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699500000068

第68章

又涅槃经云。佛赞迦叶。若有众生于熙连河沙等诸佛所发菩提心。乃能于恶世受持如是经典不生诽谤。善男子。若有能于一恒河沙等诸佛世尊所发菩提心。然后乃能于恶世中。不谤是经爱乐是典。不能为人分别广说。若有众生于二恒河沙等佛所发菩提心。然后乃能于恶世中不谤是法。正解信乐受持读诵。亦不能为他人广说。若有众生于三恒河沙等佛所发菩提心。然后乃能于恶世中不谤是法。受持读诵书写经卷。虽为他说未解深义。若有众生于四恒河沙等佛所发菩提心。然后乃能于恶世中不谤是法。受持读诵书写经卷。为他广说十六分中一分之义。虽复演说亦不具足。若有众生于五恒河沙等佛所发菩提心。然后乃能于恶世中。不谤是经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十六分中八分之义。若有于六恒河沙等佛所发菩提心。然后乃能于恶世中。不谤是经受持读诵。为他广说。十六分中十二分义。若有于七恒河沙等佛所发菩提心。然后乃能于恶世中。不谤是法受持读诵。为他广说。十六分中十四分义。若有于八恒河沙等佛所发菩提心。然后乃能于恶世中。不谤是法受持读诵。亦劝他人令得书写。自能听受。复劝他人令得听受。又大悲经云。佛告阿难。若有众生。于诸佛所一发信心。如是善根终不败亡。况复诸余善根。譬如有人析破一毛以为百分。取一分毛沾一滴水。持至我所而作是言。我以此水寄付瞿昙。莫令此水而有增减。亦莫令风日飘****竭此水。不令鸟兽饮之令尽。勿使异水而有和杂。以器盛持莫置在地。如来尔时即受彼寄。置恒河中不令入洄。亦复不令余物揩突。如是水滴在大河中。随流而去使不入洄复无遮碍。诸鸟兽等亦不饮尽。如是水滴不增不减。一等如故。共大水聚渐入大海。若是水滴毗岚风起坏世界时。假使是人住世一劫。我亦如是得住一劫。彼人尔时至劫尽时而来我所作如是言。瞿昙。我本寄水今有无耶。如来尔时知彼水滴在大海中。见知住处。不与余水共相和杂。不增不减平等如故持还彼人。阿难。如是如来应正遍知。有大神通无量知见明了无障。于受寄人中最尊最胜。若于佛所寄付如是微细水滴。经于久远而不亏损。此义应知。阿难。其细毛端者。喻心意识。恒河者。喻生死流。一滴水者。喻一发心微少善根。大海者。喻佛如来应正遍知。所寄人者。喻彼清信婆罗门长者居士等。住一劫者。喻如来受彼寄水终不亏损。亦如彼人寄彼水滴经于久远不亏一毫。如是阿难。若于佛所一发信心善根不失。何况诸余胜妙善根。我说是人一切悉是趣涅槃果。虽余不善堕在三涂。以本善根佛知是已从彼拔出置无畏岸。令彼忆识所种善根。息一切苦得一切乐

又佛说无畏女经云。尔时阿阇世王有女名无畏德。端正无比成就最胜殊妙功德。年始十二其父王堂阁之上。着金宝屐。彼处而坐。时无畏德女见诸声闻。不起不迎。默然而住。不共问答。不迎不礼。不让床坐。阿阇世王见无畏德默然而住。即告之言。汝岂不知。此等皆是释迦如来上足弟子成就大法耶。世间福田耶。以为愍念诸众生故而行乞食。汝今既见。何故不起。不驰不礼。不共相问。复不让坐。汝今睹见何事故而不起迎。尔时无畏白父王言。不审大王。颇见颇闻转轮圣王见诸小王而起迎不。王言不也。复言。颇见颇闻师子兽王见野干时为起迎不。王言不也。复言。颇见颇闻帝释天王迎余天不。王言不也。颇见颇闻大海之神礼敬江河池神不。王言不也。女言。大王。如是菩萨发心趣向阿耨菩提。转轮圣王。以大慈悲初发心已。云何礼敬离大慈悲小王声闻。大王。颇有已求无上正觉之道师子兽王。而礼小乘野干人耶。颇有欲到大智之海欲求善知大法之聚。而求牛迹声闻人耶。大王。若有亲近声闻人者。是人即发声闻之心。若有亲近缘觉人者。是人即发缘觉之心。若有亲近正真正觉之人者。是人即发阿耨菩提心。尔时阿阇世王复语无畏德女言。汝大我慢。云何如是。见诸声闻而不奉迎。女言。大王。勿作此语。大王亦慢。云何不迎王舍城内诸贫穷者。王语女言。彼非我类。我云何迎。女言。大王。初心菩萨亦复如是。一切声闻缘觉亦非我类。王语女言。汝岂不见。诸菩萨等皆悉敬一切众生。女言。大王。菩萨为度憍慢嗔恼诸众生等令彼得起回向之心。是故礼敬一切众生。为长众生诸善根本。是故礼敬

尔时无畏德菩萨母。号曰月光。此月光女舍是身已生忉利天。号曰光明增上天子。若弥勒得菩提时。便即出家。次第皆见贤劫诸佛。悉得供养。然后于彼离垢如来所得作大王具足七宝。号曰地持。供养彼佛已得成阿耨菩提。号曰遍光如来

颂曰

封迷昏闇久  裴回梦里藏

心尘既未洗  怖沾甘露浆

慈颜发晖曜  烛我见朝阳

忽逢善知友  开导益神光

稍寤心澄静  方厌俗苍茫

缁徒既肃肃  法侣亦锵锵

见者心欢喜  归诚向道场

若存信邪倒  来苦未何殃

感应缘(略引三验) 晋沙门竺法师 宋居士袁炳 隋沙门释道仙

晋沙门竺法师者住会稽。与北中王亘之周旋甚厚。共论死生罪福报应之事。情昧难明未审有无因。便共要若有先死当相报语。既别后王亘在都。于庙中忽见法师来王便惊云。和上何处来。答曰。贫道以某月日命过。罪福皆不虚。应若影响。檀越但当勤修道以升济神明耳。先与君要故来相语。言讫不复见(右一验出续搜神记)

宋袁炳字叔焕。陈郡人也。泰始末为临湘令。亡后积年。友人司马逊于将晓间。如梦见炳来陈叙阔别讯问安否。既而谓逊曰。吾等平生立意置论。常言生为驰役死为休息。今日始知定不然矣。恒患在世有人务驰求金币共相赠遗。幽途此事亦复如之。逊问。罪福应报定实何如。炳曰。如我旧见。与经教所说不尽符同。将是圣人抑引之谈耳。如今所见。善恶大科略不异也。然杀生故最为重禁。慎不可犯也。逊曰。卿此征相示。良不可言。当以语白尚书也。炳曰。甚善。亦请卿敬情尚书时。司空简穆王公为吏部尚书。炳逊并其游宾。故及之。往反可数百语辞去。逊曰。阔别之久常思叙集。相值甚难何不小住。炳曰。止暂来耳。不可得久留。且此辈语亦不容得委悉。于是而去。初炳来闇夜。逊亦了不觉所以。而明得睹见。炳既去逊下床送之。始蹑屐而还闇。见炳脚间有光可尺许。亦得照其两足。余地犹皆闇云(此一验出冥祥记)

隋蜀部灌口山竹林寺释道仙。本康居国人。以游贾为业。往来吴蜀集积珠宝。向直十万贯。后达梓州牛头山。值僧说法深寤财累乃沉江顿舍。便投灌口山竹林寺出家。初落发日对众誓曰。吾不得道誓不出山。结志不群野栖禽兽。入定一坐五日为期。有客到门潜通即觉起共接语。若无人时。端坐静室寂若虚空。有时预告。明当客至人数若干。形貌服色恰期明至。数服皆同。时遭酷旱。百姓惶怖忧稼失色。皆来请祈雨。仙即往龙穴以杖扣门。唤曰。众生何为嗜眠。如语即寤。当即玄云四合大雨普沾。民赖斯泽。贵贱咸赛钦若天神。隋蜀王秀作镇岷络。有闻王者。寻遣追召全不承命。王勃然动色。亲领兵仗往彼擒之。必若固违可即加刃。仙闻兵至傍若无人。被僧伽梨已端坐禅诵。王达山足。忽降雨杂注雹雪雷[馬*奔]水涌。须臾满川。军藏无计并忧没命。事既窘迫。乃忏悔归依。遥礼仙德。垂云忽散山路清夷。得达仙所。王躬尽敬一心归忏。仙为说法重发信心。乃殷勤奉请邀还成都。至静众寺弥加厚礼。举郭恭敬。号为仙阇梨。至仁寿年中返于山寺。卒葬于彼(右一验出唐高僧传)

士女篇第十二(此有二部) 俗男部 俗女部

俗男部第一(此别三部) 述意部 诫俗部 劝导部

述意部第一

夫在家丈夫尊卑有二。一贵二贱。一富二贫。富贵之者人多放逸。傲慢贡高轻辱凌下。或有乘威籍势尊己凌人。或有博识聪达恃才凌人。或有辩口利词畅说凌人。或有夸豪奢侈轻慢凌人。或有美容姿态恃色凌人。或有乘肥骋骑恃乘凌人。或有资财奴婢恃富陵人。如是众多不可具述。众生愚痴甚为可愍。不知无常将至。妄起高心。来报汤炭煎煮相待。狱卒执叉伺候日久。不忧斯事公然喜乐。何异猪羊不知死至。何异飞蝇贪乐死尸。惟古思今富贵非一。生灭交臂贵贱同尘。富贵者唯见荒坟。贫贱者已同灰壤。既知贵贱同灰。即须卑己敬上。是以亲疏无定贵贱不常。苦乐易位升沉更互也

诫俗部第二

如华严经。有十种慢业应当避之。一于尊重福田和上阿阇梨父母沙门婆罗门所。而不尊重恭敬供养。是为慢业。二有诸法师得胜妙法。于大乘深法知出生死道。得陀罗尼成就多闻。具智慧藏善能说法。而不信受恭敬供养是为慢业。三听受法时。若闻深法应发离欲心欢喜无量。而不赞法师令众欢喜。是为慢业。四起慢心自高凌彼。不省己实不调自心。是为慢业。五起计我心。见有功德智慧者不赞其美。见无德者反说其善。若闻赞他于彼人所起嫉妒心。是为慢业。六若有法师知是法是律是实是佛语。以憎嫉故说言非法非律非实非佛语。欲坏他信心故。是为慢业。七自敷高座。我为法师不应执事。不应恭敬供养余人诸修梵行。尊长有德悉应恭敬供养于我。是为慢业。八远离频蹙恶眼视彼。常以和颜等观众生。言常柔软无有粗犷离恚恨心。而于彼法师求其过恶。是为慢业。九以我慢心。于多闻者不往恭敬起听闻法。留难亦不咨问。何等为善何等不善。何等应作何等不应作。何等业长夜饶益一切众生。作何等行不益众生。作何等行从明入明。作何等行从冥入冥。如是人辈为我心漂没。不能得见出要正道。是为慢业。十起慢心故不值诸佛难得之法。消尽宿世所种善根。不应说而说。起呵责心更相讥论。住如是法应入邪道。但菩提心力故。而不永舍菩萨所行。虽不舍菩萨道。而于无量百千万劫。尚不值佛。何况闻法。是为慢业。又出曜经偈云

众生为慢缠  染着于憍慢

为见所迷惑  不免生死除

故知。凡夫为恶虽少。后世深苦获无边报。如毒在心人意不同。白衣营生不知顾死。然生不可保死必奄至。寻此危命非朝则夕。俄顷之间凶变无常。徒修田宅爱恋妻儿。法句喻经云。佛在舍卫国时。城中有婆罗门。年向八十。财富无数。为人难化。不识道德不计无常。更作好舍。前庌后堂凉台温室。东西两厢庑数十梁。唯后堂前距阳未讫。时婆罗门常自经营指授众事。佛以道眼见此老公。命不终日当就后世。不能自知。而方忪忪缮治。精神无福甚可怜愍。佛将阿难住到其门。慰问老公得无劳倦。今作此舍何所为安。公言。前庌待客后堂自处。东西二厢当安儿息财物仆使。夏上凉台冬入温室。佛语老公。久闻宿德思迟谈讲。佛有要偈。存亡有益。欲以相赠不审可不。愿小废事共坐论说不耶老公答言。今正大遽不容坐语。后日更来当共善叙。所云要偈便可说之。于是世尊即说偈言

有子有财  愚唯汲汲  我且非我

何有子财  暑当止此  寒当止此

愚多预虑  莫知来变  愚蒙愚蔽

自谓我智  愚而称智  是谓极愚

婆罗门言。善说此偈。今实遑遽。后来更论之。于是世尊伤之而去。老公于后自授屋椽。椽堕打头破即时命过。家室啼哭惊动四邻。佛去未远便有此变。里头逢诸梵志数十人。问佛从何所来。佛言。属到死老公舍。为公说法。不信佛语不知无常。今老者忽然已就后世。具为诸梵志更说前偈义。闻之欣然即得道迹。于是世尊为说偈言

愚暗近智  如瓢斟味  虽久狎习

犹不知法  开达近智  如舌尝味

虽须臾习  即解道要  愚人造行

为身招祸  快心作恶  自致重殃

为行不善  退见悔吝  致涕流面

报由宿习

时诸梵志重闻此偈益怀笃信。为佛作礼。欢喜奉行

劝导部第三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错嫁残暴将军:狂妃绝代

    错嫁残暴将军:狂妃绝代

    穿越?好吧,这年代流行,可为嘛她一来就被人捉奸啊!而且,还是个人人唾弃的荡女。她和姐姐同时爱上了皇上,可皇上最后娶了姐姐,她被指婚给王爷,王爷却设计她和将军春风一度。靠,同样是穿越,为嘛她就这么的悲催?而且,更更可恨的是,这将军对她非打即骂,还接二连三的带女人回来!老娘不干了,什么破王妃,咱不稀罕,什么破王爷,白送都不要,还有那个臭皇上,你以老娘会一直爱你?做梦去吧!
  • 独守相思豆

    独守相思豆

    相思为何如此伤人?人都言,一入宫门深似海。可她却只为了那一段相思,不顾一切地跳入这深似海的宫门。一段爱情,一场友情,不舍的亲情。在这宫中都显得微不足道了。她的相思,她的爱恋,还有价值吗?那一场场的争斗,只让她觉得无比的疲惫......—————————————————————————————此文正在修改中。。。基本从头开始。。修改更新更常,放心阅读,。
  • 王爷溺宠:倾城冰山妃

    王爷溺宠:倾城冰山妃

    望着由轻灵大陆通向沧澜大陆的通天道,路西瑶喃喃道:“我们最终还是要分开了吗……”
  • 启示之剑

    启示之剑

    一个拯救世界的故事,另外加上泡妞打滚吐槽卖萌,新人新书,求围观,求收藏!另,每天一更!!
  • 晁氏客语

    晁氏客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权志龙之感谢你是我的爱

    权志龙之感谢你是我的爱

    “权志龙,这一世,我只爱你一人。”“感谢你出现在我的生命中,感谢你是我的爱。”欢迎大家前来围观这本《权志龙之感谢你是我的爱》更新速度有点慢,还请大家多多谅解哦有兴趣的人加群:三岁夫妇~梓&龙群号539322220不要忘记你们的票票,评论哦樱桃在这里谢谢你们了~
  • 盗天

    盗天

    斤声明:1.本书已被起点中文网买断,严禁转载!2.本书已由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各大书店有售.首汽公司的出租车司机穆春江是一个有情有意、有胆有识,却又不乏玩世不恭的“京油子”,“拉活儿”时结识了广东商人吴俊。为了将穆家祖上传承下来的那对弥足珍贵的“四棱狮子头”山核桃变卖出高价,穆、吴二人开始了一番历险,并由此获知了一个有关明代宝藏的天大秘密。为了找寻宝藏,穆春江饱览群书、苦修古玩、拜师学艺,从蛛丝马迹中获取线索,并和日本人展开了一番疏死较量。在一次次充满冒险、刺激的偷盗生涯中,穆春江逐渐领会到了偷盗的真谛,最终步入了偷盗界。在历经八方魔难、九死一生,终于找寻到明代宝藏之时,穆春江和吴俊才真正明白:更大的危险在等待着他们……
  • 时空历险

    时空历险

    一个叫王聪的男孩收到一个奇怪的包裹,他穿梭于未来与过去,却不知道这个包裹后面隐藏着惊天大秘密
  • 妖女恋红尘

    妖女恋红尘

    她,江湖中的八卦焦点,声色糜烂,酒醉金迷……她,师出魔教上任教主,友交正派名门之后,亦正亦邪,江湖人人防之……她,出入声色场地却情迷……
  • 谁捆绑了我的爹娘

    谁捆绑了我的爹娘

    我们都有爹娘,我们都可能成为爹娘。我们都会被捆绑……