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231800000023

第23章 一个乐观主义者的独白(2)

说起外国文学,我也算是科班出身。除了早年的接触,在大学也读过英文系。我脑子里装过的大杂烩,大都来自这方面,对我的人生观、艺术观起过消极作用。然而一九五七年后,当我不能再写作时,也是外国文学在漫长的二十几年里,为我提供了栖身之所。

四十年代初期,有几年我曾专门从事过外国文学研究。但我太好动,不是当学者的材料。一有路子,我就溜了。我既没有写出什么系统的著作,也不曾像傅雷、草婴、满涛、汝龙等同志那样结合研究,抱定一个心爱的作家来翻译。三十年代,老友巴金就曾多次鼓励我那样做。我喜欢读,也爱瞎议论一番,但我没有恒心扎扎实实地去搞翻译。这也是我终生的恨事之一。

一九七八年后,出版社要陆续重印我译过的几本书了。那时比较空闲,我就分别为它们都写了“译者前言”。我还有些书想译,打算利用有生之年把它们译出来。

提到外国文学,我心里有时就感到愤愤不平。“五四”以来,尽管我们对外国文学介绍得还很不齐全,许多值得翻译的作品还没有中译本(这方面我们不如日本),但是世界各国(比如英美)对中国文学——尤其现代作品的重视,就更差了。他们对中国现代文学远比我们对他们的更无知,因为我们各大学都有外文系,全国有各种外国文学研究机构,出着几个专门译载外国作品的刊物。除了鲁迅及几位文学大师的代表作,国外对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可以说十分冷漠。中国新文学的许多外文译本也还是解放后我们的外文出版社自己翻译出版的。外国有些大学即便设有中文系,学生学习的也主要是语言,毕业之后从事的往往不是外贸就是情报工作,真正献身于中国现代文学的人是不多的。解放前,这主要是由于中国政治地位低微,他们只对政局和物产有兴趣。三十年代斯诺编选中国现代短篇小说集《活的中国》,其可贵也正在于此。解放后,外国对中国文学作品的忽视则主要出于政治偏见。偶尔一本小说或戏剧被译成外文,往往也是由于它在政治上符合了他们的需要,而不是由于它自身的艺术价值。倘若文化真要“交”流,就应当改变这种不平衡的局面。我们渴望了解世界;我们也有权利希望世界了解我们。

三十年代初期还没走出校门,我就为自己设计了生活道路:通过记者这个职业,走上文学创作。五十年后回顾起来,我基本上是按照这一蓝图生活过来的。每当我以“老报人”自称时,我总是带着无限自豪和感激的心情。因为这一行当曾经使我在国内外跑了许多地方,在三教九流中间结交了许多朋友;使我看到人民在旧社会遭遇的苦难,看到国内外法西斯的残暴以及他们那可耻的下场。唯一的遗憾是囊中没有地图,全靠自己横冲直撞,因而迷茫过,而且是在重要的时刻。我之所以那么念念不忘亡友杨刚,是因为在那种时刻,她把我从迷茫中引导出来。

小时的事,在《一本褪色的相册》里已经大致写了。三十年代中期,我像中国其他知识分子一样,也曾大声唱过“我们祖国多么辽阔广大”,曾以无限景慕的心情向往过苏联社会主义天堂。当英美商人在其政府的默许下往侵略我国的日本运送汽油和炮弹时,苏联飞行员在帮助我们抗战。那时,苏联在我心目中是正义和一切美好理想的化身。

一九三九年秋,我是在整个西欧和北欧的反苏高潮中抵达英伦的。当时,他们舍本求末地把《苏德协定》的签订说成是战争的祸因。于是,许多曾经访问过苏联并参加过西班牙内战的左翼人士,也在报刊上大量写起反苏文章,其中描述得最多又最具体的,是三十年代中期的肃反扩大化。那时,天堂的形象在我心目中蒙上了一层阴影。

当时另一件使我困惑不解的事是英共对战争的冷漠——或者说,消极的反对。整个三十年代,全世界进步人类都在义愤填膺地反对轴心国家。我也曾同一些伙伴在上海弄堂里大声唱过《保卫马德里之歌》。希特勒在吞并捷克之后,又贪婪地把血口张向波兰。战争——姗姗来迟的反纳粹战争,终于爆发了,而曾经站在反纳粹运动最前哨的英国共产党却袖手旁观,甚至参加到清教徒的反战行列。我苦闷,我不解,同我十分要好的一位英共党员比我更要苦闷,因为他被捆得连大气也不敢出。一提到战争,他就痛苦地摇头,想法回避。我心里不住地在问:全世界都在爱俄罗斯,为什么就不允许旁人也爱自己的祖国呢?

一九四一年夏,暴徒希特勒掉转炮口,把战争引向列宁格勒和莫斯科。战火急遽蔓延。我那位英共朋友立时精神抖擞,因为战争的性质一夜之间由帝国主义战争变为反法西斯战争了。然而战局不利呀,苏军节节东退,真急死人!我感到世界的曙光毕竟在东方,那里才寄托着亿万人民的希望。为了促进第二战场的开辟,我,一个外国人,也参加了英共组织的“国民大会”。当共产党员音乐家阿伦·布什甩着他那长须,英勇地指挥着会众唱《国际歌》时,我感动得也流了泪。第二天,我受到了英国便衣警察的盘讯。那是一次警告。

但是在战争末期,尤其在混乱的意大利政局中,我吃惊地看到苏联的外交重实利远多于原则。(当时我还不晓得在雅尔塔的那些令人心寒的交易!)接着,是欧洲势力范围的划分以及东欧建国初期的一些事态。特别使我感到恐惧的是匈牙利红衣大主教那个案子株连的广泛。于是,三十年代以来所向往的那座天堂,在我心目中开始摇晃起来。

我真诚地希望一个没有地主,没有资本家,没有任何剥削的社会,倘若那个社会也讲法制,不随便拘捕人,岂不会更得人心。现在回顾,当时的想法也未可厚非,但关键是:那只有政权握在人民手中时才有可能实现。一个本来就没有地图的旅人,又脱离祖国现实达七年之久。于是,罗盘的指针就摇摆起来。

作为文章,《拟J·玛萨里克遗书》放在这里有些不伦不类,但那是我在苦闷的一九四八年(家庭悲剧发生之后不久),为自己所做的一次公开表白,也是我对当时心境的一幅自我写照。

一九四八年秋,飞机在香港启德机场降落时,杨刚和几位朋友已在机坪上伫候了。第二天,我就一方面参与了一个旧报的新生,一方面投入地下党的对外宣传工作了,我时常在黎明时分揉着眼睛看大样,从一个战役到一个战役中,看到旧势力的土崩瓦解,看到人民力量的壮大兴旺。那时,党对外的唯一喉舌《中国文摘》,每期都在把震撼人心的捷音传达给世界各个角落。每当我想到在这一神圣工作中也有我一份汗水时,就感到自幼在外文方面下的那点功夫总算没白费。

一九四九年八月,我们一行奔赴北京的同志就乘一条叫“华安”的小火轮,悄悄地离开了香港。在海上,曾两次被当时在海峡猖獗的国民党炮舰盯梢。第一次,紧急通知,所有笔记本和文件都集中到甲板上,准备焚烧。快到胶东时,为了甩掉尾巴,机灵的小火轮又掉了头,佯装作开往南朝鲜。在海上,我们足足转悠了一整夜。

我就像虾虬那么兴奋地进入解放区。开国前夕,我被安排在对外宣传的岗位上。那阵子,我时常午夜还坐在打字机旁。一个多月的采访,我就赶出一本关于土改的大型特写,向全世界宣传伟大的中国土改运动。我热烈拥抱解放了的新中国,因为我亲眼看到东霸天、南霸天被拖到天坛松树下临时搭起的台上受审,又在岳阳乡下看到吃过佃户心肝的地主伏法枪决。我看到社会底层的人们翻身,看到中国大地上的黑暗被迅速地驱散。我还横跨千里草原,去访问从一座破喇嘛庙发展起来的新兴城市,看到整个国家的欣欣向荣。我深信,不消几个五年计划我们就富了,强了,和贫困永别了。圣地亚哥和卡拉奇、阿克拉和的黎波里的人们都将从我们的兴盛中得到启示和鼓舞,“社会主义好”不仅在中国,在世界许多角落也会唱了起来。

一九七九年《往事三瞥》一文发表后,我收到好几十封热情洋溢的读者来信,但是有一点大家似乎都没看懂:一九四九年我选择回北京的道路,并不是出于对革命的认识,决定是在疑惧重重下做出的。我明知前面道路的坎坷不平,甚至带有风险,我还是那样定了,因为我害怕做白华——我用那么多篇幅来回顾流亡的白俄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当时,我的逻辑是:不肯当白华,就得回到祖国这条船上,同它共命运。海上平静时,你可以倚着船舷让温煦的海风吹拂着。遇上风浪,就得随着它颠簸、呕吐,甚至喝咸涩的海水。

镇反、土改和****,我都满怀激情参加了,意识到是在为这个东亚病夫挤脓、剜疮、清除积垢。一九五六年参加一次马列主义学习,感到同革命的关系又深了一层。但是不出一年,风暴就刮到了自己身边。九龙那些不眠之夜里所担虑过的一些情况,果然发生了。然而只有屈辱,没有拘禁,没有皮肉之苦,也未株连——甚至爱人也未受株连,为此,我一直十分感激。

同类推荐
  • 等待香港:我与无线的恩恩怨怨

    等待香港:我与无线的恩恩怨怨

    “等待香港”撷取了林奕华近二十年来在香港、伦敦以及其他各地写下的关于香港的长短文字,书名取材自贝克特的经典荒诞剧《等待戈多》,仿佛心中有个等的对象,而我们可以做的就只是被动地等待。香港是个同样荒谬的地方,香港以什么方式存在?还可以什么方式存在? 无线的昨天与今天,各时代领军人物,从周梁淑怡到今日之陈志云;无线四十年剧集盘点;隐藏各处的轶事,等读者挖掘。
  •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倾城张爱玲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倾城张爱玲

    浪漫古典行素心系列,选取了民国风华绝代的人物为主要对象。此为张爱玲卷,张爱玲的一生始终贯穿着孤寂和低郁,但在浮华和孤寂的背后,她只是一个追寻岁月静好现实安穏的烟火女人。作者用小说的笔法与场景,再现了她极富传奇的一生中,有绚丽惊世的成名过往,有痴心不悔的爱情经历,有十里洋场的上海故事,有华美悲凉的香港情缘,还有离群索居的人生迟暮。
  • 春芽嫩嫩(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春芽嫩嫩(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塞上潮音

    塞上潮音

    《塞上潮音》主要分为三部分,分别为:读诗札记、东写西读和小说探幽。
  • 美丽的散文

    美丽的散文

    散文是美的,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什么样的散文才是最美的散文呢?秦牧曾说:“精粹警辟的、谈笑风生的、亲切感人的、玲珑剔透的,使你读时入了神、读后印象久久不会消失的好散文,还是不多。”他还说:“一篇好的散文,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品读精美的散文,宛如清风般涤荡沐浴;让散文的清扬与美丽永远地伴随你。
热门推荐
  • 重生人妻略霸气

    重生人妻略霸气

    回想他在自己面前痛苦死去,得知真相后的冷颜悔恨愧疚,却一切都晚了!酒店房间内,当林岳残忍地将事情真相跟接近自己的目的说出来后,冷颜只觉得头皮发麻,心脏仿佛停止般。林岳的神情跟话语就像自动消音了一样,冷颜只知道自己竟然怨恨到话都说不出口。林岳离开房间后,冷颜才迟迟反应过来,当他追出去后,空无一人的马路上竟突然快速驶来一辆轿车。看着熟悉不过的黑色奥迪向自己飞速驶来,冷颜已经来不及退后,只听到一声沉重的撞击声,自己的身体已经飞出几米远了。感受着自己的生命正在流逝,冷颜只是悔恨!上天,如果有轮回,我愿意接受一切苦难,请让我赎罪,让我回到他身边,护他一生,几世沉沦我都愿意。
  • 萧筱人生

    萧筱人生

    每个女孩子从生下来,就有一段美丽的故事!而这个故事需要从头说起!
  • 青楼女子之丶废材逆天四公主

    青楼女子之丶废材逆天四公主

    她,是现代著名小说家,当然这个身份只是掩盖她是杀手的身份。在一次意外中,她穿越到了她最讨厌的人的小说里。
  • 路见不平挥仙袖

    路见不平挥仙袖

    凡人能成仙吗?当然!只要拥有乾坤锁,凡人成仙不是梦!小女子岳汐因一次意外,发现自己居然拥有传说中的乾坤锁,于是从此快快乐乐去修真,轻轻松松闯五界,斗界主,夺令牌,搞定人鬼妖魔仙。
  • 超越管理

    超越管理

    《超越管理:揭秘麦肯锡管理咨询技巧》的作者从公司运营流程、团队管理、人才挑选、企业文化、危机和未来等方面对麦肯锡进行了详细地解读,借助经典案例生动,全面地介绍了麦肯锡管理咨询顾问公司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试图为读者呈现麦肯锡成为世界第一咨询公司背后的秘密。
  • 超速之魔域归来

    超速之魔域归来

    欢迎来到魔域世界,刹那间主人公无意间身处陌生的世界,他不会知道,这是改变他命运的开始。(这篇小说是我上一篇小说后续发生的故事)
  • LookingGlass

    LookingGlas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西河路

    西河路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一名河西淘沙工人抚养一名弃婴的故事。条条西河路,段段人间情。作品原名《河西旧事》
  • EXO之冷血公主

    EXO之冷血公主

    一位冰山异能公主,从小冰冷,从和十二位狼族少年,慢慢不在冰冷。
  • 王爷住手:萌妃是只喵

    王爷住手:萌妃是只喵

    【又名:呆喵萌妃的忠犬夫君养成计划&论低情商腹黑王爷的正确使用方法】事情是这样的,她只是不小心上错了花轿,还被戴上了困妖环……然而就陷入了情商低腹黑王爷的别扭宠妻不归路。其实,身为一只喵,她的猫生理想是吃饱了晒太阳,再被美人师父顺顺毛……而不是和低情商腹黑王爷身边的桃花债们斗智斗勇啊喂!某王爷挑眉:“为夫情商低,请王妃多担待,多调教,为夫期待被忠犬养成。”【1V1甜宠文,养成中会有磕磕碰碰,总体温馨萌系,坑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