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452400000043

第43章

论。云何此依十五处立者。而有两释。一云云何此十因依十五处立。二云此者此前四缘。既云如是四缘依十五处义有差别建立十因。云何此缘依处立因 有义断云。后解为胜。依处差别立缘为因。非离缘外别有因也。十因既然依处亦尔。即开四缘为十五处。非离缘外别有依处。由此义显开前四缘为十五处。约十五处义有差别。建立四缘以为十因。然开四缘为十五处。义准应尔非此有文 详曰。前胜。何所以者。下文别问四缘依处摄因等故。故下论云。所说四缘依何处立。复如何摄十因.二因。又前问已即举依处而辨十因以答其问不言四缘。以此而言故前义胜。若取后者后文更问一何繁重。前文不答何乃阙乎 今又释云。此言双此四缘.十因。云何四缘及以十因俱依依处。下答先辨十因依处。后明缘依。明缘依中。以隔十因文势远故故更问起。亦不相违。

疏。然依者于义俱第七转声者。略为二释。一云依.于俱第七转。疏云者.义是助辞矣。非说依者是彼于义。依若于义云何得言俱第七转。体无二故不可言俱。

二云依.于有同有别。如根.境者依.于不同。言依语处立随说因依即于义。今依彼因云依于义。对依于名云俱第七。更思。

论。谓法名想所起语性者。此瑜伽论三十八文。具如疏引。今略释云。法谓一切有为.无为系.不系等为因起言并名为法。名谓法名。由闻诸法种种名已。或自据教寻名.句.文。而起于想取境分齐善.恶等已方起言说。亦依文.句而起于想。举初摄余但云名也 问论说寻.伺名语遍行。云何由想方起言耶 答取境分齐方发于言。实由于想缘彼法义。而起于语亦赖寻.伺。今据取境起言之由但说于想。又复语因而有通局。亲疏两别。寻.伺虽亲不遍佛有。想因虽疏为通因果。所以言也。

疏。但以三相及得例难等者。其例意云。彼得及相是依法立。随所依法以判于性。名等亦然。何不随声通于善.恶。

疏。不可言共至不同名等者。此牒外救外救意云。得及生等为所依法俱有因义。名等不尔。何得相例。

疏。大乘共有因等者。此破救意。显大乘因不唯得等。不可以尔自宗义救 问因本质声可唯无记。以因第八唯无记故。若杖他变相分之声其性是何 答可通于善。如以善心听佛说法。本质既善能听所变声善无失。因声无记据本质说。相分名等随所依声亦通善也。

疏。不是异体依体立义者。语依是体。说因是义。由语体上有能诠义。即以语依而为说因。不同眼识依根别有。不同得等依法假施 问以语依义为随说因如何而言语依即是随说因体持业释耶 答义不离体。持业何违。

疏。若尔即以言说为果者。设尔何失 答便违语依即说因义。

论。若依彼说至是语依处等者。二论不同。具如疏会。有义疏说论文虽无会者。此不应理。即此文中正是解释相违义故。又助论主别立道理。菩萨地说三种十因。对法论说即显初因。性唯是染 详曰。论中何有以能诠.所诠.生起次第会违之处。据论无此言论无会。何有非理。又疏会云。对法唯依染分相生以说因果。而隐不云言助论主别立道理依初染因。一何蔽人彰自甚乎 问此文若非会相违者因何而致。复云何科此会相违 答但显彼文以随说因为语依处。明论意别云会违也。无能所诠.相生义会。云论无会亦无过也 问三性随说因义云何 答披瑜伽论三十八云。谓于世间种种稼穑。堕诸谷数世资生物。所有种种名想言说。谓谷麦等即此望彼种种稼穑为随说因。又于一切杂染缘起。所有种种名想言说无明行识。广说乃至忧苦扰恼。即此望彼诸杂染法为随说因。又于一切清净品法及灭涅槃。所有种种名想言说。即此望彼诸清净法为随说因。

论。领受依处者。领谓领纳。受谓摄受。谓能所受俱名领受。即领受处立观待因。观待因者亦通能所。由此望彼应为四句。一能受为因所受为果。先希食等后食等得。二所受为因能受为果。因对于境方领受之。三能受为因能受为果。因二定喜生三禅乐等。四所受为因所受为果。如因风轮持水轮等。余类知之。故瑜伽论三十八云。观待此故。此为因故。于彼彼事若求若取。此名彼观待因。如观待手故手为因故有执持业。观待足故足为因故有往来业。观待饥.渴故饥.渴为因故。于诸饮食若求若取 问此因三性其义云何 答瑜伽论云。观待饥.渴羸劣身住。观待段食所有爱味。于彼追求执取受用。即说彼法为观待因。又观待境界所有爱味。诸有支相续流转。即彼望此诸杂染法为观待因。又观待诸行多过患故。乐求清净摄受清净成满清净。彼望于此为观待因。

论。即依此处立牵引因者。此牵引因亦有三性。瑜伽论云。由彼各别自种子故。种种稼穑差别而生。即说彼种子为此牵引因。又于现法中无明等法所有已生已长种子。今此种子望于余生生老死等为牵引因 释曰。此望于果通近及远 又安住种姓补特伽罗种姓具足能为上首。证有.无余二涅槃界。望彼清净为牵引因 释曰。种望能证涅槃之智为牵引因非望涅槃。涅槃非是因所生故。举所证理显能证智。

疏。未为善友力等所润者。问诸教但云惑为能润。言善友润曾未有闻 答润者资助令生长义。据生三有教说惑润。若论出世多闻.善友能助名润。斯亦何违。疏云等者等闻熏习。

论。生起因者。依瑜伽论亦通三性。论云即彼种子望所生芽。又无明等法各别种子。又种姓所摄一切无漏菩提分法所有种子。望彼一切菩提分法。无记.染.善如次三性生起因也。

论。谓于所作业者。所作者果。业即能作。即八九处能作业.用。乃于果处说业用声云所作业。

疏。无记即因除无间缘等者。问变化无记无间得生学.无学心。云何无间果非无漏 答即变化心通善.无记。若为嬉戏所起变化无记性摄。为引道他或为利益诸有情故而起变化。当知是善。故善变化引无漏心。无记不尔。而昧劣故。余义类此故不繁云。

论。总依此六立摄受因者。此因三性瑜伽论云。地雨等缘能生于芽 又近不善士闻不正法非理作意。及先串习所引势力生无明等 又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及先所作诸根成就。如次无记.染.善三性摄受因也。

论。引发因者。有三性别。瑜伽论云。芽.茎.叶等展转相续。望彼稼穑若成若熟。

又从无明支乃至有。展转引发后后相续。望于余生生老死等 又自种子所生一切菩提分法。渐次能证有无余依二涅槃界。如次无记.染.善三性引发因也。

论。定异因者。瑜伽论说有三性别云。从大麦种生大麦芽。大麦苗稼不生余类。如是所余当知亦尔。又余无明支及自种子乃至有支能生那落迦。各生余趣当知亦尔。即此望彼诸杂染法名定别因。又三乘性各于自乘能般涅槃。彼望清净为定别因。

论。同事因者。三性异者。瑜伽论云。同为稼穑而得成熟。非彼稼穑随阙一因而得成就。是故一切和合说为此同事因。又即彼一切从观待因至定别因名同事因 释曰。从染观待至染定别总名染法同事因也。又若清净品观待因乃至定别。彼望清净为同事因。

论。相违不相违因者。其三性者瑜伽论云。霜雹灾等诸障碍法。望彼滋稼为相违因。彼阙无障是诸滋稼不相违因 又此杂染法相违因者。谓出世间种姓具足。值佛出世演说正法。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即如所说种种善法若辟若离。是杂染法不相违因 又种姓不具足不值佛出世。生诸无暇处。不亲近善士。不听闻正法。不如理作意。数习诸邪行。彼望清净为相违因。此相违因若阙若离是名清净不相违因 问大乘灭法而不待因言相违因。岂非自噬 答如疏及灯俱明与彼相违之法而作因也。亦如因明四相违因 有义破云。若言与彼相违为因令彼生等。此正相顺何名相违。今解即与当应生等诸法为因。谓彼应生由因违彼令不得生。以彼所违不生住等而为果故相违即因 详曰。理亦未可。当应生法彼既不生。即是无法。何得有法与无为因。若言以彼不生住等而为果者。既云与彼当应生法而为其因。何得以彼不生住等而为其果。乃果无因。因无果也。若言与彼应生法上不生住等。而为因故云与应生法为因者。若尔因望不生住等何名相违因。正顺彼不生等故。故从疏正。文如灯引。

疏。六相违者。枢要.义灯二处皆引。故此不云。

疏。论二处至能生因者。即菩萨地及寻伺地二处说也。

疏。准谓彼言生起因等者。亦有疏本作谁字者。今随准.谁以为两释 一者意云准彼瑜伽言生起因。是此论中生起因也。如此论中所引文是。此论既云生起因中而有业种。明知彼论生起因中有业决然 二者意云谁谓瑜伽言生起因唯是因缘。疏云此因此因缘也。疏云如此文是者释菩萨地生起不唯因缘所以。所以者何。此论释彼生起等因。释中既云生起因中而有业种。明彼生起包业无疑。不尔此论便违彼本。二释俱得当从多本。

疏。牵引因全等者。问牵引因中有非因种何得云全 答全未润故名之为全。生起全言亦准此知。

疏。余二合前以为体者。即彼和合不障碍二。

疏。若不尔者至具三缘也者。若离出体其方便中。不摄中间二缘尔者。论何不说中间二缘是能生收。论既不说能生因摄。明是增上。故知方便具摄三缘。增上即是方便摄故。

论。一者异熟果等者。问准本业经佛母品云。一切善受佛果。无明受有为生灭之果。是故善果从善因生。是故恶果从恶因生。名善不受生灭之果。唯受常佛之果。论云善恶俱招异熟岂不相违 答有释云。感三界业若善.不善。皆无明引总名无明。资粮等道有无漏善皆向佛果。非无明发总名为善。非谓无明所发福等不感三界 详曰。若资粮道有漏善法皆向佛果。十王果业在何位造。若许此位造彼业者。云何得言皆向佛果。故义有余 今者会之略为二释。一经随转随化地部。化地部言。善非有因。二据三乘无漏资粮.加行正位漏善。远近皆名佛果因也。明为缘故。无明惑本所引漏善亦名无明。故云无明感三界果。由斯不言诸余烦恼及余漏善感生灭果。若也执文不许余善感异熟果。亦应取文唯一无明能感漏果。自余烦恼皆不能招。文中唯说无明得故。此既不尔彼何则然。故知经论各据一义。并不相违。

疏。唯此一法非余皆是假说等者。略为二释。一因果同性名为一法。一法因果是实等流。非余异性是等流也。纵言等流假说之耳 二唯此报业相似一法假说等流。非自余法亦皆假说为等流也。不相似故。疏举杀生一业因果。显余善恶业报皆是假等流也。除斯以还不可假说。二解任取。

论。四士用果者。按瑜伽云。诸有一类于现法中。依止随一工巧业处起士夫用。所谓农作.商贾.事王.书画.算数.占卜等事。由此成辨诸稼穑等.财利等果名士用果。又依有宗顺正理论第十八云。士用果四。一者俱生。谓于一时更互为因力所引起。二者无间。谓次后时由前念因而所引发。如世第一而能生彼苦法智忍。三者隔越。次隔远时展转为因所引起者。如农夫等于谷麦等。四者不生。所谓涅槃。由无间道力所得故。若无间道断诸随眠所证择灭。而名离系及士用果。若不断惑但重证灭但名士用。大乘无文义同于彼。应亦无失。

疏。余心心所至一切有漏者。此意说云。辨心心所具五依处。谓无间灭至士用处。辨余色等除前三依但取后二。后二通能辨色.心果。异熟既是有漏果收。何得不依作用士用。由斯义准可依六处。

论。随顺处言至一切功能者。疏有三说 有义何以无间不得等流。答九品相望成无间缘。此果不尔。下论但云二缘得故。于中非无能引上品同性之者。依全处说故不取也。若言全无。以现望现为等流果。岂唯他识。故许者胜。若具说者依十处得 详曰。若以全缺而会文者。理亦不然。且随顺处而亦不全。所引涅槃非等流故。余处准知。故依疏断。以无间缘形对九品非定随顺。故论不取得等流果。又真等流种自相生。生自现行现行熏种。故等无间无真等流。似又不定故不取也。

论。真见处言至一切功能者。疏判七处得离系果。今以理准应八处得。既待能证方有所证。取领受处亦何爽理。下文不言观待因得离系果者。据有为果隐无为果而不言也。疏依下文故云七处。亦不相违。

论。士用处言至一切功能者。疏云十一依处得者。实根依处亦得此果。疏中脱略但言十一非疏本意。何以明者 答疏前正解士用处中而作法云。如眼根等生眼识等名法士用。所以知也。若不尔者岂疏前后不逾数纸即自[矛*牟]盾。故定脱略。既加根依合十二处 有义十三。加境界处 详曰。不取境界望彼士用之果而势疏远。故后二师明士用果而皆不许所缘缘得。

论。前七于八至相见种故者。有义两释。

同类推荐
  • 大明度经

    大明度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骨相篇

    骨相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大唐新翻密严经

    大唐新翻密严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十住经卷第一

    十住经卷第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he Guilty River

    The Guilty Riv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凤舞九天:魔后太嚣张

    凤舞九天:魔后太嚣张

    最优秀的紫晶级特工穿越,竟成了祸国妖孽加废材?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毁之!说她没有属性?她全属性加传说中的无级!说她废材?她把人们口中的天才打的他娘都认不出来!说她没有坐骑?哈,真是巧了,龙族女王不小心被她契约了!杀姨母,打嫡姐,骂公主,毁家族...抱歉,她无聊啊!夺矮人族神器,人家咬牙说:“咱惹不起”;抢人鱼王皇冠,人家温柔道:“没关系,还有呢!”;拿妖精族圣水泡澡,人家激动感叹:“此乃我妖精族之幸啊!”。。。“本尊的女人,谁敢动!”九天之上,霸气尊贵的男人睥睨天下道。
  • 决不让你走

    决不让你走

    八年前,甘与阿特的女儿贝斯出生即夭亡,甘受到沉重打击,始终生活在痛苦之中。突然有一天,一位陌生女士登门拜访,她告诉了甘一个秘密,甘的女儿并未死亡。甘开始怀疑身边的每一个人。随着调查的深入,真相逐渐浮出水面……
  • 不小心爱上你:鹿晗

    不小心爱上你:鹿晗

    一场穿越让他们正真相爱,在现代也许他们已经互相爱上对方,可能他们不知道。在另一个世界里到底会发生什么奇遇呢......
  • 理想国

    理想国

    [花雨授权]她只不过想要一份平等、安静的爱情,没有算计、利用,没有虚伪……他似一只发狂的蝎子,浑身充满毒液、自私且自卑,令她无奈。不得已,她恢复“狼性”,在通往理想国的道路上,与他纠缠直至重生!
  • 梦幻西游之前世恋

    梦幻西游之前世恋

    五百年前,烽火连年。相见,相识,相恋,在这乱世之中看尽世态炎凉。来世,我定和你在那樱花下,与你一夜白头,细数流年,从此永不分离。
  • 天厌刀

    天厌刀

    故事发生在安史之乱前夕,作为奸相李林甫的后人,李雁之开始流浪江湖,渐渐一个广袤而神奇的武林世界出现在他的眼中,这里有爱恨情仇,有血性屠杀当然还有正义还有欢心和泪水。天下长久的平静终于开始酝酿一场人间浩劫,武林开始动乱,天下开始纷争,从武林六大剑派,到三大组织,正道魔教纷纷登上舞台,这是英雄的时代。这是武林的新篇章,三教合修,名山大派,佛道儒魔,终将开始演绎浩浩荡荡纷争。李雁之将如何开始他的江湖之旅,他又会遇到什么样的奇遇,尽在一把神刀的机缘下展开,神魔自在一念之间,爱恨交织血泪之中,刀是魔刀,名唤——天厌。
  • 林天传

    林天传

    你真的以为这个世界很简单吗?不不不,你的身边也许存在着一些你不知道的东西。林天本是一个从山村长大的少年,在他通往城市之旅的途中,却不知不觉中改变了这个少年的生活。神秘的木剑,不同的选择,潜伏在黑暗的组织。看林天怎么在一个与他想象完全不同的世界中改变命运!
  • 紫洲

    紫洲

    大荒山究竟在何处?离尘苦苦寻找的天机镜在何方?让我们从云郎被错认为万年世家的少主开始,看主角来到一片异大陆,如何得到天下至宝太极图,从此开始修炼之路,又是如何与望月崖,碧溪湖,等炼丹炼器宗主结交;至于太虚幻境,云梦泽等修士禁地又有何秘密?让我们一一揭晓,当然,豪情万丈义薄云天的兄弟,蕙质兰心妩媚多情的红颜,那肯定必不可少了啦。
  • 我在锦年时光里等你

    我在锦年时光里等你

    秦梦怜在年少的时候也曾说过,非顾辰不可。后来经过一段漫长的岁月之后深刻地明白,这个世界上并不一定要非谁不可。因为她后来遇到了一个叫纪慕云的人,他俊美出尘,却冷漠桀骜,唯独对她,倾付了所有的温柔,给了她最好的“锦年时光”。有生之年,在漫长的时光里能遇到他,是她觉得遇到过最幸运的事情,不管他是否忘了自己,也不管经历多少的困难,也要走到他的身边去。后来,有人问,锦年时光是什么?也许会有人告诉你,那是一个童话一般的地方,有甜美精致的甜点,有唯美的婚纱,喜欢听客人讲故事。如若你心中有爱或梦想,那里便是你心中最美好的锦年时光。
  • 魔女施咒美少年Ⅱ

    魔女施咒美少年Ⅱ

    所以,所以,让我去爱你!我得到了足够多的爱,所以连你的那一份,也由我来代替你去爱!我每天都会笑一百次以上!其中一半的笑容我可以分给你。我每天都会摔倒受伤,对于伤痛我已经不敏感了,所以哪怕你全身长满了刺,我也可以去拥抱你。你摆着生气的表情没关系,你不对我笑也没关系……就一次……就一次……你能不能回头看我一次?求求你,求求你!哪怕只是一次……请你转过身……求求你……求求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