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没有想到的是,竟然有人说话这么直接,自己的好是自己天生的,也是自己后天努力的,怎么就能是和荣国府扯上关系才有的?不过这时候自己可不能说这个话呢,不过总有一天自己是要让曾经看不起自己的人知道,自己绝对不是池中之物。
“人也都来得差不多了,我们这就去园子里吧,演宴席早就预备好了,就是小戏也是预备下了。”北静王福晋看着时间差不多了,还有没来的,怕是有什么事情耽误了,也不用这么多的人就在这里等着,因此笑着说道。
北静王福晋和黛玉和众人一起就浩浩荡荡的到了北静王府的园子里面,北静王这个园子黛玉是很熟悉的,虽然说看起来气势不如省亲别院,可是到底是在风流别致上胜了一筹,相比而言,黛玉还是喜欢这里,所以那时候在北静王府住的时候,黛玉经常是会来到园子里游玩的。
“听说荣国府在娘娘省亲的时候建造了一所省亲别院,好的不得了,只是一直也没有机会去看看,今日老封君来了我这园子,相比较而言,可是有什么感受。”北静王福晋笑着说道。
“不过是因为娘娘省亲的关系才建造了那么一所园子,只能看过眼罢了,哪里就能和福晋的这园子相比了。福晋要是想看什么时候来我们家里看看就知道了。”贾母陪笑说道。
如今京城中的传言自己也听到了,都说是自己家里的那个省亲别院富丽堂皇,除了宫中的御花园没有别的能相比了。这样的消息传开了却是不好,对自己家很是不好。早就说了要低调一些处理,可是到了最后还是弄成这样子了。自己这些子孙就没有一个让自己省心的啊。
“这是自然,要是去了你们家里我一定是要看看的。只是可惜了,那一所园子如今就那么搁着,也就是闲暇的时候才去看看。”福晋还是觉得有些遗憾,京城中的传言很多,或许不像是传言中的那样夸张,可是有道是空穴来风未必无因,既然有这样的话,那就是一定有原因的。
“福晋不用担心,我们家的那园子,现在奉娘娘的意思,让林丫头她们小姐妹住在里面了。如今也算是物尽其用了,也算是不浪费那些银子。”贾母又说道。
“如此倒是甚好,皇上知道了也会说娘娘的好。她们姐妹都住进去了,还是只是你们家的几位姑娘住进去了?”北静王福晋对此显然是很意外,所以笑着问道。
“林丫头当然是住进去了,而且林丫头住的那一所院子是娘娘也十分喜欢的,赐名叫做有凤来仪的院子,里面的精致十分好。”贾母知道北静王福晋喜欢黛玉,怎么敢说是自己早就选好的最好的一院子给别人住了。
贾母这么说,北静王福晋觉得很是意外,怎么会?难道说黛玉在荣国府还能这么有地位?有什么好的还能先紧着她?要是黛玉真的有这样好的生活,怎么至于就被人下毒?不过这个话现在人多,可是不能说呢。
“这就到了,我们先进去坐吧,我这院子看戏时最好的,视野宽阔,而且要紧的是声音清楚好听。”北静王福晋和众人到了一座叫做落樱院的门口笑着说道。
才走进去就只见满院子乌泱泱的似白非白,似粉非粉的花一团团一簇簇一枝枝一树树的开放着,微风吹过,落英缤纷,场面声势壮观,众人不由得倒是惊呆了。
“这却是什么景致,竟是如此的与众不同,我看过很多花,可是却从来没有看过这样的花,如此的繁盛。”十三福晋兆佳氏首先惊讶的说道。
“回福晋的话,这花叫做樱花,在江南一带很多,可是在京城很少见呢,福晋不曾见过也是有的。”宝钗耳朵尖,这时候就听到了十三福晋的话,忙就上前小心翼翼的说道。
十福晋看着眼前的花也是觉得惊奇,所以接着说道:“姑姑这府上我也是来过几次了,怎么倒是不知道竟是有这样的绝美景致。姑姑这是藏私呢。”
“哪里有这话了,你们不知道,这话从来是开的时间短,我还来不及邀请你们过来就已经落败了。每年开的时间不过是五六日而已,哪里来得及呢。因此这一次我才这样匆匆忙忙的下了帖子。”北静王福晋笑着回答。“要不是我以前的时候在江南住过,也不知道这世上竟是有这样漂亮的花,所幸的是,我这府上有一汪温泉,要不然只怕是也看不到这个花。京城到底是冷了一些。”
北静王福晋对于自己这一院子的花可很是骄傲的,所以颇有些得意的说道,自己可是花了好几年的时间,才将这些树都种活,而且让它们开出如此绚烂的花朵来。
“这么漂亮的花,怎么倒是从来不曾听人说起过,还是我们都少见多怪了?”三福晋笑着说道。
三皇子可是朝堂之上公认的博学多才的皇子,跟着这样的皇子,三福晋也是觉得自己博学,可是如今竟是从来没有听过这样的东西,倒是显得自己少见多怪了。
“这也难怪,这样的花多而繁,浮华于世,虚有其表。古往今来的文人多是不喜欢的,所以流传下来的也就比起梅兰竹菊、牡丹芍药这一类的少多了。”宝钗见自己适才插嘴别人都没有说什么,所以陪笑着说道。
“看起来薛姑娘也算是博学多才的了,知道的东西不少。”三福晋点头笑着说道。
这样的场合,黛玉本是不想引起人的注意的,因此并没有说什么,可是这时候听宝钗如此说,一时倒是有些忍不住了,只是插嘴说道:“这话倒是也不尽然,虽然说是吟咏樱花的诗歌少了一些,却也不是没有,我记得白居易就曾有诗云:‘亦知官舍非吾宅,且删山樱满院栽,上佐近来多五考,少应四度见花开。’白居易还有两句也是说樱花的也是十分有名。‘小园新种红樱树,闲绕花枝便当游’李商隐也曾经有诗云:‘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苍垂扬岸。樱花烂漫几多时?柳绿桃红两未知。劝君莫问芳菲节,故园风雨正凄其。’所以古人未必就是不喜欢樱花的,只是流传下来的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