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234400000002

第2章 忆蔡元培(2)

陈西滢(1896—1970),江苏无锡人,原名陈源,字通伯,笔名西滢。1912年去英国读中学,后入爱丁堡大学和伦敦大学,1922年获博士学位,回国后任北京大学外文系教授。1924年在胡适支持下,与徐志摩等人创办《现代评论》周刊,任文艺部主编。1927年与女作家凌叔华结婚,1929年到武汉大学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1943年到伦敦中英文化协会工作,1946年出任国民党政府驻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任常驻代表。1966年退休侨居伦敦,1970年因病去世。著有《西滢闲话》、《西滢后话》等。

三聘鲁迅

1912年1月,蔡元培受命担任南京临时民国政府教育总长后,参与教育部筹建工作的许寿裳等人,曾极力向蔡元培推荐鲁迅为教育部公务员人选。蔡元培和鲁迅虽为浙江绍兴同乡,但彼此并没有见过面,只是通过文坛阅读多有神交和了解。

蔡元培对许寿裳说:“我久慕其名,正拟驰函延请,现在就托先生代函敦劝,早日来京。”此时的鲁迅正在绍兴家中赋闲,因对辛亥革命后的绍兴失望至极,深感“越中地棘不可居”,接到许寿裳的两封信后,便立即来到南京临时国民政府教育部工作。

蔡元培担任教育总长后,便着手教育改革,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教育部,再也不是旧式封建衙门的脸面。同年4月,教育部随临时政府由南京迁往北京,部内人员自然要有所调整。教育部次长景某乘蔡元培先期北上之机,便大量安置亲信,教育部于是又成了封建式的衙门。鲁迅看不惯景某的官僚习气,两人心存芥蒂,景某早有报复之心,乘机把鲁迅列入裁员名单之中。

蔡元培看到景某拟写的这份名单后,立即予以制止和纠正。蔡元培在给鲁迅等人的电报中说:“昨日******成立,教育部亟须组织,请即日北来,为盼。”鲁迅仍被聘为教育部佥事、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负责科学、美术馆、博物馆、图书馆、音乐会、演艺会等。

蔡元培在担任教育总长期间,大胆提出废除祭孔,不把孔子作偶像崇拜,并在小学废止读经,大学取消经科等革故鼎新的教育主张。一时间,社会上的守旧势力群起而攻之。加之蔡元培的教育改革思想不为袁世凯等人接纳,蔡元培于是提出辞呈辞去了教育总长一职。

1917年1月,蔡元培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其间依然采取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教育方针,以前所未有的举措,对北大尤其是文科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此时,鲁迅仍在教育部供职,在沉重、黑暗的社会氛围的压抑下,他特别感到孤独和愁闷。他常常一个人躲在补树书屋,整日整日地抄写古碑。后来,他的朋友、同乡钱玄同,将他引入北大《新青年》营垒,他的《狂人日记》、《孔乙己》和《药》等白话小说,才得以由《新青年》而面世。

蔡元培对鲁迅、周作人兄弟俩向来看重,他刚一到北大赴任即给鲁迅去信,只是因为鲁迅已在教育部供职,而未聘其到北大任教。但是,却和他多次谈起欲聘其二弟周作人的事。

周作人来到北京后,与其兄鲁迅暂住在一起。蔡元培根据周氏兄弟的意见,正式聘任周作人为北大文科教授,兼国史编纂处纂辑员,主要教授欧洲文学史和罗马文学史。

1920年8月2日,鲁迅也收到蔡元培签名的北大聘书,聘任鲁迅为北大讲师,主讲中国小说史。鲁迅还在讲义的基础上完成《中国小说史略》书稿,胡适对此给予高度评价,“这是一部开山的创作。”

1927年6月13日,蔡元培被任命为民国大学院院长。此时的鲁迅也早已不在北大兼职了。然而,蔡元培却还像15年前在教育部时那样,很快便给鲁迅发了聘书。12月26日,鲁迅在致章廷谦的信中说:“前两星期,有一个听差(我想,是蔡‘公’家的人)送大学院的聘书到我这里来。”蔡元培还专程拜访鲁迅,聘请他为大学院特约著作员。

现在看来,当时居于民国时期社会主流地位的蔡元培,之所以接二连三地选拔聘任鲁迅,除了同为浙江绍兴老乡的地缘因素之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居高临下的蔡元培能够认识到鲁迅的文化学术地位,而接纳鲁迅并为鲁迅提供更多的位置,则表明了蔡元培作为伯乐的胆与识。

名人忆评蔡元培

黄炎培就读于南洋公学特班时,蔡元培是他的老师,黄记忆中的蔡元培是:“全班四十二人,计每生隔十来日聆训话一次。入室则图书满架,吾师长日伏案于其间,无疾言,无愠色,无倦容,皆大悦服……吾师之深心,如山泉有源,随地涌现矣。”

教育家胡元曾用八个字形容蔡元培:“有所不为,无所不容。”有所不为者,狷洁也,则非义不取,其行也正。无所不容者,广大也,则兼收并蓄,其量也宏。蔡元培是对事有主张、对人无成见的长者,一生从善如流,却未尝疾恶如仇。有容乃大,真可谓百川归海而不觉其盈。

最能说明问题的应数辜鸿铭对蔡元培的尊重。这位脑后垂着长辫的清朝遗老不仅精通数门外国语文,而且目高于顶,眼中无人。袁世凯是何许强梁?辜鸿铭却将此公与北京街头刷马桶的老妈子等同视之。但古怪之极的辜老头子特别服膺一个人,就是蔡元培。辜鸿铭曾在课堂上对学生宣讲:“中国只有两个好人:一个是蔡元培,一个是我。因为蔡元培点了翰林之后,不肯做官,就去革命,到现在还是革命;我呢?自从跟张文襄(张之洞)做了前清的官员以后,到现在还是保皇。”1919年6月初,北大教授在红楼开会,主题是挽留校长蔡元培,众人均无异议,问题只是具体怎么办理,拍电报呢,还是派代表南下。大家轮番讲话。辜鸿铭也登上讲台,赞成挽留校长,他的理由与众不同——“校长是我们学校的皇帝,非得挽留不可”,这么一说就显得滑稽了。好在大家的立场和意见一致,才没人与辜老头子抬杠。

蔡元培作品精选

洪水与猛兽

二千二百年前,中国有个哲学家孟轲,他说国家的历史常是“一乱一治”的。他说第一次大乱是四千二百年前的洪水,第二次大乱是三千年前的猛兽,后来说到他那时候的大乱,是杨朱、墨翟的学说。他又把自己的拒杨、墨比较禹的抑洪水,周公的驱猛兽。所以崇奉他的人,就说杨、墨之害,甚于洪水猛兽。后来一个学者,要是攻击别种学说,总是袭用“甚于洪水猛兽”这句话。譬如唐、宋儒家,攻击佛、老,用他;清朝程朱派,攻击陆王派,也用他;现在旧派攻击新派,也用他。

我以为用洪水来比新思潮,很有几分相像。他的来势很勇猛,把旧日的习惯冲破了,总有一部分的人感受苦痛;仿佛水源太旺,旧有的河槽,不能容受他,就泛滥岸上,把田庐都扫荡了。对付洪水,要是如鲧的用湮法,便愈湮愈决,不可收拾。所以禹改用导法,这些水归了江河,不但无害,反有灌溉之利了。对付新思潮,也要舍湮法用导法,让他自由发展,定是有利无害的。孟氏称“禹之治水,行其所无事”,这正是旧派对付新派的好方法。

至于猛兽,恰好作军阀的写照。孟氏引公明仪的话:“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现在军阀的要人,都有几百万几千万的家产,奢侈的了不得,别种好好作工的人,穷的饿死;这不是率兽食人的样子么?现在天津、北京的军人,受了要人的指使,乱打爱国的青年,岂不明明是猛兽的派头么?

所以中国现在的状况,可算是洪水与猛兽竞争。要是有人能把猛兽驯服了,来帮同疏导洪水,那中国就立刻太平了。

载1920年4月1日《新青年》第7卷第5号

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节选)

是年(民国元年),政府任严幼陵君为北京大学校长。两年后,严君辞职,改任马相伯君。不久,马君又辞,改任何锡侯君;不久又辞,乃以工科学长胡次珊君代理。民国五年冬,我在法国,接教育部电,促回国任北大校长。我回来,初到上海,友人中劝不必就职的颇多,说北大太腐败,进去了,若不能整顿,反于自己的声名有碍。这当然是出于爱我的意思。但也有少数的人说,既然知道他腐败,更应进去整顿,就是失败,也算尽了心。这也是爱人以德的说法。我到底服从后说,进北京。

我到京后,先访医专校长汤尔和君,问北大情形。他说:“文科预科的情形,可问沈尹默君;理工科的情形,可问夏浮筠君。”汤君又说:“文科学长如未定,可请陈仲甫君;陈君现改名独秀,主编《新青年》杂志,确可为青年的指导者。”因取《新青年》十余本示我。我对于陈君,本来有一种不忘的印象,就是我与刘申叔君同在《警钟日报》服务时,刘君语我:“有一种在芜湖发行之白话报,发起的若干人,都因困苦及危险而散去了,陈仲甫一个人又支持了好几个月。”现在听汤君的话,又翻阅了《新青年》,决意聘他。从汤君处探知陈君寓在前门外一旅馆,我即往访,与之订定。于是陈君来北大任文科学长,而夏君原任理科学长,沈君亦原任教授,一仍旧贯。乃相与商定整顿北大的办法,次第执行。

同类推荐
  • 见喜

    见喜

    在这孤独的世间,总有一个人,将你当成生命中,那唯一值得千里迢迢去奔赴追寻的喜;当大地冰冻,山河褪色,繁华落尽,容颜枯萎,人生依然如初见般,惊心动魄,热烈痴缠。
  • 感悟文学大师经典——集外集拾遗——鲁迅作品精选

    感悟文学大师经典——集外集拾遗——鲁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心灵的原色

    心灵的原色

    这是90后作家许书熠第一部文集,体裁涵盖古诗词、诗歌、散文、剧本、小说,其中既有古诗词,又有现代诗歌、剧本,展现出极其全面的文学才华,从多角度展现出当代90后一代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学追求。
  • 热读与时评

    热读与时评

    本书分“现象观察”、“新作短评”、“女性写作”、“历史小说”、“西部小说”、“荐语与序言”六个栏目,从宏观扫描和微观考察两个方面,对90年代以来的90多部长篇小说进行了追踪与论评;获过奖的、得好评的和有争议的各类作品,都在认真的观照之中给予了自己的评说;开放的视野怀精到的品评,既有益于读者理解具体作家作品的精妙与独到,也有助于读者了解长篇小说创作长足演进的情形与态势。对于想在浩如烟海的长篇小说之林中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作品的读者来说,这本书还可能起到“长篇小说导读”的作用。
  • 剑扫风烟:腾冲抗战纪实

    剑扫风烟:腾冲抗战纪实

    本书是以塑造人物的类型群像见长的,其中腾冲籍的国老李根源、老县长张问德、绅士杨筱山、医学博士张德辉、女学生徐秀红、傈僳族英雄余子然和余子厚兄弟、游击司令梁正中以及后来加入腾冲籍的外籍战士张仁勇、仁二林……这一系列的人物是腾冲人民的优秀代表,也最为生动、感人。他们虽然是有名有姓的个体,但在作者的心中,他们都是“腾冲人”,即腾冲人的英雄群像的一个组成部分。
热门推荐
  • 网游之不弃信仰

    网游之不弃信仰

    我常常对我们的团员说:“《不弃信仰》之所以能有现在的辉煌,离不开大家的齐心协力,离不开公会管理们的辛勤付出,更离不开每一个人的一点一滴的进步。请记住我们的宗旨:不弃信仰,不弃友谊。”其实我并没有多么了不起,除去一个会长的称谓我也就是一个比较靠谱点的指挥而已。不过我很感谢《文明纪元》给予了我又一次选择命运的机会。请记住:这里没有最强的个人,只有最强的团队。致敬永恒的经典W
  • 六个梦

    六个梦

    这是我真实发生过的六个梦,可能个人文采有限,难以将梦境完全再现,读者读完后若不合意,还望多多包涵。
  • 傀儡娃娃:萌受养成

    傀儡娃娃:萌受养成

    2500年。“博士,实验品203号的目的地是哪里?”“那个叫什么……啊……纸,纸器时代吧。”2015年。“……”某攻看着在他被子里的某受。“你是谁?”某受蜷缩着睁大眼睛看着某攻。这只是一个面瘫总裁冰山攻和一个可爱萌哒哒天然受的单纯故事。本文1V1,HE,微虐(木有虐的话就不好看了!)想看各种番外的话欢迎加入本书Q群:533867018。
  • 香茗录

    香茗录

    十万南疆,妖兽肆虐,一个被妖兽吞噬却死里逃生的男童,误入一处神奇之处,揭开一段不为人知的往事,引发一场恩怨情仇。
  • 三生缘之七七箫长

    三生缘之七七箫长

    简介:是不是月老手中的红线从不曾断绝?千年万世,冥冥之中将你我缠绕。是不是瞳孔里的颜色从不曾变浅?人海茫茫,一眼回眸将你我找到。她,跨世而来,一身白衣,素雅沉静,浮世中飘零,眼里是说不完的冷漠疏离。他,遍着红衣,妖艳如血浸,摄持朝政,步步为营,享天下之尊,骨子里是说不尽的狂傲狠戾。那一世,手中剑,穿膛过。他问:“若有来生,凰儿,你可愿在凤凰花开的地方等我?”那一生,情毒入腹,却也甘之如饴……
  • 重生之年光荏苒

    重生之年光荏苒

    我们走散的时光,你会不会和我一样心慌。爱你,记忆如初。
  • 嫣嫣陌离

    嫣嫣陌离

    今思往日舞一曲,夜半三更泪如雨,曾,为你伏笔,今已红妆万里,吾…想念你。这是他写给她的诗,这是他对她的情,这是他剪不断的红线,这是她摘不掉的凤冠,这是她忘不了的容颜,这是她最爱的人……【扶裳是个历史学渣,so本小说朝代架空】〖看过书的小可爱们加群:532543383〗
  • 恋上搞怪保镖妃

    恋上搞怪保镖妃

    意外的穿越,来到这个自己完全陌生的历史时代,正义如她,看到被人追杀的完美王爷,挺身而出,把人带了就跑……聪明如她,为了自己的生计,‘救’下王爷之后,拍拍王爷的肩膀:“小子,以后我来保护你!”……一次出游,独自游走于幽林,却被土匪追赶,正想出手,谁料想一个丫头突然拉着他就跑,奇形怪状的衣服,幼稚的举止,还大言不惭的叫他‘小子’!!!好吧,被保护就被保护吧,可是,为什么每次到最后都是他在保护她呢……?
  • 至尊厨神

    至尊厨神

    御厨之后唐毅初出江湖,五星就酒店做特邀厨师,他能把上帝赐予人类的火焰运用的超神入化,烧出各种火之艺术。从此,一代至尊厨神诞生。拥有‘至尊厨神’之称的唐毅,混迹都市,又会碰到哪些奇遇?艳遇?
  • EXO若你爱我

    EXO若你爱我

    我赢了世界,却输了你-作品持续修改更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