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326900000011

第11章 维特与歌德——古典时期的爱情之二

歌德的大名,在中国家喻户晓,可能仅次于莎士比亚。然而,他一生写下的数十册著作,包括文学和自然科学著作、日记、书信等,译成中文的不过七八册,且多半读者甚少。究其原因,也许是他太古典了——他开始写作的一七六〇年代,曹雪芹正在写《红楼梦》,距今已二百五十年;也许是他的作品过于晦涩,比如代表作《浮士德》,连中文译者郭沫若都说“是一部很难解的作品”;也许是德国和中国文化差异太大:一个尖锐深刻,一个中庸包容……以我个人的阅读体会,虽然几十年前就收藏了新文艺出版社一九五三年版的《浮士德》(两卷本),一九八二年又买了人民文学出版社“****”后新版,但只是简单翻过,一直束之高阁。这么大的部头(16000行诗句),包罗万象的内容,令人望而却步。不过有一部歌德作品例外,那就是中篇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我手头有杨武能的译本,一九八三年第三次印刷,印数已达五十五万七千册,至今发行早已超过百万册。

维特的故事并不复杂:

他二十岁左右,出生于富裕市民家庭,受过正规教育,喜欢诗歌绘画;生活优裕,满怀浪漫;有过几次漫不经心的恋爱经验,留下的是淡淡的忧伤。他离家到偏远小城游历,一边画画,一边体验大千世界。美丽的山川景色和无忧无虑的生活使他感到新鲜和安逸,但并不能使胀满心灵的情感释放,常常感叹人生如梦。在一次乡间舞会上,他邂逅绿蒂,一个失去母亲的姑娘,她自己才不过十六七岁,却要照顾六个弟妹,像一个小母亲。她的父亲是当地的法官。母亲去世时把孩子们托付于她,而把她托付给年轻的阿尔伯特,她的未婚夫。维特与绿蒂相识时,阿尔伯特正在外地。维特对绿蒂一见钟情,饱胀的情感像决堤一样訇然而泄。绿蒂显然为这个纯真多情的外地小伙子所迷,他们的情感只是因为阿尔伯特而没有说破。阿尔伯特回来后,对他们的交往颇能容忍,但维特已感备受煎熬,比如只要见到阿尔伯特搂着绿蒂的腰,他就会浑身战栗。面对无望的爱,他下了最大的决心离去,在另一城市的公使馆里谋了一个职位。

公使对他不错,可他却看不惯公使的迂腐和官气,也难以忍受官样文章写作。好在他交了两个贵族朋友,一男一女,男的是C伯爵,女的是B小姐。他对B小姐产生了爱意。可是一次在C伯爵家做客,没有及时避开随后的贵族聚会,而这种聚会在那等级森严的社会里是不允许他这样身份的人参加的。结果C伯爵请他离开,B小姐第二天则告诉他,昨晚的事已经流传坊间,成为笑柄。“听着她以怀着真诚同情的声调讲这些……我当时气得肺都炸了……人说有一种宝马,当骑手驱赶过急,它便会本能地咬破自己的血管,使呼吸变得舒畅一些。我的情形经常的也就如此,真巴不得切开自己的一条动脉……”在这种极端情绪下,维特愤然辞职离去。他先是回故乡看看,然后又去一位侯爵的庄园住下,一阵冲动想去当兵……其实这一切都是欺骗自己的、徒劳的努力,他的心从一年前离开时就已焦急地等待回到绿蒂身边。

回到那个令他梦绕魂牵的地方,离他自杀虽然还有五个多月,可是一开始就笼罩着死亡的阴影,因为他的感情完全是无望的,是自投陷阱——绿蒂和阿尔伯特已经结婚,周围曾经美好的一切也都败落了:他曾接济过的女人的孩子和丈夫死了;一个年轻人因为和寡妇女主人恋爱而被解雇;他遇到一个疯子,得知这疯子曾经是绿蒂父亲的秘书,因爱慕绿蒂而被解职;他喜爱的两株美丽的胡桃树被砍伐了……虽然绿蒂和他频频相见,交谈如胶似漆,但他的伤感仍与日俱增,直到那位被解雇的年轻人杀了另一个追求寡妇女主人的农民而达到极点。他为这年轻人申辩,却激起绿蒂的父亲(法官)和阿尔伯特的反驳。终于,颇能容忍的阿尔伯特也向绿蒂请求:别让维特老来看你,已经有人说闲话……绿蒂虽然默不作声,但她明白必须让维特离开。维特也渐渐看清楚,回到绿蒂身边,死,就是最后的出路和希望——他连平平庸庸活下去的本领也没有,而这样放任自己,一个劲儿缠着这个已婚的女子,其实是毫无目的、毫无希望地浪费着生命,既破坏了人家的安宁又苦着自己……

维特在决定了去死之后,于圣诞节前夜最后一次来见绿蒂。两人的心情都很复杂。绿蒂害怕这种单独的相处,请维特念一下他翻译的、送给绿蒂的苏格兰古歌者莪相的诗。正是这首讲述神话悲剧的诗,使即将走向悲剧的维特大恸,绿蒂也被感染,两人终于越过底线拥抱在一起,维特还吻了绿蒂。第二天,圣诞夜十二点,维特用从阿尔伯特那里借来的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此前的几个小时,他一直在写信,写给法官,请他把自己的遗体埋在菩提树下,请让他穿着这身初次见到绿蒂时的衣服入葬:长统皮靴、青色燕尾服,配着黄色背心,衣袋里装着绿蒂送给他的淡红色的蝴蝶结;写给朋友威廉;最后当然是写给绿蒂:我走到窗前,仰望夜空。我亲爱的人啊,透过汹涌的、疾飞过我头顶的乌云,我仍看见在茫茫的空际有一颗颗明星……我看到了群星中最美的北斗星。每当我晚上离开了你,每当我跨出你家大门,它就总挂在我的头上。望着它,我常常真是如痴如醉啊……啊,绿蒂,什么东西不会叫我想起你呢……只要能为你死,为你献身,我就是幸福的!我要勇敢地死,高高兴兴地死……子弹已经装好……钟正敲十二点!就这样吧……绿蒂,绿蒂!别了啊,别了!第二天早上六点,仆人发现时,维特还在喘息,但已无意识。大夫毫无必要地切开他胳膊上的动脉,血流出来。从靠椅扶手上的血迹断定,他是坐在书桌前开枪的,随后摔到地上,痛得围着椅子打滚,最后仰卧着,面对窗户,渐入昏迷。直到中午十二点,他才断气……

写《少年维特的烦恼》时,歌德二十五岁,已是小有名气的诗人。和维特一样,他出生在富裕而社会地位低下的市民家庭。此前他刚经历了一场恋爱和失恋:在乡村舞会上邂逅已有未婚夫的少女夏绿蒂·布甫,在狂热单恋三个月后,为了摆脱这无望的爱的痛苦,他不辞而别。这一感情创伤还未平复,又传来朋友、公使馆秘书耶鲁撒冷,因单恋友人之妻而自杀的噩耗,这噩耗深深刺激了他,使他魂不守舍,辗转徘徊。终于有一天,“经过了那么久那么多的暗中准备,我奋笔疾书,四个礼拜便完成了《维特》,而事先并不曾写下全书的提纲或者内容的一部分……我像个梦游者似的,在差不多是不自觉的情况下写成了这本小册子。”

这是真正的灵感之作,其中既有迷茫的人生体验,又充溢着青年诗人的多愁善感、特立独行,同时也看出当时感伤主义和启蒙文学的影响,如受英国理查逊的小说《克拉丽莎》和法国作家卢梭的小说《新爱洛漪丝》的影响。据歌德自己说,这部小说发表后(1774年),他只重读过一次(1786年),做了一些文句方面的修改,“我当心以后不要再读它,它简直就是一堆火箭弹!一看到它,我心里就感到不自在,深怕重新感受当初产生这部作品时的那种病态心情。”可见当年的失恋对他的打击有多么大,也可见这部小说之中饱含他的心血和真情。

这是歌德写的第一部小说,虽然使用了当时流行的书信体,但自然流畅,诗意浓郁,乡间风景和人物心理交织,叙事和抒情毫无生硬之感,全书浑然一体。其中维特朗诵的莪相的古歌,正是歌德翻译的,其雄浑、古朴、优美和忧伤对人物感情的发展起了多么惊人的作用啊(后来知道,这位“莪相”是当时一位苏格兰诗人假托的)!这本小书甫一出版,立刻引起整个欧洲的关注,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年轻人争相传诵,形成一股风潮,不但模仿维特和绿蒂的行为和穿戴,甚至模仿维特自杀殉情,因而遭到“正人君子”诟病,认为败坏了青年人的品行,引起尖锐争论。这些,恐怕歌德本人也始料不及。直到晚年他还认为,维特的故事,和时代无关,它只涉及到每个个别的人,“原来我生活过,恋爱过,痛苦过,关键就在这里。”这是很有趣的现象:作家认为作品只是个人生活的反映,可是批评家和文学史家告诉我们,它的价值在于表现了一个时代的痛苦和憧憬,不然就不会产生一种“维特热”。那个时代——歌德的时代,欧洲正处在贵族阶层尚掌握着权力,而新兴市民阶层开始觉醒,对森严的等级制度不满,青年人更是争取个性解放和感情自由,但障碍重重,普遍笼罩着悲观感伤的情绪。维特的悲剧正是对现实的抗议,因而引起广泛共鸣,成为对德国影响很大的,以返归自然、解放个性为目的的狂飙突进运动的号角。

写完《维特》的第二年,歌德接受魏玛公爵的聘请,担任枢密顾问,后任魏玛剧院监督。在这个德意志封建小邦的官场里,他陪年轻的公爵出游,每逢重大节日奉命写剧本上演……“他心中经常进行着天才诗人和法兰克福市民谨慎的儿子、可敬的枢密顾问之间的斗争,前者厌恶周围环境的鄙俗气,而后者却不得不对这种鄙俗气妥协、迁就。因此,他有时非常伟大,有时极为渺小;有时是叛逆的、爱嘲笑的、鄙视世界的天才,有时则是谨小慎微、事事知足、胸襟狭隘的庸人”。(恩格斯语)

一八一二年的一天,歌德与贝多芬在避暑地散步,远远看到皇族队伍,他马上恭恭敬敬站到路旁,任凭贝多芬怎样说,也不挪步,贝多芬只好自己傲然前行,皇族们纷纷向他致意。贝多芬因此对歌德感到失望。一八一七年歌德发表短篇小说《新美露茜娜》,故事说某侏儒国为了解决一代比一代缩小的危机,以魔法把美丽的公主变大,去正常人的世界寻找一个爱她的男人,让这男人变小,到侏儒国与公主一起生儿育女。这个男人找到了,他随公主住进侏儒国的宫廷,可是不久就受不了内心的苦闷和窒息人的环境,终于逃走了……从与贝多芬散步的故事可以看出歌德的妥协,而这篇小说则反映出歌德局促于小公国官场的痛苦。这种痛苦,他在《少年维特的烦恼》中就已经体味过控诉过,可是终其一生都没能摆脱。

《少年维特的烦恼》发表差不多一百五十年后,在中国始有郭沫若的译本(1922年)。当时“五四运动”余绪仍在,此书在中国青年中产生巨大影响。杨武能的新译本出版于一九八一年,一九九八年修订。修订本增加了法国画家托尼·若阿诺(1803~1852)的十幅插图,都是精细的铜版画。从年代看,也许歌德本人看到过这些插图,所以,其对作品人物的刻画和对当时社会风貌的再现都值得我们重视。

同类推荐
  • 缪斯情结

    缪斯情结

    本书收《当代小说的人生意识》、《社会形象与典型精神》、《诗自妖娆趣自高》等40余篇文学评论。
  • 诗经全鉴

    诗经全鉴

    在我国的文学艺术宝库中,有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它的名字就叫《诗经》。《诗经》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也是绽放于世界文学舞台的艺术奇葩。各个时代的文人墨客,无不从《诗经》中汲取营养,并渗透在他们自己的作品当中。《诗经》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拥有如此令人着魔的魅力?阅读本书,你将找到答案。
  • 两年间

    两年间

    《两年间》:本书是作者于2010年、2011年两年间创作的一部诗歌作品精选,全书分为“心灵的旅迹”、“感念的触”、“澧水的情思”、“远行或怀想”共四辑。
  • 慢下来

    慢下来

    本书包括“心态慢下来”、“节奏慢下来”、“行走慢下来”、“感情慢下来”、“自由灵魂”、“一切随缘”、“简单生活”等章节。
  • 爱落一地

    爱落一地

    父亲是我心中的伟人,他的为人做事,被乡亲们四处传颂,“爱落一地”是他留给人间的杰作,我深感自己的为人做事,远比不上父亲,但我也敢大声叫喊:“上对得起天,下对得起地,活着见过人,死了见过鬼。”我的人生既简单如“一”,也渺小如“一”,然而我的这个“一”呀!举上为天,铺下为地,竖起如柱。
热门推荐
  • 昆虫记

    昆虫记

    法布尔的《昆虫记》誉满全球,在法国自然科学史与文学史上都有它的地位,被誉为“昆虫的史诗”。《昆虫记》所表述的是昆虫为生存而斗争所表现的惊人的灵性。法布尔把毕生从事昆虫研究的成果和经历用大部分散文的形式记录下来,详细观察了昆虫的生活和为生活以及繁衍种族所进行的斗争,以人性照应虫性,虫性、人性交融,使昆虫世界成为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文学形态,将区区小虫的话题书写成多层次意味、全方位价值的巨制鸿篇,这样的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上诚属空前绝后。
  • 一号大院

    一号大院

    诙谐幽默的写作风格、一段啼笑皆非的经历、马二狗子演绎着人生的喜怒哀乐、欢声笑语尽在二号大院
  • tfboys之我们要永远在一起

    tfboys之我们要永远在一起

    在一个校园里三只和三个女孩发生了浪漫的故事,毕业之后三只打算求婚,之后结婚。。。。。
  • 总裁大人,请留步

    总裁大人,请留步

    因为爱而穿越,让陌生的二个人成为彼此的依靠。一见钟情是否会被打破,冷漠王爷是否会真心相待。古人常说:爱情是两颗灵魂的结合。二人的情早已在千百轮回中注定。雅慧:“轩,我不小心把你的宝贝东西撕破了,你会生气吧”轩温柔的说:“你没事吧,那个东西破了就破了,扔了。”管家说:“不好了,王妃要把房子改成动物园了?”王爷冷淡的说:“你还在这干嘛,还不去帮王妃。”管家无语了。。管家着急地说:“不会好了,王妃要去把其它帅哥带来家里玩。”王爷一手掌把桌子拍碎了,说:“快来,我没有伺候好王妃哪,居然还有心情去找男人。”
  • 惑世红颜

    惑世红颜

    前世,她冷艳绝伦,叱咤风云,一手建起徽月王国,人人敬畏、仰慕。没人知道她其实只是个没有“心”的怪物,从未尝过人情冷暖,看过了太多的世态炎凉。
  • 玩偶之家

    玩偶之家

    此“玩偶”非彼“玩偶”,它们是亡灵重返人间的工具,是强健的身躯,是性感的肉体。。。而这些玩偶的创造者,自古都躲在最阴暗的角落,掌控着历史的发展。在他们的世界中,死亡只是一道简单的选择题。只要他们愿意,无论勇者还是美女,都可信手拈来;无论政治还是金钱,都可处之泰然。
  • 掌机为王

    掌机为王

    陈岭混迹在社会最底层的小屌丝,却意外得到了一个报废手机。他的命运就仿佛触底反弹了一样,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从此纵横都市,游离在众多美女之中。一机在手,天下我有。
  • 剑君道

    剑君道

    无情剑道无情魔,上古大能剑魔,屠天损落,红颜为其自断心脉,携手踏黄泉。万年转世弥补遗憾,续写那情缘。仗剑天涯行,兄弟紧相伴。红颜奏玉琴,怀中软玉香。
  • 西游之唐三藏

    西游之唐三藏

    一个混混当了和尚。。。。
  • 荒卷

    荒卷

    尘封的时代,是否真的存在过神秘的荒卷,究竟记载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