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186000000031

第31章 盛世修史

《云自在龛随笔》作者江阴缪荃荪,在清朝当国史馆总纂,在民国又当清史馆总纂,是公认的修史专家。《随笔》论修史云:“马迁至欧阳修,十七史皆出一人之笔,虽美恶不等,仍各有体裁”;后来《宋史》有三十人纂修,《元史》有十六人纂修,反而体例参差,挂漏甚多,“此人多手杂之故也”。可见缪氏并不认同“人多好办事”,并不主張靠“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办法来修史。

时行说“盛世修史,明时修志”。在说修史之前,先说说修志吧。日前购得一部大书《北京市志稿》,有一十五册,一九九八年北京出版,却是一九三八至三九期间修成的。据介绍:北京市政当局一九三八年秋设立修志处,拨款一万余元,处长由市政府秘书长兼任,派秘书一人总管处内一应事宜,聘任总纂、分纂和特约编纂夏仁虎等十余人分撰十四门三表,一人担任一门或一表,共二百卷四百余万字,仅仅一年时间,至一九三九年秋,除《故宫志》一门未交稿外,便全部竣工了。

这是不是粗制滥造的伪劣产品呢?却并不是。新写的出版说明云:“此书不仅广泛蒐集了前代的文献,而且保存了大量民国时期的史料,有着无法比拟和不可取代的价值。”我浏览了一下《艺文志》和《艺文志补》,所收约两千种关于北京“地与人”著述的目录和提要,比到国内任何图书馆去检索能得的多得多。《礼俗志》中记北京本地小吃,“驴打滚乃用黄米面蒸熟,红糖为馅,滚于炒豆面中,使成球形;各大庙会集市时,多有售此者,兼亦有沿街叫卖,近年则少见矣”,也写得津津有味。持与近年所出志书相比,说它“有着无法比拟和不可取代的价值”,似乎并非过誉。

如今修史的详情无从知悉,修志的情况则多少晓得一些,即拿敝省省志中的“新闻”“出版”二志而言,这两册最多顶得《北京市志稿》中的两册吧,而所花的人力、财力、时间,都不知多出了多少倍。一九三八至三九年的北京断非盛世明时,夏仁虎等人何以能干得如此“多快好省”,愚如我者真百思不得其解。听说前苏联研制秘密武器,设计者多为本国的犯人和敌国的俘虏,严密监管下不仅工效特高,保密也更放得心,难道夏仁虎他们,也是在刺刀和皮鞭伺候下,创造高效率高质量的么?

当事人的说法又否定了这种臆测。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苏晋仁先生一九三八至三九年参加过这部《北京市志稿》的编纂工作,一九八八年又为《志稿》出版写了总序。他说,当时的总纂、分纂诸人“大都为学术界名流学者,各有专长,因而待遇优厚,礼敬有加”。“这些老辈不但对史例的制订,条目的安排,史料的选择,人物或事件的评骘各抒己见,互相切磋,且从善如流,吸收年轻人来从事工作”(苏先生当时便只二十几岁),“所以如此庞大的著述,才能于短短一年内竣工”。既然“礼敬有加”,当然不会刺刀皮鞭伺候;而“待遇优厚”,则肯定要在一万元之外办“特供”。

现在该“点题”来说说“盛世修史”的事了。近见报纸刊载:“十年中将有几千名清史研究学者参与清史纂修,以工程招标的模式由各界承包,总经费至少在六亿元以上。”几千人和缪荃荪认为“人多手杂”的三十人和十六人相比,多了不止百倍,六亿元则是一万元的六万倍,真是盛世才有的空前盛况。只不知盛世的司马迁、欧阳修是谁?如今的缪荃荪又在哪里?他们会不会来投标承包呢?

同类推荐
  • 党政机关公文写作技巧及范例全书

    党政机关公文写作技巧及范例全书

    《党政机关公文写作技巧及范例全书》根据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编写。文中详细介绍了公文的种类、格式,以及机关公文的主题、材料、结构、语言等要素;重点讲述了公文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主要文种的基本写法。《党政机关公文写作技巧及范例全书》集通俗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精心选择了机关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直接需要、经常使用的文体,并通过例文示范来增强实际写作能力,既有一定的理论性,又有很强的实用性。
  • 公文作品集

    公文作品集

    本书《公文作品集》可分为讲话、论文、调查、通讯、报告等章节。
  • 实用公务员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公务员文书写作大全

    本书详细地介绍了常用的命令、指令、议案、决案、布告、通知、指示、请示;条例、制度;计划、总结;函电、传真;会议文书;社交文书;涉外工作文书。介绍了各文书的概念及写作要点,并附有大量的例文。特在第十一章对公文的处理作了全面的介绍,在第十三章介绍了新兴的各行业岗位职责写作,全书涉及面广,因而具有全面性、指导性、借鉴和实用性,实是公务员必备之工具书。
  • 人来视往

    人来视往

    沈德新,1971年3月生于中国景德镇,百年老字号程协泰窑的第四代继承人,景德镇陶瓷文化历史的本土派研究人,著有《人来视往》等。《人来视往》,作者沈德新随笔集。
  • 中华语典(权威珍藏版)

    中华语典(权威珍藏版)

    本书对传统国学经典中的精华,历代名著中的名言警句,长期流传于民间的歇后语、俗语、谚语、谜语、绕口令,经久不衰的经典对联,历久弥新的各种典故等等进行了整理汇编。把这些形象鲜活、言简意赅、历经千年沉淀却盛传不衰的语言文字,以一种崭新的面貌再现于读者面前。无论是先哲的至理名言,还是才子的诗词歌赋;无论是智者的真知灼见,还是平民的家长里短,都让人受益匪浅。它们或音韵优美,或意味深长,或幽默风趣,或哲理深刻,使人在文化享受中提高文化修养。
热门推荐
  • 仙幻录之大神有人欺负你的人

    仙幻录之大神有人欺负你的人

    〖不反抗就是喜欢,让我亲以后我就是你的人了!〗“大神,我要么么哒!”“大神,我要亲亲抱抱举高高!”“大神我要在上边。”某男假装没听见—,—。“大神,我想跟你离婚!”“……那你继续想吧。”—,—
  • 仙王

    仙王

    少年宁轩,一个卑微的奴隶无意中踏上一条残酷的血腥之路,生死之间,尔虞我诈,人道仙道,争端不休,且看宁轩一路高歌猛进,在蓝色的火,白色的光中,浴血奋战,浴火重生……以最强之名,轰出一条血路!
  • 柯南之陪你

    柯南之陪你

    小兰让我们一起等待他们的到来吧,你的新一,我的……PS:作者很笨,请轻松吐槽
  • 不离东阳梦

    不离东阳梦

    绝世大魔头薄暮煞被封魔棵之城17年后现世,欲一统凡界,梦之星辰殷狐接寻找剑魂和守护剑魂的任务下落凡间,得仙药阁阁主药仙引路,护不离山庄周全,可是人间的事,却不像他想的这般圆满,好在他从人间见证了一场可歌可泣的不离东阳之恋,最终护魂成功,使得薄暮煞被永久封印,不虚此一世之行。
  • 没有孔明的三国

    没有孔明的三国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可若是这段历史不再有那个隐居隆中高歌梁父吟的男人,还会再有魏蜀吴三分的故事吗?
  • 紫剑宗

    紫剑宗

    有一宗门名曰紫剑,位居四品,本该平平凡凡。然而,当一颗漆黑的小珠子被这个宗门得到的时候开始,一切不再平凡!
  • 重生之帝王霸途

    重生之帝王霸途

    从来到这个世界开始,我便知道我早已踏上了一条帝王路,身怀帝王系统,霸王血脉,手持擎天霸王枪,身穿九龙游身铠,胯下乌椎赤血马。逆天而行,匡扶大汉,一统天下。收猛将,招谋士,三千大将账下听令,五百谋士智谋天下。有尔等英豪何愁大业不成。
  • 历史里的隋唐英雄们

    历史里的隋唐英雄们

    隋唐相交之际,风起云涌,群雄并起,在历史的天空下展开一幅幅壮丽的画卷。笔者通过研究,发现所谓“真实比小说更精彩”,在这一特殊历史时期表现得更集中,更突出,更精彩。本文尝试用一种诙谐、幽默、通俗易懂的笔调把大家耳熟能详悉的李元霸、裴元庆、杨林、程咬金、秦叔宝、罗成等等英雄人物还原到华丽隋唐史中去。
  • 尽欢辞

    尽欢辞

    九州之广,百国林立,经百年逐战,遂成毂、渊、麓三国。毂、渊两国联姻,顾笑嫁与时胤为妃,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一场逐鹿群雄的较量拉开序幕,成者王,败者寇,不仅仅在战场上。他曾自嘲过:“对顾笑防备至极,讽刺的是,不自觉让她在心里住了这么久。”她跟过师父,是位说书的,学富五车的先生,斯斯文文的。她曾问过师父:“为什么不去做私塾的先生,而要做辛苦闯生活的说书人?”“笑儿觉着这般生活累?”师父问,又长叹一口气抚着她额前,“将来,笑儿会懂的。”
  • 没有任何借口行动手册

    没有任何借口行动手册

    公司管理者绝对拒绝爱讲借口的员工。我们每个人都喜欢自己留下许多借口,但不允许别人保留借口;那么不倒过来想一想自己呢?只有把借口从自己的身边赶走,你就会懂得永远向前、永不放弃的成功之道。本书的主题就是告诉每一个员工一定要把拒绝借口摆在首位,这样才能专心致志地为公司工作,并在上司面前证明自己是一个完全主动、积极工作的忠实员工!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条从优秀到卓越的捷径,任何人要取得哪怕一点点成就,首先都是不要找借口,先后不折不扣地付诸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