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395400000001

第1章 一世鼻祖孟子章

家传史略

在中医文化底蕴深厚的三秦大地上,关中槐里有一位远近闻名的中医世家,相传至今,已历四代,为当地众多病家解除疾苦,深受大家赞誉,其家学的代表人物就是如今已年逾九旬,德高望重的妇、内科疑难病名医孟维礼先生。他自幼承继其父孟子章先生之临床经验,勤于实践,在医术方面颇多建树。槐里孟氏中医世家自清光绪十二年起至今已走过了一百多年,跨越了两个世纪,三个朝代。孟氏中医世家,初居西安南大街粉巷,后来开门鼻祖孟子章随父移居兴平,和长子孟维贤开设“天成亨”,后改名“保安堂”药铺,服务于乡里。孟子章先生行医约五十年,他比较精通妇科和胃肠病,并把验方制成“调经促孕丸”和“开胃健脾丸”,广为流传,颇多效验。

孟维礼先生于1932年在其家兄孟维贤病故后, 辍学回家, 立志学医, 随父孟子章学习八年, 尽得传授, 继续办好“保安堂”,并于20世纪50年代加入联合医院。孟维礼精研祖传妇科,扩大胃肠病治疗范围,其日门诊量常达百人。1958年参加全县中西医乙型脑炎治疗小组,治愈病人颇众。他继承和发展祖传经验方,使之成为全民之共同财产。孟维礼先生1978年应邀出席咸阳市首届老中医座谈会,1979年调至兴平县医院工作。从1982年至今,他连续担任兴平市政协常委20年,秉公直荐,参政议政,为党分忧,为民代言,深得一方群众信任。2002年12月2日,在其九十大寿之际,西安和兴平地区数百人联名敬赠由长安书法大家吴三大亲书的“德高望重”牌匾一通。他高超的医技、良好的效验和高尚的医德,使其闻名遐迩,成为一代名医。

孟氏中医世家至今已传四代(详见传世图)。一世鼻祖孟子章创立家学;二世名医孟维礼老中医,承前启后助父创业;三世医哲孟国栋副主任医师,医论累累,其大弟孟国庆医师、二弟孟国顺医师和小妹孟清雅医师等皆承家技;四世医秀孟彦荣医师,学验渐丰,其姐孟蕊蓉医师、其弟孟彦武医士互相帮助、切磋,其小妹孟艳燕正在卫校苦读,共同努力继承孟氏中医事业。

纵观孟氏中医世家十余人,皆刻苦钻研家传医技,中西会通,不断提高,创新发展。与此同时还培养和带动了家属中的另外七人学医业医,并培养弟子20多人,形成兴旺发达之势,一代更比一代强。

孟氏中医世家在中医妇科、胃肠病方面,每代都有验方记载,临床医案记录及理论研究和临床经验类学术论文。这些资料,许多都刊登在北京古籍出版社的《现代针灸论坛》、《新世纪海峡两岸中医药》和香港中医药出版社的《中国获奖名医论文宝典》、《世界传统医药成果研究》等专著之中。三世孟国栋和四世孟彦荣均入编《中国当代医药界名人录》辞书,并在《中国针灸》、《北京中医》、《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世界名医论坛杂志》、《国医论坛》、《世界卫生杂志》、《内蒙古中医药》、《中国现代实用医学杂志》、《中华医药研究与创新》、《陕西中医药研究》等十几种杂志上发表论文,在全国性专业学术会议上交流,有的论文业已入选“北京国际传统医药大会”、“北京首届创新医药大会”、“北京海峡两岸中医药学术大会”,被大会作为重点交流论文并荣获奖励。

为了促进继承优秀传统医药文化遗产,发展中医药经验绝技,振兴中医药事业,我们特将关中槐里孟氏中医世家的从医之路、历史渊源、临床经验、理论见解介绍给大家。

说起孟氏中医世家的产生,最初还要从其开山鼻祖孟子章老先生创立家学说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崇善敬孝,立志学医

孟子章,字希康,生于1865年,陕西西安南大街人,其远祖从山西迁来,自幼出身于书香之家。其父亲以文谋生。由于孟家为数世单传,因此对孟子章这个独生儿子珍爱有加,望子成龙心切,故起名有子有章。孟子章刚一懂事,父母就对他严加管束,经常关上房门,诸如“融四岁,能让梨”、“孟母三迁”等内容,其母按章进行教育。聪明伶俐的孟子章也习惯了父母的这种教育方法,经常在家安心听母亲讲解孔孟之道的有关知识;8岁时,他被送到当地私塾上学,开始系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知识。随着年龄的增长,所学知识的增多,孟子章似乎越来越懂事了,也越来越能体味到母亲心中的喜怒哀乐,其中有一件事就能说明这个特点。还在他5岁的时候,由于不慎,无知的他不小心从高空跌下,左脚被摔伤,当时虽然经过治疗,却留下了跛行的残疾,这便成为其父母心里的终身遗憾和内疚。每当放学回家,看见母亲暗自流泪时,他就觉得母亲的伤痛是在自己的病脚上。为了尽可能地不让母亲伤心,他忍痛学着正常人一样行走,经常咬着牙流着汗,慢慢形成了他争强好胜的性格。然而当他从睡梦里惊醒,摸着病脚,便在幼小的心灵里对疾病产生了仇恨。随着年龄的增长,又慢慢树立了如何战胜疾病的信念,这也是他后来步入医道的缘由。15岁时,他已将《四书》、《五经》及唐诗、宋词熟记在心,并能写出一手好字。我国古老的孔孟之道使他从小就知书达理,树立了为国尽力的崇高理想。但是他究竟能干什么,却成了全家人最头痛的问题。17岁时,其父任兴平县知事。在供职过程中,父亲目睹了“官府笔下有冤鬼”的不平事,在日益不满之中形成了积德行善的信念。他认为在三百六十行之中,唯有医生才是“积善成德”的好职业,遂决定让儿子从医行善。孟子章虽在西安家中,却听到了许多身残学医,终于成为能解除百姓病苦的一方名医的故事,其父的指点和教诲,更使他萌发了立志学医的念头。不为良相,但为名医,下了决心的孟子章暗暗发誓今生一定要做一名能除病救人的好医生,为百姓解除疾苦,为父母尽子之孝。

二、投师求教,悬壶坐堂

要想学医,谈何容易!孟子章的父亲经过多方打问,得知学医先认药、认药先抓药的内在道理,将孩子放到自己身边开始学医他才最放心。于是父亲把孟子章从西安接到兴平,在兴平西关“世兴利”药店当学徒,先学调剂。当学徒的他早起、迟睡、勤快、不爱闲逛、不惹是非,很快得到主人的信任,不久便让他管理药店,又雇了别人来抓药。他有了闲暇时间,便特意向坐堂张先生问学医之道。张有亮老中医自学成才,深知学医之难,但见子章一片诚心,便指点迷津,子章遂拜他为师,开始苦读经典。当时药铺规定晚上不准点灯,他就到店主所办的油房磨子旁油灯下看医书,直到深夜停磨,白天又按时在药铺上班,一有空闲时间就向张先生请教书中难题,遇到病人就主动和先生一起诊脉看病,抄写方子。三年后,他已读完《黄帝内经》、《伤寒》、《金匮》、《温病条辨》、《傅青主女科》,并出口成章,背完了“汤头”和“药性赋”。但在20岁出头时,遇到病人,张先生问他时,却和书对不上号。张先生对他说:读书三年,无可看之病,原因还是见识少。于是子章更留心多看、多想、多查书,到了23岁时,他已能单独诊病开方。后来,通过其父又投师西安名医张国珍和回民医生马老先生门下,利用回家机会,多次请教。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经过长时间的随师学习,他终得名医点拨,尽得其传。

四年后,张老先生年老回家,不到30岁的孟子章便独立坐堂“世兴利”药铺。由于他认真钻研,医术大增,加之生性善良,待人真诚,病人渐多,疗效显著,名声渐起,“世兴利”的生意越来越红火。在以后的十年中,其父母亲相继去世,店主也转行做油坊生意,于是把药铺转给孟子章,子章于是安排大儿子孟维贤随自己学医,继承家业。为了进一步为患者服务,为更多的病人解除痛苦,随着形势的发展,孟氏父子遂把药铺搬至现在的兴平市西大街54号街房,改称“天成亨”药铺,孟子章带领儿子维贤坐堂应诊,新老病人纷至沓来,生意日益兴隆。据《兴平县志》记载,到1920年,“天成亨”药铺已在当地几十家铺号中排于前列。其后孟子章深有体会地对人说:“天生我才做何用,能保百姓安康,是我终身的追求。”此后又改店名为“保安堂”,刻成黑色金字牌匾悬挂铺面正中。1932年关中霍乱流行,由于旧政府预防无力,死人无数,街上行人谈病色变。孟子章先生对店员和儿子叮咛,目前的这种情况,正是人们对“保安堂”进行考验的时刻。在疫病流行期间,他照样和儿子热情应诊,对于病情重危、不能来诊的病人,他们就前去出诊,尽可能用自己的验方减少病人痛苦,使许多病人脱离危险。儿子孟维贤既要经营药店,又要陪父出诊,还要给病人送药,终因劳累过度,不幸染上霍乱,英年早逝。白发人送黑发人,孟子章悲痛异常,几乎支撑不住,但在悲痛之余,唯一让他得以安慰的是“保安堂”济世救民的举动得到了当地群众的一片赞扬。

三、贫富同视,乐善好施

孟子章老先生经常教育儿女,患者患病吃药我们无法减免,但对贫苦病人少收或不收药费才是对病人的真正帮助。“保安堂”柜台上放有赊账本,如果病人未带钱或药费不够,可记账取药,平时不催,由自己来清账,到年底腊月,对实在有困难的病人,就消去欠账,全当奉献。这些赊账免费的事,直到60年后仍让现在的三子孟维礼激动不已。他当时因长兄病故,便从西安师范辍学回家,看到这些事实,深感济世救民并不比教育救国差。他还清楚记得塬上王胡村农民井万水服药赊账,疾病痊愈后,于第二年麦收季节背着一大袋麦子相谢的感人场面。正由于孟子章老先生这样处事待人,才有1940年去世之时,百名群众自发抬灵送葬的感人场面。

四、练方制药,精研医术

纵观孟子章老先生的一生,初入医药殿堂,对医学的好奇与渴望是他在实践中不断坚持学医的原动力。他从医济世的时代,正是晚清到民国时期。其间灾荒、疫疠、战乱不断,民不聊生,百姓食不饱腹,所以肠胃病最为多见。社会动荡,妇女也奔波流离,经带之疾更无暇顾及,因而妇科病成为第二类多发病。他一生就是在这两类疾病方面,求古训、博众方、努力实践,结合自己的经验并创制了新方新药。

在熟读了《内经》等中医经典后,中医的阴阳辨证、《易经》的致中和及孔孟之道中的儒理中庸思想、同源互根,使他对中医进一步加深了理解。他深深地认识到:阴阳中阴为物质,阳乃功能,阴为阳之根,阴易耗散,保养阴气实为关键。在学术上他推崇养阴派代表人物朱丹溪,在用药上以平和养阴之法选方用药,在肠胃病上擅长用益气养阴法治疗脾胃病症;在妇科病上主张采用和解肝脾之法治疗气血不和诸证。他的养阴和解学术思想,一直发展至今,成为孟氏中医一大学术特色。

在肠胃病方面,师东垣《脾胃论》“调中益气汤”,运用荒疫之年,临床应用广泛,加入黄芪、附片为培气汤;加入香附、槟榔为消积保中丸;加入当归、川芎、阿胶为滋血健脾丸。根据他的临床经验,在古方健脾丸中加入薏苡仁一味,除湿醒脾而不燥,特别对吐泻后余邪残留、脾胃虚弱者效果显著。为了方便患者服用,特将它们制成丸药,销量大增,远近闻名。

滋养阴血、和解肝脾理应贯穿于妇女病治疗的始终。孟子章提出调经为治疗妇科病中心的观点,在古方“四逆散”及“四物汤”基础上,临床加减,创制出了“室女经闭方”、“妇人经闭方”、“补血汤”方剂,在应用上述汤药的同时,又创出“调经促孕”方,并制成丸药,效验甚佳。

在医事方面,有两件事令孟子章之子孟维礼至今仍记忆犹新。其一是大约在1936年夏末,兴平出现战乱,驻守了一个团的军队封城门影响了粮食交易,城里百姓因粮价飞涨叫苦连天,时逢团长之妻因患肠胃病久治无效,经孟子章老先生细心调治后得以治愈,使该团长非常感谢,欲赠银两以表心意,孟子章老先生并未动心,力辞而不受,却趁机向其反映群众吃粮之苦,晓以大理,终唤起其爱民之心,命令部队开城门放宽粮食进出,使城内群众稍得温饱。另一件事是1937年桑镇东桥村刘某之妻结婚多年未能怀孕,来“保安堂”诊治,孟子章老先生诊断为月经不调、子宫虚寒,遂始用家传调经促孕丸,后用培坤丸连续调治,月经期间则内服家传调经种玉汤,使其顺利怀孕生子,一家人非常高兴。为感谢“保安堂”孟老先生的菩萨之恩,他们遂给孩子取名刘保山,奶名宝(音保)娃,两名均有保字,有纪念“保安堂”之意。在其学医、行医的50年中,孟子章先生在肠胃病、妇科和其他病方面,均师古不泥古,在实践中组方制方,古方新用,并留有《保安堂经验方》一书,成为孟家中医经验的宝贵遗产。

五、崇尚大医,舍己为民

孟子章老先生既接受了中国先进传统文化的熏染,又熟读了《黄帝内经》、《大医习业》和《大医精诚》等古代杰出医家之著作,逐步形成了他一生重医德、诚做人、精医术、勤为民的人生规范。他一生严格律己。在家中,他经常教育子女后人,学医重医德,终生修两条:第一,学医要一生首做高人,即做人要“实”,要诚实磊落,才能业医重德,一生牢记“医者仁术也,济世之道,当重其德,毋计其利”;第二,学医要争做大医,即做医要“精”,要业精勤奋,才能尽好人道,以免行医伤人。也就是清代名医叶天士先生所告诫的:“医可为,而不可为,必天资敏悟,读书万卷而亦可以济世,不然鲜有不杀人者,是以药饵为刀刃也。”他的这些名言,已经成为孟氏中医后世子孙相传的座右铭。孟子章老先生的一生,也正是实现“精实”的典范。他自幼立志学医,刻苦攻读,潜心钻研,拜师求艺,练方选药,精于医术,特别在女科病和胃肠病方面颇有建树。他生性善良,平易近人,待病人和气,不分老幼贵贱,均一视同仁。坐堂应诊一丝不苟,待人如同至亲,到了晚年更是如此,因此深得一方群众赞誉。对病人从来就不分时间,节日还坚持出诊,终因积劳成疾,心力交瘁,于75岁时突发心脑病不幸溘然长逝。孟子章老先生虽已逝世60多年,但他高明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却长期受到当地群众的赞扬和怀念,并激励着他的子孙后代像他一样勤勤恳恳学医做人。

同类推荐
  • 传染病护理

    传染病护理

    《传染病护理(供护理、助产专业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二五”规划教材》不仅增加了一系列传染病法律法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自然灾害时传染病防治、职业防护、医院感染等其他教材涉及不多的内容,还将近年我国新出现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手足口病、甲型HiN,流感等传染病护理知识充实进来,使教材内容充实、可操作性强、贴近临床、紧跟传染病疫情变化。
  • 中医偏方验方治百病

    中医偏方验方治百病

    本书分为九章,内容包括:循环系统疾病偏方验方、内分泌科疾病偏方验方、消化内科疾病偏方验方、泌尿科疾病偏方验方、呼吸科疾病偏方验、神经科疾病偏方验方、皮肤科疾病偏方验方、男科/妇科疾病偏方验方等。
  • 你了解疫苗吗?

    你了解疫苗吗?

    说起疫苗,大家都不陌生。婴儿一出生就会接种疫苗,一些特殊的职业也需要接种疫苗。疫苗可以帮助我们抵抗疾病,使我们远离某些疾病的困扰。但是,疫苗有时又使我们担心。看多了与疫苗相关的负面报道,在接种疫苗前,心里总会有些忐忑。那么,是不是疫苗都一样呢?是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接种疫苗呢?这里,我们将讲述各种不同的疫苗及预防接种的基础知识。
  • 护理美学与礼仪

    护理美学与礼仪

    本书编写着力构建具有护理专业特色和专科层次特点的课程体系,以职业技能的培养为根本,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紧密结合,力求满足学科、教学和社会三方面的需求。包括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两大板块。其中,基础课程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构建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三位一体的基础理论教学体系。专业课围绕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强调突出护理、注重整体、体现社区、加强人文的原则,构建以护理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的、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充分体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知识传授与能力、素质培养的结合;注重整体优化,处理好不同教材内容的联系与衔接,避免遗漏和不必要的重复。
  • 病理生理学考试指南

    病理生理学考试指南

    病理生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医学基础理论课,又是一门沟通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并且与其他基础医学学科相互渗透而成为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在医学教育体系中占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
热门推荐
  • 就要这么任性

    就要这么任性

    “君子动口不动手!”“你丫是打不赢才这么说的吧。”叶尘只动手,不喜欢瞎哔哔。“骂人不揭短,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还骂条毛,打人就打脸爽。”叶尘骂人专揭短,打人专打脸。我的女人,除了我谁都不能碰!我的兄弟,除了我谁都不能碰!我的仇人,爱咋地咋地!
  • 聚龙山寨

    聚龙山寨

    荆山深山聚龙山寨好汉,为了生存需向外发展,首先受到汉水水寇三雄的阻止,为争夺对荆楚大地的控制权,暴发了山、水争霸,打败汉水三寇后,聚龙山好汉开始重视农桑商贾,改变自己的社会形象,但为了生存发展,仍然要收伏大洪山,赶走二湖帮,控制了湖北段长江两岸后,又赶走河南桐柏山集团,问鼎武汉,完成了控制湖北黑道的计划,更重视农桑商贾,专门计对贪官污吏,改公开抢掠为喑杀、暗抢、暗偷。聚龙山赛能如此有力量称雄湖北,关键他的核心是飞燕门,是武功非常高的由汉代射乌儿,赵飞燕创造的一个小宗派,派内有宿老修地仙之术,聚龙山少主得机遇,获七彩飞虹神剑,接铁剑门门主,和学到禹步舞神功,快速练成地仙之术,目的是清理门户,为此发生了地仙阵战……
  • 蚀生

    蚀生

    突如其来的风波能否打破宅男一尘不变的生活,这是僵尸还是厉鬼……oh,FA♂Q
  • 人脉术

    人脉术

    我为什么要出一本有关人脉话题的书呢?因为所谓的机遇,就是指哪怕你仅与一位优秀的人结识,他也会使你的眼界开阔。并且,你的人生也会因此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我从踏入社会开始工作起就非常注意自己所交往的人,我时刻留心着这些人是否真的对我有所帮助,以及与他们交往会给自己带来的风险。回头想想,如果当初自己没有那样做的话,可能现在我已经身处困境,甚至一无所有。
  • 时空旅行者艾文

    时空旅行者艾文

    一个十七岁的少年艾文,身患罕见的疾病——超忆症。他可以做到过目不忘,因此学会了很多高深莫测的科学技术。在充足的知识储备下,他抓住虫洞爆发的机会,第一次穿越到未来,并且购买了未来最先进的时空旅行机。经历多次试验后,带着“我”开始了漫漫考古之旅。
  • 神之红莲

    神之红莲

    一名身份神秘的少年机缘巧合卷入一场大事件之中,各个神秘人物粉墨登场,各种奇怪能力不断展现……
  • 鬼蜮术师

    鬼蜮术师

    鬼使神差遇到了传说中的五鬼抬棺,本来只是好奇看看,竟然无意中被装入齐天棺,来到鬼蜮,作为一名资深的茅山术师,抓鬼那是小事,但是苍云却是高兴不起来:“苍天啊!!!为什么这里最低等级的鬼我想收了都这么难!!!”从最低层次的存在,到鬼蜮巨头之一,从鬼蜮到其他四界,每一处都有他的传说。
  • 纯阳女修:娘亲太彪悍

    纯阳女修:娘亲太彪悍

    阿苗以为自己是女主,好歹能遇到点什么好事,可是却发现辛辛苦苦拜的师父不怀好心,颜值赛高的师兄们心怀鬼胎,好不容易收复的神兽早就有主。连老天爷给的金手指都有副作用。更倒霉的是连不小心怀个龙蛋,都会被全九州的人追杀。孩他爹,还不赶快出来救驾!
  • 迷婚:偷心总裁,要定你

    迷婚:偷心总裁,要定你

    她,一个三流电台的实习小编。身世平平,长相普通。抠门,聒噪,还拜金。初出茅庐的她带着对前途的无限憧憬,全力以赴的投入,跑腿,受气,遭算计都是常有的事,生活一直平平淡淡。一次偶然,他闯入她的世界,从此她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第一次见他,他是个没钱没权没背景的三无穷人。第二次见他,他却是牛郎店里的红牌小生。第三次见他,他……他竟然是上市集团的大腕儿总裁。老天,这货也太极品了吧,天上掉下来的肥肉她林小雅哪有不吃的道理,逮住,逮住,哎,总裁你别跑啊!
  • 驾驭光阴

    驾驭光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