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179600000006

第6章

后明断位者。然断烦恼总有二种。一断种子。令永无余。二但折伏。令种力衰不生现惑。若断其种。唯无漏智。若令力衰。有漏无漏二智皆得。且资粮位顿悟菩萨无漏之智未起现行。一向不能断其二障。虽有四力信唯识理。然亦未能伏于二障。故唯识云。此位未证唯识真如。明知未得无漏之智。又云。此位菩萨依因善友作意资粮四胜力故。于唯识义虽深信解。而未能了能所取空。故于二取所引随眠。犹未有能伏灭功力。令彼不起二取现行。言二取者。即是烦恼所知二障。即二障种名为随眠。以此种子随遂有情三界流转。名之为随。恒常处在第八识内故。名为眠。问若言此位不伏二障。略而言之。且违三教。一者唯识自成。何须彼论复云。菩萨住此资粮位中。二粗现行虽有伏者。二违华严。解十住位菩萨颂云。能灭诸烦恼。永尽无有余。十住即是资粮位摄。三违中边。彼论亦云。今为远离所治障法。及为修集能对治道。于四正断精勤修习。别修四断在资粮位。准此三文。皆伏断惑。何故第九乃云未伏。答障有俱生分别不同。其俱生者。此位之中全未能伏。分别起者。有伏不伏。若自思惟而所起者。此位能伏。若因邪师邪教起者。即未能伏。或复翻此初言未伏。约彼俱生及邪教等所起者说。后说伏者。约自力等分别起者。中边论义准亦同之。会华严经而有二义。一依自等分别起者。此位全伏名为永尽。二据佛法功力可能永灭烦恼。非言此位即已尽讫。若一切惑此位实除。何不此时即成正觉。后过十地方得佛耶。故对望别。诸教无违。其加行位已经资粮。备修福智练磨心。已有胜功力。欲入见道而能伏除分别二障。二障俱生犹未全伏。俱生分别二种种子并全未断。以未证得真无漏故。有漏观心有所得故。有分别故。未全伏除。未全能灭。此前二位并以加行有漏之智而能伏惑。问此有漏智以何等力而能伏耶。答如瑜伽云。以修三种对治力故。能伏烦恼。一了知烦恼自性过患。知能发业能招现后二世苦恼。二思惟对治所缘境相。学观二空所显真如。三以胜善品慈心相续。修六度等。以资于心。当知此是永断正见前行之道

次通达位者。真相不同。其真见道而能断彼三界分别烦恼所知二障种尽。得入初地。断行相者。对****云。问从何而得断耶。答不从过去。已灭故。不从未来。未生故。不从现在。道不俱故。然从诸烦恼粗重而得名断。为断如是如是品粗重。起如是如是品对治。若此品对治生。即此品粗重灭。平等平等犹如世间明生闇灭。由此品离系故。令未来烦恼住不生法中。是名为断。今逐难释。所断粗重及能治道而皆非一。重云如是。能治正生。所治正灭。生同灭时。是一平等。灭同生时。复一平等。是以重言平等平等。总意不说断三世也。又瑜伽论。初约遮门。不断三世。同于对法。后约诠言。容断三世。即彼论云。正见相应能对治心。于现在世无有随眠。于过去世亦无随眠。此刹那后离随眠心。在未来世亦无随眠。后此已后于已转依已断随眠。身相续中所有后得世间所摄。善无记心去来。今位皆离随眠。是故三世皆得说断。此意说云。就于一身前后相续修圣道力。令本识等三时皆得离随眠。故名断三世。问其真见道但唯一心。何故对法于能治道重言如是。答据彼三心见道者说。或可见修治道合言。故瑜伽云。诸修行者断烦恼等。明通一切断烦恼说。不唯见道。二相见道亦分为二。初三心相见所断之惑。谓软品等所有粗重。名如上列。问何品烦恼名软品等。释。上品烦恼名为软品。上品法障名为中品。二障下品总名第三。问初之二障是上品者。何言软中。答以能断道是下中故。障从其智。名软中等。问准此二障。但分上下。何乃不立第二中品。答中品不定。或属上下。故不别开。上下不尔。故不相摄。即如经中而但说有根上下力。不说中力。斯意亦尔

后十六心所断惑者。此亦二种。谓能所取及上下谛二种不同。然所断惑数同无异。今者但依能所取观。对法等云。谓苦谛下有四种心。一苦法智忍。谓观三界苦谛真如。正断三界见苦所断二十八种分别随眠。释。欲界苦谛具十烦恼。谓根本十上之二界苦谛各九。上无嗔故。所以三界但二十八。三界苦谛既尔。集灭道三三界合言。一一皆有二十八也。都计四谛。百一十二分别烦恼。是相见除。问真见道中断分别尽。更何得有分别烦恼言相断耶。答理实相见不断烦恼。拟宜于真假说断也。问何故上界而无嗔耶。答嗔唯不善。上二界中由定力故无有不善

次修习位。初总后别。且总断者。俱生烦恼。七地以前诸识中者犹得现起。八地以上而能折伏毕竟不行。十地满已金刚喻定现在前时。一刹那中三界所有俱生烦恼一时断尽。得成正觉。其所知障。十地之中地地渐断。至金刚定而方断尽。前六识中所知之障。八地已去永不现行。由第六识纯无漏故。前之五识虽非无漏。由能引识是无漏故。无漏势伏。故眼等识亦无其障。其第七识八地已去亦得容起。以第六识入生空时。其第七识即是有漏故。障得起。若入法观。其第七识即平等智。故不俱起。问十地菩萨何不断彼烦恼障种而但伏耶。又七地前总伏不起。有是能不。答以烦恼障不障十地。所以不除。由碍涅槃。金刚永舍。又菩萨力初地即能然欲济生。故留不去。七地犹起。故唯识云。其烦恼障。初地以上能顿伏尽。令永不行。如阿罗汉。由故意力。前七地中。虽暂现起。而不为失。又摄论云。留惑至惑尽。证佛一切智。准此等文。但故意留非不能伏。问七地菩萨既许起惑。应为染失。答虽起烦恼。无染无失。何以为明。答瑜伽七十八深密等云。是诸菩萨于初地中。定于一切诸法法界已善通达。由此因缘。菩萨要知方起烦恼。非为不知。是故说名无染污相。又云。于自身中不能生苦。故无过失。菩萨生起如是烦恼。于有情界能断苦因。是故彼有无量功德。又云。今诸菩萨生起烦恼。尚胜一切有情声闻独觉善根等。准此等教。虽起烦恼。无染失也

次别断者。烦恼障体十地不断更无差异。其所知障准瑜伽论深密经等。有十重障。十地之中地地别断。能证十如。今略言之。一异生性障。由此能碍三乘圣性。故立障名。得入初地方断斯障。问异生性障依于分别烦恼所知二障种立。二障既是见道即除。明异生性亦随彼断。何故今言初地方除。答异生性障虽见道除。然此见道而是初地初心所摄。今明十地断于十障。隐见不论。言初地断。故亦无失。问此障亦依烦恼障立。断异生性。烦恼亦除。如何但说十障皆依所知障立。十地不断烦恼障耶。答此异生性虽依二障初地并除。然大乘意取所知障名异生性。又二乘人亦断烦恼。令显异彼。但说所知。余之九障实唯依彼所知障立。问俱生所知初地断不。答实亦能断。论等且说最初断者。言断异生。理实初地住出心等亦能断彼俱生障也。二邪行障。而行有亏。三业违犯。故名邪行。此能碍彼清净禁戒。名之为障。是所知障俱生一分。入二地时而能永断。下诸地中所断之障一一皆是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三闇钝障。能令三慧所习之法而有妄失。故名闇钝。复能碍彼胜定总持及胜定等所发三慧。名之为障。入三地时而便能舍。四微细烦恼现行障。最下品故。不作意缘。远随现行。故名微细。此能碍彼菩提分法故立障名。是第六识所知障中身见等也。由此身见昔时多共烦恼身见任运而生故。今此见立烦恼名。实非烦恼。入四地时即能除此。五于下乘般涅槃障。二乘名下。菩萨同彼乐涅槃乐厌生死苦。故名下乘般涅槃也。由此能碍生死涅槃无差别道故名为障。入五地时方能除也。六粗相现行障。执灭道二。以之为净。苦集为染。执此二心粗于后地而起未息。名粗现行。由此能碍无染净道。乃名为障。入六地时即能除灭。七细相现行障。观十二缘。而尚见有微细生灭。细生灭相而未能息。名细现行。由此能碍第七地中妙无相道。故名为障。入七地时乃得除矣。八无相中作加行障。生灭等相皆不当情。名为无相。无相之智未能自在任运而行。然以加行方乃得起。名作加行。由此加行碍于八地无功用道。故得障名。入八地已即能永灭。九利他中不欲行障。能济有情离苦得乐。名为利他。今求己利。不乐导人。名利他中不欲行也。由是能碍九地之中四无碍解。故名为障。入九地已方得除灭。十于诸法中未得自在障。诸定总持神通事业诸功德等。并名为法。此法非一故名为诸。于此法中未能专擅。名未自在。由斯能碍十地之中大法智等。故称为障。入十地已方能除尽。以上虽有多门不同。总当第一辨因位讫

同类推荐
  • Introduction to The Compleat Angler

    Introduction to The Compleat Angl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医旨绪余

    医旨绪余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华严纲

    华严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Rupert of Hentzau

    Rupert of Hentzau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药性切用

    药性切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月夜随想曲

    月夜随想曲

    一位因吸收心魔而狂化的天使被一位冒失的精灵族打开封印,精灵族长老暂时压抑住了天使的狂化。它告诉天使,要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心灵之音从而恢复正常,并得知心灵之音将会出现在百年一度的人类音乐盛典的舞台,而只有获得音乐盛典比赛的前五名,才有资格能登上舞台。于是,天使化身为人类,开始学习音乐,但当它开始奋斗,等待它的却是天使族的追兵,以及精灵族的迫害……
  • 蛇宝宝:仙女老妈太腹黑

    蛇宝宝:仙女老妈太腹黑

    不知道哪年哪月哪日,她一醒来后,她在一天之内非常快速的就解决了女人一生中最伟大的事件。生孩子!咳咳……现在,家里莫名多了两个宝宝,很头疼。她还不能带了他们出去,让了左邻右舍知道自己家里这两个孩子是自己生的。真要命。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把他们关在家里。绝对严防让他们与外界接触!这样就没人知道她生过孩子。而且,嘿嘿,她还可以奴隶他们帮自己做掉所有家务!太完美了,她决定永远就这样实行下去。可是,几年后,这两孩子的爹找来了。“死女人,你居然让我堂堂蛇王的孩子,给你做奴隶干家务活!”“呃……这不能怪我……他们愿意,再说你算哪根葱,你为毛不干脆永远死在外面,不要再出现,哼!”她还不怕死的把脖子一仰。“啊,救我啊儿子,救救你们老妈我……”“不救,不救,嘿嘿,从今往后,我们决定推翻你的压迫,翻身做主人,哈哈……”
  • 德川庆喜(贰):中正捭阖

    德川庆喜(贰):中正捭阖

    日本幕末时期风云剧变,西方列强渐渐暴露出欲望的獠牙,举国上下人心惶惶,各藩之间的权力斗争愈演愈烈。有志之士皆奋起改革,不想却掀起了一场更为惨烈的腥风血雨!所有人都被偏执狂躁、勾心斗角所束缚,权利与阴谋你来我往,而时代的潮流却从未停止脚步,一直朝向人们所无法预料的方向前进。众人皆醉我独醒--拥有"再世家康"之明的德川庆喜要如何才能拨开四面八方的阴谋之手,抓住所有政权?又如何才能带领日本走出危机迈向复兴之路?阴暗晦涩的时代下,希望之星的光芒越来越亮,一场精彩绝伦的谋略之战已经打响!
  • 杀意凛然

    杀意凛然

    江湖,什么是江湖?古语有云:——有人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恩怨,人就是江湖。叶潇,从一名血狼特种队员不幸沦落黑道。在于命运的斗争中,叶潇是选择隐姓埋名、终此一生,还是选择踏上枯骨,建立宏图霸业?
  • 二次纪

    二次纪

    一个从轮回世界逃脱的轮回者,为了复活自己的女儿选择重新进入轮回。虚空假面英雄模板,远古炎魔血统,生死相交的队友,浩瀚无尽的轮回世界,一段段生与死的考验,一次次艰难的抉择……死亡伴着精彩,救赎伴着悲伤。人活一世尚且铭记,那么二次呢?
  • 《三生三世唯独恋你》

    《三生三世唯独恋你》

    三世轮回,怎料皆见?孟婆的汤,怎料无效?恋你过深,困你太狠。对不起,我允你离开。
  • 嘻游艳记

    嘻游艳记

    乔沫穿越到了石头里。第一天,观音告诉她,让她等一个叫陈袆的和尚。他自东土大唐而来,要到西天取经去,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方能取到《九阴真经》,不对,是波罗经。听着怎么这么耳熟?第一个月,她见到了那个自称唐玄奘的正太,不对,是和尚。十二岁的小秃驴,说话嗲嗲的,与陌生人说话还会脸红,必杀技是用泪淹死你。第二个月,她和陈正太遇到了正在高老庄抛绣球的妖孽美男子,自称猪八戒。第三个月,流沙河里一个强盗劫了他们的船。第四个月,乔沫捡了一只怪物蛋,孵出一条大蟒蛇,取名“白龙马”。从此,乔沫一手小正太,一手妖孽男,前面大蟒蛇开道,后面大胡子打狼,开始了他们嬉笑怒骂打怪修真升级的取经之路。
  • 星源石传说

    星源石传说

    八百年前,魔族乱世,精灵之王、云亦仙人与创世之神蓝溪共同封印魔族,神族至宝星源石遗落凡尘。今,封印残破不堪,为防止魔族再次危害众生,蓝溪下凡寻找星源石,与他相遇……这也许,本就是一场闹剧,可这天下之大,相遇即是我们的缘分,你可知道,我最不愿的,便是与你相对……
  • 阎魔王的钞票

    阎魔王的钞票

    周冲,在一天傍晚,偶遇一名奇怪的少女,并获得了一份奇怪的工作。这工作的职位,叫做:“实习阎魔王。”这工作的职责,叫做:“执掌人间正义。”自从干了这工作,总有一些奇奇怪怪的人,硬往他怀里塞钞票,挡都挡不住。后来,他发现这些人,好像都不是人?可是那些的钱,却是真真实实的人民币!紧接着,他又惊奇的发现,花钱,花那些别人塞给他的钱,竟是某种神奇的修炼!于是乎,他被人塞着钱,花着钱,修着炼,执掌着人间的正义,忙乎得不亦乐乎。蓦然回首,一路披荆斩棘,佳人倾心,好汉敬服——怎一个“爽”字了得!
  • 穿越之夫君轻点爱

    穿越之夫君轻点爱

    两死党穿越到一不知名王朝的故事一个上一秒还在庆幸自己嫁了个断袖,但下一秒情况好像不对。“你......你别过来啊。”被逼到床角的白星雪努力挣扎着。“不要,我不能就这样不明不白的被你毁了清白,是不是?”夏熙晟挑眉继续逼近。“你清白了,我的清白不就毁了。”白星雪还在奋力挣扎。另一边,不就是个高冷男么,但这什么情况?说好的高冷呢?眼前这个死皮赖脸、恬不知耻的家伙是谁?混蛋,你手放哪呢?放哪呢?呜呜呜,就知道欺负我干不过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