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234400000085

第85章 忆张爱玲(2)

老作家夏衍是张爱玲的读者之一,抗战结束,夏衍从重庆回到上海,就听说沦陷期间出了个张爱玲,读了她的作品;一九四九年后,他正好是上海文艺界的第一号人物。这就是张爱玲出现在文代会上的来龙去脉。夏衍从不讳言自己爱才,上海电影剧本创作所成立,夏衍亲自兼任所长,我被委任为他的副手。他告诉我,要邀请张爱玲当编剧,但眼前还有人反对,只好稍待一时。我来不及把消息透露给张爱玲,就听说她去了香港。夏衍一片惋惜之情,却不置一词。后来夏衍调到文化部当了副部长,我还在上海书店的书库里,购了《传奇》和《流言》,寄到北京去送给他。

生活是个谜,自己切身的事,尚且包藏着许多秘密和未知数,何况是身外冷暖,背后文章;加上彩凤折翼,灵犀失明,大陆长时期与世隔绝,被海外视为“铁幕”,彼此缺少了解,也就无怪其然了。

人没有未卜先知的本能,哪怕是一点一滴的经验,常要用痛苦作代价,这就是悲剧和喜剧的成因。时间蚕食生命,对老人来说,已经到了酒阑灯灺的当口;但是,感谢上帝,我们也因此能够看得宽一些,懂得多一些了。——真要明白,当然不见得,老糊涂多的是。

专门研究张爱玲的唐文标教授,说:“张爱玲写作在一个不幸的时代,她不能为同时代的中国人所认识,可说是阴差阳错,也许亦是她自己所决定的。”这话说得好,但也还可以推敲,因为同实际有距离,原因也是由于隔膜。我倒是想起了《倾城之恋》里的一段话:“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但是在这不可理喻的世界里,谁知道什么是因,什么是果?谁知道呢?也许就因为要成全她,一个大都市倾覆了,成千上万的人死去,成千上万的人痛苦着,跟着是惊天动地的大改革……流苏并不觉得她在历史上的地位有什么微妙之点。”如果不嫌拟于不伦,只要把其中的“香港”改为“上海”,“流苏”改为“张爱玲”,我看简直是天造地设。

中国新文学运动从来就和政治浪潮配合在一起,因果难分。五四时代的文学革命——反帝反封建;三十年代的革命文学——阶级斗争;抗战时期——同仇敌忾,抗日救亡,理所当然是主流。除此之外,就都看作是离谱,旁门左道,既为正统所不容,也引不起读者的注意。这是一种不无缺陷的好传统,好处是与祖国命运息息相关、随着时代亦步亦趋,如影随形;短处是无形中大大减削了文学领地,譬如建筑,只有堂皇的厅堂楼阁,没有回廊别院,池台竞胜,曲径通幽。我扳着指头算来算去,偌大的文坛,哪个阶段都安放不下一个张爱玲;上海沦陷,才给了她机会。

日本侵略者和汪精卫政权把新文学传统一刀切断了,只要不反对他们,有点文学艺术********,求之不得,给他们什么,当然是毫不计较的。天高皇帝远,这就给张爱玲提供了大显身手的舞台。抗战胜利以后,兵荒马乱,剑拔弩张,文学本身已经成为可有可无,更没有曹七巧、流苏一流人物的立足之地了。张爱玲的文学生涯,辉煌鼎盛的时期只有两年(一九四三年—九四五年)是命中注定,千载一时,“过了这村,没有那店。”幸与不幸,难说得很。

张爱玲不见于目前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毫不足怪,国内卓有成就的作家,文学史家视而不见的,比比皆是。这绝不等于“不能为同时代的中国人所认识”,已经有足够的事实说明。往深处看,远处看,历史是公平的。张爱玲在文学上的功过得失,是客观存在;认识不认识,承认不承认,是时间问题。等待不是现代人的性格,但我们如果有信心,就应该有耐性。

今年一月,我在香港,以鬯依例赏饭,座上有梅子、黄继持、郑树森,茶余酒后,谈到了张爱玲。我说她离开大陆,是很自然的事。既然感到格格不入,不合则去,正是各行其是,各得其所。

大陆曾经“运动”成风,到“**********”而达于顶点,张爱玲留在大陆,肯定逃不了,完全没有必要做这种无谓的牺牲,我为此代她庆幸。但对她的《秧歌》和《赤地之恋》,我坦率地认为是坏作品,不像出于《金锁记》和《倾城之恋》作者的手笔,我很代张爱玲惋惜。这并不因为小说的政治倾向。我近年来有一种越来越固执(也许可以说坚定)的信念:像政治、宗教这一类有关信仰的问题,应当彼此尊重,各听自便,不要强求,也决不能强求,谁如果确信自己的理想崇高美好,就孜孜以求地做去,不必害怕别人反对。

《秧歌》和《赤地之恋》的致命伤在于虚假,描写的人、事、情、境,全都似是而非,文字也失去作者原有的光采。无论多大的作家,如果不幸陷于虚假,就必定导致在艺术上缴械。张爱玲在这两部小说的序跋中,力称“所写的是真人真事”,而且不嫌其烦,屡述“故事的来源”,恰恰表现出她对小说本身的说服力缺乏自信,就像旧式店铺里挂“真不二价”的金字招牌一样。事实不容假借,想象需要依托,张爱玲一九五三年就飘然远行,平生足迹未履农村,笔杆不是魔杖,怎么能凭空变出东西来!这里不存在什么秘诀,什么奇迹。

海外有些评论家把《秧歌》和《赤地之恋》赞得一朵如花,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们为小说暴露了“铁幕”后面的黑暗,如获至宝。但这种暴露也是肤浅而歪曲的,在大陆读者看来,只觉得好笑。清明的世界不会讳疾忌医。大陆不是天堂,却决非地狱。只要有点历史感,荣枯得失,一加对照,明若观火。“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张爱玲隔岸观火,并不了解她的攻击对象,而又要加以攻击,怎么能打中要害?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国内文艺界正在抛弃“为政治服务”的口号,而从来笔端不沾政治的张爱玲,反而作茧自缚。

三十年骎骎地过去了,作为张爱玲的忠实读者,我多么期待能看到她新的《金锁记》,新的《倾城之恋》。——“三十年前的月亮早已沉下去”,我希望,“三十年前的故事还没有完”。

我在北方湛蓝的初冬,万里外,长城边,因风寄意,向张爱玲致以良好的祝愿,亲切的问候。

【作者简介】

柯灵(1909—2000),剧作家,评论家,原名高季琳,浙江绍兴人,生于广州。小学毕业后靠自修完成学业,1926年在上海《妇女杂志》发表叙事诗《织布的妇人》而步入文坛。1931年来到上海,先后在天一影片公司和明星影片公司从事宣传工作,同时从事文学创作和电影评论。1938年创作了第一个电影剧本《武则天》,此后创作或改编了电影剧本《乱世风光》、《末路王孙》,1945年与师陀合作将高尔基的话剧《底层》改编成话剧剧本《夜店》(后改编成电影),产生了广泛影响。1948年至香港任《文汇报》副总编,创作电影剧本《春城花落》、《海誓》,1949年回到上海,曾任上海《文汇报》副社长兼副总编、上海电影剧本创作所所长、上海电影艺术研究所所长、《大众电影》主编、上海作协书记处书记、上海影协常务副主席等职,改编或创作电影文学剧本《腐蚀》、《不夜城》、《秋瑾传》等,著有多部散文集、文艺评论集及《柯灵电影剧本选集》。

张爱玲有关情感的妙语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迟一步,遇上了也只能轻轻地说一句:“哦,你也在这里吗?”

☆我要你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个人是等着你的,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么个人。

☆在人群中偷看你的笑脸,恍惚间仿佛回到从前。会不会有一天我们再一次地偶然相遇,一见钟情,然后彼此相恋?

☆诺言的“诺”字和誓言的“誓”字都是有口无心的。

☆你在做什么?我在仰望天空。30度的仰望是什么?是我想念她的角度。为什么要把头抬到30度?为了不让我的眼泪掉下来……

☆人一辈子也无法心心相印,他们孤独的只剩下肉体和金钱的交换了。所以,请等待那个对你生命有特殊意义的人……

☆在我的世界里,你依旧纯洁,脏了的只是这个世界……

☆踮起脚尖,我们就能离幸福更近一点吗?

☆我生命里的温暖就那么多,我全部给了你,但是你离开了我,你叫我以后怎么再对别人笑。

☆有些人会一直刻在记忆里的,即使忘记了他的声音,忘记了他的笑容,忘记了他的脸,但是每当想起他时的那种感受,是永远都不会改变的。

☆感情有时候只是一个人的事情。和任何人无关。爱,或者不爱,只能自行了断。

☆对弈的人已走,谁还在意推敲红尘之外的一盘残棋。

☆我一直在寻找那种感觉,那种在寒冷的日子里,牵起一双温暖的手,踏实地向前走的感觉。

☆因为平淡,我们的爱情有时会游离原本温馨的港湾;因为好奇,我们的行程会在某个十字路口不经意的拐弯,就在你意欲转身的刹那,你会听见身后有爱情在低声地哭泣。

☆在这城市里,我相信一定会有那么一个人,想著同样的事情,怀著相似的频率,在某站寂寞的出口,安排好了与我相遇。

☆用一转身离开,用一辈子去忘记……

☆终有一天你会知道:公交5分钟一班,地铁9分钟一班,我们的爱——一辈子只有这一班!

☆为追求到我喜欢的人,我愿意放弃我所拥有的一切,可当我放弃这一切后,她还会接受我的爱吗?

☆生活,匀速的是爱,不匀速则变成一种伤害……

☆明知道天要下雨就该带把伞,明知道不会有结果就请别开始!

☆一段感情能给你带来多大痛苦,就曾给你带来过多大快乐……

☆有的人走了就再也没回来过,所以,等待和犹豫才是这个世界上最无情的杀手!

☆当我们都老的时候,我希望——还能吻着你的牙床,直到永远……

☆我颠倒了整个世界,只为摆正你的倒影……

☆如果一个人的感情得到了解脱,那么另一个人将走向可怕的地狱……

☆爱情就是上辈子欠下的情债这辈子来还——我上辈子一定俗不可耐,搞得我今生无债可还!

☆有人追求幸福,所以努力;有人拥有幸福,所以放弃……

关于名字

张爱玲

我自己有一个恶俗不堪的名字,明知其俗而不打算换一个,可是我对于人名实在非常感到兴趣的。为人取名字是一种轻便的,小规模的创造。旧时代的祖父,冬天两脚搁在脚炉上,吸着水烟,为新添的孙儿取名字,叫他什么他就是什么。叫他光楣,他就得努力光大门楣:叫他祖荫,叫他承祖,他就得常常记起祖父;叫他荷生,他的命里就多了一点六月的池塘的颜色。

同类推荐
  • 毛泽东与戏曲文化

    毛泽东与戏曲文化

    中国戏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一个创造,也是代代人沉积的一份文化遗产。它是构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毛泽东很爱好、也很熟悉戏曲。他在倥偬之馀,和人民大众一同欣赏各种戏曲,聆听各家曲调,凡是民众所喜爱的,他也喜爱,如京剧、晋剧、豫剧、秦腔、越剧和昆曲。别人看戏听曲看热闹,评雅俗,而他却还常能从戏里找出富有哲理的学问,古为今用,并在现实生活,寻得有关政治斗争、策略战略、领导艺术、工作方法等方方面面的借鉴,作出与众不同角度的、颇见独特的点评……
  • 2002年大学生最佳散文

    2002年大学生最佳散文

    高校散文作品中的“校园题材”应从较宽泛的意义上来理解。在这一类题材作品中,高校校园往往只是一种背景性的存在,作者们一般很少将大学校园生活作为直接的表现或描述对象,而是把大学校园生活作为背景处理,将青春期的各种经历、情感体验及思想感悟作为表现重点。
  • 河流穿过针眼:音乐卷

    河流穿过针眼:音乐卷

    本书分为六卷,均为作者多年写作精华,其中音乐卷《河流穿过针眼》为作者的音乐随笔,共计73篇文章,皆与音乐,乐器,歌曲相关,语言流畅,写作手法独特,篇篇角度不同,独树一帜,优美感人,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与音乐有关的散文集。
  • 最浪漫的88个爱情故事

    最浪漫的88个爱情故事

    人生是一本大书,爱情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本书88个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或苦涩,或甜蜜,或凄婉动人,或回味无穷,但都能让人体会到爱情的温馨美好。初恋情怀,是青春岁月的最初悸动;长相厮守,是柴米油盐聚集的细节。回首过往,也许有些人永远不会在一起,但是有一种感觉可以藏在心里,守一辈子。人生有很多幸运,也有很多遗憾,爱情同样如此。曾经的相识相知与相依相伴,或许最终都成为记忆里最美的风景,那些令人怅惘的爱情故事将让你真切体味“此情可待成追忆”的别样滋味。
  • 从火车站到博物馆:城市生存手记

    从火车站到博物馆:城市生存手记

    《从火车站到博物馆:城市生存手记》作为一本城市生存手记,从火车站写到了博物馆。因为对很多人来说,我们的爷爷或者爷爷的爷爷就是坐着火车进城的。在他们的印象中,火车站含有颠沛流离的意味。对很多新生代援建者来说,父辈们也是坐着火车从一个城市到了另一个城市。所以,我们觉得火车站是一个恰当的开始。而博物馆,收藏着一个城市的历史,也昭示着一个城市的未来。博物馆是一个适合在困窘或无聊时在里面思考或者发呆的地方。也许很多人没去过本市的博物馆,我们强烈建议你能去看看,相信不会没有收获。根据上述理由,我们把火车站和博物馆这两种建筑作为地标,镶嵌在本书的两边。
热门推荐
  • 店铺销售管理

    店铺销售管理

    史上最实用、最有效的店铺销售管理手册。怎样做一份店铺市场的调查和预测?如何做有效的商品规划?怎样制定一份陈列商品的最优方案?如何提升促销的艺术?所有店铺销售最实用的管理技巧尽在本书。让你轻松高效地学会店铺销售管理。
  • 混乱之平行世界

    混乱之平行世界

    是重生,还是穿越?林小悠不得而知,但是.....当他重生了才知道,什么炒股票、玩商业、写小说,通通不行,股票?林小悠连股票交易市场的门朝哪开都不知道;小说?好吧,貌似可行,但是现实会给你会心一击!这不是一个正常的世界,早在几百年历史就已经因为某位大能走入岔道;这不是一个平凡的世界,传说中的奇人异士总会在不经意间出现;这也不是一个普通的世界,总有些存在于文字与画面中的角色乱入!这是一个混乱的平行世界,在平静广阔的亿万人掩盖下,一个个曲折、不可思议的故事在一一上演!本书有真情实感,也有爽点,无论是想看细看感情的书友,还是追求爽快的书友都可以看看!虽然本人自觉文学功底不足,但是我会一直努力的!!!
  • 花开季节恰好爱你

    花开季节恰好爱你

    同样出身于黑道世家的两个人,在遇到相同的事后,又会怎样发展,豪门的虐恋本不该在他们身上发生。
  • 负正得正

    负正得正

    “负负得正,正负得负”季学霸“错了啊!是正负得正!”蔺渣渣“你走了?好吧”伤心季“我........我很快回来...”蔺负心汉回来后,“合作愉快哈!”季开心“哦.....嗯合作愉快哈...”作者很懒,文笔自我感觉良好,写的不好不要在意那些细节哦⊙?⊙!
  • 二胎这件大事

    二胎这件大事

    我是许小愿今年32岁,是有钱人家的太太。看着可以生二胎的消息,老公却一直在回避。我知道他有秘密,而且藏得很深。我以为只要用情至深,想要勾住一个男人的心不难。可是徐娘半老也比不过天生狐媚。我一步一步抽丝剥茧,抓住渣男和小三偷情的证据。那个被我宠了20几年的妹妹却笑说:“大婶,二胎你别生了,我已经帮你老公怀上了!”当我终于被扫地出门,走投无路被迫去做女公关的时候,他却毫不在意地说:“许小愿,你终于可以做回你自己了,婊子!”我咧着红艳的唇冷笑:“那又如何,你小舅舅就喜欢我这种型。”
  • 亚欧硝烟

    亚欧硝烟

    本书内容包括法西斯极权统治的建立、二战爆发前的世界格局、日本法西斯首开战端、德意在欧非燃起点火、风云际会的欧洲天空、欧洲战争的全面爆发。
  • 痴情老公太黏人

    痴情老公太黏人

    “老婆,快来抱抱!”床上的那个男人张开手臂,却不想扑空。“程晨,赶紧给老娘起来!都几点了,你还赖在床上?”“哼,都怪你,昨晚你把人家折腾的那么惨!”苏落医听后,老脸一红,这个男人的脸皮,真是够厚了。看着苏落医落荒而逃的背影,床上如玉般的男人孩子般的大笑起来。“爸爸,你又欺负妈妈了!”小男孩站在那里,无奈的摇头看向幼稚的父亲。抬头望向那张和自己几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脸,程晨忽然觉得,人生真是圆满。爱他的和他爱的,都在自己的身边,他一定会好好珍惜的。(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镇魔伏妖诀

    镇魔伏妖诀

    除妖师的职责是什么?除妖灭魔啊!除妖师的目标是什么?踏破虚空啊!除妖师的。。。。放屁,除妖师的职责管我屁事,我的目标是自由自在的活着。
  • 拼出一片天

    拼出一片天

    J市黑道重新洗牌,左文昊,曾经的J市第一地下皇太子,被逼出J市,为了报仇及证明自己不单单只是一个纨绔子弟,左文昊重新走上黑道,他将带领着自己的一帮兄弟,拼出一片属于他自己的天下!
  • 那些年,那些爱

    那些年,那些爱

    “嘘,小点声啊你,小心我妈听到,她在客厅看电视呢”。小娅小心的对媛媛说道。小娅与媛媛是两个天津姑娘,从初中开始就是好友,后来一起上的高中,大学,所以成了死党,一直都是知心好友。当小娅说出自己爸爸曾经答应过曾经的战友让两个孩子以后长大后结成亲家的事情后,吃惊的表情好像看到了恐龙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