一句话:“是个坏人就做个坏人,是个好人就做个好人,逆着人性来生活会把你像相片一样撕得粉碎!”原本注定陈文龙像一只猛虎一样叱咤风云,但是,小时候一位路过村庄的道士改变了他前二十年的命运,卜出一道凶卦,其爷无奈,以命抵命,换取孙儿二十年平安无事。二十年后,二十好几的年轻人原本以为一切尘埃落定,踏踏实实做个良民,熟知,一击炮弹,炸起惊涛怒浪。属于老陈家的道路被重新拉开了序幕......陈文龙感叹:原来不是每个男人都适合平静的生活。
  • 妖孽当道:娘子请上座

    妖孽当道:娘子请上座

    她是修真界被称作妖物的红眸修者:“苏轻欢,你这红眸妖孽跑不掉了!我等正义之士今日就要替天行道,斩杀你这嗜血不详的妖物!!”渡劫之际被人偷袭,身负重伤实力倒退,最后不得已以血肉祭阵与敌人同归于尽!而她是地球上一个懦弱的孤女:父母双亡,叔父一家趁她年幼霸占财产处处欺凌,最后委屈烧炭自尽。她和她双双身死,而故事却刚刚开始。
  • 中华地方菜

    中华地方菜

    我国的各种地方菜是各个地区具有不同特色的民间菜,它是相对于宫廷菜,官府菜和寺院菜而言的,是构成中国菜的主体。我国地方菜的系统较多,主要的有北京菜,山东菜,四川菜,广东菜,淮扬菜,浙江菜,福建菜,湖北菜,徽菜,湖南菜,上海菜,天津菜等。其中,特色突出而又影响较广的是北京菜,山东菜,四川菜,广东菜和淮扬菜。
  • 至少现在的生活是我喜欢

    至少现在的生活是我喜欢

    生活来源的点滴,是你想要留住的点滴吧,心路旅程总有坎坷,一抬脚也就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