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234400000018

第18章 忆袁昌英(1)

袁昌英传略

袁昌英(1894—1973),字兰子、兰紫,湖南醴陵人,幼年在家读私塾,后入上海教会学校中西女塾学英语。

1916年,自费入英国爱丁堡大学研习英国文学,获文学硕士学位,是当时在英国取得硕士学位的第一位中国女性。为此路透社发了电讯稿,英国的《泰晤士报》和国内一些大报都刊登了这条新闻。1921年回国,与经济学家杨端六结婚。后在北平女子高等师范学院教授英国文学史,也是我国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戏剧的女学者。在北京和上海教了5年书,她博览西欧、北欧戏剧名著,吸取西方戏剧创作的长外,于1922年写出三幕剧《孔雀东南飞》,用西方戏剧形式表现中国历史题材作品,用话剧形式再现了中国传统的“婆媳”问题,成为时人爱看的名剧,并凭借此剧作而驰名文坛。

1924年,入法国巴黎大学,两年后学成归国,任上海中国公学教授。

1932年,开始任国立武汉大学外文系教授。讲授英法文学史、戏剧史和名著选读25年,渊博的学识,深厚的功底,勤奋的积累为她的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外国文学人才。所著《法国文学史》出版后,被国内各大学选为教材,15年中重印4次。所著《法国文学》、《西洋音乐史》、《玛亭》、《痛苦的灵魂》等著作亦相继出版。她兼长散文和小说,其作品分别发表在《现代评论》、《现代文艺》等杂志,后分别编入《山居散墨》、《行年四十》两本散文集。代表作《游新都后的感想》、《再感想》被选入高中语文课本。

抗日战争期间,她又写了《饮马长城窟》,成为中国女作家中一位知名的剧作家,也是中国女作家中少有的研究戏剧的学者之一。储安平教授和端木露西女士为她编辑出版散文精选本《友谊》。1929年,出版小说集《牛》。1948年3月,当选为第一届国民大会代表。

1949年5月,武汉解放后,将******部分诗词译成英文,传播国外。年近60高龄,仍孜孜攻读俄语,并翻译不少资料。还用英文写作和出版《中国的爱国文学》,向西方读者介绍爱国诗人屈原、杜甫、辛弃疾、岳飞、陆游、文天祥及其作品。后加入中国民主同盟,任武汉市政协委员。三次参加武汉市文代会,当选武汉市文联执行委员。195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1957年她被错划为“****”,免去了教授职务,下放到图书馆劳动。一年后又以“莫须有”的罪名,由法院判为历史反革命,开除公职,交街道监督劳动。

“****”的风暴中,与她患难与共一起生活了45年的伴侣杨端六去世,她被迫搬出原来较宽敞的住房,住到一间狭小的房子。1969年12月,她在珞珈山居住了几十年的权利被剥夺了,当作“五类分子”勒令限期离开珞珈山。她这时已75岁,无处安身,远在北京的女儿杨静远下放到“五七”干校,自顾不暇,幸好她老家有一位贫下中农是她从未见过面的远方侄子,愿意收留她。就这样,她回到了阔别几十年的老家。在返乡3年多后的一天含冤去世。1979年,武汉大学改正了她的****结论,武汉市法院也撤销了1958年对她所作的错误判决。

记袁昌英女士

苏雪林

假如你还没有会过女作家袁昌英女士,我可以在这里给你介绍一下:短小的身个儿,不苗条也不精悍。说她美,女作家容貌足称者本少,我们又何必诛求;说她不美,一双玲珑的大眼,配着一口洁白如玉的齿牙,笑时嫣然动人,给你一种端庄而流丽的感觉,但她的照片却往往不及本人之可爱,可见风韵之为物,原是活的。它好像一首美妙的歌,只能唱在口边,不能写到纸上。难怪古诗人有“意态由来画不成”之说了。

人是聪明而且敏捷,你同她谈话,才说上半句,她便懂得下半句。读书也如此,艰深的意义,曲折的文句,只匆匆看一遍,便会涣然冰释怡然理顺地给你解释出来。这虽然得力于她平日学问的修养,资质的明敏,似乎占了更多的关系。

口才也很好,上课时口讲指画,精神弈弈,永远不会教学生瞌睡,数年前因为某种便利,我常去偷听她的课。我觉得听好口才的人演讲是一个愉快,同我所经验到的打球,游泳,驰骋自行车的愉快相同,有人以为我好学,谁知我在享乐。

假如你想同她辩论,你一定得不着便宜。辩论愈激烈,她的词锋也愈犀利。你明明觉得那是方的,然而她却会说成圆的。已故诗人徐志摩不曾这样说么:将方的变成圆的,有何难哉,铰去四只角,不就圆了?我们的昌英女士同人辩论的时候,便似乎善于利用这个“铰”字。像我这样口齿钝拙而又不肯服输的人,同她起了言语上的冲突,往往只有面红耳赤,一吵了事,然而十回倒有九回,她先到我的寓所,低声下气地同我讲和。经过她这样“义释”之后,我便不再坚持己见了。她对朋友的忠恳和仁慈,果然值得心折。

据说英国留学生都有点绅士淑女习气。昌英女士同她丈夫杨端六先生都在牛津剑桥受过多年的教育,岂有不成为绅士淑女之理。但据我的观察:端六先生的性格是厚重,宽宏,心思尤其缜密,说话做事,都要经过几番考虑与打算,有一点害处,他都不干,必要时也能接受重大的牺牲,可谓百分之百的经济学家风度。无疑的,他是个“君子”,但他却是一个由四书五经陶冶出来的“君子”,并不是牛津剑桥式的“尖头曼”。太太呢,那可是一位典型的英国式“淑女”了。听说英国上流社会最讲究礼貌,所以我们的昌英女士礼貌颇为周到,仪容的整饬更为注意,头发梳得一根不乱,衣服熨得平平正正,不容有一丝皱痕。有时候,她似乎想拿仪容之整饬与否判定人品之高下,这就苦了我这个不修边幅的人了。她一看见我,往往从头到脚打量一番,忽然眉头一皱:雪林,你的领钮没有扣拢呢。或者:你穿的这件衣服材料太不行。穿了这样衣服去上课,是有损于你的威仪的。她常不惜送我几件珍贵的衣料,想替我装装门面。我有时也想打起精神,来充个“淑女”试试,无奈自己既未到牛津剑桥,又洒脱已惯,画虎不成反类犬,何苦。所以我对于她的一番美意,总是辜负的时候多。

夏天,我们为了便利游泳,又讨厌长统袜的拘束,常赤着胫腿跑来跑去。这可害她眉头多打几个结。我又故意同她开玩笑,到别人家穿袜,到她家偏偏不穿。近年她已不再当我的新生活义务纠察员了,大约已感觉孺子之不可教吧。

她虽没有研究家谱学,对于遗传学说也似不感兴趣,但我觉得她的门第之见很深。某人品性如此优良,是因为他家世贵,某人习惯如此之好,是因为她出身高,都是她常放在口边的话。在中国,我以为根本没有阶级这回事,亭长,博徒,叫化子,一朝紫微照命,还不是俨然真命天子。十载鸡窗的寒士,题名金榜,不久便可以成为当朝一品贵人。就勉强说我们也有所谓贵族吧,那也是从下面爬上去的,只要你有能耐,你就爬得上。但不到两三代,便又堕落到原来地位,让别人来爬了。中国固没有像日本和阿比西尼亚一样的二千年一系相传的皇室,也何尝有像欧洲那样的子孙绳绳相继连血统都不与平民混杂的贵族阶级呢?记得十余年前在里昂读书,曾戏言同乡某君的父亲是个乡老,曾亲担大粪灌园。事为某君所闻,认为奇辱,大兴问罪之师,意气汹汹,欲以老拳奉敬。幸而他也是个能说不能行的人,否则区区鸡肋,必碎无疑。其实,我说那句话并不是存心毁谤他,我就从没有将担粪这件事当作什么告诉不得人的贱务。寒家世代务农,至祖父才做官。家曾祖少年丧明,贫无以为生,帮人舂米以糊一家之口。其躬亲担粪与否,家乘不载。以意度人,当时既无抽水马桶之类的设备,家贫又雇不起佣人,粪便不自己清出,难道可以让它积存屋里不成?旧读稗史:后唐韩淑妃为明帝所囚,守者索贿不遂,不为通粪。粪积圃中十年成为一邱,土皆五色,生奇花异卉多种,芳馨异常云云。果能如此岂不省了许多事。但韩淑妃乃真仙谪降,才能有此奇迹,而我曾祖父一家大小则无非俗骨凡胎;如学淑妃办法,花香未必可闻,粪臭先不可耐了。所以他之曾亲自担粪,乃势所必然之事,我辈子孙虽欲为之讳亦不可得的。我之直书此事,并非醉心劳动神圣主义,谬托第四阶级以自炫,我觉得以前的人以高门世阀为荣,现在的人以农工大众为尚,我若这样存心,便成了攀附。攀附的对象虽不同,攀附的动机之可耻则一。我虽不肖,尚不至此,所以然者,无非证明我素无所谓阶级观念,并想借此向从前对我发生误会之同乡解释解释罢了,假如他能够读到此文的话。喔,我由袁昌英女士说到自己的曾祖父,由贵族说到大粪,又由大粪而向某同乡补道十年之歉,野马未免跑得太远,再跑下去,不是要跑过希马拉亚山那头么?况且昌英女士虽与我相交多年,尚不深知我的家世,我现在将祖宗舂米担粪的话柄,一概宣扬出来,岂不累吾友面上无光?又听说英国上流社会谈人体有一定尺寸,粪便之类的字眼,当然更绝口不提,我今于此物偏津津乐道,恐十年老友将对我提出绝交书矣。奈何!还是赶紧自己喝一声“带住”吧。

话归本传,我愿意再来谈谈昌英女士的学问。她留学英法多年,研究希腊神话戏剧与其他文学,都有深湛心得。平日一编在手,孜孜不倦。每读一书,必提其要而钩其元,案头卡片不几日便是一叠。我们说她是个女作家无宁说她是个女学者。有人因她实力充足,将她归入陈衡哲,高君珊,方令孺诸女士一型,我亦承认。写作魄力磅礴,气象光明,满含乐观前进气氛,近于理想主义,她秉性原慷慨磊落,富于丈夫气,文亦如其人云。

载《宇宙风》1937年3月36期

【作者简介】

苏雪林(1899—1999),现代女作家、文学研究家。曾用名瑞奴、瑞庐、小妹,又名苏梅,字雪林,以字行。笔名绿漪、灵芬、老梅等。原籍安徽太平,生于浙江瑞安。1917年毕业于安徽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翌年入北京高等女子师范学校。1921年毕业,次年赴法国留学,先后在吴稚晖创办的海外中法学院和里昂国立艺术学院学习美术和文学。1925年回国。1928年起任苏州东吴大学、上海沪江大学、安徽大学、武汉大学等校教授,一直到抗日战争胜利以后。1949年到香港真理学会工作。翌年赴巴黎研究神话。1952年到台湾,任台湾师范大学、台南成功大学教授,1973年退休。其间于1964年赴新加坡任教于南洋大学。她的著作颇丰,其中有小说散文集《绿天》,历史小说集《蝉蜕集》,自传体长篇小说《棘心》,散文集《屠龙集》,散文评论集《蠹鱼生活》、《青鸟集》,历史传记《南明忠烈传》,回忆录《文坛话旧》、《我的生活》、《我与鲁迅》,戏剧集《鸠罗那的眼睛》,专著《二三十年代作家与作品》、《中国文学史》,古典文学论著《唐诗概论》,论文集《蠹鱼集》,以及《苏绿漪佳作选》、《苏雪林选集》等。

袁昌英与苏雪林

袁昌英与苏雪林不仅是文友,在人生旅途上也有过提携和助持。她们订交于1925年的上海,结谊计二十多年。苏雪林说,在上海“我们三日便通一封信,都写得很长,闲话家常外,也讨论些文学艺术问题。兰子(袁昌英呢称)常对我说:‘你的信文采斐然,见解透彻,我非常爱读,我把你的信封封保存,现在已捆成几大捆了。’”当初王世杰(雪艇)办武大,所聘教授大半是英国的旧同学,“我不是留英的,兰子在雪公前极力推荐,因之,民二十年,我也上了珞珈。”“上课时在校中日日见面,课余之暇,两家相互走动;吃饭、喝茶、聊天,日子过得很愉快。”抗战军兴,武大迁到四川乐山,他们同赁一屋而居三年,朝夕相处。袁昌英是富家小姐出身,又有留英背景,讲礼貌,喜尊贵,素有矜重之风。苏雪林性率直,语多锋。就性格说,两人如冰火。苏雪林有时说话口无遮拦,甚而偶为小文嘲讥袁昌英的小姐脾气。袁昌英不予计较,处处宽容。最令苏雪林感佩的是,袁昌英精通希腊神话,苏后来完成的长篇巨著《屈赋新探》得益于袁的关于神话的启发、帮助。苏雪林为研究楚辞,遍读西亚、埃及、印度的原版神话书,遇到疑难,便向袁讨教。“她不惮其烦,不厌其详地替我解释。”历三十年,苏雪林完成一百八十万言的《屈赋新探》后,深情地说:书成了,兰子没了,“但她当日协助之功实不可没,我对她又安能不感念。”故苏雪林称袁昌英是她“生平第一知己”。

袁昌英在“****”中郁郁而死。苏雪林扼腕长叹,撰《我的知己袁兰子》以追怀。并在台积极张罗出版袁昌英的遗著两种。出版人张昌华与苏雪林通信时,附寄了为凌叔华、陈源出版的散文集《双佳楼梦影》,她收到后立即向他推荐袁昌英。信云:“《双佳楼梦影》甚好,袁昌英的丈夫杨端六是学经济的,不从事文学,想你编夫妇合集,袁昌英不能中选了,多么可惜!但袁的学问的确深邃,你将来若编各类单行本,则袁的剧本《孔雀东南飞及其他》万不可忘,她的散文《行年四十》、《山居散墨》都在凌叔华之上。”

同类推荐
  • 一切由风

    一切由风

    全书分为九个小辑:“当夕阳藏起它最后的金子”“我愿我是一颗流星”“心弦上的忧伤”“如果你愿意”“想你的样子”“一切由风”“唐风宋韵”“诗剧”“小说”。内容以诗歌为主,以写作时间的先后为顺序。书中精心收录了作者从高中开始至今的一百多首的诗作,从中体现作者在文学追求上的心路历程,其中长诗《魔鬼的对话》获中华“八喜杯”诗歌征文大奖赛优秀作品奖,《致——》获“华夏情”全国诗书文画大赛三等奖。
  • 容美土司王田舜年

    容美土司王田舜年

    长篇历史传记文学《容美土司王·田舜年》以史为据,以文学之笔,全面描述了田舜年执政期间乃至整个土司时期的社会、人文、自然景观,展示了土家族丰厚的文化底蕴。
  • “现实表征”研究:从虚构性反思中国文学

    “现实表征”研究:从虚构性反思中国文学

    本论文主要以虚构理论为依据,进一步揭示文学表征现实的虚构性特点,并从虚构性角度对当前的文学创作和接受,包括理论研究等方面做出某种程度的反思。
  • 书生本色

    书生本色

    本书收入“陕北纪行”、“东方明珠——香港”、“秦州胜境麦积山”、“京郊三大名寺”、“面对自然”等散文70多篇。
  • 唐诗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唐诗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唐诗是汉民族最珍贵的文化遗产,是汉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同时也对周边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唐代被视为中国各朝代旧诗最丰富的朝代,因此有唐诗、宋词之说。《唐诗精品鉴赏》所选诗歌都是唐诗中脍炙人口、妇孺能详之作,诗是好诗,赏析亦高雅成趣,相信会给读者带来强烈的震撼力和艺术上的无限美感。
热门推荐
  • 黑暗降临末世危机

    黑暗降临末世危机

    2026年一颗行星快速靠近地球并停留在地球外,阻挡住太阳光的照射,整个地球陷入黑暗,外星球的入侵、病毒的投放、丧尸遍野、辐射异形人遍布整个城市。天文学家,前特种兵王记带领自己的团队成员展开了对抗外形入侵的危机,在层层困难中寻找幸免存活的人类,在末世危机中燃起希望的火焰。
  • 武破大道

    武破大道

    谁说武道不能有成就,看吾以武道取大道代之
  • 藏地绝密档案

    藏地绝密档案

    1990年,一支国家科考队进入罗布泊考察楼兰遗址,却一去不回。公元330年,盛极一时的楼兰过一夜消亡,至今无人能说明白楼兰一夜陨落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导致她的消亡?是瘟疫?战争?还是超自然现象?是谁有如此能耐,一夜间改变了一个国家?有没有人想过,其实楼兰消亡的真正原因,或许早有人窥见?
  • 强制宠爱:神秘总裁缠萌妻

    强制宠爱:神秘总裁缠萌妻

    安若影万万没想到自己竟然被好闺蜜上官瑶出卖了!更可怕的是,居然落到了弘轩集团的总裁叶离手里,成为了他的契约代孕新娘!他将她压制在床上:“难道你忘了昨天发生的事?就算你说不记得也没用,至少你身体会记得吧。”送上门来的小白兔,哪能就这么轻易的放手?第一次见面,他将她吃干抹净。第二次见面,他一不做二不休。第三次见面,他甩给了她一本小红册。“叶离,我怀了你的孩子。”安若影递给他一张检测单。“是我们的孩子。”叶离将她拥入怀中。身为大名鼎鼎的商界巨头,心狠手辣,腹黑无情,可唯独对她倾心不已,宠溺入骨。一纸契约,将她牢牢的栓在了他的身边,就算她逃到天涯海角,也逃不出他的五指山!
  • 大圣传人在都市

    大圣传人在都市

    孙凌云不知道,西游记不是一本志怪小说,而是一本仙界史书,直到他在一个山洞里捡到了一根金针,他才知道,这世界没那么简单!新书上传《玄幻版三国》,这是文人吟咏战诗敢跟武将单挑的诗道三国!这是神奇天赋玄妙道术变幻风云的神话三国!这是新马超的玄幻三国!武神马超,一枪刺出,横穿百人队,击碎千钧山!文圣马超,一诗吟出,披靡千军,唐诗宋词光芒万丈!蔡琰姐姐,轻拍胡笳,慢弹焦尾,一人临关,万夫莫敌!貂蝉甄宓,大乔小乔,诗词舞蹈,琴棋书画,倾国倾城!
  • 游戏之异世灵狐

    游戏之异世灵狐

    重生到异界,不再是人类?不要紧,作为一只狐狸我也能接受。纳尼?系统说我还是个灵兽!等等,系统!果然穿越有福利!再等等,神马?不是吧?刚穿越就被人抓去当宠物,老天不带这么玩我的!!!PS:建议看本书的人不要把思想局限于人类的躯体之中,作为变身的异界兽族文,请尽量解放自己的思想。书友群:288523502(真是没想到刚开新书就有人喜欢到建群了,真的很高兴啊。)
  • 若得安稳,谁愿颠沛流离

    若得安稳,谁愿颠沛流离

    诺诺以前常对我说的一句话是,佳成,我们能不能像飞鸟一样自由相爱,没有束缚,这样承载了爱的飞翔便永不下坠。
  • 宠溺无边:邪王的绝色王妃

    宠溺无边:邪王的绝色王妃

    她是暗杀界的王者,手法果断,杀伐狠绝的“鬼魅”。他,邪魅无情,冷漠狠辣的“邪王”。却只愿钟情于她,爱她如命!“瑶儿,宁可负尽天下,也绝不负你!”“尘,愿与你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人生在世,只愿——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
  • 曾胡治兵语录(增补本)

    曾胡治兵语录(增补本)

    《曾胡治兵语录》是近代著名的语录体军事著作,蔡锷辑,共十二章,一万四千余字。集中反映了曾国藩、胡林翼的军事思想和治兵谋略,在我国军事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和价值。
  • 她来了,请闭眼

    她来了,请闭眼

    她是一个四处游离的鬼;他是一个四处捉鬼的法师;他们青梅竹马,他们也情路坎坷,且看法师如来是如何携“女鬼”幼雅一起捉鬼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