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340800000004

第4章 当导演爱上女主演

二十出头的时候,我看过三本书,一本是现代舞蹈家邓肯的自传,不是那个打篮球的邓肯,其中写到她和叶赛宁等名人的恋爱史;一本是山口百惠的自传,主要是写她与三浦友和的恋情,里面有一张山口百惠穿泳照的照片,我大约一周是要看上两三回的;还有一本是索菲亚罗兰的自传,即那个大嘴巴的意大利女人。这个女人当然除了嘴巴大之外,其他该大的地方也很大的。罗兰书中给我留下印象的主要有两点,一点是她好像后来嫁了个导演还是制片人,好像是个蛮老的老头了,第二点是她后来怀孕就一动都不能动了,就整天躺在床上等着生孩子了。

为什么说这后两点印象深刻呢,因为后来我才知道,女演员嫁给导演似乎是很不错的选择了,当然也有嫁个达官啊名流啊富翁啊或者男明星啊知识分子啊什么的,当然,导演娶个女演员,或者说娶个明星,那也是近水楼台的事情。因为最近看电视上导演演员的采访,反正总是说拍戏如何如何辛苦,好像比外来务工者要辛苦得多,因为他们从来不说拍个戏拿了多少人民币。大家也知道,现在影视圈越来越家庭作坊式的,节约成本肥水不流外人田等因素,男导演和女演员的搭配似乎是最佳组合了。当女演员年老色衰之时,她至少还可当当制片人管管账目等。

清朝导演李渔的可爱之处,除了他的小说和戏剧之外,还有一部闲情偶寄,这是一部美的书,除了教女人如何为悦己者容之外,还教男人如何颐养保健,如何行乐享受生活。其实在李渔之前的道家养生论者也讲颐养保健,但他们的观点基本都是禁欲论,这跟李渔的节欲论是不一样的,即使在男女之道上,李渔跟以往的道家论者也不一样,那些人是主张采阴补阳,男人要以不泄为主,泄了就等于把阳气给放跑了,而到了李渔这里,他已经非常现实主义了,他不搞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好好活着,好好享受,包括到他生命的晚期,两位年轻的女子仍然点亮了他的情感之灯。

清代文人李渔,小说家、戏剧家、评论家、出版家,再多的帽子他也能戴上,还有一些头衔,美食家、剧团经纪人,掮客等等,也是名副其实的。我现在要说的是,那个时候的李渔还是他的家庭剧团的导演兼经理,这个剧团的剧目不是为参加全国评奖而排演的,他完全是民营的,其职责和功能就是专门是送戏上门,服务的对象则是给达官贵人和文人墨客。注意,现在有个新词叫达人,大概就是从老词达官贵人中剥离出来的。当时李渔手中的两张王牌,则是乔姬和王姬,特别是在晚年阶段。注意,是乔姬和王姬,不是朝鲜电影中的金姬和银姬。

从现有的文字记述中我们知道,乔姬和王姬是李渔从大西北买来的,买来干什么?一是学戏演戏,然后便是顺利成章地双双收为小妾,那一年李渔六十岁,乔姬和王姬分别是十六岁和十五岁。而在她们之前,李渔则有着其他的姬,也是演戏兼小妾的身份。所以我们说因为有乔姬和王姬的存在,李渔的剧团是一个家庭剧团是名副其实的。当然至于说年龄的差别以及导演为什么会爱上女演员之类的,几乎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地说,男人年龄越大,对女生的爱就会越是痴迷,打一个不恰当的比喻,正如婴孩依恋母亲一样的。同样的,李渔也不是一般的剧作家,他还有着管理剧团和培养新秀的本事,因为一个很显著的事实是,乔姬和王姬不是因为美色而服人的,就像越剧小百花和超女,不仅仅是人要青春靓丽有特色,唱功也还要好。对于乔姬和王姬,那些达官贵人和文人墨客们,惊叹的不仅仅是她们的美貌,因为这一点他们是很相信李渔的审美水准的,他的《闲情偶寄》曾是那个时代选美的教科书。人们奇怪的是,这两个西北妞到江南不到半年,吴侬软语已经相当地道了。看了她们的表演,当时诸多的文人曾经留下文字记述他们的感受,如古文学家周亮工就感慨“乔王二姬,真尤物也,舞态歌容,当世鲜二。”注意,这位周先生也是一名高官,两淮盐运使也。文人从政或官吏善文,在那个时候很是寻常,因为学而优则仕嘛。当时管盐的,等于现在管石油的。

对于乔姬和王姬的美艳和演技,旁人的惊叹是有道理的,但那也只是惊叹而已。我现在想,晚年的李渔将这乔姬和王姬收为妾,还多少有着一点文化差异的因素。你想想,李老平时接触的都是一些江南女子,水一样的柔情,同样也是水一样的细肠子,他们的一笑一颦不用说李渔早已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所以他会在西北带回两个宝来。这就像超女中突然出现了一个李宇春一样。这样的女子,当然是尤物中的尤物了,或者说识得的是一个宝,不识的就是一根草。而现在这两个北方女子,性格好像高亢的秦腔似的,与我们平时听到的莺莺燕燕大相迥异。我现在杭州身边的朋友,有的不太愿娶同城的女生,大约是以为地理环境影响人的性格,他们似乎更愿意跟东北或湘川一带的女生交友。我不知道李渔的那些戏中,其唱腔是越剧京剧昆曲还是他家乡兰溪的婺剧,但是李老能在半年不到的时间里把两姬调教到能“舞态歌容,当世鲜二”的境界,那就是一个导演的本事了。当然文人的笔墨可能有夸张誉美的成份,但再怎么夸张,至少证明那个时代的大男人也好小男人也罢,都是很艳羡李渔的,虽然他的名声并不算太好,也归入不到德艺双馨一类的艺术家中去,因为他取财的方法,有时颇有些旁门左道。那个时候他要养一个50多人的大家庭,也就是他的家庭剧团。他收入颇丰的时候,可以日进斗金,但他从不知节俭,而收成不好之时,他难免要打打秋风等。但现在谁也不会怀疑他作为一名导演和剧作家的才能,因此我们也很可以理解,为什么那些寂寂无名的女演员,一旦遇上一大导演之后就能一夜成名?我们熟知的巩俐、章子怡、汤唯等皆是如此,如果乔姬和王姬活在今天,要不早就到好莱坞发展了,要不也是梅花奖什么的得主了。

现在人们不知道李渔是用什么办法调教二姬的,如是在今天,他一定是唱片业的大亨或戏霸了,而在当年,他的另一个角色便是书商,他写印刻卖一条龙服务,成了一生财的产业链,且从源头一直做到销售终端。而他的家庭剧团一是可以演他自己写的新戏,同时可以通过这样一种送戏上门及巡演的方式,搭上他的一些投机倒把的生意。每当他的船队出去巡演时,船上装着的不仅仅是人员和舞台设备,还有大量的货物,所以说那个时代里,李老早就是文人下海了,或者说他一直就是在海里折腾的。

装戏的船上还运载其他货物,也有偷税之嫌,要知道那个时候也是要交关税的,这一点《金瓶梅》写得很清楚了。而李渔的贡献,用今天的话来说,给人带去的不仅是精神文明,还有物质文明。盐运使能给他如此高的评价,那么批发一船盐怕是在情理当中的吧,至于有没有用官府的钱来消费李渔的戏班子及招待费用,这个就不好查了。

最后我要说的是乔姬和王姬的命运。李老自然是格外宠着她们的,李老的其他妻妾们无疑也是有点嫉妒的,但是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世上本无新鲜事,正如所谓红颜薄命这一句宿命性的话语一样。先是乔姬,在送戏巡演的途中病倒了,红朴朴的脸却一点也不像生病的样子,躺在床上倒反显得有些娇慵病态之美,可是生命的夜航船没有能行驶多远,好像突然吹来一股邪风,那一点烛火说灭就这样灭了,无非典无禽流感无口蹄疫也无苏丹红,二十岁不到就很快走了。当时哭得最伤心的除了李渔,还有就是如亲姐妹一样的王姬。这完全是可以想像的,所谓唇亡齿寒是也。

接下去就轮到王姬了,比起乔姬来,她似乎要显得幸福一点,因为她曾经告诉李渔,她可能怀孕了,李渔听到这个消息,无疑比创作了又一出新戏更为高兴,因为那一年他也已经65岁了。老年如能得子,且又是王姬所生,那还有什么比这更可安慰人的呢?然而命运弄人啊,用现在的观点看来,当王姬腹部渐渐隆起之时,她怀着的不是一个孩子,而很可能就是一个恶性的肿瘤。就在去年,在乔姬生病之时,李渔曾亲自给乔姬诊病开药方,而这一回他是完全束手无策了,因为凭他这位老导演的经验,他也不知道该开什么药方了,何况此前他并没有把乔姬看好。而那时没有CT,当然也无西式的外科手术,所以对于王姬的病只能是睁着眼祈盼上天了,各种药都试了,最后还是回天无力。

乔姬和王姬,清朝导演李渔爱上了两位女演员,最后大幕拉上之时,仍是白发送红颜,这是李渔用生命和情感创作的两出悲剧,至今想想仍有感慨,说说呢就是谈资。而从生命健康的角度看,老夫少妻未必是好的模式,虽然中国道家学说中有所谓采阴补阳之说,我们暂且不论这阳能否补起来,这阴要是被采得厉害的话,那么女子的生命还会长久吗?东坡之妻妾,李渔之妻妾,是不是都被采得过度了呢,而这两位男主人公就其寿命来说,并未补益多少。或许文人的寿命,大约不是以年龄论短长的,他们的大半生命,可能更多地是活在其文字中的。

我想也只能这样解释了。

2007年,迷离的灯光打在“勾山樵舍”上面。设想如果这里有一个戏院,走过的人们能听到锣鼓的声响,能看到孟丽君倩丽的身影,然后不管昆曲还是越剧,京剧还是评戏,总之这里夜夜皆有孟丽君的唱腔,如此这般,或许我们是对陈端生和《再生缘》最好的纪念了。

同类推荐
  • 陕西·2008文化产业发展研讨会报告集

    陕西·2008文化产业发展研讨会报告集

    陕西·2008文化产业发展研讨会报告集陕西·2008文化产业发展研讨会报告集
  • 端午

    端午

    在传统节日中,端午是个大节,它的历史久远,传播广袤,节俗繁缛,内涵深广,旧时与年节、冬至并称“三节”。迄至于今,各地城乡仍有划龙船、吃粽子、挂菖蒲艾草等风俗活动。可以说,端午是上古风俗遗存最多的节日,也是风俗形成最复杂的节日。就岁时节令的研究来说,它的风俗意义比其他节日更为丰富。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三、名言警句卷——业精于勤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三、名言警句卷——业精于勤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宋尚宫女论语》研习报告

    《宋尚宫女论语》研习报告

    为什么说要三从?从父、从夫、从子。年幼未嫁之前她是要在家里的,当然从父,这个好理解,她是跟从父亲,总不能自己过生活,一切听从父亲的安排。既嫁从夫,听从先生的安排,这个有些人就起逆反了,为什么我得听他的?他得听我的才对。这个也是有一定的原因,为什么?客观的原因来讲,在古代男子接受教育比女子机会要多,然不能说女子就没有机会受教育,也不是,曹大家就是出生名门,她受到了教育。
  • 伊斯兰文化史略

    伊斯兰文化史略

    本书从文学、教育、科技、宗教哲学等方面简明而又系统地阐述了伊斯兰文化的内涵,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论述了各个时期穆斯林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热门推荐
  • 校园狂少

    校园狂少

    我为禽兽,只因我身居复制基因!和我比力气吗?我有蚂蚁可以发挥出百倍的力气!和我比速度吗?我有豹子一样的飞奔技能!歌后怎么了?在我海豚音之下,一样两眼冒星星。千种动物技能融为一体,我就是全才,吸引着众多美女。
  • 水灵紫萱

    水灵紫萱

    魔尊重楼,他桀骜不驯,目空一切,法力无边,他无视世俗眼光只凭自己喜好做事…他永远是冷冷的不将任何神,人,魔瞧在眼中,连邪剑仙如此厉害的BOSS在他眼中也只是“杂碎”而已!他一挥手,便能毁掉一座城池,全在乎一念之间。但他每次见到温柔似水的神女紫萱时,所有的冷漠都化作了一腔柔情。
  • 红颜青丝乱

    红颜青丝乱

    花开一千年,落叶一千年,花开花落,花叶不相见,只因在菩提树下许诺生生世世,辗转轮回,曼陀沙华妖红似火,你眉间那滴嗜血红,刺目妖娆,穿越时空只因与你续前尘,缘这世魔杖,佛说:“缘起缘灭,生生息息,才能轮回”。
  • 恶魔在身后

    恶魔在身后

    你一定想不到我在不见天日的地底下,生存了一个又一个的日夜。再饱受折磨与恐惧的地底世界中,我与种种可怕的生物,进行殊死搏斗!当最后的真相浮出水面,而我只有一个目的,活下去!!!
  • 重生之罗敷已有夫

    重生之罗敷已有夫

    罗敷重生后回到80年代初,发誓这一辈子要好好对这个男人,这个严肃正直专情的男人。咦?重生多了一个逆天技能?传说中的空间?既然如此,那就延续上一世的悬壶济世吧!这一世注定过得甜美幸福!不过这个当兵的男人体力也太好了吧~
  • 能力规则

    能力规则

    追求最大的力量?完美无敌的武力?高绝无暇的智慧?怎么样才是真正的强者?问天地间谁与争锋!看英雄路如何成就!一切尽在规则之中
  • 中华智慧书全读本

    中华智慧书全读本

    以独特的视角用故事说古道今。集中展现古人在治国安邦、治军用兵、断案决讼、平定动乱、经营产业、为人处世等方面的高超智慧。讲一则故事,阐发一种智慧,点拨一点道理,融哲理性、故事性、趣味性于一体。书中的故事蕴涵着古人的聪明才智和文韬武略。战场、商场、官场、情场;奇事、奇情、奇计、奇谋,纵横捭阖,无不包罗其中。《中华智慧书全读本(超值白金版)》既可启迪智慧、增长才智,亦可供随意翻阅,平添阅读休闲之乐趣。
  • 逛游游戏王

    逛游游戏王

    一个意外,穿越到了游戏王的世界,一副不同于游戏王世界的卡组,让我们在游戏王的世界逛游吧。
  • 自我营销七堂课

    自我营销七堂课

    没有任何时刻比今天更需要自我营销,自我营销是自媒体时代的基本生存之道,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你要相信自己够好,并找到一切办法把自己传播出去,推广出去!广告界的提案杀手、创意圈的职谋女王、电视评论界的话题制造者——黄欢,她亲身验证,毫无保留,奉献最实用的七堂自我营销课。
  • 血色梦境

    血色梦境

    你有过说走就走的旅程么?你乘坐的大巴车,真的属于这个世界么?一辆诡异的大巴车,一座两千多年前的古墓,一段家族往事,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小姑奶奶,你的嘴唇好温柔……”“晓薇老师,有件事情想和你商量一下……”“鬼姐姐,僵尸妹妹,你们怎么也来凑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