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699500000043

第43章

又汉雒阳白马寺有竺法兰。是中天竺人。自言诵经论数万章。为天竺学者之师。时蔡愔既至彼国。兰与摩腾共契游化。遂相随而来。会彼学徒留碍。兰乃间行而至。既达雒阳与腾同止。少时便善汉言。愔于西域获经。即为翻译。所谓十地断结佛本行四十二章经等五部。移都寇乱四部失本。不传江左。唯四十二章经今见在。可二千余言。汉地见存于此。汉地诸经之始也。兰后卒于雒阳。春秋六十余矣

又汉明帝时。天竺国竺法兰师。将画释迦倚像。是优田王栴檀像师第四作也。既至雒阳。明帝即令画工图写置清凉台中。及显节陵上旧像。今不复存焉。汉地之始此像初也(魏书亦明汉明帝时三宝初来之义)昔汉武帝穿昆明池。底得黑灰以问东方朔。朔云。不经。可问西域梵僧。后法兰既至。众人追以问之。兰云。世界终尽劫火洞烧。此灰是也。朔言有征。信者甚众

昔维卫及迦叶石像。以西晋愍帝建兴元年。像泛海而来入乎吴松江沪渎口。遥见海中有二人浮游水上。渔人莫能就视。延巫师祝。则谓为海神。祭酒则疑是仙灵。或振铎以请。或巾褐往祈。并涛涌雾曀逆流远去。奉黄老者。谓是天师。往迎风浪如初。吴县朱应素奉正法。乃请东灵寺帛尼并信斋戒者数人。共往迎像。于是云销日朗风霁波息。乘流自到。转身示铭。始接登舟其轻如羽。未载大车其重若山。及处像于吴时旧寺通玄精舍。事源委曲已详旧碑。至齐永明七年。又有瑞石浮海来入吴境。质坚贞固光采鲜润。驾潮截澜泛若松舟。时主书朱法让。即先获石像。朱应之曾孙也。被使至吴。获石献台。是时齐武皇帝。初建禅灵。重构七层将美庄严。而瑞不远至。协时应机。朝士佥议以为宜矜妙贶。式彰法身。乃命石匠雷卑等。造释迦文像身坐高三尺五寸。连光及座通高六尺五寸。尽镌琢之奇。极金艧之巧。克孚显相。允副幽祯。窃惟。石性本沈神感则浮。越海适吴隔代荐至。虽古今异造。而总归七佛。获瑞之人复缘朱氏。秘契冥期终始如一。故追序前事以表厥证。宋世所获二石像。立高七尺。铭其背上。一名维卫佛。二名迦叶佛。莫识年代而字分明。在吴郡通玄寺。齐威所造瑞石像。旧在禅灵寺

齐文宣皇帝时。有先师统上。家世凉州。年至十三。发誓西行。至宋元徽三年五月。遂发京师至。五年方到芮国。进到于阗。临发之日有一僧。于密室之中出铜函一枚。手授先师曰。此函有佛牙。方一寸长三寸。可将还南方广作利益。先师欢喜顶受如睹佛身。此僧又云。我于乌缠国取此佛牙。甚为艰难。又获铜印一枚国王面像以封此函。先师后闻诸僧共议云。乌缠国失却佛牙不知何国福德僧当获供养。先师闻已。私怀密喜倍加尊敬。于是赍还钟山。十有五载。虽复亲近而弟子莫知。唯密呈灵根寺法颖律师。顶戴苦勤出示旧闻。龟兹一僧莫知真伪。心多疑伪。是时司徒竟陵王文宣王。幼含胜慧结志隆芸。诚感恳征亟发灵应。以永明七年二月八日。于西第在内堂****。见佛从东来威容显曜。文宣望身顶礼。因而侍立。自觉己冠裁及趺踝。佛俯而微笑。既而咳唾。白如凝雪。以手承捧变为玉稻。后移镇东府。以六月二十九日又梦。往定林见先师称疾而卧。因问。生老病死五通未免。法师衣钵之余。宁可营功德不。对曰。贫道库中有无价神宝。敬以凭托。宜自取之。依言往求。见有函匮。次第开视多是经像。未见小函悬在虚空。取而开之光色不恒。始言是像。而复非像既云非像而复是像。文宣从梦而觉。心知休征。明旦即遣左右杨昙明。密梦证。法师库中必有异宝。宜以惠示。先师造次之间。谓求俗珍殊。不意是牙。乃修常答旨。续更寻思。中夜方悟。以事难传说。乃躬自到府具叙本源。贫道唯示颖律师一人。更无知者。今檀越感通冥应信而有征。便是不可思议。其迹已现。宁敢久辱威神以废佛事。今奉归供养。后经三日自送东府。文宣得牙。十许日又梦。在空中状若牛角。长三尺余。神光洞发。烛其右臂。俄睹一镴像高亦三尺。瞬目而语三称极佳。先师又于于阗得舍利十五枚。处处分布。枳园禅灵起刹之时。悉皆得分。以一枚送与文宣。文宣时东宫。即取净水试其真伪。浮在钵中俄顷不见。道俗数十。精心捡觅永不能得。内外周回莫不疲怠。文宣方竭诚忏悔。俄尔之间。复于向处忽见在地。光高尺余。辉彩炳曜。众咸共睹莫不赞美。先师所余二枚。各一银函封题府箧。后更捡视。与函俱失。垂三载后开取佛牙。忽于本箧还复得之。先有二枚而长。获一凡成三枚。同在一处。但先银函犹遂失焉。故神化不可测度矣。文宣素闻西方有佛牙佛发。喜跃特深。到建元三年。启高皇帝遣外国沙门昙摩多罗。索供养之具以申虔仰。又造小形宝帐拟送西域。既而定留如有所得。俄而先师届都果获灵瑞。即此宝帐回以供养。冥理相契非一朝焉。文宣后造宝台以盛帐。制宝藏以贮函。敬事尊重。倾历心力矣(右前诸事出汉法内传井杂史高僧传等录)

隋国师智者。天台山国清寺释智顗。俗姓陈氏。颖川人也。宿德英贤自古罕俦。常乐山居静虑习禅。道俗钦敬君臣识重。顗初往天台。先有青州僧定光。久居此山积三十载。定慧兼习。盖神人也。既达彼山。与光相见。即陈赏要。光曰。大善知识忆吾早年。山上摇手相唤不乎。顗惊异焉知通梦之有在也。时以陈太建七年秋九月矣。又闻钟声满谷众咸怪异。光曰。钟是召集有缘。尔时住也。顗乃卜居胜地。是光所住之北。佛垄山南。螺溪之源。处既闲敞易得寻真。地平泉清裴回止宿。俄见三人皂帻绛衣。执疏请云可于此行道。于是创建草庵。树以松果。数年之间。造展相从复成衢会。光曰。且随宜安堵。至国清时三方总一。当有贵人为禅师立寺。堂宇满山矣。时莫测其言也。顗后于寺北华顶峰。独净头陀大风拔木雷霆震吼。螭魅千群一形百状。吐火声噭骇畏难陈。乃抑心安忍湛然自失。又患身心烦痛。如被火烧。又见亡没二亲。枕顗膝上陈苦求哀。顗依上法忍不动如山。故使强软两缘所感便灭。忽致西域神僧告曰。制敌胜怨乃可为勇。文多不载。陈宣帝下诏曰。禅师佛法雄杰时匠所宗。训兼道俗国之望也。宜割始丰县调以充众费。蠲两户民用供薪水。天台山县名为安乐。令陈郡袁子雄崇信正法。每夏常讲净名。忽见三道宝阶从空而降。有数十梵僧乘阶而下。入堂礼拜手擎香炉绕顗三匝。久之乃灭。及大众同见惊叹山諠。其行达灵感咸皆如此。不可具述。于开皇十七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忽语众吾将去矣。言已端坐如定而卒于天台山大石像前。春秋六十有七。至于灭后而多灵验。到仁寿末年已前忽振锡被衣犹如平昔。凡经七现重降山寺。一还佛垄语弟子曰。案行故业各安隐耶。举众皆见。悲敬言问。良久而隐

唐潞州法住寺释昙荣。俗姓张氏。定州人也。神厉气清。观荣勤摄。随缘通化。曾无执着。每年春夏立方等般舟。至于秋冬各兴禅诵。乃告众曰。舍利之德挺变无方。若苦业有销。请祈可遂。乃人人前别置水钵。加以香炉通夜苦求。至明钵内总获舍利四百余粒。后时所住堂舍忽自崩坏。龛像舍利宛然挺出。布在庭中一无所损。又至贞观七年。清信士常凝保等。请荣于州治法住寺。行方等忏法。至七月十四日。有本寺沙门僧定者。戒行精固。于道场内见大光明。五色间起从上而下。中有七佛相好非常。语僧定云。我是毗婆尸如来无所著至真等正觉。以汝罪销故来为证。然非本师不与受记。如是六佛皆同此词。最后一佛云。我是汝本师释迦牟尼也。为汝罪销故来授记。昙荣是汝灭罪良缘。于贤劫中名普宁佛。汝身器清净。后当作佛名普明。若斯之应现感灵祥信难图矣。以贞观十三年卒于法住寺。春秋八十有五(右二人出唐高僧传)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泡沫之夏

    泡沫之夏

    夏子清的经纪人夏炎焱为了帮组夏子清澄清真相,招找来林天昊召开记者发布会,希望他能证明夏子清的清白,但是程雅琳的突然出现让林天昊临时变卦,在紧要关头之下北黎顾意外现身,为夏子清解围,事情的真相也渐渐浮出了水面。
  • 废材逆天:悲鸣之歌

    废材逆天:悲鸣之歌

    白家被灭,他与她誓要复仇!众神腐败,她与他一同诛神!白纤纤:我于苍生而生,我把一切都献给了苍生。白溯:你是我活下去的信念,你在,我便在。注意:此文兄妹情,无恋爱属性!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李山传

    李山传

    惊鸿之物,从未一蹴而成,何况漫天佛陀仙神。
  • 异世女王的传说

    异世女王的传说

    肖萝莉,一次意外来到一个充满神奇色彩的异世大陆。上古魔动力能源玉璧在手,珍贵的御兽术,御甲术,炼器术,魔法技能,她信手拈来她是御甲女战士,至尊神器赤血剑在手,傲视群雄,万夫莫敌!她是御兽女战神,上古御兽术出神入化,魔兽成群,谁与争锋!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青华秘文

    青华秘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醉拾遗

    醉拾遗

    文章修改中文章修改中文章修改中文章修改中文章修改中
  • 女扮男装:少侠别追我!

    女扮男装:少侠别追我!

    他是表面正直,实则腹黑的一代少侠,武功高强,颜值逆天!她是一个街边的小乞丐,食不果腹,饥肠辘辘。唔,大侠!收了我吧!小的什么都能做,端茶送水,捏肩搓背……只要给口饭吃就成!完结作品《冷面将军:穿越时空来爱你》大家多多支持,谢谢~
  • 九界行

    九界行

    目标并一定是强大的,但一定是自由的齐昊睡了一觉,穿越异界没有白胡子的老头傍身,没有美女师傅,只有孤身一人在这庞大的世界中该如何前行
  • 武者世界

    武者世界

    这是一个武者的时代,这是一个武者的世界!问苍茫大地,谁与争锋,傲视天下,唯我独尊!武者世界,万千武者,实力为尊,群雄争霸,各大势力有着严格的等级。少年身怀融合武魂,获得大帝传承,魂武双修,从此征战天地间,留下一个个不朽的传说……融合武魂,融合天下任何武魂,魂师,战斗力最强的职业。终于一日,吾将踏上武道巅峰,成为一代武神!“鲜血和汗水终将铺成一条王者之路!”——韩宇。
  • 遗忘启示录

    遗忘启示录

    在一个名为启示大陆的地方,和平已经持续了上千年,但是,有国家就会有野心家,有野心家就会有战争,启示大陆维持了上千年的和平即将被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