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53500000020

第20章 禅对事业的启迪4

5、得失守恒定律

在人生道路上,你是否看清:不是一切失去都意味着缺憾,不是一切得到都意味着圆满。

有一位旅者,经过险峻的悬崖,一不小心掉落山谷,情急之下攀抓住崖壁下的树枝,上下不得,祈求佛陀慈悲营救,这对佛陀真的出现了,伸出手过来接他,并说:“好!现在你把攀住树枝的手放下。”但是旅者执迷不松手,他说:“把手一放,势必掉到万丈深渊,粉身碎骨。”

旅者这时反而更抓紧树枝,不肯放下。

这样一位执迷不悟的人,佛陀也救不了他。坏心情就是紧抓住某个念头,死死握紧,不肯松手去寻找新的机会,发现新的思考空间,所以陷入愁云惨雾中。

其实,人只要肯换个想法,调整一下态度,或者更动一下作息,就能让自己有新的心境。只要我们敢于稍作改变,就能抛开坏心情,迎接新的处境。

不要为失去的追悔伤心,也许失去意味着更好的得到,只要你选择的是纯洁而又美好的理想;不要为得到的而沾沾自喜,也许得到代表着你失去了更多,如果你选择的是虚荣而又自私的目标。

有个女人习惯每天愁眉苦脸,小小的事情似乎就引起烦躁不安、心情紧张。孩子的成绩不好,会令她一整天忧心,先生几句无心的话会让她黯然神伤。

她说:“几乎每一件事情,都会在我的心中盘踞很久,造成坏心情,影响生活和工作。”

有一次,她有个重要的会议,但是沮丧的心情挥之不去,看看镜子里自己的脸庞,竟然无精打采。她打电话问朋友,“该怎么做?我的心情沮丧,我的模样憔悴,没有精神,怎么参加重要的会议?”

朋友出主意给他:“把令你沮丧的事放下,洗把脸,把无精打采的愁容洗掉,修饰一下仪容以增强自信,想着自己就是得意快乐的人。注意!装成高兴充满自信的样子,你的心情会好起来。很快你就会谈笑风生,笑容可掬。”

她照着去做,当天晚上在电话中告诉朋友说:“我成功地参加这次会议,争取到新的计划和工作。我没想到强装信心,信心真的会来;装着好心情,坏心情自然消失。”

在人的一生中,经常会遇到要为顾全大局而牺牲局部的情况。我们必须不断地权衡轻重得失,以决定牺牲的分量和等级。

荷马?克鲁伊是个作家,以前他写作的时候,常常会被纽约公寓热水管的响声吵得心烦意乱。他说:“后来有一天,我和几个朋友一起去露营,当我听到木柴烧得很响时,突然想到,这些声音多像热水管的响声啊!我为什么会喜欢这种声音,而讨厌家里的那种声音呢?回到家以后,我就试着对自己说,热水管的声音就像木柴燃烧的声音一样好听,然后我就埋头大睡。刚开始那几天,我还会留意热水管的声音,可是不久我就把它们全忘记了。”

荷马聪明地摆脱了一个小小的困扰,如果他一味地在这件事情上纠缠不休,最后不见得就能解决问题,还白白浪费了时间。

一个人要想生活在一个健康的环境里,就一定不要斤斤计较个人的得失。

英国有一位很著名的作家,出身极其穷苦,他的成功是靠从艰苦卓绝中抱着百折不挠的精神,长期奋斗得来的。他有一个习惯,那就是从不在乎别人付给他的稿酬多少。当他暮年的时候,各大书局竞相寻觅他的佳作,他的酬金版税也就丰富起来。

但好景不长,他不久生了一场大病,并且生命垂危。这个消息一传开,有很多访问者赶来探望,他们的目的是为了得知他的遗嘱,然后在各报发表。这班人马站在病床旁边向他请求说:“老先生,你是在恶劣环境中奋斗的胜利者,那种百折不回、刻苦自励的精神,真使我们敬佩无比。你已功成名就,对我们这班崇拜你的青年、景仰你的后生有何教训?我们愿意知道先生的秘诀、胜利的方法,作为对我们的指引。”

那位老先生听了这番诚恳的请求,只是微微睁开昏花的老眼向他们看了看,仍旧一言不发。

他们又请求说:“老先生饶恕我们的麻烦,在你病中唠唠叨叨,实在对不起。我们是新闻杂志的记者,愿意听听先生最后的教训,不但我们获益,在报上发表以后,不知又将造福多少青年,因此务请不吝赐教,我们谨候恭听。”

“成功吗?秘诀吗?有,请看马太福音十六章二十六节。”老先生轻轻地说完上面的话,便合上了双眼,与世长辞了。他们一一记在纸上,连忙打开圣经看,只见上面写的是:“人若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人还能拿什么换生命呢?”

是的,人即使得到了整个世界,却付出了整个生命,又有什么益处呢?因此,人一定不要斤斤计较个人的得失。

不斤斤计较的人拥有豁达的胸怀,即使在去世之后,也让人们深深地怀念。不斤斤计较是一种明智,一辈子不吃亏的人是没有的。

同事间你来我往,无法做到绝对公平,总要有人承受不公平,要吃亏。倘若人们强求世上任何事物都公平合理,那么,所有生物链一天都无法生存――鸟儿就不能吃虫子,虫子就不能吃树叶……

既然吃亏有时是无法避免的,那何必去计较不休、自我折磨呢?事实上,人与人之间总是有所不同的。别人的境遇如果比你好,那无论怎样抱怨也无济于事。最明智的态度就是避免提及别人,避免与人比较这、比较那。你应该将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他能做,我也可以做”,以这种宽容的姿态去看待所谓的“不公平”,你就会有一种好的心境,好心境也是生产力,是创造未来的重要保证。

不斤斤计较,也是一种高明的处世方法。

参透了得与失,就不会得意忘形,也不会悲观失望,就有一颗平常心,一颗从容心,就可以做事了。想要有个好心情,就要从坏心情中解脱,从烦恼的死胡同中走出来。请注意,肯放下心情的包袱,好好检视清楚,看看哪些是事实,把它留下来,设法解决。哪些是垃圾,是给自己制造困扰的想法,要狠下心来,把它抛开,这就能应付自如,带来好心情和清醒的头脑。所以,任何人都应学会放下,放下的同时,学会割舍。

6、人生究竟求什么

人活百岁无非生死,活明白了,自然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清楚了因,也就知道了果。目标清晰,人生的路上才不会有迷惑、烦恼、无助。

《六祖坛经》中讲,“善知识,世人终日口念般若,不识自性般若,犹如说食不饱。口但说空,万劫不得见性,终无有益。”

意思是说,善知识,世人一天到晚在口头上念诵般若,但他们没有认识到般若智慧就存在于他们自己的本性中,这就像整天念食物名称而不能充饥饱腹一样。只在嘴上念叨空,就是花费一万劫的时间,也不能正确认识自我的本性,到头来还是毫无益处。

六祖慧能大师的悟禅其实和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事业奋斗是一样的。如果在悟禅时“只在嘴上念叨空”,而不去探究其中的“究竟”;那么,这看似用功努力的实践实则荒废掉了。慧能禅师认为如果这样的话,“就是花费一万劫的时间,也不能正确认识自我的本性,到头来还是毫无益处。”

正如六朝时的宝口禅师的一首偈语:

口内诵经千卷,体上问经不识。

不解佛法圆通,徒劳寻行数墨。

不管是六祖慧能大师也好,还是宝口禅师也罢,他们都想揭示一个禅理,那就是人活百岁一定要有个明确的目的,不能混混沌沌混一世。

的确,人生是短暂的。倘若我们不能正视人生,人生就会如流水般——只有流走的,却没有留下的。因此我们一定要明白,我们这短暂的一生是怎样度过的,怎样过才是有意义的?

一天,佛陀等弟子们化缘归来后,问他们道:“弟子们!你们每天忙忙碌碌托钵化缘,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弟子们双手合十,恭声答道:“佛陀!我们是为了滋养身体,以便长养色身,来求得生命的清净解脱啊。”

佛陀用清澈的目光环视着弟子们,又沉静地问道:“那么,你们且说说肉体的生命究竟有多长久?”

“佛陀!芸芸众生的生命平均起来不过几十年的光阴。”一个弟子充满自信地回答。

佛陀摇了摇头:“你并不了解生命的真相。”

另一个弟子见状,充满肃穆地说道:“人类的生命就像花草,春天萌芽发枝,灿烂似锦;冬天枯萎凋零,化为尘土。”

佛陀露出了赞许的微笑:“嗯,你能够体察到生命的短暂迅速,但对佛法的了解仅限于表面。”

又有一个无限悲怆的声音说道:“佛陀!我觉得生命就像浮游虫一样,早晨才出生,晚上就死亡了,充其量只不过一昼夜的时间!”

“嗯!你对生命朝生暮死的现象能够观察入微,对佛法已有了深入肌肤的认识,但还不够究竟。”

在佛陀的不断否定、启发下,弟子们的灵性逐渐地被激发起来。又一个弟子说:“佛陀!其实我们的生命跟朝露没有两样,看起来不乏美丽,可只要阳光一照射,一眨眼的功夫它就干涸消逝了。”

佛陀含笑不语。弟子们更加热烈地讨论起生命的长度来。这时,只见一个弟子站起身说:“佛陀!依弟子看来,人的生命只在一呼一吸之间。”话音一出,四座愕然。大家都凝神地看着佛陀,期待佛陀的开示。

“嗯,说得好!人生的长度,就是一呼一吸。只有这样认识生命,才是真正体证了生命的精髓。弟子们,你们切不要懈怠放逸,以为生命很长,像露水有一瞬,像浮游有一昼夜,像花草有一季,像凡人有几十年。生命只是一呼一吸!应该把握生命的每一分钟,每一时刻,勤奋不已,勇猛精进!”

佛家还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

在初唐时的洛阳净土寺,一个年轻人因家中贫困,十多岁时在这里出了家。他每日除了做早、晚课外,寺里的方丈还要他洒扫寺院、担水及负责去后山采买。而其他和尚则要清闲许多,即便是被分配购物,也是去寺前较近的集市买些零碎东西。

同类推荐
  • 大智慧成功方案教程——生活的幸福

    大智慧成功方案教程——生活的幸福

    每个都知道,在钩鱼时,要考虑鱼儿喜欢吃什么,而不是垂钩者喜欢吃什么。如果钩鱼者用自己喜欢吃的食物去钩鱼,最终将一无所获,除非他改变诱耳。当你需要从别人那里获得需求时,为什么不使用同样的方法呢?
  • 新跳槽时代

    新跳槽时代

    北京姑娘苏美美大学毕业前夕选了一份与自己专业毫不搭界的工作,之后又闪电般地离职。在父母的“逼迫”下,进入一家国企。终究无法忍受国企的体制,瞒着父母,再度离职。两次就业的失败使得苏美美开始反省,开始定位自己的职业,之后经历了DM时尚杂志主编、网站编辑、图书公司总编等职业,从小公司跳到大公司,从大公司跳到集团公司,从小职员跳到中层管理人员,先是自己跳,后来猎头公司请她跳,几经浮沉,一步一跳,最终实现了自己的职业理想,成为国内顶尖级传媒公司BBR的金牌策划总监。
  • 奋发图强

    奋发图强

    “奋发图强”是一个生活中常用的成语,意思是振作精神,以求强盛。郭沫若《科学的春天》:“我祝愿中年一代的科学工作者奋发图强,革命加拼命,勇攀世界科学高峰。”“中华美德”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对美德和人格修养的各个方面做出了形象生动的阐释。“奋发图强”为其中的一种。本书很好的选用了大量的好诗词句,故事短小精悍、内容积极健康、文字通俗凝练,注重趣味性和可读性。希望能给你带来你想要的成功。
  • 创业的奠基(世界成功励志故事金典)

    创业的奠基(世界成功励志故事金典)

    这套书系是当代成功励志故事的高度浓缩和精华荟萃,是成功的奥秘,智慧的源泉,生命的明灯,是当代青年树立现代观念、实现财智人生的精神奠基之作,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精品。
  • 照着做,你就是最能干的人

    照着做,你就是最能干的人

    为了实施“细化”和“循序渐进”,在大致掌握工作整体内容的基础上,必须对应该做的事情进行具体的步骤划分。在学习“四个技能”之前,先要学习本章的“认准目的”“了解内容”“考虑顺序”这“三个铁则”,而这也正是一切工作整理术的基石。
热门推荐
  • 夜藤紫花开

    夜藤紫花开

    出身娇贵的范曦雯为了逃避继承家业的命运,改名为戚可琳从台湾逃到上海,由此引起一连串风波:和冷竣校草弈蓝的美丽邂逅,却无奈弈蓝的妹妹韵一再阻挠;和4年前初恋韩川逸的意外重遇,当年他的离去竟和她的妈妈有关;热情可爱的孙宇乐,他是否就是神秘人Hmily?他和跨国集团宙莎集团又又什么关系?可琳的新好朋友许文菁,她和范家竟有着如此传奇的关系……她给他天使般的帮助,她给他阳光般的温暖,他,会否敞开心扉让她进入他的世界?一边是守侯多年的纯美初恋,一边是用心良苦的默默深情,她该如何选择?Hmily,就是他们的答案。
  • 帝天尊王

    帝天尊王

    一代剑尊萧慕雪被五大圣者围攻于天罚台,不幸陨落,意外重生于天水国纨绔子弟凌无忌身上,再度开启了逆天之路。笑尽天下英雄杰,碧霄九天唯我尊。
  • 森岛缈城

    森岛缈城

    初相识时她是身份神秘谁都不敢惹的暴力女,走近后才发现,她的脆弱,她的美好,她的努力..渐渐的他爱上了她,然而命运,家族,很多困难接踵而至,误会,分开...他是大明星万人敬仰追捧,她是身份未知咖啡店的老板,多年后的相遇并不是想象中的完美无缺。兜兜转转,我们最后还是不会分开。至此终年,唯爱永生。
  • 应许星辰咏唱之诗

    应许星辰咏唱之诗

    某日,一位少年莫名其妙在三途桥上遇到黑色骑士和怪木魔王,竟是童话?同时,那位有着星色黑发的少女,说道:“我会再来找你的,看得见诗的平凡人。”于是,一段关于诗与青春的悲伤童话歌剧忧郁可怜热血无脑自残娱快吐槽轻小说冒险正式开始。
  • 辋川集二十首·文杏

    辋川集二十首·文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鬼城诅咒情缘》

    《鬼城诅咒情缘》

    一座二千多人的山村鬼,发生一些离奇事件,让人毛骨悚然。
  • 冰山王子萌公主

    冰山王子萌公主

    当我们的萌萌哒公主遇上一位帅帅哒冰山王子时,会发生什么事呢??
  • 超级守护

    超级守护

    【本书系科幻都市种田升级流】一个关于懦弱的年轻人在来自未来的机器人A-ONE帮助下成长的热血故事!不断升级变强的过程,错综复杂的情感经历,眼花缭乱的未来科技,让你叹为观止!********************警告:本书容易让人模仿及上瘾,建议未成年人在家长监护下观看。读者Q群:19197512
  • 仙小无猜

    仙小无猜

    张青梅最大的愿望就是带着梦想与行李箱一起去流浪!好吧,穿越到这个仙侠修真世界,简直不能更满足了!梦想——吃喝玩乐悠游山水;行李箱——随身空间→全部家当随身带,两手空空一身轻松,随时都能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据说大多人修仙,是为了长生不死,与天地同寿。青梅却觉得,活得畅快,即修自真我。So,这是一个吃货修仙美食旅行,青梅竹马和小伙伴们一起吃饭睡觉打豆豆的故事。
  • 腹黑女主带着男主打江山

    腹黑女主带着男主打江山

    边小影,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在大学毕业后进入星尚公司当一位明星的助理,明星是当下最热们的鲜肉,白萧木。边小影的那苦逼生活也就开始了。“边小影,给本大爷拿杯水来。”边小影无感。“边小影,拿本大爷的鞋来。”边小影忍。“边小影,过来给本大爷锤肩。”边小影再忍。“边小影,陪本大爷睡觉呗。”边小影忍不住了。“喂,白萧木,你过不过分啊!”边小影看着黏在自己身上的人。“小影,你觉得呢?”白萧木坏坏一笑。(如有雷同,咱俩是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