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234400000059

第59章 忆沈从文(1)

沈从文传略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苗族,湖南凤凰县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一生共出版了《石子船》、《从文子集》等30多种短集小说集和《边城》、《长河》等6部中长篇小说,他的创作风格融写实、纪梦、象征于一体,语言格调古朴,句式简峭、主干凸出,单纯而又厚实,朴素而又传神,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彩。作品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命的哲学思考,给人教益和启示。

沈从文创作的小说主要有两类,一种是以湘西生活为题材,一种是以都市生活为题材,前者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后者通过都市生活的腐化堕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丧失。其笔下的乡村世界是在与都市社会对立互参的总体格局中获得表现的,而都市题材下的上流社会“人性的扭曲”是在“人与自然契合”的人生理想的烛照下获得显现,正是他这种独特的价值尺度和内涵的哲学思辨,构起了他笔下的都市人生与乡村世界的桥梁,也正由于这种对以金钱为核心的“现代文学”的批判,以及对理想浪漫主义的追求,使得他写出了《边城》这样的理想生命之歌。

中篇小说《边城》是他的代表作,是他表现人性美最突出的作品,作品通过湘西儿女翠翠与恋人傩送的爱情悲剧,反映出湘西在“自然”、“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一代又一代重复着悲剧的人生,寄托了作者民族的和个人的隐痛。

沈从文1917年到1922年漂游在湘西沅水流域;1923年至1928年在北京以写作谋生;1928年至1930年,在上海中国公学任讲师,兼《大公报》、《益世报》等文艺副刊主编;1931年至1933年在青岛大学任讲师;1934年至1939年在北京主编全国中小学国文教科书;1939年至1947年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授;1947年至1949年在北京大学任教授;1950年至1978年在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任文物研究员;1978年至1988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任研究员。沈从文的文学作品《边城》、《湘西》、《从文自传》等,在国内外有重大的影响。沈从文不仅是著名的作家,还是著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他撰写出版了《中国丝绸图案》、《唐宋铜镜》、《龙凤艺术》、《战国漆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学术专著,特别是巨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影响很大,填补了我国文化史上的一项空白。

怀念从文

巴金

我和从文见面在1932年。那时我住在环龙路我舅父家中。南京《创作月刊》的主编汪曼铎来上海组稿,一天中午请我在一家俄国西菜社吃中饭,除了我还有一位客人,就是从青岛来的沈从文。他当天晚上去南京,我同他在书局门口分手时,他要我到青岛去玩,说是可以住在学校的宿舍里。我本来要去北平,就推迟了行期,9月初先去青岛,是在动身前写封短信通知他。我在他那里过得很愉快,我随便,他也随便,好像我们有几十年的交往一样。他的妹妹在山东大学念书,有时也和我们一起出去走走、看看。他对妹妹很友爱,很体贴,我早就听说,他是自学出身,因此很想在妹妹的教育上多下功夫,希望她熟悉她自己想知道却并不很了解的一些知识和事情。

在青岛他把他那间屋子让给我,我可以安静地写文章、写信,也可以毫无拘束地在樱花林中散步。他有空就来找我,我们有话就交谈,无话便沉默。他比我讲得多些,他听说我不喜欢在公开场合讲话,便告诉我他第一次在大学讲课,课堂里坐满了学生,他走上讲台,那么多年轻的眼睛望着他,他红着脸,一句话也讲不出来,只好在黑板上写了五个字:“请等五分钟。”他就是这样开始教课的。他还告诉我在这之前,他每个月要卖一部稿子养家,徐志摩常常给他帮忙,后来,他写多了,卖稿有困难,徐志摩便介绍他到大学教书,起初到上海中国公学,以后才到青岛大学。

在青岛我就知道他在恋爱。第二年我去南方旅行,回到上海,得到从文和张兆和在北平结婚的消息,我发去贺电,祝他们“幸福无量”。从文来信要我到他的新家做客。在上海我没有事情,决定到北方去看看。我先去天津南开大学,同我哥哥李尧林一起生活了几天,便搭车去北平。

……我仿佛回到了l933年、l934年。多少人在等待《国闻周报》上的连载(指沈从文的《记丁玲》——编者注),他那样勤奋工作,那样热情写作。《记丁玲》之后又是《边城》,他心爱的家乡的风景和他关心的小人物的命运,这部中篇经过几十年并未失去它的魅力,还鼓舞美国的学者长途跋涉。到美丽的湘西寻找作家当年的足迹。

我在从文家做客的时候,他编辑的《大公报》文艺副刊和读者见面了。单是为这个副刊他就要做三方面工作:写稿、组稿、看稿。我也想得到他的忙碌,但从未听见他诉苦。我为“文艺”写过一篇散文,发刊后我拿回原稿。这手稿我后来捐赠北京图书馆了。我的钢笔字很差,墨水浅淡,只能说是勉强可读,从文却用毛笔填写得清清楚楚。我真想谢谢他,可是我知道他从来就是这样工作,他为多少年轻人看稿、改稿,并设法介绍出去。他还花钱刊印一个青年诗人的第一本诗集并为它作序。不是听说,我亲眼见到那本诗集。

从文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不喜欢表现自己。可是我和他接触较多,就看出他身上有不少发光的东西。不仅有很高的才华,他还有一颗金子般的心。他工作多,事业发展,自己并不曾得到什么报酬,反而引起不少的吱吱喳喳。那些吱吱喳喳加上多少年的小道消息,发展为今天所谓的争议,这争议曾经一度把他赶出文坛,不让他给写进文学史。但他还是默默地做他的工作(分派给他的新的工作)。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一样地做出出色的成绩。我接到从香港寄来的那本关于中国服装史的大书,一方面为老友新的成就感到兴奋,一方面又痛惜自己浪费掉的几十年的光阴。我想起来了,就是在他那个新家的客厅里,他对我不止讲过一次这样的话:“不要浪费时间。”后来他在上海对我,对靳以,对萧乾也讲过类似的话。我当时并不同意,不过我相信他是出于好心。

他并不曾搁笔,可是作品写得少。他过去的作品早已绝版,读到的人不多。开明书店愿意重印他的全部小说,他陆续将修订稿寄去。可是一部分底稿在中途遗失,他叹息地告诉我,丢失的稿子偏偏是描写社会疾苦的那一部分,出版的几册却都是关于男女事情的。“这样别人更不了解我了。”

最后一句不是原话,他也不仅说一句,但大意是如此。抗战前他在上海《大公报》发表过批评海派的文章引起强烈反感。在昆明他的某些文章又得罪了不少的人。因此常有对他不友好的文章和议论出现。他可能感到一点寂寞,偶尔也发发牢骚,但主要还是对那种越来越重视金钱、轻视知识的社会风气。在这一点我倒理解他,我在写作生涯中挨过的骂可能比他多,我不能说我就不感到寂寞。但是我并没有让人骂死。我也看见他倒了又站起来,一直勤奋地工作。最后他被迫离开了文艺界。

那是l949年的事。最初北平和平解放,然后上海解放。6月我和靳以、辛笛、健吾、唐弢、赵家璧他们去北平,出席首次全国文代会,见到从各地来的许多熟人和分别多年的老友,还有更多的为国家和人民的前途献出自己的青春和心血的文艺战士。我很感动,我很兴奋。

但是从文没有露面,他不是大会的代表。我们几个人到他的家去,见到了他和兆和,他们早已不住在达子营了,不过我现在也说不出他们是不是住在东堂子胡同,因为一晃就是40年。我的记忆模糊了。这几十年中间我没有看见他住过宽敞的房屋,最后他得到一个舒适的住处,却已经疾病缠身,只能让人搀扶着在屋里走走。我至今未见到他这个新居,l985年5月后我就未去过北京。不是我不想去,我越来越举步艰难了。

“****”前我最后一次去他家,是在1965年7月,我就要动身去越南采访。是在晚上,天气热,房里没有灯光,砖地上铺一床席子,兆和睡在地上。从文说:“三姐生病,我们外面坐。”我和他各人一把椅子在院子里坐了一会,不知怎样我们两个人讲话都没有劲头,不多久我就告辞走了。当时我绝没有想到不出一年就会发生“**********”,但是我有一种感觉,我头上那把利剑,正在缓缓地往下坠。

在越南我进行了三个多月的采访,回到上海,等待我的是******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就要开场了。我有种种的罪名,不但我紧张,朋友们也替我紧张。我回到机关参加学习,才知道自己仍在网里,真是在劫难逃了。进了“牛棚”,仿佛落入深渊。别人都把我看做罪人,我自己也认为有罪。表现得十分恭顺。绝没有想到这个所谓“触及灵魂的革命”会持续l0年。在灵魂受到煎熬的漫漫长夜里,我偶尔也想到几个老朋友,希望从友情那里得到一点安慰。可是关于他们,一点消息也没有。我想到了从文,他的温和的笑容明明在我眼前。我对他讲过的那句话:“我不怕……我有信仰。”像铁槌在我的头上敲打。我哪里有信仰?我只有害怕。我还有脸去见他?这种想法在当时也是很古怪的,一会儿就过去了。过些日子它又在我脑子里闪亮一下,然后又熄灭了。我一直没有从文的消息,也不见人来外调他的事情。

6年过去了,我在奉贤县文化系统五七干校里学习和劳动,在那里劳动的有好几个单位的干部,许多人我都不认识。有一次我给揪回上海接受批判,批判后第二天一早到巨鹿路作协分会旧址学习,我刚刚在指定的屋子里坐好,一位年轻姑娘走进来,问我是不是某人,她是从文家的亲戚,从文很想知道我是否住在原处。她是音乐学院附中的学生,我在干校见过。从文一家平安,这是很好的消息,可是我只答了一句,我仍住在原处,她就走了。回到干校,过了一些日子,我又遇见她,她说从文把我的地址遗失了,要我写一个交给她转去。我不敢背着工宣队“进行串连”,我怕得很。考虑了好几天,我才把写好的地址交给她。经过几年的改造,我变成了另外一个人,我遵守的信条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我并不希望从文来信。但是出乎我的意外,他很快就寄了信来。我回家休假,萧珊已经病倒,得到北京寄来的长信,她拿着五张信纸反复地看,含着眼泪说:“还有人记得我们啊!”这对她是多大的安慰!

他的信是这样开始的:“多年来家中搬动太大,把你们家的地址遗失了,问别人忌讳又多,所以直到今天得到熟人一信相告,才知道你们住处。大致家中变化还不太多。”

五页信纸写了不少朋友的近况,最后说:“熟人统在念中。便中也希望告知你们生活种种,我们都十分想知道。”

他还是像在30年代那样关心我。可是我没有寄去片纸只字的回答。萧珊患了不治之症,不到两个月便离开人世。我还是审查对象,没有通信自由,甚至不敢去信通知萧珊病逝。

我为什么如此缺乏勇气?回想起来今天还感到惭愧。尽管我不敢表示自己并未忘记故友,从文却一直惦记着我。他委托一位亲戚来看望,了解我的情况。1974年他来上海,一个下午,到我家探望,我女儿进医院待产,儿子在安徽农村插队落户,家中冷冷清清,我们把藤椅搬到走廊上,没有拘束,谈得很畅快。我也忘了自己的“结论”已经下来:一个不戴帽子的反革命。

等到这个“结论”推翻,我失去的自由逐渐恢复,我又忙起来了。多次去北京开会,却只到过他家两次。头一次他不在家,我见着兆和,急匆匆不曾坐下吃一杯茶。屋子里连写字桌也没有,只放得下一张小茶桌,夫妻二人轮流使用。第二次他已经搬家,可是房间还是很小,四壁图书,两三帧大幅近照,我们坐在当中,两把椅子靠得很近,使我想起1965年那个晚上,可是压在我们背上的包袱已经给摔掉了,代替它的是老和病。他行动不便,我比他好不了多少。我们不容易交谈,只好请兆和做翻译,谈了些彼此的近况。

我大约坐了不到一个小时吧,告别时我高高兴兴,没有想到这是我们最后的一面,我以后就不曾再去北京。当时我感到内疚,暗暗地责备自己为什么不早来看望他。后来在上海听说他搬了家,换了宽敞的住处,不用下楼,可以让人搀扶着在屋子里散步,也曾替他高兴过一阵子。

倘使真的和从文见面,我将对他讲些什么呢?

我还记得兆和说过:“火化前他像熟睡一般,非常平静,看样子他明白自己一生在大风大浪中已尽了自己应尽的责任,清清白白,无愧于心。”他的确是这样。我多么羡慕他!可是我却不能走得像他那样平静,那样从容,因为我并未尽了自己的责任,还欠下一身债。我不可能不惊动任何人静悄悄离开人世,那么就让我的心长久燃烧,一直到还清我的欠债。

有什么办法呢?中国知识分子的悲剧我是躲避不了的。

谈沈从文(节选)

黄永玉

有一天傍晚,我正在孔庙前文星街和一群孩子进行一场简直像真的厮杀的游戏,忽然一个孩子告诉我,你们家来了个北京客人!

这个人和祖母围着火炉膛在矮凳上坐着,轻言细语地说着话,回头看见了我。

同类推荐
  • 外国文学通用教程

    外国文学通用教程

    本书共七编十七章,系统地阐述了古代至现代欧美、俄苏、亚非及大洋洲的文学发历程,专门介绍和分析了各时期、各国的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品、同时还涉及了其他相关的艺术门类。本书秉持了历时和共时,横向和纵向的比较视野,体系完备,辐射面广,内容丰富翔实,论述了简明扼要,是一部具有较高实用价值的外国文学教材。
  • 慢慢相爱:刘晓鸥作品集

    慢慢相爱:刘晓鸥作品集

    一本适合在午后的阳光下,伴一盏香茗细细感受的美文集。作为一本美文精选集,本书包含了作者对温暖亲情的记述,对少年时光的追忆,对当下流行文化现象的探讨和思索,以及旅行在外行走中的种种见闻和感悟。
  •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莫里兹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莫里兹

    主要对象的通俗读物。它用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形式向读者系统地介绍从古至今世界各国著名的文学作家和他们的优秀代表作品。这套丛书将引导青年朋友去漫游一番那绚丽多彩、浩瀚无边的文学世界——从古希腊的神话王国到中世纪的骑士、城堡;从铁马金戈的古战场到五光十色的繁华都市;从奔腾喧嚣的河流、海洋到恬静幽美的峡谷、森林、农舍、田庄…它将冲破多年来极左路线对文学领域的禁锢和封锁,丰富青年朋友的精神生活,为青年朋友打开一扇又一扇世界文学之窗,让读者花费不多的时间就能游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浏览各国人民今天、昨天、前天直至遥远的过去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图景,去体会他们的劳动、爱情、幸福、欢乐以及痛苦、忧伤、斗争、希望…
  • 爱在阳光里

    爱在阳光里

    爱在阳光里》是宁夏残联办公室秘书武玉周多年来创作的诗歌作品集。该书分六辑分别对残疾人、社会慈善家、爱心人士及残疾人工作者,新时期雷锋传人郭明义,大美宁夏给予了高度颂扬。全书诗作立意高远,视角独特,内容丰富。给人以情感的亢奋,精神的愉悦,灵魂的升华。书中采用了朗诵诗的形式,布阵句子,宣泄情感,指向明白无误,语言朴实但不乏华丽和变幻。诗行文字凝练思想雄浑情感炽烈,一气呵成。爱在阳光里》一书行文大气磅礴,叙事细腻于一体,呈现出作者的文采大气华美,语言娟秀犀利,认知的深邃广阔,思考的独到深刻。
  • 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世界文学百科)

    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热门推荐
  • 灵警事务所之阴阳灵警

    灵警事务所之阴阳灵警

    我是一个阴阳灵警。天生拥有紫色瞳孔和天煞孤星命格。人人都对我冷眼所带。但是我的工作却很特殊。抓鬼、降妖,捕捉灵异界的罪犯。等同灵异界的警察!你想拥有毁灭人灵魂的枪?想成为人人口中流传的英雄?好!请加入,灵警事务所!
  • 潇洒征天下

    潇洒征天下

    夜影只是一个二十一世纪金牌杀手,肿么会也踩着潮流的尾巴,一不小心穿越了呢?你说穿越就穿越吧,丫的偏偏还是跟其他同仁们不一样,人家都是穿到一个十几岁的废柴小姐身上,夜影却穿到了一个胎儿身上,出生后似乎还很受宠。天知道夜影只想主宰世界而已,老天你偏偏让那么多身份特殊的人缠着她。虽然这个世界有玄气和魔法对夜影征服天下有一定的帮助,但老天你也不能这样耍她吧!
  • 巅峰天帝

    巅峰天帝

    道,无处不在,世间万物皆为道的一部分。故,世间一切生灵,自出生之时身体之中便有道之痕迹烙印。而修士,炼气力,开灵海、显化人体九种道之痕迹,神藏之境,开启人体九种道之痕迹门户,此,便是天生神通…意外被一根烂木头敲了一下,薛佚穿越了,穿越到了腾龙大陆。在这个大陆,人们不尊天地、不敬鬼神,只尊强者,人族为王。域外天魔、神灵,称魔、称神,但有敢降临大陆者,一概轰杀,神魔不留。域外天魔加身、魔念强横,乱人意志……化开魔念,修成天帝。天帝者,掌天控地,谈笑诛神魔、抬手摘星月、一怒压万界。
  • 多情小姐无情剑

    多情小姐无情剑

    楼兰宝藏再现,掀起江湖纷争无数,传说被刻画在一件楼兰古物里。江湖上赫赫有名的振远镖局接到护送楼兰遗失古物到往皇都,中途遭遇劫镖,无一人生还,第二天,振远镖局半夜也无故失火,大火整整烧了一夜,秋风城全城陷入恐慌,发动全名积极救火,才得以保住秋风城。振远镖局遭灭门之灾,成为江湖一时热议话题,但无从得知是谁下此毒手,楼兰遗物再次消失。振远镖局总镖头叶振远的独生女儿叶禅雪逃得一命,由江湖第一剑林逸潇护送到当时极为神秘的云雾山庄加以保护。只道是前世今生,命中注定,上一辈的纠葛让这一辈偿还,秋风城离云雾山庄千沟万壑,路途遥远。两颗孤寂的心灵碰触,一路随行一路羁绊,此时的心境和当初是否一样?
  • 你是我的二分之一命

    你是我的二分之一命

    同是皇子,你是皇上皇后宠爱的太子殿下,而我呢,不过是皇上一醉之下,与宫女所生的弃子……父皇?手足?这些离我远去的词语,像你这样冷酷无情的人是无法体会到的吧?但是,我以前没有恨过你什么,只是想与母亲安静生活一生,你万万不该害我母亲性命!父皇?手足?这些词语统统葬送在母亲离我而去的那一晚!我与母亲所受的,有朝一日一定会奉还给你!轩辕芜!你是我轩辕远这辈子最大的敌人!轩辕远,你知道吗,我轩辕芜最大的悔恨就是曾经让你恨我入骨,最大的成就就是让你爱上我,最不后悔的就是爱上你
  • 走向孤独

    走向孤独

    大约有十七八年了,我把相当一部分时间和精力用在田野调查上,了解中国土地荒漠化、江河与湿地等关于生态环境的状况,走得最多的是西部,更确切地说是河西走郎以西,风沙线和干裂的土壤以及大漠戈壁,胡杨红柳从此烙印在心的深处,成为一种生命感觉。我从大地之上、之中得到的启迪,由此而发出的思之种种,应是我写作生涯中最值得庆幸的一段历程,至少在这举世滔滔皆言利的年代,我曾在旷野中呼告守望,我没有变得更为浅薄,但,深刻与高贵是谈不上的,尤其是和大地之上的万类万物相比,我怎么能连根带叶地理解一根小草?我该如何去感觉在荒漠中兀自高大,而到了秋天那叶子金黄得醉人的独树胡杨呢?
  • 总裁霸宠克制点

    总裁霸宠克制点

    见办公室里坐着一个拥有王者气息的男人,苏小然来到桌前,硬着头皮把自己的资料交了过去。男人抬头用深邃的眸子看了她一眼,缓缓说道:“你通过了。你是第一个不怕死的敢过来直接交资料。很好,我的人就要这样厚脸皮。”苏小然一脸黑线:什么叫不怕死,我脸皮厚吗!!!
  • 穿越重生:我的冷酷穿越妃

    穿越重生:我的冷酷穿越妃

    是否,你依然如斯温柔,一阙瘦词,酝满了情深依旧;是否,你依然青衫明眸,一把折扇,挥不尽盛世风流。
  • 凤凰无泪:嫡女誓不为妃

    凤凰无泪:嫡女誓不为妃

    第一次,他为了保护他的皇兄,毁了她的容颜。第二次,她为了保护她弟弟,成为他身边的军师,白天她为他出谋划策,晚上她为他暖床。第三次,他拥着他所爱之人,坐着那个她为他打下的位子,而她最后的要求,是放她离开。?得天女者得天下,她不是天女却为他取的天下,江山在手,她才知道她不过是他利用的工具。当她拿下那个位子,当她欢喜而归,看到的是他拥着她人,她问为什么,他只说她是天女。只因为那人是命定天女,她的付出便化作流水西去。“莫言,你什么都不说,却做了一切,你看似无辜,却伤我最深。”“安然,爱的源头是恨,即使你恨我,我也要把你留在身边。”一坐江山牵扯着两人,死了无数人,一个位置眼红了多少人,伤了最爱的人。
  • 遥遥相望

    遥遥相望

    有些人早已在不经意间入骨入心,当你五脏都在念着一个人时。爱从何而起,情为何而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