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231800000018

第18章 一本褪色的相册(3)

我对地毯这个行业,一直没什么感情——或者说,我讨厌当时地毯房那个世界。它似乎是挨打与打人的循环。一个学徒进来之后,先绕线,就是把五颜六色的羊毛线缠成团团,这是两个徒弟合干的活儿,照例是新徒弟用双臂撑线,资格略深的师兄缠团。这样,就形成徒弟打徒弟的局面。毛线纺得粗,时常出现疙瘩。每当师兄缠得不顺手,他抬起腿就踢。一年后,上板织杂毛了,就是完全没图案,用大活的下脚料——各色剪短的毛线——来织。这不算出师,因此,有时还得干徒弟的活儿(扫地、擦玻璃),也还得挨打。织地毯的手里离不开那三把家伙,都是带钢刃的铁器。所以织过毯子的,身上总会有点伤疤。一旦出了师,就取得折磨新手的资格了。直好像为了捞回以前挨的打一样,又回过头来打手下的徒弟。就这样循环不已。

在我已织上凸活——土耳其式的地毯时,我改了行,到羊奶厂去干活了。我喜欢赶着羊群出安定门去牧放,也不讨厌天不亮就蹲下来一把把地挤那热乎乎的奶。在《小蒋》那篇小说里,读者可以看出我对那些瑞士羊是很有感情的,常后悔没搂着我心爱的那头羊照张像!

然而送羊奶可不是好干的活儿。天不亮,我就把十六瓶奶装进袋里,让那八磅重量压在我的前胸和后背,从北新桥要走到东单,因为吃奶的人都住在阔人区:不是苏州胡同,就是盔甲厂。压肩膀我不怕,我怕家家的洋狗。我得把新奶放下,再取走空瓶。狗一见我,总以为是偷了它家的东西。于是,就汪汪汪地追在后边吠起来。为了不让它扑到我身上,我就一路上猫腰,装作捡砖头要打它的样子。我每天都捏着一把汗,有一回后襟还给咬了个口子。

毯子织不下去,送奶又没什么手艺。到初中三,我开始考虑谋生的职业了。那阵子我天天都看报,看“征求”栏。三堂兄认为我应该进邮局,从信差可以熬到管分信的邮务生。当时中国的邮政是由英国人管,他说一进邮局就有了铁饭碗。他甚至托人请一位英国牧师给我写了封介绍信,但是我不愿意干。

根据“征求”栏的广告,我投考过好几处。《世界日报》招练习生时,我就考过。一个工读生的知识那么贫乏,什么地方也不录取。可是考北新书局的练习生时,我竟然得到通知,要我去报到。

那时候,北新书局开在南河沿翠花胡同路北一个院子里。书局本身只占三间南屋,两间打通的是门市部,靠东一间是编辑部。老板李小峰和他的太太住在里院。书局只有一位编辑先生,就是现在语言研究所的袁家骅——一九四三年我们在英国牛津又见过面。

我去的时候,书局里已经有两个徒弟了。在待遇上,练习生好像略高于徒弟:徒弟晚上睡在办公室的长桌上,我这个练习生住在红楼对面,与汉园公寓遥遥相望的大兴公寓里。我一个月五块钱,和老板同桌吃饭,两个徒弟要等我们吃完才上桌。

至于工作,我同他们有什么不同,却不那么明确。刚去,我同他们一道打杂:卷《语丝》,跑邮局,跑印刷厂以至给作家们送稿费。自然,经常干的是校对:《语丝》和多种单行本。搞上一天,油墨气味常使我发昏。我特别害怕送稿费。那么厚一叠子钞票,万一丢了我可怎么赔!我都是请伙伴用手绢把钱绑在我的腕子上,这样一路骑车都死死盯住它。我去过多少趟八道湾周家,还特别喜欢去中剪子巷谢家,因为我同冰心的弟弟为楫在崇实从小同班同学。她收下钱来并不马上让我走,总留我坐上一会儿,喝口水,亲切地问长问短的。我随着为楫也喊她“大姐”。

北新是五四运动以后出现的一个带点同人性质的新型出版社。如果把当时每天进出翠花胡同的文学界人物开列出来,也许会占那个时期半部文学史。那时周作人还为“三一八”烈士写着挽联,同鲁迅一道笔诛女师大的学阀,兄弟二人(书局里分别称他们为“大先生”、“二先生”)在合编着《语丝》。一九三六年我在上海见到鲁迅先生时,曾问他可还认得我这个多次给他送过稿费和刊物的小徒弟。他定睛望了我好一阵,然后亲切地笑了起来。那时见的作家多了——除了冰心大姐,如今几乎全都早作了古。经常来的有大嗓门,连续喷着香烟的刘半农;细长身材,总穿着府绸大褂的章衣萍;最早写爱情小说《兰生弟日记》的徐祖正,《性史》的作者张竞生和哲理小说家冯文炳,还有江绍原、钱玄同……

门市部柜台上陈列的书籍也是五花八门的。有令我捧腹的《何典》,也有害我哭湿了枕头的《茵梦湖》和《少年维特之烦恼》。我喜欢C.F.女士的民间故事集《徐文长》,刘半农从巴黎图书馆抄来的《太平天国文件》也引起我的兴味。这些书,白天抽不出时间读,下班后照例可以选一两种带回公寓里去看。北新可以说是我的又一个课堂。在这里,我接触到五四运动后出现的各种思潮,也浅尝了一些文艺作品。思想方面对我影响较大的,是华林的《新英雄主义》。那薄薄一本书,我读了绝不止十遍。在读它之前,我脑子里净是些光宗耀祖、个人奋斗的思想。这本书谈到了比个人小圈子更高超的理想。现在回想起来,都谈得很模糊,很抽象,但它确曾领着我走入一种更高的思想境界。我还贪婪地读着潘家洵译的易卜生,曾把《国民公敌》最后一句台词(“最孤独的是最坚强的”)抄下来贴在墙上,作为我的座右铭。我的头脑那时是个大杂烩!

有一天,老板给了我一个新差使:去红楼图书馆抄书。要求我:“不能漏一个字,错一个字,连标点符号也要一笔一画地不改样。”这个差使不但对我日后从事文字工作是极好的训练,也使我精读了一些作品。徐志摩译的《曼殊斐尔小说集》就是我一篇篇从《小说月报》、《现代评论》等刊物上抄下来的,那可以说是我最早精读的一部集子。

去年在海外有人问起我受过哪些外国作家的影响,我的答复是:一个作家读他本国及外国的作品,就像一个人吃各种副食品:有蔬菜也有脂肪,有淀粉也有蛋白。(他的主食只能是他所经历的生活)他把这些吃下去后,在胃里经过消化,产生热量。你不能断言这热量是来自哪样食品。对我来说,最早的一项副食品就是那位新西兰女作家笔下的那些小故事。画面小,人物小,情节平凡。但它们曾使我时而感到无限欣悦,时而又感到深切的悲怆。

在北新那段,发生过两件事,都与我那时读的一些革命小册子有关。一件事是同三堂兄(也就是同“家庭”)最后决裂了。三堂兄不知道那时候我已懂得了些反封建的道理,他逼我离开北新,仍旧照他的意旨去抱邮局那个铁饭碗:“不然的话,就打折你两条腿!”可是我那时已经不再是个温驯的受气包了。我造了他的反,我用红笔写了一封三千来字的长信,托支持我的四堂兄在一个远亲举办的婚宴上,当众宣读给所有的戚友听。记得信末最后写的是:“别了,我的雷霆。别了,你的棍子。我不但不会让你打折我的腿,我还要用它走自己的路。”

就这样,我十四岁上结束了寄人篱下的生活,成为自己这只小船的舵手。

八、遁

另一件事现在想起来既滑稽又幼稚,比向风车宣战的堂吉诃德高明不了多少。我在一九三六年曾用《遁》为题,写过这段大致的经过。文章不长,把它引在这里吧:

在这个命运不平均的世界里,每个良心未泯没的人,有时都不免做下点堂吉诃德式的莽举。事情回过头来看都不免可笑,然而在当时,为一种理想热情所占有,却除了踏上一个傻子的路径以外,再没有更好的办法。

几年前,我曾在一个书店里干过练习生的事。论物质的待遇,常年没假,吃住之外一个月只有五块零花钱,和学徒是没多少分别的,但对精神上的待遇,我应知足了。店里有两个伙计——一个有着少女般白嫩的面孔,另一个黑黑粗粗的。他们虽然和我挣差不多的钱,却没有资格和老板同桌吃饭。这个,在第一天我就觉得奇怪。

一个初夏的早晨,我把行李搬进书店里那间厢房后,便来见经理了。这是一个曾印了不少“新兴”书籍的出版家,我没料到他手里托着的却是一管水烟袋。盖子突突地响,灰色的烟便由鼻孔里吐了出来。摆在他肘角的正是一只使用得已有些油亮了的算盘。他缓慢地抬起头来,在那动作中,像是带了不少严厉。然后,迎接我的,是一张中年商人的脸,削长,尖瘦,布满了利欲的皱纹。

“来了啊,拿这稿子去校!”

于是,我走到靠墙的一张小方桌旁,对着一份陌生的工作坐了下来。我想他一定一面咝咝地吸着水烟,一面用眼睛偷看着我哪。那时我急得可什么也顾不到,我逐字对看着原稿(机械得几乎一点也捉不到字与字之间的意义),嗅着那使人头昏的油墨。随着那稀里哗啦的算盘声,我额上的汗珠簌簌地沿着腮帮流了下来。

忽然,一个和我年纪相仿佛的人跑来对我说:“先生,吃饭了。”

于是,我才把那叠稿子放下,用一道镇尺压着,走向南房。

吃饭的时候,经介绍,认识了编辑先生,一个近视度颇深的书生,看来是位老实人。

那位老板盘问我关于学历的话,并且告诉我,如果安分地干下去,日后如何有希望。他甚至答应我一年后,如果我好,生意也好,他将加我钱的。但我羞怯怯地请求他准许我翻看架上的新书。这个,他也含糊地答应了。

当我们吃饭的时候,那招呼我吃饭的人却正在院里捆书册。乃至我们放下箸,他们才被唤进来。老板剔着牙,晃晃悠悠地领头走了出来,两个徒弟用剩菜残饭填着肚皮。

我回头,看见那个粗汉在狼狈地吞食着,那白皙的孩子却尽对着屋角发怔。

“为什么不少吃点啊!”隐隐像有个声音责备着我。

渐渐地,我对环境熟稔了。每天工作完了总借回一本书,蜷在房里读。晚上有空也和同伴谈谈天:由于年纪关系,我比较地和那两个徒弟接近些。这接近使我明白了许多事情:那个“白徒弟”才十三岁,父亲死掉不久,是个娇生惯养的独子。本来在一个高小读着书的,一场丧事后,学校的门对他关闭了。家里以为这个行当高尚,就把他送来做学徒。但那个寡妇妈妈哪里舍得啊,三天两头地跑来书店看他,每次总在门洞絮絮叨叨地说个没完。回到房里,“白徒弟”不是捧了一包点心,便是一双手做的布鞋。没人比我再羡慕得难挨的了。

“黑徒弟”年纪不大,心胸可不小。他天天夜里念书念到十二点(点他自备的洋油灯)。他打算考一个出路远大的军官学堂。这个在店里不得实惠且不为人理睬的孩子,生有一具极结实的身躯,还有一颗挺硬的心。时常在滂沱大雨中,他还是骑了车出门。即便是一封不重要的“函购”复信,他也必得把它放进信筒里才甘心。回来浑身都湿透了,也从不知道换换。天晴时,他身上常发出一种令人不敢接近的气味。然而我爱那气味,那是耿直人的气味。时常在他呼哧哧的粗大喘气声中,我摸到了一颗忠诚的灵魂,是那抽水烟袋的人所不配有的。

这些较亲切的认识使我同他们成为契友了。在公事房里,他们仍叫我“先生”。私下里,我们早没有了那些鸟分别。

在我的校对工作中,有一次我逢到一本薄薄的谈社会主义的书,是书店宣传得很卖力气的书。每个人心里都不免有许多朦胧模糊的思想。那本书却为我的若干这种思想起下了名字。由于它,我初次懂得了因利害冲突而有的社会阶级,和它们之间的斗争;我特别对罢工发生了兴趣。架上正有一本新到的外版论罢工方法的小书,读着它,月光在我脑里晃起来了。我做了个侠士的梦。

一个晚上,我捧出那本小书来,我指了两个徒弟说:“我们都是‘劳工’,我们有权利要求平等待遇呢。”

于是,一个清早,我们把工作放下,像是玩捉迷藏似的,偷偷跑出去了。临走,由我写下一张条子给老板:“我们要求:徒弟们不吃剩饭,每礼拜轮流休息一天。”并在“劳工者”下面署上三个人的名字。

溜出书店,我们三个相视而笑了。

我们走出了那黑黑厢房,呼吸到外面清凉空气时,才互相问着:“到哪里呢?”除了“白徒弟”外,其他二人都无家可归。然而胆小的“白徒弟”又不敢回家。我们虽然对所做下的事不甚明了,但幼时“逃学”的害怕心情是有的。我们的脊梁为太阳温暖地抚摸得有些发痒,我们的眼睛为门外的车辆行人所吸引,但隐隐地好像脚底下站得不很稳当。我们匆匆走出街口。

我们沿着大街的甬道走。忘记了油墨,忘记了账本,我们是徜徉在悠闲中了。捋着银白胡须的卜者引起我们的注意,便立在小桌旁,听他信口论断着一个远行者的吉凶。走过旧货摊子我们也蹲下,对那些皇朝缨顶挂珠出神。那时我身边还带了几吊钱,我还请他们看了一阵西洋景,《杀子报》、《春阿氏》,看了一片换一片。

直到晌午,我们肚里都有些饿了。然而我们三只口袋装的钱还不够吃一顿,只得蹲在一家豆汁摊上,用那酸溜溜的液体装满肚皮。一边吮着豆汁,一边想着今天的事。“白徒弟”甚至有些泪汪汪地问:“咱们什么时候回书店啊?”他把我问得茫然。

傍晚,我们走回书店去听答复了。

老板依然在抽着他的水烟袋,跷着腿坐在台阶上,正看着两个脸孔陌生的伙计在工作着。

我们愕然。

那次罢工失败后,“黑徒弟”就去广东投考黄埔军校了,我又溜回了崇实,“白徒弟”大概回了家。想起年轻时候硬充罗宾汉的那股莽撞劲儿,真是感到三分可悯,七分可笑。

同类推荐
  • 自尊的独语

    自尊的独语

    美丽、孤寂、荒芜、甚至罪恶,才可能徐徐燃起自己的生命火焰,才可能造就人类的光……人,确实是“无价”的;而一切卓越的有利于人类前景的创作,便是“无价之人”的“文”:无论是文义文采的“文”,还是文质彬彬的“文”。尽管我们对文学、对世界、对人自身的探究是无止境的,但我还是觉得韩少功是那种相对成熟或健全的作家,早先在读小说时就有这种印象,如今再读散文,这种印象便显得更清晰更深刻。
  • 文楼村纪事

    文楼村纪事

    本书收录的诗篇包括:福莱轩咖啡馆点燃火焰的姑娘我想看见光词语的变迁墙根之雪我们那儿的生死问题等。
  • 我把阳光寄给你

    我把阳光寄给你

    本书所选散文均来自杂志《读者》。作者为杂志超人气作家。选文共分8个栏目,包括:温暖一生的棉鞋,成功的秘诀,丑陋的苹果,向上帝借一双手,美丽生命的出口,藏在掌心的秘密,没有人拒绝微笑,失去双腿的飞翔。相信自己是一颗珍珠砂,去迎接岁月的淬砺、生命的打磨,你的人生一会光亮圆满。
  • 解读阎府

    解读阎府

    本书共分为沧桑阎府和魅力民俗两个部分,分别从阎锡山及其家族、阎府的主要建筑、阎府的建筑风格、阎府的雕刻艺术等方面解读阎府。
  • 我说嗯

    我说嗯

    这是一本四辑合成的短诗集,第一辑题名为《在路上》。包括《我说嗯》《等待》《我想告诉你》《敲门》在内,共计33首短诗。第二辑《局外者》中灯灯共收集了45首短诗。从《春天的敌人》开始,诗集进入了入第三辑组成。这一辑题名是《灌木丛》,别有意味。当一首《桃花劫》的闪现,灯灯似乎找到了必须革新自己以往的写作真谛,她的诗歌感觉又开始了新一程扫描。在整个第四辑《桃花劫》中,灯灯竟然放进了73首短诗,这是灯灯写作求新,求变,求质,求深的结果。与既往写作经验不同,灯灯把自己的写作视域,逐步从高山庙宇,内心墙壁,移向了烟火缭绕的尘世,移向身边的人事,移向历史场景、生活思考和文化反思。并逐渐出现了一批优秀的诗作。
热门推荐
  • 吃货皇帝:卖你没商量

    吃货皇帝:卖你没商量

    蠢的吃货皇帝二逼的美人师傅天天有爆笑看这真忍得住不看吗?“师傅,朕要吃红烧肉。”苏奕揪着小眼看着那站在自己面前的夙千。“想吃吗?”夙千看着那正在抱大腿的苏奕道。“想!”“想吃就跟着师傅回现代,当公关吧!”“爱妃,这是什么地方,为什么这么多男的?”“亲爱的,这是你以后得呆着的地方,你靠这来养我,不然就没吃的”当苏奕知道夙千的心思,当夙千不能没了苏奕,当苏奕成了大富翁这一切会怎么样......
  • 无限之乱世界

    无限之乱世界

    那“天堂”是与否,那“世界”生与死,既来之则安之。无限恐怖同人。怀着梦想与希望去战斗!
  • 仙觐

    仙觐

    还荒古,陌眉千度;上邪坠,滴尽玉人红泪。星河陨,千里孤坟金兰成殇。留却,踏河山万里,屠魔平障。寻觅、寻觅,纵是道穷途尽。
  • 锁君心:拉姆琪拉雅

    锁君心:拉姆琪拉雅

    这一段,乱世情缘……这世上,还存着和平吗?人与人,族与族,国与国,为何总相互地猜忌、争夺,要分个高低强弱?……当和平犹如一朵高洁而坚强的白色太阳花,当这花时开时落,它旁观一场战争,见证一段乱世姻缘,它微笑地等待一缕新生的阳光,洒落大地……当公主爱上奴隶,当高贵的民族爱上劣等的民族,当爱情挑战制度……战争,会让一切变得更糟,还是带来一抹新的阳光?……
  • 美人计:棋子王妃(全本)

    美人计:棋子王妃(全本)

    被植入了阴谋的爱情,注定会遍体鳞伤。因为爱你,我为你拼尽全力。可是最终,还是被你逼上了绝路。我用尽生命去保护的,你偏要摧毁,那么,当我爱上别人的时候,你又何苦再来纠缠?——莫霜******一朝穿越,她是皇帝的棋子。一张面具,她成为他的王妃。两颗心却难以靠近!******她机关算尽,只为替爱人找到他通敌叛国的证据;他将计就计,不过是端着瓮兴味地等着她的进入;尘埃落定,他一袭明黄,万里河山,傲倨睨视她薄颤着,清眸中弥满水雾,艰难地开口,一字一顿,“别逼我恨你!”“恨?”他冷笑,“恨最好!正好朕也恨你!”******再次相见,边国国君婚礼,她是妻,有人是夫,他却只是宾,他大力扯下她头顶的红盖,满目苍凉:“真的是你?”她嫣然一笑,绝世无双:“请问,我们可曾认识?”
  • 卡夫卡致奥特拉及家人的信

    卡夫卡致奥特拉及家人的信

    《卡夫卡致奥特拉及家人的信》卡夫卡,现代派文学的奠基人之一,生前鲜为人知,死后震撼世界。他终身未婚,与父亲关系紧张,他的妹妹奥特拉·卡夫卡或许就是他最为亲近的人。
  • 灵蛇至尊

    灵蛇至尊

    踏破天辰无人能挡,杀敌除魔万夫莫敌!世人皆为蝼蚁,我为帝王。且看一个小人物如何翻云覆雨,成为一代至尊
  • 请叫我驯兽师大人

    请叫我驯兽师大人

    一次偶然的穿越,一枚可以召唤其它位面生物的神圣计划,一个魔法和斗气成为主流的大陆,沐承影又该何去何从。魔法亲和度低等,斗气修炼速度缓慢,然而这一切并不能阻止沐承影的脚步。当其他位面的召唤生物降临,沐承影的名字注定在这片大陆成为传奇。沐承影:”请叫我驯兽师大人!“
  • 出鬼

    出鬼

    好好的一份标书,怎么说泄密就泄了密?难道,这是出鬼了?
  • 夫人,早安

    夫人,早安

    “夏汐雅,把我吃的一干二净想走门都没有,除了门都没有还有窗户都没有!”夏汐雅满睑写着两个大字无奈“那你想怎样?”“你嫁给我”“………”男友竟然和闺蜜有一腿,伤心欲绝的去酒吧和别一个好闺蜜买醉,结果自己买的个烂醉,不小心睡了帝国总裁陆毅潇。他陆毅潇堂堂不可以世帝国总裁竟然被一个女人给睡了,这也太不科学了。就这样夏汐雅迷迷糊糊的和陆毅潇领了结婚证,婚后有人问陆毅潇“陆少,你最喜欢少夫人那点?”“我什么都喜欢没有那点不喜欢”“那少夫人喜欢陆少那点呢?”“长得帅,身材不错,又多金,但我就不明白了为什么会选择我做他的少夫人啊?”陆少“因为你是我的夫人永远都是”“呃呃……”【甜宠一对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