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53500000034

第34章 了悟玄机生活禅12

[译文]当时梁武帝问:“什么是佛圣第一义?”达摩大师答:“空空寂寂,并无佛圣。”武帝问:“和我应对的是谁?”大师答:“不知道。”武帝又问:“我自从登上帝位以来,度人为僧,建造寺院,抄写佛经,雕画佛像,有什么功德呢?”大师答:“没有功德。”武帝问:“为什么没有功德?”大师答:“这只是生死轮回场里的小功果,由俗世因缘造成,如同虚影跟随形体一般。虽有好的因缘,却并非永恒的真实。”武帝问:“什么是真正的功德呢?”大师答:“清净智慧,达到妙圆境地,一身自然空寂。这样的功德,不是在俗世所能求得的。”武帝不能领会达摩的话,变了脸色,不再言语。达摩心知武帝不契禅机,于该年十月十九日悄悄渡过长江,进入北魏。

[说明]梁普通年中(520-526),达摩自海道进入广州,来到金陵(今南京)。这是笃信佛教的梁武帝在金陵与达摩的问答。

[注释]①圣谛第一义——指佛教真理。

②九五——帝王之位。

③人天——佛家认为有情众生都处于生死轮回的过程中,人和天是众生轮回的两个去处。

④有漏——佛家将具有烦恼的人世称为有漏。

⑤实相——佛教认为世俗认识的一切现象都是“假相”,只有摆脱世俗之见才能显示佛法永恒的真实,即“实相”。

2、不立文字

[原文](神光)则取利刀,自断左臂,置于师前。师语神光云:“诸佛菩萨求法,不以身为身,不以命为命。汝虽断臂求法,亦可在。”遂改神光名为惠可。又问:“请和尚安心。”师曰:“将心来,与汝安心。”进曰:“觅心了不可得。”师曰:“觅得岂是汝心?与汝安心竟。”达摩语惠可曰:“为汝安心竟,汝今见不?”惠可言下大悟。惠可白和尚:“今日乃知,一切诸法,本来空寂。今日乃知,菩提①不远。是故菩萨不动念而至萨般若②海,不动念而登涅槃③岸。”师云:“如是,如是。”惠可进曰:“和尚此法有文字记录不?”达摩曰:“我法以心传心,不立文字。”(据《祖堂集》卷二)

[译文]神光就取出锋利的刀,自己砍断左臂,放在达摩大师面前。大师对神光说:“各位佛和菩萨追求佛法,不把身体看作身体,不把生命看作生命。你虽只是断臂求法,也可以了。”于是就把神光改名为惠可。惠可说:“请和尚安定我心。”大师说:“把心拿来,帮你安定。”惠可又说:“寻找我心,怎么也找不到。”大师说:“如能找到,岂是你心?已经帮你安好了心啦。”达摩又对惠可说:“已经帮你安好了心,你现在看到了吗?”惠可立即大悟,对和尚说:“今天才知道,一切事物本来空寂。今天才知道,菩提并不远。所以菩萨不费时间便到达萨般若之海,不费时间便登上涅槃之岸。”大师说:“是这样的,是这样的。”惠可又问:“和尚的这种道法有文字记录吗?”达摩说:“我法以心传心,不立文字。”

[说明]此段和下一段语录记载了禅宗初祖达摩向二祖惠可传授衣法的情形。

[注释]①菩提——梵语,指对佛教真理的觉悟。

②萨般若——梵语,多译作萨婆若,意为无所不知的佛智。

③涅槃——梵语,指对世俗生死烦恼的彻底断灭,是佛家修行的最高理想。

3、传衣表信

[原文]达摩云:“我有一领袈裟,传授与汝。”惠可白和尚曰:“法既以心传心,复无文字,用此袈裟何为?”大师云:“内授法印,以契证心;外传袈裟,以定宗旨。虽则袈裟不在法上,法亦不在袈裟,于中三世①诸佛,递相授记。我今以袈裟,亦表其信,令后代传法者有禀承,学道者得知宗旨,断众生疑故。”惠可便顶礼,亲事九年,昼夜不离左右。达摩大师乃而告曰:“如来以净法眼②并袈裟付嘱大迦叶,③如是展转,乃至于我,我今付嘱汝。汝听我偈曰:“吾本来土,传教救迷情。一花开五叶,④结果自然成。”(据《祖堂集》卷二)

[译文]达摩说:“我有一件袈裟,传授给你。”惠可问和尚说:“既然禅法以心传心,而且不设文字记录,还要这袈裟干什么?”大师答:“内授禅法准则,用来印证悟心;外传袈裟,用来确定禅教宗旨。虽然袈裟不在禅法之上,禅法也不在袈裟之内,三世中诸位佛圣,用这种方式递相传授法信。今天我也用袈裟表明法信,使后代传法的人有所禀承,学道的人确知宗旨,断除众生的疑虑。”惠可便向大师礼拜,亲身侍奉九年,日夜不离大师身旁。达摩大师于是告诉惠可说:“如来将清净法旨连同袈裟交付给大迦叶,如此代代传授而轮到了我,今天我交付给你。你听着我的偈语:我从印度来到此土,传播教义救度众生。一花开出五片叶子,结出果实自然成功。”

[注释]①三世——过去、现在、未来的总称。

②净法眼——指禅宗道法。

③大迦叶——全名摩诃迦叶,简称迦叶,印度人,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之一,相传为印度禅宗初祖。

④一花开五叶——达摩来华传授禅道,这是“一花”;至唐、五代,禅教发展演化成沩仰、临济、曹洞、云门、法眼五大宗派,这是“五叶”。

二、慧可语录

[禅师简介]慧可(487-593),一作惠可,又称僧可,俗姓姬,原名光,改名神光,后初祖达摩又为他改名慧可,虎牢(今河南荧阳县)人。得法于初祖达摩。他是中国禅宗的第二祖。

4、法佛无二

[原文]有一居士①,不说年几,候有十四②,及至礼师,不称姓名,云:“弟子身患风疾③,请和尚为弟子忏悔。”师云:“汝将罪来,为汝忏悔。”居士曰:“觅罪不可见。”师云:“我今为汝忏悔竟,汝今宜依佛法僧宝④。”居士问:“但见和尚,则知是僧,未审世间何者是佛?云何为法?”师云:“是心是佛,是心是法,法佛无二,汝知之乎?”居士曰:“今日始知,罪性不在内外中间,如其心然,法佛无二也。”师知是法器⑤,而与剃发⑥,云:“汝是僧宝,宜名僧璨。”(据《祖堂集》卷二)

[译文]有一位居士,不说自己年纪多大,约有十四(四十?)岁模样,他向慧可禅师致礼时,也不报出自己姓名,说:“弟子身患风疾,请和尚为弟子忏悔罪过。”禅师说:“把罪过拿来,为你忏悔。”居士说:“寻找罪过,无法找到。”禅师说:“现在我已经为你忏悔了罪过,你如今应归依佛法僧三宝。”居士问:“只是看到和尚,才知道什么是僧,但不知世间什么是佛?什么是法?”禅师答:“心就是佛,心就是法,法和佛并无区别,你懂了吗?”居士说:“今天才知道,罪性本不在内、不在外、也不在中间(从未独立存在过),如同心就是佛,心就是法那样,物性之间并无区别。”禅师心知他是法器,为他剃除须发,说:“你是僧宝,应改名僧璨。”

[提要]这段语录反映了万物皆空,对世间事物无须细加区分的禅教观点。

[注释]①居士——通常指在家修习佛教者。

②候有十四——“十四”疑应作“四十”,《五灯会元》卷一作“年逾四十”。

③风疾——一种因风邪侵入而生的疾病。

④佛法僧宝——佛教称佛、法、僧为三宝。

⑤法器——具有领悟、传承佛法才具的人。

⑥剃发——佛教规定出家者须剃除须发。

三、僧璨语录

[禅师简介]僧璨(?-606),生平未详,僧璨一名系二祖慧可向他传付衣法时为他所取。《祖堂集》卷二称他为“大隋三祖”,即中国禅宗第三祖。

5、谁人缚汝

[原文](僧璨)大集群品,普雨正法。会中有一沙弥①,年始十四,名道信,来礼师,而问师曰:“如何是佛心?”师答曰:“汝今是什么心?”对曰:“我今无心。”师曰:“汝既无心,佛岂有心耶?”又问:“唯愿和尚教某甲②解脱法门③。”师云:“谁人缚汝?”对曰:“无人缚。”师云:“既无人缚汝,即是解脱,何须更求解脱?”道信言下大悟。(据《祖堂集》卷二)

[译文]僧璨召集各种品级的僧众,向他们宣讲正宗佛法。法会中有一个小和尚,才十四岁,名叫道信,来礼拜僧璨禅师,并问禅师说:“什么是佛心?”禅师答道:“你如今是什么心?”小和尚说:“我如今无心。”禅师说:“既然你没有心,难道佛就有心吗?”小和尚又问:“请求和尚教给我解脱束缚的方法。”禅师说:“谁束缚着你?”小和尚说:“没有谁束缚我。”禅师说:“既然没有人束缚你,这便是解脱,何必再求解脱?”道信立即大悟。

[注释]①沙弥——七岁以上二十岁以下受过十戒的出家男子。

②某甲——自称代词。

③解脱法门——摆脱烦恼业障的系缚而获得自由自在的佛法门径。

6、智者无为

[原文]智者无为,愚人自缚。法无异法,妄自爱著。

将心用心,岂非大错?迷生寂乱,悟无好恶。

一切二边,良由斟酌。梦幻空花,何劳把捉?

得失是非,一时放却。眼若不睡,诸梦自除。

心若不异,万法一如①。一如体玄,兀尔忘缘。

万法齐观,归复自然。(据《五灯会元》卷一)

[译文]智者不做也不去想,愚人总把自身捆绑。

万物之间并无区别,偏爱执着本属虚妄。

整天用心殚精竭虑,岂非犯了大的错误?

迷者区分静寂闹乱,悟者并无喜爱厌恶。

万事万物一分作二,想来真是费煞斟酌。

梦里幻影空中虚花,何必当真一一把捉?

计较得失判分是非,这些做法统统抛弃。

如同此眼若不闭睡,各种梦幻自然消除。

此心若不强作分辨,世上万物本是一如。

一如境界本体幽玄,自由自在忘却俗缘。

万物无别作如是观,一身清净归复自然。

[说明]这是相传为僧璨所作的《信心铭》中的一段。

[注释]①一如——佛教认为世界的本来面目或真实性质是:万事万物混然如一,没有区分。这种观念称为一如。

四、道信语录

[禅师简介]道信(580-651),俗姓司马,祖居河内(今河南沁阳县),后迁居于蕲州(湖北蕲春县)。得法于三祖僧璨。因曾和他的门徒弘忍同在湖北黄梅东山传道,故世称其道为东山法门。他是中国禅宗的第四祖。

7、犹有纹彩

[原文]子①问曰:“诸圣从何而证?”师云:“廓然廓然。”子曰:“与摩②则无圣去也。”师曰:“犹有这个纹彩在。”(据《祖堂集》卷二)

[译文]孩子问道:“以往的诸位佛圣如何印证?”道信禅师回答:“空空寂寂。”孩子说:“如此则没有佛圣了。”禅师说:“还有着这种纹彩呢。”

[提要]道信的“纹彩”之语系批评弘忍的领悟

同类推荐
  • 学会放弃

    学会放弃

    本书阐释人生取舍的智慧,传授生活幸福的秘诀,具体包括:放弃错爱,才能获得真挚情感;放弃名利,心灵才会得以安宁;放弃成见,才会得到真心朋友;放弃自卑,才会获得自信人生;放弃悲伤,生活才会一片光明等。
  • 史玉柱的创业智慧

    史玉柱的创业智慧

    本书详尽分析了史玉柱从早期的汉卡、脑黄金之战、巨人集团直到近期的巨人网络等诸多创业经历,全书共分为开天辟地——走向创业之路和百年老店——走在创业的路上两篇。
  • 人生路上遇到禅(小和尚释然为您解读禅的世界)

    人生路上遇到禅(小和尚释然为您解读禅的世界)

    《人生路上遇到禅》通过小和尚释然的视角为读者展现了一个禅的世界,引导读者怎样和这个世界打交道,帮助读者不断丰富对人生和生活的看法,确立与人相处和与自然相处的方法,培养出一颗善心,直面人生,引导读者的内心,使之能够处理好人际关系和生活琐事,及时调整好自我状态,在迷惑退缩的时候找到一个方向,在成长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 草根族也能赚大钱——女人篇

    草根族也能赚大钱——女人篇

    这是一本介绍积累财富的书籍,书中描写了纪几位比较成功的女性,告诉我们,努力就会取得成功。
  • 有一种策略叫定位

    有一种策略叫定位

    世界太精彩,世界上值得你追求的事业又太多,然而生命有限,时间有限,精力有限,世界于你而言又有些许无奈。充满欲望的世界,人们又太浮躁,世界上有梦想的人太多太多,而世功产现梦想的人又太少太秒。很多人终其一生空怀梦想一辈子都游离在现实与梦幻之间摇摆不定,他人在举棋不定中求索失败,又在浮光惊影的无情意争中错失良机。原因何在?
热门推荐
  • 百慕大历险记

    百慕大历险记

    百慕大三部曲第一部开始连载首章—结伴次章—出发终章—与你同行
  • 我妃公主

    我妃公主

    谭静宜是21世纪什么都相当凑合的人,她刚刚一只脚才踏进职场,还没站稳却因为在一场大火中的见义勇为,将她的人生彻底改写。她带着前世的记忆,穿越到了混乱的战国。本以为一次穿越可以重塑命运,做回倾国倾城、多才多艺、呼风唤雨无所不能的女主。可是为什么别的女主穿越不是皇妃就是公主,最差也是个千金小姐,而她谭静宜却穿到一个做不成女主的丫鬟身上?而且还是个呆呆傻傻,被和亲的公主主子竟然逼迫她代嫁的瘦柴丫鬟!她用自己的智慧、胆识和专业知识在战火纷飞的乱世和明争暗斗的后宫一次次化险为夷,在夹缝中求得生存收获爱情,并身居高位。当真相越来越近最后竟然发现她不过是别人的一枚棋子,这一切的一切不过只是个局中之局……。
  • 王俊凯插曲的梦

    王俊凯插曲的梦

    额额!边写边想!所以大概内容我也不知道,就凑合着看吧
  • 美漫里的赛亚人

    美漫里的赛亚人

    这是一个赛亚人在美漫里的事。主角作为超人的弟弟,又会发生什么呢?
  • 罪恶传

    罪恶传

    少年杨子昔本是一个普通的高中毕业生,在高考后糊里糊涂收到艾欧里亚学院的邀请,在逐步了解这个世界另一种力量和未知的民族后,他也开始找回了自己扑朔迷离的身世。自己究竟是翱是翷,内心的声音到底是谁发出的,远远看着的那个身影最后能不能握住她的柔荑……
  • 水之魅影

    水之魅影

    水声滴答,梦中声声呼唤。推理系高材生阮潚玉。白天理智冷静,夜晚却为恶梦纠缠。博物馆发生窃案,宝玉不翼而飞,展场更无来由涌出诅咒之水。为探查梦境之谜,阮潚玉卷入神秘案件。他能否为自己洗刷嫌疑?案件与他的梦境又有何骇人连系?世纪交替,宿世难题一一浮现,原来梦境中的黑暗魅影竟是....悬疑、推理、灵异、惊悚等元素交错融合,开展你未曾见过的推理新境界。
  • 神秘家族的诅咒:娇妻难降

    神秘家族的诅咒:娇妻难降

    他身价千亿,权势倾天,身份成谜,面艳心冷嘴恶毒,俗称狗嘴吐不出象牙。她身无长物,有“家”不能回,被弃孤女,淑女恶女女神女神经样样能扮。被人陷害,她被人送去他的房间,他把她错认成杀母仇人……她挥动着拳头,歇斯底里大喊,“现在你知道认错人了,放我离开。”“离开?做梦,我在你身上浪费了那么多体力。”男人俯身逼近,恶劣邪笑。“程非离,你无耻!”“谢谢夸奖,我会努力更加无耻。”
  • 天邪龙族

    天邪龙族

    一次离奇空难,造就了五位旷世英雄。为了返回原本属于他们的世界,一场腥风血雨的战斗在所难免。造物者是公平的,赐予你点什么,也会剥夺你点什么。完美的事物才是真正的瑕疵品,所以,人有点缺陷才会显得完美。命运面前人人平等,因为命运总是在不经意间来到你的身边。
  • 总裁独宠契约妻

    总裁独宠契约妻

    他们是别人眼中的模范夫妻,恩爱入骨,其实只不过是在演戏。沈先生有三不规则。一,不许触碰他。二,不许喊他老公。三,不许上床!那这个婚结个毛用?她不服,每天专心致志撩他,勾他,结果玩大了!沈先生邪魅一笑,“现在想到害怕,晚了!”
  • 冻结千年

    冻结千年

    2016年,人类首次开启对外探险计划,三名科学家有去无返。2026年,人类再次开启对外探险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