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206800000121

第121章 明雅一切还不晚(1)

明雅用空水瓶敲了敲她的脑袋,听着“咚咚”的响声,知道她还没完全酒醒:“哭够没有,哭够就把车钥匙给我。”

明雅取了她的车钥匙找到那辆亮红色的宝马,顺手又把人拎上车,看着她在后车座醉得稀里糊涂的模样,一踩油门直接往她公寓的方向行驶。

透过后视镜默默瞥了眼那个一脸泪痕的女孩,明雅回忆起十几年前的卓丽清,她自己刚认识卓然那会儿,本着爱屋及乌给她送了不少礼物,刚开始小丫头也喜欢她,见着她就跑过来,一嘴一个明雅姐姐的叫得香甜。

可从什么时候起,卓丽清开始敌视她?

明雅拧着眉头努力回想,终于在路过一个十字路口的时候让她想了起来。

可不就是沈从榕充当她家教的那会儿?

那时候卓然忙着打工,忙着考试,根本无暇顾及妹妹的功课,然后她自己……她抓抓头发,自知不是什么读书的料,小学生的课本搁她面前,她都不一定会写,正巧那时候沈从榕有时间,也需要挣点小钱给家里补贴,而她也没真正跟她撕破脸,所以每个月从零花钱里扣一点出来,当是给她的工资,然后……

明雅咬牙切齿,一踩油门连闯数个红灯。

原来这一切都是她自找的!

最终明雅把车驶入了卓丽清居住的小区。

卓家人的基因之优秀,是她老爹那个五短身材无法比的,男的俊美女的靓丽,卓家兄妹不去当模特,明雅觉得那纯粹是一种对资源的浪费。

可问题也来了,明雅拉开车门看着身高一米七几的卓丽清,只稍想到要把她背上六楼便觉阴风阵阵,还没背可怜的腰已经开始疼了。

“喂,别装死。”她满头黑线的翻了翻自己的背包,瞥了眼已经空荡荡的矿泉水瓶,头一次认真思索起把她一个人丢在车里的可行性。

“正国,别走……”她嘀嘀咕咕的不停叫着那个男人的名字,两只手在空气中胡乱摸索。

明雅拧了拧眉头,心里突然好奇起这个男人的长相。

像卓丽清这样的白富美,既有钱又漂亮,她哥还是卓氏企业的董事长,如果娶了她,是要样貌有样貌,要财有财,连人脉都不愁了,谁会这么不开眼,把一块金子当石头砸了?

当然这事明雅管不着,她也不想管这些狗屁倒灶的闲事,今天会帮她不过是看在多年情分上的举手之劳,更何况今日之后两人怕是不会再见,她就当做做好事,也算还了卓然一个人情。

拉开房门,她气喘吁吁的把卓丽清扔在沙发上,四处打量起她的闺房之余用力的抹了抹头上的虚汗。

难怪她这段日子不常来找卓然,瞧瞧桌子上的烟灰缸,玄关处的男款皮鞋,还有丢在沙发上的西装外套,敢情这个卓丽清是跟人同居了。

那个男人应该就是她嘴巴里的“正国”,名字真土气。

明雅没安好心的嘲笑了一下,幸亏当年给她取名的是她妈,否则以她爹小学毕业的文化水品,指不定也给她起一个“方爱国”,“方小花”的名字……

抬头看了眼时间,明雅一愣,这一折腾已经到了十一点半整。

她想想完了,现在回去估计找不到人了,找不到人谁给她结算工资。

于是忍不住泄愤似的瞪了她一眼,自认倒霉的绕过沙发往门口的方向走,谁知道刚才还睡得迷糊的卓丽清突然翻身坐起,冷不丁的抓住她一只袖子,嚷嚷道:“你去哪?!”

而后见明雅没回话,她像是脑袋闪过一道灵光,猛的将手松开然后害怕的往后退:“方明雅,你不是死了吗?!”

明雅眨眨眼一时竟被她给问蒙了,她什么时候死的?她怎么不知道?

可这会儿,明雅同样留意到卓丽清清明的眼神,黑溜溜的泛着水光,哪还有点醉意的模样。

意识到她被这个小丫头给耍了,她顿时瞪圆了一双大眼:“原来你一早就醒了?”

“是……是又怎么样?”卓丽清在大方承认之余,清秀的脸上隐含惧意,“方明雅,你到底是人是鬼。”

明雅没动,抽回自己被抓住的衣摆,挑起眉毛平静的说:“你不是巴不得我去死吗?既然如此……就当我死了吧。”

今日一别她们两人不会再有机会见面,是生是死又有什么关系。

卓丽清看着她咬咬牙,突然一把抓住她的手,在感受到脉搏的跳动的同时惊诧道:“你知道不知道哥哥在找你,他为了你已经好几天没合眼了,你这女人还有没有良心,要死你就死远一点,为什么还回来,冤魂不散的好玩吗?”

她说完掏出手机,因为酒气未散的缘故两只手抖得不像话,明明调出了电话薄,却好几次没碰上卓然的名字。

明雅抢走她的手机,眯起眼:“你是不是喝酒喝傻了,给卓然打电话告诉他我在这,然后让他过来找我,咱两再做一辈子的姑嫂?”

一句话把卓丽清吓得不轻,她不停的摇头,眼角还挂着点泪光,可怜兮兮的模样如果让不知情的看到,说不定会认为自己在欺负她。

明雅忍着一口气把手机递回去,可随后她却跟接到什么烫手山芋似的扔开,后退两步张嘴赶人:“方明雅,你走,赶紧走,别再让我哥找到,你配不上他,永远也不!”

明雅冷笑两声,果真转身就走,可刚才还在大声嚷嚷的卓丽清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又一次扣住她的手臂。

别看卓丽清瘦,力气可真不小,五根手指扣在她腕上,她试了试竟挣脱不开。

“等等!”

明雅转过身脸色不太好,心想这丫头如果再出言不逊,哪怕打不过她也得揍她一顿不可。

可卓丽清倒是没说话,她越过她往房间里跑,随着里面传出抽屉拉开又关上的响声,没多时人很快又出现在她面前。

她喘着气,把一叠厚厚的现金塞进她手里,紧抿着唇说:“今晚的事我不想欠你,这些就当你送我回来的路费,如果不够,明天……明天等天亮了我给你取。”

同类推荐
  • 又见未瞳

    又见未瞳

    自从未瞳被养父捡回家的那一刻,就注定了与秦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 胡里胡涂美国往事

    胡里胡涂美国往事

    真实或是现实?糊里糊涂?一个留学生,在美国读书期间发生的胡里胡涂的故事...本文已连载结束。请关注我另一故事,科幻的,普罗米修斯之怒。也在创世,现已更新12万字。
  • 亲爱的前任

    亲爱的前任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是她与萧雨珅的开始。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是她与林朗的开始。一首诗,两段故事,三个人。以为开始不会结束,谁料结束才是新的开始。
  • 末世空间有点田

    末世空间有点田

    得到来自末世的储物戒指,其中物品之丰富,完全让一个爱好米虫的妹纸傻眼,这是打劫了整个世界吗?
  • 谁在偷你的男人

    谁在偷你的男人

    如果你有一个好男人,就像你口袋里有很多钱。你不知道有多少双眼睛在盯着,你不知道有多少双手准备伸着,你不知道有多少阴谋诡计、谎言欺诈在酝酿着,在暗中进行着,不知道什么时候,在你什么都还不知道的时候,你的“钱”就少了,甚至一下子就没了,而你连为什么都还不知道。
热门推荐
  • 元素祈求者

    元素祈求者

    穿越者最大的优势是什么?有人认为是身份地位,神兵利器,以及各种外在的辅助人脉等等等。但在我看来,作为穿越者,他最大的优势,却是理念!思想!是现代人的观念和思维!用一个世界的理念,去解读另一个世界,两者之间相互验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唐七畅销作品套装

    唐七畅销作品套装

    起弦风雅,落笔生花,感动千万读者的惊才绝艳之作,要怎样才可相守?是梦境抑或现实?此生绝不可错过的入骨相思。
  • 中国神话史

    中国神话史

    中国古代神话,一向以零散不成体系著称,致使我们这个拥有神话资料最丰富的国度,国一度被外国人误解为缺乏神话、乃至没有神话,袁珂先生首次将散落在群籍中的吉光片羽遴选、缀集起来,用简练、通达、优美的文字将从上古迄于明清时代的神话材料,作了纵贯的系统的论述。对少数民族神话则联系汉族神话,作了横向的分类的鸟瞰式介绍,勾勒了中国神话的历史全貌。此外,本书还专章叙述了中国神话研究的历史状况,神话对历代文学的种种影响,等等,材料丰富,剖析透彻。
  • 天元九洲

    天元九洲

    一次机缘巧合,龙族公主遇两个少年一点寒芒南起,天下大乱百族争雄,剑出寒茫,挑起问鼎中洲的大旗。
  • 宠媳无极限:庶出不好惹

    宠媳无极限:庶出不好惹

    本是现代间谍,狡黠聪明如她,是墙头草,哪边强风哪边倒,有着一位温柔的男朋友,在一次出行任务中,原本温柔的男友却转身为她的敌人,在爆炸中双双穿越到了异国。她成为了沈家不受宠的废物庶出七姑娘。沈家乃武将之家,不论男女从小自有师傅锻炼教导,偏生她是个废材,天生练不得武,因而爹不疼娘不爱。容不俏颜不艳,却偏巧不巧比嫡出姐姐好看了那么一点。一场擂台比武,君家为二公子君景提亲,嫡出姐姐嫌弃其是花花公子又是娘不疼的,大夫人宠她,姐妹们欺她怯,于是一推二推三推婚事落到了她头上。酒楼设计,她移花接木,踢着脚丫子躲屋顶乐着,只是,那人不是该一身红袍么,怎的变成一袭白袍了?猛的一转头,那熟悉的容颜,那不一样的性格,是他,还是不是他?(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大佬都爱做投资

    大佬都爱做投资

    本书以诙谐风趣的语言、轻松幽默的笔调,将近年来行业巨鳄伸向跨界投资的触角一一展现,揭示了在看似雷同的行业投资战略背后,传统行业已成为“寒冬”下新的经济增长点,也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中国将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销售”的跨越。
  • 摩托之神

    摩托之神

    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徐动毅然选择踏上了梦想之路。友情,亲情,爱情,伴随在徐动的身边。一切皆有可能!
  • 恶魔少女的腹黑竹马

    恶魔少女的腹黑竹马

    她明明只有18岁,那单纯,美丽的外表下,竟然有这恶魔般的内心,“很好,很好,竟然你们不让我快活,好啊,那我就送你地狱,呵呵”不过,她的一举一动,却被某某某给看的一清二楚“呵呵,好戏即将开始,不要眨眼哦”╮(╯▽╰)╭
  • 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本书以诗的形式咏叹了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两汉、三国、两晋、十六国、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两宋、辽、金、元、明、清80个王朝,530个帝王的所作所为。
  • 思想独舞

    思想独舞

    这是作者出版的第二部新闻事件评论性杂文集。作者以普通老百姓关注的视点,对近两年与我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事件进行分析评述,呈现杂文的文学性与思想性,被读者称赞为“一本可做教材的杂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