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595300000012

第12章 辩无上乘品

前虽得果。未辩何乘。为显胜因能得胜果不同二乘因果故。品名无上乘。境行果三俱名乘故。

论曰。已辩得至今当说。

述曰。此品有三义。准前知。此即初也。

论颂曰。总由三无上至及修证无上。

述曰。此即第二依问正释。于中总有二十九颂。虽有三十颂。末后结释颂非此品义。今此二十九颂总为二段。初之一颂总标由三义名无上乘。下二十八颂别解三义名无上乘。此即初也。于中上二句总标义数。下二句列三义名。此中末下无上二字贯三名处。

论曰。此大乘中至名无上乘。

述曰。解初二句。别所由义。如下至多。若总而言。不过三种。又七种大姓及十一大性等名无上。则无边。今总而言。亦此三种。七及十一不过三故。如对法摄论瑜伽等说。以此摄余。如理应知。

论曰。三无上者至修证无上。

述曰。释下二句。果不自得。因□因成。是故最初先辩正行。行不独辩。必有所须故。次第二明所缘法。二因既满。须有所成故。次第三明所修证。三伴住驮耶。此言修证。佛地论第七名与此同。旧论言集起。得集所起。义亦无违。果体既通无为。集起之名□狭故言修证。于理极成。

论曰。此中正行无上者谓十波罗蜜多行。

述曰。自下第二别解。为简境果未明。言此中也。谓正行体即十到彼岸。就别解中。有二十八颂。初二十六颂广明六种正行。次有一颂广明十二所缘。次有一颂广解十种修证。将解正行故。总简持标宗出体为第一也。自下第二问答正释。

论曰。此正行相云何应知。

述曰。此即问起将释之相。

论颂曰。正行有六种至差别无差别。

述曰。自下大文依征正解。合有二十六颂。初之一颂总标正行有其六种。二十五颂别解六行。此即初也。初句标名显数。下三别列六名。

论曰。即于十种至有六正行。

述曰。释初句颂。即是十度随所修差别之义。一一皆通六种正行。恐言十度之外别解六行与前出体义相违。故乘前为论。

论曰。一最胜正行至六无差别正行。

述曰。此六行初二修善。次二离过。后二辩十地修善同异。释下三句如文可知。然于此名虽有六。若准于文。二十五颂别解六行中合为五段。以差别无差别合为一明。初以四颂释最胜。次有四颂明作意。次有十二颂明随法。次有四颂明离二边。次有一颂明差别无差别。将解第一最胜正行。先为问起。后举颂答。

论曰。最胜正行其相云何。

述曰。第一问。

论颂曰。最胜有十二至名波罗蜜多。

述曰。下第二答。于中四颂合为二段。初二颂明十二最胜。显彼十度名到彼岸。后二颂明十到彼岸名体作业。此即初也。此中第一句标名举数。次五句次第列名。次二句显由此故十到彼岸得名所由。然此最胜旧名无比。

论曰。最胜正行有十二种。

述曰。释第一句。

论曰。一广大最胜至十二究竟最胜。

述曰。释次五句。于中有二。初列名。次广解。此即初也。然第八颂中但言摄。此加受字。第十颂中但言得。此加至字。余如自名。

论曰。此中广大最胜者至志高远故。

述曰。别解之中。初牒后释。准此可知。然即不求不乐一切世间富及贵乐自在。唯求一切智智之位。所厌既广。所欣复大。或所厌所求皆为广大。立广大名。

论曰。长时最胜至熏习成故。

述曰。非如二乘及世间果少时得故少时修之。

论曰。依处最胜至为依处故。

述曰。利他为先而修十度。依有情故名依处也。

论曰。无尽最胜至无穷尽故。

述曰。一则所向菩提功德无量。故言无尽。二则所向菩提于未来世无有尽故。三则所修十度一一皆回向。亦言无尽。

论曰。无间最胜至速圆满故。

述曰。既于自他意解平等。众生无量故。于彼之上发起自身施等。亦无间断。或教化众生。众生行善。即菩萨身平等解故。菩萨欢喜。犹如自身故。即能令己身施速圆满。然六意乐三思惟中。无间之修即不同此。据义别故。

论曰。无难最胜至速圆满故。

述曰。若不随喜。要须自行。行即为难。既能随喜。非要自行。故无难。

论曰。自在最胜至速圆满故。

述曰。此定约胜多说八地已去方得。然实初地分得。通第二第三劫位得。以定殊胜。能转变金银等物。施与众生。无边尽故。如虚空藏。从喻为名。等故依此定所行施等名为自在。若未得此定。如第一劫位。不名自在。若有漏定。虽能现实。不名虚空藏。分量少故。等者等大乘光明等。

论曰。摄受最胜者至极清净故。

述曰。不见施者所施受者等故。名为无分别智之所摄受。故令施等皆得清净。此即根本后得无分别智。虽加行中作施等行。依彼智故。亦作不见施者等相。为根本智亦之所摄。故名为最胜。以后摄前。或以前摄后。又复即加行智名无分别。但不见施者等。即此智摄。非必根本后得二智。

论曰。发起最胜至上品忍中。

述曰。次世第一法前位。及与世第一法。皆能发起真见道。故名发起胜。第一法以时促故。此中不说。非体非此。

论曰。至得最胜至因果满故。

述曰。初得无为故名至得。余文可知。此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六通三僧祇菩萨所位胜。第五得自他平等胜解。于十地中得十平等。即后二僧祇中。第七虚空藏定要在第八方得已。云第八方得圆满入地分得。或说唯后二劫。有说通三僧祇。如前二解。第九唯初劫。第十唯第二劫。第十一通第二第三劫。第十二唯第三劫及非劫。以通佛故。有漏等准此可知。可勘六意三思惟。七十八等与此同异。

论曰。由施等十至皆得到彼岸名。

述曰。释颂第七第八句。

论曰。何等名为十到彼岸。

述曰。此下第二明到彼岸。乘次前文初为问起。

论颂曰。十波罗蜜多至方便愿力智。

述曰。此有二颂。初之一颂列十度名。后有一颂释度作业。此即初也。摄论第八云。六度中。前四为资粮。定为依止。生第六智。然余处说静虑者。唯在****。从胜而论。无色即无为此名狭。今从名广故说定定。

论曰。此显施等至各别作业。

述曰。释颂大纲十度名体。因问作业生起下文。

论曰。颂曰饶益不害受至受用成熟他。

述曰。此出十业。一饶益。二不害三受。四增德。五能入。六能脱。七无尽。八常起。九常定。十受用成熟他。用为自利。他为他利。第二句能字通入及脱。第三句常字通起及定。下长行释应知此意。

论曰。此显施等至如次应知。

述曰。前十作业次配十度。准文易知。

论曰。谓诸菩萨至不为损害。

述曰。三施三戒作业皆通。

论曰。由安忍至深能忍受。

述曰。此中略无谛察法忍唯二。可知。

论曰。由精进至增长功德。

论曰。由静虑故至令入正法。

述曰。略无现法乐住。余二可知。或即四禅能引通等。故亦通三。于理无妨。

论曰。由般若至令得解脱。

述曰。般若云慧。通三无妨。

论曰。由方便善巧至功德无尽。

述曰。下之四度如成唯识各有二种。此十二种方便善巧。六为自利。六是利他。此中但约自利门说。勘。

论曰。由愿至常起施等。

述曰。以殊胜生身能顺生善法故。名摄受随顺施等胜生。余文可解。然愿有二。此中但约自利门说。

论曰。由力至常决定转。

述曰。二力皆具。文易可知。

论曰。由智至一切有情。

述曰。如闻如言而取于义。于诸法中。迷及谬者名为愚痴。令断除尽。故言离彼。如闻如言。而诸迷谬。迷谓不解。谬乃邪知。由离此痴故。自能受用增上法乐。亦能无倒成熟有情。二智皆具。准第一卷十度障中。自亦成熟他亦受乐。今各约别增胜而说。亦不相违。或上同此。义亦无违。此十自性及诸义门如唯识说。

论曰。如是已说至其相云何。

述曰。自下第二明作意行。于中有二。初结前生后以****端。次颂曰下依征正答。此即初也。言作意。非作意数。数体即三慧俱。作意增名为作意。如四念住。

论颂曰。菩萨以三慧至名作意正行。

述曰。依征正答。于中有四颂。合为二段。初一颂半正明作意若因若果。后二颂半明此助伴因及果等。初中一颂正明作意。即是其因。次有半颂明作意果。此即初也。第一句明能观心。即作意体。次两句明所观境即作意境。第四句结归作意。

论曰。若诸菩萨至所成妙慧。

述曰。解第一句。菩萨者能成人。闻慧等者所成能观。

论曰。数数作意思惟大乘。

述曰。释第二句。数数解恒。以慧作意。思惟大乘所观之境。简小教故但说大乘。

论。依布施等至契经等法。

述曰。释第三句。大乘虽总。而施等教别。言布施等者。即十度行。如所施设契经等法者。如布施等行所施设教法。以教称行而施设故。称之为如。如者相称义。契经等者十二部经也。行为所依。教是能依。依行立教故言依布施等。此总意者。菩萨以三慧思惟大乘中依布施等行施设教法。教法诠法胜。依教观行而修行。故能得大果。以教为先。后方行。行而得于果。故说思教。若作此解。唯闻慧所闻下得功德。中间缘教法。思惟缘义。修令事成。何故此中但唯说教。答以十二分教为先。等取义事。等法之言不唯教故。法言通故。

论曰。如是应为作意正行。

述曰。解第四句。下结余非作意。

辩中边论述记卷中

文安五年戊辰自七月九日至同十五日染短笔毕后览之仁光明真言(六反)可愿御回向矣南无春日大明神增专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惊情六十天:邪少的逃妻

    惊情六十天:邪少的逃妻

    一次海边踏浪,无意间救回来一个陌生的男子,从此沐曦的人生开始了天翻地覆的改变。陌生男子的一句话,开始了他们此后一生的纠缠。对方优雅地坐在真皮沙发上品着美酒,淡漠的脸上不带一点表情:“不想死,就给我留在这里!否则的话,我可以保证,你出了这扇大门,立刻就会身首异处!”沐曦气的张牙舞爪,却也只能心底抓狂。看着叶楚手里拿着的那个女孩子的照片,沐曦沉默了。她到底是谁?沐曦,还是……这个照片上和她长得七分相似的女人韩菲儿?眼前这个女人踩着高跟鞋居高临下冷傲而轻蔑地看着她,“贱人,抢了属于我的大小姐身份,现在居然又来抢我的男人!可是我告诉你,四年前你战胜不了我,四年后,你一样是我的手下败将!”
  • 轮回辞

    轮回辞

    这是一个与灵异有关,与风月无关的故事。四个人,一场生与死的交易,三生三世有缘无份的邂逅,是注定,是巧合,还是那一世欠你太多所以这一世注定不能还你,生命、幸福、死亡,为你倾尽这所有的一切当成赌注的筹码。只为你赢、愿为你赢,只为你输、愿为你输,生命只有一次,死亡如同幸福遥不可及,时光茬苒、轮回辗转,你可还记得,那断桥残雪前的约定,只可是,轮回处,再相见,梦醒却是已千年。寒霜尽染、誓言翻飞,已再也换不回那生生世世,沙漏流转,时间泯灭,奈何桥前,谁,把前尘念……
  • 一女独当天下

    一女独当天下

    是不是很蠢?从小一同长大,可他却从未把自己当朋友,甚至为自己的未来留了个祸患,我该拿你怎么办……
  • 小萌妻来也,冷少请自重

    小萌妻来也,冷少请自重

    ‘’顾樱灵!‘’听到老公大人叫,急忙跑来,不料脚下一滑,一下子跌入一个滚烫的怀抱,‘’这么急就投怀送抱,嗯?‘’顾樱灵羞红了脸......
  • 一见倾心,一生不离

    一见倾心,一生不离

    有多少人是让你念念不忘,又有谁是你终爱一生的?她从未想过自己会遇到这样一个他。一再出现在她无比尴尬的时候,硬生生地闯进她的生活,偷走她的心,性格乖张的表妹、无处不在的前任,还有那个时时刻刻压着她的秘密,让她无力面对她的心。其实她不知道,他一直就在她的身边,为她遮风挡雨,为她付出真心,为她奔波异国,只因那一眼的钟情,便值得他用一生来相守。
  • 符神记

    符神记

    神血一脉传人张紫轩在家族内乱中被护卫送入下界,机缘巧合融合至宝,开始自己的符道生涯,走出一段波澜壮阔的奇幻之旅。
  • 异世之强者征途(卷一)

    异世之强者征途(卷一)

    杨宇辰意外穿越到异世界,在黑魔法学院中结识了大魔导师蓝格,并且有资质使用冰火两系魔法。为了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在异世界中不被欺负,只有在战斗中不断地充实自己,同时也搅在了异界中各大种族的阴谋之中。事情的发展使得他不得不去亲自解开这些谜团……
  • 幽冥是个江湖

    幽冥是个江湖

    这是一个发生在魔教却无关江湖的故事。这是一个发生在另一个世界却处处江湖的故事。——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谁说没有人,就没有江湖?在那个妖魔鬼怪聚集的地方,我们同样在江湖里飘啊飘~~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赵德芳贤王之路

    赵德芳贤王之路

    烛影之下慈爱的父皇离世,母后形同幽禁,王叔贬官软禁,兄长自刎而亡,赵德芳与狄妃如何走过皇权虎视下的腥风血雨?身体的伤痛怎比内心难以弥合的悲哀,本书将带给你最不一样的大宋贤王,这里有最真挚的爱情、难舍的友情、逗趣的典故,也有刻骨的伤痛、悲情的人伦……以宋初三朝历史讲述赵德芳不平凡的一生,这本小说中有大家熟悉的人物:多才哀伤的后主李煜、凄美悲惨的小周后、是非难判的功臣潘美、无惧敌寇的忠将杨延朗、善谏贤能的寇准、勇武直率的呼延赞,他们各自的经历令人悲喜交加,更充满无奈和叹息……
  • 梁城植物人

    梁城植物人

    老山村,某些灵异事件是常人无法窥测到的。也许人的肉眼只能辨别凡俗的事物,可隐藏在凡俗背后的魅影无处不在异动。但你,或许就能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