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274900000037

第37章 贺宏亮:狮子山下的闲读

我十六岁在四川省郫县第三中学初中毕业后,就没有继续读高中,而是进入了国家级重点中专之一的四川省邮电学校财会专业学习。虽然后来我通过十多年的继续学习,先后获得了四川师范大学的文学学士和北京师范大学的公共管理学硕士学位,但按照干部人事部门的正规要求,我的《履历表》上“全日制教育”栏目只能填上中等专业学校毕业。我初中时期的学习成绩并不算差,全校排名在前三,但因为眼睛近视得厉害,即使考上大学也不能选择好的专业,再加上父母都是邮电职工,于是就叫我报考了邮电学校,读出来后即使在县邮电局就业,也算是有个牢固的“铁饭碗”。一九九一年后的三四年中,当我的大多数同学都还在高中挑灯苦读的时候,我却已经在成都狮子山下临帖刻章喝茶看闲书了。有时候回想起来,当年没有经历残酷的高考和读全日制大学或许是一种遗憾。不过,没有去读高中对自己的身体是很有好处的。更重要的是,我有机会较早开始按照自己的兴趣广泛阅读,多年来一直对学习保持着兴趣。不像身边的一些虽然读了大学甚至研究生的朋友,学习的兴趣早已在高三的那些日日夜夜中消磨殆尽。这样来看我的选择,有失也有得,或许得还更多一点罢。

先说说我所学的财会专业知识。很惭愧,中专四年我花在会计专业方面的时间和精力估计不到十分之一。在邮电学校里,通信类理科专业的那些同学读得非常辛苦,而邮政和财会专业的学生就太轻松了。那几年我基本上是在每学期的最后半个月,抄笔记,背大纲,考试绝对没有问题。我庆幸自己所读的文科专业没有学业上的压力,可以有大把的时间自由支配任意挥霍。我当时想,学校里面学习的东西不过是谋生的手段,自己喜欢的书法才是值得长期付出的大工程。人生际遇很难说,但我毕业之后确实和财会专业工作无缘,说明最初的那个判断还是比较准确的。

我进入中专以前已经在成都市书协会员龙宁老师指导下学习过多年的书法,也在一些青少年书法比赛中获奖,还作为成都学生代表参加过第三十九、四十一两届“全日本学生书道展”。一九九一年夏天,我的目标是争取在中专毕业前书法作品能两次选上省级书法展览,加入四川省书法家协会。我随身常带了不少字帖,印象深刻的是其中有一册《书法丛刊》“米芾”专辑。我把这本书拆散了,把其中的一些散页随身携带,有时间就拿出来细细体味老米“八面出锋”的精妙笔法。一九九一年、一九九二年还没有什么电脑刻字之类的商铺,学校里迎接领导检查啊,“五四”文艺汇演啊等活动要挂出的标语横幅,就只能靠我拿着大号的毛笔“刷字”了。要写大字就得有地方,所以我进校不久就搞到了团委的一间办公室,两张办公桌拼到一起就是个大的画案,可以随时去写他个昏天黑地了。幸运的是,当时在邮电学校任党委秘书的任云老师也是一位青年书法家,我常常在晚自习后带着习作请他指教,从他那里借阅早些年的《中国书法》《书法》和《书法研究》;也常在周日骑着借来的单车,和任老师一起到美术馆看展览,到师友家切磋书艺。回头来看,九十年代初期还有着不少八十年代的理想主义色彩,大家都很真诚地谈论着艺术、文学,官方的书协还是很权威很神圣的机构,省书协会员的身份是我们努力的目标。在任云老师的指点之下,我进步很快,在一九九二年冬天,作品入选了“首届四川省书法新人新作展”。同时,我的几篇书法论文习作也在《书法导报》上发表。看来,我离自己的目标前进了一大步。

变化总是比计划快,事情的发展往往出人意料。一九九三年是我的幸运年。这年寒假我在家玩得实在无聊,翻出《书法报》上中国书法家协会的“征稿启事”,在一个月内试着写了三篇论文。一篇论王铎书法,投寄“王铎书法国际研讨会”;一篇论赵孟 书法,投寄“赵孟 书法国际研讨会”;还有一篇谈书法与传统,投寄“全国第四届书法学术研讨会”。大概在四月初,我突然收到中国书协研究部主任张荣庆先生发来的加急电报,说论文入选,叫我到河南洛阳参加王铎书法国际研讨会。我打着从同学那里借来的领带坐火车到洛阳参加了这次会议。洛阳之行收获很大,不但见到了许多以前只能在报纸上读到名字的书法名家,认识了很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教授学者,还有机会游览了洛阳龙门石窟、关林、千唐志斋和王城公园,真有点“一日看尽洛阳花”的得意之情。九月,我又收到中国书协的会议通知,论文入选了“全国第四届书法学术研讨会”并获得三等奖,全文收入重庆出版社出版的论文集。这个结果令人惊喜。十月,我依然打着借来的领带坐火车到重庆参加了研讨会,重庆之行让我结识了当时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的邱振中教授,他在会后给了我很多帮助,指导我阅读哲学、美学和艺术史方面的书籍。十一月,我第三次收到中国书协的通知,论文入选在浙江湖州举行的“赵孟 书法国际研讨会”,并收入了由上海书店出版的论文集。我想,像我这种没有良好研究条件的野路子的书法研究者,一次入选国际研讨会是偶然,三次都入选,那肯定就是自己的实力了!呵呵。但是好像也不太对劲吧。我在短暂地被喜悦冲昏了头脑后很快清醒过来。自己能够几次入选这种大型研讨会既不是偶然,也不是自己有实力,而是当时整个书法学术研究刚刚起步,还没有形成成熟的现代学术评判机制,整体学术水平太低,才让我占了先机有这个出道的机会而已。令人愉快的是,我这三次入选由中国书协主办的研讨会并获奖一次,已经具备加入中国书协的条件了。办理会员申请和审批花去一些时间,我在一九九四年四月加入了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在一九九六年六月加入了中国书法家协会,成为当时全国最年轻的会员。

从一九九四年春天开始,我按照邱振中老师的指点练习思辨能力和加强哲学素养,阅读西方科学哲学方面的著作,读波普,也读拉卡托斯、库恩和夏佩尔。好在上海译文出版社当年已经出了“二十世纪西方哲学译丛”黑皮书,里面有不少科学哲学译著,几块钱一本买来,慢慢读,反复看,一本《客观知识》或《证明与反驳》就可以消磨我好几个月的时间。由阅读波普延伸到贡布里希的《艺术与错觉》和《艺术发展史》,并参考了邱振中老师的朋友和同学范景中先生的有关论述。特别是范先生对黑格尔“时代精神”之类理论的批判,当时我读来真是有醍醐灌顶之感。在一九九四年夏天,有一件特别值得一提的事情,邮电学校图书馆里处理过期的刊物,我以一角钱一本的超低价格买来了一九八八年以来所有的《读书》《文物》《新华文摘》,书法美术类的期刊也被我全部买下。能有这样的机会是因为我经常帮图书馆写“新书预告”,得到了比别人提前选书的机会。而我的同学们喜欢的杂志,也主要是小说、散文和影视。各取所需,如此而已。

接下来,我很快发现自己进入了一个美妙的新世界,那就是《读书》杂志。八十年代的《读书》真是一部百科全书,内容极为广泛,很多都是大家写的文章,篇幅小容量大。我在随后的几个月中,辗转于离邮电学校咫尺之遥的四川师范大学里的几家旧书店、九眼桥地摊和冻青树街“淘书斋”,收齐了《读书》自创刊号以来的所有刊物,并以一周三本的速度进行通读。那真是一段美好的“读书”时光,我了解到很多从未听闻的学术话题,记住了一个又一个新鲜的人名和书名。《读书》对我来说的意义远远超出了曾经认真读过的《书目答问》,它为我打开了许多扇新的学术之窗。在一九九四年圣诞前后,我写了一篇小文章《旧梦重温及其他》投寄《读书》,刊发于一九九五年二月号。一九九五年春天,我离开成都到乐山邮电局实习前,在冻青树街“淘书斋”老蒋那里买了不少民国商务版的“万有文库”和“四部丛刊初编”零本,当时就一两元一本。也买了一些上海书店影印的民国文学书籍。我读到了章衣萍的《古庙集》,断断续续写成了《小僧衣萍是也》一文投寄《读书》,刊发于一九九六年六月号。龚明德老师曾给我说,他当时正关心章衣萍的有关事迹,也读到了此文,但没想到作者就在成都。而我也在一九九九年前后读到龚老师《新文学散札》中有关章衣萍的数文。世界虽然很大,但爱书人并不太多。因为种种书缘与人缘,我和龚明德老师终于在二○○七年夏天“接上了头”,每周日早晨七点相约到草堂北大门外文物市场搜罗旧书。也因为龚老师的指示,我才在二○○九年的这个春天的夜晚,回忆那些中专读书的旧事和自己渐行渐远的青春岁月。撰有《读书敏求记》的钱遵王说过一句话,“墨汁因缘,艰于荣名利禄”。我想,在浮躁的时代里,能够忘掉荣名利禄,平平淡淡认认真真地读一些书,就很好了。

贺宏亮,男,一九七五年七月出生,汉族。四川师范大学文学学士,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硕士。现为四川省通信管理局办公室副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兼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成都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同类推荐
  • 愿时光待你好

    愿时光待你好

    都说岁月是把杀猪刀,但对有些女人来说,时光是把琢玉剑。岁月的存在,仿佛就是为了给她们曾经青涩柔弱的周身,罩上一层淡金色的光芒。刀枪不入,只收爱与智。难道时光待她们格外青眼?其实呢,岁月终会让每个人过上想要的生活。关于自己:做一个任性的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事。关于感情:有知己三五作伴,和喜欢的人白首相守。关于生活:有很多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也在家门前的小院种满鲜花收获芬芳。关于梦想:把它像宝贝一样藏好,从不放弃,也别慌张,总有一天它会令你的生命闪闪发光。
  • 看云小集(《花园丛书》)

    看云小集(《花园丛书》)

    读书随笔大概没有规定的写法,也不必向“正宗”书话看齐,我在《看书琐记》的后记里说了一点想法,这或许会让看惯“正宗”书话的读者失望。其实,我的不再“正宗”,正是由曾经“正宗”而来的。许多年前,我也写过“正宗”书话,数量还不算少,大都一书一议,不痛不痒说几句,甚至起承转合也都规矩绳墨,“厌气”也就是自然的事了。回过头来,对自己过去的写,真有点像看一张光腚赤脚的孩儿照,虽然幼稚,却还有一点童趣的可爱,但如果再像老莱子那样,穿了斑斓衣裳,扮婴儿啼戏于父母之前,其他人是不会喜欢的。我心里清楚,有的事情不到这个年岁,大概也明白不了。
  • 梦圆江河

    梦圆江河

    本书为作者黄河、长江等众多水域的游记散文。分别包括:峡江情、难舍三峡一江水、路、“海”之恋等等。
  • 世界最具感悟性的哲理美文(4)

    世界最具感悟性的哲理美文(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岁月的划痕

    岁月的划痕

    《岁月的划痕》是宁夏同心县作协主席、宁夏吴忠市作协副秘书长、中国作家协会宁夏分会会员、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会员——民冰先生的诗歌集,书中具体收录了:《西部的同心》、《选果子的经过》、《下午,在郊外》、《弹琵琶的人》、《在东方娱乐城》、《正午时刻》等作品。
热门推荐
  • 黄斌诗选(中国21世纪诗丛)

    黄斌诗选(中国21世纪诗丛)

    世间每一生命,人也好,动物也好,都是生机自动,所得自天。这每一生命过程,在人,当然可以生发无数诗意;在动物,也可以体现生命本身的循环。黄斌的诗歌关注他个人的历史,血液,所在的土地,和包围他的日常生活。他以一个极其正常的平凡的人的姿态写诗。写出了一个个人。
  • 重生之我是小灰灰

    重生之我是小灰灰

    一个孤傲的少年,被鸿蒙初判所衍生的功德系统带到了喜羊羊与灰太狼的位面成为了小灰灰,看小灰灰还是那个总被小羊所欺骗而丧失狼性的狼族败类吗?还是那个拥有超级发明天赋而不思进取的废材吗?一个不一样的小灰灰,一个不一样的狼王!这个世界有人族,神族,虎族,甚至还有魔族,,,为什么各族之神会消失?是是死亡还是什么?这一切都在等小灰灰去解释,发现。
  • 蜜宠99天,总裁老公很温暖

    蜜宠99天,总裁老公很温暖

    一场有所预谋的闹剧,景黎被灌醉后送入陌生人的房间。酒醒之后,望着身旁沉睡的男人,她以为点了盛金最贵的男人,直到准备掏钱时,才发现了钱包丢失。慌乱中,她留下欠条,狼狈逃跑。熟料,一回家便撞见了无比狗血,却让她无比痛心的一幕——深恋多年的男友,竟然与自己最亲密的闺蜜纠缠在了一起!遭遇友情与爱情的双重背叛,她欲哭无泪,悲痛欲绝。就在此时,那个被她误认为最贵的男服务生,终于找上门来索债——他哪里是什么服务生,而是殷氏国际大中华区总裁,商场巨鳄金融大亨殷“是你们景家害死了我曾经最爱的人,我要让你承受双倍的疼痛来偿债!”真相大白。【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戮仙无颜

    戮仙无颜

    传说,她是上古天外神石和悍魃王以精血孕养而生,超脱三界不在五行。传说,她白衣胜雪如天宫谪仙。拥有旱魃之身却充天地之灵。传说,她身着血色战衣,为魔所用,失去神识,屠杀天界仙尊,引来天火,三界屠灵。传说,她现身于尘世,助人间帝王征战而后突然消失,无人知其去向。她为天地神女莫千尘。
  • 时光不及你沧桑

    时光不及你沧桑

    他说你任何为人称道的美丽,不及他第一次遇见你。如果没有意外,我就不会遇见你,我不知道接下去我的生命会是怎样。一想到余生有你陪伴,我就充满勇气。小随笔。
  • 北风狂之天书传奇

    北风狂之天书传奇

    在古老的长白山里,有一座神秘的长白山庄,经过几百年的发展,逐渐成为武林圣地,据说长白山庄里有一部《天书神册》可以让人呼风唤雨,撒豆成兵。明朝万历年间,一群倭寇闯入了长白山庄地界。从此,一幕家国情仇,忠肝义胆,爱恨情仇交织的时代悲喜剧徐徐拉开了帷幕……
  • 历史与看客

    历史与看客

    是张鸣教授的历史随笔集。全书涉及了中国不同年代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作者视角另类,笔调生动,勾勒出历史中形形色色的大小人物和不为人知的奇闻轶事,剖析历史深处所隐藏的秘密和真相。“历史与看客”,有历史八卦,有历史揭秘,有历史翻案,有史事反证,还有对世态民生、草根阶层、农村问题的关注。张鸣教授始终不脱离历史学家的本色,在这本《历史与看客》中,他游刃有余地行走于历史与现实之间。书中的文章类似于项庄舞剑,其意不在小故事,而在于通过小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于是乎,谈笑间,小到为人处世,大到治国为吏,读者均受启迪。
  • 倾湖之恋

    倾湖之恋

    [花雨授权]若不是皇兄逼婚逼得紧,他大不必费时费力又费神地娶她来当摆设。只是怪了,这个汉女不太寻常,新婚之夜潜逃未遂竟向他索要休书。
  • 十二生肖与人生财运

    十二生肖与人生财运

    本书向读者解析了十二生肖不同的致富路径、各异的财运走势以及逐年逐月的“富运”与“钱程”,同时还对不同生肖之人的投资理财方式提出了许多具体、实用、安全的建议。
  • 异界之强者之路

    异界之强者之路

    气质优雅形象俊朗的吴辉是一名普通的IT程序员,自幼穷苦的他有着畏缩懦弱的性格。繁乱的工作,沉重的生活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来,每天只是按部就班,唯唯诺诺的生存着,日子艰辛而平静。然而,突如其来的灾难打破了吴辉平静的世界,一场莫名的车祸夺去了吴辉年轻的生命。在临死之前,吴辉的一生都在他脑前闪过,吴辉发誓:如果有来生,绝对不会再这样活着!吴辉真的有了来生,只是雏鹰不是有翅膀就能学会飞翔,吴辉也不是有目标就能获得想要的生活,一切都需要坚定信心才能得到成长。在新的世界,吴辉该以一种怎样的姿态生存,该以怎样的方式学习飞翔,本书告诉你,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