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452400000050

第50章

论。若所知障至无明住地者。此以经难。经如疏引。遂难略解。言住及起二烦恼者。住谓种子。起是现行。或所依生处名为住地。起谓现惑。正生起故。三界见惑而由见胜。复见道断故。合言之见一处也。三有俱生修道之惑。润生爱胜别分三种。非唯三界俱生但爱。言无明住地者。诸所知障皆能障智无明偏增总名无明。言一切上烦恼者。前四住惑现种皆依无明地上名上烦恼。

疏。总名无明无品数故者。有义弹云。此义不然。体同烦恼。即如烦恼品数别故。但应说云行微细故。不染义同合为一住 详曰。不同烦恼地地九品分为粗细断之前后言无品数。非言无彼爱.恚等类名无品也。故疏无违。若言不染义同合一。岂彼经中唯对二乘辨五住地。若兼菩萨何唯不染。对彼菩萨是应染分。如烦恼障既不别开。故知不约不染合也。

论。永断二障至通有漏道者。有义弹疏释云。若尔二乘伏烦恼时同体。所知应皆不起。又断烦恼所知应断。既所知种不障彼智。道力劣故二乘不断。现行亦尔。非彼所伏。今言伏二依菩萨说。以法空观。伏烦恼时。同体所知亦即能伏。若生空观伏烦恼时亦不能伏。非治道故。由此道理望所知障。生空无漏不及法空有漏道也 详曰。疏中不言二乘伏惑。亦不说云生空智也。何得辄以二乘不断所知障体而为难耶。那知疏主不依法空智伏惑说。而言今依菩萨说耶。疏理实通非可局情自度破他。

疏。永断习气等者。按彼论云。永断习气非根所摄。然是六根所证烦恼永断所摄 释曰。永断习气择灭无为。因断习气之所得故得习气名。信等五根及具知根六所证也。

疏。六善巧者。三科.缘起.及处非处.四谛为六。

疏。谓智有六种者。此牒文略。具而应言。谓福.智有六。即前六度。福.智合言而为六也。故三十六总结前云。如是福.智略有六种。一一分别应知无量。

论。三事练磨等者。三种大意如疏已明。准摄大乘更除四障缘于法义。故无性论第六说云。除四障者。一由离声闻.独觉作意断作意故者 释曰。由谓因义。由离作意障能入所知相。余三准此 显离作意障之所由名断作意 断谓伏断。余障亦同。显初菩萨见生死苦涅槃为乐。欲舍生死忻趣涅槃名二乘作意。障大菩提故须先断。由观生死.涅槃同无相性及修大悲。断执小乘生死作意。作意即障 或二无学执自乘极而不趣大 或二有学执趣二果不乐大乘 或见道前二乘凡夫忻求二果。此等并名二乘作意 详曰。四皆理通前二释本 二论云。由于大乘诸疑离疑。以能永断异惠疑故者 释曰。虽离于前二乘作意。于大乘教种种法门先起疑惑。后执一是便拨余非。能拨邪惠与正惠殊故名异也。体即法执邪见所摄。故世亲云。此中异惠谓鄙恶惠。于理动摇作三性观。异惠及疑永不复转名断疑惠。疑惠即障 问离疑之言自于何法 答有四释。一云能断彼疑名为离疑。二云诸疑即二乘人。离疑即是渐顿菩萨。三云不定诸小菩萨虽先发心。然于大行起悬崖想。数数退屈遂起疑心。为得不得名为诸疑。欲就二乘心生决定名为离疑。四云诸小菩萨先于佛说显.密三藏种种不同。而生疑惑名为诸疑。后执一是斥余为非。自为决定名为离疑。据实未悟依彼妄解名离疑也 详曰。初释为正。故本论云。云何能入所应知相。彼总答云。由断四处障等能入。下别释中四种皆说能所二治。若离疑言不目能治。第二将何为能治耶。若言不说何故余有此独无耶。故离疑言显能离也 若尔何故第一.第三先说离言。第二能离后方说耶 答阿毗达磨性相而求逐便即明何责先后。第四亦复言无分别。岂无分别亦是障耶。然第四释理亦小通。既非论意故亦不取 三论云。由离所闻所思法中我我所执断法执故者 释曰。虽离诸疑然随所闻若教义等皆执有性。便障唯识法空观智。故断法执方名真观 四论云。由于现前住安立一切相中。无所作意无所分别断分别故者 释曰。于此安立现前相中而无作意及离分别。断分别言而通一切分别之法。若随别说是忍一位能观之智。此即胜障。入初地时息灭名断 问何以复须断此忍位分别智观 答此忍虽离能所分别。然自有彼微细分别障彼初地无分别智故须灭也 问何者为处 答处谓处所。即四所障。由此四障障四观行。从彼所障以得处名。四处之障依主释也 或此四障是分别心所居之处。障即是处持业释也 此总意云。初二障彼厌小欣大之行。后二障舍妄证真之行。故名为障。若能断智即观无相及于三性。由证法空证无能所。断分别心如次四智断彼四障 问在何地位断四障耶 答在十信位断于初障。由离小心初入大乘十信位故。在十解位断第二障。由于大乘离疑惑故。而得正解修菩萨行 在十回向乃至忍位断第三障。由观遍计遣所执故 在世第一断第四障。由此第一分别观智加行息灭。得成初地最上觉故。若据相违正灭言之。断分别障即在初地。成此第四离分别障 论引颂云。现前自然住。安立一切相智者不分别。得最上菩提 释曰。言现前者。通说定.散二境当心名现前也。自然住者。别显散境。言安立者。别明定境。一切相者。显二境相。智者不分别者。离能取心。得上菩提者。离障得果即以初地名上菩提。形于地前故称最上。言缘法义者。法谓能诠文.名.句也。义即所诠。故无性云。似文似义。释曰。似外相转实唯在内。以有似无内似外也。

论。暖等四法至初后位立者。寻思。实智此二体行。按无性摄论第六云。于加行时推求行见假有实无方便因相说名寻思 释曰。约位以明寻思行相。推求行见即能观智。行相见解名为行见。推求名义见识上假心外实无。即此寻思是加行位初修因相 又云了知假有实无所得决定行智方便果相名如实智 释曰。决定了知名义等假名如实智。即方便位终成名果。

疏。今此住中已极清净者。按彼论云。于无相住中四种灾患今悉除断。一者于无相中有加行有功用事。二者于上清净住精勤思慕。三者于一切种利有情事。有大堪能精勤思慕。四者有微细想现在前行。故是此住名极清净 释曰。第七地中尚有法执。意识执彼上清净等勤思慕等。故无生忍名之为杂。

疏。非寻思与寻相应等者。非四寻思与不定中寻相应故而得寻名。若寻相应方名寻思寻思不应在第四禅。第四禅中无不定中寻法体故。

疏。八种耶者。如前引也。

疏。依名所表外事者。名所诠表识外之事。

论。依印顺定至名顺乐忍者。疏有两释。有义弹后释云。若印能取无顺随观察顺通上忍。应印所取无亦顺观彼顺通下忍。理俱齐故。下忍由印既不名顺。上忍亦印宁有顺名。故今解顺唯在中忍。上忍如下但名印忍 详曰。据文粗显有义为优。下总摄义释本颂文。而明三忍印能所取。初后二忍皆无顺字。若穷理谈疏亦无失。初忍未修顺无能取不立顺名。后顺观彼故有于顺。下摄义中举中显后。文略影耳。今助一释。顺通初二。初忍虽未修无能取。印所取无即是顺无能取义也。能.所二取相待立故。故论结云。印前顺后立印顺名。上忍已印不可言顺下文影显。但中言顺亦不相违。

论。异生法中此最胜故者。唯凡趣圣可如所言。圣者回心而归于大。对此云何异生第一 答回趣圣者即俱句收。大乘异生性障未断。由此亦得名为第一。

疏。谓有随眠至无堪任性者。此显罗汉所断之漏所在之处以明体也。凡夫.有学五蕴假者名有随眠者。有识身即有随眠身。漏如毒药。令身不安无所堪任。从喻为称。

疏。随眠断时至皆得微薄者。是烦恼漏毒之气分。因毒而有名所发等。无始而有名本所得。不安隐等同前烦恼名彼相似。由本毒除故发气稍得微薄。

疏。对法第十二十四粗重者。谓遍行戏论粗重。谓执眼等诸法习气 领受者。谓有漏诸受习气 烦恼者。谓烦恼随眠 业者。谓有漏业习气 异熟者。异熟无堪能性 烦恼障者。谓猛利长时烦恼性 业障者。无间业等性 异熟障者。谓那落迦等自体 盖者。能障善品欲贪等性 寻思者。能障出家欲寻思等 饮食者。谓多少食于方便行无堪任性 交会者。两两形交身心疲损性 梦者。睡眠所发身惛劣性 病者。诸界互违不安隐性 老者。大种衰变所起不随转性 死者。临命终时诸根乱性 劳倦者。谓远行等体顿弊性 坚固者。谓无涅槃法者如其所应所有戏论等性 粗中细三者。谓三界所有粗重 烦恼障者。谓二乘菩提所治 定障者。谓九定所发功德所治 所知障者。谓一切智性所治 一一之下有粗重字今省之也。会释诸文如灯具辨。

论。非如二乘唯观安立者。疏有两释不断优劣。今观二释理犹难悟。何所以者。三乘真见皆非安立。如何二乘方便安立引非安立。如前不许以执导空以异类故。若许作者复违此文 答异类亲因理诚未可。增上相发粗引妙生于理何失。如漏无漏许相导故。故瑜伽论七十三云。问若先无有知无相智。由无有故亦无熏习。既无其因应不得生。答有相亦得为无相因。随顺彼故。如世间智为缘生出世智。有漏智为缘生无漏智。有心定为缘生无心定。此亦如是。今以安立引非安立亦何爽理。然安立观本希断惑证无为理。能少伏惑亦得名为顺非安立。又余类非一。涅槃.胜鬘诸经皆言无作四谛非诸二乘之所知故。或二乘人愚.不愚法二类不同。初不能作。后容修之。经论依前故言不作亦应无失。

疏。一依非依等者。谓思现观唯欲界故不依八定名依非依。余五通依八定地有。据修道说。又三依五。此三初生依于见道。四禅根本及一未至名为五依。见道眷属信亦五依。余信现观而即不尔故云一分。

疏。今至修皆遍缘等者。彼傍所修世俗智种。至修道位皆能生现遍缘诸法。不同有宗毕竟不起。故六十九云。升见道时即先所修善世俗智所有种子。由彼熏修皆得清净亦名为修 释曰。由入见道断染污故。故世俗种离彼一分能染污法名为清净。据此清净故名为修 又云。诸世俗智出见道已。生起此智证见所断诸法解脱。能正分别不随恶趣。又能了知得预流果已断如是所有烦恼为他记别等 释曰。此皆傍修世俗智能。非说无漏后得智也。

疏。又六十九等者。按彼论云。又于见道初智生时。诸余智因由能生缘所摄受故皆得增长。一切见道即此刹那皆名为得。于此得已后时渐渐次第现前。当知见道是速进道 释曰。见道十六初智生时。余十五智本有种子。而增长故皆名为得。由初智力而为生缘所摄受故。既云一切明无色界无漏见种。此时亦增名修无色于理无失。

疏。若自在先得至如类智缘者。按彼论云。问一切类智现在前时。皆了别色.无色界耶。答若有曾于色.无色界所有诸法。善闻善思善取相者即能了别。若不尔者不能了别 释曰。类智有二。一真二俗。今此所明约俗类说。若真类智必缘于上。如上下谛八类智也。既善习者能了于上。明善自在亦能修上。俱曾得故。

同类推荐
  • 愚庵智及禅师语录

    愚庵智及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困学纪闻

    困学纪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黄草

    黄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说大净法门品经

    佛说大净法门品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艺圃撷余

    艺圃撷余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异界魔法战记

    异界魔法战记

    神秘的图腾究竟是什么来头?她为何私藏图腾?她又为何隐藏身份?消失的他究竟去了哪里?神秘古书上到底还记载了些什么……纷扰缠绕的问题即将揭开
  • 庶女轻狂:逆天召唤师

    庶女轻狂:逆天召唤师

    火系名门炎家精英倍出,唯这代出现一个污点。炎熙,炎家庶女,筋脉闭塞、五行具缺,无缘修炼,不能成为武士,更无法通灵召唤。身为异类饱受排挤,慈母因她丧命,狂傲未婚夫退她婚约,成人礼父亲将她逐出家门自生自灭。她如此凄惨仍嫌不够,歹人将她赶尽杀绝!一无所有孑然一身,自暴自弃?天大的笑话!我命由我不由天!她要践踏她的人付出代价,欠她的都要还回来,谁也甭想逃!当她坐上至高神位俯瞰天下,历史因她大换血,逆天改写!当她傲绝天下,当年退她婚约之人早已抛去脑后不入她的眼,优秀公子身边围绕任她挑选(爽文,女主由弱至强,至大强,至超强,至暴强!)
  • 盗墓之杀神血

    盗墓之杀神血

    2116年,白家的白灵被神秘人带进了白家古墓,年龄未到的白灵就先进入古墓,可是却在神秘人秋霜的帮助下,成功的通过了古墓,也促成了一场合作
  • 论古

    论古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姐妹花的贴身侍卫

    姐妹花的贴身侍卫

    绰号“猛龙”的苏辰,在雇佣兵界闯下赫赫威名,厌倦了刀山血海生活,他回到国内接下最后一单生意却没想到是为古灵精怪的二小姐和冷若冰霜的女总裁大小姐当保镖,更令他没有想到是,他会卷入东海市商业竞争的波谲云诡和地下世界的纷争中,且看苏辰如何在都市中上演猛龙过江的好戏。
  • 青涩的青春

    青涩的青春

    想起四年前初遇他那会儿,她脸上不禁泛起一丝幸福的微笑,四年大学青涩的年华,两人的初次相见是冤家路窄,可是谁也没有想到会成为恋人。
  • 我们

    我们

    D-503是一千年后“伟大的联合国”里一艘宇宙飞船的设计师,这里人们的名字都用号码代表,生活作息甚至性生活都被严格按照标准安排执行。有一天号码D-503遇到了女号码I-330,由于体内“古老”欲望的复苏,使他不由自主地爱上了她,并糊里糊涂地参与进她推翻联合国的计划中。但I-330的计划没有成功,被全知全能者识破,号码D-503被捆在手术台上接受了切除幻想的手术,I-330被送进“气钟罩”里处以极刑……作品借助一个未来发生的幻想故事,蕴涵着对人类未来深深的思考。
  • 末世逆乾坤

    末世逆乾坤

    黑暗降临,人类失去了光明,勇者才能存活下去,战者才能拯救一切。逆境中重生,一切可怕的存在都将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泯灭,我们就是光明。丧尸突袭,蝗虫过境。。血与火的挣扎中,只要我们还在乎所在乎的,人类就不会孤独。。《谢谢大家的支持了,本书已弃,就不要浪费票票了,新书还是历史军事档,等存够了稿子会开的。》
  • 许我一笔墨绘你倾城颜

    许我一笔墨绘你倾城颜

    “怪我太懦弱不敢向你告白只因为那一丝丝的有可能拒绝。”林爱;“我从未放弃过爱你只是从浓烈变的悄无声息。”林爱;我一直婉拒别人的情义,只为个不确定的你。林爱。
  • 网游之诸神史诗

    网游之诸神史诗

    李威,一名《英雄史诗》的1线职业玩家,原本正要带领队伍参加英雄王座专属权的时候,却遭遇了一个毁灭的打击。账号卡被盗,装备洗劫一空,全球唯一一个精灵射手被删除。一瞬间打击,导致心落低谷的他,选择离开了所有人的视线。与此同时消失的还有那一张空白账号卡,以及来自一名复仇者的忠告!“消失,是让你们放松警惕。当你们再次发现我的身影,就是继续浮沉我的脚下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