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53500000028

第28章 了悟玄机生活禅6

人生的最高境界其实就是两个字:幸福。幸福到底是什么?许多人都在问,其实得到幸福很简单,那就是听一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扔掉那些所谓的对自己来说十分奢侈的梦想和追求。那么,你就被幸福包围了,也就无惧于生死了。人生本是这样,如果没有苦难,幸福也许就没有了意义。也许只有体验了艰辛和苦难,才对幸福更有深刻的理解。

9、唾面自干的典故

中国有个成语叫作“唾面自干”,按照这个词的要求,别人往自己脸上吐唾沫,不能擦掉而应该让它自己风干。

人们往往用这个词来形容一个人受了污辱却极度隐忍,从不当面加以反抗。

据《唐书》记载,娄师德的弟弟被任命为代州刺史,兴致勃勃地来向哥哥辞行。在兄弟二人就要分手的时候,弟弟问哥哥还有没有什么要交代的,娄师德语重心长地询问道:“我坐在宰相的位置上,你现在又要去当州官,我们兄弟二人可以算得上是这个时代的佼佼者了。但是,我们荣宠过盛,必定有人暗自忌恨我们,对此你有什么对策吗?”

听到哥哥这样问,弟弟马上跪在地下说:“我是这样打算的,假如现在有人往我脸上吐唾沫,我一定会自己擦干净,决不为此和人计较。请哥哥指点,不知这样做行不行?”听完兄弟的话,娄师德神色忧虑地说:“你的做法正是我所忧虑的!”

弟弟本来想被哥哥表扬几句,没想到哥哥根本不以为然,弄得他有些不好意思。“那应该怎么办呢?”

“怎么办?我的意思是不擦!你想啊,别人好不容易把唾沫吐在了你的脸上,你却一擦了之,别人的快感还从何而来?别人既然没有了快感,那他一定还会继续记恨你的。我的建议,别人往你脸上吐唾沫,你不应该自己擦掉,而应该等待自然风干。在这个过程中,你还应该保持微笑!”

娄师德到底做没做到“唾面自干”,我们不得而知,因为他贵为一朝宰相,敢往他脸上吐唾沫的人估计不会太多。但是娄师德的谦让却是出了名的,除了谦让,娄师德的肚量大也被广泛传颂,以至于后人经常说他是“宰相肚里能撑船”。

有一位青年脾气非常暴躁、易怒,并且喜欢与人打架,所以很多人都不喜欢他。

有一天,他无意中游荡到大德寺,碰巧听到一休禅师正在说法,听完后发愿痛改前非,就对禅师说:“师父!我以后再也不跟人打架口角,免得人见人厌,就算是受人唾面,也只会忍耐的拭去,默默地承受!”

一休禅师说:“嗳!何必呢,就让唾沫自干吧,不要去拂拭!”

“那怎么可能?为什么要这样忍受?”

“这没有什么不能忍受的,你就把它当作蚊虫之类停在脸上,不值得与它打架或者骂它,虽受唾沫,但并不是什么侮辱,微笑地接受吧!”一休说。

“如果对方不是唾沫,而是用拳头打过来时,那怎么?”

“一样呀!不要太在意!这只不过一拳而已。”

青年听了,认为一休说的太没道理,终于忍耐不住,忽然举起拳头,向一休禅师的头打去,并问:“和尚!现在怎么样?”禅师非常关切地说:“我的头硬得像石头,没什么感觉,倒是你的手大概打痛了吧!”

青年哑然,无话可说。

佛家认为“忍”有三种境界:生忍、法忍、无生法忍。

生忍是什么意思呢?如果别人来欺负你了,生忍也可以说是硬忍,就是我们使劲儿憋着,心里头有火不发出来,这是生忍;

法忍,能够看到的这些事件就像水面上的月亮影子,如幻如化的在晃荡着。看到这如幻了,我们的这个烦恼没有那么重,或者说没有烦恼,这是法忍;

无生法忍就是大悲心的境界,众生即是自体。他对你的瞋恨、他对你的伤害,伤害不了你。那时候就发现整个世界都是唯自心所造——不仅是惟自心所造,他就是自心的一部分,任何一个人的伤害都是自己伤自己、痛在你自己心里。那个时候我们的瞋恨心就没了。

忍无可忍,无须再忍,但该忍的还得忍。小不忍则乱大谋,今日的“忍”是为了它日的“不忍”!时(势)不我待之时,蜇伏,忍耐。

时机来临,趁“势”而起,而“势”又有起伏,时此仍需忍耐,忍耐“势”的波动。

小不忍则乱大谋,这个“大谋”就是“势”和全局。

1、人往低处走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生总是向上的,这是人们的认识,也是人生的理念,更是众生的普遍心理。然而事实上,就是这个“人往高处走”的理念,不知毁了多少人,坑了多少人。

客观地讲,人生一世,是不可能总往高处走的,沉浮起落,坎坷挫折,下坡路的时候还是很多的,但我们又不能不走。正如《贤愚经》中所讲的,“常者总要消灭,高者必然堕落。合会终有离别,有生一定有死”。

当有钱的人变为没钱的人,局长降职为处长,老板变成了小工,昨天的名人沦落为今天的无名鼠辈。诸事不如前的现象每个人都曾经历过。每当这个时候,往日的标准都会被大打折扣。由此看来,人生不可能总是守在一个较高的标准上。高标准本身就是一种完美主义的化身,其中包含着对周围事物的苛求和对自己的苛求。结果是把自己累垮了,周围人也受不了。更何况,人生总有不顺的时候,诸如单位不景气,事业陷入困境,家庭遭受变故等等。跟随而来的便是内在和外界的标准一同降低。

如果这时谁还保持一种高标准的心理期待,还是一味地人往高处走,就会遭遇打击,饱尝痛苦,陷入烦恼的境地。于是,降低标准,便成为唯一而正确的人生选择。尤其在当今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高标准”往往是靠不住的,极易被动摇。学会降低标准,反而成了人们解决人生难题的一把钥匙。

我们这里所论的降低标准,并不是要你遇事、遇人就退缩,更不是要你总是抱有一种消极理念,而是一种心理调理和应对。“人生是不确定的”,况且,外在的事物总在不断地变化,好与坏,顺与不顺,定会接踵而来。不管是在心理上,还是在生理上,不管是在主观上,还是在客观上,过高的标准都会使人时时处处面临着一种高度的威胁。有时候,甚至使人变得灰心丧气,破罐子破摔。

一味地高标准,不但会伤害自己,也会伤害别人。现实社会中,许多人之所以不适应新的环境,之所以会痛苦烦恼,就是因为守着一个高标准不放。他们认为自己只能上升,不能下降。因此,高标准在很多时候反而成了极端片面的害人理念。

某公司被兼并了,几百名员工一同下岗,他们一蹶不振,而老李却挽起袖子,到一家小餐馆做了一名跑堂儿。某企业倒闭了,人们丧气到了极点,老张却在第二天下楼修起了鞋子。老黄是某事业单位的领导,单位解散后,不但官职没了,吃饭也成了问题,他什么也没说,到一家公司做了一个看大门的。

降低标准,不仅是要我们降低生活的标准,还要降低位置,放下架子,不顾面子,甚至还要放弃内心的追求与以往美好的向往。承认现实,敢于面对残酷的一切。

在人生的许多大逆转中,许多人之所以败下阵来,甚至从此被打败,都是因为不肯降低标准。而那些就此降低标准、降下身份的人,很快又会快乐起来。

由此可见,降低标准的确是人生的一种快乐良方。只是这种快乐良方,并不适用于每个人,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的。但纵观我们的一生,不管你是主动的也好,还是被动的也罢,降低标准却是随时都存在着的。降低自己的身份,降低自己的名誉,降低自己的头衔……正如佛家所说的“放下”二字。我们是否能够放下,同样也需要英雄般的气概。

肯不肯降低标准,有时反而成了一个人能否生活下去的一种必要条件。说得更严重一点,很多人都是病在、倒在、败在、死在了这个环节上,所以,降低标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

历史上的许多伟人,许多大人物,他们其实都不是一味守着高标准不放的人,并能在降低标准中不断地完善自己,从头再来。为了能够活得好一些,并时时快乐着,降低标准,有时会是我们最明智的选择。

2、忍出一片海阔天空

《四十二章经》中讲,“沙门问佛:何者多力?何者最明?佛言:忍辱多力,不怀恶故,兼加安健,忍者无恶,必为人尊。心垢灭尽,净无瑕秽,是为最明。未有天地,逮于今日,十方所有,无有不见,无有不知,无有不闻,得一切智,可谓明矣。”

僧人问佛:什么样的人有大势力?什么样的人最聪明?佛说:能够忍辱的人有大势力,因为他不怀恶心,而且安然健康。能够忍辱的人没有恶念,一定被人尊敬。心中尘垢灭尽,清净没有瑕疵污秽,这样的人最聪明。从没有天地时开始,直到现在,十方世界中的一切,没有未见过的,没有不知道的,没有没听说过的。得到了无所不知的认识(一切智),这样的可称得上是聪明的了。

正如寒山禅师的《忍辱护真心》:

嗔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

欲行菩萨道,忍辱护真心。

忍辱是制怒的一部分,在面对一些无理取闹之人的讽刺与侮辱时,能够释放于心外才能制怒。

拿破仑?希尔曾经这样说:“我发现,凡是一个情绪比较浮躁的人,都不能做出正确的决定。在成功人士之中,基本上都比较理智。所以,我认为一个人要获得成功,首先就要控制自己浮躁的情绪。”

每个人在实际生活中,或多或少总会与他人发生一些矛盾。孔子认为在面对这些矛盾时应当宽以待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对自己严加批评而对别人则少责备。

孔子对学生宰予白天睡大觉,予以严厉的斥责:“朽木不可雕也”。这似乎与“薄责于人”相违,其实不然。宰予屡次向老师的思想挑战,例如他曾提出:有人落井,跳下去救,必死无疑,是仁;不跳下去,见死不救,是不仁;这井该不该跳?

孔子一下子被问住了。但孔子依然很器重他。即使是狠批宰予为朽木,但对他的过失也是原谅的,没有将他逐出孔门,而且同时由此深刻地公开检讨了自己以言取人的错误。孔子的“薄责于人”,出自于对他人的缺点过错有比较辩证的认识,他说:“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在狂(狂妄)与狷(拘谨)的缺点中包含着敢作敢为和不胡作非为的优点,所以“薄责于人”,包含着在批评他人缺点过失时,不要对人一棍子打死的涵义。

同类推荐
  • 九张底牌

    九张底牌

    本书从9个层面分析阐述了成功的要素,分别是科学合理的目标、先人一步的行动力、超前的阳光、敢于冒险的决心、广阔的人脉、超强的创造力、恰到好处的时机、清晰理智的领导头脑以及坚持到底的恒心,其目的在于启发人们在追求财富时学习这些技巧,帮助人们更快地实现财富梦想找到正确的方向。
  • 心灵休闲屋

    心灵休闲屋

    俗话说: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会碰到许多不如意。僻如事业不顺心,别人的误会,感情的失败,对理想的困惑,等等,让我们的心灵仿佛蒙上了一层尘埃。人生的目标是由态度来决定的,可以说是心态决定了你的命运,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心态,就有什么样的人生,一切的成功与成就都源自于你积极的心态。
  • 做事不能“太本分”

    做事不能“太本分”

    世界在变化,因为变化而精彩。“在路上总比停在旅店里要好”,认真体会这句话,你会发现,它告诉了我们成功的道理,即我们只有不断地努力,进而搜寻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去做事,结果会让你感到惊奇和满足。做事老实死板,执旧不变,缺乏技巧,结果往往难如人愿,即便是目的达到了,沉重的脚步总是落后于人。这怎能称得上是一种成功?两者之间,过程一样,步骤相同,确有云泥之别。
  • 狼性:强者的博弈生存法则

    狼性:强者的博弈生存法则

    《狼性:强者的博弈生存法则》简介:在自然界残酷的竞争中。狼族凭借坚韧、顽强、忠诚、合作、牺牲等最优秀的个体素质与最卓越的团队精神,成为最有生命力和竞争力的种群,成为个性张扬的强者。它们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战斗,与身强力壮的狮虎战斗,与荷枪实弹的人类战斗,在自然界的竞争中始终牢牢占据着强者的地位,从而雄行天下。西武编著的《狼性:强者的博弈生存法则》通过对狼的优秀素质和卓越精神的深入剖析,揭示了在残酷的社会竞争中,一个人如果拥有狼的这咎素质,则他强大的力量足以令任何对手恐惧,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功;一个团队如果具有了狼的这种精神,那它将无往而不胜,创造出巨大的辉煌。
  • 做富人的艺术

    做富人的艺术

    本书从心理学的角度,阐述了穷人变身富人的成功法则。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富。做富人是一门哲学,更是一门艺术。
热门推荐
  • 区域性媒体运营策略研究

    区域性媒体运营策略研究

    《区域性媒体运营策略研究》以区域性媒体运营策略为主要内容,将前沿性媒体运营理念与实战性媒体运营实务相结合,涉及媒体实务、媒体运营、新媒体、传媒思想等方面。《区域性媒体运营策略研究》对区域性媒体的运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既可作为高校传媒专业参考用书,也可为传媒从业人员提供指导。
  • 毒后要回家

    毒后要回家

    毒后要回家,穿越很倒霉。白惜初自问也没做什么坏事,睡一个觉也能神奇地穿越,穿越就算了,还失去了一部分记忆,一穿越过来还当了皇后,看在皇帝是个帅哥份上就算了吧。皇帝看似温柔实是豺狼,动不动就要人命,有没搞错,这个穿越也太倒霉了吧,她想回家…….“乖,别怕,我来接你回家。”一袭玄色长袍着身护她,桃花双眸柔情似水,倾世妖孽四字配他再不为过。楚国皇后,连运城城主,一刀楼副楼主,乱七八糟的身份弄得白惜初一个头两个大啊,简单点,回家的方式简单点~
  • 穿越之公主傲世血凰

    穿越之公主傲世血凰

    意外穿越到历史上没有记载的国家,有疼爱自己的父皇母后,宠爱自己的皇兄。还有腹黑傲娇的护卫。请开启你的公主之旅
  • 霸道男友爱上迷糊萌妹子

    霸道男友爱上迷糊萌妹子

    冷漠无情的黑道老大,高智商的集团总裁。本是距人于千里之外。可是却因为小时候的恩人而不得不照顾他时而迷糊可爱时而性感充满诱惑力的女儿。一个卡哇伊的萌妹子,好像心里有了一丝丝喜欢上了他的感觉。每每见到他心就会扑通扑通的乱跳。脸立马就变成了充满诱惑力的红苹果。让人不禁想有咬一口的冲动。他们两个人竟要在一起居住一年的时间!哈!当腹黑冷漠毫无情感的黑道老大碰见甜甜晓心的妹子,他们之间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呢?……欢迎加入霸道男友爱上迷糊妹子,群号码:462454753。私戳我丫~~
  • 冥龙决

    冥龙决

    从灵元大陆的四大绝灵之地――蛮灵之地走出的少年,身怀绝世灵功之法,为身世之谜,而崛起。看他如何低调踏巅峰,成就一番传奇……
  • 我不愿用别人的心爱你

    我不愿用别人的心爱你

    看一代女子楚雪儿如何为爱痴迷,癫狂进入世界一流名校为爱依然矜持
  • 殇晴

    殇晴

    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让桐晴心怀感激,因为爱,她选择了放手,默默地祝福心爱的男人永远幸福。可是,她用了十年的时间,却依然无法忘记这段感情……十年后,她与初恋男友再遇,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她该何去何从?十年的婚姻生活,带给桐晴的又是什么?爱还是不爱?幸福还是痛苦……
  • 谨防隔壁老王

    谨防隔壁老王

    睡觉把你气醒,喝水把你气呛,吃饭把你气噎,装逼天下谁人会,唯有老王一方高!
  • 重生之毒女复仇

    重生之毒女复仇

    他曾说“清涵,我薛南此生只爱你一人。”然而却在他功成名就时,杀了她外祖父家一百多口人,更是庶姐日日夜夜折磨她。最后一把火活生生的烧死她。一朝重生,她不再软弱,不再轻易相信他人。且看她如何复仇。
  • 父母爱情

    父母爱情

    在本书中,作家以近乎肆无忌惮的方式强调了母亲的权威与力量,从家庭出发,“父亲”和“男人”的地位无疑受到了严峻挑战,但这一切并非特定舞台上的表演,而是与一个远去了时代的真实记忆密切相关。由于没有什么女性主义的重负,作者把一种既是两性间的、又是两种阶级特征或气质之间的改造与被改造描绘得惊心动魄、趣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