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592800000015

第15章

借银代偿余《前录》载徐辛庵侍郎与其族兄科名互换事,时浦城令郭少汾邑侯与侍郎为儿女亲家,尚未知有此事,颇以为疑。兹余复从福州闻浙人述侍郎事,情状又异,因并录之,其足为劝则一也。浙人云:今少司空徐辛庵先生,嘉庆戊寅科浙省解元也。秋闱前,偶与族兄游城隍山,适有妇人入庙求签,以签文求道士指示。

道士令请教先生,先生询其所问何事,妇人曰:“予夫病重,医言须眼人参方有转机,予家贫,不得不重息称贷以为参价计。夫病能挽回,偿债自易,否则累上加累,身实难当,故决之于神,相公为我剖之。”先生以好言慰之而去,其族兄忽于神案旁检得一布包,解之有银约二十余两,笑向先生曰:“今夕不患无酒资矣”。先生曰:“此必顷妇人所遗,汝既闻其言币忍取之乎?”族兄以为迂谈,竞自携去。须臾,妇人踉跄复至,寻觅不见银包,号啕大哭曰:“予此物遗失,与吾夫性命俱休矣”。先生解之曰:“物已落他人手,不可复得。汝向告予言,予深知汝苦,予不能力止人之携去,是予劣也。今愿代赔,故在此候汝。汝可告我姓氏住址,我下山为汝设措,下午当如数送至汝家。”妇人始不肯信,后思无可如何,只得先回。侍郎立向各亲友借凑成数,亲送其家付之。是科发解,次年已卯会试连捷,入词林,跻九列。壬午科主试江南,本年又作会试总裁、江南学政,不可谓非厚德之报也。

持金刚经持诵《金刚经》之灵异,自晋宋以来备著传记,至唐益显。段成式家世持诵,历受其益,有《金刚经鸠异摭拾》,至二十余则,皆当时目击情事,非子虚也。

余少随侍京师,见翁覃溪先生年逾八十,犹每年于先人忌日,必用精楷书《金刚经》全册,分送各名刹及诸交好。家大人时在苏斋谈诗,亦乞得一册。每疑先生索不佞佛,何以亦于此。先生尝言:“金刚乃佛家木强之神,党同伐异,有呼必来,有求必应,全不顾理之是非曲直也。故佛氏坐之门外为壮观御侮之用。

乾隆间,有某司寇之戚徐姓者,能持《金刚经》,司寇卒后,徐为作功德,诵经日每百遍。一夕,病中忽梦为鬼役召至阎罗殿,上坐王者谓曰:某司寇办事太刻,奉上帝檄发交我处,应讯事甚多,忽然金刚神闯门入大嚷大闹,不许我审,硬向我要某司寇去。我系地下冥司,金刚乃天上神将,我不敢与抗,只好交其带去,金刚竟将他释放。我因人犯脱逃,不能奏覆亡帝,只得行查到地藏王处,方知是汝在阳间多事,替他念《金刚经》所致,姑念汝也是一片好意,无大罪过,然妄召尊神,终有小谴,已罚减阳寿矣。特召汝告此情节,仍放汝还阳,俾知此经非可妄持。其某司寇已蒙地藏王重复解到听审矣。“按此覃溪先生为家大人所述如此,不知受自何人。先生非妄言者,即此一事,足见佛力无边,天条难犯,两者盖并行不悖云。

持大士斋坦中寡妇某氏,家极贫,以女红鞠二子,素持大士斋甚谨。初其次子病目,久不愈,势将瞽矣。妇日夕祷所供大士前。一日夜,梦一妪曰:汝欲儿愈,盍诵《大士救苦经》乎?妇以不识字对,妪教之念,醒而了了不忘。明日,诵以问人,果《救苦经》也。遂日夜持念,子目渐愈,由是持斋益虔。然日中有所为,夜辄见金甲神谯诃之。一日,邻家豕溺其门,妇持帚驱之。夜寐中闻神谴语曰:“尔何等人?敢以物击豕。”妇力辨为驱之而未尝击也,神怒不已,其子再四代哀之而醒。又尝过邻家,见其烹鱼,鱼跃釜外,妇从旁曰:“盍盖之。”是夜,复梦神盛怒责之曰:“人家烹鱼,尔不劝之放生。罪矣。又教之加盖,罪若何?”遂于床上起跪,两手反接,哀号痛楚,若被杖状、良久乃苏。后其子渐长,能营生,尝于斋日买油一斤,熬熟沃瓜食之。是夕甫寝,即闻神大詈曰:“尔称持斋,有如许受用者。”手即ㄏ妇发,以匕取沸油浇其顶,痛不可忍,号声彻于四邻,其子力呼而苏,首尚痛不可耐。稍定,复寐,则见神将复擒治,乃急走之草间伏焉。

旋见白兔数十成群,争舐其首,不觉爽然,顶痛尽愈。徐出视,则神已去,有一老妪立其旁,指成群者曰:“汝知此何物乎?”妇以白兔对,曰:“非也,此白猿,吾驱之来救汝也。”自是不敢他有所嗜,然偶有言语之过,辄于夜间受鞭挞,日以为常。今犹健在,不知其究竟何如也。按此林樾亭先生杂稿中所载,盖乾隆末年事,未详其何里何氏。先生早归道山,无从质证,然足见持大士斋者甚非可以率尔从事矣。

持大悲咒家大人曰:叶健庵中丞(世倬)由吾闽监司廉访氵存晋巡抚,道光元年入觐京师,于宫门外待漏,时与余晤谈良久。旧闻中丞持诵《大悲咒》甚得力,因叩其说。中丞曰:“余二十许岁时,尝患疟甚重,其寒热交战时,苦不可言。医言下次当更重,忧惧几不欲生。忽见书架有《大悲咒》一卷,自念持诵或可稍减病苦,且借以却疟鬼。遂发心以次日焚香祷誓佛前,摄心虔诵,而疟恰以是日顿止。

于是连日诵之,疟竟不发。故自通籍以来,数十年持诵不辍也。“按《大悲咒》列于密部,即《陀罗尼经》。屠琴坞曰:”观世音菩萨告梵王,言大慈悲心是平等心,是无为心,是无染着心,是空观心,是恭敬心,是卑下心,是无杂乱心,是无见取心。是无上菩提心,是菩萨已将八十四句咒义诠释明白。持诵者须将慈悲、平等、无为、空观等心十句细心寻绎,身体而力行之,即可到应时身生千手千眼地位。极之八万四千陀罗尼手眼,皆不出此十句妙用,故曰:当知此咒,犹如妙药,名阿伽罗,一切诸病无所不治也。今人多信奉《金刚经》而不敢轻持《大悲咒》,辄谓此咒妙蹄、真诠在语言文字之外,持之不谨反恐致殃,则亦未尝笃信力行之过耳。

溺鬼自拔吴江有渔者李正,所居一港甚僻。一夕得鱼,沽酒独酌。俄有一人立门外,李曰:“予何来?”闩:“予,鬼也。溺此港中数年矣。见翁独酌,欲分一杯,可乎?”李曰:“子既欲饮,可入坐。”鬼遂对酌,后因常至。越半月,无谓曰:“明日代我者至,我将去矣。”问何人?曰:“驾船者。”明日伺之,果一人驾船来,并无他故而去。及夜鬼至,李曰:“何以不汝代。”曰:“此人少年丧父,养一幼弟,吾害之,彼弟亦不能生矣,故释之。”又半月,鬼又曰:“明日代我者至。”次日果一人到岸边,徘徊数次而去。其夕鬼至,复问何以不代?鬼曰:“此人家有老母,死则无依,故释之。”李曰:“汝如此存心,岂久堕下泉者哉?”

又数日,鬼曰:“明日有一妇人代我,我特来告别。”次日伺之,傍晚有妇人临岸,意欲下水。复循岸去。鬼又至,李曰:“何以又舍此妇?”曰:“此妇怀孕在身,若不阻之,是丧二命也。予为男子,没水滨数年,尚无生路,况此孕妇,何日超生?故又舍之。任予魂消魄散于水中,誓不敢丧人二命也。”潸然泪下,别数日,鬼忽绯袍冠带、侍从甚众来辞李曰:“上帝以吾仁德好生,敕为本方土地。”言讫不见。按此条载《感应篇旁证》,盖嘉庆初年事。后评云:宁自忍而不忍人,一而再,再而三,此心不变,善根定矣。堕鬼道者犹能格天,况生人哉。

盛封翁浙中盛陶村(唐),嘉庆乙丑进士。相传其祖越湖封翁在杭州开盐厂,一日有桐庐县诸生投之,初不相识也。留住数月,始知其被仇陷害,缉捕将至。封翁急挈之妇家,藏夹墙中。年余,其妻子亦逋逃继至,封翁并收之。聚居年余,事平始送回,而陶村得馆选矣。

幸灾乐祸甘肃有两县令,甲强而乙弱,皆劣员也。值家大人在藩任,办理计典,将劾乙以疲软,外间以揣摩及之。甲与乙素有隙,闻而大喜,即于公庭面诋之,乙怒形于色而隐忍不敢较,众皆为不平。未几,计典榜发,则甲适亦以浮躁被劾。乙乃反唇相讥,闻者快之。甲两颧发赤,几欲戟手而前,为众所格。而愦跳愈不可耐,时成兰生方伯(世)为兰州守,目击其事,令仆役挟之归寓,遂成狂易之疾以终。方伯笑语人曰:“昔有人自言,今早登黄鹤楼,欲观江中覆舟以为乐,竟无一舟覆者。归见荷磁器者入城,失足尽碎,差快人意。似此幸灾乐祸,心术阴恶,其言至令人不忍闻。此在市井无赖之徒或所不免,不料士大夫于功名得失之际,竟有蹈此辙者,宜乎灾及其身也。”

放雀获报镇江范某其妻病痨疾濒死,有医者教之曰:“用雀百头制药末饵之,又于三七日服其脑,当痊。然一雀不可减也。”范依言聚雀而笼之,妻闻之,恚曰:“以吾一命残物百命,虽死,决不为也。”开笼放之。未几,病自痊,且得妊,生男。男两肩上各有黑斑如雀形。

黑额人金陵有数十人共一舟渡江者,中流风骤起,忽闻空中语曰:“黑额人。”中有黑额者,自思空中既指我,何为累人,遂跳入水。舟随覆,无一得免者。惟黑额人先附一巨木,漂水至岸,独不死。

纨挎子弟家大人曰:“余十一岁即随先资政公游学厦门,馆于厦防厅署,东人为汉军刘某。时台湾林爽文之滋事,军兴梗阻,留滞三年始归。厦防厅为吾闽第一优缺,海舶集,市尘殷赡,官厅尤极豪奢,大堂左右设自鸣钟两架,高与人齐。内署称是,署中蓄梨园两班,除国忌外,五日不演唱。馆中学徒六人,二弱冠,余则十三四岁不等,无人不佩时辰表者。十三四岁者,遇岁时必盛服,头上必红顶花翎,腰间必荷囊素扮(即飘带),日与梨园子弟相追逐。但一近书馆门,辄为资政公所呵禁,不令人。学徒在馆中尚知严惮,一出馆门。则无所不为。东人常令司阍者缚其子至馆,请施夏楚,而内东旋入馆面求宽免,以故学徒皆无所顾忌。

余每望而畏之,资政公常饬之曰:“汝不必畏他,亦不必慕他,此古人所谓纨挎子弟也。杜诗有云:”纨不饿死‘,若此辈者,十年之后,吾真恐其饿死也。’后东人以军功擢嘉兴守,入觐,和坤知其在厦防缺久,索贿四十万。不应,遂摭其冒功蚀饷状,籍没之。余初次公车,至京访之,则已散居各庙庑,萧条无以自存。后余官京师,再访之,仅存一名四格者,与其所生母促居草屋中,蓝缕不堪,余每月以制钱二千资之,复令其以佣书津贴,其笔法尚是资政公当日所授也。迨余出守荆州,荆州将军某首宗室公也,与刘有亲谊,余犹因将军寄资之。未几,余擢淮海监司去,将军亦物故,此后遂不知其所终。

雷击洋商英吉利滋事之初,尚有所畏忌于国中。其暗中羽翼而保护之者,则粤东洋商之罪不容诛也。当林少穆先生总制两粤时,日思以计擒其酋义律,而洋商辄侦知之。一日,制府以事招义律谕话,即将羁之。义律乘轿诣督署,已入外辕门,适有洋商伍绍琼者,由督署出,即于轿中以手摇挥之。义律会意,遽回轿,迨制府闻而追之,则出城已远矣。此粤东人众目所共瞻,切齿所同恨者也。先是,有英夷数百万金寄在洋商家,至是取还,皆伍绍琼密为布置。无何,雷起洋商屋后,将伍绍琼从第四进厅事提至头进庭中,摄击毙之。众洋商暨英夷始稍知畏惧。余时随侍桂林,不数日即闻其事,盖无不抚掌称快者。

实心教学侯官谢退谷学博曰:“今人读书多不免于处馆,或以为迫于贫而妨于学,其实非也。既处馆,则当以误人子弟为忧,如教童子读四书、读经书必与讲解,自家不了然于口,不得不先自用心研究。且有看书时自谓已晓,及至与人讲解,反觉口中辞理不顺者,则又不得不加研审一番。如此反覆,则弟子所得者仅二三分,而师之所得已六七分矣。惟身虽处馆,而以子弟之功课为厌物,苟且了事,频年处馆弟子无得,师亦无聊,不数年间,以求馆之难为怨望矣。故贫士处馆而立身行已于此觇焉,前程通塞于此定焉。圣人不厌不倦,是彻上彻下之事以圣人为之,终身不过如是。”以初入门学者为之,亦必如是。“此言最为确切。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经济法案例教程

    经济法案例教程

    本书系会计专业本科教材,分为八章,包括经济法绪论、经济法概述、经济法律关系、企业法律制度、公司法律制度、公司法概述、公司的基本制度、公司的合并、分立、解散和清算、合同法律制度、票据法律制度、劳动法律制度、企业破产法律制度、经济仲裁和诉讼法律制度等内容,系统地阐述了会计专业中需要掌握的相关法律知识。
  • 武狂

    武狂

    御师,能够优化武学,能够改动人体功法的流动方向,甚至是人的血液,心跳,都能被改造成最合适发挥武力的节奏,而更加恐怖的是,巅峰御师连武圣也能够轻易操控,世界的巅峰武力,都任凭自己驱使,而李猛正是第一个同时获得两大王朝的御师传承之人。一个被驱逐家族的少年,一步步地成为传奇,整个世界的巅峰武力,都在他的掌指之间!等级:武者、武师、大武师、武帝、武圣
  • 亡女为妃

    亡女为妃

    阮清辞永远不会忘记那年宋国皇帝为了得到蜀国至宝——断思铃,不惜灭掉蜀国,蜀国孟氏一族唯一的后人孟紫雁改名换姓为阮清辞,她不为别的,只为复仇,但命运弄人,在她甘愿为自己所爱的人付出一切的时候,才发现原来这一切都只是一个阴谋……
  • 小仙本狐

    小仙本狐

    神族后裔玉小狐出马,重生女也得做丫鬟。神马?爹不疼?没事,我还有师兄呢!神马?心爱的三师兄嚷着要和别脉女子成亲?没事,我走!拽上重生女一道走!神马?狐妃生前与鬼灭宗宗主交好?没事,我入宗!神马?西域叶欢谷竟敢不给我鬼灭宗面子?没事,我灭了他丫的!***老师说:概括全文大意的公式是,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干了什么好吧,本文讲述的是一只神裔小狐狸在人界修仙途中发生的故事。***作者的动力:点~推~藏~赏~谢谢!
  • 米虫的随身空间

    米虫的随身空间

    一个普通的大学生,偶得空间,在自己的努力下,过上了米虫的生活,且看她如何打造属于自己的舒服小窝,并遇到一个他。。
  • 幻世如梦

    幻世如梦

    她和他,有着三生三世的爱情纠葛,前世,他是魔,她是降魔师;今生,他是王爷,她是穿越至此,嫁给他的痞子王妃,而今生的他们,因为相遇的特殊,也让他们的爱面临了一场爱恨情仇的纠葛,她并不是无意穿越,而是被命运安排的这一世爱情,她,注定会拥有前世的降魔师的记忆,这一世,原以为穿越后,他们会终成眷属,可是,因为前世被封印的妖神席亦逃出了幽界,所以,她不得不被幽界召回,而,他放弃了皇位,要去寻找她……她,不过就是个痞子,是否最终能够逆袭,斩妖除魔后,是否依旧会和他回到属于他们两个的世界?带着他们的宝宝幸福下去?她,一个痞子,带着前世的降魔本领,是否能够扭转乾坤,逆袭之后,是否能够斩妖除魔?
  • 与幻想重逢

    与幻想重逢

    魔法水晶?IPPG?暗杀?一切都与一个高中二年级的学生毫无关联可言,但是,这种可能性几乎为0的东西却必然的发生在了他的身上。
  • 识灵

    识灵

    苍鹰撑开双翅翱翔于长空之上蝴蝶爬出虫蛹享受着新生的喜悦世道,是丛林,争渡者,是野兽,私欲,贪婪,无耻,是最大的错却是每一个人都拥有的错,每一个人都有活下去的权利,然而每一个人,都在不经意间干扰着别人活下去的权利偏见,傲慢,敌对,友善,十三个幼小的孩童双目间只残余了复仇后的兴奋,当他们欢呼,雀跃,从地狱里爬出来后,才发现,步伐愈加沉重命运,其实是一个怪圈
  • 神佛已死

    神佛已死

    等你死后,肉腐骨销,只剩一灵不昧,我叫你的名字,你敢答应么?
  • 纵横黑白

    纵横黑白

    中原有九国:东陵、西蜀、南楚、后周、赢秦、渤阳、燕辽、南越、蛮荒、北雁江湖存五地:东圣院、西太府、南兮亭、北有雁归山,最是超然是鬼谷武帝云:彩云南现!鬼谷曰:千古一帝!历千年兮彩云南现,人间俱恐;纵天象兮出莽荒,披荆斩棘;奋鬼谷兮痴幽夏,百战不死!李唐离乱,乱国百年!一个苦等千年而生之人,伴生七龙!能否结束战火纷飞之乱国?能否终了分合不休之怪象?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血色。莽荒兵甲三十万,搅得周天寒彻。佳人消容,英雄惨死,天人为我鱼鳖。千秋功与罪,谁人能与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